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a股投资策略:迎接供给革命!
报告摘要:
“需求拉动供给”的正向循环正在被打破。
过去中国经济传统的增长模式是典型的“需求拉动”,主要得益于房地产市场的扩张和加入WTO 带来的机遇。经过了十几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很多需求领域开始接近饱和,一旦需求开始下滑,供给也会跟随萎缩,因此今年出现了消费和投资增速的同时下降。
在需求下台阶的环境下,“供给收缩”不是解药。
单纯依靠“供给收缩”实现A 股盈利能力转好的美好愿景实现起来并不容易,因为供给端的收缩本身也会伤害需求,容易陷入“死循环”。当企业主动减少了资本开支,意味着投资的下降,而这又会挫伤投资产业链上的需求,很难找到新的供需均衡点,资产周转率也就无法回升。
政策转向“供给学派”——从纵容“供给收缩”转向鼓励“供给扩张”13年政策环境已经明显转向,一系列政策很明显看到看到80年代美国“里根新政”的影子,强调刺激供给扩张、提升供给效率、以供给创造需求。但单纯的刺激供给也有弊端,必须要有需求端的配合,因此14年政策进一步从从单纯“供给刺激”到“供给+需求”双向发力转型。
“供给+需求”双向发力,股市仍有上行空间。
展望明年,从供给端来看新兴行业的投资有望进一步加速,而传统行业也会对存量供给进行优化而不是单纯的供给收缩;从需求端来看,地产市场有望迎来短周期回升,带动整个地产产业链的景气改善。2015年供给端和需求端都会出现积极变化,因此建议继续积极应对A 股市场。在15%盈利增速、14倍PE 的假设下,上证综指对应的合理点位是3411点。
迎接供给革命——从供给端的积极变化寻找2015年布局的产业方向。
由于传统需求逐渐饱和,中国的“存量经济”模式短期内还很难打破,明年需求端的变化将比较平淡,而供给端的变化会更加积极,建议从三条线索出发去寻找供给端变化带来的行业投资机会。
线索一:供给创造需求——寻找供给优化、效率提升带来的行业投资机会(生产智能化、国企改革)。
线索二:供给扩张带来质变——供给和需求同时扩张带来“规模效应”的行业(券商、新能源汽车、软件、医疗、环保)。
线索三:股市供给的新鲜血液——关注PE/VC 投资加快的二级市场稀缺产业(汽车后市场、体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