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01990 公司简称:南京证券
南京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3 未出席董事情况
未出席董事职务 | 未出席董事姓名 | 未出席董事的原因说明 | 被委托人姓名 |
董事 | 陈玲 | 工作原因 | 李雪 |
董事 | 成晋锡 | 工作原因 | 李雪 |
公司股票简况 | ||||
股票种类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股票简称 | 股票代码 | 变更前股票简称 |
A股 | 上交所 | 南京证券 | 601990 | 不适用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姓名 | 徐晓云 | 任良飞 |
办公地址 | 南京市江东中路389号 | 南京市江东中路389号 |
电话 | 025-58519900 | 025-58519900 |
电子信箱 | xxy@njzq.com.cn | lfren@njzq.com.cn |
资产管理服务,并获取手续费、管理费等收入。公司控股子公司宁夏股权交易中心开展股权托管、挂牌等业务,获取相关服务费用收入。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的情况说明
报告期内,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形势带来的严峻考验,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入推进,新《证券法》正式实施,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新三板改革、健全退市机制等一批重大改革措施落地,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加速推进,上市公司质量持续提升,资本市场生态出现极大改善,为证券行业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与此同时,证券行业竞争仍然较为激烈,行业集中度呈现上升趋势,行业竞争由业务层面持续向资本、技术、人才等方面延伸,证券公司纷纷通过上市、再融资等方式壮大资本实力,积极推动证券业务与金融科技深度融合,通过灵活的制度设计或激励政策吸引人才,行业发展整体呈现集中化、重资本化、业务多元化、运营科技化、国际化等态势。
报告期内,证券行业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挑战,抢抓资本市场发展机遇,加快推动业务转型发展,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和居民财富管理,经营业绩整体稳中有进。报告期内,沪深两市A股累计成交金额206.02万亿元,同比增加62.37%,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较上年末上涨13.87%、38.73%。一级市场方面,报告期内A股IPO募集资金4,699.63亿元,同比增加85.57%,增发及配股规模8,854.34亿元,同比增加
26.10%;二级市场方面,交投活跃度明显提升,沪深股票日均成交额8,393.75亿元,同比增加62.49%。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的证券公司未经审计财务报表数据,截至2020年末,证券公司总资产8.9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50%;净资产2.3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10%;净资本1.8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40%。2020年度,证券行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484.79亿元,同比增加24.41%;实现净利润1,575.34亿元,同比增加27.98%。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战略目标,在资本、技术、人才、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年内成功完成非公开发行股票工作,资本实力实现进一步提升,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创新工作,持续强化合规和风险管理,稳步加大金融科技投入,稳健推进各项业务经营,公司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0年 | 2019年 | 本年比上年 增减(%) | 2018年 | |
总资产 | 44,569,613,317.44 | 36,058,606,742.76 | 23.60 | 24,775,139,185.20 |
营业收入 | 2,365,296,802.01 | 2,201,777,265.63 | 7.43 | 1,233,927,907.5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809,594,147.08 | 709,811,700.41 | 14.06 | 231,780,216.6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810,453,748.57 | 710,797,751.09 | 14.02 | 217,696,631.6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15,786,218,143.08 | 11,092,148,554.01 | 42.32 | 10,593,413,669.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4,630,318,154.69 | 972,557,930.40 | -576.10 | 568,614,400.07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24 | 0.22 | 9.09 | 0.07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24 | 0.22 | 9.09 | 0.0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6.74 | 6.55 | 增加0.19个百分点 | 2.32 |
第一季度 (1-3月份) | 第二季度 (4-6月份) | 第三季度 (7-9月份) | 第四季度 (10-12月份) | |
营业收入 | 577,467,625.85 | 742,257,204.98 | 578,423,327.83 | 467,148,643.3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230,832,848.27 | 293,899,085.46 | 190,555,457.00 | 94,306,756.3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233,986,656.39 | 289,043,315.71 | 190,122,682.91 | 97,301,093.5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2,047,578,211.08 | 301,818,390.82 | -2,443,014,106.75 | -441,544,227.68 |
截止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196,181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178,234 | ||||||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 |||||||
股东名称 (全称) | 报告期内增减 | 期末持股数量 | 比例(%)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或冻结情况 | 股东 性质 | |
股份 状态 | 数量 | ||||||
南京紫金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26,572,187 | 921,952,751 | 25.01 | 921,952,751 | 无 | 0 | 国有法人 |
南京新工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11,142,605 | 238,475,359 | 6.47 | 8,857,395 | 无 | 0 | 国有法人 |
南京市交通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1,000,885 | 210,672,576 | 5.71 | 31,000,885 | 无 | 0 | 国有法人 |
江苏凤凰置业有限公司 | -32,988,013 | 174,272,700 | 4.73 | 0 | 无 | 0 | 国有法 |
人 | |||||||
南京紫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 0 | 117,454,975 | 3.19 | 117,454,975 | 无 | 0 | 国有法人 |
南京农垦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0 | 63,202,302 | 1.71 | 63,202,302 | 无 | 0 | 国有法人 |
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 0 | 61,212,128 | 1.66 | 61,212,128 | 无 | 0 | 国有法人 |
南京国资新城投资置业有限责任公司 | 0 | 60,000,000 | 1.63 | 60,000,000 | 无 | 0 | 国有法人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53,645,002 | 53,725,062 | 1.46 | 48,892,825 | 无 | 0 | 国有法人 |
南京东南国资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7,713,907 | 52,286,093 | 1.42 | 13,286,093 | 无 | 0 | 国有法人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南京紫金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资控股南京紫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南京新农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资控股南京农垦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安居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资控股南京国资新城投资置业有限责任公司;南京紫金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新农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安居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均为南京市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控股子公司。南京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资控股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市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南京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0%股权。南京新工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间接控股盐城恒健药业有限公司。除前述情况外,公司未知其他关联关系或者一致行动安排。 | ||||||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 不适用 |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1 公司债券基本情况
单位:亿元 币种:人民币
债券名称 | 简称 | 代码 | 发行日 | 到期日 | 债券余额 | 利率 | 还本付息方式 | 交易场所 |
南京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 | 17南京01 | 143341 | 2017/10/24 | 2022/10/24 | 8.5 | 4.88 | 到期还本,按年付息 | 上交所 |
南京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 | 18南京01 | 143572 | 2018/4/16 | 2023/4/16 | 8 | 4.86 | 到期还本,按年付息 | 上交所 |
南京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非公开发行次级债券(第一期) | 19南京C1 | 162530 | 2019/11/19 | 2022/11/19 | 8 | 4.39 | 到期还本,按年付息 | 上交所 |
南京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非公开发行次级债券(第二期) | 19南京C2 | 162685 | 2019/12/17 | 2022/12/17 | 9 | 4.45 | 到期还本,按年付息 | 上交所 |
南京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面向合格投资者)(疫情防控债) | 20宁证01 | 163241 | 2020/3/10 | 2022/3/10 | 24 | 2.90 | 到期还本,按年付息 | 上交所 |
南京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非公开发行次级债券(第一期) | 20宁证C1 | 167440 | 2020/8/14 | 2022/8/14 | 7 | 4.08 | 到期还本,按年付息 | 上交所 |
南京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非公开发行次级债券(第二期) | 20宁证C2 | 167658 | 2020/9/16 | 2022/9/16 | 8 | 4.20 | 到期还本,按年付息 | 上交所 |
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为“稳定”,“20宁证01”的债项信用等级为AAA。跟踪评级报告维持前述评级结果,跟踪评级结果与上一次评级结果无变化。
(四)报告期内,公司发行了“20宁证C1”、“20宁证C2”两只次级债券,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分别于2020年7月30日、2020年9月2日出具了《南京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非公开发行次级债券(第一期)信用评级报告》《南京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非公开发行次级债券(第二期)信用评级报告》。根据评级报告,公司主体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为“稳定”,两只次级债券的债项信用等级均为AA+。
(五)报告期内,联合评级和上海新世纪对公司主体的评级结果存在差异,主要是联合评级和上海新世纪具有独立的评级体系,评级方法有所差异所致。
(六)报告期内,公司所发行债券均未进行不定期跟踪评级。公司所发行上述债券的存续期内,联合评级和上海新世纪预计将在本报告披露后2个月内对公司及有关债券进行定期跟踪评级,跟踪评级报告届时可在上交所网站查阅。
5.4 公司近2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适用 □不适用
主要指标 | 2020年 | 2019年 |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
资产负债率(%) | 53.76 | 57.98 | -7.28 |
EBITDA全部债务比 | 0.0997 | 0.0984 | 1.31 |
利息保障倍数 | 2.72 | 3.26 | -16.61 |
卖证券业务净收入993.25亿元,同比增长44.51%,代理销售金融产品净收入134.38亿元,同比增长148.76%(数据来源:证券业协会)。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遇,强化外部渠道合作,加强线上、线下营销力度,完善分支机构考核激励机制,着力加强高净值和机构客户开拓和服务,努力夯实和增厚客户基础,报告期末经纪业务客户数量较上年末增长7.13%。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重塑经纪业务组织架构,设立零售业务部、机构业务部及财富管理部,理顺运营管理机制,探索和推进财富管理转型。完善金融产品准入标准和审核流程,加强市场和客户需求调研,构建和丰富优质的产品体系,扩大金融产品销售规模,报告期公司代销金融产品总收入2,403万元,同比增长115.81%。利用金融科技赋能业务发展,持续推进业务线上化、移动化和智能化,金罗盘APP多次优化升级,支持新三板、创业板客户需求,用户数较上年末增加30.20%。加强投资顾问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投研水平和投顾产品质量,提升和扩大公司的品牌影响力。报告期内,公司代理股票基金交易量1.85万亿元,同比增长
47.23%,实现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5.00亿元,同比增长33.52%,行业排名47位(数据来源:证券业协会,母公司口径,下同)。
②信用交易业务
报告期内,随着市场行情回暖,融资融券业务规模大幅上升,报告期末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业务余额1.6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7.44%,融资融券业务平均维持担保比例314.35%,较上年末下降8个百分点,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利息收入883.63亿元,同比增长35.59%。股票质押业务延续降规模、调结构的发展趋势,截至报告期末证券公司股票质押业务融出资金规模3,009.21亿元,较上年末下降30.20%,股票质押业务平均维持担保比例216.41%,同比提升8.74个百分点,证券公司股票质押回购利息收入230.09亿元,同比减少34.61%(数据来源:证券业协会)。报告期内,公司信用交易业务坚持稳健经营导向,严格把好“入口”关,进一步完善业务流程和风险管控措施,稳步拓展业务资源。融资融券业务抓住市场行情机遇实现规模和收入双增长,同时主动、积极化解风险;股票质押业务加强项目准入管控、审慎确定质押率,改进日常风险监控措施,进一步强化贷后持续管理。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融出资金余额85.4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2.36%,报告期内融资融券业务利息收入
4.93亿元,同比增长45.67%;公司股票质押业务规模13.40亿元,均为自有资金出资,较上年末减少34.49%,股票质押业务整体履约保障比例389.63%,报告期内股票质押业务利息收入0.96亿元,同比减少42.22%。
1.2证券投资业务
报告期内,受新冠疫情、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以及经济基本面变化等方面因素影响,股票市场总体呈现震荡上涨与结构分化的行情,全年上证综指上涨13.87%,深证成指上涨38.73%,创业板指上涨64.96%;债券市场收益率全年波动幅度较大,整体呈现V形反转走势,同时信用债券违约规模较上年明显增加,信用债市场进一步分化。
报告期内,在权益类投资方面,公司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加强重点行业和上市公司基本面研究,较好把握了新能源、券商、消费、电子等行业的投资机会;根据市场环境变化适时调整投资策略,强化仓位管理,通过波段操作获取绝对收益;加强衍生品策略的研究,完善和细化策略投资交易体系,进一步丰富自营投资收入来源。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蓝天投资开展另类投资业务,报告期内蓝天投资加强团队建设,做好参与科创板跟投项目有关准备工作及存续项目管理,加强闲置资金运用,努力提升资金收益水平。在固定收益类投资方面,公司加强市场研判和投资策略研究,灵活把握市场机会,在严控信用风险的基础上提升高等级信用债和利率债的投资比重,优化持仓结构,充分利用有利的流动性环境进行策略交易,取得了较好收益。报告期内,公司证券投资业务分部实现营业收入9.18亿元,同比增长24.73%,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8.80%。
1.3投资银行业务
报告期内,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持续推进,注册制试点范围扩大,再融资新规、新三板精选层及转板等制度逐步落地,为证券公司投行业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2020年A股IPO募集资金4,699.63亿元,同比增加85.57%,增发及配股规模8,854.34亿元,同比增加26.10%;企业债及公司债发行规模3.77万亿元,同比增加29.28%。证券行业投行业务收入有所增长,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净收入590.88亿元,同比增长
56.55%(数据来源:WIND资讯、证券业协会)。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银行业务积极把握资本市场改革机遇,坚定实施“根据地”战略,进一步聚焦长三角地区,加强内部协同和外部渠道对接,加强业务拓展,取得了良好成效。股权融资业务方面,全年完成2单IPO项目,其中保荐项目1单,项目合计融资金额24.71亿元;完成2单再融资项目,承销金额82.76亿元。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数据,公司股票主承销家数和金额行业排名分别为45位和24位。新三板业务方面,全年推荐2家企业挂牌,协助完成挂牌企业完成8次定向融资,融资金额合计4.59亿元。债权融资业务方面,以品种创新为抓手,加强优质项目开拓,同时
积极提升销售能力,加强销售渠道建设,全年完成21个债券项目,主承销规模129.01亿元;公司作为管理人发行的ABS项目2个,项目规模4亿元。报告期内,公司投资银行业务分部实现营业收入2.58亿元,同比减少14.48 %,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92%。
1.4资产管理业务
报告期内,受资管新规等政策影响,券商通道类资管业务规模持续收缩,同时券商积极推进主动管理转型,资产管理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截至2020年末,证券行业资产管理业务规模10.51万亿元,同比下降14.48%,其中主要是定向资管业务规模下降28.12%,代表主动管理的集合资管业务期末规模1.54万亿元,同比增长27.50%。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299.58亿元,同比增长8.88%(数据来源:证券业协会)。
报告期内,公司资管业务积极适应行业及政策变化,努力提升投资能力,继续向主动管理转型,推动优化资产管理业务结构。报告期内新运作单一资管计划1只、集合资管计划和专项资管计划各2只。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184.64亿元(母公司口径),较上年末下降30.86%,其中,集合资管计划规模28.1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97.21%;单一资管计划规模152.25亿元,较上年末下降42.31%,其中,主动管理产品规模134.1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01%;专项资管计划较上年末新增4.21亿元。报告期内,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分部实现实现营业收入4,870.24万元,同比减少32.73 %,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06%。
1.5期货经纪业务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宁证期货开展期货业务。2020年中国期货市场高速发展,全年成交量61.53亿手,成交金额437.5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29%和50.56%,期货公司经纪业务收入192.30亿元,同比增长49.13%(数据来源:中国期货业协会)。报告期内,宁证期货积极落实监管要求,进一步强化合规风控工作,在优化和调整业务模式的同时,加强传统经纪业务的营销拓展,报告期末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17.50%。报告期内,宁证期货代理交易额10,060.31亿元,同比减少14.33%,公司期货经纪业务分部实现营业收入1.51亿元,同比减少36.81%,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36%。
2 导致暂停上市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3 面临终止上市的情况和原因
□适用 √不适用
4 公司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适用 □不适用
财政部于2017年7月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以下简称“新收入准则”),新收入准则将原收入准则和建造合同准则纳入统一的收入确认模型;明确了以控制权转移替代风险报酬转移作为收入确认时点的判断标准;对包含多重交易安排的合同和某些特定交易(或事项)的收入确认和计量作出了规定。根据规定,首次执行本准则的企业,应当根据首次执行本准则的累积影响数,调整首次执行本准则当年年初留存收益及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金额,对可比期间信息不予调整。企业可以仅对在首次执行日尚未完成的合同的累积影响数进行调整。该准则实施预计不会导致公司收入确认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对公司财务报表不产生重大影响。公司自2020年1月1日起执行新收入准则,具体影响科目及金额详见公司财务报告附注五、
44、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
5 公司对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适用 √不适用
6 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对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公司应当作出具体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南京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