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续督导工作指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荐机构”)作为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生物”和“公司”)持续督导工作的保荐机构,负责海尔生物上市后的持续督导工作,并出具本持续督导半年度跟踪报告。
一、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无。
二、重大风险事项
公司目前面临的风险因素主要如下:
(一)经营风险
1、原材料供应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采用JIT供货模式,将供应商的原材料供应与生产计划直接关联,如果出现供应商停止供货、延期供应,或者原材料价格上涨、品质下降等情况,公司生产计划、生产成本和产品稳定性将可能受到影响。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优化供应链运输途径和运输方式。二是拓宽供应商网络,增加原材料供应渠道;三是加强新产品研发,增强原材料的可替代性。
2、经销商销售模式风险
公司采取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经销商独立于公司,且其经营计
划系根据自身业务目标和风险偏好自主确定,如果经销商出现经营不善、从事不正当竞争乃至于商业贿赂等违法违规行为、在指定地区外向用户销售产品、自身经营资质不全或到期后未及时续期等行为,或者经销商未能充分推销公司产品,可能对公司产品销售造成不利影响,并可能使公司面临被主管部门处罚的风险。针对上述风险,报告期内,公司对经销商严格管理,要求经销商必须拥有相应的医疗器械资质和专业的服务团队,确保能够为终端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经销商管理体系,按照经销商对公司的收入贡献以及专业服务能力等标准筛选和调整经销商,确保经销商队伍的专业和服务能力。未来,公司将继续通过提供培训、技术支持、市场推广活动等方式支持经销商以实现公司销售收入的持续增长。
3、研发风险
公司产品具有技术标准高的特点,需要持续投入研发,推动产品、功能和方案升级。公司主要围绕低温存储性能优化、物联网技术融合以及丰富生物安全产品线等方面持续进行研发投入,新产品在研发过程中面临一定的技术风险。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建立了全流程的研发体系,搭建了自有的研发设计平台,进行新品立项、研发项目执行的全流程跟踪进行线上管理;吸引大量研发专业人才,确保研发项目顺利进行。研发需求来源于用户,研发过程也通过不断与用户交互,抓住用户痛点、把握研发方向,确保每一个研发项目取之于用户,用之于用户,极大的降低了研发成果的推广风险。
(二)财务风险
1、外汇风险
出口外销业务是公司销售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出口收入主要以美元等外币结算,倘若未来人民币汇率出现较大幅度波动,而公司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影响,可能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根据汇率波动情况,根据业务的回款节奏事先签订锁汇方式、锁汇金额以及锁汇汇率,来降低汇率波动风险的影响。必要时,公司将采取套期保值或人民币结算来锁定或者降低外汇波动带来的汇兑损失。
2、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未来,公司若不能被持续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或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动导致公司不能持续享受上述税收优惠,将对公司盈利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三)行业风险
医疗器械行业受到严格监管,我国对医疗器械行业进行分类监管并施行许可制度。公司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直接受到医疗器械行业监管政策的影响。如果未来相关监管政策发生变化,如出台新的行业准入、资质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可能导致公司产品无法满足监管要求,或需要申请新的经营资质等,这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一方面坚持在合法合规经营的基础上加强行业政策风险管理能力,积极研究行业政策和潜在的市场机会,认真做好战略规划,积极应对行业监管政策的变化风险。另一方面持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公司管理体系。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增强应对行业风险的能力。此外公司积极加强全球市场布局,进一步拓展海外销售渠道,充分降低因行业政策变化引起的经营风险。
(四)宏观环境风险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如未来国际贸易摩擦升级,导致公司原材料相关的大宗商品出现价格上涨态势,经过产业链的传导,公司2022年或将面临主要原材料价格上行的压力,也会对公司毛利率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若不能有效控制,将继续导致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经济发展受限,从而对公司经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三、重大违规事项
2022年上半年,公司不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四、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2022年上半年,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如下所示:
主要会计数据 | 2022年1-6月 | 2021年1-6月 | 增减变动幅度(%) |
营业收入(元) | 1,267,878,776.86 | 927,954,150.02 | 36.6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 | 300,570,997.11 | 573,077,466.11 | -47.5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 | 272,123,675.07 | 214,999,373.27 | 26.5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 184,335,005.22 | 216,874,817.07 | -15.00 |
主要会计数据 | 2022年6月末 | 2021年末 | 增减变动幅度(%)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元) | 3,742,947,461.44 | 3,622,799,326.47 | 3.32 |
总资产(元) | 5,088,381,327.98 | 4,899,828,998.07 | 3.85 |
主要财务指标 | 2022年1-6月 | 2021年1-6月 | 增减变动幅度(%)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95 | 1.81 | -47.51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95 | 1.81 | -47.5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86 | 0.68 | 26.4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8.12 | 18.93 | 减少10.81个百分点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7.35 | 7.10 | 增加0.25个百分点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 10.56 | 9.98 | 增加0.58个百分点 |
上述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的变动原因如下: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63%,主要原因是公司坚定以用户为中心的场景生态战略,积极拓展生命科学和医疗创新两大领域数字场景解决方案,物联网方案业务及传统业务均保持高增长。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同比减少47.55%和同比增加26.57%,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47.51%、稀释每股收益同比增长-47.51%,主要原因是公司本报告期确认的股权激励费用和
上年同期确认的联营企业Mesa的持有期收益和处置收益及股权激励费用所致,如同口径剔除上述因素,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同比增加36.89%、41.00%,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
37.33%、稀释每股收益同比增长37.33%。
综上,公司2022年上半年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变动具备合理性。
五、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公司是基于物联网转型的生物安全领域的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主要为生物样本库、药品及试剂安全、血液安全、疫苗安全等场景提供覆盖-196℃至8℃全温度范围内的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解决方案;同时,基于用户需求的数字化升级迭代,提供创新性的物联网场景综合解决方案。
2022年上半年,公司继续坚持以满足用户需求、创造用户最佳体验为中心,驱动公司持续健康发展。从全球生物医疗低温存储龙头到生物安全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再拓展至生命科学和医疗创新数字场景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通过在技术研发、模式创新、全球市场建设等方面持续投入,不断增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2022年上半年,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不利变化。
六、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一)研发支出及变化情况
2022年上半年,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2022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为
1.34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约4,130万元,增幅44.61%。
(二)研发进展
2022年上半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布局力度,报告期内新申请专利178件,获得授权126件,新获得软件著作权18件,申请、授权的专利数量快速增加,公司取得系列具有良好应用意义的研发成果。
1、核心技术平台快速发展,持续引领行业升级
在低温技术平台,公司的斯特林制冷技术进入长寿命可靠性验证阶段,产业化进程加快;航空温控领域打破国际垄断,携手南方航空圆满完成航空温控集装箱首飞任务,针对用户需求在精准控温、续航时长等方面持续提升产品性能,为后续的该产业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高级控制算法技术平台,生物培养品类突破培养箱多参数控制技术,研发自动化细胞培养工作站,保证培养细胞的均一性并提升培养效率。在自动化和AIOT技术平台,在生命科学板块公司的智慧实验室方案更加完善与细分,样本前处理品类研发自动化血液工作站,实现全血样品中血液成分的自动精准识别和快速分装;在医疗创新板块,智慧用血场景迭代出智慧院前急救血液保障方案、中小型医院退血方案,数字医院场景创新静配中心液体用药解决方案、手术室物资耗材管理和人员行为管理解决方案;智慧公卫场景创新生物安全核酸采样解决方案,打造城市核酸采样信息化管理平台,实时显示每个采样点的运行情况,在操作中登记采样仅需一人操作,采样时间仅需10秒,政府管理提效降本,居民体验方便快捷。
2、构建开放式研发模式,夯实长期发展基础
公司围绕现有研发平台,构建开放式研发模式,持续吸引国内外顶尖人才加入研发团队,内部形成以高层次技术人才和专家为核心的技术委员会,链接与整合一流研发资源,对外积极与高校院所、认证检测机构、领域专家用户和产业链资源等各类外部资源进行共创,与中国石油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及机构持续推进产学研合作。
公司研发布局持续完善,在生命科学板块,稳步推进多品类实验室仪器的创新进程、积极布局耗材和试剂等业务,支持智慧实验室场景方案不断深化并向生物制药等工业应用场景方案延伸;在医疗创新板块,加快产品创新支持智慧用血、智慧公卫、数字医院等场景解决方案不断延伸与纵深发展。
3、参与制定国家标准,研发成果屡获大奖
2022年上半年,公司主导或参与完成《智慧血液管理平台建设指南》《疫苗冷链便携式无源疫苗冷藏箱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体检服务区域平台建设规范》《生物安全核酸采样舱》《移动式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采样工作站
技术要求》5份团体标准及《医用冷藏箱节能环保认证技术规范》1份行业技术规范的起草及发布,并主导或参与的《生物安全柜》《医用血浆速冻机》《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安全要求》等多项国标、行标正在制订中,实现标准的行业引领。2022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成果屡获国家级或省级大奖。公司“生物医疗高端装备和智慧化系统的创制及产业化”项目荣获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面向生物安全的高可靠智能支撑装备创制及产业化”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生物制药领域细胞制备场景数据安全保障数字一体化平台”获批山东省工业领域优秀数据安全解决方案,公司有21项36个型号的产品荣获“优秀国产医疗设备”。此外,公司经山东省工信厅获批为山东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彰显出公司在生命科学和医疗创新领域科创硬实力不断提升。
七、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
公司围绕现有场景持续进行拓展和延伸。公司于2020年11月完成对重庆三大伟业制药有限公司(简称“重庆三大伟业”)90%股权的收购,丰富了血液安全场景生态。重庆三大伟业持续发展物联网采浆综合解决方案,结合公司智慧血液存储方案打造的智慧浆站场景在华兰、莱士、中生等血液制品公司落地,符合收购预期。
八、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截至2022年6月末,公司累计使用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金额为人民币494,825,195.80元,本年度投入金额为人民币107,820,791.20元,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取得的投资收益总额为人民币9,292,757.61元,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人民币600,000,000.00元,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余额为人民币86,440,424.86元。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募集资金专项账户的存储情况如下:
单位:人民币元
开户公司 | 开户银行 | 银行账户 | 金额 |
海尔生物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分行 | 233839980798 | 18,975,319.54 |
海尔生物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分行 | 223439986381 | 17,471,225.30 |
海特生物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尔路支行 | 37150198551000000893 | 49,993,880.02 |
合计 | - | - | 86,440,424.8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以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使用募集资金,并及时、真实、准确、完整履行相关信息披露工作,不存在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
九、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公司控股股东为青岛海尔生物医疗控股有限公司,其直接持有公司股票100,591,463股,本年度持股数未发生增减变动。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海尔集团公司。2022年上半年,海尔集团公司通过其下属主体对海尔生物实施了增持,截至2022年6月30日,海尔集团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34,898,862股。
2022年上半年,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股份均不存在质押、冻结及减持的情形。
十、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无。
(本页无正文,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之签章页)
保荐代表人: | |||
魏 鹏 | 成晓辉 |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