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上港集团: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4-03-30

公司代码:600018 公司简称:上港集团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http://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经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四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72元(含税)。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23,284,144,750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40.05亿元(含税),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2024年度。如在实施权益分派的股权登记日前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公司拟维持分配总额不变,相应调整每股分配比例。该利润分配方案尚须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港集团600018/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丁向明/
办公地址上海市虹口区东大名路358号(国际港务大厦)/
电话021-55333388/
电子信箱dongmi@portshanghai.com.cn/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

上海港位于中国大陆东海岸的中部、“黄金水道”长江与沿海运输通道构成的“T”字型水运

网络的交汇点,前通中国南、北沿海和世界各大洋,后贯长江流域、江浙皖内河及太湖水系。公路、铁路网纵横交错,集疏运渠道畅通,地理位置重要,自然条件优越,腹地经济发达。上港集团是于2003年1月由原上海港务局改制后成立的大型专业化集团企业,是上海港公共码头运营商。2005年6月,上港集团完成股份制改造,成立了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0月26日在上交所上市,成为全国首家整体上市的港口股份制企业,目前是我国最大的港口类上市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港口公司之一。公司主要从事港口相关业务,主营业务分为:集装箱板块、散杂货板块、港口物流板块和港口服务板块。公司经营范围主要为:国内外货物(含集装箱)装卸(含过驳)、储存、中转和水陆运输;集装箱拆拼箱、清洗、修理、制造和租赁;国际航运、仓储、保管、加工、配送及物流信息管理;为国际旅客提供候船和上下船舶设施和服务;船舶引水、拖带,船务代理,货运代理;为船舶提供燃物料、生活品供应等船舶港口服务;港口设施租赁;港口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港口码头建设、管理和经营;港口起重设备、搬运机械、机电设备及配件的批发及进出口。

公司经营模式主要为:为客户提供港口及相关服务,收取港口作业包干费、库场使用费和港口其他收费。公司主要业绩驱动因素为:一方面,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对港口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港口进出口货物需求总量与腹地经济发展状况也是密切相关,腹地经济发展状况会对集装箱货源的生成及流向产生重要作用,并直接影响到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增减。上海港的经济腹地主要是由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形成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其辐射力可沿长江上溯至中国广大的内陆地区,并可拓展至淮河流域,上述地区能否保持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态势对上海港货物吞吐量,特别是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至关重要。综上,公司港口主业业务量的增减将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经营业绩。

(二)行业发展情况以及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从事的港口行业属于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与宏观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2023年,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受全球通胀高企、欧美持续加息、地缘政治冲突持续、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导致的全球经济疲软、贸易增速下滑、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进出口增速放缓,贸易结构发生变化,对“一带一路”地区维持相对韧性。国际航运市场低位徘徊,港际竞合关系进入新阶段。同时,科技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加速迭代,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低碳、智能化要求进一步提高等诸多因素,使得港口主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根据交通运输部快报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69.7亿吨,同比增长8.2%,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08.3亿吨,同比增长6.9%;全国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1亿标准箱,同比增长4.9%,其中沿海港口完成2.7亿标准箱,同比增长4.3%,增速较上年略有回落。

从航运发展现状和趋势来看,2023年,集运市场供需矛盾加剧,集运货量疲软,运力供给提速,新造集装箱船进入集中交付期,运费高位回落后位于底部震荡,欧美航线运费跌至疫情前水平,船公司盈利大幅下调,集运市场格局面临调整。长期来看,国际航运市场集中度仍将保持高位,船舶大型化、运营联盟化、航运数智化与低碳化、物流全程化的发展趋势仍将持续,这将对

港口发展产生长期深远影响,特别是对国际枢纽港进一步提升服务能级,打造智慧、绿色、科技、效率、韧性港口,拓展物流新业态和高端航运服务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港口行业本身的发展来看,2023年,受我国进出口增速放缓影响,我国港口吞吐量特别是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长承压。长期来看,受全球地缘政治冲突、经贸摩擦等因素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因素增加,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不变,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持续重塑,我国和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将持续发展,我国进出口结构也将不断变化,对港口行业产生直接影响;船公司联盟化和船舶大型化、绿色化将进一步突显枢纽港的地位,加剧国际枢纽港的全方位竞争;港口与腹地的多式联运协同效应将加强,港际间将建立稳定的竞合关系,共同推动区域港航贸高质量发展;港航物流新业态的发展方兴未艾,港口在数字化平台业务、电商物流、新型贸易、清洁能源供应等新业态发展具有较大空间;新科技在港航物流领域的应用链将进一步扩大,依托5G、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进一步提升港口数字化、智慧化水平,推动港航数字生态圈建设,赋能港口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公司母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915.8万标准箱,自2010年起连续十四年位居世界第一,主要经营指标居行业前列。公司依托长三角和长江流域及淮河经济腹地,辐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主枢纽港地位不断巩固提升,上海港外贸航线连通度蝉联全球第一,高密度、高质量航班密度集聚效应不断凸显,吸引了全球班轮公司纷纷将上海港作为其航线网络的核心枢纽,提升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公司坚持融入大局谋发展,持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级,公司通过管理、资本和技术输出,大力推进“南联北融西拓”,持续优化高效、便捷、经济、韧性、绿色的集疏运体系,通过大力发展水水、海铁、空铁等多式联运,提升腹地港航物流服务能级,服务辐射长三角、长江经济带和全国的“龙头”作用进一步增强,上海港作为双循环战略链接桥头堡和“一带一路”战略支点的作用持续突显。公司锚定世界一流航运枢纽目标,以“智慧、绿色、科技、效率”港口为发展方向,立足“1+3”战略体系,不断谋求“新科技、新区域、新业态”新突破,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着力做强做优做大港口作业、港口投资和港口物流服务核心主业,构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能力,努力把上海港建设好、管理好、发展好,为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3年2022年本年比上年 增减(%)2021年
总资产203,575,515,172.97181,801,705,598.8611.98170,787,478,512.8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3,175,440,180.88112,327,407,458.979.6699,790,795,515.23
营业收入37,551,570,005.5637,279,806,723.630.7334,288,697,334.4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203,137,528.8717,223,915,520.79-23.3414,682,049,061.0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569,819,846.1216,883,965,025.03-25.5513,650,076,754.8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414,585,346.3213,793,491,937.04-2.7513,514,651,397.77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248416.2530减少5.0046个百分点15.8111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56910.7423-23.330.6336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56880.7423-23.370.6336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7,648,688,921.628,462,852,413.6311,322,145,991.6510,117,882,678.6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50,868,042.613,776,797,951.814,031,392,722.921,844,078,811.5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341,821,415.343,684,888,015.463,848,878,788.041,694,231,627.2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090,140,653.742,292,067,894.261,743,817,129.596,288,559,668.73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

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162,58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153,842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 (全称)报告期内增减期末持股数量比例(%)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股东 性质
股份 状态数量
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06,590,134,08128.3000国有法人
亚吉投资有限公司06,531,312,84528.0500境外法人
中远海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03,620,549,71215.5500国有法人
上海久事(集团)有限公司-2,845,3001,214,816,1635.2200国有法人
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0975,471,6004.1900国有法人
上海同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0726,720,1093.1200国有法人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0693,313,7282.9800其他
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0590,493,7232.5400国有法人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65,413,212209,678,3690.9000其他
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0172,814,9220.7400国有法人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第1、第4、第5、第6、第8、第10名的流通股股东的实际控制人均为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构成一致行动人关系。未知其他流通股股东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属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的一致行动人。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不适用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注:上海久事(集团)有限公司直接持有公司1,218,116,163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23%。2022年9月,上海久事(集团)有限公司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截至2023年末,其直接持有公司1,214,816,163股股份,股份数减少为其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所致,转融通业务所涉及的股份所有权未发生转移,始终为上海久事(集团)有限公司所有。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1 公司所有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债券名称简称代码到期日债券余额利率(%)
上港集团2022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22沪港务MTN0021022808782025-04-213,000,000,0002.60
上港集团2022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22沪港务MTN0011022808182025-04-182,000,000,0002.67
上港集团2020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20沪港务MTN0021020010902025-05-282,000,000,0002.93
上港集团2020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20沪港务MTN0011020010782023-05-2702.37
上港集团2019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19沪港务MTN0021019006112024-04-25210,000,0002.90

5.2 报告期内债券的付息兑付情况

债券名称付息兑付情况的说明
上港集团2022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公司发行的2022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在报告期内尚未到期,存续期间每年按规定付息。
上港集团2022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公司发行的2022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在报告期内尚未到期,存续期间每年按规定付息。
上港集团2020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公司发行的2020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在报告期内尚未到期,存续期间每年按规定付息。
上港集团2020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公司于2023年5月27日按时完成20沪港务MTN001的到期本息兑付,具体内容详见交易商协会于2023年5月18日披露的《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兑付公告》。
上港集团2019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公司发行的2019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在报告期内尚未到期,存续期间每年按规定付息。

5.3 报告期内信用评级机构对公司或债券作出的信用评级结果调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4 公司近2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指标2023年2022年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资产负债率(%)33.1033.35-0.25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12,569,819,846.1216,883,965,025.03-25.55
EBITDA全部债务比0.450.59-23.73
利息保障倍数14.4717.40-16.84

第三节 重要事项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2023年,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市国资两委和公司党委、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迎难而上,承压前行,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生产经营业绩继续保持高水平发展。公司母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4915.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9%,连续十四年位居世界首位。公司母港货物吞吐量完成5.64亿吨,同比增长

9.7%。其中,母港散杂货吞吐量完成8504.2万吨,同比增长8.8%。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5.52亿元,同比增长0.73%;实现归母净利润132.03亿元,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突破百亿。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情况详见《上港集团2023年年度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内容。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