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新洋丰: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3-04-18

证券代码:000902 证券简称:新洋丰 编号:2023-009债券代码:127031 债券简称:洋丰转债

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适用 □不适用是否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是 ?否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未来实施2022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时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剔除已回购股份)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新洋丰股票代码000902
股票上市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魏万炜郑丽
办公地址湖北省荆门市月亮湖北路附7号湖北省荆门市月亮湖北路附7号
传真0724-87066790724-8706679
电话0724-87066770724-8706677
电子信箱000902@yonfer.com000902@yonfer.com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一)复合肥与磷酸一铵行业

1.发展状况及趋势

(1)粮价高景气助力磷复肥需求显著回升,成本端持续大幅波动公司所处的行业为化肥行业中的磷肥行业和复合肥行业,合称磷复肥行业。磷复肥行业属于国家产业鼓励目录中的“优质钾肥及各种专用肥、缓控释肥的生产”项目,为现代农业提供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2020年下半年,在国内供需逐渐趋于平衡、粮食重要性日益凸显等宏观背景下,磷复肥行业结束自2016年起的调整,景气度见底回升,国内主粮价格开启上涨。国内以玉米为代表的主粮自2020年开启升势,价格最高接近3000元/吨,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国际粮价一直保持上涨态势。国内外化肥价格大幅上涨,种植产业链均步入景气周期。近年来,国内先后出台化肥淡季储备、提高主粮最低收购价、发放种粮补贴等多项政策,进一步带动了复合肥的需求。2022年初,国际部分地区紧张局势已经波及到了全球粮食市场,小麦价格持续攀升,国内现货价最高曾突破3400元/吨,粮价上涨将带动农资消费需求。同时,磷复肥及其原材料钾肥、合成氨、硫磺等随着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地区局部冲突、通货膨胀等多重因素震荡上涨、持续走高,下半年则随着原油、天然气等能源价格走弱短期内快速下跌,主要原材料全年呈现大起大落走势,致使2022年第三季度的复合肥销售旺季,因经销商在原材料急跌的情况下备货谨慎,呈现出旺季不旺的情形,行业整体以消化库存为主。

近年来,随着大宗原材料的大幅波动,落后中小产能难以为继,在成本、技术、品牌、服务和经销商资源等方面具备优势的龙头企业显著受益于行业竞争格局的改善。

(2)新型肥料方兴未艾,龙头企业竞逐新型肥蓝海市场

我国复合肥行业转型升级被列为复合肥行业“十四五”规划的重点。根据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的《“十四五”发展思路》,“十四五”期间复合肥行业继续以绿色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总体目标,复合化率也将逐步提高。随着居民的膳食结构和营养需求逐步升级,人们对高品质、多样化、营养健康、绿色安全的农产品需求越来越大,中高端肥料消费群体的不断扩大是必然趋势。着眼于营养提高、功能改善、减量增效、土壤改良、环境友好等需求的新型肥料,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从2011年至2018年的种植效益来看,经济作物的亩均利润远高于大田作物。相应地,经济作物的亩均化肥消费金额也远高于大田作物。例如,2018年蔬菜与苹果的亩均化肥消费金额为481.76元与454.12元,远高于稻谷、小麦和玉米的130.97元、

148.56元与137.53元。而且,近些年来蔬菜与水果的种植面积略有增加。2010-2021

年,我国蔬菜种植面积由2.61亿亩增至3.30亿亩,果园面积由1.60亿亩增至1.92亿亩,参照蔬菜和苹果的亩均化肥使用量,则我国经济作物复合肥市场的潜在规模在2000亿之上。根据中国化工信息中心的预测,2021—2025年中国新型复合肥市场的年复合增速将达到10%以上。经济作物产值高、利润高,复合肥使用量更大,对复合肥的价格敏感度更低,更关注产品贡献和配套技术服务。虽然新型肥料市场广阔,盈利能力高于常规复合肥,但中小复合肥企业普遍缺乏研发新型肥料的技术实力和配套提供技术服务的能力,因此,新型肥料是大型复合肥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竞逐的制高点。除经济作物外,玉米、小麦等主粮价格维持高位走势,种粮收益率提升能够充分调动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农户在下一季农资投入时偏好选择品牌复合肥,一些主粮产区的农户也会选择新型肥料。主粮需求明显回暖为新型肥料在大田作物地区的推广创造有利条件,大田作物施用肥料的产品结构有望向缓控释肥、水溶肥、药肥、功能性小肥种等新型肥料方向优化调整,进而带来新的盈利空间。

(3)复合肥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具备资源与渠道优势的企业优势显著近年来我国复合肥行业呈现产能过剩、行业集中度低的特点,复合肥企业进入成本、技术、品牌、服务和资源整合全面角力的关键阶段,具备成本优势、品牌优势与市场渠道优势的创新型企业在本轮整合阶段获得更多的优质经销商资源和市场份额,逆势扩张,提升市场占有率,并将在行业景气度回暖时具有更大的业绩弹性。

我国复合肥行业转型升级被列为复合肥行业“十三五”规划的重点,根据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的《“十四五”发展思路》,“十四五”期间复合肥行业继续以绿色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总体目标。复合肥行业正朝着规模化、高效化、新型化方向发展,复合化率也将逐步提高。在成本方面,拥有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企业,将在原材料价格波动时更具有抗风险能力;在产品竞争方面,着眼于营养提高、功能改善、减量增效、品质提升、土壤改良、环境友好等需求的新型肥料,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品牌方面,随着消费者对于肥料产品应用效果辨识的加强,拥有良好群众口碑的品牌将更容易在竞争中胜出;在市场竞争方面,拥有优质农资经销商资源的复合肥企业,将持续提升市场占有率;在技术服务方面的竞争将尤为激烈,农资供应和农业服务将朝着专业化、一体化、服务化和现代化趋势发展;资源整合将会加速,主要通过企业间横向兼并重组和上下游一体化整合开展。

(4)磷酸一铵行业受益于“三磷整治”供给优化

磷石膏是磷化工行业重要的危废产物,由于磷石膏处理成本高、处理难度大,是令所有磷复肥企业都头疼的问题。此前磷肥企业大多采取堆存的办法处理,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威胁。磷石膏问题,日益成为决定磷化工行业发展趋势的关键因素。磷石膏的处理能力,也将成为磷化工企业在行业竞争中能否最终胜出的关键因素。2019年1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改委联合印发《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其中提出,组织湖北、四川、贵州、云南、湖南、重庆等省市开展“三磷”专项排查整治行动。2019年4月30日,国家生态环境部印发《长江“三磷”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争取利用两年左右时间,基本摸清“三磷”行业底数,重点解决“三磷”行业中污染重、风险大、严重违法违规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2019年上半年相关省市完成排查,制定限期整改方案并实施整改,2020-2021年先后组织多轮对排查整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并要求对于“三磷”治理完成项目开展不定期回头看。加强磷石膏污染防治及综合利用,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磷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贵州、四川、湖北等磷化工大省相继提出磷石膏“以渣定产”的政策,即以今年循环利用的磷石膏量来决定明年的产生量,对磷石膏的循环利用转化率明确提出了要求。其中,湖北省作为磷化工强省,磷矿资源保有量、年开采量、磷肥产量等居全国第一,同时也是磷石膏产生大省。2022年1月,湖北省财政厅会同国家税务总局湖北省税务局研究起草了《关于将磷石膏纳入环境保护税税目“其他固体废物”范围的决定(草案征求意见稿)》《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将磷石膏纳入环境保护税税目“其他固体废物”范围的决定》。2022年3月29日,《湖北省磷石膏污染防治条例(草案)》提交湖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这是全国首部正式进入立法程序的磷石膏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草案。2022年4月,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严控磷铵等行业新增产能,加快低效落后产能退出,提高磷石膏等固废综合利用水平,多措并举推进磷石膏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稳妥推进磷化工“以渣定产”。在“三磷整治”及各级政策的持续推动下,行业准入条件和污染物防控标准的不断提升,磷酸一铵供给端落后产能显著出清,环保优势明显、资金实力雄厚、资源优势凸显的龙头企业将显著受益。

2016年中国磷酸一铵全年产量达到2334.92万吨,较2011年上涨104.9%,行业产能过剩。2016年后产能过剩叠加粮价持续下跌导致下游需求不振,中小企业陆续退出,行业产量逐年下滑,竞争格局持续改善。2019年起,在“三磷整治”和环保督察的持续推动下,行业准入条件和污染物防控标准的不断提升,磷酸一铵的产量加速下滑。根据百川盈孚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累计生产磷酸一铵1242.65万吨,较2016年的2334.92万吨大幅下降46.78%,连续五年下降。

2020年11月27日,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七届七次理事会研究确定磷复肥行业“十四五”发展思路:提出到2025年淘汰磷肥产能250万吨,控制在2000万吨P

O

/年以下。这意味着2025年的磷肥产能将在2020年的基础上还将大幅减少。

(5)土地流转成效显著,农业产业现代化促进优质农资的需求近年来,国家强力推进土地流转,旨在解决耕地碎片化导致的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2004年我国农村承包地流转面积仅为0.58亿亩,2020年10月全国农村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超过5.55亿亩,占全国承包耕地面积比例提升至41%,农村土地流转有力地推动了农业规模化发展,充分发挥适度规模经营在规模、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引领和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随着我国耕地流转面积的不断增加,流转比例的不断提升,我国农业的各类产业化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其中家庭农场作为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商品化经营的一种重要载体,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印发《关于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的指导意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关于全面实行家庭农场“一码通”管理服务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升家庭农场管理服务信息化水平,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深入开展家庭农场“一码通”赋码工作。多次对家庭农场培育发展作出部署,探索构建家庭农场示范创建体系,指导各地分级建立家庭农场名录制度,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旨在激发家庭农场发展活力。同时,对家庭农场立法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梳理,鼓励各地先行先试,出台规范性文件或地方性法规规章,推进家庭农场发展制度化、法制化。通过健全家庭农场管理服务制度和政策支持体系,引导更多农业规模经营户发展成为有活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仅是现代农业发展主体、主要农产品供给主体,同时还是社会化服务主体。当前,我国家庭农场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截至2022年底,纳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管理的家庭农场已超过400万家。

与传统的小农分散经营不同,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生产经营的规模效应更好,年收入远远高于普通农户。因此,其对复合肥的消费更看重肥效与性价比,对于农业的生产技术和服务的投入更看重投入产出比;此外,由于经营规模增加,传统的经营作业方式难以为继,规模经营主体更迫切地需要依赖农业技术和服务来降低其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这为复合肥龙头企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其次,相对于传统农户,规模化的农业经营主体对复合肥、技术和服务具有更强的甄别能力,注重复合肥的性能与功效。因此在产品、服务和价格方面具备优势,且真正能为规模化农户创造经济效益的优质企业将获得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规模集约化和分工产业化阶段,农户在农资购买方面的投入快速增长,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农业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一阶段不论市场规模还是增速,农资产业发展都十分引人注目。

(6)居民膳食结构升级推动中高端肥料需求不断增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长,居民的膳食结构和营养需求也在逐步升级,人们对高品质、多样化、营养健康、绿色安全的农产品需求越来越大。面对消费者需求品质的提高,国内农产品种植户也开始布局高档水果和蔬菜的种植,消费者对国内优质水果的需求及认可度有显著提升。近年来国内经济作物的品种数量不断增加、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2010年、2015年和2022年我国的蔬菜种植面积分别为2.61亿亩、2.94亿亩和3.30亿亩,果园面积分别为1.60亿亩、

1.68亿亩和1.92亿亩,呈现逐年稳健增长态势,未来肥料向新型化、功能化转变,中高端肥料的渗透率不断扩大是必然趋势。

2.公司所处行业与上下游的关联性

(1)与上游行业的关联性

复合肥行业的上游行业为基础化肥,即尿素、氯化铵、硝铵磷、磷酸一铵、氯化钾、硫酸钾等,主要提供氮、磷、钾元素。从复合肥产品成本构成来看,用作原材料的基础肥料占生产成本的比例超过80%,对复合肥产品成本及销售价格影响较大。其中,氮元素的主要提供者为尿素和氯化铵,少部分来自硝铵、碳铵;磷元素的基础肥料主要为磷酸一铵,其价格发展趋势主要受磷矿石、硫磺资源及磷石膏处理能力与成本的制约;钾元素的基础肥料为氯化钾,我国钾肥产能有限,部分通过进口满足,因此钾肥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综上,上游行业与复合肥行业关联度较高,原材料

价格波动对复合肥行业的生产、销售影响较大,公司通过不断强化上游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平滑原材料波动对公司经营的影响。

(2)与下游行业的关联性

复合肥和现代农业服务行业的下游行业为农业种植业,面向对象为经销商和农户,最终消费群体为广大种植户,以种植户的需求为导向进行生产和服务。近年我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工作收尾,土地经营权的流动和转让推动我国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同时居民膳食结构升级带动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农业生产对肥料(特别是新型肥料)和现代农业服务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随着农民科学施肥观念的不断增长和新型肥料的普及,农业种植业生产对复合肥的需求增长趋势将高于单质肥,且对复合肥的肥效提出更高要求。复合肥行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与下游行业农业发展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3.公司的行业地位及应对措施

公司是磷复肥行业龙头企业,产销量高居全国第一。面对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公司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主要从以下方面积极应对:一是坚持以工匠精神夯实产品体系,扩大品牌价值和影响力,深度借力渠道创新与模式创新,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二是紧跟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要求,深化与国际国内权威专家、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优势企业开展合作交流,通过借脑风暴实现科学技术的高位嫁接,支撑公司产品创新,推动构建以作物需求为导向的专用肥料产品体系,促进农业“提质增效、绿色发展”;三是强化产业链一体化的战略布局,增强公司抵御上游原材料波动风险的能力,加强公司的成本优势护城河,巩固主业核心竞争力。

(二)磷酸铁行业

受益于磷酸铁锂重回锂电池正极材料主流,2020年开始磷酸铁锂装机量大幅加速,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约为658.4万辆,同比增长88.8%;中国市场动力电池装机量约为302.3GWh,同比增长89.7%。从电池的材料类型来看,2021年7月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首次超过三元,此后磷酸铁锂电池持续领跑,并且与三元电池装机量的差距进一步拉大。2022年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为

184.5GWh,占比61%,同比增长126.5%;三元电池装机量为117.3GWh,占比38.8%,同比增长51.1%。

磷酸铁处于磷化工产业链的中游,是新能源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重要前驱体。受下游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池等对磷酸铁锂的高需求推动,上游原料磷酸铁需求量持续

攀升。据统计,2021年11月以来,磷酸铁企业开工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磷酸铁在2022年供给紧张,预计进入2023年后会有部分产能的陆续释放。

公司依托磷化工一体化产业链和四十年从事磷化工生产的经营积淀,迅速向磷酸铁等新能源领域转型升级。公司的首期5万吨/年磷酸铁已建成投产,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达标生产并出货,成为国内同行业该量级首条达标的生产线。

(三)磷石膏行业

磷石膏是磷化工行业重要的危废产物,由于磷石膏处理成本高、处理难度大,是令所有磷复肥企业都头疼的问题。此前磷肥企业大多采取堆存的办法处理,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磷石膏问题,日益成为决定磷化工行业发展趋势的关键因素。磷石膏的处理能力,也将成为磷化工企业在行业竞争中能否脱颖而出的胜负手。

在国家“三磷整治”和各地政府“以渣定产”要求下,公司积极行动,成立了子公司——湖北新洋丰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专门负责磷石膏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先后在湖北荆门、钟祥、宜昌和四川雷波建设4大生产基地,拥有国内首套磷石膏提纯量产装置、自主研发建设国内首套100万吨/年磷石膏提纯量产装置、建成投产国内首套50万吨/年建筑石膏粉锻烧线,可年产水泥缓凝剂、建筑石膏粉500余万吨,磷石膏年处理能力550万吨以上。公司为深入推进磷石膏综合利用,组建了六十余人的专业营销团队和售后技术服务团队,目前公司磷石膏制品市场覆盖全国十多个省市和地区。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是 □否追溯调整或重述原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单位:元

2022年末2021年末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2020年末
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后调整前调整后
总资产16,839,198,700.7713,137,349,448.5513,219,206,077.2527.38%11,665,896,200.7811,742,806,440.2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582,668,542.727,963,121,669.898,039,484,202.976.76%6,977,567,155.727,038,268,968.61
2022年2021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20年
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后调整前调整后
营业收入15,957,732,912.2911,801,526,609.2211,801,526,609.2235.22%10,068,533,177.4410,068,533,177.4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09,353,270.481,209,692,808.431,208,353,528.628.36%943,458,935.89942,505,044.4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72,359,139.301,182,642,806.281,181,303,526.477.71%909,011,890.63908,057,999.1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02,482,968.92335,119,104.30331,611,792.55534.02%2,571,177,399.042,570,221,861.42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1.040.960.968.33%0.740.74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1.030.950.958.42%0.740.74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52%16.30%16.13%-0.61%13.90%13.66%

(2) 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4,544,603,907.735,072,433,834.912,663,859,101.533,676,836,068.1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6,792,093.46513,114,827.36281,092,637.26108,353,712.4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05,763,020.44504,192,708.64272,920,903.7989,482,506.43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10,557,435.021,569,749,054.93-1,090,723,979.141,112,900,458.11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47,534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普通股股东总数54,688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0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0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股东性质持股比例持股数量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数量股份状态数量
洋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境内非国有法人47.53%620,076,47658,062,998质押110,000,000
杨才学境内自然人4.55%59,304,47044,478,352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瑞文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其他3.42%44,611,7260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瑞信稳健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其他1.13%14,736,3140
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泰聚信价值优势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其他1.07%14,000,0000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境外法人0.85%11,032,437
杨才斌境内自然人0.68%8,903,8466,677,884
杨华锋境内自然人0.64%8,404,8566,303,642质押4,200,000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瑞庆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其他0.53%6,883,8240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瑞恒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其他0.51%6,630,8120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上述股东中,洋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杨才学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属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一致行动人;杨才学与杨才斌系堂兄关系;杨才学与杨华锋系叔侄关系。公司未知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
参与融资融券业务股东情况说明(如有)

(2)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 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债券基本信息

债券名称债券简称债券代码发行日到期日债券余额(万元)利率
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洋丰转债1270312021年03月25日2027年03月24日999,937,9000.50%
报告期内公司债券的付息兑付情况根据《募集说明书》的规定,本期为“洋丰转债”第二年付息,计息期间为2022年3月25日至2023年3月24日期间的利息,当期票面利率为0.50%,本次付息每10张“洋丰转债”(单张面值100元,10张面值1,000元)债券派发利息为人民币5.00元(含税)。报告期内未到付息日。

(2) 公司债券最新跟踪评级及评级变化情况

2022年6月11日,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出具了新世纪跟踪(2022)100250号跟踪评级公告,维持公司主体信用等级为AA,并维持“洋丰转债”的信用等级为AA,评级展望为“稳定”。

(3)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近2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万元

项目2022年2021年本年比上年增减
资产负债率46.47%37.23%9.24%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127,235.91118,130.357.71%
EBITDA全部债务比33.35%39.28%-5.93%
利息保障倍数36.7238.25-4.00%

三、重要事项

详见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全文

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才学2023年4月18日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