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研究:人民币不会陷入贬值趋势
2013年底以来,全球新兴市场又由于美联储的启动退出QE的举动而掀起一阵汇率风暴。
由于担忧新兴市场资金向美国回流,许多新兴市场汇率大跌或震荡不已。进入2014年一月底,由于美国经济数据出乎意料地弱,而美国收缩QE的力度坚持不变,市场更担忧新兴市场资金的回流欧美最终导致新兴市场的汇率和经济危机。这种担忧情绪在国内的体现,就是有人担忧人民币也会受到这轮美元强势风暴的冲击,造成人民币结束长期升值的趋势,进入贬值或震荡趋势。我不认为这种担忧会成为现实。我认为只要美国不进入危险状态,人民币在短暂时期内可能有技术性调整,但中长期持续升值的趋势不会改变。主要原因,就是中国的经济增长还将长期高于欧美日,并且长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货币估值理论当世有许多,大致有经济增长论、购买力平价论、利率平价论、外贸需求论等,不可否认,近几十年国际外汇市场投机产生的货币流动对币值变动产生的噪音干扰非常的大。我们可以对上述各种理论梳理一下: 长期币值变动的趋势主要由经济增长和绝对购买力平价所决定, 中期币值变动方向由相对购买力平价、外贸需求变动所决定,短期变动由利率平价和投机噪音决定。我认为经济增长速度可能是中长期影响国家币值相对变化的核心因素。
要搞清国与国之间货币升贬的机理,有必要回到原始简化的模型来探究一遍。
假定回到以黄金为货币的时代,全世界的黄金总量有限并不变(包括开采和未开采的)。有甲、乙两国。起初,两国黄金数量相等,产出相等。一旦变化启动,甲国产出增长而乙国产出不变,那么简化考虑,可能出现以下情况:一,若两国之间无交往,那么结果就是甲国的每两金子能购买更多的产品。另一句话说,若以单位货币能购买产品多少来给货币定值的话,甲国的黄金升值了,升值的幅度相当于经济增长率。二,若两国之间有贸易往来,乙国人就会用手里的金子购买更多的甲国产品(甲国产品相对便宜了),或者反过来,甲国人就会用较多的产品来交换回乙国的黄金(增加自己的财富)。最终,总量黄金还是那么多,但甲国拥有的黄金变多了,每两金子能购买的产品变多了。最终结果是货币(黄金)的升值,但此时升值的幅度可能只有第一种情况的一半。
现在,让我们改动假设条件。两国使用了货币来代替黄金进行流通。黄金变成了储备,货币起初自然和黄金等值盯住。这样,一旦甲国经济高增长而乙国零增长,以下情况可能发生:甲国的单位货币能买更多的产品,而乙国货币的购买力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