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
第一部分 2022年主要工作回顾
一、公司生产经营总体情况及主要决策情况
(一)公司生产经营总体情况
2022年,公司董事会按照既定的方针策略,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的决策部署,聚焦主业全力攻坚,扎实推进转型升级,持续发力外延扩张,公司实现稳健发展。公司入选国家水稻强优势阵型,荣获“中国种业十年信用明星企业”称号,行业位势和影响力稳步提升。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0,525.9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8,801.7万元,增长14.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881.1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2,418.1万元,下降67.8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以后的净利润为4,660.8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69.42万元,增长11.2%。各产业中,种子产业实现营业收入65,879.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1,358.34万元,增长47.97%,主要是玉米产业品种定位更精准,渠道建设和新客户的拓展效果显著,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13,267.03万元,同比增长51.79%;水稻产业优化调整品种结构,打造适宜新种植模式的区域单品,创新产品营销模式,提升产品销量和种植收益,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1,702.68万元,同比增长14.16%;小麦品种烟农1212销售额较上年同期翻番,达到7,053.72
万元,助力种子产业营收增长。农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06,606.0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0,225.25万元,增长10.85%,其中肥料产业调整产品结构,削减低毛利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5,905.0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6,213.16万元,同比增长32.63%。香料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8,040.1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781.88万元,下降9.03%,主要原因是上半年港口出运受阻,发货缓慢,销售量未达预期。
(二)重大决策情况
2022年,公司董事会围绕公司主业发展作出的主要决策有:收购金岭种业100%股权,开辟青贮玉米种子市场;控股天豫兴禾,填补公司没有生物育种技术的空白,提升公司科研育种实力;对张掖丰乐增资,推动玉米产业规模化发展;设立内蒙古分公司,拓展青贮玉米产业链;启动丰乐香料“年产5000吨天然薄荷脑、薄荷素油等系列天然香料及合成香料建设项目”,推进香料产业产品结构优化,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二、2022年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加快各产业发展
一是加速发展种业板块。玉米种子产业继续实施全国“一盘棋”战略,多主体经营协同发力,线上线下营销渠道相互带动;聚焦大市场,打造大单品,陕科6号单一品种较上年同期销量大幅增长,铁391、蠡乐969等一批新品种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积极化解库存风险,优化品种结构;增资做强张掖丰乐,提高生产制种、加工、科研能力,同时拓展新疆制种基地。水稻种子产业全力做好品种更新换代,新品
种占比逐年增长,形成“祥504S”系列、嘉优中科系列、“长两优”系列、乐优系列等优势核心品种,带动优质稻产业升级,其中,虾稻、再生稻和麦后稻市场稳步发展,籼粳杂交稻品种“嘉优中科13-1”被确认为国家超级稻品种,“两优5078”入选安徽省财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专项“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成果转化项目”。常规水稻产业加快新技术应用,推动洁田稻技术推广应用,东北分公司引进的龙粳3010、龙粳3033、龙粳3001等品种表现优势突出,公司在东北水稻市场的影响力提升,实现销量翻番;小麦种子产业烟农1212等优势大单品规模快速拓展。瓜菜产业打通上下游渠道,延伸产业链,同时拓展鲜食玉米、油菜、大豆等业务。国际贸易业务加大对外合作,拓展目标市场,积极参与国家种业政策研究项目,水稻、玉米、棉花、油菜等品种陆续在海外布点试种。
二是工业板块转型升级。农化产业在保障生产经营平稳运行的同时推进新项目建设和在线产品技改力度,注重降本增效,狠抓精益管理,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报告期完成2400吨除草剂原药技改扩产及节能资源化利用项目技改车间、使它隆车间试生产报告验收。湖北丰乐磷肥和选矿技改项目全面投产,对甲苯项目获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甲磺胺项目通过了环境评价。为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实现企业转型升级,丰乐香料启动年产5000吨天然薄荷脑、薄荷素油等系列天然香料及合成香料建设项目。
(二)加强科研创新工作
报告期,公司科研工作坚持市场化导向,立足于自主创新与对外
合作相结合,整合优势创新资源,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推动成果转化。2022年,公司玉米、水稻审定通过品种22个,其中国审品种15个。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50个,获得授权13个。水稻品种“两优 517”荣获安徽省第三届优质稻食味品质金奖,小麦品种“烟农1212”入选农业农村部2022年粮油生产主导品种。公司参与项目《DNA指纹技术在杂交水稻品种真实性和种子纯度鉴定的研究与应用》《双季稻北缘地区稻-稻丰产增效技术模式构建与集成应用》分别荣获2019-2021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报告期开展的科研创新工作如下:
一是提升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能力。公司种质资源库被确定为安徽省合肥市玉米种子资源库,共保存各类亲本、育种材料、标准样等种质近12000份,有力保障了种源安全和育种需求。二是布局生物育种领域。通过并购控股天豫兴禾,掌握细胞进化抗硝磺草酮水稻和基因超进化自优育种抗草甘膦水稻两项国际重大领先技术,弥补公司生物技术研发短板。与国内核心生物技术企业开展合作,多个玉米优势品种转化工作完成试验程序,即将通过审定。三是申请承担多项科研项目。主持安徽省西瓜甜瓜良种联合攻关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并获农业农村部立项,提升为国家级项目。申报农业农村部生物育种重大专项“特早熟早晚稻与再生稻新品种设计与培育”项目。开展了“安徽省玉米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安徽省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项目申报。稳步推进在研项目,完成合肥市关键技术研发专项“水稻高效单倍体
育种技术研发”项目,即将申请验收。四是提高新技术研究应用水平。创新选育出抗病优质高产、绿色环保、矮杆大穗系列优势玉米品种。深化高效分子标记检测技术和规模化花药培养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加速品种选育速度,提高种子质量控制水平。五是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水稻联合育种创新研究院由“1+6”扩充为“2+7”,引入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院士团队,吸收天豫兴禾,在技术和种质资源共享应用、合作选育参试、育种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工作,加速优势新品种选育和开发,推进行业科技进步。
(三)加快兼并重组工作
按照中央、省市关于种业振兴的工作部署,报告期,公司积极寻找优质种业企业,加快兼并重组工作步伐,通过全资子公司张掖丰乐收购金岭种业100%股权,布局国内青贮玉米种子产业;通过增资和受让的方式控股天豫兴禾,持有其35.58%的股权,布局生物育种领域,吸引、整合优秀育种研发团队和资源,获得先进的生物育种技术及其相关产品,抢抓种业核心技术制高点,促进生物育种创新与产业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提升管理水平
一是贯彻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部署,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实现全覆盖;强化落实董事会各项职权及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工作;坚持市场化选人用人,打通专业技术人员晋升“双通道”,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企业经营管理体系更加灵活高效。二是质量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建立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开展种
子退货夏储、种质资源库管理及各作物生产基地花期田检专项检查,加强种子生产、仓储、加工、销售等全程追溯管理,拓展分子技术在种子质量鉴定上的应用范围和规模,把好种子质量的前控关,为种子销售提供保障。三是风险防控能力稳步增强,聚焦投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大额资金使用等风险高发点,增强效益效率意识,规范风险管理制度流程,通过组织开展学习培训,培养全员风险合规意识,全面提升风险预判力。四是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统筹发展与安全工作,全面落实各层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和双重预防机制,牢固树立全员安全发展理念,确保企业平安发展。
第二部分 董事会的日常工作2022年,董事会组织召开董事会会议共计10次、股东大会4次;累计披露公告和文件97份。上述会议公司均按照《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公司章程》、《股东大会指引》等要求,会议的召集、召开、表决及公告程序均合法合规,确保公司决策透明、运作规范;所披露信息及时、准确、完整,确保信息披露工作高质量完成。
一、2022年1月27日召开六届七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以下议案:
1、《关于全资子公司张掖丰乐收购金岭种业100%股权的议案》
2、《关于设立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的议案》
3、《关于变更公司经营范围等并修改公司章程部分条款的议案》
4、《关于召开公司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议案》
二、2022年3月14日召开六届八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以下议案:
1、《关于对天豫兴禾增资及收购其部分股权的议案》
三、2022年3月18日召开六届九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以下议案:
1、《关于全资子公司张掖丰乐向银行申请并购贷款并为其提供担保的议案》
2、《关于对全资子公司张掖丰乐进行增资的议案》
3、《关于召开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的议案》
四、2022年4月18日召开六届十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以下议案:
1、《2021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
2、《2021年度财务决算报告》
3、《2021年度报告和年报摘要》
4、《关于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
5、《关于2021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议案》
6、《2022年度财务预算报告》
7、《关于申请2022年度综合融资额度的议案》
8、《关于2022年度为全资子公司丰乐农化和丰乐香料提供担保的议案》
9、《关于2022年度使用闲置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议案》
10、《关于续聘公司2022年度审计机构的议案》
11、《关于2022年度为控股子公司湖北丰乐提供财务资助的议案》
12、《2021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13、《关于召开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的议案》
五、2022年4月27日召开六届十一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以下议案:
1、《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
六、2022年6月30日召开六届十二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以下议案:
1、《关于拟同意全资子公司丰乐香料实施“年产5000吨天然薄荷脑、薄荷素油等系列天然香料及合成香料建设项目”的议案》
2、《关于制定<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授权管理制度>的议案》
3、《关于召开2022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的议案》
七、2022年8月29日召开六届十三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以下议案:
1、《2022年半年度报告全文及报告摘要》
八、2022年9月19日召开六届十四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以下议案:
1、《关于聘任公司副总经理的议案》
九、2022年10月25日召开六届十五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以下议案:
1、《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
十、2022年12月21日召开六届十六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以下议案:
1、《关于董事长辞职暨推举董事代行董事长职责的议案》
上述董事会决议等相关公告刊登在《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和巨潮资讯网上。
第三部分 2023年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一、2022年公司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公司面临的发展机遇
生物育种产业化历史机遇。2022年6月8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国家级转基因大豆品种审定标准(试行)》和《国家级转基因玉米品种审定标准(试行)》,标志着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化政策落地。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作出了具体部署。进一步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完成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构建开放协作、共享应用的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机制。全面实施生物育种重大项目,扎实推进国家育种联合攻关和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加快培育高产高油大豆、短生育期油菜、耐盐碱作物等新品种。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有序扩大试点范围,规范种植管理。”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玉米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的推进,将对种子行业产生深远影响,标志着种子行业进入巨大变革期,是机遇也是挑战。
2、农药行业持续向绿色、高质量发展转型。2023年1号文件指出,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快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技术推广应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和观测试验基地建设,引导农药产业转型升级。行业监管部门加强了农药从登记、生产到经营、使用等一系列过程的监督管理力度,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国家对农药行业的政策与监管愈发严格,有利于严格执行安全、环保政策,发展规范的企业。
(二)公司面临的挑战
1、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及经济下行给公司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尤其是公司相关产业国际贸易业务面临挑战;
2、公司科研基础相对薄弱,缺少科研领军人才;
3、公司新品种选育、推广速度难以满足公司快速发展需要;
4、“种药肥”一体化整合效益没有充分发挥,有待进一步提升;
5、香料产业新项目尚在建设过程中,短期内产品单一、附加值低的现状难以改变。
6、高温、干旱等异常气候频发,种子生产风险加大。
二、公司发展战略及2023年主要经营计划
(一)发展战略
2023年,公司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的决策部署,紧跟种业振兴步伐,抢抓行业政策机遇,按照“十四五”规划目标,实施以市场为导向、以科研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各产业板块协同、多主体发展战略,做强做大主业;加快兼并重组,快速整合同行业或上下游优质企业,获得技术、市场优势资源,扩大企业规模。
(二)2023年经营工作计划
2023年,公司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推动各产业快速发展。种子产业发展提速:玉米产业持续夯实品种储备、生产保障、销售布局优势,加快特色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创新,选育推广新品种,丰富市场布局。重点加强制种基地建设,不断深化与张掖、新疆、云南等玉米制种基地的合作,长远规划、多举措保障基地落实。持续深化多主体经营,增强经营主体的融合发展和协同创效,构建特色化、专业化、全覆盖的营销服务网络。抓住生物技术产业化的历史机遇,加快对陕科6号等主流品种的转基因性状改造,推动玉米品种的迭代和产量品质的跃升。水稻产业加大品种建设、营销创新和服务提升力度,加快推进差异化新
品种开发。通过挖掘品种优势、拓宽销售渠道和内外贸联动发展,持续增强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常规稻产业与科研单位的合作,加速“兴禾壮”技术在水稻品种上的应用,抢占市场先机。加快小麦高产示范片创建,烟农1212快速扩大规模。积极探索特色“常规水稻-小麦”种子繁殖模式,以良种繁殖基地建设带动全产业链共同发展。东北分公司在推广好现有品种的前提下,聚合新品种,拓展完善市场布局,加快发展。西甜瓜产业依托良种联合攻关项目,创建助农产品体系,构建经销服务网络,搭建商品流通渠道,继续稳定国内市场份额,巩固行业位势。国贸业务布局种业出口重点区域。农化产业寻求突破。把握生物技术产业化机遇,找准药肥一体化产品定位,明确发展方向,拓展市场空间。尽快完成2400吨除草剂原药技改扩产及节能资源化利用项目并通过验收。依托院士工作站等产学研平台,优化完善新原药合成工艺技术路线,提升在线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推进精益化管理,增强盈利能力。
香料产业加快新项目建设,加速落地投产;严控经营风险,继续聚焦高利润产品,增强盈利能力;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强与中科大等对外合作,促进产品转型升级;依托现有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香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快人才储备和技术储备,提升核心竞争力。
2、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种质资源库建设和种质资源管理。推进种质资源数字化、标准化建设,加强研究合作,加快引进、发掘利用优异种质资源。加快现代育种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把绿色、
环保、低碳作为生物育种技术研究应用的主要方向,以天豫兴禾为依托,加快非转基因抗除草剂技术研发应用。加速转基因玉米品种转育、审定工作,为转基因种子产业化做好前期储备。持续推动全基因组技术应用,开展水稻基因编辑新技术探索和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提升育种效率提供技术支撑。加大科研人才培养和储备。创新机制,加大科研人才引进,提升团队能力素质,激发创新活力。加强与科研院所、专家团队的深层次合作,探索实行实体化运作,加快合作项目进度。加速优势品种选育和成果转化。坚持科研市场化导向,拓宽品种开发渠道,探索对内对外开发模式,统筹协调科研、生产、营销资源,通过与经营主体紧密合作,有效转化科研成果,提升经济效益。
3、继续加快兼并重组工作。重点在玉米、水稻、大豆等战略产业方向发力,积极并购有一定科研、品种、品牌、市场优势的种子企业或科研育种单位,扩大种子产业规模,实现种业的超常规发展。
4、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巩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全面提升企业治理水平,强化内部管控,提高内控体系合规管理效能。强化质量全流程控制,广泛应用生物技术及检测技术提高种子质量和商品性。加快信息化技术在品牌选育、制种、运营业务上的应用,积极探索智慧农业建设,以数字化智能化专项为可持续发展赋能。强化企业重大决策事项程序,抓好投资项目、资本运作等领域风险防范,提升项目管理能力和水平,夯实发展根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环保主体责任,确保安全生产稳定。
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3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