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中兴通讯: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3-03-11

证券代码(A/H):000063/763 证券简称(A/H):中兴通讯 公告编号:2023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二〇二二年年度报告摘要

1、重要提示

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或“本公司”或“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二〇二二年年度报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本年度报告摘要摘自二〇二二年年度报告全文,二〇二二年年度报告全文同时登载于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zse.cn)、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和中兴通讯网站(www.zte.com.cn),投资者欲了解详细内容,应阅读二〇二二年年度报告全文。

1.2 年度报告已经于2023年3月10日召开的本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所有董事均亲自出席了本次会议。

1.3 中兴通讯及其附属公司(“本集团”) 2022年度财务报告已经由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

殊普通合伙)审计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4 本公司董事长李自学先生、财务总监李莹女士和会计机构负责人许建锐先生声明:保证年

度报告中的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

1.5 本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分红派息股权登记日股本总数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4元人民币现金(含税)。上述事项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批准。

1.6 除特别说明外,本年度报告摘要中货币单位均为人民币。

2、公司基本情况

股票简称中兴通讯
股票代码000063(A股)763(H股)
上市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丁建中钱钰
联系地址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科技南路55号
电话+86 755 26770282
传真+86 755 26770286
电子信箱IR@zte.com.cn
所属行业通讯设备类制造行业
主要业务拥有ICT行业完整的、端到端的产品和解决方案,集“设计、开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聚焦“运营商网络、政企业务、消费者业务”。2022年主要业务无重大变化。

3、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摘要

3.1 采用的会计准则说明

本公司采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及披露相关财务资料,无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的差异。

3.2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会计差错更正

□ 适用 ? 不适用

3.3 本集团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百万元
项目2022年2021年同比增减2020年
经营业绩
营业收入122,954.4114,521.67.36%101,450.7
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8,080.36,812.918.60%4,259.8
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166.93,305.986.54%1,035.6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577.715,723.5(51.81%)10,232.7
规模
资产总额180,953.6168,763.47.22%150,634.9
负债总额121,410.4115,475.85.14%104,512.4
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所有者权益58,641.251,482.113.91%43,296.8
每股计(元/股)
基本每股收益1.711.4716.33%0.92
稀释每股收益注1.711.4716.33%0.92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基本每股收益1.300.7183.10%0.22
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03.32(51.81%)2.22
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12.3810.8813.79%9.39
财务比率(%)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4.66%14.49%上升0.17个百分点10.18%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19%7.03%上升4.16个百分点2.47%
资产负债率67.09%68.42%下降1.33个百分点69.38%

注:由于本公司授予的股票期权分别在2022年、2021年、2020年形成稀释性潜在普通股107,742股、2,568,160股、21,153,000股,稀释每股收益在基本每股收益基础上考虑该因素进行计算。

3.4 本集团2022年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百万元
项目2022年 第一季度2022年 第二季度2022年 第三季度2022年 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27,930.331,888.032,740.730,395.4
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2,216.72,349.12,254.21,260.3
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扣除 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52.51,772.91,825.4616.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87.22,312.4223.43,854.7

上述会计数据与本集团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会计数据一致。

3.5 本集团近三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单位:百万元
项目2022年2021年2020年
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11.0231.7-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投资收益(27.2)1,251.7955.2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衍生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衍生金融资产及衍生金融负债取得的投资收益16.153.9(199.8)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186.2295.0127.6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3)(2.6)1.8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7.7)
除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收入和代扣代缴个税手续费返还收入之外的其他收益536.4681.7613.9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净额(43.2)(177.2)(406.6)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1,578.41,781.32,760.7
减:所得税影响额338.2617.3576.8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2.8(8.8)44.1
合计1,913.43,507.03,224.2

本集团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确认依照《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证监会公告[2008]43号)的规定执行。其中,将规定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如下:

单位:百万元
项目2022年原因
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收入1,334.2经营性持续发生
代扣代缴个税手续费返还收入22.4经营性持续发生
深圳市中兴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简称“中兴创投”)股权处置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2.9中兴创投经营范围内业务

4、股东及控股股东情况

4.1 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1)股东总数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公司股东总数为395,802户,其中A股股东395,493户,H股股东309户。截至2023年2月28日(即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本公司股东总数为367,193户,其中A股股东366,884户,H股股东309户。

(2)前10名股东、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公司前10名股东所持股份均为无限售条件股份,前10名股东与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的持股情况一致,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股

股东名称股东性质持股 比例年末 持股数量股份种类年内 增减变动 情况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的股份数量
1、中兴新通讯有限公司 (简称“中兴新”)注1境内一般 法人21.28%1,005,840,400A股--
2,038,000H股-
2、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注2外资股东15.89%752,361,004H股-27,552-未知
3、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注3境外法人2.38%112,621,404A股+2,464,776-
4、深圳市南山战略新兴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国有法人1.44%68,030,180A股-14,380,917-
5、全国社保基金一一三组合其他1.42%67,480,025A股+37,662,507-
6、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八零二组合其他1.01%47,804,825A股+27,325,454-
7、深圳市投控资本有限公司-深圳投控共赢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其他0.91%43,032,108A股--
8、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国有法人0.89%42,171,534A股--
9、湖南南天集团有限公司国有法人0.88%41,516,065A股--
10、广东恒健欣芯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境内一般 法人0.88%41,442,154A股-4,500,000-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中兴新与其他前10名股东不存在关联关系,也不属于一致行动人。除此以外,本公司未知其他前10名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也未知其是否属于一致行动人。
上述股东涉及委托/受托表决权、放弃表决权情况的说明不适用
战略投资者或一般法人因配售新股成为前10名股东的情况不适用
前10名股东中存在回购专户的特别说明不适用
前10名股东在2022年是否进行约定购回交易
前10名普通股股东参与融资融券业务情况说明不适用
注1:中兴新持有的本公司2,038,000股H股由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作为名义持有人持有。 中兴新于2023年3月1日减持本公司46,900,000股A股;截至年度报告披露日,中兴新合计持有本公司960,978,400股股份,占本公司总股本的20.29%。
注2: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所持股份为其代理的在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交易平台上交易的本公司H股股东账户的股份总和,为避免重复计算,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数量已剔除中兴新持有的本公司2,038,000股H股。
注3: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所持股份为通过深股通购买本公司A股股份的总和。
注4:除前述披露外,本公司无其他持股在10%以上的法人股东。

4.2 控股股东情况

本报告期内,本公司控股股东没有发生变化,情况如下:

控股股东名称成立 日期注册资本经营范围法定 代表人统一社会 信用代码
中兴新1993年 4月29日10,000 万元机器视觉系统集成研发,光学仪器、工业相机及器材、高端机械装备设计和生产,计算机系统集成,计算机视觉数据处理系统软硬件,电子器件及原材料研发、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进出口;自有房屋租赁;投资兴办实业;进出口业务。(企业经营涉及前置性行政许可的,须取得前置性行政许可文件后方可经营)韦在胜91440300192224518G

中兴新的控股子公司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代码:688063,证券简称:派能科技)。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简称“西安微电子”)、深圳航天广宇工业有限公司(简称“航天广宇”)、深圳市中兴维先通设备有限公司(简称“中兴维先通”)、珠海国兴睿科资本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简称“国兴睿科”)分别持有中兴新34%、14.5%、49%和2.5%的股权。中兴新现有董事9名,其中西安微电子推荐3名,航天广宇推荐2名,中兴维先通推荐4名,分别占中兴新董事会的33.33%、22.22%及44.45%。因此,无论在股权比例上或是在公司治理结构上,中兴新的任何股东均无法控制本公司的财务及经营决策,故本公司不存在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实际控制人通过信托或其他资产管理方式控制本公司的情况。上述单位与本公司之间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股权关系如下图:

注:截至年度报告披露日,中兴新合计持有本公司960,978,400股股份,占本公司总股本的20.29%。

4.3本公司无优先股

21.28%

中兴新

中兴新中兴通讯

中兴通讯

2.5%

34%2.5%

西安微电子

西安微电子航天广宇国兴睿科

14.5%

14.5%49%

中兴维先通

5、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

(1)在年度报告披露日存续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

单位:亿元

债券名称债券简称债券代码2023年债券余额利率
发行日起息日到期日
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23中兴通讯SCP0010123800721月5日1月6日3月31日152.25%
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23中兴通讯SCP0020123800641月5日1月6日3月31日152.25%
第三期超短期融资券23中兴通讯SCP0030123800681月5日1月6日3月31日102.25%
第四期超短期融资券23中兴通讯SCP0040123802071月12日1月13日3月31日102.15%
第五期超短期融资券23中兴通讯SCP0050123802311月12日1月13日3月31日102.15%
第六期超短期融资券23中兴通讯SCP0060123802271月12日1月13日3月31日102.15%
第七期超短期融资券23中兴通讯SCP0070123802331月12日1月13日3月31日102.15%
第八期超短期融资券23中兴通讯SCP0080123802061月12日1月13日3月31日102.15%
第九期超短期融资券23中兴通讯SCP0090123802051月12日1月13日3月31日102.15%
第十期超短期融资券23中兴通讯SCP0100123802121月12日1月13日3月31日102.15%
第十一期超短期融资券23中兴通讯SCP0110123802011月12日1月13日3月31日52.15%
第十二期超短期融资券23中兴通讯SCP0120123803351月18日1月19日3月31日102.20%
第十三期超短期融资券23中兴通讯SCP0130123803371月18日1月19日3月31日102.20%
第十四期超短期融资券23中兴通讯SCP0140123803391月18日1月19日3月31日152.20%
第十五期超短期融资券23中兴通讯SCP0150123804122月7日2月8日3月31日102.15%
第十六期超短期融资券23中兴通讯SCP0160123804412月9日2月10日3月31日102.15%
第十七期超短期融资券23中兴通讯SCP0170123805732月16日2月17日3月31日102.15%
第十八期超短期融资券23中兴通讯SCP0180123805672月16日2月17日3月31日102.15%
第十九期超短期融资券23中兴通讯SCP0190123805572月16日2月17日3月31日102.15%
第二十期超短期融资券23中兴通讯SCP0200123806722月23日2月24日3月31日152.35%
第二十一期超短期融资券23中兴通讯SCP0210123807292月23日2月24日3月31日52.35%
第二十二期超短期融资券23中兴通讯SCP0220123807302月27日2月28日3月31日102.35%
报告期内债券的付息兑付情况2022年,本公司共计发行46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金额合计470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均已到期偿还。

(2)报告期内信用评级机构结果调整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3)本集团近两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项目2022年12月31日2021年12月31日同比增减
流动比率1.761.637.98%
速动比率1.181.161.72%
资产负债率67.09%68.42%下降1.33个百分点
项目2022年2021年同比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百万元)6,166.93,305.986.54%
EBITDA全部债务比24.52%26.07%下降1.55个百分点
利息保障倍数5.506.74(18.40%)
现金利息保障倍数6.2113.69(54.64%)
EBITDA利息保障倍数7.739.79(21.04%)
贷款偿还率100.00%100.00%-
利息偿付率100.00%100.00%-

6、2022年业务回顾

6.1 行业发展情况

(1)国内市场

2022年,国内数字经济持续发展,规模达50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0%,占GDP比重超41%,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在基础通信领域,作为国内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呈现趋势向好、结构优化、动能增强的发展趋势。2022年,国内电信业务收入达1.58万亿元,同比增长8.0%,三家电信运营商以及中国铁塔完成电信固定资产投资4,193亿元,同比增长3.3%,国内已经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移动宽带网络和光纤网络。截至2022年12月31日,国内5G基站231.2万个,全年新建5G基站88.7万个,具备千兆网络能力的10G PON端口数达1,523万个,全年净增737.1万个。同时,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业务快速发展,新兴业务收入达3,072亿元,同比增长

32.4%,在电信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19.4%,为电信业务收入增长提供新动能。

在产业数字化领域,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助力垂直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实现社会数字化转型。2022年,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数字政务等领域融合应用成果不断涌现,全国投资建设“5G+工业互联网”项目数超4,000个,打造了一批5G全连接工厂。

在终端消费领域,用户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2年12月31日,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5.61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33.3%,是全球平均水平(12.1%)的2.75倍;千兆及以上速率固定宽带接入用户9,175万户,规模是上年末的2.7倍,占比升至15.6%。同时,各种智慧终端也已广

泛应用于公共服务、车联网、智慧零售、智慧家居等领域。

(2)国际市场

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以及通胀压力给电信运营商带来了挑战,但人们对电信服务的持续需求缓解了行业受到的冲击,全球电信投资基本保持平稳。

在无线网络,全球5G网络快速发展并呈现出变革性的影响,基于5G的各类新应用,如AR、云游戏等,越来越多地受到主流消费者关注;5G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关键技术,逐步融入企业核心商业模式;更多的新兴市场电信运营商开始推出5G服务。截至2022年12月31日,155个国家和地区的515家电信运营商正在投资5G;全球5G商用终端设备达1,431款,相比2021年底增加了67%。

在有线网络,全球固网“光进铜退”持续发展,运营商积极由GPON向10G PON规模演进,光纤化转型势不可挡;生产生活的复苏以及5G业务的发展,对原有承载网的带宽提出更大需求,驱动运营商持续对网络升级改造,以满足数字时代对带宽增长的需求。

在新业务方面,企业日益重视数字化转型,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化企业的运作流程,提高运营效率,增强创新能力,提升用户体验。2022年全球数字化转型投资超过1.8万亿美元,到2025年全球数字化转型投资预计超过2.8万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信通院、GSA(全球移动设备供应商协会)、Statista

6.2 本集团业务分析

2022年是战略超越期的开局之年,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229.5亿元,同比增长7.36%,国内和国际两大市场,运营商网络、政企业务和消费者业务三大业务的营业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以“服务器及存储、5G行业应用、汽车电子、数字能源、智慧家庭”等为代表的创新业务营业收入快速增长,为战略超越期顺利开局垫定基础。2022年,本集团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80.8亿元,同比增长18.60%,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1.7亿元,同比增长86.54%。

(1)按市场划分

2022年,本集团国内市场、国际市场营业收入分别实现852.4亿元、377.1亿元,同比增长

9.20%、3.44%。

国内市场方面

国内市场,2022年,公司基于ICT基础能力,围绕连接和算力,助力建设高效的数字基础设施,实现营业收入持续增长。面向运营商客户,公司深度参与5G、千兆光网、算力网络的建设,凭借产品竞争力,市场份额和市场格局得到进一步提升。面向政企客户,在互联网和金融行业的头部企业实现规模突破,优化市场布局,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国际市场方面

国际市场,2022年,面对外部环境的挑战,公司积极应对,把握5G新建、4G现代化改造、固网接入光纤化及家庭宽带产品等市场机会,注重平衡、控制风险、健康经营,围绕经营大国固本、战略和机会大国拓新,推动国际市场营业收入稳健增长。

(2)按业务划分

2022年,本集团运营商网络、政企业务、消费者业务营业收入分别实现800.4亿元、146.3亿元、282.8亿元,同比增长5.72%、11.84%、9.93%。

运营商网络

面向运营商传统网络,公司依托研发能力和技术能力,以及对市场的理解,从性能、效率、智能、低碳和安全等方面持续强化产品解决方案竞争力,从满足需求走向引领需求,从跟随市场走向引领市场。无线产品,公司作为国内5G规模商用的主要参与者,通过产品方案创新支撑5G覆盖向广向深发展,5G行业拓展从管理域走向生产域。同时,公司携手主流运营商,在西班牙、奥地利、意大利和泰国打造5G示范网络。2022年,公司5G基站发货量、5G核心网发货量均为全球第二。有线产品,固网领域,积极把握全球宽带接入光纤化机会,保持市场领先优

势;光传输领域,公司在国内运营商OTN集采份额领先,进一步优化了市场格局,全光交叉产品在广东、山东、浙江、江苏等二十余个省份的干线和本地网规模部署;路由器领域,公司核心路由器服务运营商骨干网超级核心节点并在国内20多个省份规模部署。面向运营商云网业务,公司基于自身的ICT设备能力、软件开发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在云网融合、算力网络等关键点发力,提供适配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包括服务器及存储、芯片、操作系统、视频中台、数据中心等。公司服务器及存储产品多年连续入围运营商集采,2022年在国内多个运营商服务器集采中,份额排名均位列第一。

政企业务

数字化转型浪潮下,公司聚焦互联网、金融、能源、交通等重点行业,围绕企业客户需求,加强研发投入,从传统网络侧的CT技术扩展到IT技术,将ICT技术与行业深度融合,实现较快增长。在服务器及存储,公司积极构建底层竞争力,成功突破互联网和金融行业的多家头部客户。在数字能源,公司提供预制全模块数据中心、微模块数据中心、集装箱数据中心等解决方案,及供配电、暖通、管理等核心系统,引领国家新型数据中心建设、助力绿色低碳数据中心发展。在产业数字化,公司在以5G为核心的云网底座,依托“数字星云”建设企业的数字平台,为行业客户提供灵活、便捷、高效定制方案,达到业务有韧性、系统可生长、成本能降低。在分布式金融数据库,公司的GoldenDB支撑银行核心业务稳定运行超过四年,是唯一拥有国家政策性银行、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及大型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核心业务改造实践的金融数据库。

消费者业务

2022年,公司打造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1+2+N”智慧生态,逐步整合手机、移动互联产品、家庭信息终端及生态能力,为消费者个人和家庭提供丰富的智能产品选择。在手机产品,中兴品牌手机持续推动移动影像和显示体验双引擎创新,强化在屏下摄像领域的优势,推出搭载全球领先的第三代屏下无缺全面屏和三主摄计算摄影旗舰手机中兴Axon 40 Ultra;在移动互联产品,2022年公司MBB & FWA全球市场份额第一;在家庭信息终端产品,实现跨越式增长,2022年公司PON CPE和机顶盒市场份额持续领先,Wi-Fi 6产品在意大利、西班牙、日本、泰国等国家实现规模商用,Android TV机顶盒持续规模发货亚太、欧洲、南美等区域。

数据来源:

Dell’Oro Group、TSR(Techno Systems Research)

7、2023年业务展望

展望2023年,全球政治经济环境仍然面临不确定性,与此同时,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各国促进经济复苏、重塑竞争优势的关键力量。国内数字经济深化发展,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深刻变革,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根据中国信通院报告,预计到2025年,国内数字经济规模将超60万亿元。中兴通讯定位于“数字经济的筑路者”,基于ICT基础能力,建设高效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推动国家数字经济发展。2023年,面对外部风险,公司坚持精准务

实,国内市场把握数字经济市场机会,国际市场围绕大国大T大网实现有效突破,同时,强化企业韧性,控制经营风险,实现稳健增长。

在运营商网络,面向运营商传统网络,聚焦客户价值,持续创新突破,努力争取更高的市场份额、更优的市场格局,实现战略地位的转变。面向运营商云网业务,围绕“连接+算力”不断强化核心产品竞争力,将存力、算力、运力、应用、安全等场景的多产品技术有机融合,全面助力国内运营商构筑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算网基础设施。在政企业务,公司在互联网、金融、电力、交通、政务、大企业市场发力,加大IT和数字能源的投入,构建竞争优势,同时,基于“5G+数字星云”架构,深耕产业数字化。服务器及存储,尽快进入国内主流供应商行列;数字能源,整合现有电源、储能、数据中心和能源管理产品与能力,把握东数西算和双碳契机,加快核心技术自研,实现突破;产业数字化,矿山、冶金钢铁特战队有序推进,实现行业方案复制,同时,以数字星云为核心能力,构建企业数字化平台,提供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在消费者业务,坚持“1+2+N”的产品战略,稳健发展,加强差异化创新,为消费者带来全场景智能生活体验。手机以移动影像和显示体验为锚点,持续推进产品创新;移动互联产品保持现有市场份额领先,同时秉承“绿色、智能、安全”的理念,向更开放的方向继续演进;家庭信息终端,在积极拓展现有优势产品的同时,基于智能连接(如FTTR、MESH、Wi-Fi 7),快速拓展智能泛在视频、智能家庭安防、智能光感、智能家电等智慧家庭应用。同时,公司将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从有效向高效迈进;持续加大核心人才的吸引和激励;完善合规体系,强化内部控制,防范企业风险;精准投放资源,强化企业韧性,推动双碳战略落地,支撑公司的长远发展。

8、重要事项

详见公司二〇二二年年度报告全文。

特此公告。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3年3月11日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