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元成股份:元成环境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2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2-04-26

公司代码:603388 公司简称:元成股份

元成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经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元成环境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48,954,538.99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公司在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后,2021年末公司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为554,984,124.44元,母公司实际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498,932,171.93元。鉴于公司现阶段经营发展状况、现金流情况以及未来资金需求等因素的考虑,综合公司长远发展及全体股东利益,公司2021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元成股份603388-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柴菊竹洪东辉
办公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庆春东路2-6号杭州金投金融大厦15楼浙江省杭州市庆春东路2-6号杭州金投金融大厦15楼
电话0571-869903580571-86990358
电子信箱chaijz@ycgf.cnhongdh@ycgf.cn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1、公司所处行业发展情况

公司是一家为综合性生态景观、绿色环保、休闲旅游等领域提供规划策划、设计施工、投资运营等服务的产业链一体化综合服务商。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属行业为土木工程建筑业。

(1)政策持续向好,机遇和挑战并存

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上升为国家重要战略决策,同时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在新常态下持续稳定增长,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基础设施投资适度超前开展,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及现代环保等观念的增强,围绕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国家持续出台和优化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强调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战略方向。在国家政策支持和经济逐步恢复的背景下,公司所属行业的市场空间仍十分广阔,但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企业的综合实力要求日益增高,机遇与挑战并存。

(2)行业边界不断拓宽,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在新型城镇建设发展的大环境下,公司所处的园林、环境类行业功能不断延伸拓展,行业呈现综合性、多领域扩展趋势,鉴于行业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征,在城镇化发展较快、经济发达地区的竞争尤为激烈,园林行业企业逐步介入到国家公园、美丽乡村、特色小镇、遗产保护和文化旅游等各个领域之中,有些与环保深度融合发展成为生态环保企业,有些和旅游深度融合往旅游方向发展,有些与产业运营等结合起来发展成为城镇运营商,以适合当前环境和寻求更加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随着行业边界的不断拓宽,具备较强综合实力才能在行业内长远立足。

(3)双碳战略引领,发展机遇呈现

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加快推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都要落实绿色低碳要求”。“十四五”期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将为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及更大的发展契机,将给行业带来较多的发展机遇,但也需要企业实施提升技术革新,促进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2、行业地位

公司紧跟行业的发展趋势,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和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依照公司既定战略的规划,围绕以生态景观、绿色环保、休闲旅游为核心领域,以规划、策划和设计为引领,以产业投资为发展积极拓展相关业务并组织实施,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于大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生态景观工程、污染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高端休闲旅游度假工程的产业链一体化综合服务商。公司作为同行企业中产业链较为丰富、产业链一体化能力较为突出的企业,在业务拓展中拥有明显竞争优势。

(一)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的构成和经营范围没有发生重大的变化,始终围绕以生态景观、绿色环保、休闲旅游为核心领域,以规划、策划和设计为引领,以产业投资为发展积极拓展相关业务并组织实施,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于大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生态景观工程、污染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高端休闲旅游度假工程等项目,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做出努力。

(二)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发展的推进、环境保护、生态治理的需求以及旅游产业的发展,公司所服务的三个核心业务领域即生态景观、绿色环保、休闲旅游,市场空间逐步放大,现阶段公司主要的业务类型和经营模式有以下几种:

1. 业主方为投资主体的工程项目即传统项目/EPC项目

业主直接投资的工程项目,业主方分别为政府和非政府的商业主体(包括但不限于房地产商和旅游投资开发商等),主要为生态景观、绿色环保、休闲旅游领域的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运营维护等,一般采用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单项的采购招投标或EPC总承包采购招投标(含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等)。

主要流程为:

公司已经建立起各种业务渠道、信息网络,并通过公开信息抓取、客户关系维护和持续服务、合作伙伴资源信息共享等多方位多维度的方式进行项目信息收集,同时公司也会收到邀请招标的竞标邀请,公司经营管理中心市场发展部人员对项目进行深度跟踪,尽可能收集更多的项目背景材料和业主方诉求信息等,公司在内部根据项目信息进行项目评估,从战略的一致性(区域、内容等)、收益评估、风险评估、竞争环境等多方面对项目进行分析评估,达到合格的评分标准后内部进行项目立项,并组织人员准备投标;项目中标后由项目管理管理中心统辖各中心(经营中心、设计管理中心、在工程管理中心等)内部的项目管理部(办)组织项目合同的收集、谈判及签订,并组建项目团队,制定项目章程组织团队实施执行,并在过程中由项目管理中心对项目执行偏差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和控制;在项目实施完成后组织项目竣工验收并进行审计决算,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经审计审核后按合同支付至一定比例,余款按合同约定执行直至完全收回相关款项。最后项目管理中心组织对项目进行收尾管理,对项目进行总结、评价及资料归档。

2. 公司股权投资的休闲旅游类项目

在2021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为“十四五”公共文化和旅游市场发展作出系统部署,发布了《“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了促进休闲度假旅游发展是党政领导和各部门应有的工作职责。休闲度假旅游逐步成为旅游产业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公司自上市以来,完成四次并购,不断完善相关资质和技术,通过各类资源整合,在旅游产业链形成了城乡规划编制甲级、旅游专项规划设计甲级、建筑设计甲级、园林设计甲级等多项规划设计资质和各类市政、园林、建筑施工资质,同时也通过多年来为政府及各类产业投资商提供旅游项目的规划策划和设计施工等服务提升了休闲旅游领域的产业链一体化能力,为公司参股投资布局休闲旅游奠定了产业基础;公司传统业务主要依赖于政府投资及财政付费,近年来公司重点开拓休闲旅游领域,从业务分类上将本身依赖于未来旅游运营带来收益的项目归类为休闲旅游领域,除承接此类项目的EPC业务外,公司对未来投资收益潜力较大的项目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参与,既通过投资分享未来项目的投资收益,同时取得项目实施过程中资质范围内同等条件下的优先承揽权,更可通过深度参与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公司在休闲旅游领域的竞争优势,提高和完善从前期规划策划到后期管理服务等产业一体化能力,提高公司的综合发展能力,降低传统对政府投资及财政能力依赖,逐步面向于“旅游大消费”转型;2021年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浙江元成旅游产业控股有限公司向浙江越龙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购买浙江越龙山旅游度假有限公司51%的股权,针对旅游板块的投资建设运营,围绕休闲旅游完善产业链布局和提升竞

争优势,符合公司的定位与战略规划,通过股权投资的模式深度参与项目有利于公司围绕休闲旅游领域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提升竞争优势。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1年2020年本年比上年 增减(%)2019年
总资产3,468,354,584.053,027,866,277.6714.552,937,720,624.4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25,754,839.191,086,158,823.803.651,037,225,458.23
营业收入572,929,406.51714,763,820.37-19.841,007,890,013.0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954,538.9992,916,066.42-47.31136,548,143.5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4,140,315.3368,046,915.33-49.83111,255,061.8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40,982,378.7326,359,758.77814.21-58,188,080.47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448.94减少4.5个百分点14.2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170.32-46.880.48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170.32-46.880.48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88,699,064.38187,726,421.30159,838,518.94136,665,401.8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1,191.1235,216,907.6910,205,998.093,210,442.0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5,846,086.9823,726,646.098,060,021.048,199,735.18
损益后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3,226,917.82246,215,320.2361,775,974.3446,218,001.98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8,105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20,170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 (全称)报告期内增减期末持股数量比例(%)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股东 性质
股份 状态数量
祝昌人-20,000,00080,401,82028.200质押66,300,000境内自然人
杭州北嘉投资有限公司-543,00033,057,00011.5900境内非国有法人
长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长城资本瑞鑫4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20,000,00020,000,0007.0100其他
陈芝浓-140,00013,300,0004.6600境内自然人
肖国华-52,4008,162,3792.8600境内自然人
张建和-2,528,2007,584,8002.6600境内自然人
周金海07,171,5002.520质押5,000,000境内
自然人
沈国太06,528,0372.2900境内自然人
金怡清1,748,7005,854,1592.0500境内自然人
金德立172,4475,680,2871.990境内自然人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1)祝昌人系周金海之表兄,祝昌人及周金海分别持有公司28.20%及2.52%的股份;(2)祝昌人持有杭州北嘉投资有限公司48.30%的股份,北嘉投资持有公司11.59%的股份,祝昌人与杭州北嘉投资有限公司系一致行动人;(3)除此之外,公司未知上述前十名有限售条件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以及是否属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一致行动人。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不适用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公司作为一家综合性生态景观、绿色环保、休闲旅游等领域提供规划策划、设计施工、投资运营等服务的产业链一体化综合服务商。公司积极响应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原则,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做出努力。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合并报表总资产为346,835.46万元,其中流动资产共计151,636.48万元。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292.9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8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95.45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7.31%。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