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期货宏观经济日报
随着食品价格同比增速的反弹,5月国内CPI升至2.5%,与1月持平并高于年内其他月份。目前6月所有价格数据已经相继出炉,从可观测的数据来看,6月CPI有望创出年内新高,而最大的功臣仍然是食品类。
食品价格同比继续反弹
数据显示,农业部公布的6月农产品批发价格总指数继续较5月回升,其月均值为202.78,同比增长1.53个百分点,而5月该指标的同比增幅为1.47个百分点。从商务部公布的部分数据来看,6月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均值(数据不全)同比增幅或在1.73个百分点,而5月该指数的同比增速仅为1.14个百分点。除价格指数外,商务部公布的分项数据显示6月蔬菜价格环比增长强劲,而肉类环比数据则低于5月。总体观望,6月食品价格对CPI的贡献有望超过5月。
值得一提的是,猪肉价格对于食品价格乃至CPI综合指数的贡献或为负影响。尽管全国22省市生猪价格在5月初迎来大幅反弹,并在6月保持了走高的趋势,但从图4可见6月中下旬该涨势明显放缓,且从同比数据来看,5、6两月猪肉价格均是负增长,6月其同比增速更是跌至-8.92%。
季节性因素或令非食品价格高于5月
数据显示,非食品价格变化同样存在一定季节性因素,如图5所示,往年6月非食品价格同比通常高于5月。而从各项具体价格指数中我们可以得到一致的结论。
与此同时,年内CPI翘尾因素高点出现在5、6两月,同为1.71,结合我们对于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的预判,预计6月CPI有望创出年内新高,或达到2.5%。另外,鉴于国内外宏观形势的特殊性,此轮通胀走高并不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太多困扰,食品价格与非食品价格的上行空间都相对有限。随着翘尾因素的回落,CPI或将重新走低,整体来看CPI的年内高点应在6或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