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天和防务:关于2022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3-04-25

证券代码:300397 证券简称:天和防务 公告编号:2023-011

西安天和防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2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情况概述

(一)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原因

为真实反映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资产价值及经营成果,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及公司会计政策的相关规定,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对2022年度末各类应收款项、合同资产、存货、固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商誉等资产进行了全面清查,对各项资产是否存在减值的可能性进行了充分的评估和分析。经分析,对公司上述类别资产中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资产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

(二)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资产范围和总金额

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资产包括应收款项、存货、合同资产、固定资产,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总额为57,094,354.77元,详见下表:

单位:人民币元

项目年初余额本年计提额本年减少额年末余额
转回或转销
一、坏账准备359,930,815.5041,428,706.0249,872.33401,309,649.19
其中:应收账款348,143,928.8741,346,324.8449,872.33389,440,381.38
其他应收款3,678,714.84955,176.314,633,891.15
预付账款5,743,572.81132.945,743,705.75
应收票据2,364,598.98-872,928.071,491,670.91
二、存货跌价准备22,754,621.2512,467,836.5035,222,457.75
三、合同资产减值准备21,683.5777,089.1198,772.68
四、固定资产减值准备437,348.123,120,723.143,558,071.26
合 计383,144,468.4457,094,354.7749,872.33440,188,950.88

注1: 本期转回应收账款坏账准备49,872.33元。

(三) 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标准及计提方法

1、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确认标准及计提方法

2022年度公司计提应收款项坏账准备41,428,706.02元,转回坏账准备49,872.33元。具体如下:

单位:人民币元

种类年初余额本年计提额本年减少额年末余额
转回或核销
单项计提坏账准备302,944,163.1825,187,381.8049,872.33328,081,672.65
其中:应收账款295,944,229.3225,187,248.8649,872.33321,081,605.85
预付账款5,743,572.81132.945,743,705.75
其他应收款1,256,361.051,256,361.05
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56,986,652.3216,241,324.2273,227,976.54
其中:应收账款52,199,699.5516,159,075.9868,358,775.53
其他应收款2,422,353.79955,176.313,377,530.10
应收票据2,364,598.98-872,928.071,491,670.91
合 计359,930,815.5041,428,706.0249,872.33401,309,649.19

(1) 按组合评估预期信用风险和计量预期信用损失的金融工具

项 目确定组合的依据计量预期信用损失的方法
其他应收款——应收政府款项组合款项性质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未来12个月内或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其他应收款——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内应收款项组合合并范围内关联方
其他应收款——账龄组合账龄

(2) 按组合计量预期信用损失的应收款项

1) 具体组合及计量预期信用损失的方法

项 目确定组合的依据计量预期信用损失的方法
应收银行承兑汇票票据类型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应收商业承兑汇票
应收账款——合并报表范围内关联方组合合并报表范围内关联方组合
合同资产——合并报表范围内关联方组合合并报表范围内关联方组合
应收账款——账龄组合账龄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编制应收账款账龄与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合同资产——质保金组合款项性质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2) 应收账款——账龄组合的账龄与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

账 龄应收账款 预期信用损失率(%)
1年以内(含,下同)5
1-2年10
2-3年20
3-4年30
4-5年50
5年以上100

2、合同资产减值准备情况

2022年度公司计提合同资产减值准备77,089.11元。合同资产预期信用损失的确定方法,参照公司“应收账款”有关金融资产减值会计政策。

3、存货跌价准备的确认标准及计提方法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按照单个存货或存货类别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需要经过加工的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

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资产负债表日,同一项存货中一部分有合同价格约定、其他部分不存在合同价格的,分别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并与其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分别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或转回的金额。报告期末,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对存货进行清查,发现部分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根据预计收回的可能性对该部分存货计提减值准备12,467,836.50元。

4、商誉减值准备情况

公司对于合并所形成的商誉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深圳市华扬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扬通信”)及南京彼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彼奥电子”)商誉的可收回金额按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计算,其预计现金流量根据公司批准的5年期现金流量预测为基础,现金流量预测分别使用的折现率为

9.48%、10.19%,预测期以后的现金流量根据增长率推断得出,该增长率和电子元器件制造业总体长期平均增长率相当。

减值测试中采用的其他关键数据包括:产品预计售价、销量、生产成本及其他相关费用。

公司根据历史经验及对市场发展的预测确定上述关键数据。公司采用的折现率是反映当前市场货币时间价值和相关资产组特定风险的税前利率。

按照上述标准和方法对公司投资形成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测试表明在持续经营前提下,华扬通信及彼奥电子商誉所在资产组预计未来现金流现值均高于账面价值,本期未确认商誉减值损失。

(1)收购深圳市华扬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股权形成的商誉减值情况

公司2015年6月收购深圳市华扬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扬通信”)60%股份,形成商誉128,132,270.45元,以前年度已计提商誉减值74,838,551.70元。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及公司会计政策的相关规定,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故聘请中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以2022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对华扬通信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可收回金额进行评估,根据中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的《评估报告》(中和评报字〔2022〕第XAV1280D002号),华扬通信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可收回金额为456,800,000.00元,高于账面价值,本期未确认商誉减值损失。

(2)收购南京彼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股权形成的商誉减值情况

公司2016年11月收购南京彼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彼奥电子”)50.98%股份,形成商誉22,932,465.41元。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及公司会计政策的相关规定,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故聘请中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以2022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对彼奥电子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可收回金额进行评估,根据中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的《评估报告》(中和评报字〔2022〕第XAV1280D001号),彼奥电子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可收回金额为235,100,000.00元,高于账面价值,本期未确认商誉减值损失。

5、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情况

资产负债表日,公司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根据未来资产使用情况及其可收回金额,对部分闲置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3,120,723.14元。

二、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公司的影响

本次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金额计入公司2022年损益,减少2022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599.70万元,相应减少2022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5,599.70万元。

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已经公司2022年度审计机构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

特此公告

西安天和防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二〇二三年四月二十五日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