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
2021年10月
第一节 重要内容提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与其子公司合称“本集团”)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季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本报告已经本公司第九届董事会2021年第24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现有董事九人,参加会议董事九人。
本公司负责人麦伯良先生(董事长兼CEO)及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曾邗先生(财务总监)声明:保证本季度报告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本报告中“报告期”或“本期”指 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止的三个月。本报告中的财务报表未经审计。本报告中本公司的“境外上市外资股”亦称“H 股”,“人民币普通股”亦称“A 股”。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一、 主要财务数据
(一)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 是 √ 否
单位:人民币千元
2021年7-9月 | 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 2021年1-9月 | 年初至报告期末比上年同期增减(%) | |
营业收入 | 45,057,753 | 86.50% | 118,242,302 | 85.9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持有者的净利润 | 4,501,730 | 411.35% | 8,799,189 | 1161.4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持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4,369,602 | 911.82% | 8,018,151 | 3999.4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8,978,695 | 46.02% | 15,239,754 | 81.61% |
基本每股收益(人民币元) | 1.2383 | 453.06% | 2.4056 | 1620.74% |
稀释每股收益(人民币元) | 1.2383 | 453.31% | 2.4052 | 1620.4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9.87% | 7.56% | 19.83% | 18.41% |
2021年9月30日 | 2020年12月31日 | 报告期末比 上年度末增减(%) | ||
总资产 | 163,697,302 | 146,211,511 | 11.96% |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持有者的权益 | 51,551,587 | 44,017,516 | 17.12% |
截止披露前一交易日的公司总股本:
截止披露前一交易日的公司总股本(股) | 3,595,013,590 |
用最新股本计算的2021年1-9月的全面摊薄每股收益:
支付的永续债利息(千元) | 1,311 |
用最新股本计算的全面摊薄每股收益(元/股) | 2.4056 |
注释:“用最新股本计算的全面摊薄每股收益(元/股)”的计算公式为:
(归母净利润-计提的永续债利息)/最新普通股股数。
(二)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人民币千元
项目 | 2021年7-9月 | 2021年1-9月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亏损)/收益 | (52,648) | 2,750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 | 111,411 | 363,260 |
除同本集团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其他债权投资和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等取得的投资收益,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 | 183,718 | 824,353 |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的净(亏损)/收益 | (5,285) | 7,340 |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 26,434 | 61,402 |
所得税影响额 | (65,498) | (264,601)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 | (66,004) | (213,466) |
合计 | 132,128 | 781,038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本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三)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发生变动的情况及原因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人民币千元
资产负债表项目 | 2021年9月30日 | 2020年12月31日 | 增减变动 | 大幅变动原因 |
货币资金 | 17,004,559 | 12,181,415 | 39.59% | 主要是2021年1-9月经营性收款增加所致。 |
应收账款 | 27,311,711 | 18,635,765 | 46.56% | 主要由于2021年1-9月收入增长所致。 |
预付款项 | 4,908,361 | 3,334,613 | 47.19% | 主要由于2021年1-9月业务增长,原材料采购增加所致。 |
存货 | 20,835,411 | 15,472,164 | 34.66% | 主要由于2021年1-9月业务增长,存 |
货备货增加所致。 | ||||
应付票据 | 5,908,949 | 3,829,510 | 54.30% | 主要由于2021年1-9月业务增长,原材料采购增加所致。 |
应付账款 | 19,087,553 | 13,447,074 | 41.95% | 主要由于2021年1-9月业务增长,原材料采购增加所致。 |
应交税费 | 2,486,566 | 1,483,209 | 67.65% | 主要由于2021年1-9月税前利润增加导致应交企业所得税增加所致。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 8,276,991 | 14,585,373 | (43.25%) | 主要是2021年1-9月集团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到期偿还所致。 |
单位:人民币千元
利润表项目 | 2021年1-9月 | 2020年1-9月 | 增减变动 | 大幅变动原因 |
营业收入 | 118,242,302 | 63,591,954 | 85.94% | 主要由于2021年1-9月本集团主要业务板块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所致。 |
营业成本 | 96,846,228 | 54,902,740 | 76.40% | 主要由于2021年1-9月营业成本随收入大幅增加而增加所致。 |
研发费用 | 1,432,612 | 1,013,898 | 41.30% | 主要由于2021年1-9月研发投入大幅增加,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资产减值损失 | 124,104 | 35,390 | 250.68% | 主要由于2021年1-9月计提固定资产减值损失和存货跌价损失增加所致。 |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 (142,760) | (49,175) | (190.31%) | 主要由于2021年1-9月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和衍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所致。 |
所得税费用 | 3,453,546 | 809,208 | 326.78% | 主要由于2021年1-9月税前利润增加所致。 |
二、股东信息
1、普通股股东总数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 | 总数: 82,546户 (其中:A股股东82,518户,H股股东28户) | 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如有) | 无 | |||
报告期末,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 ||||||
股东名称 | 股东性质 | 持股 比例 | 持股数量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 |
股份 状态 | 数量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注1) | 境外法人 | 60.28% | 2,167,133,057 | - | - | - | ||||
深圳市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注2) | 国有法人 | 9.74% | 350,000,000 | - | - | - | ||||
中远集装箱工业有限公司 | 境外法人 | 2.29% | 82,327,631 | - | - | - | ||||
中远海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国有法人 | 1.61% | 57,948,700 | - | - | - | ||||
河南伊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君安9号伊洛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1.21% | 43,416,353 | - | - | - | ||||
河南伊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君行10号私募基金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0.99% | 35,540,686 | - | - | - | ||||
苗艳芬 | 境内自然人 | 0.84% | 30,081,857 | - | - | - |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 国有法人 | 0.79% | 28,476,509 | - | - | - | ||||
中信保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分红账户(注3)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0.55% | 19,733,298 | - | - | - | ||||
河南伊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君行4号私募基金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0.54% | 19,354,105 | - | - | - | ||||
报告期末,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
股东名称 | 持有无限售条件 股份数量 | 股份种类 | ||||||||
股份种类 | 数量 |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注1) | 107,363,317 | 人民币普通股 | 107,363,317 | |||||||
2,059,769,740 | 境外上市外资股 | 2,059,769,740 | ||||||||
深圳市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注2) | 350,000,000 | 人民币普通股 | 350,000,000 | |||||||
中远集装箱工业有限公司 | 82,327,631 | 人民币普通股 | 82,327,631 | |||||||
中远海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57,948,700 | 人民币普通股 | 57,948,700 | |||||||
河南伊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君安9号伊洛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 43,416,353 | 人民币普通股 | 43,416,353 | |||||||
河南伊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君行10号私募基金 | 35,540,686 | 人民币普通股 | 35,540,686 | |||||||
苗艳芬 | 30,081,857 | 人民币普通股 | 30,081,857 |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 28,476,509 | 人民币普通股 | 28,476,509 | |||||||
中信保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分红账户(注3) | 19,733,298 | 人民币普通股 | 19,733,298 | |||||||
河南伊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君行4号私募基金 | 19,354,105 | 人民币普通股 | 19,354,105 |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未知 | |||||||||
前10名普通股股东参与融资融券业务情况说明(如有) | 无 |
注
:本公司H股股东中,非登记股东的股份由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代为持有。于2021年
月
日,香港中
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代为持有本公司2,167,133,057股,包括:
107,363,317股A股和2,059,769,740股H股。这些H股中,包括(但不限于):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其子公司(包括招商局国际(中集)投资有限公司等)持有本公司880,429,220股H股好仓(L);深圳资本集团通过其全资子公司深圳资本(香港)集装箱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资本(香港)”)直接持有的719,089,532股H股;中信保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持有的182,273,280股H股。
注
:于2021年
月
日,除了上述已登记在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名下的本公司719,089,532股H股(见上述注
)以外,深圳资本集团另持有本公司350,000,000股A股。
注
:于 2021年
月
日,除了上述已登记在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名下的本公司182,273,280股H股(见上述注
)外,中信保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另持有本公司19,733,298股A股。
公司前10名普通股股东、前10名无限售条件普通股股东在报告期内是否进行约定购回交易
□ 是 √ 否
2、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 适用 √ 不适用
第三节 其他重要事项
一、报告期主要财务数据、财务指标发生变动的情况及原因
√ 适用 □ 不适用
本集团是全球领先的物流及能源行业设备及解决方案供应商,产业集群主要涵盖物流领域及能源行业领域。目前本集团主要产品包括国际标准干货集装箱、冷藏集装箱、特种集装箱、罐式集装箱、集装箱木地板、公路罐式运输车、天然气加工处理应用装备和静态储罐、道路运输车辆、重型卡车、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特种船舶、旅客登机桥及桥载设备、机场地面支持设备、消防及救援车辆设备、自动化物流系统、智能停车系统的设计、制造及服务。除此之外,本集团也在不断开发新兴产业并拥有服务本集团自身的金融及资产管理业务。2021年1-9月,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182.42亿元(去年同期:人民币635.92亿元),同比上升85.9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持有者的净利润为人民币87.99亿元(去年同期:人民币
6.98亿元),同比上升1161.42%;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2.4056元(去年同期:人民币0.1398元),同比上升1620.74%。本集团主要板块业务经营情况请参见如下:
(一)在物流领域方面:
2021年前三季度,全球商品贸易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使得集运需求市场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同时在疫情下全球港口和供应链所面临的常态拥堵使得集运市场出现舱位及用箱紧张的局面。为了缓解市场用箱紧缺的局面,保障中国外贸出口用箱需求,本集团集装箱制造业务通过增加资源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充分释放产能等措施,尽最大努力确保新箱供应。同时,受持续旺盛的集装箱需求以及大宗商品上涨导致原材料价格攀升等因素的影响,新箱箱价也因此有所提升。2021年前三季度,本集团集装箱制造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实现大幅提升,其中干货集装箱累计销量190.85万TEU(上年同期:59.49万TEU),同比增长约220.81%;冷藏箱累计销量13.00万TEU(上年同期:8.41万TEU),同比增长约
54.58%。
2021年前三季度,本集团道路运输车辆营业收入稳健增长:(1)半挂车业务:销量与收入同比显著上升,但是国内市场与海外市场需求呈现分化趋势。国内市场方面,房地产行业温和下行及大宗商品价格高昂,导致国内货物运输需求不足,叠加牵引车销量受7月机动车“国六”标准生效施行影响承压,半挂车国内市场第三季度需求减弱。国外市场方面,受益于进出口货物运输需求持续释放,半挂车订单激增,同时本集团加大在海外产能的布局,期内销量与收入齐升。(2)专用车上装业务:本集团积极开拓市场,加大新能源专用车研发力度,推动与主机厂的联合发展战略产生良好效果。前三季度,本集团聚焦运营的混凝土搅拌车与城市渣土车产品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专用车上装业务销量与收入同比有所提升。(3)冷藏厢式车厢体业务:中国政府明确加快冷链物流规划,进一步推动冷链设备标准化和新型冷链仓储设备的发展,推动冷藏厢式车厢体业务收入持续提升。2021年前三季度,本集团道路运输车辆在全球销售各类半挂车、专用车上装以及轻型厢式车厢体合计163,300辆/台套,同比增加21.0%。2021年前三季度,本集团空港与物流装备、消防与救援设备的业务情况:(1)空港与物流装备业务:
随着国内航空业持续发展,各省市的主要机场陆续扩充并向智慧型机场、绿色机场转型改造,让本业务的库存订单保持可观的增长。登机桥以外,2021年第三季度顺利完成了波兰格丁尼亚港的登船桥项目的交付,亦开启了本集团在欧洲登船桥市场的新一页;伴随国内电商业务的持续发展,物流装备业务的业绩不断提升。(2)消防与救援设备业务:国内市场稳定发展,配合本集团不断推出新的各系列成套高端消防装备,带领本业务的业绩稳步上扬。本集团于2021年第三季度推出了最新自主研发的JP63/40型双臂举高喷射消防车,其大流量和高跨越性可以实现在有限空间下的高效灭火,采用智能化的控制系统,连同可以灭火和阻燃的双臂结构等成套装备,控制简单平稳,能高效协助降低发生在超高楼层建筑的火灾及各类油罐火灾可能带来的人命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风险。2021年前三季度,中国进出口货物贸易整体实现强劲增长,海运空运市场持续火爆,铁路货运量高速增长。本集团物流服务聚焦于集运多联业务、专业物流业务、场站运营业务及生态支持业务。(1)集运多联业务加速运力构建,打造标准化产品,构建航空货运服务能力,于第三季度入局国际航空货运市场,在欧洲、北美、澳新、东南亚等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完善服务网络布局,提供“江海铁空陆”五流齐备的通用物流服务。(2)专业物流服务提供高技术、高难度的综合物流解决方案及国际、国内门到门的全程物流运输服务,涵盖工程项目物流、冷链物流、跨境电商物流以及化工物流,具备专业运输优势及服务网络优势。整体而言,得益于外贸通用货物需求的激增以及经济复苏带动的专业物流需求提升,物流服务通过业务链条延伸及有机协同,前三季度的业务量和营业收入实现了高速增长。2021年前三季度,随着国内疫情后经济的快速复苏,本集团循环载具业务立足国内市场,主要为汽车、液体化工、食品、橡胶和大宗商品等行业提供专业的循环载具研发制造、租赁运营及包装综合解决方案,收入增长显著。其中:(1)研发制造方面,新能源循环载具产品产能进入快速扩张期,新规划的生产基地投产后,将大幅增加产能和产值。(2)聚焦循环载具租赁运营业务,以现有汽车、化工、橡胶为基础,加大外部合作力度,同时大力拓展大宗商品、家电、新能源和生鲜农产品等行业循环载具租赁运营业务,与多个战略客户达成合作。其中,在家电和生鲜农产品行业均实现了循环载具租赁运营业务突破,预计将于第四季度正式运营。同时,内部加强业务组合与运营体系优化,循环载具智能租赁运营平台已上线,后续将持续优化,大幅提升租赁运营管理效率。
(二)在能源行业领域:
2021年前三季度,受益于强劲的行业需求和全球疫情的逐步控制,本集团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业务主要经营主体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安瑞科”)的收入大幅增长,截至9月底,在手订单约人民币124.8亿元。其中:(1)清洁能源业务板块收入同比显著增长,球罐、低温小储罐、低温运输车、液化石油气运输车等装备及工程销售表现突出。第三季度,中集安瑞科以人民币5.29亿元收购启东丰顺船舶重工相关长江岸线船坞及码头等双稀缺资源,完善了在水上清洁产业链布局,巩固扩大了本集团在水上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及工程领域的规模及成本优势;承建河北雄安的首个油气氢合建站顺利竣工,是河北省首个「油、气、氢」合建站,其加注规模和能源综合服务能力均处于领先地位。(2)化工环境业务板块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主要受益于全球疫情逐步受控以及全球贸易的复苏。期间不锈钢液体标准罐箱、不锈钢液体特种罐箱销售均有强势表现。(3)液态食品业务板块同比亦有所增长。中集安瑞科在巩固酿造和蒸馏设备领先行业地位的同时,一直致力于探索白酒等新领域。9月,中集安瑞科中标逾人民币1亿元水井坊白酒项目订单。2021年前三季度,海上风电相关装备在全球能源消费转型浪潮和双碳政策目标的双重利好下快速发展,成为建造市场中的亮点。2021年1-9月,本集团海洋工程业务新增生效订单12.71亿美元(包括油气
生产平台3.87亿美金,海上风电及清洁能源3.73亿美金,汽车运输船4.68亿美金,其他各类合同共计0.43亿美金),累计持有在手订单价值18.17亿美金,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目前中集持有海工资产平台共计17个,当前在手执行租约10个。报告期内,项目建造及交付方面: 7月,全球最大双燃料冰级滚装船RORO 1#顺利下水;8月,为西特福船运公司建造的Y-TYPE半潜式游艇运输船顺利下水,巩固了本集团海工业务在高端运输船国际主流市场的发展基础;9月,为中海油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承建的自安装井口平台海洋石油165项目开工。
(三)拥有服务本集团自身的金融及资产管理业务
2021年前三季度,本集团下属中集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财务公司”)持续深化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以集团产业需求为导向,加大资金支持,努力拓展买方信贷业务,提升集团产业综合竞争力,前三季度新增资金投放总量近人民币53亿元,有效促进集团资金管理效率和效益的提升。同时财务公司积极利用各类金融工具直接对接银行间市场,协助集团加强资金流动性管理,同时积极提供各类金融服务,降低了集团各类金融交易成本。中集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坚持“产融协同”战略定位,助力集团制造板块业务发展,积极与单元化载具等集团战略新兴业务板块协同推进创新租赁模式。风险端,坚持“质量优先、严控风险”策略,全面接入央行征信,引入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手段提升风控效能,持续优化和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四)创新业务凸显中集优势
本集团下属中集模块化建筑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模块化”)经营模块化建筑业务,以客户为中心、技术引领、创新驱动,全面发展“制造+金融+服务”一站式产融结合的服务模式,致力于成为全球绿色模块化建筑的科技型领先企业。2021年前三季度,在原有建筑甲级设计资质的基础上,取得建筑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进一步强化了中集模块化的资质和能力;同时,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及时更新模块化业务战略,将模块化建筑的基础上,在工业化建筑领域进行新的探索。本集团冷链业务主要布局冷链装备制造及冷链物流服务,并加大战略投资布局,目前在冷箱、冷车、移动冷库等领域具备竞争优势,冷箱及冷藏车销量排名前列。(1)冷链装备方面:移动冷库业务持续发力,与广东天业冷链(广东供销)围绕田头冷链体系建设,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展广东省农产品田头预冷、速冻、暂存的试点和推广工作,荔枝预冷项目取得成功;在疫苗运输领域,中集冷云今年7月中标“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疫苗出口温控包装设备项目”,8月首批出口海外的“武汉造”新冠疫苗冷链包装完毕,本次出口的新冠疫苗所使用的温控包装设备为中集冷云研发制造。(2)冷链服务方面:本集团持续拓展医药和生鲜领域的专业服务。中集冷云先后为6大国内的新冠疫苗生产企业提供冷链运输服务,包括冷链包装设计、装箱、内陆运输、机场报关、机场操作等一站式服务。在生鲜冷链方面,物流业务已为多家大型进口果蔬商及进口电商平台提供东南亚进口冷链业务,同时积极布局生鲜出口业务,覆盖多样化产品服务体系,结合集团装备优势,积极研发生鲜品种特种冷箱,进一步降低生鲜在运输途中的损耗,更加节能环保,跨境生鲜运输多式联运业务收入再创新高。2021年前三季度,本集团集装箱集成装备业务继续保持增长,但受疫情及产能等因素影响,增速放缓,本集团在集成装备技术和人才储备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为未来业务发展储备核心能力。目前能源类集成装备业务主要聚焦在新能源变电装备、发电装备、电化学储能装备、能源运维装备和新能源充换电装备等方面,其中新能源变电、储能装备是集装箱板块未来重点的业务拓展方向。环保类集成装备业务主要聚焦水处理装备等方面,集装箱板块计划进入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河道截污处理、分散式供水系统等6个细分市场。集成装备业务未来将继续深耕能源和环保两大领域,进一步深化与能源和环
保领域头部客户的合作,并加强技术研发投入,快速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积极探索新的“集装箱+”应用领域。
(五)资本运作方面
报告期内,本集团在资本运作方面的重要事项如下:(1)中集车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21年7月8日正式登陆A股深交所创业板。(2)中集天达控股有限公司向深圳证券交易所提交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材料,并于2021年9月28日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受理的通知。(3)本集团与A.P.穆勒-马士基集团于2021年9月27日签署了协议,本集团购买其旗下的马士基集装箱工业(包括:丹麦马士基工业公司及青岛马士基集装箱工业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通过该收购事项,本集团将能够掌握海运冷机的核心技术,提升在冷链装备领域的核心能力。目前该收购事项尚未交割完成。
二、金融资产投资
1、证券投资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2、持有其他上市公司股权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人民币千元
证券代码 | 证券简称 | 初始投资 金额 | 持股数量 (千股) | 持股比例 (%) | 期末账面值 | 报告期损益 | 报告期权益变动 | 会计核算科目 | 股份来源 |
澳洲证券交易所:OEL | Otto Energy | 13,480 | 13,521 | 0.36% | 756 | - | 145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 股份收购 |
香港联交所:00697 | 首长国际 | 182,212 | 209,586 | 2.87% | 284,593 | 9,577 | (103,464)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 股份收购 |
香港联交所:206 | 华商国际 | 204,326 | 185,600 | 5.72% | 40,439 | - | (2,287) | 长期股权投资 | 股份收购 |
科创板:688315 | 诺禾致源 | 30,000 | 1,800 | 0.50% | 93,384 | 63,384 | -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 | 股份收购 |
深交所:001213 | 中铁特货 | 161,563 | 40,000 | 0.90% | 247,600 | - | 92,300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 股份收购 |
3、衍生品投资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人民币千元
衍生品投资操作方名称 | 关联关系 | 是否关联交易 | 衍生品投资类型 | 衍生品投资初始投资金额 | 起始日期 | 终止日期 | 年初投资金额 | 年初至报告期末购入金额 | 年初至报告期末售出金额 | 计提减值准备金额(如有) | 期末投资金额 | 期末投资金额占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比例 | 年初至报告期末实际损益金额 |
汇丰、渣打等银行 | 无 | 否 | 外汇远期合约 | - | 2019/8/7 | 2022/12/22 | 24,412,232 | - | - | - | 50,370,705 | 97.71% | (220,592) |
招行、农行等银行 | 无 | 否 | 外汇期权合约 | - | 2021/5/13 | 2021/12/1 | 11,702 | - | - | - | 1,297,080 | 2.52% | (6,038) |
渣打、东京日联等银行 | 无 | 否 | 利率掉期合约 | - | 2020/3/4 | 2022/3/30 | 9,132,420 | - | - | - | 8,755,290 | 16.98% | 82,426 |
海证期货有限公司 | 无 | 否 | 钢材期货合约 | - | 2021/6/30 | 2021/9/30 | 896 | - | - | - | - | 0.00% | (353) |
合计 | - | - | - | 33,557,250 | - | - | - | 60,423,075 | 117.21% | (144,557) | |||
衍生品投资资金来源 | 自有资金 | ||||||||||||
涉诉情况(如适用) | 不适用 | ||||||||||||
衍生品投资审批董事会公告披露日期(如有) | 无 | ||||||||||||
衍生品投资审批股东会公告披露日期(如有) | 无 | ||||||||||||
报告期衍生品持仓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说明(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 截至2021年9月30日,本集团持有的衍生金融工具主要有外汇远期、利率掉期、外汇期权合约和钢材期货合约。利率掉期合同的风险和利率波动密切相关。外汇远期及外汇期权所面临的风险与汇率市场风险以及本集团的未来外币收入现金流的确定性有关。钢材期货合约的风险与原材料价格波动相关。本集团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控制措施主要体现在:谨慎选择和决定新增衍生金融工具的种类和数量;针对衍生品交易,本集团制订了严格规范的内部审批制度及业务操作流程,明确了相关各层级的审批和授权程序以便于控制相关风险。 | ||||||||||||
已投资衍生品报告期内市场价格或产品公允价值变动的情况,对衍生品公允价值的分析应披露具体使用的方法及相关假设与参数的设定 | 2021年1-9月本集团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人民币(144,557)千元。本集团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根据外部金融机构的市场报价确定。 | ||||||||||||
报告期公司衍生品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核算具体原则 | 否 |
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化的说明 | |
独立董事对公司衍生品投资及风险控制情况的专项意见 | 公司开展衍生品套期保值业务是与公司日常全球经营业务有关,是以平滑或降低汇利率变化、原材料现货价格波动对公司经营造成的不确定性影响为目的,坚持保值基本原则,禁止投机交易,且公司充分重视并不断加强对衍生品保值业务的管理,已制定并不断完善有关管理制度,相关审议及表决程序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等的规定,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公司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
三、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接待时间 | 接待地点 | 接待方式 | 接待对象类型 | 接待对象 | 谈论的主要内容 |
报告期内 | 深圳 | 电话会议 | 机构投资者 | 长江证券 | 公司主要业务状况、投资进展、近期业务动态及行业展望 |
报告期内 | 深圳 | 电话会议 | 机构投资者 | 海通证券 | 同上 |
报告期内 | 深圳 | 策略会 | 机构投资者 | UBS策略会 | 同上 |
报告期内 | 深圳 | 电话会议 | 机构投资者 | 中信证券 | 同上 |
报告期内 | 上海 | 反路演 | 机构投资者 | 永赢基金 | 同上 |
报告期内 | 上海 | 反路演 | 机构投资者 | 睿远基金 | 同上 |
报告期内 | 上海 | 反路演 | 机构投资者 | 建信保险资管 | 同上 |
报告期内 | 上海 | 反路演 | 机构投资者 | 中银基金 | 同上 |
报告期内 | 上海 | 反路演 | 机构投资者 | Fidelity | 同上 |
报告期内 | 上海 | 反路演 | 机构投资者 | 百年保险 | 同上 |
报告期内 | 上海 | 反路演 | 机构投资者 | 兴全基金 | 同上 |
报告期内 | 上海 | 反路演 | 机构投资者 | 华泰资产 | 同上 |
报告期内 | 上海 | 反路演 | 机构投资者 | 长信基金 | 同上 |
报告期内 | 深圳 | 电话会议 | 机构投资者 | 山高金融、WT Asset Management | 同上 |
报告期内 | 上海 | 策略会 | 机构投资者 | 德邦秋季策略会 | 同上 |
报告期内 | 深圳 | 业绩发布会 | 机构投资者 | 82家机构及媒体 | 同上 |
报告期内 | 深圳 | 电话会议 | 机构投资者 | 招商证券 | 同上 |
报告期内 | 深圳 | 调研 | 机构投资者 | 信达澳银基金 | 同上 |
报告期内 | 深圳 | 反路演 | 机构投资者 | 恒大人寿 | 同上 |
报告期内 | 北京 | 反路演 | 机构投资者 | 中国人寿 | 同上 |
报告期内 | 北京 | 反路演 | 机构投资者 | 阳光资产 | 同上 |
报告期内 | 北京 | 反路演 | 机构投资者 | 中邮基金 | 同上 |
报告期内 | 北京 | 反路演 | 机构投资者 | 新华资产 | 同上 |
报告期内 | 北京 | 反路演 | 机构投资者 | 嘉实基金 | 同上 |
报告期内 | 北京 | 电话会议 | 机构投资者 | 日本损害保险资管(SOMPO AM) | 同上 |
报告期内 | 北京 | 反路演 | 机构投资者 | 国寿养老 | 同上 |
报告期内 | 深圳 | 策略会 | 机构投资者 | 银河证券 | 同上 |
报告期内 | 深圳 | 电话会议 | 机构投资者 | Soliton Group,泰和人寿 | 同上 |
报告期内 | 深圳 | 电话会议 | 机构投资者 | 嘉实基金 | 同上 |
报告期内 | 深圳 | 电话会议 | 机构投资者 | Morgan Stanley | 同上 |
报告期内 | 深圳 | 调研 | 机构投资者 | 民生证券 | 同上 |
报告期内 | 深圳 | 电话会议 | 机构投资者 | BlackRock(贝莱德资管) | 同上 |
上述主要调研基本情况的索引请参见http://irm.cninfo.com.cn/。
第四节 财务报表
一、财务报表
1、合并资产负债表
投资性房地产1,299,412 1,437,970 固定资产36,518,479 35,311,661 在建工程10,789,466 9,833,329 使用权资产820,847 785,044 无形资产4,670,474 4,812,178 开发支出60,863 60,765 商誉2,264,094 2,177,426 长期待摊费用503,065 558,382 递延所得税资产1,823,419 1,674,329 其他非流动资产17,552 68,978 非流动资产合计76,712,245 79,069,770 资产总计163,697,302 146,211,511 |
企业负责人:麦伯良 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曾邗 会计机构负责人:曾邗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11,332,559 8,416,701 交易性金融负债20,743 20,000 衍生金融负债576,014 747,781 应付票据5,908,949 3,829,510 应付账款19,087,553 13,447,074 预收账款17,475 4,070 合同负债8,711,302 6,101,765 应付职工薪酬4,145,387 3,366,392 应交税费2,486,566 1,483,209 其他应付款7,189,609 7,089,596 预计负债1,310,009 1,392,845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8,276,991 14,585,373 其他流动负债389,436 410,712 流动负债合计69,452,593 60,895,028 非流动负债: 长期借款20,949,397 19,562,326 应付债券4,234,494 6,089,486 租赁负债626,121 617,794 长期应付款72,029 71,994 递延收益1,132,938 1,177,661 递延所得税负债3,969,789 3,882,302 其他非流动负债42,885 61,076 非流动负债合计31,027,653 31,462,639 负债合计100,480,246 92,357,667 股东权益: 股本3,595,014 3,595,014 其他权益工具4,157,845 4,308,042 其中:永续债4,157,845 4,308,042 资本公积5,592,248 5,463,205 其他综合收益833,825 920,769 盈余公积3,587,597 3,587,597 未分配利润33,785,058 26,142,889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持有者的权益合计51,551,587 44,017,516 少数股东权益11,665,469 9,836,328 股东权益合计63,217,056 53,853,844 负债及股东权益总计163,697,302 146,211,511 |
2、 合并本报告期利润表
企业负责人:麦伯良 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曾邗 会计机构负责人:曾邗
20,897(2,537) | |
(一)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52,209132,850 |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52,209132,850 | |
(二)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31,312)(135,387) | |
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 | |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31,312)(135,387) | |
归属于少数股东的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10,258)(53,993) | |
六、综合收益总额4,909,0421,161,784 |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持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4,522,627877,821 | |
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386,415283,963 | |
七、每股收益 | |
(一)基本每股收益(元)1.23830.2239 | |
(二)稀释每股收益(元)1.23830.2238 |
3、 合并年初到报告期末利润表
企业负责人:麦伯良 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曾邗 会计机构负责人:曾邗
项目 |
一、营业收入118,242,30263,591,954 |
减:营业成本96,846,22854,902,740 |
税金及附加421,985480,495 |
销售费用1,696,3471,438,862 |
管理费用4,176,3003,201,316 |
研发费用1,432,6121,013,898 |
财务费用-净额1,049,2911,266,486 |
其中:利息费用1,018,0881,231,817 |
利息收入(231,695)(290,913) |
资产减值损失124,10435,390 |
信用减值损失136,039125,121 |
加:其他收益363,260507,669 |
投资收益753,397515,219 |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损失)/收益(271,049)330,137 |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42,760)(49,175) |
资产处置收益126,113109,993 |
二、营业利润13,459,4062,211,352 |
加:营业外收入111,792114,910 |
减:营业外支出173,75356,522 |
三、利润总额13,397,4452,269,740 |
减:所得税费用3,453,546809,208 |
四、净利润9,943,8991,460,532 |
按经营持续性分类 |
持续经营净利润9,943,8991,460,532 |
终止经营净利润- - |
按所有权归属分类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持有者的净利润8,799,189697,561 |
少数股东损益1,144,710762,971 |
五、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128,271)(178,97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持有者的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86,944)(141,189) |
(一)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8,946)(42,138)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8,946)(42,138) |
(二)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77,998)(99,051) |
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5 |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77,998)(99,056) |
归属于少数股东的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41,327)(37,783) |
六、综合收益总额9,815,6281,281,56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持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8,712,245556,372 |
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1,103,383725,188 |
七、每股收益 |
(一)基本每股收益(元)2.4056 0.1398 |
(二)稀释每股收益(元)2.4052 0.1398 |
4、合并年初到报告期末现金流量表
企业负责人:麦伯良 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曾邗 会计机构负责人:曾邗
投资支付的现金2,101,983 377,873 取得子公司支付的现金净额109,381 37,431 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1,000 231,273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6,584,2142,250,150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381,744)(1,172,431)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1,905,921 231,768 其中:子公司吸收少数股东投资收到的现金1,905,921 203,796 发行永续债所收到的现金- 2,000,000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13,272,120 41,869,415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383,676 1,447,485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5,561,717 45,548,668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16,834,638 42,880,323 偿还永续债所支付的现金300,000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2,302,379 2,968,774 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217,313 855,858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9,654,330 46,704,955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092,613)(1,156,287)四、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21,198(146,483)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5,786,5955,916,495 加:年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1,210,240 8,659,885 六、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6,996,835 14,576,380 |
二、财务报表调整情况说明
1、2021年起首次执行新租赁准则调整首次执行当年年初财务报表相关项目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2、2021年起首次执行新租赁准则追溯调整前期比较数据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三、审计报告
第三季度报告是否经过审计
□ 是 √ 否
本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