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ST运盛:运盛医疗: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更正后)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3-05-13

公司代码:600767 公司简称:*ST运盛

运盛(成都)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对相关事项已有详细说明,请投资者注意阅读。具体情况详见公司于2023年4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的相关说明。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根据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2022年度财务报告出具的审计结果,公司2022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3,518.53万元,2022年年初合并报表的未分配利润为-12,023.77万元,本年度可供分配的利润为-3,518.53万元;母公司2022年实现净利润-1,312.51万元,2022年年初未分配利润为-36,734.16万元,母公司本年度可供分配利润为-1,312.51万元,不具备利润分配条件。2022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ST运盛600767运盛医疗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翁松林杨晨
办公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1199号银泰中心in99T3写字楼3501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1199号银泰中心in99T3写字楼3501
电话028-61666968028-61666968
电子信箱600767@winsan.cn600767@winsan.cn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医疗卫生信息化行业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及《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结果》,公司所处行业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代码:I65)。公司主营业务所属细分行业为医疗卫生信息化行业。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任务推进和医疗体制改革持续深入,医疗信息化

作为提升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的主要支撑手段,正处于全面增速发展阶段,在各项改革创新工作中发挥核心作用,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前景发展可观。“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聚焦智慧医疗,推动数字化医疗服务,全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信息化建设,同时明确了数字化应用场景,完善电子健康档案和病历、电子处方等数据库,加快卫生机构数据共享;推广远程医疗,推进医学影像辅助判读、临床辅助诊断等应用;运用大数据提升对医疗机构和医疗行为的监管能力等,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2020-2025年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73%,到2025年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将达到1,288.2亿元。以往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更多的是帮助医疗机构更好、更高效的管理业务流程,属于存量业务的升级和整合,而新一代信息技术带给医疗行业的提升前景巨大,伴随着物联网的普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临床辅助决策、医疗数据共享、药物研发、保险支付、公共卫生等领域都将迎来突破,带动医疗机构服务增量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全民全社会的医疗服务和健康卫生服务的品质,医疗大数据及医疗信息化应用场景也将进一步丰富和成熟。医疗信息化持续提速,各类创新应用开发、数据治理、平台运维升级等层出不穷,数字化发展为医疗行业持续增砖添瓦。 同时,AI发展对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有重要作用,AI技术可以持续赋能医疗体系建设,链接上下级医疗机构,实现医疗资源优化配置,通过平台及系统建设,优化供应链管理、患者管理等环节,提升传统医疗机构的管理效率。 叠加,当下数据要素政策刺激,医疗领域作为政策利好与实际市场需求兼备的应用场景, 在 AI 技术的扶持下,或将成为当下主要变现场景,深度挖掘医疗数据要素市场价值。

政策环境方面,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3-2028年)》,提出建设“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到2025年,建成一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智慧医院,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形成,医疗服务区域均衡性进一步增强。2022年1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发布了《“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其中提到,积极发展智慧医疗,鼓励医疗机构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支持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开发应用。为进一步规范互联网诊疗活动,加强互联网诊疗体系建设,2022年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和国家中医药局办公室联合制定了《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2022年11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印发《“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到2025年,全民健康信息化统筹管理能力明显增强,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互通共享取得标志性进展,二级以上医院基本实现院内医疗服务信息互通共享,三级医院实现核心信息全国互通共享。政府持续的医药卫生改革、医疗数字化转型升级及其所带动的医疗信息系统架构升级和新兴信息化技术应用是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的三大推动力,而医疗信息系统架构的升级为IT厂商带来挑战也带来机会。医院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医疗应用软件方面面临升级压力,同时在云计算、大数据、超融合IT基础设施产品以及人工智能、5G技术、机器人等领域也产生了很多机会。因此,医疗信息化产业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医疗服务行业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人口老龄化加深、居民健康意识提高以及可支配收入增加,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医改政策重点放在了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上,完善了分级诊疗服务体系,解决看病“两头难”,搭建全民医保体系,解决医保全覆盖。

医疗服务行业细分赛道主要有眼科、口腔、肿瘤、辅助生殖、中医馆等,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统计,2021年以上赛道市场规模分别为1337亿元、1450亿元、4545亿元、340亿元、1200亿元。从政策层面来看,医疗服务行业一直以来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领域。新医改以来,国家对社会办医的支持大方向未变,2022年5月,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强调,支持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牵头组建或参

加医疗联合体。从社会层面来看,从2017年到2021年,国内65岁以上人群数量从1.59亿人增至2亿人,占人口比例14.2%。与此同时,伴随着国内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持续下降,人均预期寿命持续提高等因素,国内人口老龄化程度将日益加剧。根据国家卫健委预测,2035年60岁以上人群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2050年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将达到峰值。从行业整体收入情况来看,据统计,从2016年到2021年,国内医疗机构总收入从

3.32万亿元增至5.48万亿元,其中医疗机构业务收入从2.71万亿元增至4.27万亿元。从供给端来看,国内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有较大提升空间。2021年,三级医院数目占比仅有0.3%,但承担了27.4%的诊疗人次,占据了31.2%的医师资源。而定位常见病诊疗、面向更多人群的基层医疗机构数目占比高达96.4%,却仅承担了52.3%的诊疗人次,占据了40.3%的医师资源。目前中医医疗服务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社会效益逐步凸显,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根据《2020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1年末,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77336个,比上年增加4981个。2022年国家层面发布的中医专项政策包括3月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6月国家中医药局等四部门发布的《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9月国家中医药局等三部门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中医药健康促进专项活动实施方案》及10月国家中医药局发布的《“十四五”中医药人才发展规划》。根据2022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1年我国公立中医医疗行业规模超5300亿元,2016-2021年CAGR约9.5%。2021年中医医疗服务行业呈明显复苏态势,民营、公立增速分别回升至18%与16%。民营中医医疗行业增速显著更快,行业收入占比由2016年的8.8%提升至2021年的12.1%。由于线下中医馆以中医门诊为主要业务,我们进一步将中医医疗服务行业拆分为门诊市场与住院市场,2021年中医门诊市场行业规模约2700亿元,其中民营中医门诊规模超400亿元。虽然中医门诊人次约为住院人次的20倍,但门诊的平均医疗支出仅约为住院的1/25,故中医门诊整体行业规模略小于中医住院,占中医医疗服务行业的约45%。民营中医门诊占中医门诊市场规模的约7%。旌德县中医院未来仍将坚持中医特色科室建设,加大与综合性医院、中医药科研型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提升诊疗服务水平。

(三)医疗流通行业

在《“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和《印发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等纲领性政策文件的指导下,“三医联动”、带量采购、阳光招标、两票制全面落地等一系列医改政策的持续推进,分级诊疗演进出新模式、新路径,医保控费升级、目录更新、支付制度改革试点等,驱动药品流通行业格局持续调整,药品流动企业由传统的拓展产品及客户等内生式增长转换为并购重组等外延式扩张,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医疗器械流通属于完全竞争行业,企业数量众多,企业间竞争极为激烈,存在集中度低、专业化服务程度低等特点。随着国家对医疗行业发展的愈发重视,鼓励创新和加速审批等利好政策不断出台,人们医疗卫生支出增加和健康意识增强,将驱动医疗器械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医疗器械流通行业连通上游工业企业与下游医疗卫生机构,是医疗器械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企业产品营销与服务的有效延伸,是维持各级医疗机构服务水准的坚实保障,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流通市场飞速发展,2021年中国医疗器械流通市场规模达9154亿元,同比增长18.56%,预计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流通市场规模将达到10646亿元。2021年我国医疗设备规模为5242亿元,占医疗器械流通整体规模的57.26%,占比非常大;高值耗材规模1505亿元,占16.44%;低值耗材规模为1185亿元,占12.95%;体外诊断规模为1222亿元,占13.35%。

(一)医疗信息化业务

公司医疗信息化业务主要依托控股子公司丽水运盛在丽水市投资开发及运营的丽水市人口健康信息化PPP项目。丽水运盛充分发挥丽水市一张卫生专网、一套综合信息平台,一体化平台服务体系的综合优势,以卫生健康领域推进高质量建设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开展创新型医疗健康信息化产品的研发和运营服务。围绕居民、政府、医院、卫生机构开展医疗健康数据的互联共享,打造“城市大脑医疗大数据板块”、“数字政府数据管理板块”、“共同富裕健康服务板块”,为丽水市共同富裕医疗卫生数字化改革提供信息化支持。目前丽水运盛业务主要覆盖浙江省丽水市行政区域内的所有市级、区县级医疗事业单位及其下属医疗机构及相关单位。

(二)医疗服务业务

公司医疗服务业务主要通过全资子公司旌德宏琳为旌德县中医院提供咨询管理服务。

(三)医疗流通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医疗流通业务主要依托全资子公司重庆康润开展实施。公司医疗流通业务主要为医疗器械及耗材、医疗智能产品等的采购及销售。通过获取上游医疗器械及耗材及医疗智能产品的资源,向下游政府、医院、经销商等机构和个人进行相关产品的销售,同时为其提供采购、仓储、物流配送等服务。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2年2021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20年
调整后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前
总资产303,441,511.33314,688,221.89315,329,363.38-3.57333,318,673.01334,074,382.8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01,400,694.11236,048,951.68242,762,888.35-14.68223,218,832.28223,778,978.17
营业收入46,246,092.9044,207,447.0151,867,367.434.6148,673,763.6248,673,763.62
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29,486,391.5728,309,583.0128,172,442.614.1640,523,047.4940,523,047.4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185,253.447,432,607.2713,586,398.05-573.399,266,061.289,639,487.1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437,867.28-2,465,048.62-2,548,906.49-688.541,012,335.861,385,761.7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546,446.663,328,990.343,328,990.34-506.9236,741,028.0636,741,028.06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6.1063.2755.892减少19.38个百分点4.2384.400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1030.02180.0398-572.480.0270.028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1030.02180.0398-572.480.0270.028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9,330,703.167,754,014.918,167,674.5210,993,700.3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94,752.68-1,106,833.46,510,422.80-36,694,090.1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6,014,955.39-2,904,823.24,676,040.30-15,194,129.0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202,455.73-790,239.81,674,888.557,771,360.36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20,455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18,438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 (全称)报告期内增减期末持股数量比例(%)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股东 性质
股份 状态数量
华耘合信(海南)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082,979,92824.3300其他
翁逸亮04,455,3061.3100境内自然人
林钟榕3,544,8903,544,8901.0400境内自然人
彭科润3,415,3013,415,3011.0000境内自然人
冯伟03,092,3770.9100境内自然人
钱毅1,737,0102,996,7100.8800境内自然人
郑杏菊2,956,3942,956,3940.8700境内自然人
吴燕1,173,4022,667,3310.7800境内自然人
丁铌蔼01,906,0170.5600境内自然人
钱伟阳1,807,6001,807,6000.5300境内自然人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华耘合信为公司控股股东。除此之外,公司未知上述其他前十大股东中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也未知是否属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一致行动人。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不适用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2022年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24.61万元,较上期同期营业收入4420.74万元增加了

4.61%;实现营业利润-3569.21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154.09万元;利润总额-3577.3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607.71万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18.53万元,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943.79万元,同比上期减少1697.28万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30,344.15万元,较期初下降3.57 %。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