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
关于西安瑞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
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的专项说明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7-2-2
关于西安瑞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的专项说明
致同专字(2023)第110A018483号
上海证券交易所:
根据2023年7月13日出具的《关于西安瑞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上证科审(再融资)?2023?174号)(以下简称“落实函”)的要求,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申报会计师”“致同”“我们”)对西安瑞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联新材”、“发行人”或“公司”)的落实函中提到的需要会计师说明或发表意见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核查。现将有关问题的核查情况和核查意见的说明如下:
中国北京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22号赛特广场5层邮编100004电话 +86 10 8566 5588传真 +86 10 8566 5120www.grantthornton.cn
7-2-3
2.关于前次募投项目
根据申报材料,1)“资源无害化处理项目”使用募集资金比例为 43.68%,目前已结项;2)“高端液晶显示材料生产项目”及“科研检测中心项目”延期原因包括新增的固定资产及研发设备折旧费用将大幅增加。
请发行人说明:(1)“资源无害化处理项目”使用募集资金比例较低但已结项的原因,并说明结余资金的后续使用计划;(2)高端液晶显示材料生产项目”及“科研检测中心项目”相关固定资产是否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是否存在按照相关规定应达产但实际未达产的情况。
请保荐机构及申报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意见。
回复:
一、“资源无害化处理项目”使用募集资金比例较低但已结项的原因,并说明结余资金的后续使用计划
(一)“资源无害化处理项目”使用募集资金比例较低但已结项的原因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源无害化处理项目使用募集资金比例的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募投项目名称 | 募集资金承诺投资金额 | 已使用募集资金金额 | 已使用募集资金比例 | 募集资金承诺投资金额与已使用募集资金金额的差额 |
资源无害化处理项目 | 3,115.00 | 1,369.04 | 43.95% | 1,745.96 |
由上表可知,资源无害化处理项目的募集资金承诺投资金额为3,115.00万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该项目已使用募集资金金额为1,369.04万元,已使用募集资金比例为43.95%,已使用募集资金金额与募集资金承诺投资金额的差额为1,745.96万元。
资源无害化处理项目使用募集资金比例较低但已结项的原因如下:
7-2-4
1、部分自筹资金投入未能用募集资金臵换
(1)由于对规定理解不到位原因,部分自筹资金投入未能用募集资金臵换《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2022年修订)》(中国证监会公告[2022]15号)第十一条规定:“上市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可以在募集资金到账后六个月内,以募集资金臵换自筹资金。臵换事项应当经董事会审议通过,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鉴证报告,并由独立董事、监事会、保荐机构发表明确同意意见并披露。”《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问答》(第三期,2019年12月13日)第10.4条进一步说明了:“臵换的资金仅限于募集资金到账前公司已投入的自筹资金,臵换的项目必须是募集资金使用计划中的原定项目,募集资金到账后投入的项目不属于可以臵换的范围。”由于对上述规定的理解不到位,公司相关经办人员误以为可臵换的资金包含募集资金到账后公司投入的自筹资金。因此2020年8月26日IPO募集资金到账后,公司相关经办人员仍于2020年8月26日至2020年9月27日期间使用自筹资金支付了资源无害化处理项目的工程合同款等资本性支出445.45万元。后续公司相关经办人员准备使用募资资金臵换该部分自筹资金时,发现不符合上述规定关于资金臵换的要求,导致募集资金未能臵换该部分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
(2)由于部分费用由蒲城海泰按月统一支付原因,部分自筹资金投入未能用募集资金臵换
资源无害化处理项目的实施主体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蒲城海泰,项目位于蒲城县工业园区内。除资源无害化处理项目外,蒲城海泰还包括其它生产车间等。由于所有车间的人工费、水电费等相关费用由蒲城海泰按月统一支付,因此资源无害化项目试运行期间的相关支出无法直接使用募集资金账户支付,且由于支出时间在募集资金到账之后,导致该相关支出无法使用募集资金臵换,该部分金额合计为564.52万元。
7-2-5
2、部分工程合同尾款尚未支付
资源无害化处理项目虽已结项,但仍有部分工程合同尾款尚未支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待支付的合同尾款金额合计为201.10万元。
3、公司缩短了系统调试运行时间且加强了费用控制,减少了相关支出
资源无害化处理项目原计划系统调试运行时间为一年,实际试运行时间为9个月。由于资源无害化处理项目为公司内部首个资源焚烧处理的项目,公司相关项目经验不足,导致试运行时间及预算金额估算存在偏差,该项目实际试运行时间比原计划缩短了约3个月,减少了部分相关支出。
同时,在使用募集资金的过程中,公司从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坚持谨慎、节约的原则,加强各个环节费用的控制、监督和管理,合理降低了支出。
综上所述,由于部分自筹资金投入未能用募集资金臵换、部分工程合同尾款尚未支付、公司缩短了系统调试运行时间且加强了费用控制等因素,资源无害化处理项目使用募集资金比例较低但已结项,具备合理性。
(二)结余资金的后续使用计划
为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公司后续拟将上述资源无害化处理项目结项后的结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用于公司日常生产经营。
二、“高端液晶显示材料生产项目”及“科研检测中心项目”相关固定资产是否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是否存在按照相关规定应达产但实际未达产的情况
(一)在建工程项目进度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在建工程“高端液晶显示材料生产项目”及“科研检测中心项目”的增减变动、结转情况及项目进度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名称 | 期初在建工程 | 本期投入 | 本期转固 | 期末在建工程 | 项目预算 | 工程已投入比例 |
高端液晶显示材料生产项目 | 4,882.33 | 1,806.59 | 51.09 | 6,637.82 | 30,377.00 | 50.79% |
7-2-6
科研检测中心项目 | 3,715.58 | 1,087.09 | - | 4,802.67 | 16,963.00 | 44.92% |
由上表可知,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高端液晶显示材料生产项目”工程投入比例为50.79%;公司“科研检测中心项目”工程投入比例为44.92%。
(二)项目是否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第九条“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这项资产达到可预定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即结转固定资产时点为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点。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第十三条“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可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判断:(1)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实体建造(包括安装)或者生产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或实质上已经全部完成;(2)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与设计要求、合同规定或者生产要求基本相符;(3)继续发生在所购建或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上支出的金额很少或者几乎不再发生。”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高端液晶显示材料生产项目”及“科研检测中心项目”的建设进度、预计可使用状态及项目计划情况如下:
项目名称 | 主要建设内容 | 建设进度 | 预定可使用状态判断 | 工程计划 |
高端液晶显示材料生产项目 | 新建两个生产车间及其配套的辅助工程和服务设施,用于高端单体液晶等产品的生产。 | 310车间建设:车间房屋结构、室内设备平台、墙体已完工;但设备安装及与设备安装相关的必要改造、通风、消防、供暖、排水等尚未完工。 | 车间主体结构建造完成,但相关安装工程尚未完毕;无法达到生产要求的可使用状态,且未来仍需持续投入资金。该车间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 公司将根据各项工程的实施进度,在工程单独或连同其他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及时转固; 项目整体预计2024年第四季度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
311车间建设:311车间房屋钢结构主体完成,外立面、门窗地面工程正在进行。 | 311车间外立面、门窗地面工程未完成,尚未达到生产要求。该车间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 |||
其他配套辅助工程: 该项目大部分辅助工程和服务设施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其中包括402库房、409库房、410固废房、废水站二期和其相关的辅助设施; 尚有办公楼、消防水池及泵房等设施尚未投入建设。 | 截至2023年6月30日,2间仓库、固废房、废水站二期和其配套的消防工程等设施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转为固定资产。 办公楼、消防水池及泵房等设施尚未开工,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 |||
科研检测 | 新建科研检测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科研检 | 1、科研大楼仅完成主体结构建 | 公司预计三、五层实 |
7-2-7
中心项目 | 中心大楼,购臵相关研发、检测设备,及建设配套的辅助工程和服务设施等。 | 测中心大楼的地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外立面工程、消防工程及大楼电梯工程等已基本完成。 针对科研检测中心三、五层实验室的装修装饰和针对全部楼层的公共区域装修装饰、电气供暖排水等,已基本完成,尚需验收及整改; 此外,一、二、七层办公区域装修已完成30%左右。四、六层待公司对于产品、产线等研讨布局后进行装修。 | 设。相关实验室、公共区域等装修和配套设施安装尚未完成; 2、截至2023年6月30日,项目状态无法达到合同约定的、符合公司科研目的的电气化、排污、通风、实验室家具安装等要求,无法投入科研使用; 3、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共区域装饰装修工程合同预付款进度为30%,后续针对已有装修合同,和尚未签订合同的其他楼层科研环境装修建设等,仍会有进一步投入。 综上,该项目目前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 验室在2023年下半年装修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转入固定资产。其他部分工程预期将于2024年第四季度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整体完工验收。 |
由上表可知,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高端液晶显示材料生产项目”及“科研检测中心项目”中,仅个别仓库、固废房、废水站等配套设施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已转入固定资产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计提相关折旧费。其余工程皆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公司不存在按照相关规定应达产但实际未达产的情况。
三、中介机构核查情况
(一)核查程序
针对上述事项,我们履行了以下核查程序:
1、取得并查阅发行人招股说明书及定期报告、资源无害化处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支出明细等资料,了解该项目募集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及使用募集资金比例较低但已结项的原因;访谈发行人高级管理人员,了解该项目结余资金的后续使用计划;
2、获取在建工程项目的项目规划、合同、发票、付款单据等,检查项目入账价值及会计处理是否准确;访谈了公司相关项目的负责人员,了解了项目主要建设目的、建设内容、建设进度、相关合同实施情况和项目未来建设规划;实地走访、观察了项目建设工地,核查其项目实际施工进度是否与公司描述一致,相关会计记录是否据实反映了项目实际进展情况,评估公司对“高端液晶显示材料生产项目”及“科研检测中心项目”是否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判断是否合理、准确。
7-2-8
(二)核查意见
经核查,我们认为:
1、由于部分自筹资金投入未能用募集资金臵换、部分工程合同尾款尚未支付、公司缩短了系统调试运行时间且加强了费用控制等因素,资源无害化处理项目使用募集资金比例较低但已结项,具备合理性;公司后续拟将资源无害化处理项目结项后的结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用于公司日常生产经营;
2、“高端液晶显示材料生产项目”及“科研检测中心项目”相关在建工程主要工程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个别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仓库、固废房、废水站等配套工程设施已转入固定资产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计提相关折旧费,不存在按照相关规定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而未转为固定资产、应达产但实际未达产的情况。
7-2-9
3.关于存货
根据申报材料,1)报告期各期末,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分别为2.02、2.38和
1.57,剔除部分同行业公司后,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不存在显著差异;2)报告期各期末发行人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比例分别为11.84%、10.08%及8.72%。
请发行人说明:(1)剔除部分同行业公司的原因,2022年存货周转率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变动趋势一致;(2)结合业绩情况、库龄分布及占比、计提方式、期后结转情况及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说明报告期内存货跌价准备比例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是否具有充分性。请保荐机构和申报会计师发表核查意见。回复:
一、剔除部分同行业公司的原因,2022年存货周转率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变动趋势一致
(一)剔除部分同行业公司的原因
2020年度至2022年度,发行人及可比公司存货周转率情况如下:
单位:次
公司名称 | 2022年度 | 2021年度 | 2020年度 |
万润股份 | 1.76 | 2.05 | 1.36 |
康鹏科技 | 2.04 | 2.41 | 1.73 |
八亿时空 | 1.75 | 1.93 | 1.84 |
强力新材 | 1.66 | 2.24 | 1.77 |
濮阳惠成 | 5.73 | 8.28 | 7.50 |
莱特光电 | 1.97 | 2.67 | 2.74 |
博瑞医药 | 1.57 | 2.28 | 2.08 |
凯莱英 | 3.63 | 2.43 | 2.87 |
平均值 | 2.51 | 3.04 | 2.73 |
发行人 | 1.57 | 2.38 | 2.02 |
2020年度至2022年度,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分别为2.02、2.38和1.57,均低于
7-2-10
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其中,濮阳惠成的存货周转率显著高于公司及其他同行业可比公司,主要系产品结构差异所致。濮阳惠成系公司显示材料业务的可比公司,但具体产品结构与公司存在显著差异,濮阳惠成主要产品为顺酐酸酐衍生物和OLED相关功能材料中间体,2022年度占营业成本比例分别为74.05%、13.44%。顺酐酸酐衍生物业务为影响濮阳惠成存货周转率的主导因素,与公司显示材料业务的可比性较低。此外,濮阳惠成是国内顺酐酸酐衍生物领域的龙头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子电气、涂料、复合材料等领域,与显示材料下游的消费电子行业相关性较低,从变动趋势角度亦不具有可比性。综上所述,为保证数据可比性,剔除濮阳惠成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
(二)2022年公司存货周转率下降的原因
2021年度、2022年度,公司营业成本、存货及存货周转率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 2022年度/2022年12月31日 | 2021年度/2021年12月31日 | |
金额 | 变化 | 金额 | |
营业成本 | 90,718.79 | -8.05% | 98,662.19 |
其中:显示材料 | 80,278.66 | -4.92% | 84,436.94 |
年末存货 | 62,472.03 | 18.37% | 52,776.20 |
平均存货 | 57,624.12 | 38.91% | 41,484.48 |
存货周转率(次) | 1.57 | -0.81 | 2.38 |
从成本结构可以看出,公司营业成本主要来源于显示材料业务,存货周转率主要受显示材料业务影响。2022年度,公司的存货周转率为1.57,较上年度下降
0.81次,降幅较大,主要原因如下:①2022年上半年,公司显示材料业务收入80,663.41万元,同比增长44.03%,基于上半年显示材料业务的高速增长,公司持续保持了较大的备货力度;2022年下半年,显示面板厂商受终端消费电子需求减少影响,减少了对上游显示材料的采购,导致公司库存消化速度降低,2022年末存货较上年末增长18.37%,平均存货较上年末增长38.91%;②营业成本同样受销
7-2-11
售规模缩减影响,较上年度降低8.05%。综上,平均存货的增长和营业成本的减少共同导致本年存货周转率的下降。
(三)公司存货周转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变动趋势分析
为保证数据可比性,剔除濮阳惠成后,2021年度和2022年度公司及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存货周转率情况如下:
单位:次
公司名称 | 2022年度 | 2021年度 | |
存货周转率 | 变动 | 存货周转率 | |
万润股份 | 1.76 | -0.29 | 2.05 |
康鹏科技 | 2.04 | -0.37 | 2.41 |
八亿时空 | 1.75 | -0.18 | 1.93 |
强力新材 | 1.66 | -0.58 | 2.24 |
莱特光电 | 1.97 | -0.70 | 2.67 |
博瑞医药 | 1.57 | -0.71 | 2.28 |
凯莱英 | 3.63 | 1.20 | 2.43 |
平均值 | 2.05 | -0.24 | 2.29 |
发行人 | 1.57 | -0.81 | 2.38 |
2022年度,受显示材料行业需求下降影响,同行业公司存货周转率平均值较上年度降低0.24次。公司存货周转率较上年度降低0.81次,与同行业公司变动趋势一致,但下降幅度较大,主要系同行业公司间产品结构和业务差异、凯莱英存货周转率大幅上升所致,具体分析如下:
1、产品结构和业务差异分析
2022年度,公司的显示材料可比公司中,强力新材和莱特光电的存货周转率变动趋势与公司不存在显著差异;万润股份、康鹏科技、八亿时空的存货周转率降幅较小,2022年度分别下降0.29次、0.37次和0.18次,上述可比公司的产品结构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公司名称 | 可比业务名称 | 营业收入 |
7-2-12
可比业务 | 营业收入合计数 | 占比 | ||
万润股份 | 功能性材料 | 299,878.29 | 508,046.20 | 59.03% |
康鹏科技 | 显示材料 | 30,268.50 | 120,937.16 | 25.03% |
八亿时空 | 液晶材料 | 89,427.95 | 93,304.34 | 95.85% |
其中:混合液晶 | 88,484.60 | 94.83% | ||
液晶单体 | 943.35 | 1.01% | ||
发行人 | 显示材料 | 124,987.89 | 147,720.96 | 84.61% |
由上表可知,万润股份的功能材料业务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9.03%,未披露功能材料中显示材料的具体营收及占比;康鹏科技的显示材料业务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5.03%,两家同行业公司的显示材料营收比皆低于公司的84.61%,其存货周转率受到显示材料行业下行影响较小,因此下降幅度有限。
八亿时空相较公司存货周转率下降较少主要是因为:①八亿时空主要生产混合液晶产品,是公司的液晶单体产品的下游公司。八亿时空整个生产过程长达90-160 天,常规备货周期约 150 天,比公司1-3个月的生产周期和1-3个月的备货周期长,存货周转率整体维持在较低水平,变动幅度亦低于同行业水平;②八亿时空客户较为集中,第一大客户京东方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高达
60.76%,其单一客户占比较大的特点也使得其订单量较为稳定,对产量和备货量的预计较为准确,因此存货周转率受到行业波动的敏感性也相对较低。
2、凯莱英存货周转率大幅上升,拉高存货周转率平均水平
凯莱英是医药合同定制研发生产(CDMO)解决方案提供商,仅为公司医药中间体业务的同行业公司。2022年度,凯莱英受益于境外大订单的交付和小分子领域、新兴领域业务的发力,业务规模大幅扩张,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09.02%,而存货受产能限制仅增长8.19%,增长幅度较低,因此存货周转率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除凯莱英外,2022年度同行业公司存货周转率皆呈现下降趋势,下降程度受到不同公司之间产品结构不同而有所不同。公司与同行业公司变动趋势基本一致,不存在重大差异,具有合理性。
7-2-13
二、结合业绩情况、库龄分布及占比、计提方式、期后结转情况及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说明报告期内存货跌价准备比例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是否具有充分性
(一)存货跌价计提政策及计提比例
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政策如下: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公司通常按照类别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资产负债表日,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存货跌价准备在原已计提的金额内转回。
公司按照类别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方法如下:
项目 |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方法 |
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在产品 | 1、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有正常销售 对于本年及期后有销售且销售量超过10公斤的产品,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确认存货跌价准备; 2、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无正常销售 对于无正常销售(本年及期后无销售或销售量在10公斤以内)的产品,按无正常销售年限进行计提:1年内无正常销售的产品,按5%和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差额孰高计提跌价;1-2年无正常销售的产品,按10%和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差额孰高计提跌价;2年以上无正常销售的产品,按95%计提跌价。 |
原材料 | 1、对原材料可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按账面价值和可变现净值的差异计提减值准备。 公司通用原材料的用途可广泛用于产品生产,对于近期购入的原材料,预计可变现净值通常高于账面价值,因此若无明显减值迹象,公司不计提跌价准备;1-2年的原材料,公司按5%和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差额孰高计提跌价;2 年以上原材料,原材料品质受到影响,可使用价值也会降低,由于该部分原材料公司仍可用于生产过程中配方调整及研发试生产,故公司按原材料原值金额的 95%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对于专门用于某种库存商品、在产品的原材料,公司会根据该种库存商品、在产品的跌价准备计提情况确定该原材料是否需要进行补充计提。 |
报告期内,公司存货跌价准备及计提比例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 2023年6月30日 | 2022年12月31日 | 2021年12月31日 | 2020年12月31日 |
存货余额 | 55,799.47 | 68,439.73 | 58,691.60 | 34,248.35 |
存货跌价准备 | 5,605.32 | 5,967.70 | 5,915.39 | 4,055.60 |
存货跌价计提比例 | 10.05% | 8.72% | 10.08% | 11.84% |
7-2-14
由上表可知,公司报告期内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分别为11.84%、10.08%、
8.72%和10.05%,2022年末存货跌价准备比例较其他年度略低,存货跌价准备比例总体变动不大。
其中,公司各存货类别的跌价准备及计提比例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 库存商品 | 原材料 | ||||||
2023年6月30日 | 2022年12月31日 | 2021年12月31日 | 2020年12月31日 | 2023年6月30日 | 2022年12月31日 | 2021年12月31日 | 2020年12月31日 | |
账面余额 | 30,923.50 | 38,312.25 | 22,405.31 | 14,794.62 | 12,661.68 | 14,955.53 | 14,538.48 | 7,862.62 |
存货跌价准备 | 3,534.68 | 3,995.29 | 3,502.65 | 2,395.92 | 1,806.64 | 1,705.01 | 1,668.27 | 1,311.03 |
存货跌价计提比例 | 11.43% | 10.43% | 15.63% | 16.19% | 14.27% | 11.40% | 11.47% | 16.67% |
项目 | 在产品 | 发出商品 | ||||||
2023年6月30日 | 2022年12月31日 | 2021年12月31日 | 2020年12月31日 | 2023年6月30日 | 2022年12月31日 | 2021年12月31日 | 2020年12月31日 | |
账面余额 | 8,931.68 | 11,320.24 | 14,624.07 | 9,756.47 | 3,269.10 | 3,818.20 | 7,023.90 | 1,673.48 |
存货跌价准备 | 174.07 | 212.11 | 655.75 | 295.32 | 89.93 | 55.30 | 88.73 | 53.33 |
存货跌价计提比例 | 1.95% | 1.87% | 4.48% | 3.03% | 2.75% | 1.45% | 1.26% | 3.19% |
由上表可知,公司2021年末相较2020年末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原材料和发出商品跌价准备计提比例的下降;公司2022年末相较2021年末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的下降是由于库存商品和在产品跌价准备计提比例的下降;公司2023年6月30日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小幅上升。
(二)业绩情况与存货跌价准备的下降分析
1、2021年相较2020年变动分析
公司2021年相较2020年,受益于全球范围的居家办公趋势和OLED产品的市场发展带来的对个人电脑、手机、平板等终端消费电子的需求增长,公司下游显示面板行业需求大幅增长。公司为满足下游需求,进行了产能扩张、扩大了生
7-2-15
产规模,使得当年新采购的、库龄在1年以内的原材料库存大幅增加。根据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政策,库龄1年以内的通用原材料在没有明显的减值迹象时,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这使得本年原材料存货跌价计提比例由16.67%下降至
11.47%。
此外,由于2021年销售规模扩大,年末发出商品余额大幅上升。根据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政策,发出商品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确认存货跌价准备。发出商品是已有销售价格和明确可计量成本的存货,计提跌价的情形主要为商品以负毛利进行的销售。本年显示材料行业需求增加,跌价因素较少,以负毛利销售的情况减少,跌价准备计提比例由3.19%降至1.26%。综上,原材料和发出商品跌价准备计提比例的下降带动了本年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从11.84%下降至10.08%。
2、2022年相较2021年变动分析
2022年上半年,受到下游客户需求旺盛的影响,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生产备货也维持在较高水平。但自2022年第三季度开始,受到居家办公带来的增量需求基本释放完毕、厂商采购意愿降低和宏观经济恢复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公司订单和销售出现下降。这导致公司下半年出货速度放缓,年末库存商品余额增加,本年内生产的库存商品占存货的比重增加。
2021年及2022年末,库存商品余额分别为22,405.31万元和38,312.25万元,增幅为71.00%,但跌价准备仅从3,502.65万元增长至3,995.29万元,增幅仅有
14.06%。其中结存余额前30的主要产品,本年新增余额合计9,476.16万元,其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仅为1.81%,该部分产品皆为正常销售或安全库存备货所需的产品,仅因市场下滑导致暂时结存。
本年内生产的新增库存商品普遍为2022年上半年下游需求量较大、销售较多的产品。2022年下半年虽销售有所下降,但公司毛利率较为稳定,该部分存货跌价因素较少。因此,本年库存商品跌价准备计提比例由15.63%下降至10.43%。
此外,本年在产品跌价准备也出现一定的下降,由2021年末的4.48%下降至2022年末的1.87%。在产品计提跌价的情形一般受到其最终产品影响。2022年在
7-2-16
产品余额11,320.24万元,较2021年的14,624.07万元下降22.59%。在2022年下半年市场需求走弱、公司销售下降的背景下,公司年末结余的在产品的最终产品通常是订单覆盖高、销售风险较小的产品,因此计提的跌价准备有所减少。
综上,库存商品和在产品的跌价准备计提比例的下降带动了本年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从10.08%下降至8.72%。
3、2023年1-6月变动分析
2023年1-6月,受到公司销售逐步回暖和去库存的影响,库存余额显著下降,由2022年末的68,439.73万元,下降至2023年6月30日的55,799.47万元。但由于公司业绩上升时期备货量较大,仍有部分存货尚需消化。其中,2021年度至2022年上半年采购的部分原材料,其库龄已超过一年或两年以上,按照公司原材料存货跌价的计提政策,需要对该部分原材料计提更多的跌价准备。
(三)库龄分布及占比与存货跌价准备的下降分析
报告期各期末存货库龄分布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库龄 | 2023年6月30日 | 2022年12月31日 | 2021年12月31日 | 2020年12月31日 | ||||
原值 | 占比 | 原值 | 占比 | 原值 | 占比 | 原值 | 占比 | |
1年以内 | 44,214.93 | 79.24% | 59,968.73 | 87.62% | 50,839.96 | 86.62% | 27,285.69 | 79.67% |
1-2年 | 6,350.17 | 11.38% | 3,960.73 | 5.79% | 4,486.71 | 7.64% | 3,739.42 | 10.92% |
2年以上 | 5,234.37 | 9.38% | 4,510.27 | 6.59% | 3,364.93 | 5.73% | 3,223.24 | 9.41% |
合计 | 55,799.47 | 100.00% | 68,439.73 | 100.00% | 58,691.60 | 100.00% | 34,248.35 | 100.00% |
1、2021年相较2020年变动库龄分析
公司2021年末相较2020年末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原材料和发出商品跌价准备计提比例的下降。
(1)原材料存货跌价计提比例下降库龄分析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原材料库龄及占比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 2023年6月30日 | 2022年12月31日 | 2021年12月31日 | 2020年12月31日 |
7-2-17
原值 | 占比 | 原值 | 占比 | 原值 | 占比 | 原值 | 占比 | |
1年以内 | 9,881.49 | 78.04% | 12,065.97 | 80.68% | 12,524.05 | 86.14% | 5,672.82 | 72.15% |
1-2年 | 827.55 | 6.54% | 1,311.66 | 8.77% | 460.85 | 3.17% | 1,305.54 | 16.60% |
2年以上 | 1,952.63 | 15.42% | 1,577.90 | 10.55% | 1,553.58 | 10.69% | 884.26 | 11.25% |
合计 | 12,661.68 | 100.00% | 14,955.53 | 100.00% | 14,538.48 | 100.00% | 7,862.62 | 100.00% |
由上表可知,2021年末相较2020年末,1年以内库龄的原材料余额占总原材料余额比从72.15%大幅上升至上升至86.14%。根据公司的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政策,库龄1年以内的通用原材料在没有明显的减值迹象时,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这使得本年原材料存货跌价计提比例由16.67%下降至11.47%。
(2)发出商品存货跌价计提比例下降库龄分析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发出商品库龄及占比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 2023年6月30日 | 2022年12月31日 | 2021年12月31日 | 2020年12月31日 | ||||
原值 | 占比 | 原值 | 占比 | 原值 | 占比 | 原值 | 占比 | |
1年以内 | 3,269.10 | 100.00% | 3,818.20 | 100.00% | 7,023.90 | 100.00% | 1,673.48 | 100.00% |
1-2年 | - | 0.00% | - | 0.00% | - | 0.00% | - | 0.00% |
2年以上 | - | 0.00% | - | 0.00% | - | 0.00% | - | 0.00% |
合计 | 3,269.10 | 100.00% | 3,818.20 | 100.00% | 7,023.90 | 100.00% | 1,673.48 | 100.00% |
公司发出商品库龄皆在1年以内,本年发出商品余额7,023.90万元,较上年大幅上升319.72%。但由于2021年显示材料行业需求增加,跌价因素较少,负毛利销售情况减少,其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从3.19%下降至1.26%,带动了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的整体下降。
2、2022年相较2021年变动库龄分析
公司2022年末相较2021年末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的下降是由于库存商品和在产品跌价准备计提比例的下降。
(1)库存商品存货跌价计提比例下降库龄分析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库存商品库龄及占比情况如下:
7-2-18
单位:万元
项目 | 2023年6月30日 | 2022年12月31日 | 2021年12月31日 | 2020年12月31日 | ||||
原值 | 占比 | 原值 | 占比 | 原值 | 占比 | 原值 | 占比 | |
1年以内 | 22,119.14 | 71.53% | 32,730.81 | 85.43% | 16,568.10 | 73.95% | 10,021.76 | 67.74% |
1-2年 | 5,522.62 | 17.86% | 2,649.07 | 6.91% | 4,025.86 | 17.97% | 2,433.88 | 16.45% |
2年以上 | 3,281.74 | 10.61% | 2,932.37 | 7.65% | 1,811.35 | 8.08% | 2,338.98 | 15.81% |
合计 | 30,923.50 | 100.00% | 38,312.25 | 100.00% | 22,405.31 | 100.00% | 14,794.62 | 100.00% |
由上表可知,2022年末相较2021年末,1年以内库龄的库存商品余额占总库存商品余额比从73.95%大幅上升至85.43%。根据公司的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政策,对于期后及本年有销售的库存商品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确认存货跌价准备,对于本年及期后无正常销售的库存商品按照无正常销售年限确认存货跌价准备。公司1年以内新增的库存商品通常是订单覆盖高、销售风险较小的产品。因此,1年以内库存商品占比的上升使得本年库存商品存货跌价计提比例下降。
(2)在产品存货跌价计提比例下降库龄分析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在产品库龄及占比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 2022年12月31日 | 2022年12月31日 | 2021年12月31日 | 2020年12月31日 | ||||
原值 | 占比 | 原值 | 占比 | 原值 | 占比 | 原值 | 占比 | |
1年以内 | 8,931.68 | 100.00% | 11,320.24 | 100.00% | 14,624.07 | 100.00% | 9,703.17 | 99.45% |
1-2年 | - | 0.00% | - | 0.00% | - | 0.00% | 53.30 | 0.55% |
2年以上 | - | 0.00% | - | 0.00% | - | 0.00% | - | 0.00% |
合计 | 8,931.68 | 100.00% | 11,320.24 | 100.00% | 14,624.07 | 100.00% | 9,756.47 | 100.00% |
由上表可知,2022年末和2021年末,公司在产品的库龄皆为1年以内。在2022年下半年公司销售有所下降的背景下,依然维持生产的产品普遍都是销售情况较好、毛利较为稳定的产品,其跌价风险较小。因此,本年在产品存货跌价计提比例有所下降。
7-2-19
3、2023年1-6月相较2022年变动库龄分析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原材料库龄及占比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 2023年6月30日 | 2022年12月31日 | 2021年12月31日 | 2020年12月31日 | ||||
原值 | 占比 | 原值 | 占比 | 原值 | 占比 | 原值 | 占比 | |
1年以内 | 9,881.49 | 78.04% | 12,065.97 | 80.68% | 12,524.05 | 86.14% | 5,672.82 | 72.15% |
1-2年 | 827.55 | 6.54% | 1,311.66 | 8.77% | 460.85 | 3.17% | 1,305.54 | 16.60% |
2年以上 | 1,952.63 | 15.42% | 1,577.90 | 10.55% | 1,553.58 | 10.69% | 884.26 | 11.25% |
合计 | 12,661.68 | 100.00% | 14,955.53 | 100.00% | 14,538.48 | 100.00% | 7,862.62 | 100.00%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库存商品库龄及占比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 2023年6月30日 | 2022年12月31日 | 2021年12月31日 | 2020年12月31日 | ||||
原值 | 占比 | 原值 | 占比 | 原值 | 占比 | 原值 | 占比 | |
1年以内 | 22,119.14 | 71.53% | 32,730.81 | 85.43% | 16,568.10 | 73.95% | 10,021.76 | 67.74% |
1-2年 | 5,522.62 | 17.86% | 2,649.07 | 6.91% | 4,025.86 | 17.97% | 2,433.88 | 16.45% |
2年以上 | 3,281.74 | 10.61% | 2,932.37 | 7.65% | 1,811.35 | 8.08% | 2,338.98 | 15.81% |
合计 | 30,923.50 | 100.00% | 38,312.25 | 100.00% | 22,405.31 | 100.00% | 14,794.62 | 100.00% |
由上表可知,2023年6月30日,公司原材料及库存商品的长库龄占比皆有所提升,其中库龄超过2年的原材料占比从2022年末的10.55%上升至15.42%,相应原材料的存货跌价计提比例也从2022年末的11.40%上升至了14.27%,是导致公司存货跌价计提比例有所回升的主要原因。此外,库龄超过1年的库存商品占比14.56%上升至28.47%,但由于多数新增的1-2年库龄的库存商品是上年度生产的订单覆盖高、销售风险较小的产品,相应存货跌价计提比例仅从10.43%小幅上升至11.43%,也是导致公司存货跌价计提比例有所回升的原因之一。
(四)计提方式与存货跌价准备的下降分析
报告期内,按不同方法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存货及占比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 2023年6月30日 | 2022年12月31日 | 2021年12月31日 | 2020年12月31日 | ||||
金额 | 占比 | 金额 | 占比 | 金额 | 占比 | 金额 | 占比 |
7-2-20
按有正常销售计提 | 32,661.21 | 58.53% | 43,606.81 | 63.72% | 37,360.26 | 63.66% | 20,724.99 | 60.51% |
按无正常销售年限计提 | 10,476.58 | 18.78% | 9,877.39 | 14.43% | 6,792.85 | 11.57% | 5,660.74 | 16.53% |
按原材料可使用情况计提 | 12,661.68 | 22.69% | 14,955.53 | 21.85% | 14,538.48 | 24.77% | 7,862.62 | 22.96% |
合计 | 55,799.47 | 100.00% | 68,439.73 | 100.00% | 58,691.60 | 100.00% | 34,248.35 | 100.00% |
由上表可知,报告期内按有正常销售计提的存货余额占比分别为60.51%、
63.66%、63.72%和58.53%,占比较为稳定,是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主要方法。
此外,按无正常销售年限计提的存货占比相对较小,报告期内分别为16.53%、
11.57%、14.43%和18.78%;按原材料可使用情况计提的存货报告期内占比分别为
22.96%、24.77%、21.85%和22.69%。
报告期内,按不同方法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及计提比例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 2023年6月30日 | 2022年12月31日 | 2021年12月31日 | 2020年12月31日 | ||||
金额 | 比例 | 金额 | 比例 | 金额 | 比例 | 金额 | 比例 | |
按有正常销售计提 | 1,119.51 | 3.43% | 1,364.57 | 3.13% | 1,958.43 | 5.24% | 1,411.19 | 6.81% |
按无正常销售年限计提 | 2,679.17 | 25.57% | 2,898.12 | 29.34% | 2,435.89 | 35.86% | 1,333.38 | 23.55% |
按原材料可使用情况计提 | 1,806.64 | 14.27% | 1,705.01 | 11.40% | 1,521.07 | 10.46% | 1,311.03 | 16.67% |
合计 | 5,605.32 | 10.05% | 5,967.70 | 8.72% | 5,915.39 | 10.08% | 4,055.60 | 11.84% |
由上表可知,2020年度至2022年度,按有正常销售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分别为6.81%,5.24%和3.13%,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20年度至2022年度公司整体处在一个扩张发展期,存货余额逐年上涨,但无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存货也持续增多,带动了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的下降。其主要原因为①2020年至2022年中期,受益于下游显示面板行业需求旺盛,公司销售持续增长,跌价因素较少;②2022年第三季度开始,公司销售开始下降,存货出货速度放缓,但毛利率一直保持稳定并有小幅提升,新增存货跌价风险较小。
按无正常销售年限计提的存货占比较小,且其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较高、较为充分。其中,一般2年以上无正常销售的长库龄存货,公司认为其未来再接
7-2-21
到订单可能性较小,均按照95%计提跌价准备。按原材料可使用情况计提的,其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在2021年因当年新购原材料较多而下降,2022年相较2021年保持稳定。2023年1-6月相较2022年上升较多,主要是受到2年以上原材料库存的增加所致。
(五)期后结转与存货跌价准备分析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存货期后结转与存货跌价准备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 ①存货账面余额 | ②期后结转 | ③已计提的跌价准备 | 期后结转及跌价占原值比例 (②+③)/① |
2023年6月30日 | 55,799.47 | 29,189.69 | 5,605.32 | 62.36% |
2022年12月31日 | 68,439.73 | 50,014.02 | 5,967.70 | 81.80% |
2021年12月31日 | 58,691.60 | 52,401.87 | 5,915.39 | 99.36% |
2020年12月31日 | 34,248.35 | 29,327.83 | 4,055.60 | 97.47% |
由上表可知,2020年末及2021年末,存货期后结转及存货跌价准备合计占存货账面余额比皆达到97%以上,说明公司的存货跌价计提具备合理性和充分性,能够较为完整、准确的反映公司存货跌价风险。2022年末以及2023年6月30日,由于期后时间较短,结转情况尚未完全体现。
(六)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分析
报告期内,可比同行业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情况如下:
项目 | 2023年6月30日 | 2022年12月31日 | 2021年12月31日 | 2020年12月31日 |
万润股份 | 6.77% | 9.85% | 6.52% | 6.16% |
康鹏科技 | 未披露 | 6.50% | 10.88% | 14.84% |
八亿时空 | 6.30% | 4.94% | 6.94% | 7.12% |
强力新材 | 6.86% | 5.83% | 3.65% | 4.08% |
濮阳惠成 | 无减值 | 无减值 | 无减值 | 无减值 |
莱特光电 | 14.57% | 22.51% | 37.84% | 26.46% |
博瑞医药 | 3.97% | 6.13% | 6.44% | 5.66% |
7-2-22
凯莱英 | 无减值 | 无减值 | 无减值 | 无减值 |
算数平均值1 | 5.50% | 6.97% | 9.03% | 8.04% |
算数平均值2 | 5.97% | 7.97% | 10.32% | 9.19% |
发行人 | 10.05% | 8.72% | 10.08% | 11.84% |
注:算数平均值1指所有可比上市公司的平均值,算数平均值2指剔除濮阳惠成后的平均值。
由上表可知,2020年末至2022年末,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与同行业公司平均比例没有显著差异。此外,除莱特光电外,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均普遍高于同行业公司或与同行业公司相当,体现出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相较同行业公司的充分性及对于存货减值风险评估的谨慎性。
莱特光电计提比例较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其对存货可变现净值的估计与公司存在差异。公司以本年及期后有销售的产品的销售价格作为可变现净值,而莱特光电认为超过一年未实现销售的库存产品及其对应的半成品,其可变现净值为0,全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因此,莱特光电的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显著高于所有同行业公司。
(七)结论
综上所述,公司2020年末至2022年末存货跌价准备比例逐年下降,主要系2020年至2022年存货规模逐年扩大的同时当年新增存货占比上升所致。在公司采用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存货跌价计提政策下,当年新增存货的无法销售或大幅降价的风险较低,因此存货跌价准备比例逐年下降;公司2023年6月30日存货跌价准备比例有所回升,主要为当年新增存货占比下降,长库龄存货占比上升所致,具备合理性。
公司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式和计提比例与同行业公司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公司报告期各期末的存货期后结转情况良好,公司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具有充分性,公司对于存货减值风险的评估具有谨慎性。
7-2-23
三、中介机构核查情况
(一)核查程序
针对上述事项,我们履行了如下核查程序:
1、获取并查阅报告期内存货各构成项目明细及库龄表,统计报告期各期末存货期后销售及期后领用情况;
2、获取并查阅报告期内存货各构成项目的存货跌价准备表,访谈了公司相关的财务人员,详细了解公司存货跌价计提方法;
3、查阅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年报、招股说明书,了解其存货周转率变化和其主要业务,并与公司存货周转率进行比较分析;
4、查阅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年报、招股说明书,了解其各类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政策及计提比例,并与公司各类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比例进行比较分析。
(二)核查意见
经核查,我们认为:
1、剔除濮阳惠成的原因系产品结构差异导致其存货周转率显著高于公司及其他同行业公司,使得其不具备可比性。存货周转率与行业平均值比较分析时,剔除濮阳惠成后,公司存货周转率与行业平均值相比具备合理性。2022年存货周转率下降的主要是由于2022年下半年公司显示材料销售情况发生变化,存货的持续增长和营业成本的下降所导致。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货周转率变动趋势无重大差异;
2、2020年末至2022年末存货跌价准备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系2020年至2022年存货规模逐年扩大的同时当年新增存货占比上升所致。在公司采用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存货跌价计提政策下,当年新增存货的无法销售或大幅降价的风险较低,因此存货跌价准备比例逐年下降;公司2023年6月30日存货跌价准备比例有所回升,主要为当年新增存货占比下降,长库龄存货占比上升所致,具备合理性。结合同行业公司情况及期后结转情况,公司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具有充分性。
7-2-24
(本页无正文,为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西安瑞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的专项说明》之签字盖章页)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 (特殊普通合伙) | 中国注册会计师 (项目合伙人) 中国注册会计师 | |
中国〃北京 | 二〇二三年十月二十日 |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中国北京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22号赛特广场5层邮编100004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