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300919 证券简称:中伟股份 公告编号:2022-082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半年度报告全文。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普通股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 | 中伟股份 | 股票代码 | 300919 |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深圳证券交易所 |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
姓名 | 廖恒星 | 曾高军 | ||
电话 | 0856-3238558 | 0856-3238558 | ||
办公地址 |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长沙大道567号运达中央广场写字楼B座11楼 |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长沙大道567号运达中央广场写字楼B座11楼 | ||
电子信箱 | cngrir@cngrgf.com.cn | cngrir@cngrgf.com.cn |
2、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本报告期 | 上年同期 |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 |
营业收入(元) | 14,229,646,698.37 | 8,355,804,059.81 | 70.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 | 660,616,000.39 | 487,879,586.34 | 35.4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 | 481,412,468.32 | 425,969,611.28 | 13.0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 -3,918,829,490.55 | 17,436,319.10 | -22,575.10%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1.09 | 0.86 | 26.74%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1.09 | 0.86 | 26.7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6.50% | 11.96% | -5.46% |
本报告期末 | 上年度末 | 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减 | |
总资产(元) | 37,953,150,639.88 | 28,199,762,284.09 | 34.5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元) | 10,458,983,486.89 | 9,832,492,979.69 | 6.37% |
3、公司股东数量及持股情况
单位:股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 | 16,966 | 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如有) | 0 | 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如有) | 0 | |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 ||||||
股东名称 | 股东性质 | 持股比例 | 持股数量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 |
股份状态 | 数量 | |||||
湖南中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56.42% | 344,000,000 | 344,000,000 | ||
邓伟明 | 境内自然人 | 3.43% | 20,911,000 | 20,911,000 | ||
北京君联晟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3.30% | 20,102,342 | 3,380,000 | ||
铜仁弘新成达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2.00% | 12,180,000 | 12,180,000 | ||
前海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1.88% | 11,470,000 | 11,470,000 | ||
厦门建发新兴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厦门建发新兴产业股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1.33% | 8,090,000 | 8,090,000 |
权投资贰号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
贵州省贵鑫瑞和创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贵州新动能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国有法人 | 1.25% | 7,630,000 | 0 | ||
铜仁恒盛励能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1.10% | 6,698,900 | 0 |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农银汇理新能源主题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 国有法人 | 1.09% | 6,671,035 | 0 | ||
贵州省贵鑫瑞和创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 国有法人 | 1.00% | 6,100,000 | 0 |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1.公司股东湖南中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邓伟明、铜仁弘新成达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关联方,其中湖南中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铜仁弘新成达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由公司股东邓伟明及其妻子吴小歌共同控制。 |
2.贵州省贵鑫瑞和创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贵州新动能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与贵州省贵鑫瑞和创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实际控制人均为贵州省财政厅。 3.除上述股东外,公司未知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的一致行动人关系。 | |
前10名普通股股东参与融资融券业务股东情况说明(如有) | 不适用 |
公司是否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
□是 ?否
4、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控股股东报告期内变更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控股股东未发生变更。实际控制人报告期内变更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
5、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6、在半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公司秉承“矢志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新能源材料综合服务商”的愿景,着力推进“技术多元化、布局全球化、绿色低碳化、产业一体化”的“四化”战略,以技术和产品为纽带,坚持“客户导向、服务经营”理念,为客户提供全流程、多维度、全方位的服务保障。
公司以高镍低钴全系列三元前驱体、高电压四氧化三钴、综合循环回收利用、原材料冶炼、材料制造装备为主要研发方向,同时积极布局磷铁系、锰系以及钠系技术路线,提高多样化、定制化、快速开发与量产的技术服务能力及产业化应用能力,做全做强产业链,竭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生态。
报告期内,得益于行业快速发展和市占率提升双重促进,公司三元前驱体和四氧化三钴合计销售量超过10万吨。基于公司产能持续释放,精益管理提质增效,叠加产品、客户结构持续优化,产业一体化比例逐步提高,共同推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1,422,964.67万元,同比增长70.3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6,061.60万元,同比增长35.41%,持续保持增长态势。
报告期,为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公司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聚焦经营,全面提升经营效率
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强势,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阶梯式上升,随着下游市场的需求提速,核心客户LG化学、特斯拉、厦门钨业、当升科技、L&F等国际、国内客户需求亦大幅提升,成为公司产品出货增速的有力保障。公
司持续聚焦经营,坚持优质、多元、多层次的客户结构,全产业链和价值服务,增强经营组织建设,巩固业务优势,稳定行业地位,保持全球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同时,加快公司一体化产业布局,加强供应多元化,有效完善自身资源短板,全面提升整体经营效率。在生产经营层面,坚持“提高市占率和客户粘性,提销量促规模,稳差价提效益,降成本控费用”的目标。报告期,公司三元前驱体和四氧化三钴合计销售量超过10万吨。根据鑫椤资讯数据,2022年上半年,公司三元前驱体市场占有率为26%,四氧化三钴市场占有率为25%,均保持行业第一。同时,叠加公司产品、客户结构持续优化,产业一体化比例提升,单吨盈利能力保持环比提高。在产能建设层面,多举措加快推动冰镍项目、磷酸铁项目等在建项目投产达效及对多条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加快生产技术工艺改进,提升企业发展质效。
2.强化研发,技术创新与多元化布局齐头并进
公司始终保持研发核心地位,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紧贴市场、客户需求确立研发方向,加强现有产品机理及结构的优化,以及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巩固自身“壁垒”属性,系统提高研发的综合竞争力。加深产品多元化研发投入,对新材料体系的技术储备、技术升级做好先期准备,为后续工程化、商业化提供技术基础。持续提升技术服务生产能力,依托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平台,加快建设国家级研发中心,高效率、高质量的助力精益制造。在产研合作层面,公司与中南大学等高校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共建紧密产学研合作机制,打造新能源材料研究创新平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全资子公司湖南中伟新能源与湖南省电池行业协会、中南大学、长沙矿冶研究院等20家单位联合组成长沙钠离子电池创新联合体且理事长单位,通过上下游联动、企企合作、校企合作,凝聚智慧,加快推进钠离子电池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化项目落地实施。在研发投入层面,公司产品工艺、技术研发团队人员由去年同期不到400人增长到今年超700人,增长比例超80%,有效形成多材料体系、多工艺体系、多产品体系的综合性研发机构;公司工程总院团队人数超300人,设备研发涵盖前驱体智造、资源粗精炼多产业链工艺段,针对产线自动化、产线自控化、BIM设计等研发方向,提升公司整体生产效率、工程化效率;公司第四个研发车间前驱体研发车间建成投产,满足下阶段的新一代磷铁、纳电等材料的研发、制备,确保公司创新能力和研发效率站在行业的最前沿。在产品研发层面,公司无钴单晶产品、多款8系产品、9系产品、磷系产品及钠系产品均取得核心突破,磷系产品前驱体中试车间已建成投产,正加速产品客户认证进程;钠系产品前驱体正式进入吨级量产认证阶段。在产品结构层面,公司三元前驱体高系产品出货量占比超过60%,9系产品出货量超2万吨;四氧化三钴高电压产品出货量占比超60%。公司高端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高端产品出货量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3.人力建设,助推公司高质发展
基于业务与管理需要,公司推进全面管理精益化,以生产体系整合、管理体系建设、人才赋能、数字化建设为主线,通过职级体系重构、岗位标准化、完善薪酬激励,促进公司管理精益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有效助力公司管理提质增效。
报告期,公司实施2022年股权激励计划,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本次股权激励覆盖范围广,采取收入考核与利润考核模式,制定合理业绩目标,充分激励员工,彰显企业发展信心。同时,随着公司国际化进程加速,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人才的布局和人才梯队建设,高层次人员国际化占比持续提升。
4.加速布局,实现产业链一体化、国际化
公司在前期确立前驱体材料制造+新能源材料循环回收双轮驱动模式下,加快一体化、国际化布局,打造矿产资源粗炼-矿产资源精炼-前驱体材料制造-新能源材料循环回收一体化的综合型国际化企业。同时,公司发挥快速产业化能力水平,通过打造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完善全球化布局。在国内,公司已建立铜仁产业基地、宁乡产业基地、钦州产业基地、开阳产业基地四大产业基地,覆盖全国;在海外,公司建有印尼原料基地,并启动规划国际化产业基地,业务覆盖日韩、东南亚、欧洲以及北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加速前后端冶炼的一体化布局,通过控股新设、股权收购及参股合作等方式加快在镍资源方面的布局,实现资源粗炼端规划产能达24.5万金属吨。报告期,公司钦州产业基地年处理8万吨高冰镍产线正逐步进入投产运营阶段,同时公司印尼高冰镍项目预计将在今年三季度逐步投产。此外,为有效打通前后端冶炼,公司在国内铜仁产业基地、宁乡产业基地、钦州产业基地积极推进硫酸镍冶炼产能投建,实现以镍粉/豆、低冰镍、高冰镍、MHP等多种镍原料精炼的多元化。
5.金融助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我国新能源锂电池的产业化进程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公司作为前驱体行业的头部企业,公司针对当前新能源锂电发展现状和态势,继续坚持技术创新。同时,根据公司发展阶段、经营业绩及资本结构,合理利用资本市场工具,通过产业整合、转型升级等方式完善产业布局,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巩固行业领先地位,促进公司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发展。
报告期,公司启动2022年定增方案,拟募集资金66.8亿元投资于印尼高冰镍、贵州硫酸镍、广西高冰镍、贵州磷酸铁4个项目,横向覆盖镍、磷酸铁核心新能源原料,纵向建构上下游产业协同一体化;公司香港子公司成功发行1亿美元高级无抵押固息信用增强绿色债券及落地3亿美元“绿色银团”贷款,其中绿色美元债为国内锂电行业首家企业发行的中长年期债券,也是为全面推进实施公司绿色战略而首次选用的绿色融资工具,彰显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和绿色发展承诺;公司子公司贵州中伟循环通过增资扩股形式引入贵州省政府产业基金,助力构建动力电池回收产业,与公司前驱体产业形成良好的产业链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