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同益中: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4-03-30

公司代码:688722 公司简称:同益中

北京同益中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http://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2 重大风险提示公司已在本报告中描述可能存在的相关风险,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之“四、风险因素”。3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4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5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6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7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90元(含税)。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224,666,700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20,220,003.00元(含税)。本年度公司现金分红金额占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13.16%。本年度不实施包括资本公积转增股本、送红股在内的其他形式的分配。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尚需提交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8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1 公司简介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及板块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同益中688722-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苏敏潘超
办公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景盛南二街17号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景盛南二街17号
电话010-56710336010-56710336
电子信箱tyz@bjtyz.comtyz@bjtyz.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为专业从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凭借二十余年在行业的深耕和技术积淀,成为行业内少数可以同时实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规模化生产的企业,拥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行业全产业链布局。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 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的经营模式主要包括:

1.盈利模式

公司主要通过为客户提供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来实现收入和利润。

2.销售模式

公司采取直接销售模式,客户主要为从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下游产业应用的生产型企业,以及防弹制品的终端使用方。公司通过投标和商务谈判等市场竞争方式获得客户订单,与客户签订购销合同。

3.研发模式

公司设立技术研究中心,下设纤维研究所和复材研究所开展具体研发工作,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客户需求采用前瞻性研发和应用型研发相结合的模式。

一方面,跟踪行业的最新需求、技术方向和技术规范,并通过自身广泛的市场调研、数据分析、总结行业经验等手段,预判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在完成预判后实施前瞻性方向研发,以求占领市场先机。另一方面,为更好地服务于主要客户,在调研分析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的基础上,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分析和技术攻关,以便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4.生产模式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并结合需求预测的模式,于年初制定生产计划,并按照计划组织实施生产。公司设立的科技质量部负责产品质量控制,对生产流程全过程进行监测,并在入库前对最终产品进行质量检验。

5.采购模式

公司采取订单驱动的采购模式,由公司供应链管理部根据生产材料的生产计划和库存情况制定并实施采购需求。

公司在与国内外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同时,通过建立供应商评价管理体系,形成了相对稳定、适当竞争、动态调整的合格供应商名录,确保持续稳定、质量优良及价格合理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供应。

(三) 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公司主营业务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根据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被列为发展重点;根据国务院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2023)》,公司产品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录中的“3.5.1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制造”。

我国UHMWPE纤维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进入新世纪后,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设立高技术纤维专项扶持计划。近年来,国家又制定了一系列“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业支持政策,推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行业健康发展,持续引导并进一步提升与突破高性能纤维重点品种的关键生产和应用技术,促进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开发,提升产业化的应用水平,进一步拓展高性能纤维的应用领域。随着技术进步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成本的进一步下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民用领域的应用也已进入快车道。目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行业处于快速成长阶段。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是目前世界上比强度和比模量最高的纤维,具有超高强度、超高模量、低密度、耐磨损、耐低温、耐紫外线、抗屏蔽、柔韧性好、冲击能量吸收高及耐强酸、强碱、化学腐蚀等众多的优异性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作为三大高性能纤维之一,属于高技术密集型产品,中高端产品在提高产品质量一致性和批次稳定性方面具有较高的技术和工艺壁垒,复杂的

生产工艺、严格的生产流程管控、工艺装备的设置等均需多年的技术经验积累,行业整体仍处于成长期,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近年来,国内企业扩产迅速,产品性能也有了显著提升,但是我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中高端产品质量一致性等方面有待提升,产品的稳定性、单线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生产成本有待进一步降低。

2. 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同益中作为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理事单位、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分会副会长单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理事单位,是国内一流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也是国内首批掌握全套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技术和较早实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业化的企业之一,拥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行业全产业链布局。公司主要产品的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公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量和出口量,均处于国内同行业前列。

公司现有3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通过产品研发与应用研发相结合的模式,持续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应用市场,不断优化现有产品的生产工艺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保证产品的技术实力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公司主导制订了细分领域首个产品行业标准以及三项行业标准,参与制订了多项国家或行业标准,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殊荣。

公司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取得了多项研发成果。报告期内,公司取得国家授权专利10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主持制定的纺织行业标准《FZ/T50063-2023系泊绳用化纤长丝耐磨性能试验方法纱-纱摩擦》以及参与制定的行业标准《FZ/T60051-2023绳纱断裂强力的测试方法》正式发布。2023年,公司入选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名单,入选“2023年度中国企业新质生产力优秀案例”(首批?百佳),再次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荣获“2021/2022中国绳(缆)网行业优秀供应商”称号,优势产品聚乙烯无纬布入选《北京市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2年版)》;子公司优和博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品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耐高温中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阻燃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纤维长丝被盐城市科学技术局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截止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取得的科技成果包括109项国内外专利,其中59项为发明专利;主持或参与制订的国家、行业或团体标准共计13项。

3. 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近年来,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有助于推动行业发展。2023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明确将“高性能纤维及制品的开发、生产、应用”列为“鼓励类”产业。此外,2021年6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纺织行业“十四五”科技发展指导意见》,提出重点攻克碳纤维、对位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设计、加工、制造一体化技术,突破材料设计和应用瓶颈。2022年4月,国家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提高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连续玄武岩纤维的生产与应用水平,提升高性能纤维质量一致性和批次稳定性。

从产业发展情况来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欧美等地区的开发应用较早,起初市场规模增长速度较慢。未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行业仍将持续快速发展。一方面,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国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品生产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产业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制品成为现代国防必不可少的战略物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日益增加的军品、民品应用将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带来较大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随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品成本的降低,产品应用领域及需求将不断拓展。未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应用的普遍化将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业自身的发展形成一个良性互动关系,相互促进、共同推进制造业变革的进程。

从新技术发展情况来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是国防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迫切需要的重要战略物资,世界军事的发展对国防战略、军事装备及所用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重量轻、强度高、适应苛刻环境、具有智能、隐身等功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复合材料只有不断提升性能才能满足需要。同时,近年来随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民用领域的需求迅速增长,低成本、高环保、中强度、高生产效率的新型熔融纺丝技术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随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新产品的不断推出,新的民用领域也在开发过程中。

从产品性能方面来看,提高产品断裂强度和抗蠕变性能成为研发重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成为行业发展重点;新产品研发方面,研发超细旦、超高强度、超高模量、耐高温、抗蠕变、耐切割、中强低成本、高耐磨、抑菌防臭等功能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成为应用技术发展重点;生产工艺方面,突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新型、高效、低成本的纺丝产业化技术,开发环保溶剂回收过滤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创新生产路线、研发更高效的纺丝溶剂等成为发展趋势;复合材料方面,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新材料的日新月异,市场对于防弹衣的性能需求也不只局限于防弹性能,在满足优异的防护性能的前提下也在不断发展轻量化、

舒适型防弹衣,并且需要具有一定的柔软度,在保证防护对象生命健康安全的同时也能够确保防护对象进行正常活动(例如蹲、跳、跑等一系列动作),从而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防弹衣产品的多功能化以及柔软舒适的要求已经是国际化市场的普遍需求,军事装备和安全防护领域也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品的柔软度和舒适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市场和应用趋势方面来看,随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品应用范围不断发展,医用领域、防护服饰、运动器材、海洋工程等行业的发展将成为新的增长驱动因素,医用领域方面,荷兰帝斯曼推出迪尼玛纯黑纤维(Dyneema Purity Blackfiber),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应用到了医用领域。同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有助于打造坚固的骨科植入物,可用于需要出色机械性能的长期应用,例如关节置换和修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柔软,有助于减少可植入设备的侵入性以及组织刺激和炎症,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舒适度并加速康复;体育器械方面,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可制成安全帽、滑雪板、帆轮板、球拍及自行车、滑翔板等,其性能优于传统材料。国家积极出台政策支持全民运动发展,体育用品行业的发展将步入快车道,整体市场规模稳定增长,例如赤足装备FYF公司(Free Your Feet)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掺入羊毛,制成了没有传统意义上鞋底的户外运动袜。同时,随着国内企业扩产迅速和国家政策的变化,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2023年2022年本年比上年 增减(%)2021年
总资产145,286.65149,125.56-2.57109,314.9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2,948.42117,470.714.66100,084.05
营业收入64,032.4461,635.003.8933,090.2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362.3917,137.36-10.365,252.7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488.7514,789.76-2.044,50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127.9523,404.61-78.096,548.21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7815.77减少2.99个百分点6.69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680.76-10.530.30
稀释每股收益(元0.680.76-10.530.30
/股)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6.034.94增加1.09个百分点6.74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23,934.4015,048.1812,898.0212,151.8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87.074,155.413,708.232,111.6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5,339.853,538.823,299.872,310.2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2.604,249.89936.81-181.35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7,316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6,838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截至报告期末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户)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户)0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 (全称)报告期内增减期末持股数量比例(%)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包含转融通借出股份的限售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股东 性质
股份 状态数量
中国国投国际贸易有限公司083,940,00037.3683,940,000国有法人
国家产业投资基金有限责任公司-9,200,00028,570,00012.720国有法人
上海产业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3,095,0635,124,9372.280其他
华泰创新投资有限公司240,290,0002,808,3351.250国有法人
安信证券投资有限公司3,1002,808,3351.250境内非国有法人
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兴全商业模式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2,714,3582,714,3581.210其他
同益中(新泰)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02,370,0001.052,370,000其他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兴全新视野灵活配置定期开放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2,273,7942,273,7941.010其他
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泰信先行策略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50,8812,206,1350.980其他
上海荥盛国际贸易有限公司02,000,0000.892,000,000国有法人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前十名股东中,上海荥盛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为中国国投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安信证券投资有限公司和中国国投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属于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公司。除此之外,公司未知上述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者属于一致行动人。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不适用

存托凭证持有人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数量前十名股东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032.44万元,同比增长3.8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5,362.39万元,同比降低10.3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488.75万元,同比降低2.04%。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