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凤竹纺织:凤竹纺织2021年年度报告摘要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2-04-16

公司代码:600493 公司简称:凤竹纺织

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华兴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2022年4月14日公司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的预案》:经华兴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2021年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合并报表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3,194,678.84元,母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为46,039,728.2元。根据《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以母公司净利润数为基数提取10%法定盈余公积金4,603,972.82元后,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41,435,755.38元。加上上年结转未分配利润122,560,955.08元,扣减2021年支付属于2020年度的现金股利10,880,000元,公司本年度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153,116,710.46元。经董事会决议,公司2021年年度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分配利润。本次利润分配预案如下:

公司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

0.808元(含税),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以后年度。本年度不实施送股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截止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272000000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分利21,977,600(含税);经上述分配后,公司期末未分配利润131,139,110元,留存以后年度分配。本年度公司现金分红比例为30.03%(本年度公司拟分配的现金红利总额占本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比例)。

如在本预案公告披露之日起至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因可转债转股/回购股份/股权激励授予股份回购注销/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回购注销等致使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公司拟维持分配总额不变,相应调整每股分配比例。如后续总股本发生变化,公司将另行公告具体调整情况。本次利润分配预案尚需提交公司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凤竹纺织600493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陈美珍王炳栋
办公地址福建省晋江市青阳凤竹工业区福建省晋江市青阳凤竹工业区
电话0595-856565060595-85656506
电子信箱chenmeizhen@fynex.com.cnwangbingdong@fynex.com.cn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1、行业基本情况及公司行业地位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及中国证监会公布的2021年3季度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结果,公司所属行业为“C17纺织业”。公司涉足的织造和染整业务是纺织业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其中染整是针织面料生产的最后和最关键环节;近年来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号召,公司围绕智能制造、绿色环保两大主题,积极推动节能减排和技术改造,淘汰部分较落后、浴比偏高的设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公司的产品品质,降低能耗,建设国际先进印染生产线,增强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力;目前公司水、电、汽、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生产设备已达到世界同行先进水平,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链,是福建省百家重点工业企业。曾连续多年入选“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0强”和“中国针织行业竞争力10强企业”。公司在行内率先通过ISO9001管理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英国ITS公司Intertek生态产品Ⅰ类认证、国际生态纺织品Oeko Tex Standard 100认证(为福建针织漂染行业中第一家取得漂染筒子色纱和针织成品布Oeko生态纺织品标准婴儿产品及直接接触皮肤产品认证证书的生产厂家,突破发达国家设置的环保壁垒)。同时公司成立了福建省内首个纺织品检测实验室,公司检测中心通过了“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CNAL”认证。2006年凤竹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这在全国针织行业中尚属首家。近年来,公司又通过全球回收标准(GRS)4.0认证、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OHSAS180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报告期,公司还获得“中国印染行业协会2021年度中国印染行业三十强企业”、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颁发的“十三五中国针织行业优秀科技创新企业”、中国针织工业协会“标准化工作先进单位”;《功能性抗皱抑菌环保针织面料开发及其产业化》获得第25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等。

2、报告期内行业相关政策

纺织行业是我国传统民生支柱产业,是消费升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新时代下,纺织行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格局,以及高端技术、环保等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同时,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纺织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国家、地方政府及行业组织为此也出台了不少政策,推动纺织行业转型升级,走向纺织强国之路。以下为部分行业相关政策摘录,并未涵盖所有对行业产生影响的政策,仅供投资者参考。

2021年以来出台的行业相关政策摘录:

2021年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印发《关于2021年关税调整方案的通知》,对部分商品的进口关税进行调整。2021年关税调整方案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实体经济创新发展与优化升级。其中,与纺织品和服装相关的有:附表1“进口商品暂定税率表”中的第528至551项涉及纺织品服装;附表2“部分信息技术产品最惠国税率表”中第26项涉及纺织品服装;附表3“关税配额商品税目税率表”中涉及纺织原料羊毛、毛条和棉花;附表7“进一步降税的相关协定进口商品协定税率表”中涉及大部分纺织品服装。

2021年1月1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印发公告,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2021)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是《进出口关税条例》的组成部分,包括根据国家关税政策以及有关国际协定确定的进出口关税税目、税率及归类规则等,是海关计征关税的依据。新《税则(2021)》有利于继续保持关税政策调整的规范化、透明化,为公众提供更多便利,也有利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

2021年1月5日,国际生态纺织品协会修订生态纺织品测试标准和限值要求,新要求将于2021年4月1日开始生效。OEKO-TEX??STANDARD 100“限量要求变更”对纺织材料中残留物的严格要求也减轻了对环境、员工和消费者的影响。

2021年2月8日,国家工信部办公厅印发了2021年第一批行业标准制修订和外文版项目计划。其中,包括4项纺织行业标准修订列入计划;7项纺织行业标准列入行业标准外文版项目计划。此外,在专项标准项目计划中,还有部分涉及纺织行业的行业标准列入相关项目计划中。

2021年2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意见》特别强调,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推进工业绿色升级。加快实施钢铁、石化、化工、有色、建材、纺织、造纸、皮革等行业绿色化改造。推行产品绿色设计,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加强再制造产品认证与推广应用。建设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促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依法在“双超双有高耗能”行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完善“散乱污”企业认定办法,分类实施关停取缔、整合搬迁、整改提升等措施。加快实施排污许可制度。加强工业生产过程中危险废物管理。

2021年3月1日起,我国全面施行《排污许可管理条例》。作为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核心制度,排污许可制度是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将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不容忽视的作用。

2021年3月3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公告》,旨在进一步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科技创新。公告明确,制造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2021年1月1日起,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自2021年1月1日起,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

2021年4月1日,国家工信部根据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已完成《纺织颜色体系》等31项纺织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并报批公示。

2021年4月19日,国家工信部批准60项纺织行业标准,于2021年7月1日实施。

2021年4月15日,我国向东盟正式交存《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核准书,标志着中国正式完成RCEP核准程序,成为非东盟国家中第一个正式完成核准程序的成员国。对于我国纺织服装业而言,RCEP将对行业扩大对外贸易规模,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产生较为深远的积极影响。

2021年5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十四五”时期深化价格机制改革行动方案的通知》,其中关于棉花部分为:完善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合理调整棉花目标价格水平,继续探索可持续的新型支持政策。

2021年6月11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了《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我国纺织行业在基本实现纺织强国目标的基础上,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推进行业“科技、时尚、绿色”的高质量发展,在新的起点确定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新定位,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解决民生与美化生活的基础产业、国际合作与融合发展的优势产业”。2021年6月11日,围绕科技创新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纺织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纺织工业联合会编制发布了《纺织行业“十四五”科技发展指导意见》。

2021年6月11日,根据国家和行业“十四五”发展的有关工作部署,在总结“十三五”纺织工业绿色发展状况基础上,纺织工业联合会编制发布了《纺织行业“十四五”绿色发展指导意见》。

2021年6月11日,围绕中国纺织行业发展新定位,基于品质化、个性化、多元化、绿色化的消费需求迭代,顺应外延式扩张到内涵式发展的产业转型升级逻辑,纺织工业联合会编制发布了《纺织行业“十四五”时尚发展指导意见》。

2021年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在重点任务中,《规划》提出,推行重点产品绿色设计、加快完善重点产品绿色设计评价技术规范,鼓励行业协会发布产品绿色设计指南,推广绿色设计案例;强化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进一步规范清洁生产审核行为,提高清洁生产审核质量。推动印染等重点行业“一行一策”制定清洁生产改造提升计划。加快清洁生产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差异化奖惩机制,探索开展区域、工业园区和行业清洁生产整体审核试点示范工作。

2021年8月21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公告由全国棉花加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07)归口并组织起草的《棉花加工智能控制系统技术要求》、《籽棉杂质含量快速测定近红外光谱法》、《棉花包装材料加工企业质量评价方法》、《棉花包装材料加工技术要求》、《铣齿机》5项行业标准正式发布,并将于2021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2021年10月9日,根据新形势下中国服装行业发展的新要求,经过深入调研、专项研究,中国服装协会编制发布了《中国服装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和2035年远景目标》。《指导意见》依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在分析总结行业发展现状及“十四五”所面临形势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行业2035年发展愿景以及当前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以期对行业发展起到积极引导作用。

2021年11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要推动传统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加快纺织、轻工等行业实施绿色化升级改造。

2021年11月30日,国家工信部正式发布《“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两化融合发展的总体目标,到2025年,信息化与工业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制造业各领域加速渗透,范围显著扩展、程度持续深化、质量大幅提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明显加快。

2021年12月13日,为进一步推动印染行业转型升级,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印染行业协会编制印发了《印染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市场引导三大基本原则,提出行业增长、科技创新、结构调整、绿色发展四大发展目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系统推动智能化发展、优化国内外产业布局五大重点任务,以及产品品质提升、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三大重点工程。

2021年12月13日,国家工信部与水利部联合发布了《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2021年)》,涉及纺织印染24项。《目录》推出旨在加快推广应用先进适用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提升工业用水效率。

2021年12月28日,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加快推动智能制造发展,工业和信

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我国智能制造“两步走”战略。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其中,到2025年的具体目标为:一是转型升级成效显著,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500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二是供给能力明显增强,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70%和50%,培育150家以上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三是基础支撑更加坚实,完成200项以上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建成120个以上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3、报告期内行业主要面临的问题及公司对策

报告期纺织行业主要面临如下问题:

①全球方面: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不确定、不平衡的特点突出,受新冠肺炎疫情特别是变异毒株影响,全球生产和物流遭受阻隔、通胀压力加大;原料价格、运输成本、要素供应面临波动、地缘政治和大国博弈等都冲击着纺织行业的平稳运行;疫情之下,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了明显的“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进一步抬头,“筑墙”、“脱钩”的现象时有发生,很多国家的经贸政策开始趋于保守,更加关注短期利益、当前利益;国家间的经贸往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的合作均受到一定程度的阻隔;加上越南、印度、孟加拉等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世界多极化加速演进,竞合博弈愈加激烈,全球进入了规则的深度调整期,围绕经贸投资、数字经济、科技创新、气候变化等领域的规则制定与博弈如火如荼。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持续交织演进,行业需要适应日趋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

②技术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目前我国纺织工业绝大部分指标已达到甚至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科技创新已经从“跟跑、并跑”进入“并跑、领跑”并存阶段,报告期仍以“科技创新”、“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为定位和战略重心,随着“智能制造”等的不断升级,传统行业的纺织业仍会受到技术替代的冲击,如生产设备更新换代、技术工艺流程的优化、中控系统代替传统管理等;

③绿色、环保方面:全球气候治理形势紧迫性凸显,我国已制定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对纺织行业绿色发展形成刚性要求;以减碳为重点,绿色规则出台和制定更加活跃,并开始影响产业的成本结构与竞争优势;同时随着可持续发展成为共识,随着“绿色制造”、清洁生产、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先进技术在行业中的推广与应用,环保法律法规和环境治理要求更加严格,这对纺织印染企业带来的压力不容小觑。

④以内需市场为战略基点的“双循环”格局正在形成:人口和区域等深刻影响着格局的发展与演进,行业需要适应这样的变化。

人口结构方面: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和市场需求的根本来源,人口调整决定着产业与市场的布局,当前老龄化、少子化已成为我国人口变化的显著特征,劳动人口持续下降,人口规模红利不再,尽管有延迟退休和放开“三孩”等政策出台,但扭转劳动力供给态势难度很大。改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模式成为行业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人口产业间和区域间分布方面:当前劳动力正从制造业加快流失,很多新生代劳动力更偏好服务业,更加倾向于慢就业、短工化、高流动的就业形态;人口流动的方向与产业转移的方向相背离。我国人力资源持续向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聚集,而产业的主体布局在县域经济、产业转移的空间在中西部。

区域结构方面:一方面区域发展呈现高度集聚、层次分明等趋势,2020年长三角、珠三角等七大城市群汇聚了全国55%的人口、创造了全国63%的GDP。另一方面,区域发展南快北慢的态势仍在延续,城乡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2019年南北经济总量差距扩大至29个百分点;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2.56。如何将城市群的梯度势差、南北和城乡差距等转化为区域协同发展优

势,是产业布局的重要方向。

公司对策:

①把握国际局势动态、行业发展趋势,加强宏观战略意识和危机意识,同时不断加强生产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保持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

②注重品牌建设,加强营销管理。实施大品牌消费升级战略,利用现有优势做大做强;加大新产品开发、工艺流程自主研发,坚持功能性、多用途、舒适性、新花色、新品种等面料的产品开发策略,不断提高面料的品质、档次和附加值,强化产品适销性;

③提升智能化水平,加快技术升级。积极推动技术改造,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引进先进生产设备;探索国内外高端智能技术,提高公司的产品品质,保持和提升竞争力;

④落实绿色环保理念,加强管控力度。严格履行国家各项环保政策、采用治污减污、节能降耗技术,推行清洁工艺生产流程和废水回收利用,污水处理等各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颁布的环保标准。

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人为本,重视员工利益及人才培养,为员工提供良好的晋升空间,激发员工的劳动热情和创作力;优化公司薪资结构,增强企业正能量,帮忙员工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以此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改善员工工作和生活环境,让员工有归属感,在企业生根、开花、结果;

⑥提早布局,秉着新时代产业转型升级理念,以智能、绿色为主题,加快升级改造,利用智能技术、绿色技术,已在安东投建现代化的新型的印染工厂并致力成为印染行业的标杆。

4、报告期内行业运行情况摘录(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数据、中国印染行业协会等)

202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各种风险挑战,我国印染企业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印染布产量保持了良好增长态势,主要产品出口规模较疫情前进一步扩大,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修复,企业盈利水平明显改善,行业表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但也要看到,当前全球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大宗商品价格虽有回落但仍处于高位,纺织产业链供应链衔接仍不够顺畅,行业实现全面复苏的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

① 生产形势保持良好,产量增速稳中加固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1-12月,印染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印染布产量605.81亿米,同比增长11.76%,两年平均增长6.15%,两年平均增速连续4个月走高。2021年,我国印染行业面临的发展环境仍然错综复杂,疫情、汛情、限电限产、原材料价格高涨等多重因素叠加,印染企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但在消费市场逐步回暖、终端需求持续复苏的带动下,印染行业生产保持了良好增长态势,规模以上企业印染布当月产量均保持在50亿米以上,全年累计产量突破600亿米,创近十年最好水平。

② 市场需求持续回暖,出口实现较快增长

根据中国海关HS8位码统计数据,2021年1-12月,印染八大类产品出口数量282.30亿米,同比增长22.11%,两年平均增长2.59%;出口金额287.43亿美元,同比增长28.83%,两年平均增长2.39%;出口平均单价1.02美元/米,同比增长5.50%,较2019年微跌0.39%。2021年,在国际市场需求回暖的拉动下,印染行业主要产品出口呈现“量价齐升”态势,出口规模超2019年同期水平;出口平均单价持续回升,年末较年初增长6.25%。我国印染产品的间接出口也呈现扩大趋势, 1-12月,我国累计完成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702.63亿美元,同比增长24%,两年平均增长

7.7%,创2016年以来同期服装出口规模新高。

从出口市场来看,尼日利亚、越南、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和巴西为我国印染八大类产品前五大出口市场,出口数量均在10亿米以上,同比增长率除越南外均超过20%,其中孟加拉国和印度尼西亚对我国印染八大类产品需求增长强劲,同比分别增长46.71%和49.40%,对我国印染产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7.35%。传统市场中,对日本的出口已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出口数量较2019年小幅增长1.10%;对美国的出口则延续近两年的下滑态势,2021年全年出口3.93亿米,同

比下降19.52%,较2019年同期下降34.37%,这主要与近年来美国发起的中美贸易摩擦及2021年美国通过的涉疆法案禁止新疆产品进入美国市场有关。2021年,我国纯棉染色布、纯棉印花布、棉混纺染色布、棉混纺印花布、T/C印染布等五大类棉相关产品在美国的出口数量同比分别大幅减少50.05%、61.31%、28.66%、19.35%、56.06%。

③ 运行质量稳步修复,产销衔接仍不顺畅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2月,印染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三费比例6.68%,同比降低0.13个百分点,其中,棉印染企业为6.52%,化纤印染企业为7.86%;产成品周转率18.31次/年,同比提高1.09%;应收账款周转率8.22次/年,同比提高3.21%;总资产周转率1.04次/年,同比提高9.39%。

与2019年相比,2021年印染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三费比例降低0.04个百分点,表明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企业在费用成本控制方面更趋精细化,三费比例整体呈现下降态势;产成品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分别降低15.68%和5.78%,应收账款周转率提高0.57%。2021年,随着全球消费需求的逐步释放,集装箱运输需求保持高位,多数出口型企业面临“一箱难求”的困境,国内外疫情的反复进一步阻碍了供需两侧的有效衔接,产品交货周期被迫延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1-12月印染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存货达349.70亿元,同比增速逐月走高,全年累计同比增长12.78%,较2020年同期提高13.79个百分点。

④ 运行效益持续改善,盈利压力有所缓解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2月,全国1584家规模以上印染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49.87亿元,同比增长15.06%,两年平均增长2.07%;实现利润总额159.13亿元,同比增长25.60%,两年平均增长0.25%;成本费用利润率5.84%,同比提高0.54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5.39%,同比提高0.4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户数331户,亏损面20.90%,同比收窄6.3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总额

17.48亿元,同比减少5.37%;完成出口交货值388.19亿元,同比增长12.30%,两年平均下降3.25%。但与2019年同期相比,规模以上印染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降低0.22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降低

0.20个百分点,亏损面扩大1.98个百分点,亏损总额增长2.17%。

2021年以来,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波动,叠加国际物流不畅、货运价格高企等因素,印染企业经营成本明显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印染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成本费用总额同比增长14.01%,成本的上升使得企业在盈利端承受较大压力。随着国家“六稳”“六保”工作扎实推进和一系列保民生、促消费、扩内需政策组合的持续发力,印染行业主要经济指标逐步改善,企业盈利能力不断提升,1-12月规模以上印染企业营业收入两年平均增速较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提高2.80和1.15个百分点,利润总额两年平均增速首次实现正增长,销售利润率较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提高1.53和1.16个百分点。

展望2022年,印染行业经济运行仍具备稳中向好的条件和基础,但稳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依然较多。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韧性强、潜力大,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随着中央“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经济工作方针的确定,国家层面将积极推出一系列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市场主体活力也将得到持续激发。同时,世界经济也有望保持在复苏轨道上逐步向好,这为纺织印染行业市场需求改善提供动力。但另一方面,全球新冠疫情仍在持续演变,欧美等发达国家通胀率高企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阻碍,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紧预期升温,将对市场消费能力及消费信心形成负面制约。此外,原材料价格仍在高位波动,经营成本上升及价格向下游传导困难对印染企业盈利增长造成压力,企业发展信心仍待稳固。

1、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及主要产品:

公司处于纺织行业的中游,主营业务为生产、加工针织、机织色布、漂染、纺纱、染纱、印花加工,销售自产产品;从事环保设施运营;从事货物或技术的进出口业务等;

公司的产品主要分为三大类:

(1)针织坯布,包括:

单面类:包括汗布、毛巾布、提花布、彩条布;双面类:包括双面提花布、罗玛布、交织布、夹层布;罗纹类:包括1X1罗纹,2X2罗纹,弹力罗纹、移圈罗纹等;抗起球绒布类,包括单刷单摇、双刷双摇、双刷单摇;绒布类,主要为卫衣布。

(2)针织成品布,包括上述坯布及经编布、鞋材布。

(3)筒子色纱,包括全棉、涤棉、涤纶、腈纶、锦纶和粘胶丝等。

以上产品主要作为制作各种童装、运动服、内衣和外衣的面料。公司定位于中高档产品市场,主要市场和客户集中在福建省,并辐射至全国。公司产品中70-80%以服装形式间接出口至港台、中东、欧美和日本等市场。 公司涉足的织造和染整业务是纺织业产业链的中间环节,最终为服装业提供针织染整面料(主要为各种童装、运动服、中高档T恤和内衣生产厂家提供面料),存在一定的季节波动性,因公司定位于中高端产品市场,以品牌单和中高端校服为主,全年运行比较平稳,季节性波动不是特别大。

2、公司的经营模式:

原材料采购:公司生产所用的原辅材料主要是棉纱和染化料。公司制定有物资采购管理办法及合格供应商名录,物资采购部门根据物资需求计划采取招标、询价等方式实施采购;为维持正常生产,公司需要保持一定量的存货安全库存,特别是棉纱、染料、助剂等原辅材料。为保证原辅材料质量和交货期,公司与供应商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以严格的供应商筛选体系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考核,并逐步引进了竞争机制,对原辅材料比质比价,降低采购成本。

生产模式和销售模式: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经营模式,由销售部门根据销售计划或客户订单将生产计划下达至生产部门,实行按单生产;公司的业务主要由两部份组成:一是织造业务,即通过自行采购和接受客户委托的原料,经过针织和染整后制成针织光坯布,自行销售或收取加工费;二是染整加工业务,即接受客户委托,将客户提供的棉纱或坯布加工为光坯布并收取加工费。

生产经营过程中,公司逐步加强自有品牌业务的经营,提高整体抗风险能力;并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吸收专业人才,不断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提高核心业务的竞争力;同时加强与上下游的联系,根据需求信息和流行趋势,通过订单模式掌握产量和库存,提高高档次、高品质、功能性、环保性面料业务的比重,强化产品的适销性和赢利能力。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1年2020年本年比上年 增减(%)2019年
总资产2,112,810,074.451,910,833,283.7810.571,688,374,429.6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35,451,790.37766,934,916.398.93742,957,347.85
营业收入1,301,955,874.401,049,746,676.3924.031,023,581,621.8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194,678.8429,627,686.74147.0525,953,606.9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1,843,891.6720,221,764.45156.3820,762,257.2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5,007,031.13129,428,197.45-42.0514,303,808.92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16083.9275增加5.2333个百分点3.5717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26910.1089147.110.0954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26910.1089147.110.0954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229,942,644.60366,681,488.22371,513,186.43333,818,555.1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79,768.7626,765,957.2141,931,977.12-383,024.2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6,794,526.9817,977,487.5635,229,123.08-8,157,245.95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1,847,139.0894,526,476.6517,049,877.475,277,816.09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20,105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20,656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 (全称)报告期内增减期末持股数量比例(%)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股东 性质
股份 状态数量
陈澄清029,147,52010.72境内自然人
李常春023,643,6008.69境内自然人
李明锋23,256,00023,256,0008.55境内自然人
北京中潞福银投资有限公司-中潞壹号证券投资基金010,060,0003.70未知
陈慧07,389,2092.72境内自然人
李萍影06,377,2652.34境内自然人
顾宝军5,340,0005,340,0001.96境内自然人
王冰3,215,5003,215,5001.18境内自然人
陈乃勤02,891,6571.06境内自然人
顾宝华2,550,0002,550,0000.94境内自然人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1、本公司董事、总经理陈澄清先生、李萍影女士与营销副总陈慧女士为父女、母女关系,为一致行动人;2、陈澄清先生、李常春先生、李萍影女士同为福建凤竹集团有限公司之股东、董事(公司董事李明锋先生亦为该公司董事);3、陈澄清先生、李萍影女士、李常春先生和李明锋先生亦为凤竹纺织之股东;4、未知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也未知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属于一致行动人。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报告期内,公司合并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30,195.59万元,较去年同期的104,974.67万元同比增加25,220.92万元,增幅为24.03%。公司实现营业利润人民币9,176.08万元,较同期3,852.88万元增加了5,323.20万元,增幅为138.16%。公司实现净利润7,319.47万元,较同期2,962.77万元上升了4,356.70万元,上升比例为147.05%。净利润的增长主要是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各项费用的有效控制。截止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211,281.01万元,较期初增加10.57%,总资产的增加主要系安东新厂及河南项目的投建。公司净资产83,545.18万元,较期初增加8.93%。净资产的增加主要原因是净利润增加及分红的影响。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董事长:陈 强

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4月16日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