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中信银行: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3-03-24
证券代码:601998股票简称:中信银行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二〇二二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本行2022年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行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及本行网站(www.citicbank.com)仔细阅读本行2022年年度报告全文。

本行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本行董事会于2023年3月23日通过了本行2022年年度报告全文及摘要。会议应出席董事11名,实际出席董事11名。本行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列席了本次会议。

本行根据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2022年年度财务报告已经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和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分别根据中国和香港审计准则审计,并分别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根据本行董事会审议通过并拟提交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的2022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本行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息3.29元人民币(含税)。本年度不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

本报告摘要除特别说明外,金额币种为人民币。

本行2022年年度报告释义适用于本报告摘要。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2.1 公司简介

A股股票简称中信银行股票代码601998
A股股票上市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
H股股票简称中信银行股票代码0998
H股股票上市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优先股股票简称中信优1股票代码360025
优先股股票上市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
可转换公司债券简称中信转债可转换公司债券代码113021
可转换公司债券上市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 名张青王珺威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0号院1号楼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0号院1号楼
联系电话+86-10-66638188+86-10-66638188
传 真+86-10-65559255+86-10-65559255
电子信箱ir@citicbank.comir@citicbank.com

2.2 报告期内主要业务简介

2.2.1 主要业务

本行以建设成为“有担当、有温度、有特色、有价值”的最佳综合金融服务提供者为发展愿景,充分发挥中信集团“金融+实业”综合平台优势,坚持“以客为尊、改革推动、科技兴行、轻型发展、合规经营、人才强行”,向企业客户和机构客户提供公司银行业务、国际业务、金融市场业务、机构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交易银行业务、托管业务等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向个人客户提供零售银行、信用卡、消费金融、财富管理、私人银行、出国金融、电子银行等多元化金融产

品及服务,全方位满足企业、机构及个人客户的综合金融服务需求。报告期内,本行业务具体信息请参见本行2022年年度报告第二章“业务综述”部分。

2.2.2 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治理规范高效。本行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化企业建设,坚持两个“一以贯之”

,始终坚持市场化运行,不断完善公司治理和业务运营体制机制,形成了管理高效、分工专业的组织架构体系。参照现代银行发展理论与实践,结合党建工作要求,搭建了“三会一层”公司治理科学架构,实现党的领导有机融入公司治理,按照前台、中台、后台相分离的原则,建立起涵盖总行部门条线和分支行板块的矩阵式管理模式。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规范运作,有效履职。

综合协同优势明显。本行遵循“一个中信、一个客户”发展原则,坚持“利他共赢”协同理念,不断做强集团协同主平台。以客户为中心,建立政府、企业、个人“三大”服务体系,以发展为主线,深挖融融、产融、母子、跨境、区域“五大”合作领域,以结果为导向,做好机制、智库、人才、系统、品牌“五大”支持保障,深度打造中信协同“两圈一体”

生态体系,提高协同乘数效应,为客户提供“不止于银行、不止于金融、金融+实业”的最佳综合服务。

开拓创新活力凸显。本行是中国最早参与国内外金融市场融资的商业银行,并以屡创中国现代金融史上多个第一而蜚声海内外。创新不仅是深植于本行的基因,也是驱动本行发展的新引擎。本行传承和发扬“开拓创新”的中信风格,持续推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在投行业务、跨境业务、机构业务、交易银行、汽车金融、出国金融、信用卡、外汇做市、公募基金托管等业务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风险防控科学有效。本行持续健全完善“控风险有效、促发展有力”的风险管理体系,提升风险管理质效。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有效传导稳健的风险偏好。深入推进“五策合一”

,将资源投向国家有需要、市场有前景的关键领域和优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

即拓展协同朋友圈、构建协同生态圈,形成协同发展共同体。

指行业研究、授信政策、审批标准、营销指引、资源和考核政策。

质客户,根据形势和政策变化,适时调整授信策略。坚持强化控新清旧,提升全机构、全产品、全客户、全流程风控能力,巩固资产质量向好趋势。加快智能风控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线上化业务风控能力,持续建设全面风险智能管理平台,开发大数据风险管理工具,提升风险防控的前瞻性和精准性。金融科技全面赋能。本行始终坚持以科技赋能、创新驱动为核心动力,为业务发展全面赋能,推动本行成为一流科技型银行。本行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品和服务竞争力,驱动业务和运营模式转型,打造数据驱动型发展模式。投产国内中大型银行首个自主分布式核心系统,金融科技综合赋能能力实现全面跃升,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创新应用由点及面深度渗透到业务各领域,成为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品牌文化特色鲜明。本行通过对三十五年发展所积淀的文化基因的提炼与升华,确立了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本行以成为“有担当、有温度、有特色、有价值”的最佳综合金融服务提供者为发展愿景,坚持“客尊、诚信、创新、协作、卓越”的核心价值观,积极践行“为客户谋价值、为员工谋幸福、为股东谋效益、为社会尽责任”的企业使命。发布品牌新主张“让财富有温度”,以全新面貌回馈利益相关方。2022年2月,本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21位,品牌价值128亿美元。

人才队伍专业优秀。本行坚持以人为本,深化人力资源改革,尊重金融人才特点及成长规律,建立以价值为导向、以员工为中心的人才管理机制,搭建市场化、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服务全行战略转型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本行树立“凝聚奋进者、激励实干者、成就有为者”的人才观,通过科学合理的干部选配机制,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持续优化考核评价,不断强化激励约束,构建多元化人才发展通道,着力打造业务精、管理强、价值高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2.2.3 前景展望

现阶段,宏观经济和行业政策等外部环境持续变化,既给银行业带来一定挑战,也带来较多发展机遇。

一方面,商业银行发展面临一些挑战。地缘政治局势动荡不安,世界经济下行的风险加大。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经济社会风险点依然多发频发。去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明显走弱,成为影响经济运行的重大因素。近期房地产政策综合发力,市场稳定可期,但局部信用风险仍需重视。地方政府债务增速总体放缓,但规模仍然较大。受美联储及多国央行高频次加息、俄乌冲突延续等影响,一些国家资本流出、汇率贬值等压力增大,需密切关注股市、债市、汇市走势,牢牢守住金融市场风险底线。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发展面临新的机遇。2023年“稳增长”排在“三稳”之首,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叠加发力,经济活力加速释放,社会总供给充足,市场信心不断增强,多重积极因素共同发力,推动经济加快恢复和增长,形成向上运行的发展轨迹。宏观政策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尤其强调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货币政策精准有力。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拉动新老基建投资的同时,加大对科技、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支持。货币政策总量上保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结构上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供给侧需求侧双向驱动,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供给侧方面,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大制造业研发和技术改造力度,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新领域新赛道布局。需求侧方面,将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消费摆在突出位置。这些将为银行提供有利的经营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2023年,本行将聚焦服务实体经济,紧随宏观调控导向,贯彻国家战略和信贷政策,服务扩大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创新驱动发展;聚焦高质量发展,加快轻资本转型,优化客户结构,强化客群建设,稳定资产质量;聚焦发展动能活力,深化组织体系变革,推进人力资源机制改革,提升科技及数字化赋能,持续构建三大能力;聚焦平安中信,发挥党建工作优势,完善风险内控管理,压实各方管理责任,提高抵御和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2023年全年资产增速预计6%—8%左右,经营效益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资产质量稳步向好,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上述预测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本行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应当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2.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2.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经营业绩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项目2022年2021年增幅(%)2020年
营业收入211,392204,5573.34194,731
营业利润73,31865,56911.8257,816
利润总额73,41665,51712.0657,857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62,10355,64111.6148,980
归属于本行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1,85055,51111.4248,81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95,066(75,394)上年同期为负156,863
每股计
基本每股收益(元)(注)1.171.088.330.94
稀释每股收益(元)(注)1.060.988.160.86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元)(注)1.171.079.350.94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稀释每股收益(元)(注)1.050.978.250.86
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3.99(1.54)上年同期为负3.21

注:有关指标根据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

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的规定计算。盈利能力指标

项目2022年2021年增减(%)2020年
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A)(1)0.76%0.72%0.040.69%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AE)(2)10.80%10.73%0.0710.11%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2)10.75%10.70%0.0510.07%
成本收入比(3)30.53%29.20%1.3326.65%
信贷成本(4)1.12%1.08%0.041.64%
净利差(5)1.92%1.99%(0.07)2.18%
净息差(6)1.97%2.05%(0.08)2.26%

注:(1)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净利润/期初和期末总资产余额平均数。 (2)有关指标根据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

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的规定计算。

(3)成本收入比=业务及管理费/营业收入。

(4)信贷成本=当年计提贷款及垫款减值损失/贷款及垫款平均余额。

(5)净利差=总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总付息负债平均成本率。

(6)净息差=利息净收入/总生息资产平均余额。

规模指标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项目2022年 12月31日2021年 12月31日增幅(%)2020年 12月31日
总资产8,547,5438,042,8846.277,511,161
贷款及垫款总额(1)5,152,7724,855,9696.114,473,307
—公司贷款2,524,0162,336,1798.042,170,400
—贴现贷款511,846465,9669.85411,007
—个人贷款2,116,9102,053,8243.071,891,900
总负债7,861,7137,400,2586.246,951,123
客户存款总额(1)5,099,3484,736,5847.664,528,399
—公司活期存款(2)1,951,5551,974,319(1.15)1,915,266
—公司定期存款1,855,9771,789,9563.691,674,846
—个人活期存款349,013310,05412.57327,110
—个人定期存款942,803662,25542.36611,177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1,143,7761,174,763(2.64)1,163,641
拆入资金70,74178,331(9.69)57,756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权益总额665,418626,3036.25544,573
归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的权益总额550,477511,3627.65469,625
归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元)11.2510.457.669.60

注:(1)根据财政部《关于修订印发2018年度金融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8〕

36号),基于实际利率法计提的金融工具利息应包含在相应金融工具的账面余额,并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中。自2018年起,本集团按照上述通知要求编制财务报表。为便于分析,此处“贷款及垫款总额”“客户存款总额”不含相关应计利息。

(2)公司活期存款包括对公客户活期存款和汇出及应解汇款。

资产质量指标

项目2022年 12月31日2021年 12月31日增减(%)2020年 12月31日
不良贷款率(1)1.27%1.39%(0.12)1.64%
拨备覆盖率(2)201.19%180.07%21.12171.68%
贷款拨备率(3)2.55%2.50%0.052.82%

注:(1)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余额/贷款及垫款总额。

(2)拨备覆盖率=贷款及垫款减值准备余额(不含应计利息减值准备)/不良贷款余额。

(3)贷款拨备率=贷款及垫款减值准备余额(不含应计利息减值准备)/贷款及垫款总额。

2.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项目2022年度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54,03054,36452,03250,966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17,35015,17414,57915,000
归属于本行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31015,16414,55614,82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9,7576,462(31,328)190,175

2.4 股东情况

2.4.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普通股股东情况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41,414户,其中A股股东114,292户,H股登记股东27,122户,无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前一月末(2023年2月28日),本行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40,639户,其中A股股东113,628户,H股登记股东27,011户,无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

前十名股东情况(截至报告期末)

单位:股

序号股东名称股东性质股份类别持股总数持股比例(%)持有有限售条 件股份数量报告期内股份 增减变动情况质押、标记 或冻结的股 份数量
1中国中信有限公司国有法人A股、H股31,988,728,77365.37000
2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境外法人H股11,553,703,59723.610+1,958,434未知
3中国烟草总公司国有法人A股2,147,469,5394.39000
4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国有法人A股1,018,941,6772.08000
5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国有法人A股267,137,0500.55000
6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境外法人A股176,025,8640.360+83,448,0580
7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有法人H股168,599,2680.34000
序号股东名称股东性质股份类别持股总数持股比例(%)持有有限售条 件股份数量报告期内股份 增减变动情况质押、标记 或冻结的股 份数量
8全国社保基金一一零组合其他A股130,048,4290.270+130,048,4290
9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证红利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其他A股54,739,7400.110-3,126,7220
10河北建投雄安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国有法人A股31,034,4000.06000

注:(1)上述股东持有的股份均为本行无限售条件股份。

(2)除中信有限、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外,上表中A股和H股股东持股情况分别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和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提供的本行股东名册统计。

(3)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是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所持股份总数是该公司以代理人身份,代表截至报告期末,在该公司开户登记的所有机构(除中信有限)和个人投资者持有的H股股份合计数。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是以名义持有人身份,受他人指定并代表他人持有股票的机构,其中包括香港及海外投资者持有的沪股通股票。

(4)中信有限为中信股份的全资子公司。中信有限确认,截至报告期末,中信股份

及其下属子公司(含中信有限)合计持有本行股份32,284,227,773股,占本行股份总数的65.97%,其中包括A股股份28,938,928,294股,H股股份3,345,299,479股。中信有限直接持有本行股份31,988,728,773股,占本行股份总数的65.37%,其中包括A股股份28,938,928,294股,H股股份3,049,800,479股。

(5)冠意有限公司(Summit Idea Limited)确认,截至报告期末,其通过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有本行H股股份2,292,579,000股,占本行股份总数的4.685%。冠意有限公司为新湖中宝的全资附属公司。除上述股份外,新湖中宝全资子公司香港新湖投资有限公司通过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有本行H股股份153,686,000股,占本行股份总数的0.314%。

(6)上表中普通股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

公司是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根据《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截至2022年9月30日,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合计持有中国建设银行

57.31%的股份。除此之外,本行未知上表中股东之间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

(7)本行前十名股东中不存在回购专户。

(8)就本行所知,截至报告期末,上表中股东不存在委托表决权、受托表决权及放弃表决权的情况。

2.4.2 本行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报告期内,本行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截至报告期末,中信有限为本行控股股东,中信股份为中信有限单一直接控股股东,中信股份的控股股

100%100%

32.53%

32.53%

25.60%

25.60%

100%

100%

65.37%

65.37%

东为中信集团。中信集团为本行实际控制人。截至报告期末,中信股份及其下属子公司(含中信有限)合计持有本行股份32,284,227,773股,占本行股份总数的65.97%,其中包括A股股份28,938,928,294股,H股股份3,345,299,479股。中信有限直接持有本行股份31,988,728,773股,占本行股份总数的65.37%,其中包括A股股份28,938,928,294股,H股股份3,049,800,479股。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间产权关系如下图所示

2.4.3 报告期末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情况

截至报告期末和本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2023年2月28日),本行优先股(“中信优1”,优先股代码360025)股东总数均为72户。截至报告期末前十名优先股股东情况如下:

中信盛荣有限公司、中信盛星有限公司为中信集团全资附属公司。中信有限直接持有本行股份的65.37%,

除此之外,中信股份同时通过其全资附属公司,以及中信有限的全资附属公司持有本行部分股份。

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中信盛荣有限公司

中信盛荣有限公司中信盛星有限公司

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信有限公司

中国中信有限公司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股

序号股东名称(全称)股东性质报告期内增减 (+,-)期末持股数量持股 比例(%)所持股份类别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质押或 冻结情况
股份状态数量
1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国有法人-43,860,00012.53境内 优先股---
2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个人分红-005L-FH002沪其他-38,430,00010.98境内 优先股---
3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005L-CT001沪其他-38,400,00010.97境内 优先股---
4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万能-个险万能其他-30,700,0008.77境内 优先股---
5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个险分红其他-30,700,0008.77境内 优先股---
6交银施罗德资管-交通银行-交银施罗德资管卓远2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其他-25,700,0007.34境内 优先股---
7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中航信托·天玑共赢2号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其他+11,930,00011,930,0003.41境内 优先股---
8华宝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华宝信托-宝富投资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其他-11,650,0003.33境内 优先股---
9博时基金-工商银行-博时-工行-灵活配置5号特定多个客户资产管理计划其他-10,300,0002.94境内 优先股---
10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其他+8,350,0008,350,0002.39境内 优先股---

注:(1)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是根据本行优先股股东名册中所列的信息统计。

(2)上述优先股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根据公开信息,本行初步判断: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个人分红-005L-FH002沪、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005L-CT001沪存在关联关系,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万能-个险万能、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个险分红存在关联关系。除此之外,本行未知上述优先股股东之间、上述优先股股东与前10名普通股股东之间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

(3)“持股比例”指优先股股东持有优先股的股份数量占已发行的优先股股份总数

的比例。

2.5 债券相关情况

2.5.1 可转换公司债券相关情况

2019年3月4日,本行完成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以下简称“A股可转债”)发行工作,募集资金400亿元,发行数量4,000万手,按面值发行,每张面值人民币100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3,991,564.02万元;2019年3月19日,上述A股可转债在上交所挂牌交易,简称“中信转债”,代码113021。本次A股可转债募集资金已全部投入运营,用于支持业务发展,在A股可转债转股后按照相关监管要求用于补充本行核心一级资本。A股可转债的期限为自发行之日起六年,即自2019年3月4日至2025年3月3日;计息起始日为发行首日,即2019年3月4日;票面利率:第一年为0.3%、第二年为0.8%、第三年为1.5%、第四年为2.3%、第五年为3.2%、第六年为4.0%。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已有人民币335,000元中信转债转为本行A股普通股,累计转股股数为47,084股,占中信转债转股前本行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总额的0.0000962%。

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规定,本行委托信用评级机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公国际”)为本行2019年3月发行的中信转债进行了跟踪信用评级,大公国际出具了《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主体与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2022年度跟踪评级报告》,评级结果如下:本行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维持AAA,评级展望维持稳定,“中信转债”的信用等级维持AAA。本行各方面经营情况稳定,资产结构合理,负债情况无明显变化,资信情况良好。本行未来年度偿还债务的现金来源主要包括本行业务正常经营所获得的收入、现金流入和流动资产变现等。

2.5.2 其他债券相关情况

报告期内,本行发行的金融债券相关情况详见本行2022年年度报告全文。

第三节 重要事项

3.1 经营业绩概况

2022年,本集团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监管要求,持续推进三年发展规划,深入实施“342强核行动”,着力提升发展质量,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经营发展保持向上向好态势。

经营效益稳定增长,盈利能力表现良好。报告期内,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113.92亿元,比上年增长3.34%;其中实现利息净收入1,506.47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实现非利息净收入607.45亿元,比上年增长7.21%;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621.03亿元,比上年增长11.61%;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A)为0.76%,比上年上升0.04个百分点,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AE)为10.80%,比上年上升0.07个百分点。

不良贷款继续“双降”,资产质量保持向好态势。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不良贷款余额652.13亿元,比上年末减少22.46亿元,下降3.33%;不良贷款率

1.27%,比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01.19%,比上年末上升21.12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2.55%,比上年末上升0.05个百分点。

业务规模稳步增长,继续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资产总额85,475.4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27%;贷款及垫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51,527.7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11%;客户存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50,993.4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66%。报告期内,本集团积极落实国家稳经济大盘政策,加大对重点区域和行业的信贷支持,服务好制造业、高新技术、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同时,优化调整业务结构。

3.2 财务报表分析

3.2.1 利润表项目分析

报告期内,本集团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621.03亿元,比上年增长

11.61%。下表列示出报告期内本集团主要利润表项目变化。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项目2022年2021年增减额增幅(%)
营业收入211,392204,5576,8353.34
—利息净收入150,647147,8962,7511.86
—非利息净收入60,74556,6614,0847.21
营业支出(138,074)(138,988)914(0.66)
—税金及附加(2,122)(2,203)81(3.68)
—业务及管理费(64,548)(59,737)(4,811)8.05
—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71,404)(77,048)5,644(7.33)
营业外收支净额98(52)150上年同期为负
利润总额73,41665,5177,89912.06
所得税(10,466)(9,140)(1,326)14.51
净利润62,95056,3776,57311.66
其中: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62,10355,6416,46211.61

3.2.2 资产负债项目分析

资产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资产总额85,475.4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27%,主要由于本集团贷款及垫款、金融投资增加。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项目2022年12月31日2021年12月31日
余额占比(%)余额占比(%)
贷款及垫款总额5,152,77260.34,855,96960.4
贷款及垫款应计利息17,1800.213,0640.2
减:贷款及垫款减值准备(1)(130,985)(1.5)(120,957)(1.5)
贷款及垫款净额5,038,96759.04,748,07659.1
金融投资总额2,515,29529.42,334,01329.0
金融投资应计利息16,1400.215,3550.2
减:金融投资减值准备(2)(28,566)(0.3)(26,727)(0.3)
金融投资净额2,502,86929.32,322,64128.9
长期股权投资6,3410.15,7530.1
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477,3815.6435,3835.4
存放同业款项及拆出资金296,9983.4251,7743.1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13,7300.191,4371.1
其他(3)211,2572.5187,8202.3
合计8,547,543100.08,042,884100.0

注:(1)贷款及垫款减值准备包括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及垫款减值准备和以摊余成本计量

的贷款及垫款应计利息减值准备。

(2)金融投资减值准备包括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投资减值准备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

融投资应计利息减值准备。

(3)其他包括贵金属、衍生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商誉、使用权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以及其他资产等。贷款及垫款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贷款及垫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51,527.7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11%。贷款及垫款净额占总资产比例为59.0%,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及垫款占全部贷款及垫款比例为89.0%。本集团贷款及垫款按计量属性分类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项目2022年12月31日2021年12月31日
余额占比(%)余额占比(%)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及垫款4,585,89889.04,355,92789.7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贷款及垫款562,99310.9500,04210.3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贷款及垫款3,8810.1--
贷款及垫款总额5,152,772100.04,855,969100.0

有关本集团贷款及垫款分析请参见本行2022年年度报告第二章“贷款质量分析”部分。

负债

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负债总额78,617.1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24%,主要由于客户存款以及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增加所致。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项目2022年12月31日2021年12月31日
余额占比(%)余额占比(%)
向中央银行借款119,4221.5189,1982.6
客户存款5,157,86465.64,789,96964.7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及拆入资金1,214,51715.41,253,09416.9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256,1943.398,3391.3
已发行债务凭证975,20612.4958,20313.0
其他(注)138,5101.8111,4551.5
合计7,861,713100.07,400,258100.0

注:其他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预计负债、租赁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及其他负债等。

客户存款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客户存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50,993.4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627.64亿元,增长7.66%;客户存款占总负债的比例为65.6%,比上年末上升0.9个百分点。本集团公司存款余额为38,075.3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32.57亿元,增长1.15%;个人存款余额为12,918.1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195.07亿元,增长32.86%。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项目2022年12月31日2021年12月31日
余额占比(%)余额占比(%)
公司存款
活期1,951,55537.81,974,31941.2
定期1,855,97736.01,789,95637.4
小计3,807,53273.83,764,27578.6
个人存款
活期349,0136.8310,0546.5
定期942,80318.3662,25513.8
小计1,291,81625.1972,30920.3
客户存款总额5,099,34898.94,736,58498.9
应计利息58,5161.153,3851.1
合计5,157,864100.04,789,969100.0

股东权益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股东权益6,858.3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72%。报告期内,本集团股东权益变动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项目2022年
股本其他 权益工具资本公积其他综 合收益盈余公积及 一般风险准备未分配利润少数 股东权益合计
2021年12月31日48,935118,07659,2161,644144,427254,00516,323642,626
(一)净利润-----62,10384762,950
(二)其他综合收益---(3,422)--(279)(3,701)
(三)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3,9903,990
(四)利润分配----10,880(30,446)(469)(20,035)
(五)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157-(157)--
2022年12月31日48,935118,07659,216(1,621)155,307285,50520,412685,830

主要表外项目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主要表外项目包括信贷承诺、资本承担、用作质押资产,具体项目及余额如下表所示: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项目2022年12月31日2021年12月31日
信贷承诺
—银行承兑汇票795,833669,736
—开出保函186,617128,866
—开出信用证270,837214,958
—不可撤销贷款承诺57,96153,473
—信用卡承担704,268708,741
小计2,015,5161,775,774
资本承担2,0111,541
用作质押资产438,515396,557
合计2,456,0422,173,872

3.2.3 资本充足率分析

截至报告期末,根据原中国银监会2012年6月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要求,本集团资本充足率为13.18%,比上年末下降0.35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10.63%,比上年末下降0.25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74%,比上年末下降0.11个百分点,全部满足监管要求。

资本充足率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项目2022年 12月31日2021年 12月31日增幅(%) /增减2020年 12月31日
核心一级资本净额551,863514,0787.35471,251
其他一级资本净额119,614117,9611.4077,710
一级资本净额671,477632,0396.24548,961
二级资本净额160,610153,7724.45152,768
资本净额832,087785,8115.89701,729
其中:
核心一级资本最低要求315,775290,4768.71269,662
一级资本最低要求378,930348,5728.71323,595
资本最低要求505,240464,7628.71431,460
储备资本要求157,888145,2388.71134,831
逆周期资本要求----
附加资本要求----
项目2022年 12月31日2021年 12月31日增幅(%) /增减2020年 12月31日
加权风险资产6,315,5065,809,5238.715,393,248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74%8.85%下降0.11个百分点8.74%
一级资本充足率10.63%10.88%下降0.25个百分点10.18%
资本充足率13.18%13.53%下降0.35个百分点13.01%

注:本集团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计算和披露资本充足率。杠杆率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2022年 12月31日2021年 12月31日增幅(%) /增减2020年 12月31日
杠杆率水平6.59%6.78%下降0.19个百分点6.40%
一级资本净额671,477632,0396.24548,961
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10,193,1919,322,7169.348,582,636

注:本集团根据《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修订)》(银监会令2015年第1号)的规定

计算和披露杠杆率。有关杠杆率的详细信息,请查阅本行网站投资者关系专栏相关网页http://www.citicbank.com/about/investor/financialaffairs/gglzb/2022_/。

3.3 业务综述

3.3.1 公司银行板块

报告期内,本行公司银行业务聚焦全行“三大核心能力”建设和“四大经营”主题,持续推动公司业务的变革转型,对公业务整体经营能力和业绩指标稳步提升。

报告期内,本行公司银行业务实现营业净收入892.47亿元,较上年下降

0.09%,占本行营业净收入的45.05%;其中公司银行非利息净收入134.55亿元,较上年增长3.19%,占本行非利息净收入的24.25%,较上年下降1.74个百分点。

负债端

报告期内,本行对公负债业务坚持稳中求进、量价平衡的发展原则,逐步推动负债结构优化,对公存款保持了规模稳步增长、成本合理管控的平衡发展态势。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对公存款余额36,379.9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77.47亿元,日均余额37,562.65亿元,较上年增长2,116.99亿元。其中,结构性存款时点余

额占比4.76%,较上年末下降0.09个百分点,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保持较低水平。本行保持市场化存款产品规模合理管控,大力发展交易银行,加大中小客户经营拓展,推动结算存款增长,实现对公存款成本有效管控。报告期内,对公存款成本率2.06%,较上年上升3BPs,对公存款成本保持股份制商业银行较低水平。

资产端本行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经济工作的相关要求,积极为服务实体企业、稳住经济大盘贡献中信力量。截至报告期末,本行一般对公贷款余额22,993.9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91.37亿元,有力支持了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信贷考核引导分行聚焦投放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报告期内,绿色信贷、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各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贷款增长均超计划目标,资产结构显著优化;向发改委和人民银行推送的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配套融资、设备更新改造贷款三大政策业务清单内项目合计投放139个,投放金额73.74亿元。报告期内,新发生人民币对公贷款累计加权平均利率4.29%,对公贷款定价能力保持同业前列。

3.3.2 零售银行板块

本行把握市场发展趋势,坚持零售业务经营逻辑,通过做大客户基础、做强产品驱动、做优渠道势能和提升服务体验,为客户提供“金融+非金融”综合服务。报告期内,本行零售银行业务实现营业净收入823.47亿元,较上年增长

2.71%,占本行营业净收入的41.56%;零售银行非利息净收入233.30亿元,较上年增长4.30%,占本行非利息净收入的42.05%,较上年下降2.53个百分点。

3.3.3 金融市场板块

面对汇利率市场波动剧烈、各类资产收益持续下行,市场信用风险仍在暴露

等挑战,本行金融市场板块紧跟国家政策方向、主动履行社会责任,以“342强核行动”为指引,通过加强市场研判、优化资负结构、强化交易能力、深化同业客户一体化经营等措施,促进经营业绩稳步提升。报告期内,本行金融市场板块实现营业净收入253.82亿元,较上年上升

20.95%,占本行营业净收入的12.81%,其中金融市场非利息净收入184.64亿元,较上年增长40.43%,占本行非利息净收入33.28%,较上年上升7.08个百分点。

3.4 其他重要事项

3.4.1 控股股东权益变动

本行于2022年6月22日收到中信有限通知,中信有限将向中信金控无偿划转持有的本行A股股份28,938,928,294股和H股股份2,468,064,479股,合计31,406,992,773股股份,占本行总股本的64.18%。本次股份无偿划转完成后,本行控股股东将由中信有限变更为中信金控,本行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仍为中信集团。本次股份无偿划转事项已获中国银保监会批准,正在推进相关股份过户。有关情况请参见本行2022年年度报告“6.7 关于控股股东权益变动的说明”部分。

3.4.2 向原股东配售股份

本行拟向原股东配售股份,有关情况请参见本行2022年年度报告“6.2. 证券发行与上市情况”部分。

报告期内,本行其他重要事项请参见本行2022年年度报告全文。

董事长 朱鹤新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3月23日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