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及四季度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经济自主增长动能依然孱弱
主要观点:
四季度GDP当季同比7.7%,从季度趋势来看,季调环比仅为1.8%,较三季度明显回落。从需求贡献来看,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分别累计拉动3.85、4.19和-0.34个百分点,消费的贡献率较前三季度有所增加,投资贡献下滑,净出口依然是拖累增长的力量
12月份,经济增长动能继续放缓。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为13.6%,较上月低0.1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19.6%,连续第四个月放缓。经济的回落在预料之内,但固定资产一投资、工业产出的下滑幅度还是略超市场预期
四季度经济增速的回落表明,经济自主增长的动能还很孱弱,还需
要拄着拐杖走路。一旦政策支撑力度减弱,经济又重回下滑轨道。
2013全年GDP增长7.7%,但这有三季度“稳增长”政策的效力。
这说明目前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应该在7.5%以下。因此,今年的增长模式、政策基调取决于“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所确定的目标增速。
如果今年的增长目标是7.5%,“保增长”的压力依然较大,增长模式跟2013年可能不会差太多,房地产、基建投资这两条拐杖还是丢不
了;如果增速目标是7%,经济出清后的自主性增长会更快地到来
经济增速目标关系到信心以及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设定在7.5%的可能性较大,经济增长季度间还将滑出目标区间。由于经济内生性增长动能稍好,“稳增长”压力较2013年相对小一些
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及三大分项增速,我们的基本判断是:增速不可能比2013年上行,一是考核理念的转变削弱地方投资冲动,二是增量资金的约束。另外一方面,取决于GDP的目标增速,“稳增长”压力下投资增速也不会下降很多。基建和整体投资增速会比20137年略低一些,预计分别为23%和19.5%,厉地产投资大概率走低(17%),制造业投资有所改善(19%)
限制“三公消费”对消费的压制由于基数效应的消失,对增速的拉低将不再体现;消费的两大主力一汽车、房地产消费维持稳定增长。
我们判断整体消费增速在14%以上;全球贸易的萎缩是我国出口增速放缓的重要原因,欧美的经济复苏给今年的出口创造了稳定的外需环境,预计出口增速在10%左右
风险提示:当局在经济、金融内生脆弱性增强背景下强硬收缩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