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渝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
2022年12月
重要提示:本纲要是基于公司未来发展需要制定的战略规划文件,规划纲要中涉及的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等前瞻性陈述,均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在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发展形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公司存在根据发展需要,对本规划做出适度调整的可能性,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一、编制背景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2021-2025年)规划( 下称“十四五”)时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下称“中国”或“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四川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创建交通强国建设示范区和“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五年;也是四川成渝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四川成渝”或“公司”)实现产业布局优化与跨越式发展的机遇五年。在此背景下,公司编制四川成渝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
二、内外部优势分析
(一)内部优势
1. 行业深耕管理经验优势。经过多年发展,四川成渝具备高效、科学、精细化的高速公路运营业务管理体系,在四川省内同行业中居于领先地位,为公司开展管理输出奠定了优良基础。
2. 辖下资产地理区位优势。四川成渝辖下路产区位优势明显,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渝氢走廊”“成渝电走廊”等国家级、省级重大战略实施的核心区域存在明显的区位重叠特征。
3. 上市公司资本运作能力优势。四川成渝是四川省内唯一公路基建类“A+H”股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空间广阔,融资渠道丰富。
4. 核心股东资源背景优势。第一大股东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及第二大股东招商局公路网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四川省、全国具备交通领域的综合优势,为本公司提供强力支持。
(二)外部优势
1. 国家战略引导投资发展。一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助力产业发展;二是交通强国战略促进项目落地;三是国企改革纵深推进提速组织效能。
2. 区域经济保障发展潜力。一是区域战略地位持续提升;二是区域经济长期发展态势良好;三是高速公路投资建设稳步增长。
3. 行业发展加速转型升级。一是“双碳”目标推动交通行业转型;二是产业智能化引领新趋势;三是四川新能源产业具备较大空间。
三、总体战略目标
(一)基本原则
坚持服务大局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坚持巩固主业与转型发展相结合;坚持资源整合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坚持跨越发展与严控风险相结合。
(二)战略定位和核心思路
四川成渝结合自身发展优势和内外部发展形势,围绕“打造具有顶尖综合实力的‘A+H’股高速公路上市标杆企业”,把握资源整合、资产运营、投资并购、市值管理、科技赋能五个发展核心策略,致力于实现“全国一流的交通产业综合服务商”定位。
公司核心发展思路为“12245”战略,即以发展成为“全国一流的交通产业综合服务商”为愿景;形成产业经营与资本运作“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打造“公路投资建设运营”及“绿色能源”两大板块;发挥“利润的重要支撑、资本运作的优势平台、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专业人才的摇篮”四大功能;打造“效率型、效益型、创新型、品牌型、价值型”的“五型成渝”,推动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四、产业发展重点任务
(一)公路投资建设运营板块
公路投资建设运营板块包含高速公路运营及沿线路衍经济(含服务区、加油站、城乡基建、多式联运等)两大细分产
业领域,是公司的传统主业,也是公司行业地位的重要支撑。公司将聚焦打造以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为主、以路衍业务为辅,多类交通细分产业领域协同发展的公路投资建设运营核心板块。
“十四五”期间,要坚持“聚焦主业、优化主业”的核心思路,以“资源整合、资产运营、科技赋能”为抓手,进一步夯实该板块作为公司发展核心支撑的主体地位,实现转型升级与跨越式发展。其中,高速公路产业领域以实现规模扩张、利润提升、降本增效、管理输出为目标,坚持成本领先的竞争策略,通过模式创新、降本增效强化业务核心竞争力,将高速公路产业领域打造为公司“优势业务”。沿线路衍经济一方面通过业务创新、模式创新实现转型升级,突出差异化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聚焦路衍产业开发,通过有序推进服务区转型升级、完善能源产业布局、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开发以及打造多式联运服务体系,形成公司稳定的收入利润增长点。
(二)绿色能源板块
在发展定位上,绿色能源产业是公司培育发展的第二主业。公司拟通过设施运营与股权投资两种方式,打造“充电、电池银行+换电、氢能源”产业集群,冲刺“全国一流的创新型新能源科技企业”。在线位布局上,要将显著的区位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先发优势;在货运通道上,首先布局南向开放物流体系,助力矿石资源及特色农产品运输车辆的新能源替代,随后在重要出川大通道布设换电设施,为省际长距离货物运输车辆
能源保障提供更多选择;在客运环线上,围绕客运占比大的省内旅游观光线路,在关键节点谋划布设充电设施,通过串点成线、连线成面,以规模效应引导绿色能源乘用车跨市域出行。
“十四五”期间,公司将通过路网内完善充电站布局、路网外持续拓展业务场景,推动充电业务成网成势;统筹内外部资源打造“电池银行”,聚焦应用场景推广重卡换电,推动电池银行+换电业务深度发展;打造氢能源示范项目,主动融入“成渝氢走廊”建设,探索“氢油电”综合能源服务站共建模式,合作构建氢能产业链;稳慎探索其他新能源业务、强化绿色能源产业资本运作。
五、能力支撑体系建设
(一)党的建设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国有企业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要求。
(二)组织管控
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明确本部功能定位、推行分类管控模式、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等,持续优化公司组织管控体系。
(三)改革创新
围绕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和完善各项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构建指挥有力、协调顺畅、运作高效的公司治理运行体系。
(四)财务资金
着力提升公司融资能力和资金管理能力,优化资本结构,保障公司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五)人才发展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选、用、育、留、效”机制。
(六)科创研发
全面整合公司内外创新要素,调动发挥各方优势,整体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取得一批创新成果。
(七)风险控制
落实风险管理责任,强化风险管理监控,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持续做好风险管理、专项审计、工程审计、法律咨询、合同管理等工作,为公司实现“十四五”战略目标树立风控保障。
(八)安全环保
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提升全系统安全文化水平,持续保障公司安全发展;不断完善环境治理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发挥环境、社会及管治(ESG)作为价值理念和评价工具的促进作用,持续保障公司绿色发展。
(九)企业文化
构建企业文化体系,实施企业品牌战略,打造特色鲜明的道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