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00733 公司简称:北汽蓝谷
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
到上交所 http://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公司2021年利润分配预案为: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该预案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 ||||
股票种类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股票简称 | 股票代码 | 变更前股票简称 |
A股 | 上交所 | 北汽蓝谷 | 600733 | S*ST前锋、SST前锋、S蓝谷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姓名 | 赵冀 | 王允慧 |
办公地址 | 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东环中路5号12幢 | 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东环中路5号12幢 |
电话 | (010)53970788 | (010)53970788 |
电子信箱 | 600733@bjev.com.cn | 600733@bjev.com.cn |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的新能源乘用车板块属于制造业下的“汽车制造业”(行业代码:C36)。
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电动化转型加速,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地位日益凸显。根据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批发销量达到350.7万辆,同比增长165.10%。其中纯电动乘用车产销分别为276万辆和273万辆,同比增长179%和174%;根据乘联会数据,2021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14.8%,同比增加约9%,2022年前两个月分别为19.2%和21.8%,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新能源汽车是集电子、通讯、大数据、能源、交通等诸多行业技术于一身的科技产物,在双碳目标的驱使下,必将成为具有成长性、持续性的科技新兴行业。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与引导在中长期内仍将助力新能源产业持续发展。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到“聚焦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型的主流”。 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保链稳链,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此外,各地方政府相继实施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具体措施如免税、优先汽车牌照获取、优先路权、公共出行优先使用新能源汽车等,并将充、换电站等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也已纳入整体规划。北京市政府印发的《大气污染防治2022年行动计划》中指出,“要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今年6月底前,由北京市新能源汽车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对标“十四五”末全市力争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200万辆的任务要求,制定本市“十四五”时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方
案,明确目标措施”。补贴逐步退坡后,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市场驱动发展阶段,新能源车对燃油车的市场替代效应已经显现并拉动车市加速向新能源化转型。新能源汽车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快速迭代的大背景下与时俱进持续提升产品力,已经获得了消费者的逐步认可,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并在2021年年终突破单月渗透率20%大关。据乘联会预计,2022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达到55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80%,渗透率提升至25%左右。公司作为历经十余年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曾连续七年蝉联国内纯电动乘用车销量第一宝座,拥有新能源汽车整车及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业务板块,以及分时租赁、充换电运营、二手车置换等综合服务板块,同时布局智能制造、能源管理、智慧出行、互联网+等多个战略新兴产业,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和丰富的产品线。公司成立以来始终重视研发投入,在整车、三电、智能网联等方面加大技术储备,截至本报告期末累计申请专利6364项,其中发明专利2686项,目前有效专利3909项。自主正向开发的全新一代IMC(智能模块标准架构)纯电平台,实现首次对美输出技术授权许可;《纯电动汽车高安全电子电气架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得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亦是公司连续四年获此殊荣。公司在新能源乘用车方面已经构建并形成了系统的研、采、产、销、服全价值链体系,并自主掌握先进的电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是一家以新能源汽车为商品的创新科技公司。公司在报告期内着力持续提升在新能源整车及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方面的各项能力,具体内容包括:
(一)新能源整车
目前公司拥有ARCFOX和BEIJING两个产品品牌。ARCFOX品牌是公司聚合全球优质资源打造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目标客户群体为对高科技产品抱有开放心态,不断扩张生活边界,勇于探索、拥抱挑战的“严肃的冒险家”,目前已上市阿尔法T(αT)、阿尔法S(αS)两款高端纯电动乘用车,即将推出应用更多新技术、更高智能化水平的αS-HI版新产品;BEIJING品牌为公司基于北汽六十年造车经验打造的经济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目前主要有EU系列产品,目标客户群体是重视品质、关注价格的大众客户和对公客户,未来将持续推出质优价美的新产品。公司ARCFOX品牌和BEIJING品牌目前主要车型如下:
ARCFOX品牌的主要车型
阿尔法T 阿尔法S 阿尔法S全新HI版
BEIJING品牌EU系列的主力车型
EU5 EU5 PLUS EU7
(二)整车综合性能
公司依托涵盖车身、三电、智能网联、辅助驾驶、快充与快换等先进的整车综合性能,为用户提供与众不同的极致驾乘体验。同时,依托在纯电动车领域的先发优势和长期积累,公司产品在整车性能安全方面持续领先,ARCFOX品牌在碰撞测试、续航比拼等方面的优秀表现受到广泛关注,并接连拿下中汽研颁发的CN95健康座舱认证等级最高的清新空气座舱(A级)认证证书、中国汽车安全大会暨车身大会颁布的“十佳车身”和“最佳材料”奖项、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首批整车耐腐蚀性能测评白金等级证书、中国消费者报发布的自主品牌低温续航里程测试等多项认证和大奖。公司持续培育的核心技术能力获得国际汽车行业认可,基于ARCFOX品牌产品开发并已经应用的全新一代IMC(智能模块标准架构)纯电动平台技术,在报告期内将部分技术授权斯太尔美国有限公司使用,是国内汽车企业首次向海外输出技术授权许可,标志着公司基于纯电平台进行正向开发的水平已经达到国内领先阶段,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技术先行者。
(三)三电核心技术
电池技术方面,公司在电池寿命、安全、低温、快换等方面持续进行技术开发,全面提升电池系统技术先进性。公司持续构建电池系统集成技术、电池性能集成技术、电池安全技术、电池仿真分析技术、电池管理控制技术、电池测试验证技术方面的竞争优势,攻坚高安全设计标准下极致提升电池能量利用率的技术难题,持续提升“续航、安全”两大核心性能,电池系统具有一定竞争优势。
电驱技术方面,公司自主开发的高性能一体化智能电驱系统,攻克了高电压大电流、高转速大扭矩模块复杂集成面临的机械、电磁、热、EMC(电磁兼容)、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集成等多个设计难题,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测试显示功率密度、效率、EMC等核心指标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电控技术方面,公司产品已搭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超级电控系统,具有高安全、高集成、高性能、智能化等特征。此外,公司获得多项国际认证,德国莱茵TUV集团为公司颁发了国内第一张符合ISO26262功能安全标准的新能源汽车电控产品开发流程体系认证证书,标志着北汽新能源汽车电控开发体系达到全球电控技术最高安全级别;DAKKS(德国认可委员会)为公司颁发了国内首张电动汽车产品功能安全证书,标志着公司的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安全性在中国纯电动汽车行业处领先水平;公司作为国内首家同时取得三电控制器功能安全(ASIL C)产品认证、汽车行业最高安全等级的功能安全(ASIL-D)及汽车行业国际软件标准(ASPICE L2)开发流程认证的整车厂,还取得了目前国内最高等级的汽车行业国际软件标准认证证书(ASPICE L3)。
(四)智能网联、辅助驾驶技术
公司制定了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等技术发展规划,并与华为、百度等企业深度合作,协同推进车载高精度传感器、车规级芯片、智能操作系统、车载智能终端、智能计算平台等产品的研发和产品转化。公司搭载华为全栈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高阶智能豪华纯电轿车αS-HI版车型已进入道路泛化测试阶段,标志着公司智能驾驶技术进入发展新阶段。同时,公司与百度战略合作共同打造的新一代量产共享无人车Apollo Moon也在加快推进中。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1年 | 2020年 | 本年比上年增减(%) | 2019年 | |
总资产 | 39,080,883,211.51 | 43,625,748,639.34 | -10.42 | 59,135,758,100.0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11,121,454,859.75 | 10,920,972,149.38 | 1.84 | 17,384,686,547.91 |
营业收入 | 8,696,826,071.34 | 5,272,466,220.56 | 64.95 | 23,588,709,597.84 |
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 | 4,984,428,626.01 | 3,031,295,438.07 | 64.43 |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5,243,780,936.01 | -6,482,440,212.17 | 不适用 | 92,010,083.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5,543,545,822.83 | -6,646,219,452.17 | 不适用 | -873,597,479.9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4,985,342,191.17 | -6,621,357,412.14 | 不适用 | -6,377,970,073.5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43.95 | -45.83 | 不适用 | 0.53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1.3035 | -1.8555 | 不适用 | 0.03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1.3035 | -1.8555 | 不适用 | 0.03 |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 | 第二季度 (4-6月份) | 第三季度 (7-9月份) | 第四季度 (10-12月份) | |
营业收入 | 830,323,801.89 | 1,606,648,379.84 | 3,660,959,644.86 | 2,598,894,244.7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853,838,715.46 | -959,588,175.74 | -830,721,877.15 | -2,599,632,167.6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897,703,636.69 | -1,199,728,768.25 | -851,449,660.18 | -2,594,663,757.7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219,408,863.12 | -244,750,925.48 | 2,077,760,268.22 | 1,932,923,985.31 |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199,401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185,585 | ||||||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不适用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不适用 | ||||||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 |||||||
股东名称 (全称) | 报告期内增减 | 期末持股数量 | 比例(%)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 股东 性质 | |
股份 状态 | 数量 | ||||||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234,715,800 | 1,267,937,269 | 29.57 | 1,099,178,882 | 无 | 0 | 国有法人 |
北汽(广州)汽车有限公司 | 49,621,255 | 268,054,522 | 6.25 | 268,054,522 | 无 | 0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渤海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23,913,867 | 129,182,912 | 3.01 | 129,182,912 | 无 | 0 | 国有法人 |
芜湖信石信冶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69,578,660 | 117,678,774 | 2.74 | 0 | 无 | 0 | 其他 |
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 | 0 | 105,269,045 | 2.46 | 0 | 无 | 0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北京工业发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81,873,102 | 89,524,398 | 2.09 | 0 | 无 | 0 | 国有法人 |
北京亦庄城市更新有限公司 | -36,600,128 | 75,832,764 | 1.77 | 0 | 无 | 0 | 国有法人 |
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 7,564,960 | 58,175,076 | 1.36 | 0 | 无 | 0 | 国有法人 |
上海中平国瑀并购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9,166,336 | 46,210,151 | 1.08 | 0 | 无 | 0 | 其他 |
乔晓辉 | 37,420,082 | 37,420,082 | 0.87 | 0 | 无 | 0 | 境内自然人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北汽集团间接控制北汽广州42.63%股权,合计控制渤海汽车44.75%股权。除此之外,公司未知上述其他股东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属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的一致行动关系。 | ||||||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 不适用 |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1 公司所有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债券名称 | 简称 | 代码 | 到期日 | 债券余额 | 利率(%)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公开发行公司债券 | 19北新能 | 155731 | 2022-09-25 | 150,000 | 4.20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 | 19北汽新能MTN001 | 101900985 | 2022-07-25 | 100,000 | 4.10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 | 19北汽新能MTN002 | 101901047 | 2022-08-09 | 150,000 | 4.15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度第三期中期票据 | 19北汽新能MTN003 | 101901131 | 2022-08-23 | 100,000 | 4.20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 | 20北汽新能MTN001 | 102000221 | 2023-03-04 | 100,000 | 3.60 |
报告期内债券的付息兑付情况
债券名称 | 付息兑付情况的说明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公开发行公司债券 | 2021年按期完成年度付息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 | 2021年按期完成兑付兑息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 | 2021年按期完成年度付息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 | 2021年按期完成年度付息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度第三期中期票据 | 2021年按期完成年度付息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 | 2021年按期完成年度付息 |
报告期内信用评级机构对公司或债券作出的信用评级结果调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2 公司近2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指标 | 2021年 | 2020年 |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
资产负债率(%) | 70.10 | 73.91 | -3.8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 | -5,543,545,822.83 | -6,646,219,452.17 | 不适用 |
EBITDA全部债务比 | -0.10 | -0.12 | 0.02 |
利息保障倍数 | -6.08 | -5.74 | -0.34 |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97亿元,同比增长65%;营业利润-51.79亿元,同比减少亏损21%;实现利润总额-51.80亿元,净利润-51.70亿元,同比分别减少亏损21%和2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44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亏损19%;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9.85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175%。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