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物资贸易股份有限公司 2011 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本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
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上海物资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上海物资贸易公司董事会(以下简称“董事会”)对建立和
维护充分的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制度负责。
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保证财务报告信息真实完
整和可靠、防范重大错报风险。由于内部控制存在固有局限性,
因此仅能对上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董事会已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对财务报告相
关内部控制进行了评价,并认为其在 2011 年 12 月 31 日(基准
日)有效。
我公司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过程中未发现与非财务报告相
关的内部控制缺陷。
董事长:贺 涛
2012 年 3 月 9 日
- -1
附件:
上海物资贸易股份有限公司
2011 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
部控制配套指引》等要求,不断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通过全面有效的推进
和执行,保障总体经济运行平稳有序、股东资产保值增值、财务信息及时可靠,
风险管控能力不断提升。
一、公司内部控制组织架构
公司董事会全面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运行,定期对其跟踪检查和
效果评估;监事会全面负责监督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发现缺陷,责令整改;管
理层负责经营环节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推进落实,检查执行。
董事会下设战略、提名、审计、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加强对重大投资、高管
任命与绩效考核的管理和控制,完善监督。内部控制由相关职能部门具体实施,
公司行政设有总经理办公室、资产财务部、业务发展部、审计监察室、人力资源
部等部门,各部门之间职责明确,相互牵制,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实施和生
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
二、公司内部控制建设情况
公司按照《公司法》、证监会关于加强上市公司治理的相关规定以及自身业
务发展的内在要求,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并形成《规章制度汇编》,包括公司治
理、基本管理、专项管理等方面制度,涉及公司章程和“三会”议事规则、总经
理工作细则及议事规则、信息披露管理及流程等公司治理制度;预算、投资、股
权、担保、固定资产、内部审计、业绩考核、薪酬、风险、安全等管理及流程制
度;突发事件、法律事务、档案、印章、合同、资金集约管理及流程等专项制度。
资产财务、业务发展、监察审计及法律顾问等管理部门制定了相关部门和岗位职
责,建立了较为全面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三、公司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所进行的重要工作及成效
公司经营层充分意识到加强内部管理、提升管控水平、防范经营风险是企业
永恒的主题,是一项不可懈怠的长期任务,是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1、召开年度管理工作会议,明确当年管理重点
2011 年管理工作主要任务是“统一思想认识,狠抓四项重点,坚持廉洁从
业,切实加强管理”。公司根据自身经营的运作模式和阶段性特点,强调在全面
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基础上,突出“加强资金管理、严格套保管理、规范工
- -2
程管理、抓好租赁管理”四项管理重点,并有相应的组织、制度、措施以及跟踪
管理作保障,从全年实际执行情况来看,四项管理重点已深入人心,成为各企业
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2、构建“五位一体”风控体系,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公司根据国家五部委颁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依照行业业态,
针对企业实际,突出工作重点,通过制度健全与流程再造、组织落实、技术防控
及道德自律,制订了《关于开展构建企业“五位一体”风险防控体系工作的意见》,
同时为进一步细化管理,强化执行,制订并下发了《风险管理手册》,通过内部
防控和外部防范相结合、事前规避和事后救济相结合、人员防范和技术防范相结
合等方法和手段,通过加强全员培训、全过程贯彻实施,从根本上增强与提高防
范与化解各类风险的能力,推进与保障企业平稳健康持续发展。
3、加强整改审计揭示问题,关注措施落实执行
公司高度重视内外审计指出的有关公司内控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的整
改建议,逐条对照,认真分析,积极制定整改方案。对存在问题的企业及时下发
整改通知,要求各企业充分运用审计成果、制定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整改。
动态跟踪审计整改方案的执行情况,狠抓措施落实,并根据执行过程中出
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方案的调整,务求整改措施到位,效果明显,经得起审计的
再次检验,坚决杜绝“重复犯错、屡查不改”现象。
通过审计整改工作,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不断加强,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管
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4、健全企业内控指标体系,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为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公司根据每年总体工作任务和经营目标,结合
各企业经营实际,制定若干管理工作目标(如应收款项控制、存货控制、资产负
债率控制、现金流量控制等等),并以业绩责任书形式予以下达,将管理目标的
制定实施与企业当年业绩考核紧密挂钩。
公司将风险管控纳入业绩考核的否定指标,其中对企业资产损失的考核尤为
严格。将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纳入企业考核,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企业重视内部管
理、提升风控能力的意识。
5、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流程,构筑风险控制“防火墙”
公司的不少企业运用 ERP 技术对企业进行业务流程管理,根据经营实际和行
业特点,梳理出本企业的管理重点,确立关键风控点,优化业务流程设计和执行,
强化风险监控,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ERP 技术对经营活动的全过程管理和监控,提升了公司整体信息化管理水
平,其对业务经营与重大事项的自动、量化控制,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从
- -3
源头上抑制或杜绝执行制度、流程的随意性,在技术层面构筑防控风险的“防火
墙”。
6、建立财务管控预警指标,严控企业财务风险
为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防范经营、财务风险,公司在前几年实施定额
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了预警指标体系,由原来以绝对数定额管理过渡到相对数指
标跟踪,以使内部控制和管理更加科学、合理、有效。
预警指标分为债务风险、现金流量风险、盈利能力风险三大体系,根据各企
业行业的不同特点设定各项指标的红、黄、绿灯波动区间,绿灯为安全区、黄灯
为警戒区、红灯为禁区。要求各企业要保持绿灯、关注黄灯,严闯红灯。
公司对预警体系实施分级管理、动态跟踪的管控模式,对出现红灯指标的企
业及时查找分析原因,寻求解决方案,通过财务预警关口前移、重心下移,达到
进一步控制经营财务风险的目的。
四、公司重点关注的控制活动
1、资金管理
公司制定《资金集约管理暂行办法》,对各全资、控股子公司实行资金集约
化管理,以进一步挖掘内部资金潜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控制资金使用风险。
公司资产财务部下设资金管理中心,具体负责相关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本部和各
企业间的资金调度、调剂以及结算工作。
2、存货管理
公司对存货管理除了日常的请购、审批、执行、验收、保管等流程和环节控
制外,重点关注存货的安全和效率问题,包括货物存放及流转的安全、周转的速
度、存货跌价范围控制等。公司财务审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存货金额较大或存
货跌价金额较大的企业进行存货质量分析,如有问题及时提出预警并制定应对措
施,确保存货管理安全有效。
3、应收款项和赊销管理
公司的生产资料经营特点决定了公司必须高度关注应收款项及赊销管理,生
产资料贸易的特点是大进大出,货款的控制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对应收款项和
赊销管理的重点是客户资信管理,主要从信用品质、偿付能力、注册资本、可获
得抵押品、经济状况五个方面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分类管理。同时建立
应收款项预警、催收、考核及监控机制,尽可能减少应收款项占用,加快资金周
转,提高使用效率,严防经营风险。
4、货权管理
随着各种如银行质押、保税及期货交割业务等创新业务的扩展,商品存放异
地仓库数量的不断增多,商品货权管理已日益成为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一环。货权
- -4
管理的主线是货款与货权的对应掌控,即要么掌控货款,要么掌控货权,确保企
业利益不受侵害。
对供方已交货但商品仍储放在社会仓库的要及时办理过户手续,实现货权转
移,并要经常对存放商品的仓库进行检查,加强监控;对存放在企业内部仓库已
售出的商品,要按照库存商品管理制度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