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002690 证券简称:美亚光电 公告编号:2021-004
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 适用 √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普通股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 适用 □ 不适用
是否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 是 √ 否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普通股利润分配预案为:以676,00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 适用 √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 | 美亚光电 | 股票代码 | 002690 |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深圳证券交易所 |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
姓名 | 程晓宏 | 李海东 | ||
办公地址 | 合肥市高新区望江西路668号 | 合肥市高新区望江西路668号 | ||
电话 | 0551-65305898 | 0551-65305898 | ||
电子信箱 | mygd@chinameyer.com | mygd@chinameyer.com |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光电识别产品与服务提供商,业务范围涵盖农产品检测、医疗影像、工业检测等领域,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光电识别解决方案。
(1)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色选机
公司色选机系列产品通过提供颜色、形状、材质等多维色选解决方案,可有效实现异物剔除与品级分类,是保障农产品
安全和品质、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关键设备。根据应用物料不同,色选机可分为大米色选机、杂粮色选机、茶叶色选机等,目前已拓展应用到包括农副产品(大米、小麦、玉米、茶叶、瓜子等)、环保回收等行业近五百种物料的色选。
报告期内,公司发布了多款新产品,如搭载AI四摄的2020款臻系列尊享版人工智能大米色选机、 “大臻”系列人工智能大米色选机、首台高端红外花生色选机、全新CI-L材质机等。新产品在识别精度、加工能力、便捷操作等方面取得较大进步,为用户带来了更佳的使用体验。2)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公司口腔X射线CT诊断机目前广泛应用于口腔种植、口腔正畸、疑难牙体牙周疾病诊断等各类临床应用,具有空间分辨率高、扫描速度较快、辐射量小、重建效果好、三维成像精确度高等众多优点,目前已形成FOV12*10CM、FOV15*10.5CM、FOV17*11CM、FOV23*18CM等多成像视野产品梯队。公司基于光电识别核心技术,不断拓展高端医疗影像产品线。报告期内,公司发布美亚口内扫描仪MyScan,新产品设计独特、性能优异、应用广泛,在推动构建一站式椅旁解决方案、完善美亚数字化口腔系统解决方案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报告期内,公司耳鼻科CT正式通过注册认证,标志着公司高端医疗影像产品的临床应用范围由口腔领域拓展至耳鼻领域。
3)工业检测设备
射线检测是工业无损检测的主要技术之一,在工业产品的结构测量、缺陷监测等方面应用广泛。公司工业检测设备利用X射线特性,可检测物体内部的缺陷,如缺陷的种类、大小和分布情况等。目前公司工业检测设备已有多个系列化产品,包括X射线包装食品异物检测机、X射线安全检测设备和子午线轮胎X射线检测设备等,在保障工业品安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报告期内,公司一方面完善现有产品技术水平和功能,另一方面加强新品创新,如推出了最新一代XM系列X光异物检测机等,公司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2)公司所处的行业发展情况及行业地位
公司是国内光电识别领域的先行者,拥有持续的创新能力,在技术、人才、市场和服务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1)农产品检测行业
长期以来,色选机在检测技术、应用范围等领域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检测技术方面,色选机经历了从光电 (模拟) 技术、CCD (数字) 技术再到智能分选的技术跃迁;在应用领域,色选物料从单纯大米去杂拓展到农副产品、环保回收等行业近五百种物料,应用范围广泛。目前,色选产业正不断深化智能化(自动分析被选物料、自动调整设备工作参数,进而实现自动化生产)的发展水平,并朝着微观识别(食品内在毒素检测、农药残留检测、重金属检测、添加剂检测、成分在线分析等)方向发展。
作为色选产业的开拓者,公司通过持续创新,建立了广覆盖、差异化的产品体系,成为推动色选机普及的重要力量。经过数十年发展,以公司为代表的国内厂商基本完成色选机设备的进口替代,在打破国际垄断、保障国民食品安全、推进地区产业升级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限于较高的技术门槛,该行业的竞争对手不多,国内主要有泰禾光电、中科光电等企业,国外主要为瑞士布勒、日本佐竹等。
2)高端医疗器械行业
医疗器械产业涉及技术领域广泛,如医学、机械制造学、生物学、材料学、信息技术等,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长期以来,以高端医疗影像设备为代表的我国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面临着诸多问题,如规模大但基础薄弱、低端产品竞争激烈、高端产品依赖进口等。近年来,在人口老龄化、消费需求升级、进口替代以及政府政策大力支持等因素驱动下,本土医疗器械企业迎来了跨越式的发展,在研发、生产、市场拓展等领域均取得喜人成绩。
围绕光电识别核心技术,公司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成功推出系列高端医疗影像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产品在高端医疗影像设备领域的垄断格局,走出了一条创新能力从弱到强、关键技术从低到高、优质产品从无到有的创新发展之路。目前,公司正以口腔医疗影像领域为突破口,积极向其他专科领域延伸。目前公司在高端医疗影像领域的竞争对手主要为国外厂商。公司的国内竞争对手目前主要为北京朗视、深圳菲森等企业;国外竞争对手包括韩国怡友、德国卡瓦、德国西诺德、芬兰普兰梅卡、美国锐珂等企业。
3)工业检测行业工业检测是产品质量监督和控制的重要环节。从传统的接触式、破坏性检测模式到现阶段的非接触式、无损检测模式,工业检测行业经历了巨大的创新变革,目前正向着定量化、信息化、智能化检测方向发展。工业检测的应用范围广泛,其中公司检测业务主要涉及包装食品检测、普通工业品检测(鞋、帽、箱、衣服等)、安防检测、轮胎检测等领域。近年来,为满足实时、在线、快速的检测需要,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主动寻求工业品安全检测,产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公司重视光电识别技术在工业检测领域的应用延伸,目前已有多个系列化产品,部分产品的技术水平已具备行业领先地位。未来,公司将积极做好相关技术预研与产品储备,为工业产品的质量监督和缺陷控制提供经济、高效的检测保障。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 是 √ 否
单位:元
2020年 | 2019年 | 本年比上年增减 | 2018年 | |
营业收入 | 1,495,969,217.24 | 1,500,778,300.42 | -0.32% | 1,239,718,222.7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438,188,941.59 | 544,557,807.16 | -19.53% | 447,882,865.3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388,946,399.73 | 462,427,391.27 | -15.89% | 382,928,417.7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415,362,285.83 | 501,590,313.16 | -17.19% | 423,424,211.80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6482 | 0.8056 | -19.54% | 0.6625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6482 | 0.8056 | -19.54% | 0.662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19.10% | 23.61% | -4.51% | 20.14% |
2020年末 | 2019年末 | 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 | 2018年末 | |
资产总额 | 2,859,167,501.04 | 2,768,971,041.00 | 3.26% | 2,711,629,754.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2,295,920,813.04 | 2,383,518,284.46 | -3.68% | 2,309,269,143.07 |
(2)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第一季度 | 第二季度 | 第三季度 | 第四季度 | |
营业收入 | 157,345,870.75 | 358,383,599.10 | 531,316,864.14 | 448,922,883.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38,428,767.15 | 108,988,974.69 | 179,439,581.41 | 111,331,618.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26,713,298.12 | 96,276,127.68 | 168,844,079.71 | 97,112,894.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06,249,258.04 | 111,246,736.64 | 195,576,440.84 | 214,788,366.39 |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 是 √ 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 | 18,453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普通股股东总数 | 16,625 | 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 | 0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 | 0 | |||||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 ||||||||||||
股东名称 | 股东性质 | 持股比例 | 持股数量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或冻结情况 | |||||||
股份状态 | 数量 | |||||||||||
田明 | 境内自然人 | 61.16% | 413,433,000 | 311,574,750 |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 境外法人 | 8.85% | 59,819,039 | |||||||||
郝先进 | 境内自然人 | 3.49% | 23,581,180 | 17,685,885 | ||||||||
沈海斌 | 境内自然人 | 2.93% | 19,773,000 | 14,829,750 | ||||||||
国泰君安证券资管-建设银行-国泰君安君得鑫两年持有期混合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2.12% | 14,340,604 | |||||||||
全国社保基金四零六组合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1.96% | 13,219,692 | |||||||||
岑文德 | 境内自然人 | 1.35% | 9,150,000 | |||||||||
国泰君安证券资管-光大银行-国泰君安君得明混合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1.30% | 8,805,994 |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零零一组合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0.44% | 3,000,000 | |||||||||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股票相对收益型产品(寿自营)委托投资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0.40% | 2,719,485 |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公司未知上述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也未知是否属于一致行动人。 | |||||||||||
参与融资融券业务股东情况说明(如有) | 无 |
(2)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5、公司债券情况
公司是否存在公开发行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且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未到期或到期未能全额兑付的公司债券否
三、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1、报告期经营情况简介
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陷入衰退;中国有效控制疫情,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但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发展战略落地,安全复工复产,并采取积极的经营策略,有效地降低了疫情的负面冲击,实现了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1)开拓进取,持续推进中长期发展战略
公司充分发挥发展战略的方向指引作用,并根据发展阶段适时调整战略内容。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以及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公司进一步优化了中长期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聚焦三大板块,做深做透产线,做强做大产业。深度聚焦农产品检测、医疗影像、工业检测三大领域,通过做透产线和做强产业,以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能力、更好的服务客户。
2)围绕工作质量,做好标准化、模块化、智能化、数字化。在研发、生产、销售、管理等领域实现流程规范、管理高效、信息智能,以提升产品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3)完善规则,固化流程,健全监督机制。做到责权分明,管理有序,监督有效,加强公司规范化运营管理。
(2)防控疫情,积极推进复工复产
面对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公司积极开展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科学推进复工复产。公司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疫情防控工作规定》,通过加强员工健康监测(主动测温、健康上报、居家隔离等)、工作场所防控(进出管理、错位错峰就餐、通风消毒等)等措施,对疫情进行了有效防控。公司于2020年2月10日率先复工,通过对内加强组织管理、对外加强与客户和供应商的沟通交流,公司逐步恢复生产经营秩序,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的负面冲击。
报告期内,经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约14.96亿元,与2019年度基本持平,公司实现了营业收入的稳定性和经营发展的可持续性;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8亿元,较上年下降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主要系汇兑损失、政府补助和投资收益减少、人员费用增加等因素所致。随着国内疫情的好转,公司已逐步恢复生产经营秩序。2020年第三季度以来,公司已实现较好的恢复性增长。
(3)建设“绿色美亚”,打造高效运维管理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绿色美亚”建设,通过打造“绿色生产”、“绿色运维”、“绿色营销”,构建绿色、高效、持续的现代企业发展模式。作为“绿色美亚”的生产载体,公司新产能项目的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报告期内,公司新产能项目基本完成建设投资并顺利投产,实现了主营产品的的流水化、自动化生产,大幅提升了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和加工效率,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示范效应。
作为“绿色美亚”的运维支撑,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建设。在产品管理方面,公司上线PLM系统,通过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实现了缩短研发周期,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在质量管理方面,公司上线美亚质量管理系统QDS,通过生产质量控制、外部质量控制、过程质量控制等功能,实现了产品质量的数字化管理。此外,公司持续推进ERP、CRM、SRM和数据中台建设,提升了公司数字化应用和管理水平。
作为“绿色美亚”的服务支撑,公司不断探索营销模式。在营销创新方面,受新冠疫情影响,在线下活动无法开展的情况下,公司举办了多场网络直播,主题涵盖新品发布、产品团购、学术分享等,实现了更低的营销成本、更快的营销覆盖和更有效的营销反馈。在售后服务方面,公司充分发挥了产品的人工智能特色,通过远程操控、远程调试、智慧备份、智慧体检、料仓跟踪等功能,减少非必要的人人接触和面面沟通,实现了远程技术支持服务,助力客户高效有序复工复产。
(4)创新发展,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产品创新、市场拓展,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将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职能管理和业务运营中,努力创建“责任美亚”形象。
1)持续高质量产品创新。公司高度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建立了以研发、生产、销售等多部门参与的实时沟通机制和技术创新机制,以保持创新敏感度。报告期内,公司推出了诸多新产品、新方案,如农产品检测领域的“2020款臻系列尊享版人工智能色选机”和“大臻系列人工智能大米色选机”、高端医疗影像领域的“美亚口内扫描仪MyScan”和“耳鼻科CT”、工业检测领域的“XM系列X光异物检测机”等。
2)加强海外市场拓展。公司十分重视并始终积极推动海外市场的发展。疫情期间,公司调整海外营销模式,创新线上营销,通过“服务上云”(不间断、不接触的远程智能服务)、“营销上云”(使用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进行线上直播,向全球用户发布、展示先进的色选解决方案),提升了客户体验、增强了公司国际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三维数字化口腔CBCT先后获得国际知名认证机构TüV SüD颁发的医疗器械CE认证和澳大利亚药物管理局(TGA)的注册,公司高端医疗影像产品的国际市场拓展取得积极进展。
3)加大现金分红力度,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公司多年来始终坚持积极的现金分红政策。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加大回报力度,实施了2019年度利润分配,现金分红5.408亿元。上市以来,公司累计现金分红近20亿元,实现了公司可持续发展与股东合理回报的和谐统一。
4)责任源于使命,未来始于担当。报告期内,面对新冠疫情的爆发,公司第一时间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分别捐赠200万元,共计400万元人民币,全力驰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以及慰问前往武汉及省内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体现了作为社会责任主体的担当。
2、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是否存在重大变化
□ 是 √ 否
3、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或主营业务利润10%以上的产品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产品名称 | 营业收入 | 营业利润 | 毛利率 | 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减 | 营业利润比上年同期增减 | 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增减 |
色选机 | 957,460,101.48 | 466,325,435.72 | 48.70% | 2.08% | -4.27% | -3.23% |
口腔X射线CT诊断机 | 454,316,203.14 | 264,480,058.53 | 58.21% | -6.15% | -8.98% | -1.82% |
4、是否存在需要特别关注的经营季节性或周期性特征
□ 是 √ 否
5、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总额或者构成较前一报告期发生重大变化的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6、面临退市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7、涉及财务报告的相关事项
(1)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发生变化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1、会计政策变更
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和原因 | 审批程序 | 备注 |
本公司自2020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2017年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 | 公司于2020年8月25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会计政策变更的议案》 |
会计政策变更说明:
本公司自2020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2017年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变更后的会计政策详见附注四。根据新收入准则的衔接规定,首次执行该准则的累计影响数调整首次执行当期期初(2020年1月1日)留存收益及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金额,对可比期间信息不予调整。
执行新收入准则对本期期初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的影响列示如下:
单位:元
项目 | 2019年12月31日 | 累积影响金额 | 2020年1月1日 | ||
重分类 | 重新计量 | 小计 | |||
预收款项 | 31,507,968.56 | -31,507,968.56 | -31,507,968.56 | ||
合同负债 | 17,648,729.89 | 17,648,729.89 | 17,648,729.89 | ||
其他流动负债 | 3,624,810.54 | 3,624,810.54 | 3,624,810.54 | ||
其他非流动负债 | 10,234,428.12 | 10,234,428.12 | 10,234,428.12 |
执行新收入准则对2020年12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如下:
单位:元
项目 | 报表数 | 假设按原准则 | 影响 |
预收款项 | 65,153,027.18 | -65,153,027.18 | |
合同负债 | 45,553,614.41 | 45,553,614.41 |
其他流动负债 | 6,437,544.38 | 6,437,544.38 | |
其他非流动负债 | 13,161,868.39 | 13,161,868.39 |
执行新收入准则对2020年度合并利润表的影响如下:
单位:元
项目 | 报表数 | 假设按原准则 | 影响 |
营业收入 | 1,495,969,217.24 | 1,495,969,217.24 | |
营业成本 | 720,856,858.82 | 703,374,353.95 | 17,482,504.87 |
销售费用 | 177,231,689.68 | 194,714,194.55 | -17,482,504.87 |
所得税费用 | 66,491,774.11 | 66,491,774.11 |
净利润 | 438,188,941.59 | 438,188,941.59 |
(2)报告期内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况。
(3)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化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化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