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行业:工业机器人,自动化升级,走进智能时代

类别:行业研究 机构: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晓波 日期:2017-11-08

三大因素推动工业机器人发展。

    我们认为,推动工业机器人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国家战略的积极推进、下游自动化需求的日益旺盛。人口红利方面,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最高74.5%下降至72.5%,其中制造业就业人数趋势性下降,30岁以下青壮年农民工占比从最高46%下跌至32.9%。国家战略方面,《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对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跨越发展做出整体部署,同时制定未来发展目标,自上而下积极推动产业革新。需求方面,目前除了汽车行业自动化率较高,其他行业自动化设备渗透率依然较低。我国3C 设备行业的市场空间预计超过3500亿,自动化率仅为15%~25%。其他传统行业,如纺织服装、食品包装等对于自动化的需求越来越大,一些传统的制造业也在积极进行产业升级,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

    工业机器人保持强劲增速,国产化率不断提升。

    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已连续三年保持全球第一,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2016年全球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约29万台,同比增长14%,其中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9万台,同比增长31%,占全球比重提升至接近30%。尽管国外知名机器人厂商占据了国内大部分市场,但在各类红利政策的驱动下,我国国产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长迅速,国产化率超过30%。根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的统计数据,2013~2015年我国国产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长129.17%,自主品牌正逐渐打开国内市场。

    产业链趋于完备,工业机器人进口替代值得期待。

    机器人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零部件制造、中游本体制造及下游系统集成。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历史较短,技术创新及成本控制仍有提升空间,市场份额不及海外厂商。核心零部件方面,我国控制器制造已逐步实现技术追赶,但在算法及平台开发上还有待加强;伺服电机及精密减速器制造精度逐步提高,已有部分产品应用于国产机器人。本体及系统集成方面,国内机器人厂商产品主要集中于低端市场,但企业规模偏小、盈利能力整体偏低。未来本体制造和集成厂商可通过逐步整合、扩大规模来进一步提升提升盈利能力。伴随国家一系列工业机器人产业政策的推进实施,国产工业机器人对于进口的替代存在巨大想象空间。

    投资建议:

    投资标的方面,我们看好积极布局工业机器人各产业链环节的公司。

    1)上游零部件领域重点关注:埃斯顿、新时达、科远股份。2)本体和集成应用领域重点关注:华昌达、拓斯达。

    风险分析:

    工业机器人进口替代实现时间较长,政策推动效果可能低于预期。

数据推荐

投资评级

更多>>
股票名称最新评级目标价研报

盈利预测

评级选股>>
股票名称11年EPS12年EPS研报
新城控股 0 0 研报
光大嘉宝 0.60 0 研报
世联行 0.84 0.62 研报
大悦城 0.30 0.27 研报
蓝光发展 0.24 0 研报
荣盛发展 0.75 1.04 研报
绿地控股 0.55 0.30 研报
中南建设 0.80 0.99 研报
金融街 0.64 0.72 研报
新湖中宝 0.38 0.32 研报
金地集团 0.67 0.71 研报

股票关注度

更多>>
股票名称关注度平均评级最新评级
海康威视 6 持有 买入
华夏幸福 4 买入 买入
恒逸石化 4 买入 买入
南极电商 4 买入 买入
洽洽食品 4 持有 买入
贵州茅台 3 持有 买入
普洛药业 3 买入 买入
旗滨集团 3 买入 买入
喜临门 3 买入 买入
中南建设 3 买入 买入
比音勒芬 2 买入 持有
吉比特 2 持有 买入
完美世界 2 持有 买入
万科A 2 买入 买入
大悦城 2 买入 买入
美的集团 2 买入 买入
新经典 2 持有 中性

行业关注度

更多>>
行业名称关注度关注股票数买入评级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