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兴业银行:2022年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3-03-31

可持续发展报告(2022)

(环境、社会、治理报告)

SustainabilityReport(2022)

(ESGReport)

目录报告说明............................................................................................................................

董事长致辞........................................................................................................................

行长报告............................................................................................................................

关于我们............................................................................................................................

战略与管理........................................................................................................................

专题:坚持党建引领发展,筑牢企业治理根基..........................................................

治理篇:全面协同联动,打造价值银行.....................................................................

专题:深化组织机制变革,激活企业发展动能.......................................................

完善治理体系,提升发展效能...................................................................................

强化风险管理,坚持稳健发展...................................................................................

严守合规底线,诚信规范经营...................................................................................

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保护个人隐私.......................................................................

发展篇:擦亮三张名片,服务经济社会.....................................................................

专题1:深化“商行+投行”战略,构建全方位金融服务体系..................................

聚焦转型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服务重点区域,促进协调发展...................................................................................

专题2:广引金融活水,倾力服务福建高质量发展超越........................................

创新跨境金融,助力对外开放...................................................................................

深耕普惠金融,响应民生需求...................................................................................

服务篇:优化客户旅程,提升服务体验.......................................................................

专题:深化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生态赋能银行...................................................

保障客户权益,确保服务安心...................................................................................

专注客户体验,打造优质服务...................................................................................

普及金融知识,提升金融素养...................................................................................

环境篇:服务绿色发展,共护美丽中国.......................................................................

专题:保护生物多样性,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立足风险导向,践行ESG整合..................................................................................

应对气候变化,助力“双碳”战略...............................................................................

创新绿色金融,服务绿色经济...................................................................................

全面绿色运营,传递生态文明...................................................................................

支持国际倡议,共促绿色合作...................................................................................

社会篇:始终以人为本,共创美好未来.....................................................................

专题1:聚焦重点人才队伍,凝聚员工创新力量....................................................

专题2:发挥特色优势,共同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保障员工权益,优化职业平台.................................................................................

激发人才动能,赋能员工成长.................................................................................

奉献公益慈善,分享金融温度.................................................................................

倡导志愿服务,传递爱心力量.................................................................................

实践篇:兴业银行赤道原则执行情况.......................................................................

附录................................................................................................................................

ESG绩效总览.............................................................................................................

2022年部分荣誉.......................................................................................................

第三方鉴证.................................................................................................................

GRI标准内容索引......................................................................................................

《负责任银行原则》(PRB)指标索引

...... 142读者反馈表.................................................................................................................

报告说明

?重要提示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报告名称

“可持续发展报告”是兴业银行年度社会责任报告的名称,采用此名称是兴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公司治理理念与企业社会责任相结合的体现。同时,本年度报告编制兼顾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也称为“环境、社会、治理报告(ESG报告)”。

?报告时间范围

报告时间范围为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部分内容超出上述时间范围。?报告发布周期

本报告为年度报告。?报告组织范围

公司整体的内容以及子公司的部分内容。?报告采用称谓

报告中采用的“兴业银行”“公司”“本行”均指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编制依据

本报告根据人民银行《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准则》《关于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的意见》、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2年1月修订)》《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报告>编制指引》和《关于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扶贫工作信息披露的通知》、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企业社会责任指引》编制,并重点参考以下报告编制标准: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Goals,SDGs)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负责任银行原则》(PrinciplesforResponsibleBanking,PRB)

?《赤道原则(第四版)》(EquatorPrinciplesⅣ)

?全球可持续发展标准委员会(GSSB)《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GRIStandards)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社会责任指南》(GB/T36000-2015)、《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

南》(GB/T36001-2015)、《社会责任绩效分类指引》(GB/T36002-2015)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社会责任指南(ISO26000)》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CASS-CSR5.0)》

?报告数据说明本报告中的部分财务数据来自2022年年度财务报告,部分包括先前年度数据,数据获取和计算方法与以往年度报告相比没有重大变化。本报告所涉及的货币金额以人民币作为计量币种,特别说明的除外。

?报告获取渠道

本报告以电子版形式发布,电子版可在公司网站(www.cib.com.cn)ESG专栏查阅获取。?中英文优先考虑

本报告以中英文两种文字发布,在对两种文本的理解上发生歧义时,请以中文文本为准。

联系方式:兴业银行董事会办公室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江滨中大道398号兴业银行大厦邮编:350014

电话:+8659187839338传真:+8659187841932电子邮箱:

sustainability@cib.com.cn

Copyright?兴业银行

董事长致辞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兴业银行以迎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凝心聚力,转型变革,开拓进取,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迈出新步伐。胸怀国之大者,争当主流银行。截至2022年末,兴业银行总资产超过9万亿元,净利润超过900亿元,按总资产位居我国银行业第8位,按一级资本位居全球银行业第16位,稳居全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第3组,属于名副其实的大行。大行应有大行的担当。我们牢记“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的重要指示,围绕稳定经济大盘,加大金融活水灌溉实体经济力度,信贷增量和增幅继续保持股份制银行前列,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我们响应双碳战略、共同富裕、科技创新的时代召唤,持续擦亮绿色银行、财富银行、投资银行“三张名片”,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我们顺应“地产-基建-金融”旧三角循环转向“科技-产业-金融”新三角循环的发展大势,积极布局普惠金融、科创金融、能源金融、汽车金融、园区金融“五大新赛道”,努力在国民经济主战场担当金融主力军,开拓发展新空间。

坚持寓义于利,履行社会责任。2022年,兴业银行将董事会战略委员会调整为战略与ESG委员会,在公司治理层面进一步强化寓义于利的社会责任实践观,明晟ESG评级连续4年蝉联我国银行业最高的A级。我们信守“真诚服务、相伴成长”的承诺,积极让利实体经济,与客户共渡难关,信贷利率同比下降33BPs,累计为1.8万户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延期还本付息贷款超过800亿元。我们持续完善抗灾救灾、帮扶济困、捐资助学体系,全年公益捐赠超过8,000万元,累计对外捐款捐物合计超过6.5亿元。我们把金融为民的理念落到实处,设置惠民驿站超过2,000家,开展志愿者活动近8万人次,荣获首届“福建慈善奖”。加快数字转型,增强发展动能。进入数字时代,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数字化成为银行业生死存亡之战。我们加大科技财务资源和人力资源投入,全年科技支出超过82亿元,科技人才达到6,699人。我们加强科技创新和应用,设立金融科技研究院,完善兴业普惠、兴业管家、兴业生活、钱大掌柜、银银平台“五大线上平台”,实施大风控、大投行、大运营、大财富、大营销“五大流程优化工程”,推进流程标准化、数据标准化、模型标准化、开发标准化、运营标准化“五个标准化”,建设企

业级架构,谋划“未来银行”。我们加快数字化经营步伐,全年启动1,762个生态场景项目,成为全国第10家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取得数字化转型的标志性成果。

深化金融改革,激发组织活力。改革是提升组织效能、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我们强化顶层设计,稳步推进科技、零售、企金、行政后勤、党建纪检、福建区域、兴业研究改革,逐步建立起适应转型发展要求的组织架构。我们强化协同配合,实施“行领导战略分工+部门职能交叉设置”,建立各类柔性敏捷组织,打破“条线墙”“部门墙”,有力促进公私一体化、前中后台一体化、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我们强化市场机制,实施薪酬体制改革,将薪酬向一线和基层员工倾斜,做到以实绩实效论英雄。我们强化激励约束,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加快干部年轻化步伐,广聚天下英才,让兴业事业薪火相传。

守牢风险底线,确保行稳致远。防范风险是金融业的永恒主题。我们持续推进从严治行,建设清廉金融文化,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生态环境。我们推动全行知红线、守底线、扛极限,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拨备覆盖率维持行业较高水平。我们高度重视新型风险尤其是科技风险防范,持续完善网络、信息、数据、模型、算法管控体系,打好有备之战。我们全力维护公共安全,积极向中小金融机构输出专业人才和风险管理技术,有效增强金融生态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兴业银行也将迎来成立35周年。使命当前,重任在肩。我们将坚定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把自身命运更紧密地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大兴业力量。

董事长吕家进

行长报告

2022年,兴业银行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各项工作稳中有进。截至年末,资产总额较年初增长7.71%至9.27万亿元,营业收入较年初增长0.51%至2,223.7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较年初增长10.52%至913.77亿元,不良贷款率降到1.09%,拨备覆盖率236.44%,继续保持行业较高水平。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持续深化,寓义于利的社会责任实践模式不断焕发新光彩。

我们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巩固基本盘、布局新赛道,经营更可持续。大发展小问题,小发展大问题,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面对经济发展模式的快速转变,我们千方百计保持房地产业务、政信业务两大基本盘稳定,同时加快挺进普惠金融、科创金融、能源金融、汽车金融、园区金融“五大新赛道”,一些业务指标走向股份制银行前列,绿色贷款、科创贷款、战略新兴产业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分别超过40%、50%、60%、70%,资产负债表持续优化,业务结构与实体经济的契合度不断上升。在此过程中,我们着力树牢擦亮绿色银行、财富银行、投资银行“三张名片”,绿色融资余额较年初增长17.53%至1.63万亿元,财富管理规模超过3万亿元、理财规模位居全行业第3位,全年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近7,000亿元、位居全行业第2位,战略实施进度加快,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经营业绩的稳步提升,为我们履行社会责任奠定了更好的物质基础。

我们把客户作为工作起点,增强获得感、提升满意度,基础更加扎实。“客户-业务-效益”的逻辑,是银行经营的一般规律。我们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沉下心、沉下身、沉下力,推动重心下沉,积极服务“三农”、新市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群体,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我们坚持科技赋能,加快数字化转型,让服务普罗大众的效率更高、风险更低,也更可持续。我们承建并运营的福建“金服云”平台,把数据变成信用,把信用变成信贷,为小微企业融资超过2,000亿元,且平台模式从福建走向云南、甘肃、辽宁等地。我们突出零售长尾客户的数字化、集中化运营,全年零售客户增长超过1,200万户,创下历史新高。我们研发的卫星遥感应用系统正式上线,通过引入卫星遥感“新数据”,结合政府以及行业多方数据,能够建立作物种植画像,完善农作物资产评估与风险预警机制,为种植产业精准授信提供更强支撑。通过这一系列创新工作,年末我行企金客户数增至123万户,零售客户数增至9,175万户,为发展打下更加雄厚的基础。

我们把安全作为发展前提,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发展更有保障。防范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我们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强化房地产、政府融资业务、信用卡等重点领域风险管控,全年累计处置化解不良资产1,250.87亿元,切实向风险管控要效益。我们高度重视网络与信息安全、数据安全、模型和算法等数字化相关的风险管理,不断健全新型风险防控体系,确保各类风险始终可监测、可控制、可承受。我们强化“法治兴业”建设,加强执纪问责,推动全行形成“人人合规、事事合规、处处合规”良好氛围。我们密切关注中小银行风险,积极向中小金融机构输出风险管理技术、系统、人才,积极维护自身安全和公共安全。通过化存量、防增量、讲合规、稳大局,平稳健康发展有了更好环境。

我们把员工作为宝贵资产,努力办实事、提振精气神,组织更有活力。我们积极营造家园文化,成为全国总工会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试点单位,致力于创造舒适温馨的工作环境,增强员工归属感。我们创新推出“兴声”平台,倾听员工心声,解决实际问题,累计阅读量近1,500万人次、评论超过3.7万条,丰富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渠道。我们努力成为最佳雇主,持续加大员工能力培训,全年培训相关经费支出超过1.3亿元,努力让每一名员工都跟上快速变化的时代。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新的一年,我们将按照党的二十大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进一步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关系,传承弘扬历久弥新的寓义于利社会责任实践模式,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迈出更大步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做出更大贡献。

董事、行长陶以平

关于我们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兴业银行”)1988年诞生于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福建省福州市,2007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1166),是经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首批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中国首家赤道银行,并于2021年入选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历经34年持续拼搏和稳健发展,本行已跻身英国《银行家》全球银行1,000强前20强、《财富》世界500强前200强,MSCIESG评级连续4年蝉联中国银行业最高评级A级。

成立以来,兴业银行肩负“为金融改革探索路子、为经济建设多作贡献”的使命,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时开创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带着“敢拼会赢”的闽商基因,将自身发展融入时代洪流,与中国经济同频,与人民美好生活共振,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走市场化、差异化经营之路,顺势而为,锐意创新,引领同业金融、绿色金融、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等新兴业务发展,形成了横跨境内外,线上线下结合,涵盖信托、金融租赁、基金、银行理财、消费金融、期货、资产管理、研究咨询、数字金融等在内的现代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在为广大客户持续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战略与管理

兴业银行以“一流银行、百年兴业”愿景引领发展,按照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价值银行的总要求,积极培育业务特色和专业优势,推动全行经营理念从产品驱动向客户驱动转变,经营模式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从规模银行向价值银行转变。同时,本行主动将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发展战略与公司治理之中,全面践行与客户、与股东、与员工、与社会共成长的理念,持续引导、鼓励并积极探索以多种方式履行环境与社会责任,确立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与广大利益相关方携手迈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未来。

发展战略

锚定“1234”战略?坚持“轻资产、轻资本、高效率”转型方向,坚定“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发展信心,以极致客户体验为核心目标,
久久为功强大金融科技为动力引擎,持续增强“结算型、投资型、交易型”三型银行智慧内核,全面提升“重点分行、重点行业、重点客户、重点产品”价值贡献,努力建设战略目标清晰、经营特色鲜明、专业能力突出、科技创新领先、综合实力雄厚的主流银行集团,向“一流银行、百年兴业”的远大目标持续迈进。
树牢擦亮绿色银行、财富银行、投资银行“三张名片”?绿色银行方面,致力于成为全行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领者,在国际主流ESG评价中保持国内银行业前列。按照全市场一流绿色金融综合服务供应商的定位,践行ESG理念,着力扩展绿色金融体系的外延,布局碳金融。?财富银行方面,以全市场一流财富管理银行为目标,打造更加开放的投资生态圈,用全市场资源服务全类型客户的全方位、全周期资产配置需求,树立“要理财,找兴业”的口碑。?投资银行方面,致力成为全市场一流的资源整合者,持续推进投行生态圈建设,充分利用全市场资源,打造轻型投行,服务更多科创企业、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企业,助力形成高水平供给体系。
可持续发展战略?本行持续引导、鼓励并积极探索以多种方式履行环境与社会责任,确立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本行深刻认识商业银行的环境与社会责任,将ESG提升至集团战略和规划的高度,并制定相应的战略发展目标。
“寓义于利”社会责任实践方式?本行创新提出“寓义于利”的社会责任履行方式,将社会责任与银行自身业务相结合,落实到银行经营管理的具体环节,并且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寻找商机,探求一种可持续、可发展的银行与社会共赢的商业模式和社会责任实践模式。

可持续发展管理

本行已明确了由董事会承担ESG管理最终责任,在识别和管理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影响、风险和机遇方面,承担制定战略以及督促高级管理层及相关机构有效履行管

理职责的角色。本行于2022年正式将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更名为“战略与ESG委员会”,围绕外部ESG政策动态、ESG战略规划、重大政策与基本制度制定、ESG战略实施监督等职责,健全并完善组织架构、议事规则和报告路径,并由董事会与监事会共同开展“ESG建设专题培训与调研”,推动建立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ESG管理决策机制,强化董事会及专门委员会在ESG管理方面的重大决策职权。2022年,本行董事会及战略与ESG委员会审议可持续发展、ESG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个人信息保护、薪酬体系改革等议题,并针对相关意见形成董事会意见传导函,向经营管理层和总行相关管理部门传导,推动ESG管理水平的提升。

本行董事会持续引导、鼓励管理层积极探索以多种方式履行环境与社会责任,经济、环境和社会议题相关事项由董事会聘任的高级管理层成员负责;管理层以市场化的方式,通过提供专业的产品和服务,实现环境保护,增进社会福利。

本行在2021-2025五年发展战略规划中纳入ESG管理理念与规划,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准则、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编制印发了《兴业银行2022年ESG管理体系建设工作要点》,针对全行ESG工作的重点领域,发布ESG绩效提升方案系列指引,提升ESG体系应用转化率,真正提升内部治理能力、专业实力和创新水平。

实质性分析

本行依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国际通用的社会责任标准、金融行业典型特点,以及本行社会责任及ESG工作实践经验等因素,确定六大主要利益相关方。为确保了解利益相关方的关注与期望,并内化为进步的动力,本行定期开展ESG关键议题研究,并通过利益相关方调研进行议题实质性分析,以确保公司充分跟进和响应利益相关方关注重点。

识别基于公司上年度利益相关方调研结果,结合银行业政策与热点、本行的重大战略,以及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国际标准和指引等,识别和修订了公司的22项ESG议题。
评估为了解利益相关方的主要关注议题,本行对六个利益相关方群体进行问卷调查,进行各项ESG议题的重要度评分。2022年,利益相关方的调研着重推进对客户、董事、监事、投资者等相关方的问卷发放与有效回收。
筛选根据调研获得的ESG议题对利益相关方的重要性程度、对本行的重要程度,构建了实质性分析矩阵,以筛选出对本行经营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关
键议题。
管理依据议题矩阵图,列出2022年利益相关方对各项议题的关注程度,并同时参考GRI标准(GRIStandards),完整说明对应的管理方针、管理机制,并持续积极有效地管理和披露各项议题。

聚焦领域与进展

领域2022年进展SDGs目标
为股东打造价值银行?集团总资产超过9万亿元,营业收入超过2,200亿元,净利润超过900亿元,不良贷款率降至1.09%?反腐败政策培训504次,反腐倡廉培训覆盖达20.12万人次?数据安全投入规模超过1.24亿元,较2021年增加14.81%。全年共拦截超过3,720万次攻击
?受理信访举报6件;审核回复党风廉政意见421人次
为国家服务经济社会?战略新兴产业贷款余额3,006.07亿元,较上年度增幅达67.14%。?服务科创企业5.17万家,贷款余额3,437亿元,较年初新增57%?紧密融入乡村振兴,涉农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24.10%?加大困难企业和行业的纾困帮扶力度,累计为1.8万户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延期还本付息贷款超过800亿元?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较上年增长35.27%?福建省内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4,631亿元,较年初增长11.2%
为客户提升服务体验?全年信息科技投入总额达82.51亿元,同比增长29.65%?消费者权益保护培训覆盖率达100%,员工参与率达100%?营业网点客户满意度得分为9.63/10?95561客户服务热线服务满意度达99.91%?公众教育服务投入共计2,371.20万元,开展线上线下教育宣传活动10,674次
为环境共护美丽中国?推动集团全绿转型,绿色金融融资余额1.6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53%,稳居股份制银行第1位?制定ESG授信政策,将ESG风险评估体系嵌入业务条线授信流程?绿色贷款减排二氧化碳量1,403万吨、节水量达1,038.48万吨?累计适用赤道原则项目共计1,346笔,所涉项目总投资超过5,000亿元
为社会共创美好未来?每股社会贡献值达16.85元?年内对外捐赠支持达8,118万元,累计对外捐款捐物合计金额超6.5亿元?在福建省内219个网点建设“劳动者驿站”?成立超过160支青年突击队/志愿队,员工志愿者活动达15,349人次
为员工携手相伴成长?员工满意度得分96.36分(满分100分),员工满意度调查参与度达70%?内部候选人竞聘空缺职位达30.71%;员工离职率为7.18%,较上年下降2.81个百分点?实施“科技人才万人计划”,2,152名员工参加科技应用型人才认证考试?员工人均培训时长达207小时,同比增加12小时?“兴火社区”,超3万名员工访问,合计发布价值内容达9,684条,累计响应率超90%

专题:坚持党建引领发展,筑牢企业治理根基

兴业银行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决策部署,充分将“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品格融入精神血脉,切实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全过程。本行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不断完善党委会和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深入推进党建与经营管理工作同筹划、同部署和同落实,以党建文化建设凝聚改革发展正能量,实现党建与业务发展相融共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2022年度党建工作要点

政治建设把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作为首要任务,把稳增长、促改革作为头等大事
思想建设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信念之基,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提高意识形态管控能力
组织建设完善组织体系,坚持党管干部,坚持党管人才,让更多人才在兴业银行舞台上建功立业
作风建设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坚决纠治作风顽瘴痼疾,以好作风赓续好传统、建功新时代
廉政建设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纪律建设打造铁的纪律,打造执纪铁军,明确监督重点,加强成果运用,促进事业行稳致远

把稳“思想之舵”,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我国未来数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本行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第一时间组织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在全行范围内统筹安排学习培训、宣传宣讲、贯彻落实等工作,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凝聚力量,切实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全行的思想共识和实际行动。

同时,各地分行通过创新方式方法和平台载体,增强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在营业网点邀请办理业务客户共同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报告;为营业网点“兴公益”惠民驿站的“红色阵地”增配红色书籍,滚动播放庆祝二十大胜利召开海报。部分分行还组织开展了“学习二十大奋进新时代”线上答题、“学思践悟二十大踔厉奋发守初心”线上健步走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引导广大职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扛起守好“红色根脉”的使命担当。

深化“四位一体”,构建兴业党校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

2022年,本行进一步探索了党校党委、党支部、培训班临时党支部、党员的“四位一体”党建工作体系。通过制定培训临时党支部工作规范,深入开展生动的党建实践课,让科学理论转化为谋划党建工作的思路、做好党建工作的本领,促进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党务工作者的政治素养与党建工作质量。其中,兴业党校已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联合开展了4个班次的培训项目,并与中央党校、中国纪检监察学院等就合作办学保持深入交流。

2022年8月,本行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举办兴业银行第九期“重温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干部培训班2022年7月,本行于中国井岗山干部学院举办兴业银行第七期“重温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干部培训班

本行还在“兴知”移动学习平台开设了“党建”专区,推出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二十大精神、高层后备培训班等专题内容,并编写党建测试题目,通过“以考促学、以练带学”,提升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思想武装与党性修养。2022年,本行还通过“兴知”直播开展全行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结业人数264人。

治理篇:

全面协同联动,打造价值银行

专题:深化组织机制变革,激活企业发展动能

面对经济转型、技术变革、绿色发展等新背景、新机遇,兴业银行以“一流银行、百年兴业”愿景为引领,主动顺应“时代之变”,围绕金融市场化、综合化、多元化等发展趋势,稳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构建更具客户导向的组织体系,有效提升敏捷与协同能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动能与活力。2022年,本行围绕影响战略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性因素,统筹推进各项体制机制改革,相应调整优化组织架构。

优化总行内设委员会设置

本行细化完善管理决策类与业务评审类委员会设置,并在战略推动委员会下设立绿色银行、财富银行、投资银行、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等四个战略推动工作组,加强对全行重大经营管理事项的统筹协调和集中推动。

调整优化总分行组织架构

零售业务板块围绕以“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构建分层分类的客户经营体系,将零售条线组织架构调整为零售平台部、财富管理部、零售信贷部、私人银行部、信用卡中心等“五部”,完善零售金融业务管理体制机制。
企业金融板块将原有企金板块部门职责进行重构,调整设立公司金融部、绿色金融部(战略客户部)、普惠金融部(乡村振兴部)、机构业务部、交易银行部(国际业务部)、企业金融风险管理部等“六部”,强化绿色经营理念与行业客户生产经营的紧密结合,提升对中小微企业及涉农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同时更加适应当前产业链生态和数字化经营模式。
金融科技板块调整形成“一委、四部、一院、一公司”的新科技架构,即成立数字化转型委员会、科技管理部、数据管理部、科技运维部、安全保卫部、金融科技研究院,并重构兴业数金公司内设部门,强化本行

数字化领导、架构管理、数据服务、业技协同、研究创新、安全营运等领域的能力。

案例:勇当“碳”路先锋,成立兴业碳金融研究院

2022年,本行以服务国家“双碳”战略为宗旨,重点开展绿色金融、气候变化与环境经济学、能源与产业低碳转型方面研究,为集团“双碳”及绿色金融战略提供更有前瞻性的方向指引,为全社会持续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破题开路”。

图注:本行成立兴业碳金融研究院完善治理体系,提升发展效能兴业银行秉承理性、创新、人本、共享的核心价值观,持续健全“党委领导作用、董事会战略决策、高管层执行落实、监事会依法监督”的公司治理机制,坚持通过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管理提升内部运营效率,并扎实做好对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保护,切实防范各类经营风险,确保在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中,持续稳健地创造价值。

公司治理结构本行建立了科学、健全的公司治理架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分工明确、相互制衡、有机衔接,共同为提升本行的治理效能做出努力。为健全董事会职能及提升决策效率,本行董事会下设有五个专门委员会:战略与ESG委员会、风险管理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审计与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

考核委员会,对应负责本行重要议案及涉及环境、社会、治理等议题的讨论。其中,除战略与ESG委员会外,四个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均由独立董事出任。

本行坚持走综合化、集团化发展道路,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以银行为主体,涵盖信托、租赁、理财、基金、期货、资产管理、消费金融、研究咨询、数字金融等在内的现代综合金融服务集团。总行经营管理层下设战略推动委员会、数字化转型委员会、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投资决策委员会等十二个专门委员会组织,负责各类重大事项的决策部署与协调推进;总行层面建立起专业、高效的组织架构,设置了企业金融、零售金融、同业金融、投行与金融市场四大部门群组以及相关中后台管理部门,集团旗下拥有兴业金融租赁、兴银理财等多家全资子公司。

类别运作情况审议议案内容
战略与ESG委员会委员会主席:吕家进会议次数:5次平均出席率:100%审议或听取《兴业银行关于2021-2025年发展战略规划执行评估报告》《兴业银行2021年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兴业银行2022年恢复计划和处置计划建议》《兴业银行2022年上半年全行ESG管理体系建设情况报告》《兴业银行2022年度ESG管理体系建设情况报告及下阶段工作规划》和《兴业银行关于2022年度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情况报告》。
风险管理与主任委员:贲圣林审议或听取《兴业银行2022年度消费者权益
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会议次数:5次平均出席率:100%保护工作计划》《兴业银行关于2021年个人互联网贷款业务开展情况的年度评估报告》《兴业银行关于业务连续性管理情况的报告》《兴业银行关于2021年度零售条线理财代销业务情况的报告》《兴业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专项审计报告》《兴业银行关于2022年度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情况报告》《兴业银行关于2022年度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情况报告》《关于2022年度数据治理工作情况报告》。
提名委员会主任委员:漆远会议次数:5次平均出席率:100%《兴业银行关于聘任张旻先生为副行长的议案》《兴业银行关于聘任张霆先生为副行长的议案》《兴业银行关于聘任华兵先生担任董事会秘书的议案》《兴业银行关于调整董事会下设委员会成员组成的议案》。
薪酬考核委员会主任委员:徐林会议次数:2次平均出席率:100%《兴业银行2021年度董事履行职责情况的评价报告》《兴业银行2021年度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分配方案》《兴业银行职务职级薪酬体系改革方案》。
审计与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主任委员:苏锡嘉注会议次数:7次平均出席率:100%《2022年度内部审计项目计划》《关于修订<关联交易管理办法>的议案》《2021年度关联交易情况报告》《2021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关联交易情况专项审计报告》《关于2022年上半年内部审计工作情况的报告》。

注:本行独立董事苏锡嘉因连续担任本公司独立董事满6年,已于2023年2月辞去独立董事及董事会下设审计与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和薪酬考核委员会委员职务。2022年,本行持续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研判,注重银行的稳健和可持续发展,积极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年内,本行对《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议事规则》《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议事规则》《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议事规则》等进行了修订,进一步确保了公司治理基本制度全面、系统,公司治理各层级运作规范。

董事会运作本行严格依据《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进行董事会成员的提名和任免。董事由股东大会选举或更换,任期三年,董事任期届满可连选连任。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将适时向董事会提出董事候选人,遇有临时增补董事,由董事会提出后,建议股东大会予以选举或更换。本行重视董事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董事会成员具备有银行、投资、会计、ESG、科技、人工智能、风险管理等多元化的专业背景或管理经验,且熟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本行致力于建立专业、地域、性别、国籍和职业等方面趋于多元的成员结构,以促进董事会在决策过程中拓宽视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截至2022年末,本行现有11名董事,其中:独立董事5名、女性董事1名;董事平均任期为2.27年。其中,年内新增女性董事1名,且具有慈善与ESG从业经验;独立董事5名,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姓名职务性别出生年月任期专业背景
吕家进董事长1968.092021.07.26——2024.06.10金融(银行)
陶以平董事1963.042016.06.20——2024.06.10金融(银行)
行长2016.04.28——2024.06.10
陈逸超董事1950.112015.07.01——2024.06.10财务
肖红董事1972.102021.07.30——2024.06.10财务、金融(银行)
孙雄鹏董事1967.042021.07.30——2024.06.10金融(银行)
副行长2016.08.25——2024.06.10
苏锡嘉独立董事1954.092017.02.07——至下任会计专业独立董事就任之日财务、会计
贲圣林独立董事1966.012021.07.30——2024.06.10金融(银行)
徐林独立董事1962.062021.07.30——2024.06.10金融、ESG
王红梅独立董事1961.062022.01.25——2024.06.10科技、ESG
漆远独立董事1974.032022.03.10——2024.06.10金融、科技
李祝用董事1972.102021.07.30——2023.03.16法律、风险、金融(保险)

注:本行独立董事的建立及信息详见公司官网“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交流”一栏。

董事会独立性本行在《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独立董事最多同时在五家境内外企业担任独立董事;不得在超过两家商业银行同时担任独立董事。截至2022年末,本行独立董事兼任其他公司职务数量均少于4家。董事个人或其所任职的企业如与本行存在关联关系,均必须向董事会、监事会披露其关联关系的性质和程度,并遵循关联董事回避程序,若有涉及董事自身或其关联方应予回避,确保相关决策符合利益相关者的最大利益。董事会能力建设本行结合自身业务发展需求及董事专业职能,充分聚焦重点领域,精选培训主题,组织开展董事会调研培训与专题交流,加深董事对银行经营管理的了解,提升决策质效。2022年,本行共组织董事会成员参加培训3场,参与培训董事达22人次,年内董事人均参与培训时长达12小时,涉及科技效能管理、ESG管理体系建设、公司治理等主题。

董事会绩效评估本行制定了《董事履职评价办法》《董事监事履职时间计算标准操作细则》,持续完善董事履职评价的维度和内容,明确规定对董事履职评价包含董事参加董事会或监管部门组织的考察、调研及培训等活动的情况。本行定期总结梳理各董事的年度履职情况,形成董事会对全体董事的履职评价报告,促进董事忠实勤勉履行职责。

有关“报告期内召开的董事会有关情况”“董事履行职责情况”,详情请参见:

《兴业银行2022年年度报告》。

监事会运作

本行遴选了专业性强、管理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担任监事,充实监事会监督力量、构建科学有效的监督团队,并通过完善监事会议事规则、委员会工作规则等制度,健全公司治理监督体系。同时,联动内外部审计资源,加强整合联动,前移监督关口,切实发挥防风险、促发展的监督作用。

高管薪酬政策

本行于董事会下设薪酬考核委员会,负责定期结合同业薪酬水平、个人表现、战略目标实现情况等因素,定期审议本公司管理层的绩效评估与薪资制度及标准,并提报董事会审议。同时,每年围绕公司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按照绩效评价标准和

考核程序,对高级管理人员年度经营绩效进行评价,相关考核结果与高管人员薪酬支付挂钩。本行的薪酬管理坚持与银行公司治理要求相统一、与银行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相兼顾、与经营业绩相适应、长短期激励相协调的原则,高管人员薪酬严格按照主管部门审核确定并经公司治理程序审议通过的方案进行支付。同时,本行建立了较完善的薪酬延期支付机制,总行部门负责人和分行、子公司管理人员的部分绩效薪酬提留为风险金延后三年考核发放,考核期内如出现违规违纪或职责内风险超常暴露等情况将相应扣回相关责任人的风险金。

高管薪酬考核综合评价体系

指标类别指标项目
财务指标定量指标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偿付能力、经营增长,并对发生不良重大事项以及违规违纪等引入扣分机制
服务高质量发展定性指标支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科技建设等有关情况
支持绿色金融发展定性指标绿色金融制度建设、服务业务发展情况等

注:有关“现任及报告期内离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及报酬情况”,详情请参见:《兴业银行2022年年度报告》。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

构建多渠道、多平台、多层次信息交流体系,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本行高度重视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与价值传递,通过制度先行与落实跟进、高层参与与部门协同、定期交流与常态化沟通,构建起多渠道、多平台、多层次的投资者信息交流体系。

2022年,本行先后组织召开“2021年度业绩说明会”“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暨企金板块投资者开放日”“2021年度股东大会”“2022年中期业绩说明会”“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以及多场路演走访活动,均由高管层亲自参与,面对面坦诚、务实回答市场投资者关切,得到市场一致好评与信赖。其中,年度业绩说明会首次采用中文+英文,境内+境外,云端视频平台+上海交易所平台向全球投资者直播,并参与上交所“蓝筹重器”周活动。

在常规投资者交流活动之外,本行采用专题交流方式深化认识,包括结合一季报披露内容,举办投资者开放日活动,展现本行在“商行+投行”战略、“区域+行业”

经营策略下,布局新经济、形成新模式、取得新成效,并创新邀请3家客户参会与投资者互动交流。同时,本行积极维护投资者关系,获31家境内外主流券商机构出具最高推荐评级报告超百篇。

借助电话、邮箱、上证E互动平台、券商策略会、调研接待等各类渠道,加强投资者交流,答疑解惑;及时接听、查收、回复投资者来电与电子邮件来信;积极参加和接待国内外券商交流会;向市场传递本行在落实落细“1234”战略,推进三张名片,加快数字化转型,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亮点;在年报和半年报披露中增设与完善“战略实施情况”与“经营重点问题”信息披露;持续优化更新完善公司官网投资者关系栏目设置与信息数据等。

优化资本市场信息反馈方式,提升双向沟通效率

本行通过《投资者关系周报》《董监事资本市场信息月报》《重要信息报告》《资本市场备答手册》《股价表现分析》《股东变动分析》等定期和不定期报告,形成资本市场与上市公司之间更有效的双向信息互动。

?荣获“最佳市值管理团队奖”(财联社主办的“第三届财联社精英董秘高峰论

坛”)

?荣获“50家最佳上市公司”(新财富主办的“第四届新财富最佳上市公司”评

选)

?荣获“2022年度卓越上市公司”(南方财经主办的“金帆奖”评选)

强化风险管理,坚持稳健发展

兴业银行坚持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持续落实稳健、审慎的风险管理策略,增强应对各类风险的能力,确保资产质量保持平稳,努力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在合理的风险水平下安全、稳健经营。2022年8月,本行修订了《兴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办法》,从风险常规报告、ESG相关风险纳入、监事会监督、专项风险报告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本行持续健全风险管理架构,由董事会承担全面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负责建立风险文化、制定风险管理策略、设定风险偏好和确保风险限额、审议全面风险管理报告等职责。董事会风险管理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依据公司章程,重点负责审批及

检查高级管理层有关风险的职责、权限及报告等,并定期向董事会报告。监事会重点负责监督检查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风险管理履职尽责情况并督促整改。高级管理层承担全面风险管理的实施责任,负责明确全面风险管理中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制定清晰的执行和问责机制,确保风险管理政策与工作重点的充分传达与有效实施;建立完备的管理信息系统与数据收集机制。本行管理层还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履行全面风险管理相关职责,并协同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内审部门等,做好全行的风险管理应对。

董事会风险管理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风险管理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高级管理层

高级管理层风险管理委员会

风险管理委员会

监事会

监事会第一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

落实风险管控

落实风险管控监测和管理风险

风险履职审计

本行构建全面、立体、动态的风险防控体系:各业务部门、经营机构作为第一直接责任人,强化风险管理一道防线;风险管理部门承担制定政策和流程,监测和管理风险的责任;内审部门,承担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履职情况的审计责任。“三道防线”各司其职,共同致力于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

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本行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制定了清晰的风险管理策略,并逐年设定风险偏好,明确风险偏好的设定、传导、执行、监测、报告、评估和调整等要求。根据业务规模、复杂程度、风险状况的变化,对风险偏好进行调整。2022年在集团子公司管理、ESG相关风险管理、巴塞尔协议Ⅲ建设等方面取得实质进展,风险体系更加完善有效。

加强集团风险管理?建立集团子公司风险授权管理机制,结合子公司的风险承担能力,明确各子公司业务审批权限。?优化集团统一授信管理,建立集团并表管理额度,提高并表管理精细化。?优化重点子公司风控管理机制,推动下属机构优化资产质量。
加强ESG相关风险管理?下发23个ESG相关行业授信政策,积极引导信贷资源投向低能耗、低排放等符合ESG相关要求的业务领域。?深化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对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情况进行首次公开披露。?明确将ESG相关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要求各机构加强ESG相关风险管理情况报告。
推进巴塞尔协议Ⅲ项目群建设?进一步实现操作风险计量系统、市场风险计量系统和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量系统上线。?启动全行资本计量高级方法自评估;持续开展参数模型的更新迭代。

同时,本行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防范化解风险的根本举措,优化客户结构、资产结构、业务结构,持续提升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构的匹配度,进一步将金融资源向先进制造、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普惠小微、乡村振兴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促进金融与经济良性循环,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风险管理文化建设

本行建立了完整的风险管理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对象包括分行、条线、子公司等,并于每年对考核指标体系(包含资产质量指标、过程评价指标、集团风险画像指标等)进行后评价并修订完善。通过推行风险“吹哨人”制度,要求各级机构、风险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将风险管理工作中发现的风险问题和隐患向总行报告。对于及时报告的机构和个人,本行在年末考评中予以加分奖励,并给予合规嘉奖;未及时报告并造成不良后果的,将酌情采取问责措施。

2022年,本行全新发布了线上风控学习平台“兴风向7.0”,并继续在全行范围内开展“兴风向”风险管理专项活动,围绕“创新课题攻关”“既有课题推广”“全民学习”三大维度提升全员风控学习新热潮。

全民学习在本行兴知APP的风险管理关键岗位典型任务优秀课程与经典栏目中推出“兴风咖来袭”“兴风青年说-风控Star超级演说家”等17门课程,吸引全行超69万人次参与学习。
创新课题攻关开展2022年度“兴风向”创新课题攻关,总行专家导师总览行内前沿战略,聚焦课题场景,提前进入课题团队进行指导,并特邀外部专家就创新理念与热点进行主题分享,全年共有44家分行自主申报,27个课题入围初赛,13个课题组顺利入围决赛。
既有课题推广重点推进智能风控系统全行落地推广、优秀课题全行落地推广,年内提交课题应用报告共计47份,涵盖精细管理、数字风控、效率提升、热点前沿。其中,超过68%的课题已在分行落地应用。

图注:兴风向7.0

图注:全员风控学习

新兴风险识别与应对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新兴风险类别不断演变,以及监管广度和深度的增加,亦对银行业形成冲击。本行努力以前瞻性视角和体系化方法,动态识别、管理及应对新兴风险挑战。

新兴风险风险描述影响行动措施
气候变化风险气候变化已经成为金融风险的来源。在物理风险方面,极端天气事件、自然灾害可能使自身或客户业务中断或设备毁损;在转型风险方面,经济社会的低碳转型进程中,可能受政策变化、技术变革、能源结构调整等影响造成本行资产组合的不确定性。气候相关风险可能通过多个渠道演化为金融风险,对本行的财务或战略方面产生实质性影响,如: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减损;贷款组合违约风险上升;融资标的资产和租赁应收款的减值;影响贷款预计产生的现金流量等。详见本报告82-87页
数据安全风险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不断升级,银行的客户及相关交易信息更容易暴露在风险之下,如:敏感数据和个人信息存在过度收集或未妥善处理、遭致黑客窃取或篡改等。如发生重大数据安全事件,甚至触犯《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和违反金融监管部门要求,将导致监管问责、舆情风险、客户流失、经济损失、业务创新停滞等一系列严重后果。详见本报告33-37页
网络欺诈风险随着银行产品与服务网络化和场景化趋势的增强,不法分子可能通过木马、钓鱼链接、电信诈骗等手段,实施针对银行和客户的欺诈行为以获取不正当利益,并造成客户和银行的资金损失。银行客户遭受的欺诈风险有可能向银行转移,最终演变成为银行自身的资金、声誉等损失。若发生大规模欺诈事件,不仅会给银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详见本报告67页

严守合规底线,诚信规范经营

兴业银行坚持“业务发展、合规先行”的理念,持续深化集团合规经营理念,以“法治兴业”落地执行为主线,不断健全风险与合规内控管理长效机制。本行及子公司均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监管部门合规要求,聚焦重点业务领域管理,为业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合规内控相关的治理建设本行董事会负责审议批准本行的合规政策并监督合规政策的实施,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定期研究和评价;高级管理层对合规风险内部控制情况进行监督,落实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相关要求;督促经营决策、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得到整改。
合规制度建设出台并实施《兴业银行员工合规手册》《兴业银行员工异常交易行为管理办法》《兴业银行员工行为十三条禁令》《兴业银行案防工作管理办法》《兴业银行外包人员风险管理办法》《兴业银行员工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规范指引》等制度文件,进一步完善合规内控管理体系。
合规文化建设本行将加强集团合规文化宣导、提高员工守法合规意识纳入集团2022年兴航程“法治思维推进年”活动重要工作之一,各级机构通过多渠道提升全体员工的底线思维与合规意识。

商业道德与行为准则

本行已在《兴业银行员工合规手册》《兴业银行员工行为十三条禁令》《重要岗位主要负面行为清单》《兴业银行员工异常行为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中明确规定了严禁员工触碰的违规行为、违反商业道德行为等,并加强员工合规宣导与警示教育,增强员工合规意识,明晰商业道德的底线。同时,强化实施《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准则》,严格规范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职业道德。

本行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开展员工异常行为排查,持续推动辖内各机构持续强化员工异常行为管理,对违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本行人力资源部、法律与合规部等作为员工异常行为的主要管理部门,在日常工作中为全体员工咨询、

了解商业道德相关事项提供专业支持。本行审计部已开展员工异常行为管理审计调查,评估员工道德风险控制情况。

信访举报与处置

本行于2022年6月修订《兴业银行信访工作管理办法》,明确细化意见建议类、检举控告类以及申诉诉求等三类信访受理流程和处理时限要求,规定了应对信访人诉求的及时响应和回复,并设置信访接待场所、信访电话、电子邮箱。同时,对信访人信息严格保密,严禁向被检举、揭发的人员或单位透露,并对与信访事项或信访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个人执行回避制度。

截至2022年末,本行共受理信访举报6件(1件为重复件),其中初核2件、函询3件;审核回复党风廉政意见421人次。

反洗钱管理

本行建立了覆盖“总行、分行、支行”三个层级的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共制定了《兴业银行反洗钱工作管理办法》等反洗钱基本制度,内容涵盖客户身份识别和资料保存、客户风险等级划分、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裁合规管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反洗钱内控考核等方面。同时,聚焦反洗钱工作的重点领域,持续提升反洗钱工作有效性。

深化业务内嵌通过业务制度审查、业务洗钱风险监测、高风险业务的反洗钱检查监督等,将反洗钱事前防控、事中管控、事后监测的全流程管理要求植入业务管理流程和业务创新全过程中。
加强资源利用将反洗钱工作与银行的日常合规管理、案防管理进行有效融合,建立统一的风险防线,在信息充分保密的前提下,利用反洗钱工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线索信息,进一步提升本行内控合规管理水平。
洗钱风险防控从机构、业务(产品、渠道)、客户三个维度,构建洗钱风险识别、评估体系,定期开展全行层面洗钱风险评估;制定新业务洗钱风险评估指标、方法、流程和标准,预先分析业务中存在的风险漏洞和薄弱环节。

本行依据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政策,严格禁止开立匿名账户、与任何空壳银行进行直接或间接交易,并在客户业务办理、员工日常培训等环节充分纳入反洗钱相关要求,共同防范反洗钱相关风险。

面向客户面向员工
在客户开立账户和办理新交易的时候,严格执行“了解你的客户”(KnowYourCustomer,KYC)政策。当客户通过从事非法交易并导致风险升级时,本行将根据其所处的风险等级对其进行相应的尽职调查和相应的后续控制措施。本行为包含高级管理层在内的全体员工提供反洗钱和反恐融资政策培训。2022年内共组织开展13场反洗钱培训,累计参训人员2万余人。同时,创新采用开发反洗钱剧本打造沉浸式学习氛围、研究微视频小动画活泼宣传内容等方式,引导员工乐学向学、学懂学通。

反腐败管理本行对任何形式的腐败贿赂行为实施“零容忍”政策,已在公司官网刊载了《反

腐败政策》,在《兴业银行员工合规手册》《兴业银行员工行为十三条禁令》及重要

岗位主要负面行为清单均明确了:禁止员工索取、收受贿赂或者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以及行贿或参与利益输送、内幕交易等行为。同时,于《兴业银行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了本行董事、监事等不得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或其他非法收入。

本行持之以恒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重点工作,通过推进党建与纪检改革,完善巡察工作机制,壮大监督执纪队伍,建立贯通纪检监察、审计、风险、合规等在内的监督格局。2022年,本行正式印发了《“清廉兴业”文化建设工作规划(2022-2024)》,明确了清廉文化建设目标,并组织开展了清廉金融文化宣传月活动,通过组织员工参加廉政“微党课”、参观廉政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教育片、撰写书法作品

等多种方式,激发员工清廉内生动力,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2022年,本行共开展反腐败政策相关培训504次,反腐倡廉培训覆盖达20.12万人次。

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保护个人隐私

兴业银行深知,随着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加快,网络与信息安全以及隐私保护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本行依据网络与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建设全行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制定了一系列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及标准规范,明确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要求,结合相关应急演练和培训倡导,为客户提供更安全的金融服务。

网络与信息安全治理体系

明确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落实内部工作机制:本行坚决贯彻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明确总行党委对网络安全负主体责任,设立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作为网络安全议事协调机构,由本行网络安全第一责任人、董事长吕家进担任组长,网络安全直接责任人、董事、副行长孙雄鹏担任副组长,负责审议、推进、监督整体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2022年,本行召开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1次,网络与信息安全直接责任人组织召开专题讨论会议3次,每季度召开的内控委会议中也均不定期审议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事项。本行董事亦切实履行和贯彻监督职责,在年内审议通过了《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2年度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情况报告》。为进一步提升董事会在网络与信息安

全领域的治理效能,本行于2022年内新聘用的两名独立董事均具有通信、科技等企业从业经验,熟悉网络与信息安全相关议题。

整合专业人才资源,加大网络与信息安全投入:本行建立集团网络与信息安全专家团队,整合人才资源,持续向全行输出安全服务,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部落,强化打造兴趣培养和技术交流的平台,以提升全行的网络与信息安全能力。截至2022年末,本行网络与信息安全专职管理和技术人员已近120人,累计获得CISSP(信息系统安全专业认证)、CISA(信息系统审计师)、CISP(注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等高级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资质166人次。2022年,全行数据安全投入超过1.24亿元,较2021年增加14.81%。

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培训,提升员工安全意识:持续在全行范围内开展“兴安全”保密与信息安全主题活动,2022年全行共组织信息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培训、知识竞赛等学习活动共计220场,覆盖64,375名员工;组织开展隐私与数据保护专项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深度解读以及本行相关制度规范学习,全行共有68,000名员工完成线上课程学习,包括57,000多名正式员工和9,100多名劳务派遣员工;内部“兴安全”订阅号累计阅读数超53,000人次。本行在全行各单位均设立信息安全经理岗位,全体员工在发现信息安全相关事件或异常情况后,均负有第一时间报告本单位信息安全经理或总行网络与信息安全职能部门的义务。

搭建健全制度体系,严格执行各项要求:本行建立完备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三级制度体系,涵盖网络安全责任制落实、网络与信息安全组织规定、员工行为规范、安全研发、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网络管理、终端安全、供应链安全、检查、考核、表彰、问责等领域,形成共计42项网络与信息安全方针、策略、规范、流程、基线、指引和守则,确保在行内推行统一的网络与信息安全规范,并定期进行审校更新。

网络与信息安全能力建设

全面增强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能力:本行建立了完善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防护体系,覆盖网络、主机、终端、数据、应用等多个层面,同步建立了配套的安全运营机制,组建了专门的安全运营团队,实现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监测与保护。本行持续提升安全运营能力,开展安全防范演练,增强本行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保障能力,完善渗透测试管理体系,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2022年本行未发生攻击成功的网络安全事件。本行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下:

布局算力规划启动贵安新区数据中心建设、开启上海张江机房全面改造前期工程;提升系统“云服务”覆盖率,提升IT基础资源的弹性供给能力,开展“云网融合”的数据传输网建设工作。
安全运营能力全面提升预警和应急能力,提升网络安全态势感知、风险预警、攻击监测、分析处置和溯源能力。构建全方位、多纵深的安全技术防护体系,全面覆盖网络、主机、终端、数据、应用等领域。
安全防范演练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攻防技术能力,做好日常安全检测服务。2022年共拦截超过3,720万次攻击,完成信息系统渗透测试541个次,发现各类漏洞共2,602个。本行针对已识别的所有漏洞,及时采取措施完成修复。

充分评估第三方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本行建立明确包括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检视在内的第三方安全管理的全流程要求。在第三方准入前,通过严格开展尽职调查、合规审查全面评估第三方的网络与信息安全能力水平,在同第三方签订的合作协议中结合具体服务内容对合作方在网络与信息安全方面的保障措施、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进行规定。通过定期采集IT外包项目风险监测指标及对第三方服务质量进行考核评价等方式,对第三方服务和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进行持续跟踪、监测和监督,确保第三方达到一定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在数据第三方合作方面,严格落实对数据供应商的检查,在准入、过程中、结束后评价等环节加强供应商全面评估要求,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数据引入及使用阶段的安全合规自查、审查以及安全合规监督检查要求。

信息安全认证与测评

信息安全认证:2022年,经第三方机构审核,本行数据中心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符合ISO/IEC27001:2013标准,认证范围覆盖硬件运维、软件运维等IT服务管理活动;数据中台大数据基础平台、“鸣镝”实时数据服务平台、数据可视化平台通过三项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可信大数据”评测并获得证书。

图注:信息风险管理体系认证信息系统等保测评:本行严格按照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标准,持续开展定级、备案、测评、整改等工作。2022年,本行共有58套三级及以上系统、34套二级系统完成了等级保护测评工作。

个人信息安全及隐私保护

本行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充分尊重个人主体权益,制定实施覆盖个人信息全生命周期的安全要求,严格执行目的明确、公开透明、知情同意、最小必须、安全处理、主体参与的个人信息保护原则。

发布隐私保护政策年内正式发布《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隐私政策》,向社会公众公示本行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的总体声明。该政策适用于本行所有向自然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内容包含:承诺本行在业务设计、生产运营、技术管理、主体权利各环节落实个人信息保护合规要求;明确告知本行收集、使用、存储和共享个人信息的场景和处理规则;向客户说明其对个人数据所拥有的权利,包括访问、更正、更新及删除个人信息等。
开展互联网APP隐私合规检查建立互联网APP上线前的渗透测试及隐私合规检测机制。2022年,完成总行对客服务类APP初测13个次,累计开展65批次整改工作。
开展隐私计算领域研究通过成立敏捷小组、与院校、头部企业联创等方式,开展隐私计算领域研究,推进落实数据“可用不可见”,完成集团内反洗钱名单共享场景落地。
持续开展应急响应体系建设建立覆盖互联网仿冒应用、个人信息泄露等各类场景的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2022年,全行共组织开展相关应急演练2次。强化外部威胁监测,年内共监测处置涉及本行互联网仿冒应用1,391个,通过95561客户服务热线电话触达疑似遭遇电信网络诈骗的客户194位并开展针对性的安全警示教育。
个人信息安全内部审计本行审计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在年内面向全行开展“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内部审计”,审计范围涵盖了本行的隐私政策合规性、信息安全管理等。

发展篇:

擦亮三张名片,服务经济社会

专题1:深化“商行+投行”战略,构建全方位金融服务体系

2018年,兴业银行正式提出“商行+投行”经营战略,是国内最早一批提出“商行+投行”战略的银行,并将其作为本行“1234”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立足以客户为中心,依托本行长期以来在投行、同业和金融市场业务上积累的优势,与商行业务紧密结合,共同为客户提供综合化的服务。多年来,本行投行业务持续领跑市场,尤其是投行业务中债券承销业务、并购业务、资产流转业务具备领先优势,成为“商行+投行”落地的重要保障。

当前,随着国内经济结构持续转型,经济发展模式从“地产-基建-金融”旧三角循环向“科技-产业-金融”新三角循环转变,以新基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正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能。面对新动能下的实体经济主体的多元化、综合化融资需求,尤其是客户需求的变化,为进一步释放本行“商行+投行”的经营效能,服务客户全生命周期需求,本行于2022年11月推出了“商行+投行”2.0战略,进一步强化了“客户为本、商行为体、投行为用”的定位,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商行+投行”2.0重点通过集团牌照功能整合,打造七大类差异化产品体系服务客户全方位需求;通过客户资源整合,打通“大投行、大资管、大财富”链接,打造高效协同机制实现资金闭环,并从风险体系、考核机制、队伍建设、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提供更加完善的配套支持。

服务企业直接融资

本行深度对接和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已成为市场中主要承销商之一。围绕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把握绿色低碳转型、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新基建等战略发展机遇,引领各类债券产品创新,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促进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2022年,本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数量及承销规模排名市场第2位,年内先后落地市场首批科创票据、首单民营企业绿色熊猫债、首单社会责任债等。其中:承销实体企业非金债券644支,承销规模超4,100亿元。

同时,本行着力把握重点产业机遇,紧跟园区金融、科创金融、能源金融等新兴赛道发展趋势,积极通过并购融资、资本市场业务等为实体经济领域注入金融活水。2022年,本行通过并购融资投向实体经济领域超1,200亿元。

精准支持科创企业

围绕各类科创企业、科创人才以及高等院校、研究所、实验室,本行充分发挥“商行+投行”优势,专门推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聚焦债权融资、股权融资、资本市场、财富管理、个人金融业务领域,打造“专精特新”特色产品货架。通过成为企业的综合服务商,实施“主办银行”管理和服务,服务“专精特新”等科创企业水平和质效不断提升。截至2022年12月末,本行服务科创企业5.17万家,贷款余额3,437亿元,较年初新增57%,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服务覆盖率超过40%。

案例:“商行+投行”为企业汇聚金融活水位于常州的某光伏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从事EVA胶膜生产,属于细分行业龙头,因为市场拓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近年来资金需求量不断提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南京分行第一时间与企业沟通,依托“商行+投行”专业服务优势,为其设计了涵盖“投联贷”、项目贷款、流动资金贷款、票据贴现等多种模式的综合融资方案,授信额度总计达5亿元。同时,分行还主动推荐集团内的投资机构对企业进行了5,000多万元的股权投资,为企业未来的生产研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案例:苏州分行助推科创企业持续“造血”能力某科创企业业务发展较快,但受限于融资成本,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对此,苏州分行作为企业的主要授信合作银行之一,围绕企业需求和痛点,定制了以“股+债”相结合进行融资的服务方案,通过积极联动集团内股权投资公司参与企业B轮股权融资,最终对该企业完成股权投资2,000万元。股债结合、投融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既解决了企业资金需求,也优化了企业的融资结构。

聚焦转型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2022年,兴业银行主动顺应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发展等宏观趋势,制定并下发了《兴业银行2022年授信政策》《兴业银行关于下发ESG相关授信政策的通知》,重点支持新型基建、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国产替代、“专精特新”和“六个福建”等领域,不断提升本行经营与国家政策导向、实体经济发展的契合度,深度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

优化新兴产业服务模式

2022年7月,本行面向新兴产业领域探索推行“链长工作制”,通过组建跨部门、跨分行、汇聚行内外专家的敏捷工作小组,有效解决业务发展瓶颈,精耕细作产业链。截至2022年末,已在全行范围内组建49名产业链“链长”与团队,涵盖光伏装备制造产业、动力锂电池产业、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储能产业等多个新能源细分行业,5G通信、软件信息、信息技术等多个数字经济细分行业,以及聚酯新材料、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其他新兴产业。截至2022年末,本行战略新兴产业贷款余额3,006.07亿元,占对公贷款比例11.42%,较上年度增幅达67.14%。

2022年,本行着力支持以大数据中心建设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领域,全年大数据中心对公贷款投放超80亿元,余额同比增幅超300%。其中,苏州分行打造的绿色IDC节能降碳项目,荣获中国人民银行苏州市中心支行等有关机构联合颁发的“苏州市绿色低碳金融实验室2022年重点培训项目”三等奖。

加大制造业贷款投放

2022年,本行响应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工作安排,增加制造业贷款投放,着力响应制造企业的中长期资金需求。截至2022年末,本行制造业贷款年增量1,465亿元,占全行贷款增量的37%;中长期制造业新增1,207亿元,年增幅达77%。

打通园区金融“血脉”

园区是产业集聚与发展的重要载体,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本行于2022年内组建了总行园区金融工作专班,出台多项园区金融政策及工作指引,并派驻工作小组赴重

点园区开展实地调研。截至2022年末,园区金融资产较年初增长22.36%至1.72万亿元,园区金融企金存款较年初增长13.86%至1.27万亿元。

建立“技术流”评价体系

近年来,本行建立适用科创企业的“技术流”评价体系,从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发明专利密集度等15个维度考察企业,使用打分卡模型量化评估,并在客户准入、授权管理等方面实行差异化政策。通过将“技术流”作为“资金流”评价的重要补充,实行与“资金流”授信管控模式差异化的管理措施,有效破解科创企业因规模小、资产轻、增信手段有限等特点导致的融资难问题。截至2022年末,全行技术流投放实现表内外余额超2千亿元。

案例:牵头筹组邦普新材料产业园等银团贷款项目2022年,本行作为独家代理行,成功牵头筹组宁德时代邦普新材料产业园和邦普一体化电池材料产业园银团贷款项目,总规模达112.7亿元,并已于2022年3月落地首笔贷款。该项目预计2023年实现一期投产,规划产能36万吨磷酸铁、22万吨磷酸铁锂、18万吨三元前驱体及材料、4万吨钴酸锂、4万吨再生石墨和30万吨电池循环利用。项目建成后预计可为400万辆新能源汽车配套电池正极材料,并提供超过1万个就业岗位。

案例:上海分行全面评价企业综合实力,持续发力服务科技型企业2022年,上海分行充分运用“技术流”评价体系,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推动分行信贷结构优化转型。全年应用技术流模式累计审批574户,审批金额617亿元,带动科创金融投放309亿,同比增加125亿元,增幅67.93%;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笔数和金额位列全市场第2位,获上海市科委颁发的科技金融合作银行先进奖、市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创新中心奖,在人行信贷导向效果评估中被评为A类机构。同时,分行将技术流模式推广和园区金融融合推进,成立园区科创金融授信敏捷小组,搭建园区、企业、银行三方合作平台,持续提升对科创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和专业服务能力。

服务重点区域,促进协调发展本行紧密围绕区域发展战略,整合优化自身资源禀赋,持续加大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支持力度,不断完善区域差异化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全力保障重点领域融资需求,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支持东西部协作发展本行于年内召开了“东西部分行协同发展专题研讨会”,制定出台了《兴业银行东西部分行协作发展工作指引》,充分聚焦“西部所需”,发挥“东部所能”,促进东西部分行提升协作发展水平,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实施,目前已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资产构建、产业转移承接联动、人才双向交流等方面取得成效。截至2022年末,东西部分行项目联动共53笔,贷款金额574.24亿元;共组建行内银团47笔,贷款金额

355.87亿元。

同时,本行稳步推进“兴业银行贵安数据中心项目”建设。该项目位于贵州省贵安新区,项目总投资80亿元,规划建设1.68万个机架,约20万台服务器,已于年内完成总平规划、建设用地规划及施工许可手续与土建施工招标,并启动一期工程土建施工。

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案例:呼和浩特分行和北京分行协作,支持风电项目助力荒漠变绿洲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泰富1,000兆瓦风电项目是国家首批大型新能源基地400万千瓦风电的配套项目,项目总投资60亿元。项目建成后持续输送绿色电能,每年上网电量为36.32亿度,每年可节省标煤110.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43.6万吨,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该项目由呼和浩特分行牵头,与东西部对口分行北京分行组建行内银团贷款,采取“牵头行统一管理,参团行分开放款”模式,按照项目施工进度,已累计为企业提款合计5.16亿元,并已跟进泰富新能源锡林郭勒盟共享储能基地项目,助力荒漠变绿洲,推动绿色能源结构转型升级。

案例:石家庄分行全力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石家庄分行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全面支持国家战略的重要任务,通过发挥综合经营和特色业务优势,紧紧抓住非首都功能有序疏解这一“牛鼻子”,结合

支持长三角一体化

河北省“三区一基地”功能定位,建立健全项目对接机制,对重点项目开辟专项绿色通道,全力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金融服务工作。截至2022年末,该分行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领域项目融资余额达71.81亿元;为“北京-台北高速公路廊坊段”“润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京津冀润泽国际信息港云存储数据中心”等13个国家级、省级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融资23.55亿元。

案例:南京分行支持江苏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发展南京分行落实“链长工作制”要求,深入结合江苏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的发展需要,针对常州动力锂电池产业链、无锡5G通信产业链、徐州先进制造(工程机械方向)产业链成立3个“链长工作制”团队,由下辖无锡分行、常州分行、徐州分行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链长”,全面深化产业链供应链与金融服务链合作。截至2022年末,通过“链长工作制”供给服务3个产业链相关客户185户,表内外资产业务余额超过180亿元。

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案例:南京分行支持江苏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发展南京分行落实“链长工作制”要求,深入结合江苏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的发展需要,针对常州动力锂电池产业链、无锡5G通信产业链、徐州先进制造(工程机械方向)产业链成立3个“链长工作制”团队,由下辖无锡分行、常州分行、徐州分行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链长”,全面深化产业链供应链与金融服务链合作。截至2022年末,通过“链长工作制”供给服务3个产业链相关客户185户,表内外资产业务余额超过180亿元。

案例:广州分行深化商投联动,护航区域经济行稳致远广州分行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大局,依托“商行+投行”优势,加大对区域内重点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商行贷款及股权直投联动,扶持战略新兴产业与科创企业发展壮大。?发挥债券承销投资优势,通过债券承销与投资引流金融活水。截至2022年末,

已累计为35家区域企业承销50只债券,规模384亿元;通过债券投资服务企业42家,投资金额近140亿元,并成功发行湾区首单绿色债、气候债双达标债券和湾区首单资金用途类科创票据。?把握投贷联动业务优势,服务“湾区独角兽”和“专精特新”客群。截至2022

年末,累计给予169家专精特新企业授信额度,贷款余额52亿元,较年初新增

5.13亿元,还参与了多个新能源产业链企业股权直投。

支持长江经济带建设

案例:广州分行深化商投联动,护航区域经济行稳致远广州分行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大局,依托“商行+投行”优势,加大对区域内重点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商行贷款及股权直投联动,扶持战略新兴产业与科创企业发展壮大。?发挥债券承销投资优势,通过债券承销与投资引流金融活水。截至2022年末,

已累计为35家区域企业承销50只债券,规模384亿元;通过债券投资服务企业42家,投资金额近140亿元,并成功发行湾区首单绿色债、气候债双达标债券和湾区首单资金用途类科创票据。?把握投贷联动业务优势,服务“湾区独角兽”和“专精特新”客群。截至2022

年末,累计给予169家专精特新企业授信额度,贷款余额52亿元,较年初新增

5.13亿元,还参与了多个新能源产业链企业股权直投。案例:贵阳分行支持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助力构建区域生态品牌

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贵阳分行为贵阳经合生态环境有限公司批复授信5.45亿元,期限21年,用于长江经济带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PPP项目支出。该项目采用了PPP合同项下受益权质押作为增信措施,通过创新增信方式盘活了生态资产,真正做到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贵阳作为长江珠江上游绿色屏障建设示范区,该生态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将明显提升相关流域水质,为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及转型提供良好的绿色基础设施。

案例:西安分行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绿色金融“活水”

西安航天基地作为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存在供水水压不足,供水量协调困难等问题,掣肘了基地飞速发展。西安分行了解客户需求后,充分考虑区域实际,发挥绿色金融优势,为西安航天城水资源管理有限公司给予绿色融资3亿元,用于航天城水厂及配套工程项目建设,助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绿色金融“活水”。

专题2:广引金融活水,倾力服务福建高质量发展超越

兴业银行坚持根在福建、心在福建,始终把服务福建作为重中之重。2022年,本行将原有的福建业务总部改革为福建管理部,负责统筹协调推动福建省内九家一级分行的经营发展,以福建为区域发展试验田,在重点突破中带动全局。同时,本行持续强化产业一体化经营,充分聚焦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海洋经济、文旅经济“四大经济”,切实担好福建金融主力军的职责,努力为福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作出更大贡献。

案例:西安分行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绿色金融“活水”西安航天基地作为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存在供水水压不足,供水量协调困难等问题,掣肘了基地飞速发展。西安分行了解客户需求后,充分考虑区域实际,发挥绿色金融优势,为西安航天城水资源管理有限公司给予绿色融资3亿元,用于航天城水厂及配套工程项目建设,助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绿色金融“活水”。指标

指标2022年较年初增长
福建省内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4,631亿元11.2%
福建省内“四个经济”领域贷款余额1,630.53亿元24.97%
其中:数字经济领域贷款余额649.46亿元17.17%
其中:海洋经济领域贷款余额331.52亿元26.65%
其中:福建表内外绿色融资余额1,341.09亿元35.83%
其中:文旅行业贷款余额516.36亿元12.49%
福建省中小微企业纾困专项资金贷款累计投放额106.89亿元57.45%
其中:本年投放额39.00亿元13.24%
所支持的企业数1,770家78.43%

赋能服务数字经济建设

助力福建打造“数字应用第一省”为加快核心技术攻关与前瞻性研究,推动金融科技研究成果落地转化,促进金融科技创新与服务实体、服务民生、服务福建精准对接,兴业银行瞄准场景金融、智慧金融、云金融、安全金融等方向,着力解决金融科技领域“卡脖子”问题,助力福建打造“数字应用第一省”。

共同培养数字金融人才继2021年10月兴业银行与闽江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2022年9月17日,兴业数字金融人才定制班开班仪式在闽江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双方创新探索人才培养,已制定“应用科技+高端金融+兴业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赋能服务绿色经济建设本行厚植福建绿色经济发展新优势,主动融入福建绿色发展大潮,积极参与和支持全省打造绿色金融专区,带动各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积极支持绿色产业。依托金服云平台,已开设三明、南平绿色金融专区、绿色工业金融专区、林业金融专区、碳金融专区等服务专区,并创新打造了“林权按揭贷”“福林贷”“快农贷”等特色金融产品。截至目前,已上线产品近70款,为三明、南平两地1.8万余家企业撮合融资超280亿元,助力360余个企业及项目通过绿色认证,实现绿色奖补线上化。

赋能服务海洋经济建设

福建是海洋资源大省,也是海洋经济大省。本行紧跟“海上福建”战略部署,构建了涵盖海洋产业园融资、海洋生态圈供应链融资、海域使用权质押、蓝色债券等多元化蓝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与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合作,在全国率先开展蓝碳金融,设立全国首个“蓝碳基金”,完成全国首宗海洋渔业碳汇交易,实现我国海洋渔业碳汇交易领域“零的突破”。2022年末,兴业银行在福建省内海洋经济领域贷款余额达332亿元,同比增长26.7%。

图注:厦门分行落地全国首宗海洋渔业碳汇交易同时,本行依托金服云平台紧紧围绕省内海洋经济发展和渔业转型升级以及对外贸易重点领域,借助省级政策性优惠贷款风险分担资金池提供的贷款风险补偿作为增信手段,引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通过乡村振兴贷、商贸贷、外贸贷等“快服贷”系列产品帮助水产养殖、远洋渔业、水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领域小微企业提升融资可得性。

赋能服务文旅经济建设金服云平台牢牢立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和使命,积极融入福建“全域生态旅游省”建设,依托文旅专项贷等政策,通过大数据匹配,重点支持福建文旅融合新业态文化产业园区、非遗技艺保护传承等文化产品项目及打造“闽式生活”旅游产品

项目,并将纾困政策等向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领域倾斜。同时,通过创业担保贷、个人经营贷等产品,进一步助力文旅产业中活跃的个体工商户群体,累计已放款超3,400户。

案例:智慧场景生态银行赋能文旅经济发展本行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优势,探索打造福山郊野公园智慧场景生态银行新模式,陆续在福州西湖、金牛山体育公园、乌山历史风貌区、闽江公园、花海公园等22个公园复制推广。通过完善智慧文旅服务体系,推动福建省文旅产业加快数字化升级,为民众文化旅游生活提供更优服务。

案例:南平分行聚焦“一县一品”,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2022年,南平分行与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创新打造武夷山市“三茶统筹”“金融+”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成为兴业银行省内首家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助力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更好统筹发展。锚定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发力点,引导金融资源进一步下沉县域,南平分行拓宽金融服务思路,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助推“一县一品”县域特色产业发展。

创新跨境金融,助力对外开放

2022年,兴业银行紧密融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积极落实国家“稳外贸”政策,响应“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等发展战略,挂牌设立国际业务部,与交易银行部合署办公,牵头全行国际业务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推动全行跨境人民币业务、自贸区业务、霍尔果斯国际合作中心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构建了国际化、多元化、线上化的跨境金融综合产品服务体系。重点挖掘

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贸易新业态等领域;把握跨境结算、跨境融资、资金交易等机会。践行普惠金融理念,便利小微企业跨境融资。正式上线符合小微企业贸易融资和汇率避险需求的“兴业跨境贷”产品。截至2022年末,本行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达13,863亿元,同比增长近50%。

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本行于2022年共为26户“一带一路”国家的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放款金额超过140亿元人民币。同时,针对与“一带一路”国家发生贸易往来的境内企业,本行于2022年为相关业务累计提供超40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支持。

支持人民币国际化

本行依托债券通业务,作为境外投资者进入内地债券市场的主要渠道,有效促进境内外债券市场互联互通,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2022年,本行债券通“北向通”做市交易量逾2,870亿元。同时,本行以“南向通”开通为契机,作为首批合格境内投资者,积极与多家境外做市商达成首批交易。2022年全年债券通“南向通”交易量846.38亿元。

案例:菲律宾企业通过本行跨境贷款业务获得5亿美元授信额度本行以国际银团参与行身份,通过出口买方信贷融资形式为某菲律宾某企业提供授信额度5亿美元,期限15年。此项目的实施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对推动通讯行业产业链、企业、技术标准走向国际,树立强国形象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案例:央企客户应用CIPS标准收发器实现跨境人民币收款2022年1月,本行结合企业跨境支付需求,为某央企客户上线CIPS标准收发器(企业版),帮助其从境外收款2.5亿元跨境人民币,实现全流程线上化操作,显著提升跨境收款时效性和安全性,有效降低管理成本。

拓展跨境金融服务

本行充分聚焦外贸企业跨境金融服务需求,积极拓展跨境金融服务产品及“兴业单证通”线上化服务平台,为企业降成本、稳运营、增便利。

案例:央企客户应用CIPS标准收发器实现跨境人民币收款2022年1月,本行结合企业跨境支付需求,为某央企客户上线CIPS标准收发器(企业版),帮助其从境外收款2.5亿元跨境人民币,实现全流程线上化操作,显著提升跨境收款时效性和安全性,有效降低管理成本。进出口业务优惠收费

进出口业务优惠收费通过免除和下调对企业客户的市场调节价服务收费,包括国际保函手续费、国际信用证手续费、托收业务手续费、结售汇优惠、涉外汇款
费用等,年内已帮助减免进出口业务相关手续费共计44,725万元,其中支持小微企业减免金额约8,148万元。
新业态下的跨境业务推进外贸新业态项下跨境业务发展,服务好跨境电商、海外仓、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新型离岸贸易等领域。截至2022年末,本行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已服务跨境电商进出口企业144户,带动跨境结算量超过231.13亿元人民币。
优化跨境电商金融服务通过建立数字化集成模块,与某跨境电商北美站点对接,后续将逐步丰富拓展境外电商平台覆盖,建立多平台、多渠道业务服务体系。

案例:“兴业单证通”全流程线上化,为企业涉外业务保驾护航本行通过“兴业单证通”支持企业从业务申请、电子单证审核到业务落地全流程线上化办理。2022年,本行服务福州某企业线上办理进口信用证业务,无需线下提供纸质材料,大幅缩短业务办理时间。年内,该客户已通过“兴业单证通”在线开立信用证35笔,累计金额超2,000万美元。

案例:“兴业单证通”全流程线上化,为企业涉外业务保驾护航本行通过“兴业单证通”支持企业从业务申请、电子单证审核到业务落地全流程线上化办理。2022年,本行服务福州某企业线上办理进口信用证业务,无需线下提供纸质材料,大幅缩短业务办理时间。年内,该客户已通过“兴业单证通”在线开立信用证35笔,累计金额超2,000万美元。

案例:支持外贸新业态,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本行通过本外币结算、跨境人民币资金池、授信业务等综合性金融服务方案,支持跨境电商企业发展,截至2022年末,包括进口跨境电商企业某集团在内共89家企业在本行开立账户,当年在本行跨境结算量达35亿美元。

支持企业跨境发展

2022年,本行通过建立境外贷款和国际银团双沙盘,以一户一议的沙盘作业模式服务“走出去”客户融资业务。截至2022年末,共服务“走出去”企业约40户,融资余额超过230亿元人民币,服务产品主要包括流动资金贷款、国际银团、并购贷款等。

同时,本行精准支持“走出去”企业境外融资需求,年内落地了某集团境外企业

6.43亿元人民币NRA(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贷款,该公司是“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战略合作伙伴和长江经济带生态大保护战略合作伙伴,该笔贷款支持将有助于企业提升其环境与社会效益。

支持自贸区金融发展

本行积极响应各地自贸区金融政策,依托自贸区平台积极推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整合利用,有效支持自贸区金融创新、推进自贸区业务发展。

案例:香港分行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供跨境融资业务香港分行落地分行首单面向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跨境融资业务,为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长光卫星)提供第一笔境外融资,在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同时,打通该企业境外融资通道。长光卫星是我国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首家民用卫星制造企业,曾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在海口

在海口海口分行落地首笔新型离岸贸易业务,推出“FT结汇质押+银票”“美元存款+远期结汇+银票”等多项组合融资方案。同时,为客户推荐FT美元结汇跨二线划转作为银票保证金进行质押开票业务,提升分行跨境结算量及汇兑中收,实现银企双赢。
在福州福州分行为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内企业落地分行首笔“兴业跨境贷”业务,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大幅缩短放款业务时长,无需提供抵押物,有效缓解银行风控要求与小微企业担保不足的矛盾,增强企业主动避险意愿。
在深圳前海分行建立健全项目对接机制,对重点项目开辟专项绿色通道,全力做好前海自贸区协同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特别是针对服务港澳及世界青年创新创业的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厂园区,分行全力搭建园区、企业、银行三方合作平台,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增信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持续提升对科创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和专业服务能力。
在厦门厦门分行协助自贸区内外贸企业办理全行首笔CIPS标准收发器支付业务并为其上线支付透镜功能,携手自贸区内企业成功发行了全国首批、福建省首单用途类科创票据,并落地全行首笔外币存款线上定活互转业务,助力自贸区企业走出去。

深耕普惠金融,响应民生需求普惠金融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兴业银行将普惠金融定位为全行业务转型发展的五大新赛道之一,不断加大小微企业等普惠金融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积极拥抱数字化发展潮流,全面加强和改进小微金融服务,切实让金融服务延伸至普惠小微,从城市走向广阔农村。截至2022年末,本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1,963.35亿元,涉农贷款余额达5,809.82亿元,对公普惠贷款增量、涉农贷款增量等均居股份制银行第1位。

数字赋能,“兴业普惠”智能发力本行响应普惠金融的“数字化转型”趋势,通过建平台、拓场景、聚数据,着力打造“兴业普惠”平台,破除信息不对称瓶颈,帮助中小微企业走出融资困境。结合产业链、乡村振兴、科创金融、公私联动等各类场景,本行积极对接各类平台、核心企业、生态场景,大量拓展场景数据,已构建了“快易贷”“快押贷”“快担贷”“快供贷”四大产品体系,并推出了一系列线上普惠融资场景版产品,为更多中小微企业享受到金融的雨露甘霖。

截至2022年末,“兴业普惠”平台累计接受超17万户申请,解决融资需求3.39万笔,金额1,005.81亿元。2022年,本行全年线上普惠融资余额近300亿元,较年初增长超200亿元;贷款客户数1.2万余户,较年初新增6,000余户。

扶持小微,持续做好“六稳六保”

本行持续深化落实“六稳”“六保”任务,持续加大困难企业、行业纾困帮扶力度。年内,对于2022年第四季度到期的、暂时遇困的小微企业贷款,由分行与借款人按市场化原则共同协商延期还本付息,延期贷款正常计息,并给予不下调风险分类、落实尽职免责等相关专项政策支持,切实为中小微企业切实降低融资成本,帮助小微企业稳发展、行长远。

2022年,本行已累计为1.8万户中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和货车司机)提供延期还本贷款支持,涉及贷款金额共819亿元;累计为2,182户中小微企业提供延期付息支持,延期付息金额共1.81亿元。

心系民生,助力惠民金融服务本行持续聚焦教育、医疗、社保服务等公共服务与社会民生领域,主动加强民生领域补短板项目金融支持,并结合数字普惠技术深化民生领域场景生态圈建设,切实助力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升。

养老本行充分聚焦中老年人的多层次养老保障需求,深度参与国家个人养老金的制度设计与政策试点,致力于搭建全链路、一站式的养老金融服务生态,为客户提供从账户开立、资金缴存到理财投资等全周期的个人养老金服务。2022年11月,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在36个现行城市或地区启动实施,本行成为首批取得个人养老金业务开办资格的商业银行之一,正式为参加人提供资金缴存、缴费额度登记、个人养老金产品投资、个人养老金支付、个人所得税税款支付、资金与相关权益信息查询等服务。截至2022年末,本行共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229.16万户,市场排名第三。

同时,本行深耕普惠型财富管理领域,针对中老年客户推出了养老理财、个人养老金和商业养老保险等多种类型产品,并根据个人养老金客户的生命周期以及风险偏好,推出个人养老金投资建议及养老规划功能,结合客户风险偏好及财富阶段为客户出具资产配置建议书,并针对性的对客解读。截至2022年末,共销售养老理财规模

30.17亿,惠及客户1.7万人。本行还在旗下的互联网财富管理平台——“钱大掌柜”上线了养老专区以及个人养老金融业务,其中包括个人养老金账户开立、缴费、查询等功能,并提供养老资讯、养老权益等配套服务,让丰富的养老金融账户、养老产品、养老权益活动等惠及更多中老年金融消费者。

教育本行依托教育云平台为教育行业客群提供基于业务场景、简单易用的“一站式”服务,满足客户校园缴费等核心需求。截至2022年末,已上线高校、幼儿园等各类客户931户。同时,依托教培资金监管平台,助力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规范校外培训办学,截至2022年,累计上线客户2,504户,覆盖全国22个省份。

医疗在医疗方面,本行关注医疗健康“互联网+”建设,聚焦医疗机构多渠道收单和综合对账的痛点,建立本行医疗综合支付服务平台,提升医疗机构经营效率,打造本行特色医疗行业品牌。截至2022年12月末,已在全国接入101家医疗机构。

案例:“教育云”平台助力校园食品安全保障南京分行针对校园食堂管理领域,以“教育云”平台为基础,为涟水县上线阳光膳食监管平台。该平台能够实现食材从采购端到运输端再到收货端视频监管流程,确保涟水县各学校用餐食品安全,并行对接总行教育云平台,支持食材采购及餐饮费用收缴全过程的信息汇集和展示,学校可通过比价进行预订采购、通过实时数据监控食材运输、通过智能电子秤实现快速验货收货、通过统一收付系统收缴餐费和支付采购费用,极大提升了校园食堂管理的安全性,让学生“吃得放心”、家长“花得安心”。截至2022年末,阳光膳食监管平台已覆盖涟水县60所中学、小学、幼儿园等公立学校。

案例:漳州分行支持漳浦天福医院建设漳浦天福医院是一家多功能的大型非营利三级综合医院。2022年,漳州分行与

公共事业本行持续升级“兴生活”缴费服务平台,将服务领域从“水电燃暖”等公共事业类拓宽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物业费等泛缴费领域,为更多民众提供便捷缴费服务。截至2022年末,该平台已累计接入客户279户,覆盖全国26个省份。

天福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围绕绿色经济、乡村振兴、医疗教育等重点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并为天福医院提供授信2亿元,助力天福医院打造“一流的环境、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的漳州南部区域医疗中心。

案例:西安分行住房维修金项目西安分行依托总行“兴生活”缴费平台,在与西安市住建局对接“西安市房屋维修资金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开发维修资金线上缴存业务,改变客户需前往营业网点缴纳的传统线下模式,支持24小时全天候办理缴存业务。客户可直接通过扫码线上缴费,并支持微信、支付宝和银行卡多渠道支付。系统上线一个多月收到维修资金缴费901笔,累计缴存金额577.81万元。同时,该系统模式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未来分行可借助此模式开发多个业务场景的缴费功能,为构建“G-B-C”的生态场景体系添上重要一环。

案例:西安分行住房维修金项目西安分行依托总行“兴生活”缴费平台,在与西安市住建局对接“西安市房屋维修资金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开发维修资金线上缴存业务,改变客户需前往营业网点缴纳的传统线下模式,支持24小时全天候办理缴存业务。客户可直接通过扫码线上缴费,并支持微信、支付宝和银行卡多渠道支付。系统上线一个多月收到维修资金缴费901笔,累计缴存金额577.81万元。同时,该系统模式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未来分行可借助此模式开发多个业务场景的缴费功能,为构建“G-B-C”的生态场景体系添上重要一环。

案例:纾困贷款支持市政公交企业发展2022年11月3日,兴业银行三明分行为福建省三明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发放纾困贷款980万元,期限一年,贷款利率3.15%,在同期LPR利率基础上减50个基点,为企业解决了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

服务篇:

优化客户旅程,提升服务体验

专题:深化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生态赋能银行当前,面对各类新兴技术的持续迭代升级,商业银行正在步入数字化转型的攻坚时期。兴业银行紧密围绕“1234”战略,以“构建连接一切的能力,打造最佳生态赋能银行”为愿景,将数字化转型贯穿始终,不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从顶层战略到生态结构、再到基础设施,推动银行经营理念与数字商业逻辑的有机融合。

本行建立了覆盖“一委、四部、一院、一公司”的科技架构,包含:数字化转型委员会、科技管理部、数据管理部、科技运维部、安全保卫部、金融科技研究院及兴业数金公司,并在年内制定发布了《兴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指导意见(2022年版)》《2022年兴业银行数字化转型重点工作》,着力推进数字化转型重点工程建设,推动科技能力转型提升。2022年,集团信息科技投入总额达82.51亿元,同比增长

29.65%;集团信息科技全职员工达6,699人,较上年增长102.82%。全面增强科技发展能力

本行稳步推进全行科技板块改革,持续推动本行科技能力转型,推进新兴技术融入和生态场景建设,以客户需求与应用场景为导向,持续推动本行科技能力转型,推进新兴技术融入和生态场景建设,通过切实提升科技能力和赋能水平,优化金融服务快速融入客户生产生活的能力。

优化基础设施围绕数据中心建设、分布式架构、企业架构、技术应用等重点领域,深度推进科技能力转型,优化数字化基础设施。?规划“东数西算”、多活、多中心算力体系,完成贵安数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启动一期工程土建施工;?启动分布式核心工程建设,形成分布式核心系统建设总体建设方案;自主研发的数字人民币运营系统并顺利投产;?开展IT应用架构规划咨询项目,设计企业级业务组件115个,完成IT战略解析和现状系统摸排工作;?建成云原生技术体系运营服务系统,为全集团提供统一、标准的技术服务支撑能力,提升系统上云率、平台集中度;
?成立信息系统掌控能力治理小组,推广应用开发平台,提升集团信息系统的平台覆盖率。
推进创新研究通过技术预研提前储备知识,加速新技术赋能,并推广开放合作的科技理念,构建“技术生态圈”。?开展“联合研制模式”研制发射微纳遥感卫星,完成“兴业银行”号卫星技术方案初设,开展遥感算法可行性测试验证、多场景领域成熟度和适用性评估;?成立敏捷开发小组,与重点高校、企业联合开展隐私计算、物联网金融等领域课题研究,建设生物资产数字化监管平台项目,实现远程资产监管、在线盘点、异常预警等;?建设卫星遥感应用平台,已上线安溪茶叶种植场景和林业碳汇两个应用,已为多家分行提供场景解决方案并推进概念验证;?完成私人银行中心、福州分行特色沙龙、虚拟营业厅等6个虚拟生态场景建设。
提升科技输出依托银银平台持续向中小银行输出科技和产品服务,助力建设开放金融生态。?构建“1+N”金融科技生态圈,为中小银行机构提供数字人民币等场景生态服务,完成中小银行金融生态产品推广24个;?强化云计算服务,部署开放银行、生态场景系统和微服务,重要信息系统可用性达99.99%,交易成功率99.99%,接入机构4,252个。

图注:2022年7月,本行“数智川流,致广大而尽精微——五大线上品牌发布会”

精准赋能“三张名片”建设本行以“三张名片”为重点突破,以数字化转型为动力引擎,持续以高质量数字化转型进程助力擦亮绿色银行、财富银行、投资银行“三张名片”,切实为生态增色、为百姓增富、为产业增智。

“三张名片”2022年科技赋能成果
绿色银行?上线智能实时识别接口、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支持重点用能企业能耗表现智能化评估;?开发上线环境效益测算服务,支持外部通过H5、小程序等方式接入环境效益测算、AI智能识别等功能,拓宽绿色业务办理渠道;?针对新能源、碳市场等领域,创新推出“绿色借据信息管理”模块,包含了补贴管理、碳减排贷款管理等功能,以数字化方式管理碳减排贷款申报以及补贴等数据。
财富银行?实现财富规划及资产配置系统、财富产品销售录音录像管理系统、私人银行双托投资管理与配置等项目投产;?完成零售客户财富账单建设,助力财富产品货架、零售投顾组合交易系统优化升级,强化客户经理展业工具线上化、智慧化能力。
投资银行?打造投行综合业务管理平台项目,整合债券发行承销、企金资产证券化、兴投资本、代理推介等投行业务板块,实现投行业务一站式服务平台;?在兴享供应链项目上线收付类、票据等重点功能,推动供应链金融线上业务占比由75%提升至87%。

案例:银银平台构筑开放金融生态圈2022年,本行发布全新数字化品牌——银银平台。作为本行同业金融品牌以及同业金融业务数字化转型载体,银银平台围绕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统一门户、投资交易枢纽、金融服务超市三大核心定位,为同业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投融资、资金交易、财富管理、FICC、跨境业务、支付结算、开放运营、金融资讯、科技输出等

综合服务,并运用开放银行理念和创新技术,聚合集团内外优质产品,延伸赋能同业客户的企业、零售客户,构建繁荣、活跃的同业金融合作生态圈。截至2022年末,银银平台上线机构超3,000家,各类金融产品销量5,200亿元。
案例:“光伏综合服务平台”助力乡村“绿色+普惠”发展2022年,本行综合运用区块链、物联网、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自主研发上线了“光伏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围绕“光伏贷”产品进行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服务开发,实现了发电收益对账分发、自动还款、电站发电风险管理等功能,打造各参与方相对平等、互信合作的场景生态圈,有效解决了光伏电站所有人、经销商、安装商等贷款融资的难点。同时,该平台还将结合碳交易市场机制,积极探索光伏发电碳减排线上核证与碳交易服务,进一步拓宽农户电站收入来源,助力绿色双碳和乡村振兴两大国家战略目标。截至2022年末,该平台累计惠及近1.3万农户,发放贷款超过10亿元,产生的年碳减排量超18万吨,还获得了2022年“融城杯”金融科技十佳创新案例。图注:“光伏综合服务平台”界面总览
案例:NFT数字藏品NFT数字藏品是一种架构在区块链上的加密数字权益证明,具有不可复制、不可分割和独一无二性。本行紧跟时代及科技发展前沿,在2022年内陆续推出了“福文化”系列、“鼓嘟嘟”系列、西湖公园景点NFT等多款数字藏品,将金融科技和中华传统文化巧妙融合,其承载了“福文化”美好寓意、集艺术审美与科技创新为一体的特点受到了客户的广泛欢迎。

保障客户权益,确保服务安心

兴业银行始终坚持“真诚服务、相伴成长”的经营理念,致力于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持续深入地开展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不断优化产品与服务质量,通过系统化方式聆听并回复客户声音。

全面保障客户权益

本行认真落实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的监管和指导,从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的组织领导、员工队伍建设、信息科技建设、考核评价、监督问责、客户教育等六个方面着手入手,全方位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制机制,切实保护好金融消费者财产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信息安全权等各项权利。为增进与消费者沟通,本行于公司官网设立了金融消费者教育专栏,并公开披露了“兴业银行2022年度消费者权益保护培训总结及评估报告”。

完善消保管理架构

图注:西湖公园“鉴湖慕鱼”数字藏品

董事会

董事会本行董事会承担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最终责任,负责研究制定本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战略、政策和目标,定期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报告,指导、监督、评价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董事会下设风险管理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协同董事会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专项工作。2022年,本行董事会共审议了《2022年度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计
划》《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2年度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关于中国银保监会有关本行2021年度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评价的整改报告》等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议案。
监事会本行监事会负责检查、监督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情况,通过收集、分析和制定管理建议和监督意见,促进董事会、管理层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履职尽责并督促整改,并对全行消保工作的监督。
管理层本行自2017年起设立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领导小组,由总行分管副行长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全行28个部门,覆盖与消保工作相关的所有业务条线。

本行制定了《兴业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五十条“红线”》《兴业银行员工行为十三条禁令》,切实加强全行消费者权益保护行为规范,并持续完善涉及消费者保护权益的数十项制度,着力构建完备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体系。同时,本行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严格纳入综合绩效考评体系和问责体系。2023年1月,本行召开了2023年全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会议,由董事长吕家进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通报了兴业银行2022年消保工作总体情况,并就本行投诉治理专项行动方案部署,包括本行管理层、各级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在内的共计4,500余人现场或视频参加会议。

产品和服务审查

本行建立了产品的事前、事中、事后服务流程和督导机制,严格控制业务操作流程,并以清晰、易理解的方式来阐述,为客户提供产品信息,确保以公平、透明的方式服务客户。2022年,本行通过细化消保服务质量监测标准,强化消保事前审查。本行制定《兴业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审查管理办法》,明确总分行相关部门、机构以及消保专家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审查职责,强调审查原则,更新审查要点,添加设计开发、协议签订、自主营销和收费扣费等环节的消保审查要求,严禁产品“带病上市”。2022年全行共开展消保审查8,938笔,其中总行消保服务领导小组成员部门共开展消保审查1,973笔,较上年增长36%,覆盖产品和服务的开发设计、定价管理、协议制定等各环节。

本行充分落实产品适当性原则,致力于向投资者销售适当的金融产品。在理财产品风险评级管理办法中,设置了科学合理的理财产品风险评级的方式和方法,从产品端做好销售适当性管理;在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中对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评估机制作出明确要求,并提出应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向投资者销售与其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相适应的资产管理产品。同时,在对代销机构的准入及规范性评估工作中,重点对代销机构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进行评估,并不定期开展抽检工作。

逾期风险客户处置

本行致力于负责、妥善地处理客户的债务偿还问题。针对还款困难或有潜在逾期还款风险的信用卡客户,本行主动与此类客户沟通,并视债务人的实际困难提供纾困方案。

程,防范各类风险,积极维护消费者权益。?事前审查:对营销宣传材料进行事前审核,审核通过的产品营销物料方可对外使用。统一编制理财产品投资协议书和理财产品说明书等销售文件,杜绝不合规的宣传材料流入消费者。?事中管控:加强对理财代销机构的营销宣传监测与管控,不定期开展对代销机构的营销宣传行为的监测,并对其销售规范性进行随机抽检。发现代销机构存在违反法律、监管规定、严重损害投资者权益或重大风险等情况,做好督促整改及退出管理。?事后监督:开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的审计工作,持续跟踪监管关注重点,不断优化消保审计内容和方法,对消保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追踪。逾期入催前

逾期入催前通过对信用卡核发后申请人的用卡情况、资信变动情况等进行风险检查,在第一时间掌握客户的潜在风险,并在与客户沟通后采取止付、降额等风险措施,达到降低风险敞口,保障信用卡资产品质的目的。
逾期入催后若客户已逾期并进入催收环节后,系统将自动对账户进行催收评分,将账户风险程度区分为高中低风险层级,针对不同的风险层级采取不同的管控措施,预防逾期风险的进一步扩大。
还款方案调整针对确有困难的债务人,提供一定的纾困解决方案。如债务人可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如:困难证明、失业证明、疾病证明、破产证明等,可酌情为客户提供个性化还款方案,或在费息方面给予适当的
减免政策,减轻客户还款压力,帮助客户走出困境。
债务咨询服务本行的信用卡逾期客户可通过催收统一服务电话021-38130005进线咨询账务及还款相关问题。各地分行亦为逾期客户提供谈判场地,客户可到分行一同协商还款方案。

同时,本行持续加强催收合规管理,严格落实不对债务无关的第三人进行催收。其中,借助智能化催收工具智能化,减少现场催收行为。2022年,本行共通过新语音平台累计外拨逾期客户数达300万户。

图注:语音平台的登录界面

消费者金融保护培训

本行建立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培训长效机制,通过全方位、多形式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培训提升员工消保意识。2022年,本行制定下发了《关于下发2022年度消保与服务培训计划的通知》,其中结合上年度消费者权益保护培训需求调研,就培训主题和内容进行了相应优化,从加强监管政策与案例解读、优化培训形式、加强消保投诉处理措施指导培训等维度提升培训成效。2022年,本行针对监管政策、行内制度、产品和服务销售、消费者投诉处理等专项培训,培训覆盖率达100%,员工参与率达100%。

守护客户资金安全本行持续完善反欺诈管理机制,高效推进企业级数字化智能反欺诈平台建设,整合内部反欺诈管理能力,提高事前预警与事中控制的有效性。2022年,本行完成了智能风控系统整体上线,实现客户风险查询等模块优化。该系统引入个人黑名单、企业黑名单,并在系统预警、模型评分、模型审批方面运用金融科技手段预防反欺诈风险、信用风险。2022年,本行通过风控平台监控网络金融类业务交易总笔数为66.37亿笔,其中阻断各类高风险交易845.39万笔,阻断交易涉及金额1,654.19亿元。

企业级数字化智能反欺诈平台?将内外部信息通过规则和模型进行计算、加工,提炼出有效的风险预警规则,截至2022年末,累计发布风险预警25.43万条。?运用行业领先的“批流一体”和“流立方”技术,企业级数字化智能反欺诈平台实现百亿级大数据的毫秒级处理能力。该平台自上线以来,累计开通用户超过7,000户,各分行反欺诈人员已开始使用平台处理可疑账户核查工作,累计处理账户核查单超过10万条。

增进客户沟通

本行以多种渠道和方式聆听客户声音,悉心接受客户的投诉意见,并通过客户满意度调查,主动增进与客户之间的距离。

客户投诉处理

本行着力加大投诉管控力度,规范投诉全流程管理,加强投诉分析和整改推动,推进投诉管理系统智能化升级。2022年,本行全渠道投诉量和监管转办投诉量均呈全年逐渐递减趋势,客户体验不断提升。其中,第四季度全渠道投诉量较第一季度下降

29.17%,监管转办投诉量较第一季度下降31.13%。信用卡、理财类业务等重点业务板块投诉量也出现明显下降,其中,信用卡业务第四季度监管转办投诉量较第一季度下降37.4%,理财类业务第四季度监管转办投诉量较第一季度下降23.1%。全年客户投诉478,708件

,客户投诉处理完结量与客户投诉量的比值达99.94%,投诉平均受理时间

2.88分钟。

2022年投诉量较2021年同比增长较多的主要原因是本行对投诉判定尺度进行了调整,将客服已成功在线安抚的投诉等客户意见纳入投诉统计管理。

畅通投诉渠道重新全面梳理了投诉受理渠道及处理流程,通过官网(详见本行官网消费者权益保护专栏)、手机银行客户端、微信公众号、营业网点等渠道进行全面公示,确保消费者投诉渠道畅通。
规范投诉细则修订了《兴业银行消费投诉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投诉全流程管理,积极推动多元纠纷化解和投诉整改问责提供制度保障。
强化投诉考评在原有投诉率、投诉处理时效、投诉处理满意率、多元纠纷化解等投诉考核指标的基础上,增设了投诉升级率、投诉化解率等指标,重点关注投诉处理效率和推动客户问题解决。
投诉分析整改按季度统计分析全行全渠道消费投诉情况,下发《兴业银行消费投诉情况通报》,分析当期突出和典型的投诉问题;对于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向相关机构发送《消保整改通知书》和《消保投诉警示函》等形式,重点督促机构做好问题剖析和溯源整改。

按区域分布的消

费者投诉

按区域分布的消费者投诉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占比1.64%)、珠三角(占比1.37%)等地区;从地区分布看,福建(占比1.11%)省占比较高(注:2022年度信用卡投诉占比78.03%,但根据监管区域分类规则,未列入各省份区域)。
按业务办理渠道的消费者投诉前台业务渠道投诉95,281件,占比19.90%;中、后台业务渠道投诉383,427件,占比80.10%。其中,前台业务渠道投诉中,营业现场投诉71,353件,占比74.89%;电子渠道投诉21,274件,占比22.32%;自助机具、第三方渠道等其他业务渠道投诉2,654件,占比2.79%。
按业务类别分类的消费者投诉债务催收投诉占比38.86%,其中99.90%为信用卡债务催收;信用卡业务投诉占比46.80%;借记卡相关业务投诉占比6.75%;贷款业务投诉占比3.07%;自营理财和银行代理业务投诉占比2.06%;支付结算业务投诉占比0.25%;人民币储蓄业务和人民币管理投诉占比0.09%;外汇、贵金属、个人金融信息等其他业务投诉占比2.16%。
按投诉原因分类主要包括因债务催收方式和手段引起的投诉占比39.42%;因金融机构管理制度、业务规则与流程引起的投诉占比39.79%;因
的消费者投诉营销方式和手段引起的投诉占比15.93%;因服务态度及服务质量引起的投诉占比2.07%;因服务设施、设备、业务系统引起的投诉占比1.24%;因消费者资金安全引起的投诉占比0.56%;因定价收费引起的投诉占比0.43%;因信息披露引起的投诉占比0.25%;因定价收费、自主选择权、产品收益、资金安全等其他原因引起的投诉占比0.31%。

本行鼓励金融消费者就其发现的产品和服务中的争议、漏洞等向本行进行投诉、反馈和举报,以协助本行识别和发现潜在消费者权益保护风险。本行承诺将严格保障相关投诉、举报人士的基本信息,不得对消费者进行任何形式的报复和不公平对待。

客户满意度

本行针对营业网点、客服中心等不同业务场景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通过关注客户满意度变化趋势,从客户体验角度出发解决问题,提升业务在线解决率,并对不满意原因进行分析,不断优化自身的服务与管理,促进客户体验提升。

评估维度评估内容满意度表现
营业网点满意度从营业网点客户服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两方面进行执行。其中,营业网点客户满意度调查主要包含厅堂管理、大堂经理服务、柜面服务、理财经理服务和自助渠道服务等模块,本行亦会从上述环节出发,了解客户对网点在消保服务方面的满意度评价。营业网点客户满意度整体得分为9.63(满分10分),与2021年相比,上升0.03分,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
客服中心满意度客户服务中心的调查包括:话后满意度调查、短信满意度调查外及智能机器人满意度外呼。95561客户服务热线服务满意度达99.91%。

满意度调查方式/对象

满意度调查方式/对象抽样率客户满意度
话后满意度调查2%99.91%
短信满意度调查20%99.93%
客服中心整体服务满意度/91.58%
客服代表服务满意度/98.66%

专注客户体验,打造优质服务面对金融科技对消费者需求和行为的影响,兴业银行积极对网点进行科学布局,并调整现有网点的类型、特色化服务等。同时,持续升级迭代手机银行,为客户带来更加智慧、便捷的服务体验。

优化网点经营布局2022年,本行在科学统筹各地网点布局的基础上,着力加大对农村县域地区的网点建设,延伸金融服务触角至农村县域地区。

布局县域地区网点定位布局向县域下沉,为所在县域内“三农”、社区居民及小微客户提供基础金融服务。2022年,本行超20%的新设网点位于县域,包括新进驻9个“全国百强县”空白县域。
拓展园区分行强化基础客群重点开发模式,以提升园区服务能力和为园区各类主体赋能为重要着力点,积极打造园区客群综合服务体系。
服务社区深入社区及周边生态,提升社区支行的覆盖度;布局“兴业云店”线上平台建设,立足网点周边社区三公里生活圈,整合网点周边资源和优质商户资源,持续为居民和商户带来实惠和便利。

2022年,本行坚持“兴公益”惠民驿站建设,为特定的社会公众开放、免费提供本行网点各类便民设施及惠民服务;定期与周边社区物业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与周边商户联合开展惠民活动,丰富社区居民业余生活;定期为周边客户提供普惠金融类讲堂,如防诈骗、反假币等;部分网点创新服务,提供客户团购领取、快递暂存、茶艺休息等特色服务。

图注:沈阳分行设立“兴公益”惠民驿站为客户提供各类惠民服务

同时,本行持续推进网点智能化建设、厅堂一体化智能系统升级,积极联动手机银行升级,优化线上便民功能,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服务模式。针对客户无法到网点或客户经理居家办公等情况,本行依托兴智汇App作为移动工作台,为客户经理在线为客户提供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注:天津分行营业部智慧网点提供适老助残服务

本行积极完善适老服务网点设施,进行适老助残设施改造,为广大老年消费者提供大到无障碍通道、绿色通道、敬老窗口、自助设备、爱心座椅、轮椅、拐杖等设施,小到老花镜、放大镜、血压计、药品等生活物品,让老年客户办理业务更放心、更舒心。本行的网点厅堂智能一体化系统已设置“特殊取号”功能,大堂经理可根据客户年龄及行动便利程度等实际情况综合判断,优先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叫号,减少老年客户等待时间。

截至2022年末,本行共计有1,455家网点提供无障碍通道,1,427家网点提供爱心窗口,均可为相关客户提供优质暖心的服务。

图注:适老服务专区

普及金融知识,提升金融素养兴业银行秉承“服务立行,消保先行”的理念,将消费者权益保护贯彻于全行的服务流程中。2022年,本行制定了“金融知识普及与金融消费者教育计划”,将宣教活动纳入与消费者有关的经营业务全流程工作体系,针对青少年、老年人、少数民族等重点人群,围绕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的金融知识需求,分层次开展金融知识教育,进一步提升消费者风险防范能力。2022年,本行公众教育服务投入共计2,371.20万元,开展线上线下教育宣传活动10,674次,活动触及消费者人次约1.2亿人次,累计原创教育宣传内容3,006份。

图注:厦门分行创新消保宣教模式,获评福建省级金融教育示范基地.面向中老年群体在全行范围内启动《老年人金融服务手册》编制工作,切实维护老年群体金融消费权益。一方面,根据老年群体特点积极制作特色读本、宣传手册、海报折页等物料,就养老领域金融诈骗等热点问题开展普及教育;另一方面,针对老年群体举办大型线下活动开展教育宣传,并结合重阳节特色与敬老月宣传活动,为长者送上节日祝福的同时营造浓厚宣传氛围,传递本行的服务“温度”。

面向青少年群体

本行关注青少年群体金融知识教育,送金融知识“进校园”。本行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合作,集约资源,通过校园辩论、互动问答、赛事刊播等活动向青少年提供“生动、活泼、有效”的金融教育,增强年轻群体的风险防范意识。本行还充分利用“童兴俱乐部”品牌、“小小银行家”等系列活动,为青少年、儿童筑建防范非法校园金融活动的“城墙”。

图注:南宁分行开展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

?南京分行:组织辖内23家分支机构走进江苏省多所学校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成为校园“金融卫士”。?深圳分行:针对青少年群体举办流行歌曲“快闪”活动,利用朗朗上口的词曲对网络骗局、刷单兼职等常见校园非法金融活动开展风险提示。?宁德分行:针对青少年拍摄原创消保仙侠剧《游戏充值无底洞不给不要不上

面向新市民群体

本行走进百余农村、乡镇、工地,将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的金融知识带到上万名农民、务工人员等人群身边,激发他们学金融、懂金融、用金融的热情,更是通过驻点乡村等举措联动乡镇政府对农民、贫困户进行重点教育宣传。

当》,吸引年轻群体学习金融知识的兴趣。?北京分行:打造“小小金融消保志愿者”系列实践活动,通过设置“金融消保基础概念学习”“实践课程互动通关”等环节和“消保知识叠叠乐”“趣味抢答”“案例讨论”等互动游戏,引导青少年群体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图注:小小金融消保员活动

?宁德分行:走上“渔排”,建成“海上工作站”,为海上渔民送上金融知识;?昆明分行:组织辖内机构通过“定点扶贫”“驻点乡村”“帮扶上门”、建立

“乡村振兴帮扶点”等方式由基层党员引领将金融知识送至农户身边。

面向残障人士群体

本行注重针对残疾人群体开展金融知识普及与金融消费者教育,主动通过手语对话、哑剧舞台、“爱心窗口”服务等方式,主动将金融知识送至身障人士的身边,传递金融“温度”。

面向少数民族群体

本行走入边疆,为少数民族同胞送上金融知识,通过开办民族语言金融课堂、制作针对性宣传物料、创建少数民族专项金融教育基地等举措向少数民族同胞开展消费者教育及金融知识普及工作,加强金融风险提示。

?南平分行:联合当地监管部门与融媒体平台,走进南平市盲聋哑学校开展“金融知识进校园,携手护航共成长”活动,开设“哑剧舞台”,通过“手语课堂”“人民币看板”为听障、视障孩子送上金融知识。?宁波分行:组织手语服务学习交流,通过地方手语“对话”听障人士,取得良好

成效。

?昆明分行:深入边疆少数民族村落与校园,针对当地人民群众日常工作生活,开

展现场案例解读、金融政策宣讲等活动。?呼和浩特分行:结合少数民族同胞阅读习惯设计制作25期蒙汉双语版宣传折

页,向公众普及消费者八大权益等常识。

环境篇:

服务绿色发展,共护美丽中国

专题:保护生物多样性,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威胁全世界人类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因素。若生物多样性危机广泛影响社会经济的时候,也将为金融行业带来系统性金融危险。作为国内首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工作,已相继制定了《兴业银行生物多样性保护金融服务方案》《关于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通知》,明确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生物多样性风险管理,积极探索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缓释措施及压力测试工作,并做好生物多样性金融相关的信息披露工作。

图注:本行于2022年制作了“新千里江山图”,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生物多样性风险评估

本行充分利用赤道原则的理念、工具和方法,多维度持续开展环境和社会风险的识别和管理工作,已将生物多样性风险评估纳入授信全流程中,并在《兴业银行2022年授信政策》中明确强调推进资产组合低碳转型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本行通过对标《赤道原则(第四版)》,对行内环境社会风险管理相关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完善,充分考虑相关国际指引对生物多样性风险管理的要求,并根据自身积累的环境和社会管理经验,进一步细化包括生物多样性风险在内的环境社会风险全流程管理规范。

创新生物多样性金融产品本行致力于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金融服务能力,开发并不断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专业能力。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融资需求,本行推出了环保贷、节水贷、绿创贷、蓝色债券、碳资产质押贷款、林权按揭贷、湿地碳汇贷等特色产品和服务。同时,充分发挥集团综合经营优势,积极推动子公司开展生物多样性相关产品。

支持流域生态保护

本行将生物多样性相关领域作为绿色金融服务支持的重点领域,通过制定《水资源利用与保护领域金融服务方案》,将水域治理与水源地保护作为重点推动方向,支持各地河流湖泊等生态资源保护,促进物种自然繁育与保护。截至2022年末,本行支持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绿色融资余额达到9,796亿元。

案例:创新绿色普惠金融产品“绿林贷”兴业银行坚定不移走绿色兴农之路,创新推出“绿林贷”,为从事林产加工行业的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等提供个人经营类贷款专属产品。2022年3月31日,从事竹木制品行业13年之久的福建省邵武市鑫丰竹木制品有限公司成为了福建省首笔“绿林贷”业务受益者,获得兴业银行个人经营类贷款“绿林贷”50万元资金支持,及时解决扩大生产规模的资金需求问题。

长江大保护

长江大保护制定金融服务方案,出台差异化授信政策、加大考核力度,支持了九江市濂溪区沿长江污水治理项目、南水北调东线源头生态防护林建设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落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项目贷款1亿元——渭南抽黄供水工程项目,实现民生供水的同时加强水土保持,提升水源涵养能力,形成相得益彰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高原湖泊治理制定了《云南省高原湖泊治理绿色金融业务推进指引》,重点关注、支持洱海、滇池等重点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助力当地湖滨生态带修复、湖内水生植物恢复。
浙江省“五水在浙江省“五水共治”期间,综合运用项目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债务融资工具、融资租赁等多种融资工具,支持“五水共治”项目
共治”超过100个。

图注:本行支持云南滇池治理项目,助力当地生态持续向好

参与生物多样性交流合作

自2021年以来,本行先后签署《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同宣示》《生物多样性金融伙伴关系全球共同倡议》,为生态平衡和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金融力量。2022年11月,本行参加了生物多样性金融伙伴关系(PBF)“2022全球年会”,作为PBF执行委员会委员单位之一,参与审定了《生物多样性金融伙伴关系(PBF)工作指引》和2023年工作计划。同时,本行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相关的课题研究和产品创新,“湿地碳汇贷”在年内作为典型中国案例代表入选《生物多样性金融伙伴关系蓝皮书》,并于蒙特利尔《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期间发布。

立足风险导向,践行ESG整合本行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以新理念、新动能、新工具响应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变化,执行“有保、有控、有压”的区别授信政策,积极引导信贷资源投向符合ESG相关要求、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率、市场前景良好的业务领域。

客户ESG相关风险评估

本行将ESG相关风险评估体系全面运用到企业金融、零售金融、同业金融三大业务条线的授信流程中,根据相关风险评估标准将客户分为A、B、C、D四类,采取差别化的管理策略,并融入尽职调查、风险评审、合同签订、融资发放、存续期管理等授信流程各环节。

依据《兴业银行关于建立客户ESG指标体系的通知》《兴业银行企业金融客户ESG内嵌授信流程方案》《兴业银行关于将ESG内嵌小微企业授信流程的通知》《兴业银行零售信贷客户ESG内嵌授信流程方案》《兴业银行关于印发同业客户ESG指标体系的通知》《同业金融客户ESG内嵌授信流程方案》等制度,本行在尽职调查环节,根据客户所在行业、区域特点,按照ESG相关内容开展针对性的尽职调查,强化对客户ESG表现相关的基础信息及数据的收集与验证,覆盖能源消耗、水资源利用、温室气体排放、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环保行政处罚、供应商管理、客户投诉、员工社保数据、偿债能力、信息披露、负面新闻等39类指标,确保信息的真实、完整及有效性。制定专项风险防控措施和应对预案,包括但不限于:限时整改违法违规事件、签订专项承诺书、调整授信方案、提高资本金比例、增加风险缓释措施、暂停新增授信、压缩存量业务等。在授信审查审批环节,实施差别化授信控制。

A类客户在时间或流程上优先审查审批用于支持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授信申请。
B类客户重点关注、分析评价ESG潜在风险事项、应对措施及影响。
C类客户重点关注、审慎评估ESG潜在风险事项、应对措施及影响,并积极寻求适当方式缓释授信风险,包括前述各类风险缓释措施等。
D类客户原则上新客户禁止介入,存量客户及时压缩退出。在放款审核环节,需审核ESG相关审批要求落实情况与法律文书签订情况。

本行根据ESG分类认定结果,结合审批意见通知书要求,落实C、D类客户控制措施,核实审批通知书中有关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管控要求的落实情况等。在存续期管理环节,除常规的存续期风险管理外,还持续开展客户ESG相关风险监测及跟踪管理工作。

同时,对于C、D类客户均定期开展ESG评估,跟踪审批通知书中相关管理要求落实情况,跟进客户ESG事项变化进展,并在存续期管理报告中反映。对于发生违法违规行为而未积极整改的,将采取预警、增加风险缓释手续、额度控制等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

强化重点行业风险管控

2022年,本行持续加强授信政策与ESG整合,下发《兴业银行2022年授信政策》《兴业银行关于下发ESG相关授信政策的通知》,明确要求所有行业均应符合国家相关环保标准,加强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信贷审批管理。

支持高碳行业转型从严控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授信,坚持业务发展与风险防控并重,信贷资源向能源安全保供、产业升级改造和绿色低碳、新能源绿电生产的优质主体投放,满足基础性生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支持企业绿色改造升级信贷资金需求。
严控产能过剩行业按照“控制增量、优化存量、调整结构”原则,关注行业中的企业分化,坚持优势区域和优质龙头“双优”策略不变。
严守环保合规底线加大对存在较大生态危害性的行业、项目和企业的环境违法信息的审慎关注;禁止介入不符合国家政策及监管要求、环保不达标、审批手续不齐全的项目,对未取得合法手续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放

应对气候变化,助力“双碳”战略

兴业银行全力响应和落实国家“30·60目标”,在中国银行业中率先采纳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立即实施气候中性(CLIMATENEUTRALNOW)”倡议,科学地规划制定了碳中和目标与分阶段时间表,有序开展自身碳减排工作。同时,依托自身“商行+投行”优势全面布局碳金融业务,聚焦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等“减污降碳”重点领域,全面助力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科学规划,制定落实“碳中和”目标

2022年,本行通过开展碳盘查、碳核查等专项工作,在全面了解碳排放现状的基础上,制定了碳中和目标与分阶段时间表,秉承“优先直接减碳,其次消除抵消”为原则,主动把握绿色低碳转型趋势,全力迈向碳中和目标。

贷、发债。碳中和目标

碳中和目标行动思路
2025年实现自身碳排放相比2020年下降20%通过实行建筑运营节能减排、数据中心节能减排、绿色交通等节能降碳措施实现2025年自身运营碳排放相比2020年下降20%。
2030年前实现自身运营活动的碳中和(包括范围一和范围二的碳排放)深化节能减排工作,基本实现能源设备设施全面电气化、可再生能源比例逐步提高、建筑运营智能化、办公数字化等,对于剩余碳排放通过参与高质量生态碳汇项目、购买绿电、绿证等进行脱碳中和。
2035年前实现全行上下游活动的碳中和(包含范围一、范围二和范围三注的碳排放)通过加强碳管理、碳普惠及碳宣传等能力建设以及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服务推动外部行业产业降碳等措施,推进2035年范围三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注:此处范围三排放包含商务旅行、雇员通勤、垃圾处理、运输和配送(上游与下游)等类别。

本行碳中和总体思路图本行持续完善碳排放管理体系,已完成全行近五年碳盘查工作,覆盖本行总部及各级机构共计2,000余家,全面厘清了碳排放管理现状并评估减排潜力,为制定绿色运营目标提供决策支持,相关的碳盘查报告已经过第三方机构的核查认证。同时,本行启动了“兴业银行双碳管理平台”与“智慧园区平台”建设,推进自身运营碳排放数据的系统化与智能化管理,实现耗能与碳排放数据的实时收集与监测。

本行范围一、范围二排放量预测及中和路线图针对投融资活动碳足迹,本行密切跟进相关的课题研究,各地分行按照人民银行《金融机构投融资业务碳核算技术指南(试行)》并参考碳核算金融合作伙伴关系

(PCAF)于2020年发布的《全球金融行业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标准》及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建议等开展贷款碳足迹方法论的探索,并进行贷款碳足迹测算。评估风险机遇,深化气候风险压力测试

气候变化风险除影响金融机构自身运营外,更会通过一系列传导渠道影响银行贷款质量和利润,严重时将影响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包括在经济社会低碳转型进程中,气候变化对其他常规风险类别造成影响,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本行参考气候相关金融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建议,密切关注气候风险的相关影响,主动做好气候变化的风险和机遇评估,并与现行风险管理架构整合、并定期分析和评估制定相应对策。

类别潜在影响
气候物理风险?台风、干旱、暴风雨等极端天气事件等会损害客户持有的资产价值,使得抵质押品损毁或贬值,或影响供应链,从而影响客户的运营和盈利能力及生存能力,造成违约率上升。?全球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及气候条件改变将影响公司运营所在地,对实物资产造成广泛破坏,并因资产减损或提早淘汰、更换等增加成本。?极端天气会对基础设施、系统、流程和员工产生负面影响,扰乱业务连续性。
气候转型风险?政策和法律风险:限制不利影响或促进适应或转型的政策和监管措施的影响将会影响碳密集型行业的盈利能力,相关资产可能被搁浅。?技术革新:低碳相关技术和产品可能会取代现有的产品和服务,增加营收及投资的不确定性。?市场变化:气候变化可能引发投资者偏好的转变,碳密集型资产的预计收益下降,商业银行将面临估值下降和投资波动性增加的风险。?声誉影响:若持续为高污染、高耗能相关企业提供融资或大量持有此类资产,将面临声誉风险上升。
气候相关机遇?产品和服务机会:高碳行业转型、低碳产业发展均面临较大的资金缺口,将产生对转型金融的相关需求;若能拓展创新绿色金融、转型金融相关产品及服务,协助客户进行绿色转型,有助于通过相关产品服务促进业务收入增加。?市场机会:通过创新和丰富绿色金融产品拓展新兴市场机会、并在市场上占据先机;存款人和投资者环保意识的提高可能会增加对绿色金融业务的支持,有助于绿色/ESG相关主题产品的发行。?资源使用效率:若能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减少用水量,并实施业务数字化转型,有助于公司降低相应的资源使用成本。?能源来源:若能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有助于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自身温室气体排放。?气候韧性:提升气候变化的应对能力,有助于公司以更有效率管理风险、把握机会,并赢得利益相关方的认可。

本行积极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研究探索,并主动披露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情况。在上年火电、钢铁、水泥三个行业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的基础上,本年度将气候风险压力测试覆盖范围拓展至电力、钢铁、建材(含水泥)、有色金属冶炼、石化、化工、航空、造纸八个高碳行业,评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转型对本行信贷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水平的潜在影响。测试设置轻度、中度、重度三种压力情景,以2021年末为基期,测试期限9年,量化评估碳排放成本上升对高碳行业客户还款能力的冲击。从测试结果看,如果上述高碳行业客户不进行低碳转型,在压力情景下还款能力会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但因贷款占比较低,对本行整体信贷资产质量影响有限,风险总体可控。由于测试基期本行拨备覆盖较为充足,能充分覆盖压力情景下的新增不良贷款,无需新计提拨备,在轻度、中度、重度三种压力情景下本行资本充足率均保持不变。

推动减碳增绿,完善碳金融服务体系

2022年,本行在全国的12家分行落地29笔全国碳配额质押融资业务,质押配额

629.40万吨,融资金额4.60亿元;21家分行落地碳减排、碳足迹等挂钩贷款59笔,融资金额25.32亿元。

强化碳市场基础金融服务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等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完成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对接技术工作,持续加强本行碳金融基础服务能力;完善碳金融产品体系,跟踪全国碳市场扩容、国家核证自愿减
排交易机制重启、区域碳普惠机制建立等政策进展。
商投并举助力碳金融创新构建覆盖碳交易支付结算、撮合交易、质押融资、碳资产管理的碳金融产品体系。落地全国首笔以远期碳汇产品为标的物的碳汇贷、全国首批碳中和债、首单碳中和并购债权融资计划、首单权益出资碳中和债、首单碳中和债券指数结构性存款、福建省首单碳排放权绿色信托等。
支持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自2021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以来,本行积极利用碳减排支持工具等政策红利,围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等重点领域不断加大支持力度,截至2022年末,累计支持碳减排项目800个,投放金额达到445.28亿元,有力地支持了碳减排融资需求。累计获得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的规模,居全国性股份制银行领先位置。

2022年,本行重点复制和推广碳减排挂钩贷款等绿色金融创新产品,通过根据企业低碳转型、清洁发展情况设计贷款利率,将贷款定价与项目关键低碳技术指标挂钩,激励企业低碳运营,绿色发展,并获得更优的融资服务质效。聚焦低碳转型,支持重点行业加快转型本行按照“总量稳中有进、加快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布局、推动绿色转型”的原则,积极强化传统高耗能行业风险管控,持续推动客户分类管理及高风险客户敞口余额压降,并加强对符合低碳转型及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传统产业细分领域的授信支持。

降碳转型建立“能耗+技术”的绿色评价体系,以降碳转型为重点,加强对钢铁、有色、建材、石化等传统产业领域企业碳减排业务的授信支持,重点支持高碳领域工艺流程先进、能效指标领先、经营发展稳健、财务表现良好的企业,优先支持符合绿色转型要求的优质项目融资。
能源转型加强对上游矿产开采、中游装备制造及下游发电领域的全产业链业务辐射。重点支持传统产业在电源侧、储能侧和新能源领域的项目布局,加大对传统产业在水利、电网、储能、氢能等基础设施领域的新增项目建设支持力度。

2022年,本行围绕金融支持建筑、交通、制造三大重点产业低碳转型开展了课题研究,并编制了低碳转型技术路径研究及市场分析报告与绿色金融典型案例集,引导全行支持重点产业的低碳转型金融需求。

案例:乌鲁木齐分行为企业提供绿色技术改造贷款

2022年,乌鲁木齐分行为天山铝业有限公司投放绿色技改贷款8,0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企业“铝电解槽新型稳流保温节能技改项目”建设。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将节约用电1.6亿千瓦时,相当于年减排二氧化碳10.9万吨,具有明显的节能减排效应。

案例:呼和浩特分行落地碳捕集、封存与利用(CCUS)领域碳减排贷款

2022年,呼和浩特分行向某碳化法钢渣综合利用项目投放7000万元项目前期贷款,用于设备预付款。该项目以二氧化碳、废弃钢铁渣作为原料参与生产,投产后每年预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达10万吨。该项目还成功获得中国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成为本行首单CCUS领域绿色金融项目。项目建设前,由于钢铁渣堆积造成固体废弃物堆放,企业每年还需要缴纳环境保护税。贷款投放解决了项目建设资金不足的燃煤之急。在贷款利率优惠政策、环境保护税节约双重作用下,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案例:呼和浩特分行落地碳捕集、封存与利用(CCUS)领域碳减排贷款2022年,呼和浩特分行向某碳化法钢渣综合利用项目投放7000万元项目前期贷款,用于设备预付款。该项目以二氧化碳、废弃钢铁渣作为原料参与生产,投产后每年预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达10万吨。该项目还成功获得中国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成为本行首单CCUS领域绿色金融项目。项目建设前,由于钢铁渣堆积造成固体废弃物堆放,企业每年还需要缴纳环境保护税。贷款投放解决了项目建设资金不足的燃煤之急。在贷款利率优惠政策、环境保护税节约双重作用下,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案例:宁波分行落地浙江省首笔“银担”合作支持的碳减排贷款2022年5月,宁波分行成功为某300KW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提供融资,放款金额60万元,该笔贷款是浙江省首笔“银担”合作支持的碳减排贷款,享受政策性融资担保产品“双碳保”支持,全额免除担保费用。为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兴业银行积极对接人行宁波市中心支行、宁波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结合自身广泛参与宁波市当地各类型分布式光伏产业融资的经验,通过“双碳保”叠加“碳减排支持工具”,帮助中小微清洁能源企业解决了融资增信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据测算,该笔贷款每年可带动减排二氧化碳量108.76吨,年节约标准煤量45.96吨、及相应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量,环境效益显著。

创新绿色金融,服务绿色经济2022年,本行制定了《兴业银行关于推动集团全绿转型的意见》,持续推动集团绿色金融业务发展。计划在未来一段时期(详见本行可持续发展目标),更好发挥集团综合经营优势,巩固提升兴业银行在绿金领域的专业优势,以实现集团全绿转型为目标,量与质并重,表内表外、分行与子公司绿金业务发展更加平衡与协调,打造形成“绿色银行集团”。为加强绿色金融综合业务的管理,本行配合集团全绿转型的战略,2022年本行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融资界定标准为基础,结合《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等相关国际标准及本行研究等,印发了《兴业银行绿色金融属性认定标准(2022年版)》,增加了蓝色金融、气候投融资、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认定标准。

截至2022年末,本行表内外绿色金融融资余额16,297.6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430.57亿元,增幅达17.53%:绿色投行业务规模1,294.73亿元;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券投资余额331.56亿元;绿色供应链金融余额404.48亿元,覆盖95个绿色专属行业;绿色租赁业务余额达581亿元;绿色信托规模195亿元;全年发行ESG及绿色理财产品达957亿元。

绿色贷款

截至2022年末,本行绿色贷款(人行口径)余额6,370.7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31.32亿元,增幅达40.34%。其中,清洁能源、水资源行业、固废处理等为重点领域。

2022年度绿色贷款项目的环境绩效

指标2022年
绿色贷款节约标煤量(万吨)546.18
绿色贷款减排二氧化碳量(万吨)1,403.36
绿色贷款节水量(万吨)1,038.48
绿色贷款减排氮氧化物量(万吨)4.95
绿色贷款减排二氧化硫量(万吨)11.23
绿色贷款减排化学需氧量(万吨)18.60
绿色贷款减排氨氮量(万吨)1.39

绿色零售

本行推出国内首张绿色低碳信用卡,以卡为媒,全方位打造涵盖绿色生活的金融服务体系,引导持卡人以力所能及的消费方式参与绿色低碳行动,助力绿色发展,推动低碳生活。卡片材质采用新型可降解材料,并大力推广“无纸化”电子账单,为地球家园增绿减负。该卡使用者还可以享受绿色信贷、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等方面的优惠与福利。

绿色投行

本行已建立了相对完备的投行产品体系,包括各类债券、私募债权、并购融资、银团融资、资本市场产品、资产证券化等。在投行业务中整合ESG理念,在尽职调查过程中及时了解客户的声誉、业务内容、财务状况、管理能力及合规情况,确保风险可控,并审慎介入“两高一剩”等环境敏感行业。2022年,本行落地各类绿色投资银行业务融资规模近1,300亿元。

案例:绿动未来,创新支持新能源汽车金融服务本行围绕绿色金融的战略规划,持续针对新能源车推出优惠政策,以0.25%/期的低息促进新能源车市场发展。同时,加大与新能源汽车品牌合作,年内与高合、岚图、极氪三家新能源品牌建立合作关系,结合线上直播、线下试驾、教师节及中秋双节感恩回馈等活动共同推广普及新能源汽车。截至2022年末,本行新能源车交易量达30.97亿元。

?债券承销:绿色债券承销规模354.50亿元,同比增幅15.32%,落地市场首单民营企业绿色熊猫债、首单社会责任债等;承销绿色境外债2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倍。?资产构建:通过私募债权、银团、并购、资本市场等支持绿色领域融资规模达800亿元。?资产流转:推动绿色信贷资产流转54.40亿元(兴投2022年第一期银登绿色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基础资产涉及46笔绿色信贷资产。

在ESG投行产品方面,本行重视发行人的社会表现、强化的环境表现,承销发行全国首单社会责任债券1亿元,累计承销碳中和债券、蓝色债券、中欧共同分类目录债券150.31亿元、15亿元、6.5亿美元。

同时,本行采用正/负面筛选、影响力投资等策略,落地绿色并购业务293亿元,落地绿色银团贷款280亿元;常态化开展绿色信用债做市业务,全年累计投资绿色债券342.1亿元。

资产管理

截至2022年末,本行绿色信托规模余额195亿元,其中主动管理(含标准化)规模98亿元,绿色基金业务存续余额168亿元,较年初增加40亿元。在ESG信托、ESG理财方面,本行重视底层资产的ESG综合表现,兴业信托发行ESG证券投资信托产品,规模1,000万元。

财富管理

本行财富产品体系包括现金类、固收类、偏债类、混合及权益类、保险保障类和另类投资及其他类五大类的产品。2022年度通过手机银行等平台,为个人客户代销ESG主题理财产品359亿元,惠及客户18万人。

在产品设立方面,兴业理财将成熟的ESG投资理念践行于产品投资运作中,产品采用高流动性的产品结构,以及正面筛选与负面清单的ESG底层资产,全年ESG及绿色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达957亿元,较2022年年初增长168%。

蓝色金融

作为联合国环境署金融倡议《可持续蓝色经济融资倡议》首家中资签署机构和会员单位,本行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全国各地的沿海分行根据总行关于蓝色金融工作要求,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海洋经济业务合作,结合地方有关规划,制定地域特色蓝色金融服务方案,积极拓展清洁能源、海洋交通、海水淡化、海洋渔业和海洋生态保护等重点合作领域,为区域海洋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2022年5月,按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UNEPFI)《可持续蓝色经济金融倡议》(SBEFI)提出的报告要求,本行在官网发布了中英文版《兴业银行可持续蓝色

金融报告》,全面展示本行支持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的努力。

案例:助力“浙里蓝海”建设,杭州分行落地浙江首单蓝色金融项目贷款2022年12月,杭州分行向中交(玉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批复项目贷款2.5亿元,期限10年,主要用于“玉环市海山生态旅游岛南滩水系综合治理建设项目”建设,涉及海岛生态修复、海岸线修复、水系治理等海洋保护领域。该项目为浙江省首笔蓝色金融项目贷款,也是本行以金融助力海洋污染防治向和生态保护修复的有效实践,项目的建设将有助于让海更蓝、岸更绿、促进人和业兴。
案例:济南分行落地本行首笔海洋牧场项目2022年11月,济南分行为国家级海洋牧场山东日照三文鱼产业科创基地一期项目批复项目贷款3.5亿元,期限10年。该项目在借鉴国外先进养殖模式的基础上,利用黄海冷水团冷水资源进行苗种培育和深远海养殖,首创世界温带海域冷水鱼类规模化养殖模式,被列入科技部“蓝色粮仓”和山东省“海上粮仓”建设项目。本笔业务是本行首笔海洋牧场项目贷款,对推动海洋牧场及海洋经济业务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全面绿色运营,传递生态文明兴业银行积极完善绿色运营管理体系,于2022年制定了《关于全面开展集团绿色运营工作的通知》《兴业银行绿色办公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推动本行绿色采购管理工作的通知》。基于本行的碳中和目标,本行科学制定分解按阶段、按周期的节能、减排、减废等行动目标,

环境管理体系本行依据集团能耗和碳排放情况的测算和统计分析结果,制定了《绿色运营评分标准》,推进全行绿色运营工作的有序实施,并要求各级分支机构结合本机构耗能特点和上一年度耗能状况,制定本机构年度绿色办公目标,并将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体系。

2022年,本行各级机构共涉及建筑面积为313.94万平方米;全年未有因环境问题遭受行政处罚的情况。

类别现状重点举措
能源本行使用的能源类型主要包括化石燃料(汽油、柴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与外购电力、热力。其中,自有公务车辆主要消耗汽油;自有食堂消耗液化石油气与天然气;办公楼空调、电脑、照明等设施主要消耗电力;办公场所集中供热主要消耗外购热力。?新增和更换照明灯具优先选择LED灯具。?新增和更换空调优先选择国家一级能耗或以上的主机设备。?自有食堂新型燃气节能灶使用率达到100%。?逐步降低数据中心PUE(能效比)值。
水资源本行用水的主要为饮用水(包括瓶装水与桶装水)、茶水间用水、卫生间用水以及绿化灌溉用水。截至2022年末,本行在求取适用水源上未出现问题。?新增和更换的用水设备选用节水型器具。?在有条件的分支机构推广再生水回收利用试点项目。
废弃物本行办公运营中产生的主要废弃物?废旧IT资产100%交由具备电
垃圾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等无害垃圾,以及少量的有害垃圾。其中,有害垃圾主要是硒鼓墨盒等打印耗材。公司的废弃物垃圾由楼层保洁统一收集,根据垃圾分类的相关规定投递到大楼的垃圾存放点,由大楼物业根据属地监管的规定进行处置。子废弃物处置资质且在政府环保局网站备案的企业进行绿色、环保处理。?报废ATM等自助设备每年100%由有资质的供应商回收。

推进节能减排降碳

绿色建筑本行聘请了绿色建筑专家,开展对福州、北京、上海三地总行办公大楼的实地勘察工作,并完成三地总行办公大楼绿色建筑改造方案、净零能耗建筑改造方案等研究报告,重点推进绿色建筑及净零能耗改造。其中,福州总行在选择班车服务供应商时,优先选用新能源汽车,已实现江滨办公场所员工上下班接送班车全部为新能源汽车。
绿色数据中心启动上海张江机房改造项目,对张江机房进行全面翻新、节能改造和扩容。改造完成后机房容纳计算存储能力将从5,000台服务器提升至20,000台服务器,电能利用效率PUE由现在2.0降至1.25以下,达到国内先进绿色数据中心水平。
绿色网点根据各机构网点能耗与碳排放盘查结果,针对性地采取节能减排措施:?漳州分行:通过智慧设备改造节约空调和照明用电,已有4家网点上线智慧用电系统、2家网点上线空调智能控制系统;装修工程采购一级能效设备,降低能源消耗;购置新能源汽车作为分行公务车辆。?香港分行:将网点照明电灯设有时间控制装置,仅在指定办公时间自动开启;网点空调系统冷气供应的温度已锁定在24-25度之间;车辆调度使用原则上应尽量共乘,减少车辆出勤次数。?武汉分行:对办公大楼进行节能减排装修改造工程,将大楼

参与绿色公益

本行从绿色办公、绿色出行、绿色活动、绿色消费等多方面,面向员工与客户倡导绿色环保理念,共同提高节能环保意识,为与环境友好共生贡献力量。

照明系统开关全部改为声控。面向员工

面向员工2022年3月26日,本行总行与各分行连续十二年参加了“地球一小时”活动,在20:30熄灭辖内各办公楼广告牌照明、景观灯照明和办公场所照明等非必要的灯光,通过熄灭灯光,点亮希望,以期唤起对全球气候变化及环境保护的关注。
面向客户本行与中国绿化基金会合力提出“积点捐赠种树、助力绿色扶贫”公益项目,由客户将积点捐赠植树,本行将相应捐款捐赠给中国绿化基金会,由项目区的农户在荒地上种植生态经济植被,促进林下养殖收入,助力“植树造林、劳动脱贫、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化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

支持国际倡议,共促绿色合作

兴业银行依托自身资源和绿色金融业务优势,以多种形式参与绿色金融等相关交流活动,积极拓展绿色金融朋友圈、开展交流合作,与金融同业分享交流绿色金融发展经验,共同促进我国绿色金融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开展绿色金融研究合作

2022年,本行参加了人民银行等政府部门组织的《商业银行绿色项目贷款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规范》《用于金融机构的企业碳账户管理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企业融资主体ESG评价指南》《卫星对地观测下的森林碳指标监测体系》《碳排放权质押贷款业务操作规范》等多项绿色金融行业标准、政策的编制工作。?牵头完成2022年度绿金委重点课题--《绿色金融典型案例研究报告》,并在中国

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2022年年会上成功发布研究成果。?牵头完成中国银行业协会双碳专家工作组重点课题--碳金融产品研究课题,该研究

的成果《银行业金融机构碳金融产品和服务研究》报告由中国银行业协会在蒙特利

尔《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上发布。

自2018年1月起,本行按月连续发布兴业绿色景气指数——GPI指数。2022年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的支持下,出版《碳中和与绿色金融创新》,与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合作《中国可持续债券盘点报告》(中英文),成为国际和国内首份中国可持续债券市场报告。

本行部分绿色金融研究成果参与绿色金融国际交流

活动名称活动时间分享观点
《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在“一带一路”地区的应用专题研讨会2022年7月本行发表《中欧共同分类目录助力债券市场互联互通》的主题演讲,并分享了兴业银行首笔基于中欧共同分类目录的绿色债券发行实践。
“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GIP)第四次全体会议2022年9月本行荣获“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2022年度最佳领导力/能力建设
奖”。
中国-东盟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对话和2022年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2022年9月作为议题“自然资本投资区域与挑战”中方银行业代表,发表主题演讲《中国银行业生物多样性保护金融实践》,从生物多样性为什么重要,分类标准、战略和政策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实践等角度进行了分享。
2022绿色金融国际峰会·滇池论坛2022年12月结合自身实践分享了绿色金融服务生态保护大有可为、发挥金融优势,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积极防范生物多样性等环境和社会风险等观点。
中国-新加坡绿色金融工作组成立并召开启动会议2022年12月参与讨论绿色金融标准与跨境绿色投资、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以及金融科技支持绿色金融与碳市场等双方共同关注的话题和领域。本行作为中方代表银行之一,介绍了在绿色金融、转型金融相关领域的产品创新和成功经验。

社会篇:

始终以人为本,共创美好未来

专题1:聚焦重点人才队伍,凝聚员工创新力量

兴业银行始终秉承“理性、创新、人本、共享”的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引才、育才、聚才、用才工作。立足新发展阶段,兴业银行结合业务发展战略规划目标,制定了“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持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不断提升人才队伍质量,为实现全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两个万人计划”

2022年,本行全面启动数字化、专业化、综合化、国际化、复合型、高端型、工匠型七大重点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科技人才万人计划”“绿色金融人才万人计划”,着力打造高素质金融人才队伍。

科技人才万人计划围绕“第一资源”强化“第一生产力”,着力实施科技人才集聚工程,加快构建科技人才内生培养体系,深化科技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科技人才。?构建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开展业务需求分析师(BA)和数据专业人员(DA)认证培训,开发12门初级BA认证课程及23门初级DA认证课程。?组建人才培养讲师队伍:举办“金融科技讲师授课能力专项培训班”,建立“集团金融科技讲师团队”。?建立人才培养认证机制:截至2022年末,全行共计700余人通过首批科技应用型人才认证。
绿色金融人才万人计划?加快集团绿色金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集团绿色金融专业服务能力,推动集团向“全绿”转型。构建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开发完善49门专业课程和15门通识课程,举办“全行干绿金”线上专项培训和“绿色金融应用型人才知识大闯关”活动。?组建人才培养讲师队伍:遵循“师课共建”理念,引进高层级、高水准、具有影响力的专家,搭建绿色金融讲师队伍。

“两个人才库”为进一步加强全集团优秀年轻干部交流融合,进一步激发干部潜能,全面增强干部才干,有效拓宽干部成长通道,本行精心打造“鸿鹄人才库”“鲲鹏人才库”,推动干部队伍健康长远发展。2022年开展了首期人才库入库选拔、交流任职等系列工作,经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等程序,共入库160余人,全年推动近70名“鸿鹄”“鲲鹏”在库人才交流至总行、分行及子公司相关岗位工作,有效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

鼓励全员创新本行注重培育创新土壤,建立了多维奖励体系,激发全行创新创业活力。2022年,制定了《兴业银行突出贡献奖管理办法》,对本行重大业务经营、风险防控、科技进步、管理提升以及完成重大专项工作等,有突出贡献并创造重大经济价值或社会价值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为“一流银行、百年兴业”注入创新力量。

此外,为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创新引领,本行于2022年开展首届“兴火?燎原”创新马拉松竞赛,通过建立常态化、可持续的竞赛运行机制,面向全行广泛选拔优秀创新项目及创新人才。截至目前,赛事共获得全行73家机构、2,599名员工积极响应,累计提报项目达1,135个,涵盖客户管理、流程优化、科技赋能、数据应用、生态场景建设等各个重点领域。同时,结合创新加速营、创新导师、创新基金等配套机制与保障措施,形成激励创新到创新产品孵化落地推广的闭环机制,不断强化本行的创新能力。

专题

:发挥特色优势,共同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兴业银行始终把服务乡村振兴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战略发展新空间,持续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探索具有兴业特色、行之有效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新模式,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大对乡村地区公益帮扶力度,切实助力共同富裕。

拓展乡村振兴金融

本行制定出台了《兴业银行全面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开拓战略发展新空间的实施方案》,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政策要求,坚决执行“四个不变”的公开承诺,绘制出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的“规划图”和“路线图”。本行在管理层设立了“金融扶贫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分行成立“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一级部门乡村振兴部,将“乡村振兴领域贷款”指标纳入对分行的年度综合考评,落实尽职免责和扩大普惠型涉农贷款不良容忍度,加大对乡村振兴领域的服务支持力度。

图注:兴业银行联合主办中国(福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大会

暨首届绿色低碳产业高峰论坛

本行立足“科技、绿色、财富”为特点,通过“科技赋能”再造一个乡村版“数字兴业”;通过“绿色金融”先发优势打造差异化乡村振兴竞争力;通过“财富银行”产品服务促进共同富裕,构建具有兴业特色的乡村振兴服务新模式。截至2022年末,本行涉农贷款余额5,809.82亿元,较年初新增1,148.13亿元;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408.41亿元,较年初新增127.86亿元。

科技赋能积极探索“科特派+金融”乡村振兴新路径,建立由100多名员工组成的科特派金融服务团队,打通福建“金服云”平台和福建省科技特派员服务云平台。2022年3月,兴业银行结合“现金流+技术流”评价体系,围绕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推出区域特色的金融服务产品“科特派金融服务专案”,已为福建省内科技特派员领办、创办或服务的企业提供融资余额超100亿元。
绿色支撑在落实“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小额信贷政策”方面,本行推出个人经营贷(光伏专案)并上线“光伏综合服务平台”,通过一站式数字化金融服务,为农户安装屋顶光伏电站提供资金支持,延伸了兴业银行乡村振兴服务半径。
财富助益本行充分利用资金、信息、技术、客户优势,推动工商资本下乡,重点聚焦乡村文旅经济、农业生态碳汇、农村清洁能源开发等领域创新乡村金融服务,整合农村地区的文旅、绿色等产业资源,帮助拓宽农民收入来源。

案例:理财代销业务促进金融欠发达地区“共同富裕”截至2022年末,本行累计与21家省级联社达成理财代销业务合作,其中246家农商行、农信社已上线代销,成为全国连接代销机构最多的服务平台,将理财子公司优质的财富管理产品及配套服务延伸至金融欠发达地区,帮助更多中小金融机构提高财富管理能力,助力县域及乡村居民增长财产性收入,促进“共同富裕”。

案例:理财代销业务促进金融欠发达地区“共同富裕”截至2022年末,本行累计与21家省级联社达成理财代销业务合作,其中246家农商行、农信社已上线代销,成为全国连接代销机构最多的服务平台,将理财子公司优质的财富管理产品及配套服务延伸至金融欠发达地区,帮助更多中小金融机构提高财富管理能力,助力县域及乡村居民增长财产性收入,促进“共同富裕”。

案例:“兴业普惠·智慧农批系统”助力农产品流通流转为解决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商户缺乏有效抵押担保措施,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本行推出了“兴业普惠·智慧农批系统”,对接各区域涉农批发市场,联合市场方共建农批信息化平台,配套提供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根据商户经营数据,结合工商、司法、征信等信息,打造符合农批市场商户特色的线上审批模型,创设农批金融服务专案,为市场内优质商户提供的线上融资业务。截至2022年末,本行通过该系统已为农批市场商户提供农批金融服务专案超15亿元。

始终坚守定点帮扶

本行自2002年起持续选派干部员工赴乡村地区挂职第一书记,并通过资金下拨与干部下派相结合、基础设施民生工程援建与产业发展支持相结合、单位挂钩帮扶与员工志愿参与相结合的方式,协调各方资源助力挂钩乡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截至2022年,全行共有挂钩帮扶点76个,派出驻村(挂职)干部60人,多个驻村帮扶工作获得当地政府表彰。其中:西安咸阳分行李强、银川分行田继光分别被当地评为2021年度“优秀第一书记”;大理分行熊振兴、长春分行吕虹诺、海口分行李勇等分别被当地评为2021年度“乡村振兴优秀工作队员”。

案例:“物联网+区块链”模式融资产品“兴牛云贷”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青岛分行联合海尔卡奥斯上线“生物资产数字化监管平台”,推出“物联网+区块链”模式的生物资产抵押融资产品“兴牛云贷”。该产品通过为牛只佩戴防拆卸的电子耳标,结合电子围栏、摄像头,对牛只进行7*24小时全程不间断的监控。同时结合人行动产抵押登记、第三方保险等手段,确保牛只活体资产能够“押得上”和“看得住”。该产品目前已复制推广至全国各类养殖户,从根本上解决养殖户融资难、担保难的历史难题。

案例:“兴业普惠·智慧农批系统”助力农产品流通流转2022年春节前夕,本行联合子公司兴业消费金融赴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渭田镇项溪村、三明市大田县秀岭村、尤溪县连云村等定点帮扶乡村走访慰问老党员、困难群众、贫困大学生家庭等。?在项溪村,当地曾于2021年6月遭遇持续暴雨,村民遭受洪灾严重,兴业银行

南平分行的村第一书记张蕃亮到任后,第一时间组织修复防洪护岸3处506米,水坝一座,解除了洪水隐患。?在秀岭村,为了让村民们开心过年,营造节日喜庆氛围,本行组织了“迎春送福

暖人心”慰问活动,写满祝福的春联、“福”字跃然纸上,将诚挚的新春祝福送到村民们手中。?在连云村,本行自2020年起连续多年帮助该村建设机耕道。上千米的机耕路不

仅让连云村扩大复垦农田200亩,每年产生经济效益30多万元,也让联合梯田这一重要文化遗产得以有效的保护利用,为村里发展乡村旅游、现代农业,实现农村一二三产融合打下了坚实基础。

保障员工权益,优化职业平台兴业银行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创造公平公正、多元和谐的工作环境,构建富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持续推进员工关爱关怀,打造员工职业发展平台,不断增强员工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成长“同频共振”。

招聘与留存

本行主动招募优秀且具潜力的人才,用心选拔志同道合的伙伴,帮助更多有理想、有追求的优秀人才在本行的平台上展示才华,与本行携手开创未来。同时,持续优化激励考核与晋升渠道,着力增进员工的满意度与留存率。2022年,本行员工满意度得分96.36分(满分100分);员工离职率为7.18%,较上年下降2.81个百分点。

创新招聘方式?打造实习生培养项目“雏雁计划”,为在校学生提供金融业实践平台,强化校企合作,促进人才共享,实现以践促学。?举办首届数字兴业科技挑战赛,帮助在校学生体验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前沿应用,吸引储备优秀技术人才。
多元招聘渠道?开展“兴征程,任你闪耀”全行统一校园招聘,通过线上+线下多形式、多平台宣传,增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搭建多元化招聘渠道,综合运用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猎头推荐、内部推荐等多个渠道,持续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
聚焦重点人才?制定《关于建设高层次人才集聚地的意见》,围绕数字化转型这一主线,瞄准经营管理、产业金融、资本市场、国际金融、未来金融等领域,积极招引复合型、产业类、专业型、国际化、年轻化高层次人才。?启动首期闽江学院兴业数字金融人才定制班,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成立金融科技研究院、碳金融研究院,致力于打造全国金融业顶级的金融科技研究机构、中国银行业领先的国家绿色金融智库。?与外部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持续推进银企人才双向赋能。

本行倡导建立内部具有公平性、外部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将定量考核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持续优化人才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员工关怀保障工作,积极营造公正平等、竞争择优、待遇合理、保障有力的干事创业环境。

薪酬制度修订《兴业银行薪酬管理制度》,通过完善职等晋升机制、地区薪酬系数、基础薪酬项目等,合理提高基层员工薪酬水平、拓宽员工职等晋升空间。
考核办法制定《兴业银行员工年度考核管理办法》,对员工的德、能、勤、绩、廉做出全面、客观、公正评价;同时,坚持考用结合,合理运用考核结果,鼓励先进、鞭策落后,推动能上能下,促进担当作为。
激励约束制定《兴业银行突出贡献奖管理办法》,对在本行重大业务经营、风险防控、科技进步、管理提升以及完成重大专项工作等领域有突出贡献并创造重大经济价值或社会价值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切实激发人才动能。

本行员工绩效薪酬覆盖情况

指标单位2020年2021年2022年
接受定期绩效和职业发展考核的员工比例%100100100
接受目标管理考核的员工比例%100100100
接受多维绩效考核(如360反馈)的员工比例%100100100

多元与平等

本行充分保障各类人员的就业机会,坚持以公平、尊重、体面的方式对待员工,严厉反对与性别、残疾、婚姻状况、怀孕、哺乳、家庭岗位、民族、宗教等因素有关的歧视行为,并禁止任何形式的骚扰行为。

员工引进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招聘条件公平、流程公开、结果公正,严禁就业歧视。
员工晋升严格选拔程序,民主推荐干部,积极培养选拔优秀年轻人才,注重使用后备干部,切实为员工提供平等晋升机会。
薪酬管理实施公平、公正、公开、和谐、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坚持男女平等,注重内部公平,确保让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本行员工性别多元化情况

指标单位2020年2021年2022年
员工性别结构(男:女)/46:5446:5447:53
中层管理者女性比例%33.5033.6633.42
高级管理者女性比例%17.4217.6217.12

沟通与参与

本行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要求,在总行及各级机构均建立了健全的工会组织,并根据需要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切实保障员工参与经营管理和重大决策、研究审议涉及切身利益重大事项等民主权利。2022年,本行共组织召开了4次职工代表大会,审议了《关于修订<兴业银行薪酬管理制度>的议案》《兴业银行员工年度考核管理办法》等事项,并召开了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有力促进了企业文化氛围建设。

本行高度关注员工满意度,围绕选人用人、岗位体系、管理机制、工作环境、企业文化、薪酬福利等方面,综合运用“兴声”平台动态了解、政治生态调研、人力资源生态调研等形式,开展覆盖多个层级、多个维度的员工满意度调查。2022年,本行员工满意度评价得分96.36分(满分100分),员工满意度调查参与度达70%。

健康与关怀

本行高度重视员工身心健康,为员工提供补充医疗保险、全员体检、健康讲座、开展消防知识培训、定期谈心谈话等全方位关怀,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如:元宵喜乐会活动、健步行活动、线上运动会等,切实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打造健康和谐的工作环境。

源、后勤保障、党群工作、数字化转型、投诉举报及其他等八大类,累计阅读量近1,500万人次,评论超过3.7万条。

为不断提升员工建言献策的参与度,本行还根据词条搜索次数、话题讨论热度,形成热搜、热议话题榜单,方便员工聚焦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对于员工发帖较多、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主动联系相关部门,积极妥善解决。

鼓励全民健身,

激发员工活力

鼓励全民健身,激发员工活力为员工提供便利、贴合员工需求的健身场馆,在与多家健身馆开展合作的基础上,启动员工文体活动中心建设项目。举办形式多样的健身比赛活动,倡导全员健身理念,并运用科技力量,举办别开生面的线上AI趣味运动会,以及开展健步走,跳绳和拔河等健身比赛,丰富员工业余文体生活。
员工关爱项目,心系员工健康针对员工心理健康,本行推出了“线上健康顾问”“心理咨询服务热线”“八段锦直播课”等五大员工关爱项目。定期开展“工会大讲堂”系列健康讲座,为女职工发放劳保用品,设立“妈妈小屋”,满足员工多元化健康需求。
佳节献礼,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本行在重大节假日前夕,开展丰富多样的员工活动,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

我们为员工开展的佳节献礼活动包括:

?春节前夕,举办总行机关游园活动。?在元宵节,举办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全行线上元宵游园活动,共有3.2万人有效参与,分享了12.7万个美好瞬间。?“三八”节举办烘焙活动(6场)、插花活动(4场)、乳腺触诊活动和家居收

激发人才动能,赋能员工成长

兴业银行高度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着力建设以能力素质模型为核心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围绕全行的战略与目标,通过开展人力资源分析,科学制定本行“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并不断完善“5+N”人才培养体系,充分聚焦重点内容,完善员工培训体系,帮助员工全面提升业务能力,充分实现个人价值。

人力资源分析

本行结合业务发展规划,制定了本行“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从规模、结构、质量等层面为全行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效的分析指导,并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人力资源数据分析成效,依托人力资源系统中的数字仪表板,对各级机构人力资源管理

主要指标进行实时统计展示以及动态监测。本行按季度定期统计集团用工情况,掌握并了解各级机构用工概况,并不定期结合业务发展情况对机构开展用工分析,评估机构用工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

完善培训体系

2022年,本行制定了《兴业银行培训管理办法》《兴业银行培训质量评估管理细则》等多项制度,进一步支持全行打造学习型组织,加强全行人才队伍的培训赋能。

本行为不同类型员工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培训课程,提高其专业能力及综合业务素质。

培训课程培训对象培训内容
新员工培训新入职员工通过线上自学、集中面授、在岗实践(配套导师制)、提升培优四大培训模块,助力新员工加速文化融入,明确角色定位,掌握关键技能。
风险管理培训全体员工结合全行风险管理要求,开展“兴风向风险管理综合赛训项目”,持续强化风险赋能,助力业务提质增效。
企业金融业务培训业务部门针对企业金融业务开展实操性培训,介绍重点金融产品实操案例和经验,如汽车企业金融业务培训。
零售业务培训业务部门开展个人养老金融业务培训,邀请优秀分行分享业务经验,学习人次突破4.5万;举办理财师大赛,提升全行员工的财富专业能力。
综合金融培养项目重点项目组群涵盖42个重点项目组群,涉及普惠金融、科创金融、能源金融、绿色银行等全行协同联动新场景。

2022年5月,本行全面启动“5+N”师课体系建设,立足集团战略和年度重点工作任务,逐步梳理提炼出适用各级管理者“5+N”管理者课程及适用于全员的“5+N”通识课程,按照“课为中心,师为根本,建课于师,师课联动,师课适配”的工作方法,开展师课共建,助力全行教育培训体系的高质量发展。

拓展高端师资聘任首批客座教授70人,建立外部师资库。同时,围绕全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拓宽内部师资来源渠道。
建设专业师资在原有赛训渠道的基础上,精准开发课程,针对性地培养配套讲师队伍,提升专业讲师课程开发与授课整体水平。
选聘优秀讲师按照讲师意愿与专长分为课程开发、授课演绎、运维迭代等三大类,精准地开展初级、中级等讲师的培养、考评与使用,提升整体培训成效。

截至2022年末,全行历年讲师专项培养项目结业人员2,500余人,聘任年度精英讲师55名,建立起首支57人金融科技师资、62人绿色金融师资、53人风险管理师资组成的专业讲师队伍。

图注:本行举办精英讲师大赛,促进内训师提升整体实力,服务于实际工作支持员工晋升

本行充分了解员工职业发展的需求,着眼于不同岗位员工的职业发展生涯,建立了“管理”和“专业”双通道发展体系,结合全员的绩效考核制度,切实畅通人才发展通道。

加大员工培养开发制定《兴业银行管理培训生项目管理办法》,构建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新员工管理体系;开展科技人才、绿色金融人才、财富管理人才、投资银行人才的培养转化,加强人才内部挖潜。
实施人才交流工程建立“鸿鹄人才库”“鲲鹏人才库”、海外人才培养计划、援藏计划,加大总分行、母子间、境内外、东西部、南北方人才的多层次交流力度,让人才接受多方面历练。
打造柔性敏捷打造柔性敏捷组织,适应各行各业一体化增强趋势,打破内部组
组织织边界,让各类人才在重大项目、重要任务中协同攻关,增强跨专业、跨领域竞争能力。

本行员工内部晋升机会情况

指标单位2021年2022年
基层以上岗位需求数量2,2532,316
其中:对内开放的岗位数量2,1202,130
其中:对外开放的岗位数量133186
内部候选人竞聘空缺职位的比例(基层以上岗位)%37.2530.71

奉献公益慈善,分享金融温度

兴业银行自成立以来,始终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不遗余力地支持慈善事业发展,探索“寓义于利”的差异化社会责任实践之路,通过“兴公益”品牌建设,不断凝聚行内外公益资源,积极开展抗灾救灾、帮扶济困、捐资助学活动。截至2022年末,累计对外捐款捐物金额超6.5亿元;其中,2022年全行对外捐赠支出达8,118万元。

本行还积极创新公益活动形式,为员工及客户参与公益提供契机。自2018年8月起,本行分别与中国绿化基金会和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合作,开展针对“腾格里沙漠锁边林”以及“免费午餐”项目的积分捐赠活动。客户每捐出1,000积分,兴业银行会为以上公益项目捐出1元钱。

截至2022年末,本行已累计向“腾格里沙漠锁边林”项目捐赠善款654,897元,合计可以种植约65,490棵树,可以扩大锁边林面积1,274亩,向“免费午餐”项目捐赠善款3,260,563元,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西省、四川省多所定点小学的孩子们捐赠免费午餐。

图注:腾格里沙漠锁边林(图片来源:中国绿化基金会)倡导志愿服务,传递爱心力量

兴业银行青年志愿者牢记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在各项急难险重任务中持续发挥生力军作用。

2022年,本行团委在全行范围内组织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志愿云接力”活动,打造并依托本行志愿者服务平台,常态化做好志愿者招募、青年突击队组建工作,全年累计成立超过160支青年突击队/志愿队,动员15,349名团员青年投入志愿服务中。同时,大力组织全行志愿者深入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捐资助学”“社区帮扶”“乡村振兴”等领域开展工作,获得广泛好评。

实践篇:

兴业银行赤道原则执行情况

作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高度重视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自2020年起已全面实施《赤道原则》(第四版),通过全面修订完善相关制度与管理流程,重点增加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等有关气候变化风险及潜在环境与社会影响的管理要求,进一步加强赤道原则项目管理,提升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质效。截至2022年末,本行累计适用赤道原则项目共计1,346笔,所涉项目总投资为51,739.39亿元。

赤道原则项目全周期管理

本行建立了赤道原则项目评审流程,覆盖前期审查与分类认定、环境与社会风险尽职调查、合同签署与放款、存续期管理等环节,并适时更新《兴业银行赤道原则项目管理办法》《赤道原则项目适用性判断及分类指南》等,系统规范本行开展赤道原则项目的分类标准、分类步骤。

本行设立了环境与社会风险专家评审小组,负责赤道原则的项目的环境与社会风险评审相关工作,并通过在本行范围内遴选了具备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领域专业背景、资格的员工,组建了环境与社会风险专家库,提升赤道原则相关项目的管理能力。

结合《赤道原则》(第四版)新增的环境与社会风险评估要求,本行要求各级机构在评审环节加大对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的考量,并督促第三方机构在尽职调查等环节充分考虑项目的气候物理风险、气候转型风险等。

赤道原则项目融资支持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本行共有100笔适用赤道原则的项目融资已达到融资生效阶段(签署融资合同),共计放款597.47亿元,其中A类14笔、B类66笔、C类20笔,项目均位于中国,主要分布在风力及太阳能发电、森林经营和管护及电子专用材料等行业,其中A类和B类项目均聘请了独立第三方环境与社会咨询机构协助开展环境与社会风险尽职调查,并评估项目的赤道原则符合性。

项目类型行业项目数量
项目融资行业分布情况农、林、牧、渔业10
采矿业2
制造业45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2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6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5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5
其他6

案例:呼和浩特分行应用赤道原则贷款加强项目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乌海抽水蓄能电站120万千瓦项目”是属于内蒙古自治区抽水蓄能“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电站投入运行后,有助于内蒙古电力系统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增加消纳新能源电量,对当地的能源结构转型、大气污染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呼和浩特分行作为该银团贷款的参团行,按照赤道原则要求,聘请第三方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专业团队,对项目开展环境和社会风险尽职调查,基于调查结果,将该项目环境和风险分为A类。针对该项目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点,呼和浩特分行与项目公司接洽,共同确定了该项目公司拟采取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措施,包括:

严格按照环评及其批复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在项目建设和运行阶段建立健全环境、健康、职业安全管理体系;制定了安全环保应急预案;加强环境、健康、安全信息披露等。

附录ESG绩效总览

治理绩效

指标2021年2022年
董事会培训场次(场)33
董事会成员人均培训时长(小时)1112
反腐倡廉培训次数(次)394504
反腐倡廉培训覆盖人次(万人次)4.320.12
集团信息科技正式员工(人)3,3036,699
集团信息科技投入规模(亿元)63.6482.51
专职信息安全岗位正式员工(人)118118

经济绩效

?财务经营情况

指标2021年2022年
资产总额(万亿元)8.609.27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亿元)826.80913.77
总资产收益率(%)1.021.03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9413.85
实际缴纳税款总额(亿元)394.86410.76
不良贷款余额(亿元)487.14544.88
不良贷款率(%)1.101.09
拨备覆盖率(%)268.73236.44
职工薪酬和福利(亿元)346.89381.96
用于支付计划的养老金负债(亿元)25.5225.65
每股社会贡献值(元)215.5016.85

?服务实体经济情况

指标2021年2022年
支持战略新兴产业贷款余额(亿元)1,798.503,006.07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亿元)9,457.3411,963.35
小微企业贷款客户数量(户)165,871212,079
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含)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35.27
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含)小微企业贷款户数(户)/198,362
民营企业贷款余额(亿元)9,425.8911,186.13
民营企业贷款客户数量(户)39,59649,392
涉农贷款余额(亿元)4,761.695,809.82
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亿元)279.90408.4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亿元)311.78424.11
个人创业(助业)贷款当年新增额(万元)/477.22
个人创业(助业)贷款受助人数(人次)255420
个人助学贷款当年新增额(万元)/564.71

本报告中的“每股社会贡献值”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中提出的每股社会贡献值进行计算,即在公司为股东创造的基本每股收益的基础上,增加公司年内为国家创造的税收、向员工支付的工资、向银行等债权人给付的借款利息、公司对外捐赠额等为其他利益相关者创造的价值额,并扣除公司因环境污染等造成的其他社会成本,计算形成的公司为社会创造的每股增值额。

个人助学贷款受助人数(人次)/158
“一带一路”项目发放贷款额(万元)51.0367.32
支持的海外并购项目数量(个)1025

环境绩效

?绿色金融情况

指标2021年2022年
绿色金融融资余额(亿元)13,867.0316,297.60
绿色金融累计服务企业数(家)40,61960,731
绿色金融累计提供融资(亿元)336,75347,008
绿色贷款当年新增额(亿元)1,344.871,831.32
绿色贷款余额(亿元)44,539.406,370.72
达到融资正式生效阶段的赤道原则项目数量(笔)75100

?绿色运营情况

指标2022年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范围1和范围2)(吨)255,560.57
温室气体直接排放(范围1)(吨)9,879.72
温室气体间接排放(范围2)(吨)245,680.85
因减排举措直接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吨)949
办公耗水总量(万吨)174.70

截至2022年末,兴业银行已累计为60,731家企业提供绿色金融融资47,007.52亿元。

此处“绿色贷款余额”为人民银行口径的绿色贷款。

本行建立了覆盖全行范围的碳排放及能耗监测工作机制,本年度环境绩效指标统计包含了总部、分行及子公司等共计2,000余家机构。

办公用纸总量(吨)3,082.95
办公耗电总量/外购电力(兆瓦时)343,119.71
直接能源消耗量-公务车耗油总量(升)2,234,767.12
直接能源消耗量-天然气使用总量(立方米)1,839,573.89
间接能源消耗总量(兆瓦时)469,311.66
组织内部的能源消耗总量(兆瓦时)512,564.44
有害废弃物总量(吨)88.33
无害废弃物总量6(吨)3,285.46
视频会议次数占总会议次数的比例(%)55.20
视频设备覆盖率(%)70.97

社会绩效

?员工构成情况

指标2021年2022年
员工总数(人)57,42863,853
女性员工数量(人)31,14633,826
女性员工比例(%)54.2352.97
中高层管理人员比例(%)5.745.39
中层管理女性比例(%)33.6633.42
高级管理人员中的女性人数比例(%)17.6217.12
本科及以上员工人数比例(%)86.5485.81
少数民族员工人数(人)2,1872,410
少数民族员工比例(%)3.813.77

无害废弃物统计范围统计范围为全行厨余垃圾、废弃电子信息产品、废弃干电池、废弃纸张、废弃办公用品。

残疾员工人数(人)/21
残疾员工比例(%)/0.03
外籍员工人数(人)214219
境外机构员工总数(人)252262
按性别划分的管理层总人数(人)9,2359,941
—男性人数(人)5,2505,629
—女性人数(人)3,9854,312
按性别划分的非管理层总人数(人)48,19353,912
—男性人数(人)21,03224,398
—女性人数(人)27,16129,514
按年龄划分的管理层总人数(人)9,2359,941
—30岁以下(人)166129
—31-50岁(人)8,1078,706
—51岁以上(人)9621,106
按年龄划分的非管理层总人数(人)48,19353,912
—30岁以下(人)17,72619,584
—31-50岁(人)29,57333,211
—51岁以上(人)8941,117
员工平均年龄(岁)34.234.2
公司女性员工平均受雇年限(年)6.46.1
公司男性员工平均受雇年限(年)6.66.7

?员工流动情况

指标2021年2022年
年内新进员工数量(人)8,32911,362
—校园招聘员工数(人)1,4842,777
—社会招聘员工数(人)6,8458,585
—新进女性员工数(人)3,9774,918
—新进男性员工数(人)4,3526,444
员工离职率(%)9.997.18
—男性员工离职率(%)11.998.25
—女性员工离职率(%)8.236.21
内部候选人竞聘空缺职位的比例(%)37.2530.71

?员工权益情况

指标2021年2022年
劳动合同签订率(%)100100
社会保险覆盖率(%)100100
公积金覆盖率(%)100100
受集体协商协议保障的员工百分比(%)100100
员工满意度调查覆盖率(%)/100
员工满意度调查参与度(%)/70
员工满意度得分/96.36
因公死亡人数/0
因公死亡比率/0
员工工伤案件发生数量/27
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916
帮助困难职工人次(人次)755935
员工受灾补助金额(万元)51.696.53
员工医疗救助金额(万元)156.28122.93
员工生活帮扶金额(万元)198.87254.64

?员工薪酬情况

指标2021年2022年
接受定期绩效和职业发展考核的员工比例(%)100100
接受目标管理考核的员工比例(%)100100
接受多维绩效考核(如360反馈)的员工比例(%)100100
高级管理层男性与女性员工平均固定薪酬比1.06:11.11:1
中级管理层男性与女性员工平均固定薪酬比0.99:11.00:1
一般男性与女性员工平均固定薪酬比1.05:11.07:1
CEO总薪酬(万元)131.46145.60

?员工培训情况

指标2021年2022年
员工培训项目数(项)4,9175,421
接受培训的员工(人次)693,916743,916
员工培训覆盖率(%)94.8095.72
每名员工每年接受培训的平均小时数(小时)195207
员工培训经费支出(万元)17,29713,434

?服务渠道情况

指标2021年2022年
全行网点数(家)2,0652,046
农村及县域地区营业网点数量(家)237252
社区银行数量(家)829837
智慧网点数量(家)216249
提供延时服务网点数量(个)797786
设置无障碍通道网点数量(个)1,4161,455
设置爱心窗口网点数量(个)1,3851,427
设置“兴公益”惠民驿站网点数量(个)2,0002,046
农村地区自助服务终端(包括ATM、POS机、智能柜台)数量(台)4,4835,735
手机银行客户数量(签约客户)(万户)4,326.034,920.39
手机银行交易金额(万亿元)13.2613.18

?消费者权益保护情况

指标2021年2022年
投诉数量(件)143,287478,7087
95561客户服务热线服务满意度(%)99.9299.91
风控平台监控网络金融类业务交易总笔数(亿笔)44.3866.37
风控平台阻断各类高风险交易(万笔)626.56845.39
风控平台阻断交易涉及金额(亿元)1,408.851,654.19

2022年投诉量较2021年同比增长较多的主要原因是本行对投诉判定尺度进行了调整,将客服已成功在线安抚的投诉等客户意见纳入投诉统计管理。

公众金融知识普及投入金额(万元)1,865.572,371.20
公众金融知识普及累计活动次数(次)10,46310,674
公众金融知识普及受众客户量(万人)8,48312,791
发放资料份数(万份)82,268.28320.57
媒体报道(次)93,215655

?社会公益情况

指标2021年2022年
全年对外捐赠支出(万元)6,9998,118
挂钩帮扶点(个)6876
驻村干部人数(名)5960
员工志愿者活动人次(人次)55,06079,202
员工志愿者活动时间(小时)60,59679,963

?供应商情况

指标2021年2022年
开展供应商社会责任培训次数(次)/85
开展环境影响评估的供应商数量(个)/2354
招标采购外聘专家参与率(%)/16.37

2022年本行对全行消保宣教资料发放份数的统计口径有所调整,仅统计线下渠道的发放数量。

2022年仅统计各地区省部级以上及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的主流媒体报道数量。

2022年部分荣誉

媒体奖项
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强”按一级资本排名第16位,按总资产排名第26位
美国《福布斯》杂志“全球企业2000强”排名第55位
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名第208位
英国《银行家》杂志、BrandFinance“全球银行品牌价值500强”排名第29位
Interbrand“中国最佳品牌排行榜”排名第22位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中国企业500强”排名第66位
《专业财富管理》(PWM)杂志亚洲地区最佳数字化客户服务私人银行奖
《亚洲货币》(ASIAMONEY)最佳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奖
《人民日报》兴业银行五大品牌焕新发布——2022年度中国品牌创新案例
人民网“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年度企业奖
人民企业社会责任推荐案例——乡村振兴
“兴公益惠民驿站”——“人民匠心2021年度服务案例”奖
“兴业普惠”——匠心产品奖
新华网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奖
新华网、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企业ESG杰出创新案例
《证券时报》2022年度高质量发展银行天玑奖(综合类最大奖)
入选《中国ESG发展白皮书(2021)》典型ESG案例
《中国证券报》银行理财公司金牛奖
《中国银行保险报》“点绿成金”绿色金融业务系统——年度数字化运营优秀案例
打造开放银行生态创新案例——年度数字化创新优秀案例
“兴智汇“App项目——银行线上服务创新案例
“兴公益“惠民驿站项目——银行网点服务创新案例
《银行家》杂志最佳金融创新奖
《21世纪经济报道》年度亚洲卓越商业银行
2022年度卓越上市公司
2022年度绿色金融先锋企业
年度数字化转型机构
卓越财富管理银行
年度跨境金融银行
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案例
《财经》杂志可持续发展绿色奖
《每日经济新闻》最具社会责任上市公司
“2022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TOP100”排名第58位
年度ESG金融先锋奖
《经济观察报》年度卓越普惠金融银行
《华夏时报》年度股份制商业银行
年度金融科技创新银行
《投资时报》2022非凡投资价值公司
2022ESG绿色公司之星
《香港商报》年度最具创新力金融机构
新浪财经年度最佳股份制商业银行
年度最佳绿色创新银行
最佳环境(E)责任奖
责任投资最佳银行奖
年度最佳绿色投资银行
和讯网年度新市民服务典范
金融界杰出综合实力奖、杰出ESG行业典范奖、杰出绿碳榜样机构奖、杰出创新贡献奖等八项大奖
华尔街见闻年度卓越中资银行
年度卓越投资银行
年度卓越资产托管银行
澎湃年度最佳金融机构
投资者网年度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商业银行奖
中国国家品牌网“2022我喜爱的中国品牌”

第三方鉴证

关键数据编制基础少数民族员工比例(%):兴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的少数民族员工比例是指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兴业银行全行员工中,少数民族员工人数在全行员工总人数中所占比例,其中少数民族定义为员工身份证信息为除汉族以外的其他55个民族,全行员工人数统计包含总行及45家分行,包含劳务派遣人员。员工性别结构(男:女):兴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的员工性别结构是指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兴业银行全行员工中,男性员工数量与女性员工数量相比的比例,员工性别信息来源于员工身份证,全行员工人数统计包含总行及45家分行,包含劳务派遣人员。

涉农贷款余额(人民币亿元):兴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的涉农贷款余额是指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兴业银行涉农贷款余额金额,涉农贷款定义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发布的《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统计范围包含总行及44家境内分行。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人民币亿元):兴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是指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兴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金额,小微企业定义来源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于2011年发布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统计范围包含总行及44家境内分行。

小微企业贷款客户数量(户):兴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的小微企业贷款客户数量是指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兴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客户总数量,小微企业定义来源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于2011年发布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统计范围包含总行和44家境内分行。

智慧网点数量(家):兴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的智慧网点数量是指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兴业银行的智慧网点总数量,智慧网点定义来源于《兴业银行智慧网点建设规范手册》,同时中国银保监会在2022年发布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中推动智慧网点建设方面的实践。统计范围包含总行与44家境内分行。

设置无障碍通道网点数量(个):兴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的设置无障碍通道网点数量是指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兴业银行设置障碍通道网点总数量,无障碍通道定义来源于中国银行业协会2018年发布的《银行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统计范围包含总行与44家境内分行。

农村地区自助服务终端(包括ATM、POS机、智能柜台)数量(台):兴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的农村地区自助服务终端(包括ATM、POS机、智能柜台等)数量是指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兴业银行在农村地区布设的ATM、POS机和智能柜台自助服务终端总数量,农村地区、ATM、POS机、智能柜台的定义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2017年发布的《关于修订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业务统计指标的通知》。统计范围包含总行与44家境内分行。

公众金融知识普及投入金额(人民币万元):兴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的公众金融知识普及投入金额是指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兴业银行在普及公众金融知识方面所投入总金额,公众金融知识普及投入金额的统计依据为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发布的《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国银保监会2019年发布的《关于银行保险机构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体制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国人民银行2020年发布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和兴业银行2022年发布的《金融知识普及与金融消费者教育管理办法》。统计范围包含总行、44家境内分行及各子公司。

达到融资正式生效阶段的赤道原则项目数量(笔):兴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的达到融资正式生效阶段的赤道原则项目数量是指2022年内新增的,已经完成风险尽调和提款的赤道原则(第4版)项目的总数量。统计范围包含总行及45家分行。

绿色金融融资余额(人民币亿元):兴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的绿色金融融资余额是指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兴业银行绿色金融融资余额金额,绿色金融融资余额定义来源于兴业银行2022年发布的《绿色金融认定标准》,该标准参考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绿色贷款、绿色债券和绿色融资界定标准,并结合《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等相关国际标准和兴业银行研究成果。统计范围包含总行、45家分行及各子公司。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范围1和范围2)(吨二氧化碳当量):兴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范围1和范围2)是指2022年内兴业银行范围1和范围2排放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总和,温室气体排放的组织边界和量化方法依据《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5年发布的《公

共建筑运营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试行)》、2011年发布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和《2005年中国温室气体清单研究》。统计范围包含总行、45家分行及各子公司。

集团信息科技投入规模(人民币亿元):兴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的集团信息科技投入规模是指2022年内,兴业银行在集团信息科技能力建设方面投入的总金额,信息科技投入的计算参考中国银保监会2021年发布的《关于印发银行业和保险信息技术非现场监管报表(2020版)的通知》。统计范围包含总行、45家分行及子公司。

全年对外捐赠支出(人民币万元):兴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的全年对外捐赠支出是指2022年全年,兴业银行财务列支对外捐赠支出费用总金额,对外捐赠支出定义参考了财政部、税务总局、民政部2020年发布的《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事项的公告》。统计范围包含总行及45家分行。

客户投诉处理完结量与客户投诉量的比值(%):兴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的客户投诉处理完结量与客户投诉量的比值是指2022年内,兴业银行客户投诉处理完结总数量与客户投诉总数量的比值,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20年发布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和兴业银行2020年发布的《兴业银行消费投诉管理实施细则》确定。统计范围包含总行与44家境内分行。

风控平台阻断各类高风险交易(万笔):兴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的风控平台阻断各类高风险交易是指2022年内,兴业银行通过风险控制平台阻断各类高风险交易的总笔数,依照《兴业银行网络金融业务实时风险监控管理办法》监督管理,并参考中国银保监会2022年发布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中对金融交易监控和风险控制的要求。统计范围包含总行及45家分行。

反腐倡廉培训覆盖人次(万人次):兴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的反腐倡廉培训覆盖人次是指2022年内,参与反腐倡廉培训的总人次,反腐败培训的相关要求参考福建省纪委2022年发布的《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五项工程实施方案》和《兴业银行廉洁文化建设工作方案(2022-2024年)》。统计范围包含总行、44家境内分行及各子公司。

每名员工每年接受培训的平均小时数(小时):兴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的每名员工每年接受培训的平均小时数的要求来源于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GRIStandards)》的404-1号指标,指2022年内兴业银行的培训管

理系统记录的培训总时长与员工总人数的比值。统计范围包含总行、45家分行及各子公司。

营业网点客户满意度整体得分:兴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的营业网点客户满意度整体得分是指2022年内,兴业银行微信公众号开展的营业网点客户满意度调查的得分结果,客户满意度评估参考中国人民银行2020年发布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调查内容包括营业网点客户服务及消费者权益保障评估。统计范围包含总行、45家分行及各子公司。

员工满意度得分:兴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的员工满意度是指报告期内,通过移动终端收集匿名调查问卷,经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统计得出的员工满意度百分比数据。统计范围包含总行、44家境内分行及各子公司。

数据安全投入规模(人民币亿元):兴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的数据安全投入规模是指2022年内,兴业银行在数据安全方面投入总金额的计算参考中国银保监会2021年发布的《关于印发银行业和保险信息技术非现场监管报表(2020版)的通知》。统计范围包括总行、44家境内分行以及兴业数字金融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独立鉴证报告

GRI标准内容索引

使用说明兴业银行参考GRI标准报告了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此GRI索引中的信息。
使用GRI1GRI1:基础2021
编号内容页码
GRI2一般披露2021
1.组织以及报告方法2-1组织明细9
2-2组织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包含的实体9
2-3报告周期、频率和联络方式3
2-4信息重述/
2-5外部鉴证127
2.活动和员工2-6活动、价值链和其他业务关系9-10,12-14
2-7员工118-119
2-8非雇佣的员工103
3.管治2-9管治架构19-20
2-10最高管治机构的提名和甄选20-21
2-11最高管治机构主席20-21
2-12最高管治机构在监督影响管理中的作用20-21
2-13影响管理责任授权20-21
2-14最高管治在可持续发展报告方面的作用10-11
2-15利益冲突/
2-16重要关切问题的沟通11-14
2-17最高管治机构的集体认识10-11
2-18最高管治机构的绩效评估23
2-19报酬政策23-24
2-20决定报酬的过程21,23-24
2-21年度总薪酬比率121
4.战略、政策和实践2-22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声明9
2-23政策承诺9-10
2-24嵌入政策承诺10-11
2-25负面影响补救流程67-69
2-26征求意见的机制11-12,31,67-69,105-106
2-27遵守法律法规30-33
2-28协会成员3,79-80,94-96
5.利益相关方参与2-29利益相关方参与的方式11-12
2-30集体谈判协议120
GRI3实质性议题2021
3-1确定重大议题的过程11-12
3-2实质性议题列表12
3-2重大议题管理12-14
GRI201:经济绩效2016
201-1直接产生和分配的经济价值115-116
201-2气候变化带来的财务影响以及其他风险和机遇84-87
201-3义务性固定福利计划和其他退休计划106
201-4政府给予的财政补贴/
GRI202:市场表现2016
202-1按性别的标准起薪水平工资与当地最低工资之比/
202-2从当地社区雇佣高管的比例/
GRI203:间接经济影响2016
203-1基础设施投资和支持性服务39-42,54-57,100-102
203-2重大间接经济影响39-53,88-91
GRI204:采购实践2016
204-1向当地供应商采购支出的比例/
GRI205:反腐败2016
205-1已进行腐败风险评估的运营点/
205-2反腐败政策和程序的传达及培训32-33
205-3经确认的腐败事件和采取的行动32-33
GRI206:不当竞争行为2016
206-1针对不当竞争行为、反托拉斯和反垄断实践的法律诉讼/
GRI207:税务2019
207-1税务管理方法/
207-2税务治理、管控及风险管理/
207-3利益相关方的参与以及涉税问题管理/
207-4国别报告/
GRI301:物料2016
301-1所用物料的重量或体积/
301-2所使用的回收进料/
301-3回收产品及其包装材料/
GRI302:能源2016
302-1组织内部的能源消耗量117-118
302-2组织外部的能源消耗量117-118
302-3能源强度117-118
302-4减少能源消耗量117-118
302-5降低产品和服务的能源需求92-93
GRI303:水资源与污水2018
303-1组织与水(作为共有资源)的相互影响92
303-2管理与排水相关的影响/
303-3取水/
303-4排水/
303-5耗水117
GRI304:生物多样性2016
304-1组织所拥有、租赁、在位于或邻近于保护区和保护区外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域管理的运营点/
304-2活动、产品和服务对生物多样性的重大影响77-80
304-3受保护或经修复的栖息地78-79
304-4受运营影响区域的栖息地中已被列入IUCN红色名录及国家保护名册的物种/
GRI305:排放2016
305-1直接(范围1)温室气体排放117
305-2能源间接(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117
305-3其他间接(范围3)温室气体排放/
305-4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305-5温室气体减排量117
305-6臭氧消耗物质(ODS)的排放/
305-7氮氧化物(NOX)、硫氧化物(SOX)和其他重大气体排放/
GRI306:废弃物2020
306-1废弃物的产生及废弃物相关重大影响93
306-2废弃物相关重大影响的管理93
306-3产生的废弃物93
306-4从处置中转移的废弃物93
306-5进入处置的废弃物93
GRI308:供应商环境评估2016
308-1使用环境标准筛选的新供应商123
308-2供应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采取的行动/
GRI401:雇佣2016
401-1新进员工和员工流动率120
401-2提供给全职员工(不包括临时或兼职员工)的福利120-121
401-3育儿假120-121
GRI402:劳资关系2016
402-1有关运营变更的最短通知期/
GRI403:职业健康与安全2018
403-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106
403-2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和事件调查12-14
403-3职业健康服务106
403-4职业健康安全事务:工作者的参与、协商和沟通106
403-5工作者职业健康安全培训106
403-6促进工作者健康106
403-7预防和减轻与商业关系直接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影响106
403-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覆盖的工作者106
403-9工伤120
403-10工作相关的健康问题/
GRI404:培训与教育2016
404-1每名员工每年接受培训的平均小时数121
404-2员工技能提升方案和过渡协助方案98-99,108-110
404-3定期接受绩效和职业发展考核的员工百分比121
GRI405:多元化与平等机会2016
405-1管治机构与员工的多元化104-105
405-2男女基本工资和报酬的比例121
GRI406:反歧视2016
406-1歧视事件及采取的纠正行动/
GRI407:结社自由与集体谈判2016
407-1结社自由与集体谈判权利可能面临风险的运营点和供应商/
GRI408:童工2016
408-1具有重大童工事件风险的运营点和供应商/
GRI409:强迫或强制劳动2016
409-1具有强迫或强制劳动事件重大风险的运营点和供应商/
GRI410:安保实践2016
410-1接受过人权政策或程序的培训的安保人员/
GRI411:原住民权利2016
411-1涉及侵犯原住民权利的事件/
GRI413:当地社区2016
413-1有当地社区参与、影响评估和发展计划的运营点100-102,111
413-2对当地社区有实际或潜在重大负面影响的运营点/
GRI414:供应商社会评估2016
414-1使用社会标准筛选的新供应商123
414-2供应链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以及采取的行动/
GRI415:公共政策2016
415-1政治捐赠/
GRI416:客户健康与安全2016
416-1对产品和服务类别的健康与安全影响的评估64-65
416-2涉及产品和服务的健康与安全影响的违规事件/
GRI417:营销与标识2016
417-1对产品和服务信息与标识的要求64-65
417-2涉及产品和服务信息与标识的违规事件/
417-3涉及市场营销的违规事件/
GRI418:客户隐私2016
418-1与侵犯客户隐私和丢失客户资料有关的经证实的投诉/

《负责任银行原则》(PRB)指标索引

负责任银行原则指标内容页码
原则1:一致性1.1机构主要商业模式与运营情况本行主要商业模式介绍与运营情况,可参考报告关于我们、战略与管理、发展战略、2022年聚焦领域与进展情况等内容,具体详见本报告9-10、12-14页。
1.2银行的商业战略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契合度本行确保业务战略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巴黎气候协定》以及国家和地区相关框架所述的个人需求和社会目标保持一致,董事会审议通过《2021-2025五年战略规划》,确定了本行自2021年至2025年的发展战略与发展重点,制定了围绕绿色金融、碳中和等重点领域的目标与行动措施,具体详见本报告9、12-14、82-84页。
原则2:影响与目标设定2.1机构主要业务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及面临的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本行重视业务、产品和服务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主动顺应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发展等宏观趋势,积极识别、管理及应对新兴风险与气候风险挑战,关注并加大在绿色发展、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经营与国家政策导向、实体经济发展的契合度,以兴业力量助力构建美好社会,具体详见本报告28、39-57、77-96页。
2.2描述机构设定的可持续发展进步目标本行全力响应和落实国家“30·60目标,印发《兴业银行绿色银行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2年)》,明确绿色银行建设的主要目标、服务“双碳”目标重点任务,具体详见兴业银行官网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本报
告82-84页。同时,本行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为依据,围绕其进行相应实践。
2.3机构为完成上述目标采取的措施与计划?本行依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围绕设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目标,聚焦各重点领域,加大支持力度,2022年所取得的进展成效,详见本报告12-14页。?本行规划制定碳中和目标与分阶段时间表,有序开展自身碳减排工作,全面布局碳金融业务,聚焦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等“减污降碳”重点领域,全面助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详见本报告77-96页。
原则3:客户与顾客3.1促进机构与客户之间的负责任关系的实践行为本行致力于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持续深入地开展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不断优化产品与服务质量,通过系统化方式聆听并回复客户声音,具体行动举措与2022年实践成效详见本报告59-75页。
3.2机构与客户共同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实践与可持续性经济行为本行本着负责任的原则与客户和顾客合作,鼓励可持续实践,促进经济活动发展,2022年我们携手各方在普惠金融、保护生物多样性、绿色金融、公益慈善、执行赤道原则等方面取得诸多成果,具体详见本报告54-57,77-78,82-91,110-111,112-114页。
原则4:利益相关方4.1对利益相关方关心议题的确认与解决本行依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国际通用的社会责任标准、金融行业典型特点,以及本行社会责任及ESG工作实践经验等因素,确定六大主要利益相关方。为确保了解利益相关方的关注与期望,本行定期开展ESG关键议题研究,并通过利益相关
方调研进行议题实质性分析,确保公司充分跟进和响应利益相关方关注重点,具体实质性分析流程、2022年聚焦领域与进展详情,详见本报告11-14页。
原则5:公司治理与企业文化5.1机构符合负责任原则的公司治理结构、政策框架本行持续健全“党委领导作用、董事会战略决策、高管层执行落实、监事会依法监督”的公司治理机制,坚持通过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管理提升内部运营效率,同时,本行积极完善可持续发展管理架构,推动ESG管理水平提升,实现持续稳健地创造价值,具体详见本报告10-11、19-21页。
5.2培养员工负责任银行企业文化本行坚持“业务发展、合规先行”的理念,持续深化集团合规经营理念,加强员工行为管理,不断健全风险与合规内控管理长效机制,具体详见本报告30-33页。
原则6:透明度与负责任6.1机构执行负责任原则的良好实践与进步情况本行定期评估和审查本行个人和集体履行负责任银行原则的情况,并积极披露正面和负面影响,2022年我们在发展普惠金融、优化客户服务、保护生物多样性、创新绿色金融、执行赤道原则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详见本报告12-14,54-57,72-75,77-80,88-91,94-96,112-114页。

读者反馈表

请您协助我们提高报告编制质量,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改进我们的可持续发展工作!

传真:+8659187841932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江滨中大道398号兴业银行大厦
邮编:350014邮箱:sustainability@cib.com.cn
1、您认为兴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整体质量如何:□好□较好□一般2、您对兴业银行在公司治理方面的评价如何:□好□较好□一般3、您对兴业银行在经济发展、保护环境和回馈社会等方面的评价如何:□好□较好□一般4、您对兴业银行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评价如何:□好□较好□一般5、您对兴业银行在赤道原则执行方面的评价如何:□好□较好□一般6、您对兴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报告清晰度、完整性和准确性评价如何:□好□较好□一般7、您对兴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排版和设计方面的评价如何:□好□较好□一般8、您对兴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报告及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您的联系方式:姓名:电话:Email:@手机扫描二维码答题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