3月份金融数据:货币融资大幅低于预期,降息降准的可能性增大
信贷同比少增,受居民消费拖累。3月人民币贷款增加 1.18万亿元,略高于市场预期10000 亿元,同比少增661 亿元。其中,消费回调,居民短期贷款增加841 亿元,同比少增1113 亿元;地产销量虽有一定回升,但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1670 亿元,同比仍少增258 亿元。
企业短期贷款增加3609 亿元,同比多增486 亿元,显示企业活力有一定恢复;基建加码下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3643 亿元,同比多增390亿元。
融资总量同比增速下降,外币贷款和表外融资下降,结构继续改善。
融资总量1.18 万亿,同比少增近9000 亿,同比增速12.7%,比上月下降近1个百分点。其中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542 亿元,美元强势至外币贷款同比少增1368 亿元;表外融资继续萎缩,委托贷款、承兑汇票、信托贷款三项加总同比少增5576 亿元;直接融资占比上升,股票融资同比多增,而企业债券受利率高企影响同比仍少增。
M2 增速大幅低于预期,信贷投放未能弥补外占下降。M2 同比增速11.6%,大幅低于市场预期12.3%。一季度外汇占款减少2521 亿元,同比少增1.04 万亿元;其中,3 月份当月减少2307 亿元,同比少增4048 亿元,主要受人民币过强贸易顺差减小和经济下行资金流出的影响。住户存款、非金融公司存款同比均大幅少增。
政策:经济形势比想象中的还要坏,降息降准的可能性增大。公共政策部门采取了一种虽不刺激但会兜底的宏观调控新思路,为改革赢得时间。形成强改革与宽货币新组合,加码基建投资对冲房地产投资下滑,预计2 季度稳增长加码。地方债替换降低无风险利率、提升风险偏好。专项债券超市场预期,稳增长决心显现。央行自3 月以来第五次下调逆回购利率至3.35%,压低短端利率的意愿明显,未来还会有降息降准等进一步宽松政策出台。
市场:股市阳春。维持春节后提出的"稳增长加码,2 季度经济企稳,股市阳春"判断。近期关注7 大类重大投资构成(重大网络工程、健康养老、生态环保清洁能源、粮食水利、油气、交通)、三大区域战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落地、万亿地方债务开始市场化替换、大宗反弹、环保、军工、非银、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