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2023〕3207号
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对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体及其相关债券的信用状况进行跟踪分析和评估,确定维持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A,“22BOEY1”的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为稳定。
特此公告
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
评级总监:
二〇二三年五月二十六日
www.lhratings.com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2023年跟踪评级报告
注:经营风险由低至高划分为A、B、C、D、E、F共6个等级,各级因子评价划分为6档,1档最好,6档最差;财务风险由低至高划分为F1-F7共7个等级,各级因子评价划分为7档,1档最好,7档最差;财务指标为近三年加权平均值;通过矩阵分析模型得到指示评级结果 | 评级观点 跟踪期内,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行业的龙头企业,在产能规模、技术水平与研发能力等方面保持了很强的竞争优势。2022年,公司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球领先,AMOLED产品及近年来培育的新业务规模明显扩大;公司经营获现能力较强,资产质量较好,债务期限结构合理。同时,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资信”)也关注到下游消费电子行业需求不稳对面板行业形成冲击、公司2022年收入和利润总额下降、资产受限比例较高等因素对公司信用水平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对计入“22BOEY1”后的长期债务保障能力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和EBITDA对计入“22BOEY1”后的长期债务保障能力较强。 未来,随着AMOLED在建产线的建成、投产和产能释放,以及传感、MLED和智慧医工等业务的发展,公司产品和业务结构有望不断优化,综合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综合评估,联合资信确定维持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A,维持“22BOEY1”的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为稳定。 优势 1. 规模优势显著、行业地位稳固。2022年,公司显示器件产品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等五大主流应用领域出货面积继续居全球第一,在拼接、车载等创新应用领域出货量位列全球第一,保持了在全球半导体显示行业的领先地位。 2. 研发投入规模大,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强。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126.02亿元,占当期营业总收入的7.06%。截至2022年底,公司累计自主专利申请超8万件,在2022年新增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超90%,海外专利超33%,柔性OLED、传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专利申请占比超50%,覆盖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为未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3. AMOLED及近年来培育的新业务规模明显扩大。2022年,公司AMOLED生产量、销售量较上年分别增长35.44% | |||||||||||||
www.lhratings.com
分析师:孙长征 宁立杰邮箱:lianhe@lhratings.com电话:010-85679696传真:010-85679228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2号
中国人保财险大厦17层(100022)
网址:www.lhratings.com
分析师:孙长征 宁立杰 邮箱:lianhe@lhratings.com 电话:010-85679696 传真:010-8567922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2号 中国人保财险大厦17层(100022) 网址:www.lhratings.com | 和34.61%,产销率为97.23%;公司传感、MLED、智慧医工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1.80%、84.79%和19.31%。 4. 经营获现能力较强、资产质量较好,短期偿债压力小。2022年,公司现金收入比为108.36%,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量为430.22亿元,可覆盖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额。截至2022年底,公司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大、应收账款账龄短;公司短期债务占全部债务的17.03%,现金类资产是短期债务的3.32倍。 关注 1. 下游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下行冲击面板产业。2022年,因世界经济低迷、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全球电视、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出货量均有所下降。终端产品产销量下降对面板产业带来了不利影响,2022年,面板产品价格走低,全行业利润下行。 2. 受面板产品价格下跌影响,收入和利润下降。2022年,主要受面板产品价格下跌影响,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减少19.28%至1784.14亿元,营业利润率同比下降17.20个百分点至10.99%,利润总额减少至0.51亿元。 3. 受限资产规模较大。截至2022年底,公司受限资产账面价值合计1480.2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404.19亿元),占资产总额的35.20%。 主要财务数据: | ||||||
合并口径 | |||||||
项 目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3月 | |||
现金类资产(亿元) | 782.77 | 912.33 | 862.00 | 818.03 | |||
资产总额(亿元) | 4242.57 | 4502.33 | 4205.62 | 4123.85 | |||
所有者权益(亿元) | 1733.98 | 2173.79 | 2020.50 | 1968.59 | |||
短期债务(亿元) | 343.32 | 317.75 | 259.48 | -- | |||
长期债务(亿元) | 1386.76 | 1210.34 | 1264.11 | -- | |||
全部债务(亿元) | 1730.08 | 1528.09 | 1523.59 | -- | |||
营业总收入(亿元) | 1355.53 | 2210.36 | 1784.14 | 379.73 | |||
利润总额(亿元) | 60.93 | 350.84 | 0.51 | -9.92 | |||
EBITDA(亿元) | 321.53 | 746.99 | 381.24 | -- | |||
经营性净现金流(亿元) | 392.52 | 626.99 | 430.22 | 101.22 | |||
营业利润率(%) | 17.75 | 28.19 | 10.99 | 6.15 | |||
净资产收益率(%) | 2.61 | 14.21 | -0.86 | -- | |||
资产负债率(%) | 59.13 | 51.72 | 51.96 | 52.26 | |||
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 | 49.94 | 41.28 | 42.99 | -- | |||
流动比率(%) | 122.89 | 155.99 | 166.02 | 160.23 | |||
经营现金流动负债比(%) | 37.40 | 60.66 | 50.22 | -- | |||
现金短期债务比(倍) | 2.28 | 2.87 | 3.32 | -- | |||
EBITDA利息倍数(倍) | 6.69 | 14.31 | 9.45 | -- | |||
全部债务/EBITDA(倍) | 5.38 | 2.05 | 4.00 | -- |
www.lhratings.com
公司本部(母公司)
公司本部(母公司) | ||||
项 目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3月 |
资产总额(亿元) | 2129.16 | 2424.68 | 2522.31 | -- |
所有者权益(亿元) | 990.94 | 1177.05 | 1064.24 | -- |
全部债务(亿元) | 462.08 | 432.47 | 423.48 | -- |
营业总收入(亿元) | 45.42 | 57.17 | 48.73 | -- |
利润总额(亿元) | 39.91 | 46.57 | 36.84 | -- |
资产负债率(%) | 53.46 | 51.46 | 57.81 | -- |
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 | 31.80 | 26.87 | 28.46 | -- |
流动比率(%) | 162.93 | 176.41 | 413.60 | -- |
经营现金流动负债比(%) | 0.76 | 4.76 | 47.71 | -- |
注:1. 公司2023年一季度财务报表未经审计,未披露2023年一季度母公司财务数据;2. 本报告中部分合计数与各相加数之和在尾数上存在差异,系四舍五入造成;3. 除特别说明外,均指人民币;4. 其他非流动负债以及长期应付款中有息部分已计入长期债务;5. 联合资信未获得公司2023年3月底其他非流动负债、长期应付款等科目中的债务金额,未计算公司2023年3月底债务及相关指标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司财务报表整理
评级历史:
注:上述历史评级项目的评级报告通过报告链接可查阅 | |||||||||
www.lhratings.com
声 明
一、本报告版权为联合资信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严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复制、转载、出售、发布或将本报告任何内容存储在数据库或检索系统中。
二、本报告是联合资信基于评级方法和评级程序得出的截至发表之日的独立意见陈述,未受任何机构或个人影响。评级结论及相关分析为联合资信基于相关信息和资料对评级对象所发表的前瞻性观点,而非对评级对象的事实陈述或鉴证意见。联合资信有充分理由保证所出具的评级报告遵循了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
三、本报告所含评级结论和相关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或财务建议,并且不应当被视为购买、出售或持有任何金融产品的推荐意见或保证。
四、本报告不能取代任何机构或个人的专业判断,联合资信不对任何机构或个人因使用本报告及评级结果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
五、本报告系联合资信接受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该公司”)委托所出具,引用的资料主要由该公司或第三方相关主体提供,联合资信履行了必要的尽职调查义务,但对引用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联合资信合理采信其他专业机构出具的专业意见,但联合资信不对专业机构出具的专业意见承担任何责任。
六、除因本次评级事项联合资信与该公司构成评级委托关系外,联合资信、评级人员与该公司不存在任何影响评级行为独立、客观、公正的关联关系。
七、本次跟踪评级结果自本报告出具之日起至相应债券到期兑付日有效;根据跟踪评级的结论,在有效期内评级结果有可能发生变化。联合资信保留对评级结果予以调整、更新、终止与撤销的权利。
八、本报告所列示的主体评级及相关债券或证券的跟踪评级结果,不得用于其他债券或证券的发行活动。
九、任何机构或个人使用本报告均视为已经充分阅读、理解并同意本声明条款。
分析师:
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
www.lhratings.com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2023年跟踪评级报告
一、跟踪评级原因
根据有关法规要求,按照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资信”)关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京东方”)及其相关债券的跟踪评级安排进行本次跟踪评级。
二、企业基本情况
公司原名北京东方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系由北京电子管厂于1993年4月股份制改革而来,初始注册资本为2.62亿元。经原国务院证券委员会批准,公司于1997年5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境内上市外资股1.15亿股,股票于1997年6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
京东方B;股票代码:200725.SZ)。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公司于2000年12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6000万股,股票于2001年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京东方A;股票代码:000725.SZ)。2001年8月,公司变更为现用名。
截至2022年底,公司注册资本为381.96亿元,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国资”)直接持有公司10.64%的股份,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电控”)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详情见附件1-1)。北京国资、北京电控所持公司股票无质押情况。
2022年,公司主营业务无重大变化,仍主要从事显示器件、物联网创新、传感、MLED和智慧医工等业务。
截至2022年底,公司合并范围内拥有子公司47家。
截至2022年底,公司合并资产总额4205.62亿元,所有者权益2020.50亿元(含少数股东权
益659.61亿元);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784.14亿元,利润总额0.51亿元。
截至2023年3月底,公司合并资产总额4123.85亿元,所有者权益1968.59亿元(含少数股东权益645.97亿元);2023年1-3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79.73亿元,利润总额-9.92亿元。
公司注册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法定代表人:陈炎顺。
三、债券概况及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截至2023年4月底,公司由联合资信评级的存续债券见下表,募集资金均按指定用途使用,并在付息日正常付息。
表1 截至2023年4月底公司存续债券概况
债券名称 | 发行金额 (亿元) | 债券余额(亿元) | 起息日 | 期限 |
22BOEY1 | 20.00 | 20.00 | 2022/3/25 | (3+N)年 |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整理
四、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分析
2023年一季度,宏观政策以落实二十大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全国“两会”决策部署为主,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政策总基调,聚焦于继续优化完善房地产调控政策、进一步健全REITs市场功能、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推动经济运行稳步恢复。
随着各项稳增长政策举措靠前发力,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国民经济企稳回升。经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8.50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增速较上年四季度回升1.6个百分点。从生产端来看,前期受到较大制约的服务业强劲复苏,改善幅度大于工业生产;从需求端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平稳增长,消费大幅改善,经济内生动力明显加强,内需对经济增长形成有效支撑。信用环境方面,社融规模超预期扩张,信贷结构有所好转,但居
www.lhratings.com
民融资需求仍偏弱,同时企业债券融资节奏同比有所放缓。利率方面,资金利率中枢显著抬升,流动性总体偏紧;债券市场融资成本有所上升。展望未来,宏观政策将进一步推动投资和消费增长,同时积极扩大就业,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而在美欧紧缩货币政策、地缘政治冲突等不确定性因素仍存的背景下,外需放缓叠加基数抬升的影响,中国出口增速或将回落,但消费仍有进一步恢复的空间,投资在政策的支撑下稳定增长态势有望延续,内需将成为驱动中国经济继续修复的主要动力。总体来看,当前积极因素增多,经济增长有望延续回升态势,全年实现5%增长目标的基础更加坚实。完整版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分析详见《宏观经济信用观察季报(2023年一季度)》。
五、行业分析
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TFT-LCD和AMOLED显示器件,属于半导体显示面板行业。
1. 行业运行情况
2022年,因自身运行周期和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全球半导体显示面板行业量价齐跌,行业产值和厂商利润承压。
经过多年发展,全球面板行业已经达到千亿美元规模,但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周期性特征。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居家办公带动大尺寸面板出货量增长、面板价格上涨,面板行业盈利能力明显增强;2021年下半年起,随着需求增长放缓,面板价格开始回调;2022年以来俄乌冲突、全球经济增速下降、通胀加剧等因素抑制终端客户的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终端厂商去库存进一步加大出货压力,面板价格下行,其中,大尺寸面板价格降幅大于小尺寸面板,行业利润整体大幅下滑。当前终端消费电子需求趋势性反弹的动力不足,但随着头部面板厂商调整稼动率及部分低效产能加速出清,大尺寸面板价格自2022年第四季度环比回升。
根据市场咨询机构CINNO Research数据,2022年,全球整体面板出货量同比下降超过8%,叠加面板价格大幅下降的影响,2022年全球面
板企业的生产产值同比下滑约23%。
2. 下游需求
2022年,全球经济低迷、消费信心不足等因素对下游的消费电子产业形成了较大抑制。未来,半导体面板行业下游应用领域仍将不断拓展。
半导体显示面板行业下游主要为具有信息化建设需求的企事业单位等组织以及平板电脑、笔记本、显示器、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制造企业。随着国民经济各领域信息化建设深入,各行业应用市场对设备先进性、可靠性、经济性及个性化存在持续性的需求,使得设备厂商和方案提供商需要不断在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投入。
2021年,因远程办公、远程教育场景需求增加以及5G网络覆盖范围扩大,全球PC(含平板)、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2022年,在地缘冲突爆发、全球经济低迷、通胀持续高企的背景下,消费者信心不足、购买力下降,对消费电子等行业需求产生了较大冲击。根据国际调研机构IDC统计数据,2022年,全球PC出货量2.92亿台,同比减少16.5%;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2.1亿台,同比下降11.3%,创下2013年以来的最低。根据第三方咨询机构TrendForce数据,2022年全球电视出货量为2.02亿台,同比减少3.9%。
未来,随着物联网等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5G网络商用普及程度的加深,以及消费电子在VR/AR、智能手表等新领域应用的延伸,下游行业的发展仍有望给电子信息制造业带来可观的市场增量空间。
3. 行业竞争
显示面板行业龙头企业凭借技术和规模在竞争中强化自身的优势地位,行业集中度较高;以京东方等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在TFT-LCD领域已取得领先优势,未来有望在AMOLED领域不断提高竞争力。
经过前期激烈的市场竞争与优胜劣汰,近年来,全球显示面板行业主要参与者已降至不
www.lhratings.com
足10家,并集中在中国大陆、韩国、中国台湾和日本,主要企业包括中国大陆的京东方、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星光电”)、惠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科”),韩国的Samsung Display、LG Display(以下简称“LGD”),中国台湾的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群创光电”)、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日本的Sharp Corporation等。2022年,全球半导体显示出货量前5名的制造商分别为京东方、华星光电、惠科、群创光电和LGD,该5家企业出货量占比合计约80%,其中京东方出货量和出货面积均位列全球第一。
半导体显示技术主要包括液晶显示(TFT-LC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AMOLED)两大类。从出货面积看,目前TFT-LCD仍是市场主流(特别是电视等大尺寸应用领域),但AMOLED因其高对比度、低功耗、快速响应、宽视角、全固态易于柔性显示等优点,近年来应用领域逐步拓展,保持较高的增速。2018年起,中国超过韩国成为全球最大的LCD生产国,韩国面板产业在与中国面板产业的竞争中利润下降,主要面板厂商已逐步退出LCD市场转而重点发展OLED市场。目前,中国厂商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TFT-LCD领域,韩国厂商在AMOLED领域具有先发优势,而随着京东方等企业在AMOLED生产、研发方面的不断积累,未来中国AMOLED产业的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
4. 未来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中国半导体显示行业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中国已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之一,政府对科技的重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面板产业透过下游越来越多的应用产品,与中国经济众多领域的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密切相关,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十四五”期间,国内将继续着力发展实体经济,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数字中国等建设。物
联网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随着技术逐步成熟和融合应用潜力的释放,未来将会有大量物联网技术融入工业、交通、金融、建筑、能源等产业,推动工业互联网、智慧车联、智慧金融、智慧园区、智慧能源等物联网应用行业快速发展。传感器、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将加速迭代发展。在日渐成熟的技术和日益增长的智能化需求支撑下,智慧屏、工业传感器、汽车电子等产品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近年来,消费电子行业的增长点正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视等传统应用领域向VR/AR、智能手表等新兴细分领域转移,半导体显示技术也向以LCD为主,OLED、Mini LED等“多点开花”格局持续转变;随着5G和AIoT技术普及化、混合办公模式兴起,全球显示市场结构性机会不断出现,高规格显示技术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以新能源车等为代表新应用市场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六、基础素质分析
1. 产权状况
截至2023年3月底,公司第一大股东为北京国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北京电控;北京国资和北京电控所持公司股份未质押。
2. 企业规模和竞争力
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领域的龙头企业,公司在产能规模、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市场占有率全球领先。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全球半导体显示领域龙头,2022年,公司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等五大主流应用领域出货面积继续居全球第一,在拼接、车载等创新应用领域出货量位列全球第一。
产能规模方面,公司是中国大陆首家能够自主研发、生产和制造0.39英寸~110英寸全系列半导体显示产品的企业。公司在北京、四川成都、四川绵阳、安徽合肥、内蒙古鄂尔多斯、重庆、福建福清、湖北武汉、江苏南京、云南昆明
www.lhratings.com
等地拥有多个制造基地,拥有已投产面板生产线16条,包括北京第5代和第8.5代TFT-LCD生产线,成都第4.5代TFT-LCD生产线、第8.6代TFT-LCD生产线及第6代AMOLED生产线,绵阳第6代AMOLED生产线,合肥第6代TFT-LCD生产线、第8.5代TFT-LCD生产线及第
10.5代TFT-LCD生产线,鄂尔多斯第5.5代
LTPS/AMOLED生产线,重庆第8.5代TFT-LCD生产线及第6代AMOLED生产线,福州第8.5代TFT-LCD生产线,武汉第10.5代TFT-LCD生产线,南京第8.5代TFT-LCD生产线,昆明OLED微显示器件生产线,其中成都第6代AMOLED生产线是中国大陆首条AMOLED(柔性)生产线,自投产后良品率稳步提升,出货产品覆盖主要一线品牌厂商。公司重视技术与产品的创新研发,并收到了良好效果。2020-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高达94.42亿元、124.43亿元和126.02亿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6.97%、5.63%和7.06%。2022年,公司位列IFI美国专利授权量全球第11位,已连续5年位列全球前20名;截至2022年底,公司累计自主专利申请超8万件,在2022年新增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超90%,海外专利超33%,柔性OLED、传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专利申请占比超50%,覆盖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牵头制定的中国电子行业标准《车用平视显示器光学性能测试方法》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发布,成为国内首个HUD(抬头显示)行业权威测试标准;MNT“S+标准”获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的第三方认证。公司LCD多项技术全球首发,其中TV产品采用ADS PRO技术,通过材料改善和工艺设计优化,实现画质接近OLED并成功导入头部客户;MLED86英寸玻璃基主动式驱动Mini LED产品荣获了SID DIA大奖——2022年度最佳显示组件奖,COG P0.9、COB P0.9~1.5全系列产品实现多家品牌客户量产;传感器件产品首发率快速提升,FPXD 产品导入欧美头部客户,调光视窗乘用车前装产品成功导入;凭借自主研发的光影装置,公司荣获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全球“50家聪明公司”称号;再生医学领域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膜片”进入一期临床试验阶段,为全球首款间充质干细胞膜片产品获批进入临床。
3. 企业信用记录
公司过往债务履约情况良好。根据公司提供的中国人民银行企业信用报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0001011016602),截至2023年4月19日,公司无未结清的不良或关注类贷款信息记录。
根据公司过往在公开市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的本息偿付记录,公司无逾期或违约记录,履约情况良好。截至本报告出具日,联合资信未发现公司被列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七、管理分析
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底,公司部分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发生变动(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作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公司主要管理制度连续,管理运作正常。
表2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变动情况
职务 | 人员 姓名 | 变动 情况 | 变动 时间 | 变动 原因 |
董事 | 王京 | 离任 | 2022/3/17 | 主动离职 |
董事 | 宋杰 | 离任 | 2022/4/28 | 任期届满 |
独立董事 | 胡晓林 | 离任 | 2022/4/28 | 任期届满 |
独立董事 | 李轩 | 离任 | 2022/4/28 | 任期届满 |
监事会主席 | 杨向东 | 离任 | 2022/4/28 | 任期届满 |
监事 | 魏双来 | 离任 | 2022/4/28 | 任期届满 |
监事 | 陈小蓓 | 离任 | 2022/4/28 | 任期届满 |
监事 | 史红 | 离任 | 2022/4/28 | 任期届满 |
职工监事 | 贺道品 | 离任 | 2022/4/28 | 任期届满 |
高级管理人员 | 姚项军 | 离任 | 2022/4/28 | 任期届满 |
高级管理人员 | 张兆洪 | 离任 | 2022/4/28 | 任期届满 |
高级管理人员 | 仲慧峰 | 离任 | 2022/4/28 | 任期届满 |
董事 | 范元宁 | 新任 | 2022/4/28 | 被选举 |
独立董事 | 郭禾 | 新任 | 2022/4/28 | 被选举 |
独立董事 | 王茤祥 | 新任 | 2022/4/28 | 被选举 |
www.lhratings.com
监事会主席
监事会主席 | 王谨 | 新任 | 2022/4/28 | 被选举 |
监事 | 时晓东 | 新任 | 2022/4/28 | 被选举 |
监事 | 徐婧鹤 | 新任 | 2022/4/28 | 被选举 |
高级管理人员 | 王锡平 | 新任 | 2022/4/28 | 聘任 |
高级管理人员 | 杨晓萍 | 新任 | 2022/4/28 | 聘任 |
董事 | 范元宁 | 离任 | 2022/9/6 | 主动离职 |
高级管理人员 | 苗传斌 | 离任 | 2023/3/1 | 主动离职 |
高级管理人员 | 谢中东 | 离任 | 2023/3/31 | 主动离职 |
高级管理人员 | 冯强 | 新任 | 2023/3/31 | 聘任 |
高级管理人员 | 郭华平 | 新任 | 2023/3/31 | 聘任 |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及相关公告
八、经营分析
1. 经营概况
2022年,因下游行业需求转弱、面板价格下行,公司营业总收入和综合毛利率均明显下降。2023年一季度,因行业供需失衡的局面依然存在,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有所下降,利润总额出现亏损。
2022年,公司主营业务仍包括显示器件、物联网创新、传感器及解决方案、MLED和智慧医
工五个板块。
2022年,在地缘政治风险频发、全球经济低迷的宏观环境下,全球手机、电视、个人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需求转弱,带动面板价格下跌。主要受此影响,2022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
19.28%至1784.14亿元,而营业成本同比增长
0.15%至1575.31亿元,利润总额同比减少99.85%
至0.51亿元。
从收入构成看,2022年,公司显示器件业务收入同比减少22.55%至1579.49亿元,仍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但收入占比有所下降;物联网创新业务收入同比减少4.00%至272.45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比重有所上升;公司传感、MLED业务和智慧医工业务收入规模仍远低于显示器件业务,但收入增幅分别高达41.80%、
84.79%和19.31%,占营业总收入的比例均有所
提高。
从毛利率来看,2022年,公司显示器件毛利率较上年下降18.40个百分点,综合毛利率较上年下降17.14个百分点。
表3 2020-2022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及毛利率情况
业务板块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
收入 (亿元) | 占比 (%) | 毛利率(%) | 收入 (亿元) | 占比 (%) | 毛利率(%) | 收入 (亿元) | 占比 (%) | 毛利率(%) | |
显示器件 | 1230.78 | 90.80 | 16.60 | 2039.38 | 92.26 | 26.37 | 1579.49 | 88.53 | 7.97 |
物联网创新业务 | 191.78 | 14.15 | 11.97 | 283.79 | 12.84 | 11.31 | 272.45 | 15.27 | 9.47 |
传感器及解决方案 | 1.20 | 0.09 | 37.07 | 2.16 | 0.10 | 22.84 | 3.07 | 0.17 | 21.10 |
MLED | -- | -- | -- | 4.58 | 0.21 | 2.96 | 8.47 | 0.47 | -2.10 |
智慧医工 | 15.22 | 1.12 | 52.43 | 18.47 | 0.84 | 25.75 | 22.03 | 1.23 | 17.85 |
其他及抵销 | -83.46 | -6.16 | -- | -138.03 | -6.24 | -- | -101.38 | -5.67 | -- |
合计 | 1355.53 | 100.00 | 19.72 | 2210.36 | 100.00 | 28.84 | 1784.14 | 100.00 | 11.70 |
注:尾差系数据四舍五入所致资料来源:公司提供
分地区看,2022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中,来自中国大陆的占41.54%,来自亚洲其他地区和美洲的收入分别占35.51%和19.69%,大规模的海外业务使得公司面临一定的汇率波动风险。
2023年1-3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379.73亿元,同比减少24.77%;实现利润总额
-9.92亿元,同比减少123.25%,主要系行业供需失衡的局面依然存在,面板价格明显低于上年同期所致。
2. 业务运营
2022年,在下游需求转弱的情况下,公司TFT-LCD产能利用率有所下降,TFT-LCD销量较上年基本持平,AMOLED销量大幅增长,显示器件业务产销率高,总体保持了全球领先的市场份额。2022年,以TFT-LCD和AMOLED为主的显示器件业务仍是公司收入最主要的来源,公司智能手机液晶显示屏、平板电脑显示屏、笔记本
www.lhratings.com
电脑显示屏、显示器显示屏、电视显示屏等五大主流产品的出货面积,以及拼接、车载等创新应用领域出货量位列全球第一。采购方面,2022年,公司生产所需原料仍主要为背光模组、玻璃基板、偏光片、驱动IC等,主要供应商、采购政策及结算方式较上年无重大变化。从采购集中度来看,2022年,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总额为248.42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比例为20.16%,较上年(17.89%)略有上升,采购集中度不高。
生产和销售方面,2022年,公司TFT-LCD产能较上年基本持平,因下游行业需求萎缩,公司控制TFT-LCD生产,产量和产能利用率较上年均有所下降,销量较上年略有增长。2022年,公司AMOLED产线转固、产能逐步释放,AMOLED产量、销量较上年分别增长35.44%和34.61%。2022年,公司TFT-LCD和AMOLED产品的产销率仍保持在高水平。
表4 2020-2022年公司主要产品产销情况
产品 | 项目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TFT-LCD | 销售量(K㎡) | 55653 | 75969 | 76039 |
生产量(K㎡) | 55628 | 79091 | 75620 | |
库存量(K㎡) | 2555 | 6000 | 4983 | |
产销率(%) | 100.04 | 96.05 | 100.55 | |
产能(K㎡) | 61039 | 88008 | 87535 | |
产能利用率(%) | 97.84 | 96.11 | 82.48 | |
AMOLED | 销售量(K㎡) | 501 | 836 | 1125.00 |
生产量(K㎡) | 537 | 855 | 1157.00 | |
库存量(K㎡) | 40 | 62 | 108.00 | |
产销率(%) | 93.30 | 97.78 | 97.23 |
注:1.生产量为产出量,产能利用率=投入量/产能;2.公司出于信息保密原因,未提供AMOLED产能和产能利用率的具体数据资料来源:公司提供
2022年,公司仍采取直销模式,销售政策及结算方式无重大变化。从销售集中度来看,2022年,公司对前五大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
726.85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比例为40.73%,
较上年(37.80%)有所上升。
3. 在建项目
截至2022年底,公司在建项目待投资额较
大,存在一定的融资需求;但项目建设有利于公司在AMOLED领域竞争力的提升。截至2022年底,公司主要在建项目为重庆第6代AMOLED项目,尚需投资金额为141.29亿元。
近年来,公司AMOLED产品的产量和销量均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项目建成投产后,公司AMOLED产能将进一步扩大,在AMOLED领域的竞争力将得以增强。
表5 截至2022年底公司主要在建项目情况
项目 | 计划总投资额(亿元) | 已投资额(亿元) | 投资进度(%) |
第6代AMOLED项目-重庆 | 465.00 | 323.71 | 69.62 |
资料来源:公司提供
4. 经营效率
2022年,公司主要经营效率指标较上年有所降低,整体经营效率仍维持在合理水平。
2022年,公司销售债权周转次数、存货周转次数和总资产周转次数分别由上年的7.50次、
6.89次和0.51次下降至5.56次、6.23次和0.41次。
5. 未来发展
公司发展战略清晰,符合自身实际情况及行业发展趋势的要求。
未来,公司计划围绕“屏之物联”发展战略,构建“1+4+N+生态链”业务发展架构。其中,“1”指半导体显示;“4”是公司基于自身核心能力,在物联网转型中布局的物联网创新、传感、MLED及智慧医工四条业务线;“N”是公司不断开拓的物联网细分应用场景,公司物联网转型发展的具体着力点;“生态链”是公司协同众多生态合作伙伴,聚合产业链和生态链资源,构筑的产业生态发展圈层。
显示器件方面,公司计划加速提升OLED技术实力,持续优化产品性能,提升高端产品占比,加快新应用市场开拓,强化竞争优势构建;聚焦LCD产品结构优化,加快建立创新应用市场全面领先优势。物联网创新业务方面,公司计划提升软硬融合、系统设计整合能力,加大战略客户开拓力度,加强与生态伙伴间合作,强化落地标杆项目,提升品牌影响力,加速实现业务规模增
www.lhratings.com
长。传感业务方面,公司计划持续深耕医疗生物、智慧视窗、消费电子、工业传感器等业务方向,为客户提供高性能的产品和服务。MLED业务方面,公司计划打造以主动式驱动、COG为核心,COB与SMD协同发展的Mini/Micro LED产品群,加强上下游资源协同与整合,不断丰富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竞争力,拓展应用市场。智慧医工业务方面,公司计划持续深化“以健康管理为核心、医工产品为牵引、数字医院为支撑的服务闭环体系建设”,强化核心能力,加速业务布局。在“N”方面,公司计划基于“1+4”的能力分布触达需求侧和市场端,实现规模化应用场景,持续深耕优势赛道,加速核心能力成长和新兴应用市场开通。在“生态链”方面,公司计划秉持“深度合作、协同开发、价值共创”的理念,充分融合关键产业资源,提升整体价值创造能力,打造共享共赢的发展生态。此外,公司计划深入推进数字化变革工作,进一步推动运营效率和经营效益的提升,助力长期、稳定、高质量发展;深化落实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源头脱碳、过程脱碳、智慧管碳等方式,持续强化多源头高效综合利用、供配用储综合调度、数字化管理能力,打造零碳综合能源服务体系。
九、财务分析
1. 财务概况
公司提供了2022年财务报告,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上述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2023年一季度财务报表未经审计。2022年,公司新设3家子公司、处置2家子公司,合并范围变化不大,财务数据可比性较强。
截至2022年底,公司合并资产总额4205.62亿元,所有者权益2020.50亿元(含少数股东权益659.61亿元);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784.14亿元,利润总额0.51亿元。
截至2023年3月底,公司合并资产总额4123.85亿元,所有者权益1968.59亿元(含少数股东权益645.97亿元);2023年1-3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79.73亿元,利润总额-9.92亿元。
2. 资产质量
截至2022年底,公司资产总额较上年底有所减少,仍以非流动资产为主,受限资产规模较大。公司非流动资产中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占比高,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大、应收账款账龄短。公司资产质量较高。
截至2022年底,公司合并资产总额较上年底下降6.59%,主要系流动资产减少所致;公司资产以非流动资产为主,资产结构较上年底变化不大。
表6 2021-2022年底及2023年3月底公司资产主要构成
科目 | 2021年底 | 2022年底 | 2023年3月底 | |||
金额(亿元) | 占比(%) | 金额(亿元) | 占比(%) | 金额(亿元) | 占比(%) | |
流动资产 | 1612.39 | 35.81 | 1422.31 | 33.82 | 1357.86 | 32.93 |
货币资金 | 809.87 | 50.23 | 688.00 | 48.37 | 659.81 | 48.59 |
交易性金融资产 | 100.28 | 6.22 | 171.88 | 12.08 | 156.27 | 11.51 |
应收账款 | 355.03 | 22.02 | 282.04 | 19.83 | 249.04 | 18.34 |
存货 | 278.05 | 17.24 | 227.88 | 16.02 | 239.91 | 17.67 |
非流动资产 | 2889.93 | 64.19 | 2783.31 | 66.18 | 2765.99 | 67.07 |
固定资产 | 2271.41 | 78.60 | 2059.87 | 74.01 | 2000.54 | 72.33 |
在建工程 | 321.00 | 11.11 | 433.86 | 15.59 | 441.70 | 15.97 |
资产总额 | 4502.33 | 100.00 | 4205.62 | 100.00 | 4123.85 | 100.00 |
注:1.尾差系数据四舍五入所致;2. “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的占比,系占资产总额的比重,其他科目的占比系各科目占流动资产或非流动资产的比重
资料来源:公司财务报告,联合资信整理
(1)流动资产
截至2022年底,公司流动资产较上年底下降
11.79%,主要系货币资金和应收账款减少所致。
截至2022年底,公司货币资金较上年底下降
www.lhratings.com
15.05%,主要系购买结构性存款产品和进行利
润分配所致。货币资金中有40.27亿元受限资金,受限比例为5.85%,主要为保证金存款等。
截至2022年底,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较上年底增长71.40%;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为结构性存款产品。截至2022年底,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较上年底下降20.56%,主要系公司强化货款回收以及当期收入有所下降所致。应收账款账龄以1年以内为主(占应收账款余额的98.12%),累计计提坏账准备1.20亿元;应收账款前五大欠款方欠款余额合计122.52亿元,占比为43.26%,集中度偏高。
截至2022年底,公司存货较上年底减少
18.04%,主要系公司应对下游需求变化,压降原
材料和库存商品规模所致;公司存货主要由库存商品(占46.63%)、原材料(占36.37%)和在产品(占15.64%)构成,累计计提跌价准备82.80亿元,计提比例为26.65%。
(2)非流动资产
截至2022年底,公司非流动资产较上年底减少3.69%。
截至2022年底,公司固定资产较上年底下降
9.31%,主要系计提折旧所致。固定资产主要由
设备(占70.60%)和房屋及建筑物(占27.16%)构成,累计计提折旧1676.70亿元。公司固定资产成新率为58.50%,成新率一般。
截至2022年底,公司在建工程较上年底增长
35.16%,主要系公司继续进行产能建设所致。
截至2022年底,公司受限资产占资产总额的
35.20%,受限比例较高;受限资产主要为抵押的
固定资产,与公司通过项目贷款进行产能建设存在一定关系。
表7 截至2022年底公司资产受限情况
项目 | 账面价值 (亿元) | 受限原因 |
货币资金 | 40.27 | 主要为保证金存款、质押用于开立应付票据 |
应收票据
应收票据 | 0.28 | 已背书转让并附追索权、质押用于开立应付票据 |
固定资产 | 1404.19 | 抵押用于担保 |
无形资产 | 14.61 | 抵押用于担保 |
在建工程 | 20.51 | 抵押用于担保 |
投资性房地产 | 0.40 | 抵押用于担保 |
合计 | 1480.26 | -- |
注:上表中部分合计数与各相加数之和在尾数上存在差异,系四舍五入所致资料来源:公司财务报告,联合资信整理
截至2023年3月底,公司合并资产总额4123.85亿元,资产规模和资产结构较上年底变化不大。
3. 资本结构
(1)所有者权益
截至2022年底,公司所有者权益较上年底有所下降,所有者权益结构稳定性尚可。
截至2022年底,公司所有者权益2020.50亿元,较上年底下降7.05%,主要系公司偿还永续债(19BOEY1,债券本金80亿元)以及少数股东权益减少所致。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占比为67.35%,少数股东权益占比为
32.65%。在所有者权益中,实收资本、资本公积
和未分配利润分别占18.90%、27.33%和17.74%。所有者权益结构稳定性尚可。
截至2023年3月底,公司所有者权益1968.59亿元,较上年底下降2.57%。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占比为67.19%,少数股东权益占比为32.81%。公司所有者权益规模及构成较上年底变化不大。
(2)负债
截至2022年底,公司负债总额较上年底有所下降;债务规模较上年底变化较小,债务负担处于合理水平,以长期债务为主,集中偿付压力不大。
截至2022年底,公司负债总额较上年底下降6.16%,负债以非流动负债为主,且非流动负债占比上升较快。
www.lhratings.com
表8 2021-2022年底及2023年3月底公司负债主要构成
科目 | 2021年底 | 2022年底 | 2023年3月底 | |||
金额(亿元) | 占比(%) | 金额(亿元) | 占比(%) | 金额(亿元) | 占比(%) | |
流动负债 | 1033.62 | 44.39 | 856.70 | 39.21 | 847.45 | 39.32 |
应付账款 | 324.56 | 31.40 | 298.35 | 34.83 | 305.64 | 36.07 |
其他应付款 | 238.35 | 23.06 | 196.32 | 22.92 | 186.58 | 22.02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 288.75 | 27.94 | 227.04 | 26.50 | 209.94 | 24.77 |
非流动负债 | 1294.91 | 55.61 | 1328.41 | 60.79 | 1307.82 | 60.68 |
长期借款 | 1160.79 | 89.64 | 1231.43 | 92.70 | 1212.77 | 92.73 |
负债总额 | 2328.54 | 100.00 | 2185.12 | 100.00 | 2155.27 | 100.00 |
注:1.尾差系数据四舍五入所致;2. “流动负债”与“非流动负债”的占比,系占负债总额的比重,其他科目的占比系各科目占流动负债或非流动负债的比重资料来源:公司财务报告,联合资信整理
截至2022年底,公司流动负债较上年底减少
17.12%,主要系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和其
他应付款减少所致。
截至2022年底,公司应付账款较上年底减少
8.08%;公司无账龄超过1年的重要的应付账款。
截至2022年底,公司其他应付款较上年底下降17.63%,主要系应付工程及设备款减少所致。公司其他应付款主要由工程及设备款(占
67.16%)和资金往来(占15.94%;主要为收购部
分子公司过程中应付其原控股股东的款项及利息)。
截至2022年底,公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227.04亿元,较上年底下降21.37%。
截至2022年底,公司非流动负债较上年底增长2.59%,变化不大,主要为长期借款。
截至2022年底,公司长期借款较上年底增长
6.09%,主要系继续进行项目投资而进行借款所
致;从担保方式看,长期借款(含一年内到期的部分)主要由抵押借款(占56.04%)和信用借款(占40.25%)构成。从期限分布看,2024年、2025年及2026年到期的长期借款本金分别为278.80亿元、391.88亿元和196.30亿元,其余借款到期时间在2027年及以后,公司长期借款集中偿付压力不大。
债务方面,截至2022年底,公司全部债务1523.59亿元,较上年底减少0.29%。债务结构方面,短期债务占17.03%,长期债务占82.97%,以长期债务为主,其中,短期债务259.48亿元,较上年底下降18.34%,主要系偿付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所致;长期债务1264.11亿元,较上
年底增长4.44%。从债务指标来看,截至2022年底,因合并口径所有者权益有所减少,公司资产负债率、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和长期债务资本化比率分别为51.96%、42.99%和38.49%,较上年底分别上升0.24个百分点、1.71个百分点和
2.72个百分点。
若将永续债调入长期债务,截至2022年底,公司全部债务为1603.59亿元。债务结构方面,短期债务259.48亿元(占16.18%),长期债务1344.11亿元(占83.82%)。从债务指标看,截至2022年底,公司资产负债率、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和长期债务资本化比率分别为53.86%、
45.25%和40.92%,较调整前分别上升1.90个百
分点、2.26个百分点和2.44个百分点。
截至2023年3月底,公司负债总额较上年底减少1.37%,负债规模和期限结构较上年底变化不大。
4. 盈利能力
2022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和营业利润率均有所下降,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明显减少。2023年一季度,因行业景气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公司经营业绩同比有明显下降。
2022年,主要因面板产品价格下降,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减少19.28%,营业成本同比变化很小,受此影响,公司营业利润率同比下降
17.20个百分点。
2022年,公司费用总额为240.27亿元,同比下降9.25%,主要系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减少所致。从构成看,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和财务费用占比分别为17.62%、26.00%、
www.lhratings.com
46.20%和10.18%。其中,销售费用为42.33亿
元,同比下降22.81%,主要系产品质量保证金减少所致;管理费用为62.48亿元,同比下降
6.66%,主要系人工成本下降所致;研发费用为
111.01亿元,同比增长4.56%,主要系公司加大
研发投入所致;财务费用为24.45亿元,同比下降33.60%,主要系利息支出减少和存款利息收入增加所致。因营业总收入有所减少,2022年,公司期间费用占营业总收入的比例为13.47%,较上年上升1.49个百分点。公司费用规模较大,对整体利润存在一定侵蚀。
2022年,公司实现投资收益60.94亿元,同比增长352.27%,主要系对部分子公司丧失控制权后,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产生利得所致;其他收益54.86亿元,同比增长162.12%,主要系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增加所致。2022年,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影响利润总额30.34亿元,主要系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增加所致。
2022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75.51亿元,同比下降70.91%。主要因合并范围内合肥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少数股东持股91.67%)、武汉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少数股东持股52.86%)等子公司净利润亏损,公司少数股东损益为-92.88亿元,合并口径净利润为-17.37亿元。
从盈利指标看,2022年,公司总资本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
同比分别下降9.14个百分点和15.07个百分点。
表9 公司盈利能力变化情况
项目 | 2021年 | 2022年 |
营业总收入(亿元) | 2210.36 | 1784.14 |
营业成本(亿元) | 1572.99 | 1575.31 |
利润总额(亿元) | 350.84 | 0.51 |
营业利润率(%) | 28.19 | 10.99 |
总资本收益率(%) | 9.66 | 0.52 |
净资产收益率(%) | 14.21 | -0.86 |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司财务报告整理
与公司的计算方法不同,公式见附件3;公司按照证监会颁布
的《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以及会计准则相关规定计
与所选公司比较,公司经营规模大,盈利能力指标总体处于较高水平。表10 2022年同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指标情况
证券 简称 | 营业总收入(亿元) | 销售毛利率(%) | 总资产报酬率(%) | 净资产收益率(%) |
深天马A
深天马A | 314.47 | 12.90 | 1.14 | 0.37 |
TCL科技
TCL科技 | 1666.32 | 8.78 | 1.44 | 0.52 |
彩虹股份 | 89.67 | -21.96 | -5.14 | -12.70 |
公司
公司 | 1784.14 | 11.70 | 0.49 | 5.45 |
注:为便于与同行业上市公司进行比较,本表相关指标统一采用Wind口径,与本报告口径有所差异资料来源:Wind
2023年1-3月,主要因面板行业景气度低迷、产品价格低于往年水平,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379.73亿元,同比下降24.77%;营业利润率为
6.15%,较上年同期下降14.57个百分点。公司净
利润为-12.3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47亿元,同比下降94.36%。
5. 现金流
2022年,公司经营获现能力较强,受收入规模变化等因素影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额有所减少,但仍对投资活动所需现金形成了良好的覆盖。
从经营活动来看,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同比减少9.53%,主要系收入下降所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同比变化不大。受上述因素影响,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继续保持净流入,但净流入额同比下降31.38%。2022年,公司现金收入比为108.36%,同比提高8.00个百分点,收入实现质量较高。
从投资活动来看,2022年,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量同比增长133.34%,主要系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增加所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
56.29%,主要系投资支付的现金增加所致。受上
述因素影响,2022年,公司投资活动现金继续呈净流出状态,净流出额同比下降12.56%。
算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45%。
www.lhratings.com
2022年,公司筹资活动前现金仍呈净流入状态。
从筹资活动来看,2022年,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减少13.78%;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变化很小。受上述因素影响,2022年,公司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出额同比增长73.81%。
表11 2021-2022年公司现金流情况(单位:亿元)
项目 | 2021年 | 2022年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 2409.38 | 2179.8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 1782.40 | 1749.6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626.99 | 430.2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 367.59 | 857.7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 779.00 | 1217.49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411.41 | -359.73 |
筹资活动前现金流量净额 | 215.58 | 70.49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 636.55 | 548.8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 758.37 | 760.59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121.82 | -211.73 |
现金收入比 | 100.36 | 108.36 |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联合资信整理
2023年1-3月,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1.22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21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8.57亿元。
6. 偿债指标
2022年,公司长期偿债指标表现有所弱化,短期偿债指标表现有所提升;公司或有负债风险小,未使用授信额度较大。
表12 公司偿债指标
项目 | 项目 | 2021年 | 2022年 |
短期偿债 能力 | 流动比率(%) | 155.99 | 166.02 |
速动比率(%) | 129.09 | 139.42 | |
经营现金/流动负债(%) | 60.66 | 50.22 | |
经营现金/短期债务(倍) | 1.97 | 1.66 | |
现金类资产/短期债务(倍) | 2.87 | 3.32 | |
长期偿债 能力 | EBITDA(亿元) | 746.99 | 381.24 |
全部债务/EBITDA(倍) | 2.05 | 4.00 | |
经营现金/全部债务(倍) | 0.41 | 0.28 | |
EBITDA/利息支出(倍) | 14.31 | 9.45 | |
经营现金/利息支出(倍) | 12.01 | 10.67 |
注:经营现金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同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司财务报告整理
截至2022年底,主要因流动负债和短期债务规模有所下降,公司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短期债务比较上年底均有所提高;因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量同比减少,公司经营现金/流动负债和经营现金/短期债务指标有所下降。公司短期偿债指标表现较上年底整体有所提升。2022年,公司EBITDA同比下降48.96%。从构成看,公司EBITDA主要由折旧(占87.67%)和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占9.37%)构成。主要受EBITDA和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额下降的影响,2022年,公司长期偿债指标表现有所弱化。
截至2022年底,公司无对外担保,无作为被告人的标的金额在1.00亿元以上的重大未决诉讼、仲裁事项。截至2022年底,公司获得贸易融资授信额度526.61亿元,尚未使用的额度为
254.83亿元。
7. 公司本部(母公司)财务分析
截至2022年底,公司本部资产主要为长期股权投资,负债以非流动负债为主,债务负担较轻,所有者权益结构稳定性强。2022年,公司本部收入在企业集团中占比较小,投资收益和其他收益对利润贡献较大,盈利指标表现优于合并口径。
截至2022年底,公司本部资产总额2522.31亿元,较上年底增长4.03%。其中,流动资产
319.43亿元(占12.66%),非流动资产2202.88亿
元(占87.34%)。流动资产主要由货币资金(占
22.29%)、应收账款(占15.23%)和其他应收款
(占62.23%)构成;非流动资产主要为长期股权投资(占97.29%)。截至2022年底,公司本部货币资金为71.22亿元。
截至2022年底,公司本部负债总额1458.07亿元,较上年底增长16.87%。其中,流动负债
77.23亿元(占5.30%),非流动负债1380.84亿
元(占94.70%)。公司流动负债主要由其他应付款(占55.02%)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占
35.02%)构成;非流动负债主要由长期借款(占
28.65%)和其他非流动负债(占69.81%)构成。
www.lhratings.com
截至2022年底,公司本部资产负债率为57.81%,较2021年底上升6.35个百分点。截至2022年底,公司本部全部债务423.48亿元。其中,短期债务占6.39%,长期债务占
93.61%。截至2022年底,公司本部短期债务为
27.05亿元,短期偿付压力不大。截至2022年
底,公司本部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为28.46%,债务负担较轻。
截至2022年底,公司本部所有者权益为1064.24亿元,较上年底下降9.58%。在所有者权益中,实收资本381.96亿元(占35.89%),资本公积合计536.94亿元(占50.45%),未分配利润合计66.25亿元(占6.22%),盈余公积合计
32.41亿元(占3.05%)。
2022年,公司本部营业总收入为48.73亿元,利润总额为36.84亿元。同期,公司本部投资收益为19.34亿元,其他收益为9.49亿元。
现金流方面,2022年,公司本部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36.85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63.78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41.29亿元。
截至2022年底,公司本部资产、负债、全部债务和所有者权益分别相当于合并口径的
59.97%、66.73%、27.79%和52.67%。2022年,
公司本部营业总收入相当于合并口径的2.73%,利润总额是合并口径的71.93倍。
十、债券偿还能力分析
截至2023年4月底,公司存续债券为可续期公司债券“22BOEY1”,票面金额为20亿元。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对计入“22BOEY1”后的长期债务保障能力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和EBITDA对计入“22BOEY1”后的长期债务保障能力较强。
表13 公司可续期公司债券偿还能力指标
项目 | 2022年 |
长期债务*(亿元) | 1284.11 |
经营现金流入/长期债务(倍) | 1.70 |
经营现金/长期债务(倍) | 0.34 |
长期债务/EBITDA(倍) | 3.37 |
注:1. 上表中的长期债务为将“22BOEY1”计入后的金额;2. 经营现金、经营现金流入、EBITDA均采用2022年度数据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司财务报告整理
十一、结论
基于对公司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及债项条款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评估,联合资信确定维持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A,维持“22BOEY1”的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为稳定。
www.lhratings.com
附件1-1 截至2022年底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结构图
注:1. 北京智能科创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为公司对全体核心技术管理人员实施股权激励的平台。
2. 在公司2014年非公开发行完成后,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通过《股份管理协议》将其直接持有的70%股份交由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管理,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取得该部分股份附带的除处分权及收益权以外的股东权利;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将其直接持有的其余30%股份的表决权通过《表决权行使协议》约定在行使股东表决权时与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保持一致。
3. 在公司2021年非公开发行中,北京京国瑞国企改革发展基金(有限合伙)与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资料来源:公司提供
www.lhratings.com
附件1-2 截至2022年底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架构图
注:CTO-首席技术官组织;CSO-首席战略官组织;CFO-首席财务官组织;CHRO-首席人事官组织;CBMO-品牌与融媒体中心;CLO-首席法务官组织;CTIO-首席变革与IT管理官组织;CBSO-品安与建设中心;CSCO-首席供应链官组织;CPIO-业绩管理中心;CSIO-资本与投资管理中心;CCO-首席文化官组织;BOEU-京东方大学堂。资料来源:公司提供
附件1-3 截至2023年底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子公司情况
子公司名称 | 注册资本(亿元) | 主营业务 | 持股比例(%) | 取得方式 | |
直接 | 间接 | ||||
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192.26 | 主要从事半导体显示器件、整机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货物进出口业务、技术咨询 | 100.00 | 0.00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195.00 | 从事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相关产品及其配套产品投资建设、研发、生产、销售 | 99.97 | 0.03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90.00 | 主要从事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相关产品及其配套产品投资建设、研发、生产、销售 | 100.00 | 0.00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联合资信整理
www.lhratings.com
附件2-1 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合并口径)
项 目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3月 |
财务数据 | ||||
现金类资产(亿元) | 782.77 | 912.33 | 862.00 | 818.03 |
资产总额(亿元) | 4242.57 | 4502.33 | 4205.62 | 4123.85 |
所有者权益(亿元) | 1733.98 | 2173.79 | 2020.50 | 1968.59 |
短期债务(亿元) | 343.32 | 317.75 | 259.48 | -- |
长期债务(亿元) | 1386.76 | 1210.34 | 1264.11 | -- |
全部债务(亿元) | 1730.08 | 1528.09 | 1523.59 | -- |
营业总收入(亿元) | 1355.53 | 2210.36 | 1784.14 | 379.73 |
利润总额(亿元) | 60.93 | 350.84 | 0.51 | -9.92 |
EBITDA(亿元) | 321.53 | 746.99 | 381.24 | -- |
经营性净现金流(亿元) | 392.52 | 626.99 | 430.22 | 101.22 |
财务指标 | ||||
销售债权周转次数(次) | 6.51 | 7.50 | 5.56 | -- |
存货周转次数(次) | 7.29 | 6.89 | 6.23 | -- |
总资产周转次数(次) | 0.35 | 0.51 | 0.41 | -- |
现金收入比(%) | 112.68 | 100.36 | 108.36 | 111.96 |
营业利润率(%) | 17.75 | 28.19 | 10.99 | 6.15 |
总资本收益率(%) | 2.32 | 9.66 | 0.52 | -- |
净资产收益率(%) | 2.61 | 14.21 | -0.86 | -- |
长期债务资本化比率(%) | 44.44 | 35.77 | 38.49 | -- |
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 | 49.94 | 41.28 | 42.99 | -- |
资产负债率(%) | 59.13 | 51.72 | 51.96 | 52.26 |
流动比率(%) | 122.89 | 155.99 | 166.02 | 160.23 |
速动比率(%) | 105.86 | 129.09 | 139.42 | 131.92 |
经营现金流动负债比(%) | 37.40 | 60.66 | 50.22 | -- |
现金短期债务比(倍) | 2.28 | 2.87 | 3.32 | 3.31 |
EBITDA利息倍数(倍) | 6.69 | 14.31 | 9.45 | -- |
全部债务/EBITDA(倍) | 5.38 | 2.05 | 4.00 | -- |
注:1. 公司2023年一季度财务报表未经审计;2. 其他非流动负债以及长期应付款中有息部分已计入长期债务;3. 联合资信未获得公司2023年3月底其他非流动负债、长期应付款等科目中的债务金额,未计算公司2023年3月底债务及相关指标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司财务报表整理
www.lhratings.com
附件2-2 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公司本部/母公司口径)
项 目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3月 |
财务数据 | ||||
现金类资产(亿元) | 43.75 | 56.09 | 71.22 | -- |
资产总额(亿元) | 2129.16 | 2424.68 | 2522.31 | -- |
所有者权益(亿元) | 990.94 | 1177.05 | 1064.24 | -- |
短期债务(亿元) | 78.47 | 109.09 | 27.05 | -- |
长期债务(亿元) | 383.61 | 323.38 | 396.43 | -- |
全部债务(亿元) | 462.08 | 432.47 | 423.48 | -- |
营业总收入(亿元) | 45.42 | 57.17 | 48.73 | -- |
利润总额(亿元) | 39.91 | 46.57 | 36.84 | -- |
EBITDA(亿元) | -- | -- | -- | -- |
经营性净现金流(亿元) | 1.15 | 7.04 | 36.85 | -- |
财务指标 | ||||
销售债权周转次数(次) | 1.93 | 1.30 | 1.01 | -- |
存货周转次数(次) | 1.37 | 0.95 | 0.65 | -- |
总资产周转次数(次) | 0.02 | 0.03 | 0.02 | -- |
现金收入比(%) | 68.83 | 102.66 | 115.94 | -- |
营业利润率(%) | 98.61 | 99.07 | 98.66 | -- |
总资本收益率(%) | -- | -- | -- | -- |
净资产收益率(%) | 3.77 | 3.74 | 3.27 | -- |
长期债务资本化比率(%) | 27.91 | 21.55 | 27.14 | -- |
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 | 31.80 | 26.87 | 28.46 | -- |
资产负债率(%) | 53.46 | 51.46 | 57.81 | -- |
流动比率(%) | 162.93 | 176.41 | 413.60 | -- |
速动比率(%) | 162.81 | 176.30 | 413.40 | -- |
经营现金流动负债比(%) | 0.76 | 4.76 | 47.71 | -- |
现金短期债务比(倍) | 0.56 | 0.51 | 2.63 | -- |
EBITDA利息倍数(倍) | -- | -- | -- | -- |
全部债务/EBITDA(倍) | -- | -- | -- | -- |
注:公司未披露2023年一季度母公司财务数据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司财务报表整理
www.lhratings.com
附件3 主要财务指标的计算公式
指标名称 | 计算公式 |
增长指标
增长指标 |
资产总额年复合增长率
资产总额年复合增长率 | (1)2年数据:增长率=(本期-上期)/上期×100% (2)n年数据:增长率=[(本期/前n年)^(1/(n-1))-1]×100% |
净资产年复合增长率 | |
营业总收入年复合增长率 | |
利润总额年复合增长率 |
经营效率指标
经营效率指标 |
销售债权周转次数
销售债权周转次数 | 营业总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净额+平均应收票据+平均应收款项融资) |
存货周转次数
存货周转次数 | 营业成本/平均存货净额 |
总资产周转次数
总资产周转次数 | 营业总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
现金收入比
现金收入比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总收入×100% |
盈利指标
盈利指标 |
总资本收益率
总资本收益率 | (净利润+费用化利息支出)/(所有者权益+长期债务+短期债务)×100% |
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 | 净利润/所有者权益×100% |
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率 | (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营业总收入×100% |
债务结构指标
债务结构指标 |
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 | 负债总额/资产总计×100% |
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
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 | 全部债务/(长期债务+短期债务+所有者权益)×100% |
长期债务资本化比率
长期债务资本化比率 | 长期债务/(长期债务+所有者权益)×100% |
担保比率
担保比率 | 担保余额/所有者权益×100% |
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
EBITDA利息倍数
EBITDA利息倍数 | EBITDA/利息支出 |
全部债务/ EBITDA
全部债务/ EBITDA | 全部债务/ EBITDA |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
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100% |
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 | (流动资产合计-存货)/流动负债合计×100% |
经营现金流动负债比
经营现金流动负债比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合计×100% |
现金短期债务比
现金短期债务比 | 现金类资产/短期债务 |
注:现金类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款项融资中的应收票据短期债务=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应付票据+其他短期债务长期债务=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租赁负债+其他长期债务全部债务=短期债务+长期债务EBITDA=利润总额+费用化利息支出+固定资产折旧+使用权资产折旧+摊销利息支出=资本化利息支出+费用化利息支出
www.lhratings.com
附件4-1 主体长期信用等级设置及含义
联合资信主体长期信用等级划分为三等九级,符号表示为:AAA、AA、A、BBB、BB、B、CCC、CC、C。除AAA级、CCC级(含)以下等级外,每一个信用等级可用“+”“-”符号进行微调,表示略高或略低于本等级。各信用等级符号代表了评级对象违约概率的高低和相对排序,信用等级由高到低反映了评级对象违约概率逐步增高,但不排除高信用等级评级对象违约的可能。具体等级设置和含义如下表。
信用等级 | 含义 |
AAA
AAA | 偿还债务的能力极强,基本不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违约概率极低 |
AA
AA | 偿还债务的能力很强,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不大,违约概率很低 |
A
A | 偿还债务能力较强,较易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违约概率较低 |
BBB
BBB | 偿还债务能力一般,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较大,违约概率一般 |
BB
BB | 偿还债务能力较弱,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很大,违约概率较高 |
B
B | 偿还债务的能力较大地依赖于良好的经济环境,违约概率很高 |
CCC
CCC | 偿还债务的能力极度依赖于良好的经济环境,违约概率极高 |
CC
CC | 在破产或重组时可获得保护较小,基本不能保证偿还债务 |
C
C | 不能偿还债务 |
附件4-2 中长期债券信用等级设置及含义
联合资信中长期债券信用等级设置及含义同主体长期信用等级。
附件4-3 评级展望设置及含义
评级展望是对信用等级未来一年左右变化方向和可能性的评价。评级展望通常分为正面、负面、稳定、发展中等四种。
评级展望 | 含义 |
正面
正面 | 存在较多有利因素,未来信用等级调升的可能性较大 |
稳定
稳定 | 信用状况稳定,未来保持信用等级的可能性较大 |
负面
负面 | 存在较多不利因素,未来信用等级调降的可能性较大 |
发展中
发展中 | 特殊事项的影响因素尚不能明确评估,未来信用等级可能调升、调降或维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