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001207 证券简称:联科科技 公告编号:2022-029
山东联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除下列董事外,其他董事亲自出席了审议本次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未亲自出席董事姓名
未亲自出席董事姓名 | 未亲自出席董事职务 | 未亲自出席会议原因 | 被委托人姓名 |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 适用 √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普通股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 适用 □ 不适用
是否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 是 √ 否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普通股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83,86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0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 适用 √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 | 联科科技 | 股票代码 | 001207 |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深圳证券交易所 |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
姓名 | 高新胜 | 孙启家 | ||
办公地址 |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鲁星路577号 |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鲁星路577号 | ||
传真 | 0536-3536689 | 0536-3536689 | ||
电话 | 0536-3536689 | 0536-3536689 | ||
电子信箱 | linkzqb@163.com | linkzqb@163.com |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及应用领域
公司按照2021年度的战略布局和年度经营计划,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抢抓机遇,拓展市场,确保各项业务继续保持健康稳定发展。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依旧保持较好水平,主营业务的营业收入与利润额均保持同向增长。报告期内,公司顺利完成IPO上市,于2021年6月23日正式挂牌深交所主板。
(1)生产经营方面
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二氧化硅和炭黑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二氧化硅和炭黑两大系列产品主要用于轮胎和工
业橡胶制品、电缆屏蔽料、色母料及饲料和日化行业等领域。报告期内,公司专注核心主业发展,生产平稳安全运行,募投项目按计划稳步实施,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技术创新方面
公司始终聚焦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鼓励员工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持续提升自身的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能力,强化生产设备技术改造,持续优化运营管控体系,保持在行业内技术领先的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在研发方面加大投入,加快新产品与新技术的开发和市场化进度,持续满足客户需求。公司通过加大技术投入、技术创新,全力推进新产品的市场推广和应用,巩固市场地位,夯实核心竞争力基础,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公司获得“山东省制造业高端品牌培育企业”荣誉称号。
(二)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二氧化硅和炭黑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采取“研、产、销”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始终践行“连续规模化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商业运作模式,以自主研发为主,产学研合作为辅,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优化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利用炭黑尾气资源,减少能源消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不断提高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
经过多年的积累,公司已具有健全的研发组织机构,并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设立“导电纳米碳材料联合研发中心”,与青岛科技大学建立“联合研发实验室”;公司在饲料添加剂用二氧化硅、高分散二氧化硅和特种炭黑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研发成果,积累了较强的技术和研发能力。通过与科研机构、院校等密切合作,积极开展新型二氧化硅和炭黑创新应用的研究,提升公司的研发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公司二氧化硅和炭黑产品销售主要按合同或订单形式执行,销售方式均为直销,按客户类型可分为生产型客户、贸易型客户及少量ODM客户,均采取直接买断式的销售方式面对市场独立销售。产品直销模式能够保证客户资源稳固、持久,保证产品销量的计划性、稳定性;便于直接与客户沟通,把握产品的质量与应用情况,信息反馈及时;产品价格可根据市场、原料变化直接与客户沟通,保证产品利润和公司效益;货款直接从客户回收,减少中间环节,资金风险可控;便于进一步扩大供货量和推广新产品,并形成战略合作关系。此种模式形成了较为全面且适合行业特性的销售体系和营销网络,有利于公司销售收入的增长和市场份额的提升。
(三)报告期内经营情况
202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国家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得到了持续拓展和巩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运行质量进一步提升。同时全球疫情持续演变,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公司克服原材料涨价因素,紧盯行业头部企业的发展策略和速度,精准实施战略目标推进策略,加快项目建设,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获“山东省制造业高端品牌培育企业”、“全国2021年中国无机盐行业绿色制造奖”、“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企业”等荣誉。
(四)行业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分类代码:C26)。
2021年,受疫情反复冲击、限产限电等影响,国家经济复苏放缓,供给出现阻滞,异常天气增多,经济面临新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下行压力。同时,国家在政策层面提出加大对高端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绿色环保等领域的支持。2020年国家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
2020年国家提出“碳中和”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节约能源消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成为近年来相关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1、二氧化硅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十四五”时期,原材料工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机遇前所未有,挑战更加严峻,机遇和挑战呈现许多新变化。从机遇看,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进一步发挥,特别是新兴领域和消费升级对高端材料的需求,为原材料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2019年全球化工新材料产值达3,70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全球化工新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4,800亿美元,2019-2025年复合增速达4.40%。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统计,从沉淀法二氧化硅的市场需求来看,轮胎、鞋类、硅橡胶等橡胶工业领域是二氧化硅的主要消费市场,占二氧化硅总消费量70%以上。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统
计,2018年全球沉淀法二氧化硅市场规模为19.6亿美元。到2025年,全球沉淀法二氧化硅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3.4亿美元。中国沉淀法二氧化硅产能处于稳定增长态势,2015-2019年产能增长率为4.2%,产量年均增长率为8.66%。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乘用车产量为1999.4万辆,同比下降6.4%;2021年中国乘用车产量为2140.8万辆,同比上升7.07%。2021年中国乘用车产量上升是自2018年以来中国乘用车产量首次正向增长。随着绿色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发展,作为绿色轮胎配套专用材料的高分散二氧化硅,在橡胶产品中的使用量将逐渐提高。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电池迅猛发展,绿色轮胎的低阻力技术在经济性、安全性和有效节约能源消耗方面表现优异,在新车配套和零售替换市场普及绿色轮胎是经济有效的节能减排手段,作为绿色轮胎配套专用材料的高分散二氧化硅,在橡胶产品中的使用量将逐渐提高。轮胎的发展规模也带动橡胶助剂的同步发展,除了做为补强剂用途的高分散二氧化硅,轮胎配套原料橡胶助剂用载体二氧化硅用量也在不断扩大,比如橡胶粘合剂、防老剂等专用二氧化硅。
同时,中国作为维生素的最大生产国,2021年中国维生素产量约为40.40万吨,同比增长3.70%,占全球产量的81.80%。2021年,国内经济稳定下游市场需求稳步增长,维生素市场景气度较高。作为维生素的载体和抗结剂,二氧化硅未来的需求量也将稳步提升。
2021年二氧化硅市场总体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市场需求稳步上升,产品生产能力和产量均有一定幅度增长。上半年市场以稳定运行为主,下半年市场走势偏强,价格上行。
2、炭黑
炭黑是现代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之一。93%的炭黑应用于橡胶工业,是最重要的橡胶补强材料之一。橡胶中又以轮胎用量最大,约占橡胶用炭黑的70%。除此之外,炭黑还广泛应用于填充、着色、导电、抗静电等国民经济相关领域。炭黑行业对交通物流业、国防建设、新能源产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炭黑工业不断拓宽市场应用领域,在新能源电池、电碳制品、电器及电子元件、硬质合金、高纯石墨、静电摄影、感光胶片、火药、皮革、润滑脂、铸造等行业中拓展应用。
目前,世界炭黑产品发展趋势是多品种、高性能、多功能、节能化、经济性、安全性、环保化,原料向石油系、煤焦化系并用发展,形成乙烯焦油、FCC裂解油、煤焦油、炭黑油、蒽油等齐头并用的新格局。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新材料领域得到快速发展,作为绿色轮胎配套专用材料的高性能炭黑的使用量将逐渐提高,回收炭黑、绿色炭黑、导电炭黑等高性能炭黑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
2021年度,炭黑行业市场需求实现稳定增长。特别是前三季度全行业收入和盈利水平大幅提升,四季度受轮胎市场需求转淡和原料油价格上涨影响,行业利润有所下滑,但全年行业整体业绩水平表现较好。
2021年,面对疫情多点散发、限产限电、能源价格大幅上涨等不利形势,公司积极应对,提升产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并按照2021年度的战略布局和年度经营计划,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抢抓机遇,拓展市场,确保各项业务继续保持健康稳定发展。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依旧保持较好水平。
(五)公司行业地位
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从事二氧化硅产品和炭黑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与市场开拓,公司诸多产品核心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拥有多元化、高水准的研发平台,包括“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院士工作站”“潍坊市无机硅材料工程实验室”“潍坊市纳米二氧化硅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潍坊市高分散二氧化硅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工作站”,并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设立“导电纳米碳材料联合研发中心”;先后主持和参与起草了多项二氧化硅和炭黑国家标准;公司及其子公司先后获得山东省循环经济创新科技重大成果奖、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2020无机化工科技奖、全国2021年中国无机盐行业绿色制造奖、山东省循环经济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被评为山东省能源综合利用先进单位、山东省瞪羚企业、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潍坊市“隐形冠军”等。公司拥有领先的研发创新能力以确保生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公司目前是国内主要的二氧化硅和炭黑生产企业之一,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具备二氧化硅和炭黑生产能力且产能较为均衡的企业。公司产品齐全,工艺技术优势突出,是目前长江以北生产规模最大、品种规格最全的二氧化硅生产企业,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与市场开拓,公司产品工艺、技术不断改进,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 是 √ 否
单位:元
2021年末 | 2020年末 | 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 | 2019年末 | |
总资产 | 1,902,609,978.37 | 1,179,878,483.79 | 61.25% | 944,790,348.8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1,314,968,029.66 | 554,237,758.16 | 137.26% | 431,608,907.42 |
2021年 | 2020年 | 本年比上年增减 | 2019年 | |
营业收入 | 1,447,069,565.58 | 995,993,535.56 | 45.29% | 971,524,851.0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63,523,629.37 | 118,423,643.23 | 38.08% | 66,153,299.6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151,252,170.93 | 112,993,886.40 | 33.86% | 62,665,259.6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0,034,439.24 | 54,559,947.04 | -44.95% | 32,025,528.62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1.0268 | 0.8676 | 18.35% | 0.4941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1.0268 | 0.8676 | 18.35% | 0.494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17.50% | 24.02% | -6.52% | 17.32% |
(2)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第一季度 | 第二季度 | 第三季度 | 第四季度 | |
营业收入 | 334,575,782.73 | 354,527,107.55 | 345,758,140.95 | 412,208,534.3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54,825,870.06 | 38,867,323.19 | 24,848,137.09 | 44,982,299.0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49,494,513.34 | 36,445,147.92 | 23,682,643.59 | 41,629,866.0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8,189,943.88 | 24,117,067.24 | -9,081,470.18 | 33,188,786.06 |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 是 √ 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 | 23,248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普通股股东总数 | 21,887 | 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 | 0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 | 0 | |||||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 ||||||||||||
股东名称 | 股东性质 | 持股比例 | 持股数量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 |||||||
股份状态 | 数量 | |||||||||||
山东联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53.77% | 97,861,531 | 0 | ||||||||
潍坊联银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4.02% | 7,313,086 | 0 | ||||||||
青州汇金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2.75% | 5,002,354 | 0 |
张玉松
张玉松 | 境内自然人 | 1.68% | 3,052,197 | 0 | ||
北京科创文华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1.65% | 3,000,000 | 0 | ||
山东省财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山东省财金创投新旧动能转换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1.65% | 3,000,000 | 0 | ||
潍坊盛潍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1.35% | 2,451,153 | 0 | ||
潍坊汇青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1.10% | 2,000,942 | 0 | ||
青州涌银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1.10% | 2,000,942 | 0 | ||
太原科创嘉德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1.10% | 2,000,000 | 0 |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上述股东中,山东联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控股股东,是公司实际控制人吴晓林、吴晓强分别持股83.33%、16.67%的公司。 由于吴晓林和吴晓强(系兄弟关系)分别持有联科集团83.33%和16.67%的股权,联科集团持有联银投资12.80%的合伙份额并担任其执行事务合伙人,吴晓林和吴晓强分别持有青州汇金83.00%和17.00%的合伙份额(吴晓强为其执行事务合伙人),联科集团持有潍坊汇青6.00%的合伙份额并为普通合伙人、吴晓强持有潍坊汇青10.00%的合伙份额,故联科集团、联银投资、青州汇金和潍坊汇青均受吴晓林和吴晓强实际控制,构成一致行动关系。 | |||||
参与融资融券业务股东情况说明(如有) | 无 |
(2)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无
山东联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
吴晓林
2022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