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麦格米特:2023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3-08-30

证券代码:002851 证券简称:麦格米特 公告编号:2023-053债券代码:127074 债券简称:麦米转2

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2023年8月

一、重要提示

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半年度报告全文。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普通股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麦格米特股票代码002851
股票上市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变更前的股票简称(如有)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王涛辛梦云
办公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学府路63号高新区联合总部大厦34层深圳市南山区学府路63号高新区联合总部大厦34层
电话0755-866006370755-86600637
电子信箱irmeg@megmeet.comxinmengyun@megmeet.com

2、主要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元)3,286,550,588.632,704,826,874.3021.5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389,684,908.28224,349,183.4473.7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237,430,751.36174,850,261.6535.7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267,173,413.28-106,536,674.21350.78%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78320.453772.63%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72980.453760.86%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92%6.93%2.99%
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减
总资产(元)9,035,708,664.968,453,550,867.916.8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元)4,132,918,293.673,703,950,033.6311.58%

3、公司股东数量及持股情况

单位:股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15,689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如有)0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股东性质持股比例持股数量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股份状态数量
童永胜境内自然人18.97%94,782,17571,086,631质押3,100,000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境外法人11.22%56,083,60400
王萍境内自然人7.25%36,240,11700
上海高毅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其他4.00%20,000,0000
张志境内自然人3.19%15,949,05011,961,787质押3,230,000
李升付境内自然人2.92%14,584,9820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兴全合润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其他2.91%14,555,3190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兴全合宜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其他2.24%11,185,2010
林普根境内自然人1.52%7,596,9950
王晓蓉境内自然人1.30%6,487,9020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童永胜先生与王萍女士系夫妻关系,为一致行动人,童永胜先生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截至报告期末,两人共同持有公司26.22%的股份。
参与融资融券业务股东情况说明(如有)不适用

4、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控股股东报告期内变更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控股股东未发生变更。实际控制人报告期内变更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

5、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6、在半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债券基本信息

债券名称债券简称债券代码发行日到期日债券余额(万元)利率
麦米转2麦米转21270742022年10月13日2028年10月12日121,993.95第一年为0.30%,第二年为0.50%,第三年为1.00%,第四年为1.50%,第五年为2.00%,第六年为2.50%

(2) 截至报告期末的财务指标

单位:万元

项目本报告期末上年末
资产负债率52.86%54.67%
流动比率1.661.71
速动比率1.151.15
项目本报告期上年同期
EBITDA利息保障倍数14.8420.06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23,743.0817,485.03
利息保障倍数12.3215.78
现金利息保障倍数17.33-5.03

三、重要事项

一、报告期内公司总体业务概述

公司以电力电子及相关控制技术为基础,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兼顾内生发展与外延拓展,不断完善平台建设,推进营销平台融合,稳步推进核心技术不断形成产品优势在多领域的应用。公司强调多极增长、平衡风险,着力均衡各业务板块的总体规模和发展趋势,规避任一产品线的周期波动或业务变化可能给公司带来的风险。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87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1.51%;实现营业利润41,580.39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75.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968.49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73.7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后净利润23,743.08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35.79%;因公司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实施与2022年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本期产生相关股票期权费用与可转债利息费用共2,747.74万元,剔除上述期权激励与可转债利息费用影响后,公司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后净利润为26,078.66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47.66%;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7832元,较上年同期上升0.3295元。

报告期内,公司面对各类复杂宏观形势,整体应对得当,风险管控到位,保持稳健经营,主营业务稳健发展。公司核心战略、经营策略、核心管理团队和技术团队继续保持稳健从容,资产结构和盈利模式也未发生重要变化,体现了公司“多级增长平衡风险”战略的有效性。此外,公司近年来不断拓展外延扩张,在新业务领域的布局卓有成效,在公司平台与资源的协同下,已初步达到预期效果,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与此同时,公司通过强化研发投入,搭建研发平台,不断推出新产品,2023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33,284.48万元,同比增长21.05%,占销售收入的10.13%。以研发打磨技术,以技术布局业务,以业务搭建平台,以平台支持研发,如此正向循环,提升了公司各项业务的竞争优势,保证了公司收入的持续增长。公司着力加强内部运营管理,按计划稳步推进各项平台建设,重新评估产业发展变动方向,专注研究新技术、推出新产品、拓展新业务。2023年上半年,以光伏&储能&充电桩核心部件、电动化工程机械产品、办公自动化设备电源、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部件为主的新型业务拓展顺利,并取得了预期成果;公司在数据中心服务器电源、智能卫浴、充电桩、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核心客户开拓方面也取得较大突破,这些业务均为公司未来业绩的稳步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报告期内,各板块业务总体经营情况如下:

(1) 智能家电电控产品

2023年上半年,公司智能家电电控产品销售收入13.98亿元,同比增长22.33%,占公司营业收入的42.53%。公司智能家电电控业务主要包括智能家用空调变频驱控系统,商用暖通空调驱控系统,空气源热泵驱控系统,热泵型洗干一

体机驱控系统,及各类家电控制器;智能卫浴整机及组件系统等消费类产品。公司智能家电驱控系统方案是公司为品牌电器制造商提供完整的端到端的系统创新与研发服务,为传统家用电器制造商赋予绿色、低碳、环保等年轻化的消费元素,报告期内各消费类产品均保持较好增长趋势。公司的优势在于将成熟的工业级技术积累,嫁接并应用于传统电器类产品,将数字化、智能化真正植入传统电器行业,使传统电器产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近10年以来,公司持续投入系统级的全场景研发平台建设,进一步为全球家用电器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助力,也不断拓展在平台技术的应用,包括商用空调、空气源热泵等,并进一步布局热泵型洗干一体机驱控系统等新兴领域。在全球化逆行及产业链重构的大背景下,各个行业的竞争进一步加剧,都在呼唤变革与创新,团队多年持续投入的系统级创新平台进一步发挥力量,在2023年继续延续良好的发展态势,在海内外市场均实现快速扩张。本报告期内,受益于以印度为代表的海外市场对变频家电的需求加大,公司变频家电业务实现了较好增长;公司智能卫浴业务也在稳健发展中,作为国内智能卫浴主流解决方案服务厂商,公司在国内外品牌商和电商方面的客户覆盖越来越广泛,可支撑未来的持续发展。公司总体在智能家电电控方向上将持续投入,扩大产能,提升品质,优化产品性价比,进一步满足国内外客户的未来需求。

(2) 电源产品

2023年上半年,公司电源产品销售收入9.71亿元,同比增长9.20%,占公司营业收入的29.53%。公司电源业务主要包括医疗电源、通信及服务器电源等网络能源产品、电力电源、工业导轨电源、光伏&储能&充电桩核心部件、LED显示电源、显示设备相关电源及OA电源等产品。公司电源产品已逐步覆盖工业、商业、消费等多领域众多一线龙头客户,或将成为公司未来销售收入规模增长主力。报告期内,公司电源产品事业群下各产品线业务均呈良好发展态势。其中,在全球5G通讯、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产业持续增长的背景下,配套数字硬件设施建设的需求也持续加大,带动公司网络电源业务快速增长。近年来,公司持续获得服务器国际客户的多项项目需求与订单,并且不断增大研发投入,批量交付进度加快;公司在为国际头部企业长期供应的同时,国内服务器厂商对配套零部件全国产替代的趋势需求也逐步显现,为公司服务器电源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公司已获得行业领先的国内服务器厂商的准入,后续将持续深耕服务器电源国产替代市场。同时,为实现全球各国“碳中和”目标,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双轮驱动下,近年来国内光伏与储能产业一路高歌猛进,带动公司相关业务发展加速。2023年上半年,公司光伏逆变器部件产品增速大幅上升,在手订单充足,并且陆续开始在便携储能、家储及工商储能领域实现核心部件产品的批量供应,公司未来将坚持以服务B端客户为定位,继续扩大客户覆盖。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需求与相关政策引导推动了充电桩产业的发展,公司在充电桩领域坚持被集成战略,从充电模块到系统整装、从技术研发到生产制造,公司致力于为整机厂客户提供高质量全套解决方案服务,不仅在国内市场实现乘用&商用多领域应用,也正瞄准欧美等海外市场进行前期布局,进一步扩大了未来的增长空间。此外,公司显示电源业务也实现了稳健增长,其中,日本OA市场开拓成果初显,OA电源2022年增势较好,核心客户项目进展顺利,为将来的订单批量增长奠定了基础;商显电源业务发展持续稳步向前;公司还在PC电源领域有新的布局与发展,并已获得头部客户的供应商准入,助力核心客户的国产化需求,为公司低功率电源业务的后续增长打开新的增长极。公司在电源产品领域经过多年积累,持续为爱立信、诺基亚、GE、飞利浦、魏德米勒、西门子、ABB、Cisco、Juniper、施耐德、EnerSys、特变电工、小米、长虹、创维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产品和研发及生产服务。为满足客户未来需求,尤其是通信5G、数据中心服务器、光伏、储能、充电桩等行业的高速发展需求,公司持续增大研发投入,预计未来将取得进一步发展空间。公司电源产品业务目前已逐步从投入期走向收获期,并在不断加速产品布局、不断巩固和发展与大客户的业务合作关系。报告期内,公司电源产品总订单量大幅增加,为公司未来发展持续注入新动力。

(3) 新能源及轨道交通部件

2023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及轨道交通部件销售收入3.16亿元,同比上升43.76%,占公司营业收入的9.61%。公司新能源及轨道交通业务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集成模块(PEU)、电机驱动器(MCU)、车载充电器(OBC)、DCDC电源及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电气部件等产品,并在车载压缩机、热管理系统核心部件等方向不断探索和突破。本报告期内,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平稳发展,受益于公司下游客户端的需求提升,以及公司在乘用与商用多领域的新产品应用落地,公司新能源汽车营收实现较快增长,目前在手订单充裕。另外,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优化与整合,公司也正在逐步调整之前的新能源汽车单一大客户经营模式,持续开拓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客户,现已与北汽新能源、

宁波菲仕(应用于哪吒汽车)、零跑等整车厂客户建立合作,不断拓展商用车领域产品需求并实现批量交付,更多的新客户还在认证过程中,助力公司未来进一步扩大销售收入规模。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增长,市场由政策推动向市场驱动转型,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也经历了萌芽期及初步探索期,进入发展期。并且,伴随科技力量的加持,与公司热管理、精密连接相关领域的产品与技术形成联动,在品牌、车型、区域等细分领域也在不断调整,行业格局初步形成,公司也在不断创新中实现跨越和变革。随着公司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和与各新能源汽车领域客户的长期稳定合作,预计公司未来新能源汽车业务也会继续增长,抗风险能力不断提高。

麦格米特为轨道交通的空调设备提供电气和电子部件,轨道交通包括高铁、动车、城轨和地铁,部件包括电动压缩机、空调控制器、电机驱动器及空调电控柜。在轨道交通领域,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增量市场需求,即因轨道交通行业每年新增运营里程而带来的核心部件的市场需求;二是存量市场需求,即前期投入的设备为满足日益提高的安全运营标准产生的产品更新和升级换代而带来的市场需求。

(4) 工业自动化产品

2023年上半年,公司工业自动化产品销售收入2.83亿元,同比增长65.63%,占公司营业收入的8.60%。公司工业自动化业务主要包括变频器、伺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液压伺服泵、直线电机、编码器等产品。

公司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始终深耕行业,产品策略上采用以通用产品与技术为平台,同时针对多个细分行业推出更精细专业的定制化专用产品,销售策略上采用直销和分销两种模式。公司多年来持续加强对产品的综合成本管控,注重产品的高性价比,并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结合细分行业的特殊需求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巩固了公司在行业内的定制化与差异化竞争优势。新一代的变频器、伺服、PLC产品相继推出,大大加强了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公司发挥行业细分的积累和优势,在电液、工程机械、再生能源等行业都取得了新的突破。公司近年来聚焦机电液的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深耕行业和服务核心客户,在产品定制过程中不断深化战略合作关系,以实现业务持续稳定发展。电动化浪潮已经到来,工程机械电动化亦如火如荼地开展,公司结合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积累,利用整体平台的优势,在工程机械电动化的大客户应用上取得突破,为国内一线龙头企业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公司在风电和再生能源行业也早有布局,目前已在为行业核心客户批量供应风电变桨驱动器。

海内外工业自动化需求市场空间巨大,随着公司产品品类越来越丰富,产品力不断提升,预计公司工业自动化产品未来还将保持较高增速的增长。

(5) 智能装备产品

2023年上半年,公司智能装备产品销售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20.14%,占公司营业收入的5.13%。公司智能装备业务主要包括数字化智能焊机、工业微波设备、智能采油电潜螺杆泵设备等产品。2023年上半年,国内社会经济开始恢复常态化运行,日常商务接洽事项得以陆续开展,在国内政策的带动下工业生产投资需求出现复苏迹象,公司智能焊机、微波装备和智能采油设备市场需求回暖,实现了较好的收入回升。

公司在智能装备领域的布局旨在通过行业精尖的电力电子创新技术,帮助产业客户解决日常经营生产环节中所存在的痛点难点,通过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效节能智能化生产装备,在解决核心问题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生产经营效率,帮助制造产业客户全面实现增效、降本、节能、减排的新目标,驱动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公司在新兴装备领域已初步形成阶梯布局,未来随着国内生产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深入推进,公司相关业务的创新型解决方案将引领新的行业前瞻技术方向,逐步打开市场规模,成长性未来可期。

(6) 精密连接产品

2023年上半年,公司精密连接产品销售收入1.39亿元,同比增长3.56%,占公司营业收入的4.24%。公司精密连接业务主要包括异形电磁线、同轴线、超微细扁线、FFC(柔性扁平软排线)、FPC(柔性电路板)等产品。精密连接组件产品是电子系统设备之间电流或信号传输、交换的桥梁,是构成整个完整系统连接所必需的基础元件。作为电力电子行业上游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公司关于精密连接业务的新布局,既可优化公司对上下游产业资源的纵向整合能力,又能够增强自身的产品竞争力,向客户提供更完整的服务和一体化解决方案。电气时代下,各类电气设备和设备之间、设

备内部各功能模块之间均需电连接组件来实现电力信号或数据信号的连接和分离。在全球推进碳中和背景下,交通运输、工业、储能等领域全面推动电气化,全球电气化程度明显提升,为电连接组件产品带来广阔的市场需求。近些年公司不断拓展协同的业务外延,在这些新业务方面的拓展是公司电力电子技术不断延伸交叉形成的方向,也是对上下游产业资源的整合。去年起,公司完成了从精密线材到精密连接的业务整合,实现一体化布局,公司精密连接业务不仅能优化公司内部的磁性器件供应,同时也可直接对外销售线材和相关连接部件产品。按应用领域划分,公司精密连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通讯、3C电子、工业、智能办公、安防设备等领域,并且由公司控股子公司广东田津开发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及储能电池包中的安全信号连接组件,目前已与某知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厂商建立合作关系,市场空间广阔,预计未来将为公司带来新的收入增长点。

(7) 经营管理方面

持续不断地建设核心资源平台是公司贯彻始终的战略。持续推进营销体系整合和协同加强营销平台的建设,优化全球研发和制造资源的布局,促进和深化营销体系与各事业部之间、各技术部门之间的交流融合,贯彻营销体系与产品体系“横向穿边,纵向通底”的管理思路。同时,公司进一步加大平台建设投入,深化国内外布局,在深圳南山联合建设留仙洞总部基地,在长沙进行麦格米特智能产业中心建设,在武汉、西安、北京、长沙、成都五地建设公司营销和服务平台中心,在株洲投资建设麦格米特株洲基地扩展项目、智能化仓储项目,杭州高端装备产业中心也在稳步建设中。为增强全球交付能力,公司在印度已实现全面本土交付,在泰国也建设了部分产能,目前也已逐步开始生产交付。公司多年来持续围绕电力电子技术进行上下游产业链投资,通过“并购+孵化”不断拓展业务领域。2023年上半年公司新增股权投资公司3家,对外股权投资(剔除投资后合并报表的控股子公司)总金额为5,600万元;本报告期内因投资公司估值提升而获得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共1.53亿元。截至目前,公司对外股权投资(剔除投资后合并报表的控股子公司)的公司达到33家,累计对外股权投资金额为4.47亿元,累计获得公允价值重估收益、投资收益等合计4.77亿元,持续高效投资在获得业务协同的同时,投资收益也开始逐步显现。

公司采用“事业部+资源平台”相结合的矩阵化运营模式,通过平台化的管理模式达到管理效率最大化,助力公司实现“公司横向做大,事业部纵向做强”的目标。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优化平台建设。在公司整体层面,通过内生动力,多项业务产生了较好成长,同时公司继续不断投入交叉领域的研发,不断拓宽边界,将原有技术应用在更多的领域,部分新业务也取得了较好的进展。

公司继续贯彻“横向延伸做大,纵向深耕做强”的思路,以电力电子及相关控制技术为基础,各个事业部和子公司专注于细分领域。此外,公司继续在上下游布局前瞻产业,整合具有协同性的行业资源,奠定未来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

二、其他重大事项的说明

(1)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事项

公司于2023年4月28日召开了第五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议案》。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除回购专户中已回购的股份数为基数分配利润,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50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剩余未分配利润滚存至下一年度。具体详见公司于2023年4月29日在《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和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上披露的《关于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012)。公司于2023年5月23日召开公司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上述公司2022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公司于2023年5月29日进行了2022年年度权益分派业务申请,公司2022年年度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为:2023年6月5日,除权除息日为:2023年6月6日。具体详见公司于2023年5月30日在《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和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上披露的《2022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公告编号:2023-035)。

(2)公司2022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事项

公司2022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简称“麦米转2”,债券代码“127074”)已于2023年4月19日开始转股,转股期限为自可转债发行结束之日(2022年10月19日,即T+4日)起满六个月后的第一个交易日(2023年4月19日)起至可转债到期日(2028年10月12日)止。具体详见公司于2023年4月15日在《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和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上披露的《关于“麦米转2”开始转股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编号:2023-008)。由于年度权益分派事宜,“麦米转2”于2023年5月29日至2023年6月5日期间暂停转股,于2023年6月6日恢复转股。具体详见公司在《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和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上于2023年5月26日披露的《关于实施权益分派期间“麦米转2”暂停转股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034)及2023年6月1日披露的《关于“麦米转2”恢复转股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037)。根据《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中的相关规定,由于公司2022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的实施,“麦米转2”的转股价格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麦米转2”转股价格为30.94元/股,调整后的转股价格自2023年6月6日(权益分派除权除息日)起生效。具体详见公司于2023年5月30日在《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和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上披露的《关于“麦米转2”调整转股价格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036)。

(3)公司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事项

1、公司于2022年5月23日召开的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和第四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会议,以及公司于2022年6月8日召开的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及其摘要的议案》及相关议案,公司独立董事发表了独立意见,律师出具了相应的法律意见书,财务顾问发表了独立财务顾问报告。本次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股票期权数量总计2000万份,涉及的股票种类为人民币A股普通股票,约占激励计划公告日公司股本总额49756.93万股的4.02%,其中,首次授予股票期权1814.20万份,预留股票期权185.80万份。

2、根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公司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的相关规定和公司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授权,公司于2022年6月9日召开了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及第四届监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向激励对象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的议案》,公司独立董事对此发表了同意的独立意见,律师出具了相应的法律意见书,财务顾问发表了独立财务顾问报告。公司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日为2022年6月9日,向605名激励对象授予股票期权1814.20万份,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为17.87元/份。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2年6月10日在《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及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上披露的《关于向激励对象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的公告》(公告编号:2022-074)。

3、公司于2022年8月29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第四届监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行权价格的议案》,由于公司2021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实施的影响,同意本激励计划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由17.87元/股调整为17.71元/股。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2年8月30日在《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及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上披露的《关于调整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行权价格的公告》(公告编号:

2022-091)。

4、根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公司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的相关规定和公司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授权,公司于2023年5月18日召开了第五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及第五届监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向激励对象预留授予股票期权的议案》,公司独立董事对此发表了同意的独立意见,律师出具了相应的法律意见书,财务顾问发表了独立财务顾问报告。公司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预留授予日为2023年5月18日,向80名激励对象授予股票期权185.80万份,预留授予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为17.71元/份。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3年5月19日在《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及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上披露的《关于向激励对象预留授予股票期权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031)。

5、2023年6月9日,公司召开了第五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及第五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注销部分股票期权及调整股票期权行权价格的议案》以及《关于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行权期行权条件成就的议案》,公司独立董事发表了同意的独立意见,监事会对此进行核实并发表了核查意见,律师出具了相应的法律意见书。公司于2023年6月10日在《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及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披露了《关于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注销部分股票期权及调整股票期权行权价格的公告》

(公告编号:2023-040)及《关于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行权期行权条件成就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041),公告内容如下:

(1)由于公司于2023年6月6日实施完成了2022年年度权益分派,根据《公司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以下简称“《激励计划》”)的相关规定,若在行权前有派息、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派送股票红利、股票拆细、配股或缩股等事项,应对行权价格进行相应的调整。根据公司《激励计划》的规定,行权价格的调整方法如下:P=P0-V(其中:P0为调整前的行权价格;V为每股的派息额;P为调整后的行权价格。经派息调整后,P仍须大于1。)根据以上公式,董事会根据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授权对本次激励计划的股票期权行权价格进行了相应调整,行权价格由17.71元/份调整为17.66元/份。

(2)根据《激励计划》的相关规定,在首次授予的第一个行权期中:因28名激励对象离职不再具备激励对象资格,公司对其已获授、尚未行权的股票期权共557,000份予以注销;因首次授予部分3名激励对象2022年度个人绩效考核结果为“合格”,其在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行权期按80%比例行权,公司对其已授予、但第一个行权期未获准行权的股票期权共3,000份予以注销;因首次授予部分2名激励对象2022年度个人绩效考核结果为“不合格”,其在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行权期按0%比例行权,公司对其已授予、但第一个行权期未获准行权的股票期权共5,250份予以注销。综上,上述33人已获授但尚未行权的565,250份股票期权不得行权,由公司统一进行了注销。

(3)本激励计划的首次授予日为2022年6月9日,公司本次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股票期权第一个等待期已于2023年6月8日届满。公司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股票期权的第一个行权期行权条件已经成就,根据公司本次激励计划的行权安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行权期可行权数量占获授股票期权数量比例为25%,结合激励对象的个人绩效考核结果,公司575名激励对象第一个行权期可行权的股票期权共计438.80万份。

6、2023年6月14日,公司完成了首次授予期权第一个行权期不得行权部分股票期权的注销事宜,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3年6月15日在《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及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上披露的《关于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部分股票期权注销完成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042)。

7、2023年6月26日,公司在《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及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披露了《关于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行权期采用自主行权模式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编号:2023-043),公司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行权期行权采用自主行权模式,实际可行权期限为2023年6月27日至2024年6月7日,可行权的激励对象为575名,合计可行权期权数量为438.80万份,行权价格为17.66元/股。

8、2023年6月27日,经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审核确认,公司完成了预留授予期权的登记工作,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3年6月28日在《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及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上披露的《关于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预留授予登记完成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044)。

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 事 会

2023年8月30日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