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厦门国贸: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1-08-27

公司代码:600755 公司简称:厦门国贸

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1 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半年度报告全文。

1.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

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1.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1.4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1.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无。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2.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厦门国贸600755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范丹周兰秀
电话0592-58973630592-5897363
办公地址厦门市湖里区仙岳路4688号国贸中心28层厦门市湖里区仙岳路4688号国贸中心26层
电子信箱zqswb@itg.com.cnzqswb@itg.com.cn
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减(%)
总资产113,927,853,696.97113,415,874,138.650.4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27,484,098,070.8626,190,610,270.534.94
东的净资产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247,264,341,808.74130,622,509,981.8089.3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60,424,556.501,415,449,065.2266.7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186,309,437.17567,021,376.37285.5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020,349,927.79-4,130,430,429.96不适用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657.60增加5.05个百分点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1.090.5887.93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1.010.5487.04
截止报告期末股东总数(户)97,976
截止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股东性质持股比例(%)持股 数量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的股份数量
厦门国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有法人38.65754,480,98675,371,4340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未知1.2724,881,36400
兴证证券资管-厦门国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兴证资管阿尔法科睿1号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其他0.6011,636,56500
郑怀东未知0.5811,230,90000
厦门国贸控股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国有法人0.458,779,53000
贺青平未知0.397,580,00000
林军未知0.377,269,01300
孔凡强未知0.346,715,65800
方志林未知0.336,500,02500
郑舜珍未知0.305,910,00000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厦门国贸控股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系公司控股股东国贸控股的全资子公司,兴证证券资管-厦门国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兴证资管阿尔法科睿1号单一资产管理计划系公司控股股东国贸控股出资设立的资产管理计划。除此以外,公司未知上述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规定的一致行动人。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债券名称简称代码发行日到期日债券余额利率(%)
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20厦贸Y51633842020年4月16日本期债券以每3个计息年度为一个重定价周期,在5.003.60
公司公开发行2020年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一期)每个重定价周期末,发行人有权选择将债券期限延长 1个重定价周期(即延续3年)或在该周期末到期全额兑付该期债券
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2020年公司债券(第一期)20厦贸G11634912020年4月23日2023年4月27日5.002.58
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2020年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二期)20厦贸Y61637552020年7月23日本期债券以每3个计息年度为一个重定价周期,在每个重定价周期末,发行人有权选择将债券期限延长1个重定价周期(即延续3年)或在该周期末到期全额兑付该期债券5.004.60
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2020年公司债券(第二期)20厦贸G21636852020年10月22日2023年10月26日5.003.85
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2021年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一期)21厦贸Y11759672021年8月20日本期债券以每2个计息年度为一个重定价周期,在每个重定价周期末,发行人有权选择将债券期限延长 1个重定价周期(即延续2年)或在该周期末到期全额兑付该期债券6.004.28
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度第一期定向债务融资工具18厦国贸PPN0010318006242018年12月4日本期债券于发行人依照发行条款的约定赎回之前长期存续,并在发行人依据发行条款的约定赎回时到期5.006.50
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18厦国贸MTN0011018015102018年12月24日本期债券于发行人依照发行条款的约定赎回之前长期存续,并在发行人依据发行条款的约定赎回时到期5.006.00
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19厦国贸MTN0011019009772019年7月19日2022年7月23日10.003.94
公司2019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
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19厦国贸MTN0021019012652019年9月17日本期债券于发行人依照发行条款的约定赎回之前长期存续,并在发行人依据发行条款的约定赎回时到期5.004.63
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度第一期定向债务融资工具19厦国贸PPN0010319007812019年10月22日本期债券于发行人依照发行条款的约定赎回之前长期存续,并在发行人依据发行条款的约定赎回时到期5.005.20
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度第三期中期票据19厦国贸MTN0031019017372019年12月19日本期债券于发行人依照发行条款的约定赎回之前长期存续,并在发行人依据发行条款的约定赎回时到期5.004.60
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第十期超短期融资券21厦国贸SCP0100121013342021年3月31日2021年12月24日10.003.40
主要指标报告期末上年末
资产负债率(%)70.7869.26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
EBITDA利息保障倍数5.984.19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供应链管理企业,2021年入选全国首批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位列《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贸易子榜单第2位。公司经营钢铁、铁矿、煤炭、纸张纸浆、棉花棉纱、PTA、有色金属、粮食谷物等多个核心品种,及硅镁、橡胶和轮胎、贵金属等多个优势品种。公司依托全球性资源获取和渠道布局能力、专业有效的风控能力、5A级物流配送能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能力等核心竞争力,从全产业链运营的视角,为客户提供一整套的定制化供应链服务方案,与产业链上下游3万余家活跃合作伙伴共同发展,为供应链生态圈持续创造新价值。

公司持续整合大宗商品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纵向拓展产业链上下游打造垂直产业链,横向复制供应链一体化综合服务模式扩大业务品类,解决稳货源、降成本、控风险等客户核心诉求,打造集资源整合、渠道开拓、价格管理、金融服务、物流配送、风险管控、品牌维护、产业投资等于一体的高附加值综合平台,将线式的供应链条升级为网络化的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

公司持续推进供应链服务的数字化转型,以数字技术为引擎、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业务场景为触点,将5G+物联网、云技术、区块链、AI、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在供应链各环节进行深度融合,以“快速高效”的前台推动业务模式的变革、以“灵活敏捷”的中台响应前台的快速创新、以“稳定集成”的后台支撑后台流程的标准化归集,构建了集供应链一体化协同平台、客商大数据平台、国贸云签、国贸慧通、国贸天眼等数个平台共同组成“国贸云链”的生态圈,以科技赋能传统产业,实现模式创新和降本增效。报告期内,“国贸云链”入选“2021年度福建省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典型案例。

以“铁矿-钢铁”垂直产业链为例:在原材料供应端,公司整合境内外钢厂的铁矿石采购需求,充分发挥多年积累的专业运营能力,定制化、差异化地解决合作伙伴的原料配比需求,将矿山开采与钢厂购买进行有效重组,并打造出灵敏的物流系统,根据不同订单规划出最优化的运输路径以及仓储据点,确保按时交付。同时,基于公司多年专业的研发能力,通过期货等金融工具为钢厂提供价格管理服务,有效助力钢厂稳定生产和降本增效。在成品销售方面,公司致力于为产业链伙伴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服务和一体化解决方案,以国内国际的营销网络作为支点,将钢铁产品与下游的终端工厂和项目有效对接,一方面拓展了钢厂产品的销售渠道,另一方面也为下游终端

的原料供应提供最优解决方案,保障重点工程原料供应。

供应链管理业务受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变化、供需关系调整、商品价格及利率汇率波动、国家间关税及非关税壁垒等多重因素影响,具有市场化程度高、专业性要求强、行业集中度低等特点。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供应链体系建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速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供应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要强化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随着全球制造业逐步修复,稳定、优质、一体化的供应链变得愈发重要,行业前景广阔。2.金融服务业务公司一方面深度挖掘供应链业务需求,强化主业协同发展,一方面持续优化牌照类业务,通过参控结合拓展金融布局,以此搭建多维度、特色化平台,为实体产业提供优质的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金融服务业务范围涵盖普惠金融、产业金融、期货经纪、资产管理、风险管理、股权投资等。公司全资拥有期货、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子公司,参股证券、信托、银行等金融机构。

公司期货及衍生品金融服务包括商品期货、金融期货及期权的经纪及咨询业务、风险管理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目前期货公司以境内一线城市为轴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及福建省内主要城市开设多家分公司和营业部,设立了从事资产管理业务、风险管理业务的子公司。通过整合和运用市场资源,提供综合金融衍生品服务,以满足境内外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

实体产业金融服务主要有融资租赁、商业保理、融资担保、小额贷款、典当等,专注于为产业客户及消费者提供一站式、综合性金融服务。十多年来,公司在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领域已积累了丰富的风险管理经验,秉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方针,践行普惠金融理念,根据不同企业的生命周期,提供适合的产品服务,满足其多样化的融资及业务需求。

投资业务以并购、投资活动为主,包括战略投资和财务投资等。公司结合主业,重点关注发展潜力好、主业协同性强的行业,注重投资项目的投后管理,提高投资收益率。

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保持宏观政

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公司顺应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大趋势,高度重视防范发生重大金融风险,坚持稳健经营原则,对各项金融服务业务进行统筹管理,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和金融环境。3.健康科技业务

健康科技业务是公司重点培育的新兴业务板块。公司在整合原有健康医疗业务和资源基础上,围绕医疗器械与养老服务两大核心主业,协同医疗健康大数据和健康服务两大支撑产业,构建科技赋能型、集成服务型大健康领先企业。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旨在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民健康发展,为新时代建设健康中国明确了具体落实方案。2021年5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要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发展老龄产业,推动各领域各行业适老化转型升级。大健康行业市场规模处于快速上升阶段。4.房地产经营业务

公司五年发展战略规划明确逐步退出房地产行业,集中资源专注核心主业的转型升级,拓展战略新兴产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平台做优做强核心主业。

二、 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一体化渠道资源整合能力

公司持续推进全球化布局,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武汉、香港、台湾等30多个城市和地区设立区域公司和办事处,在新加坡、缅甸、新西兰、乌兹别克斯坦、美国等多个国家设立驻外分支机构,与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3万家优质活跃客户建立业务往来,搭建了境内外重要购销市场的经营网络,可有效针对市场需求作出快速反应。

公司凭借多年深耕供应链行业积淀的经验,整合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推广和升级供应链一体化,现已形成“铁矿-钢铁”“纺织原料-服装”“橡胶-轮胎”“林-浆-纸”和“农牧产品”等垂直产业链。通过与上下游企业建立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可提供全产业链增值增效服务。2.网络化物流服务能力

物流服务是供应链管理业务的重要环节,公司为国家5A级物流企业,已构建完善的物流网络化经营体系,拥有船舶、仓库、堆场、车队、货代报关行以及强大的外协物流系统,通过不断优化物流仓储、陆运、空运、航运布局,依托供应链一体化战略体系,可为客户提供全球范围内的一站式优质物流配送总包方案。

公司不断加强物流资源的投资布局,采取轻/重资产相结合,与属地企业合资合作的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合作管理仓库约1500个,自管产品仓库面积115万平方米;充分利用各类产品的期货金融属性,取得产品期货交割仓资质,期货交割仓面积3.7万平方米;已构建数家区域性分拨中心,配送平台覆盖国内沿海及内陆主要区域,具有全面的综合运输和配送服务保障能力;自有船舶6艘、管理船舶10艘,业务范围涵盖远洋及近洋运输。3.专业化风险管控能力

经过多年的市场经营和不断完善,公司建立了高效的复合型风险管理体系,打造了一只经验

丰富、专业素质过硬的风险管理团队,在业务全链条各关键节点进行风控体系搭建,形成了科学有效的评估机制和规范的操作模式。公司具有动态授信、监控预警、风险排查、整改跟踪以及考核总结等多维度风控管理模式,并具备库存管理、头寸管理、授信管理、价格管理、套期保值、保险覆盖等复合风险管理手段,实现事前预警防控、事中动态控制、事后规范总结的全方位风控覆盖,并输出风险管理服务,为自身及产业伙伴的稳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4.全方位综合服务能力作为适度多元化经营的综合性企业,公司主营业务间有内在的共生性与协同性。公司充分把握各业态间的不同特点,共享、挖掘客户资源和业务机会,为客户提供更深更广的增值服务,提升客户粘性,实现多方共赢。同时,公司通过对资源的整体调配与综合运用,形成产融投结合的业务模式,有效带动主业的快速发展。5.数字化运用能力

公司始终将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作为战略工作重点,以数字技术为引擎、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业务场景为触点,运用大数据、5G、云计算、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手段,打造融流程线上化、应用智能化、数据价值化于一体的信息协同平台,为各类业务提供决策支持,全面赋能公司业务。

6. 多元化筹融资能力

公司拥有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和融资品种,有效降低资金成本、优化融资结构。公司是福建省首家获得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多品种债务融资工具(DFI)资质的企业、上海证券交易所适用公司债券优化融资监管企业,享受国内十多家主要商业银行的总行级重点客户政策。公司主体信用等级为“AAA”,每年获各类银行授信额度超千亿元。通畅的融资渠道可为公司业务拓展提供充足支持。7.良好的品牌形象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保持良好的品牌形象。公司是《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强,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多年荣膺年度中国最佳雇主、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公司是沪港通标的股和融资融券标的股,入选国内上市公司治理指数、社会责任指数、上证380指数,以及富时罗素全球指数、标普道琼斯新兴市场全球基准指数。

三、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总体经营情况概述

2021年上半年,国内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但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公司坚持党建工作引领,紧抓“发展是第一要务、变革是致胜要诀”的经营理念,营造“敢为人先、主动变革”的创新氛围和“深化合作、实现共赢”的开放氛围,紧抓发展、聚焦协同、强化数字化提升,持续推动公司变革转型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72.64亿元,同比增长8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60亿元,同比增长66.7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86亿元,同比增长285.58%;净资产收益率12.65%,同比增加5.05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公司入选全国首批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连续12年上榜《财富》杂志中国500强榜单并排名“贸易”子榜单第2位,连续五年荣获“黑金杯”全球铁矿供应商二十强,荣获证券时报主办的中国主板上市公司“最佳董事会奖”,入围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活跃榜TOP100等。

(二)主要板块经营情况

1.供应链管理业务

公司供应链管理业务促转型、谋发展、深化渠道资源整合,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410.26亿元,同比增长98.08%,占公司全部营业收入的97.48%;毛利额42.80亿元,占公司全部毛利额的80.50%,毛利率同比增加1.31个百分点;完成进出口总额75.26亿美元,同比增长92.62%。

报告期内,公司各产品的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同比均呈现较大幅度的提升,一方面系因公司的供应链运营能力持续提升,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另一方面也受益于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综合实现了量、价、利齐升。主要经营数据如下:

产品大类营业收入(亿元)营业成本(亿元)毛利率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幅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增幅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加
金属及金属矿产1616.721598.741.11%82.07%80.58%0.81个百分点
能源化工415.02405.672.25%148.91%141.10%3.16个百分点
农林产品323.09310.154.01%137.36%133.52%1.58个百分点

类,废钢、煤焦、化肥、石油焦等品类已形成规模。产业链布局再突破,持续深耕垂直产业链。为解决客户稳货源、降成本、控风险等核心诉求,助推公司和产业链上下游提质增效,公司整合优势资源,与各产业龙头建立紧密的战略合作,继续在“铁矿-钢铁”“纺织原料-服装”“橡胶-轮胎”“林-浆-纸”、“农牧产品”等垂直产业链深耕并进行模式复制拓展,推动产业链布局。报告期内,公司成立厦门启润农资有限公司,进一步深化化肥产业战略布局;落地山东方圆供应链一体化项目,进一步拓展铜、锌等有色产业链;落地宜润能源合资项目,建立健全了矿山-港口-终端的煤炭产业链;落地金盛兰国贸合资项目,黑色金属产业链再添生力军;落地启鸿包装合资项目,在潮汕地区建立纸张分切配送服务平台,继续推进“林-浆-纸”产业链的一体化。构建智慧供应链生态体系,强化战略支持。公司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核心战略保障措施,构建智慧供应链生态体系。报告期内,公司启动数字化转型规划咨询和ERP重构等提升项目并引进供应链大宗商品解决方案;“国贸云链”生态数字化平台解决产业链上下游客户的各种业务场景问题,运营效率明显提升;与中国(厦门)供应链科创中心开启“供应链大数据创新实验室”战略合作,通过技术与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及实践创新应用,助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提升管理决策能力;成立厦门零碳启润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借助零碳智慧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推动公司向工业互联网和数字化智能化业务领域发展和供应链智能化升级;与宝武集团下属的欧冶金服合作开出了国内首单区块链跨境信用证,与澳洲矿山力拓完成了首单人民币区块链信用证,持续探索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场景的融合与实践。2.金融服务业务报告期,公司金融服务板块在强化风险管控的同时,积极与公司其他主业协同,主动探索业务转型发展机会;开拓细分市场领域,推进产品再升级。报告期内,金融服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23.38亿元,毛利率同比增加9.30个百分点。

国贸期货秉承“深耕产业,服务实体”的理念,持续深耕产业链,优化产业客户服务模式,与公司供应链板块协同合力,通过共享资源,配合重要客户完成现货渠道的拓展,带动实体企业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从而带动期货产品创新,增强国贸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实体产业金融服务进一步拓展区域战略布局,完善线上线下普惠金融服务方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自主开发的微信小程序“国贸金控e贷”,实现小贷产品线上签约、赋强公证、共借担保的签署和第三方支付自动扣款,实现了产品流程的全线上化;加强与供应链主业的协同,推动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一体化方案,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增加客户黏性。同时,通过信息互通、监控预警、尽职调查、设定担保、贷后监管、风险筛查等全方位风险管控,实现整体业务的风险控制,增加经营效益,实现多方共赢。3.健康科技业务报告期,公司制定了健康科技业务的五年发展战略规划,将围绕医疗器械与养老服务两大核心主业,协同医疗健康大数据和健康服务两大支撑产业,构建科技赋能型、集成服务型大健康领先企业。2021年上半年,设立厦门国贸宝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布局医药代理业务,已取得9家药企15种药品代理权;医疗数字供应链平台正式启动,可实现对医疗产品和生产企业信息的及时跟踪,并与市场上常用管理平台实现智能交互,具备货源可溯、高效协同、风险可控等综合优势,推动医疗供应链业务快速发展。国贸健康科技与厦门市卫健委共同合作开发的“智慧检验”产品在

“美丽厦门智慧健康”公众号平台正式上线,该产品为福建省首创医疗大数据在C端的应用,未来还将不断进行迭代升级,将服务延伸拓展至更多便民应用场景,加快促进数据创造价值。4.房地产业务报告期内,受结算周期等因素的影响,公司房地产业务的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同比下降。报告期内,公司将国贸地产100%股权、国贸发展51%股权以103.49亿元转让给控股股东国贸控股。2021年7月,公司已收到全部转让价款并办理完毕上述股权变更登记手续。公司房地产项目尚余位于厦门市的国贸学原项目及国贸璟原项目。

(三)强化体系支撑

报告期内,为进一步提高业务运营效率和优化管理流程,公司在完善风险管控体系的前提下加强子公司化建设,通过合理授权进一步激发业务活力。同时,不断优化“五比五看”“创先评优”制度,全面推行“内部赛马”机制,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激发公司员工争先创优意识和干事创业热情,持续优化公司绩效管理体系和完善公司激励机制。

(四)下半年经营计划

下半年,公司将继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合理配置供应链、金融、健康科技三大板块的资源,推动各板块协调发展。同时,聚焦全方位、全链条、系统性的数字化转型,科技赋能助力业务。

一要推进供应链管理的转型提升。进一步加大供应链管理板块的投入,以数字化技术赋能业务提质转型,继续升级和寻找供应链一体化项目,同时加快投资并购步伐,以投资并购方式落地优质项目和吸引产业人才,持续优化供应链产业链布局。

二要推动金融服务的产品创新和强化协同。持续探索供应链+金融、供应链+健康、金融+健康等一体化的协同模式,共享资源优势和信息渠道,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增强金融服务板块盈利能力及竞争力。

三要推动健康科技战略规划的实施落地。要做强医疗供应链业务,加快在医疗器械、养老服务、医疗大数据、健康服务等领域的布局。

公司将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强化风险防控。继续推行“赛马机制”,一方面加大外部横向对比,以战略为导向对标标杆,比学赶超;另一方面内部多个业务品种间、区域公司间开展“赛马”,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向市场要规模、要利润。同时要强化风险意识,加强对宏观环境及各商品市场趋势的研判,为业务的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提供支持,服务业务发展。

第四节 重要事项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说明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将国贸地产100%股权及国贸发展51%股权以合计103.49亿元转让给控股股东国贸控股。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关于出售资产暨关联交易的公告》(公告编号:2021-36)。

上述股权已于2021年6月30日完成交割。本次交易取得16.96亿元的转让收益,具体详见

公司2021年半年度报告全文第十节 附注六、4说明。

董事长:高少镛董事会批准报送日期:2021年8月25日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