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众合科技:2020年董事会工作报告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1-04-28

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

——即致股东的一封信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背景下,全球经济活动被按下暂停键后又重启。全球制造业供应链的收缩,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加快,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大国战略博弈的加剧……这让个人、企业甚至是国家都深刻领略到了自然与规律的力量,并思考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逆流而上。众合科技以开放积极的心态拥抱波动和不确定性,用具有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和灵活的战术来应对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快速变化。因为变革带来机遇!在这一年中,基于节能环保行业的竞争格局、半导体行业发展的机遇,并结合公司自身特点和历史积累,公司将原有的“轨道交通+节能环保”双轮驱动战略升级为“智慧交通+泛半导体”紧密型经营发展战略,打造泛半导体与智慧交通互促共进的生态圈。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整体营业收入约29.27亿元,虽然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化,但营业收入仍较上年同期增长5.35%。智慧交通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1.75亿元,占公司整体营收74.30%,较上年同期增长29.04%;贡献主营业务利润约

6.56亿元,较上年增长40.01%。半导体业务产销量双双大幅增长,实现营业收入2.17亿元,占公司整体营收的7.42%,较上年同期增长达43.89%;主营业务利润率36.75%,较上年同期增长8.49个百分点;贡献主营业务利润约7977.07万元,较上年增长87.10%。

2020年全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643.06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928.27万元。其中,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虽然受到疫情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3亿元,但在第二季度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和公司项目交付的加快推进,实现归母净利润约7437.54万元,并在三季度实现扭亏为盈。

(单位:亿元)

1.79

12.21

12.21

6.89

6.89

1.50

1.50

16.85

16.85

9.42

9.42

2.17

2.17

21.75

21.75

5.35

5.35

0 5 10 15 20 25
2018-2020年营业收入
泛半导体智慧交通其他
201820192020

千锤百炼,不忘初心2020年,公司将半导体业务提升至新战略架构下的核心主业之一,这并非心血来潮,而是蛰伏多年后的崛起。海纳半导体血统纯正,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半导体材料专家阙端麟所创立。1999年,公司以“浙大海纳”之名上市时,海纳半导体即是公司三块主业之一。后虽然经历了破产重整、厂房火灾等变故,但凭借海纳人的执着、坚持和义无反顾,海纳半导体历经千锤百炼仍然屹立不倒。2017年起,随着轨道交通业务的成熟和半导体行业迎来政策红利之际,众合科技便着手“重启”半导体材料业务,并积极布局高端芯片产业链。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虽然近两年半导体企业俨然已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然而热潮下的市场冰冷而真实。技术与资本才是半导体材料行业发展的基础硬实力。在周期起伏、市场更迭中,众合科技不忘初心,坚守信仰的同时,内外并重,以源自浙大的技术底蕴为支撑,通过推动科学的管理、积极利用资本的手段,以期在半导体业务领域走出扎实的步伐。2020年,随着半导体行业景气度上行,下游芯片紧缺带动上游硅片订单量增加,公司子公司海纳半导体截止到目前都处于满产状态。

销售主体产品种类销售金额(万元)
海纳半导体单晶硅锭400.73
研磨片10,519.30
抛光片3,793.19
其他30.30
日本松崎8,947.79
合计(合并口径)21,709.25

2020年海纳半导体中高端研磨片产品TVS市场占有率达到60%,占据龙头地位。重掺产品销售总金额为8458.65万元,占总销售金额的38.96%。海纳半导体注重深化专注细分市场,聚焦主业,主导产品在国内细分市场占有较大份额,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突出,获评2020年“浙江省隐形冠军”。

报告期内,公司还通过参股、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在半导体产业链部分关键环节进行初步布局,目前产业已覆盖陶瓷薄膜混合集成电路、半导体电镀和清洗设备、红外热成像芯片等领域。

从零到一,从一到无限

公司在轨道交通行业“白手起家”,执拗前行,走过了十余年自主研发的长路,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从国外信号系统厂商的跟随者蜕变成了国产信号系统厂商中的领跑者,并从机电系统的集成商正在逐步蜕变为交通智能化平台的构建者。这背后凝聚着众合科技工程师们长达十数年的努力。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5G网络等新兴技术的催化下,交通行业更新迭代、创新质变的速度在不断加快,竞争者们也在不断创新商业模式、探寻业务的边界。众合科技以在轨道交

通机电系统领域当中的优势为基础,将以轨道交通智能化为突破口,同时积极拓展在公路、航运、航空等大交通领域智慧化应用,实现智慧大交通业务的全面发展。2017年至2020年,公司智慧交通业务年平均新增订单超过23亿元。作为信号系统领域唯一一家内资民营企业,公司凭借优秀的产品质量、响应速度和项目交付能力,市场占有率稳居信号系统行业前三、自动售检票及清分系统行业第一。截至2020年12月,带有“UniTTEC”标志的产品与服务已经遍布国内外25个城市的37条线路、730多个站点(主干线与延长线合并计算)。

2020年公司智慧交通业务新增订单情况

新增订单类型订单金额(万元)项目
信号系统35,850.60大连3号线改造一期工程
56,420.18杭州3号线一期及北延段
21,777.00郑州12号线一期(UTO)
小计114,047.78
自动售检票及线网清分系统5,298.65杭州4号线二期AFC
5,487.00杭州10号线一期AFC
988.02杭州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交通部一卡通升级改造项目
3,386.89南通ACC
12,725.03苏州S1线AFC
4,985.02杭州7号线ACC
11,235.90杭州3号线一期AFC
小计43,956.51
其他877.37智能高铁
8,844.45系统集成
22,721.98非招标采购的信号系统、AFC/ACC备品备件,技术及运营维保服务
总计190,448.09

注:自动售检票及线网清分系统、智能高铁、系统集成业务新增订单包括报告期内已签订合同和报告期末处于合同签订中状态且截至报告披露日已签订完成的订单。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9条线路约247公里的信号系统项目交付及开通运营任务,其中5条线路为自研CBTC信号系统。在AFC系统领域,公司共完成了9个项目113个站点的交付工作。项目交付规模创公司历史新高,并打破了行业历史记录,展现了卓越的项目交付能力和管理能力。

做长期价值主义者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众合科技自1999年作为浙江大学首家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上市至今,已经走过了二十一个春秋,从成长到跌入谷底,再到勇

敢跨界、上演绝地反击,直到今天。我们从不随波逐流,能与志同道合的投资者、合作伙伴、员工勠力同心,披荆斩棘,为社会创造价值,得之,我幸。这一年,公司继浙江大学退出实控人后,由网新集团控股变更为了无控股股东状态。在这一背景下,公司全员共筑员工持股平台成为第一大股东,经营管理层对公司治理结构也相应做出了调整,将董事会调整为六名独立董事加六名非独立董事的“类MBO”结构,并引入半导体领域的外部专家董事,加强董事会的科学决策能力和内部制约机制,提升公司的治理能力和在主营业务领域的专业决策能力,保障全体股东的权益。

2020年,公司完成了2019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第一个解除限售和第一个行权期自主行权。我们期待将公司的发展红利与全体员工共享,以更好的长效激励机制,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践行创意、整合、共享的企业价值观。

敬畏市场,自始无终

公司董事会始终秉承“敬畏市场、敬畏法治、敬畏专业、敬畏风险”的态度。在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恪尽职守,履行了对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的相关工作,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信息披露义务,以及维护投资者关系的职能,维护和提升了公司良好的资本市场形象。

2020年三会运行情况

会议类型会议召开次数(次)审议议案(项)
股东大会537
董事会12133
监事会524

2020年投资者关系管理情况

投资者关系工作内容次数
临时报告124份
定期报告8份
互动易问答74次
机构调研(含业绩说明会)超过190家机构
机构研究报告7份
媒体报道28次

公司董事会下设投资发展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均照《公司法》、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公司各委员会的《工作细则》以及公司《章程》等相关规定认真履行职责。各位委员均投入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包括听取公司汇报、了解有关信息、认真审阅各项议案,充分发挥委员会的监督职能,利用专业知识为公司战略规划、内部控制、内部治理等提出有益的建议,维护公司整体利益及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

不惧未来,同心同行

以5G、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边缘计算等新兴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刻影响我们所在的行业和我们的城市。推动实现城市全方位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已经是必然的趋势。在这样的趋势下,以单晶硅等材料为基石的半导体产业正是产业数字化的重要支撑,有着广阔的未来发展空间。公司将继续围绕国产化、数字化两大主旋律,致力于打造有特色、自主可控、可持续的两大核心主业。

一、构建数字驱动的泛在感知、云边协同、智能决策的产业数字化能力,实现在交通领域的融合突破。在应用层,公司将向智能运维、智慧车站、综合线网调度、深度系统集成和融合等一体化的智慧化产品和服务延伸。同时,公司将结合数据中台打造、商业模式创新和投资布局,推动大交通产业创新、快速转型升级。

二、在半导体产业领域,以半导体材料业务为板块核心,不断提升海纳半导体重掺系列产品的产能和市场占有率,将海纳半导体打造成国内质量一流的高端抛光片企业。其次,公司将通过自主发展、产学研合作、并购整合或战略合作、孵化等形式,布局泛半导体产业链关键细分领域,增强半导体业务的盈利能力,最终形成一个核心多个亮点的产业布局。

三、在战略新兴领域,公司将凭借已有的成熟业务应用场景资源,以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新兴信息技术为桥梁纽带,通过聚焦智慧城市、驱动行业数据和场景应用,打造自主化云平台应用系统架构解决方案,助推公司主营业务和产品加快走向大数据,实现在产业互联网领域的布局。

公司将持续以研发孵化、投资、产业整合、校企共建等多种方式为抓手,孵化和探索新技术、新产品、新领域,从而反哺主业发展和产业布局,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二○二一年四月二十七日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