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H股代码:0598 公司H股简称:中国外运(Sinotrans)公司A股代码:601598 公司A股简称:中国外运
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
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未出席董事情况
未出席董事职务 | 未出席董事姓名 | 未出席董事的原因说明 | 被委托人姓名 |
执行董事 | 宋嵘 | 其他工作安排 | 李关鹏 |
非执行董事 | 粟健 | 其他工作安排 | 熊贤良 |
股票种类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股票简称 | 股票代码 |
H股 | 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 中国外运(Sinotrans) | 0598 |
A股 | 上海证券交易所 | 中国外运 | 601598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姓名 | 李世础 | 卢荣蕾 |
办公地址 | 中国北京朝阳区安定路5号院10号楼外运大厦B座 | 中国北京朝阳区安定路5号院10号楼外运大厦B座 |
电话 | 8610 52295721 | 8610 52295721 |
电子信箱 | ir@sinotrans.com | ir@sinotrans.com |
本集团是中国领先的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和整合商,秉承“运万物、连世界、创生态,以物流成功推动产业进步”的企业使命,凭借完善的服务网络、丰富的物流资源、强大的专业物流能力与领先的供应链物流模式,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专业物流解决方案和一体化的全程供应链物流服务。
本集团的主营业务包括专业物流、代理及相关业务和电商业务三大板块。其中,专业物流是核心业务,聚焦高成长、高附加值的细分行业及其上下游,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代理及相关业务是基石业务,为专业物流业务发展提供支撑;电商业务是创新业务,结合互联网与物流科技,推进公司向数字化和智慧物流企业转型升级。
1、 专业物流
中国外运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覆盖整个价值链的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并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包括合同物流、项目物流、化工物流、冷链物流以及其他专业物流服务。
合同物流基于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客户提供包括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逆向物流等在内的供应链物流管理服务,同时还可提供物流方案设计咨询、供应链优化及供应链金融等增值服务。公司的合同物流业务按照目标行业进行产业集群式管理,在消费品及零售、汽车及工业制造、电子及高科技、医疗健康和买方集运等多个行业及领域具有领先的方案解决能力。公司已与境内外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合同物流受宏观经济和国内制造业、消费市场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项目物流主要服务于出口项目,面向电力能源、石油化工、冶金矿业、基础设施、轨道车辆等行业的中国对外工程承包企业,提供工程设备及物资从中国到海外目的国的门到门、一站式物流解决方案设计及执行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提供物流方案设计、海运、空运、陆运、仓储、包装、报关报检、港口中转、大件运输、进出口政策咨询等。公司已在全球约一百个国家和地区操作了众多物流项目,具有丰富的项目经验。项目物流主要受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以及世界各国地区经济和政治、安全局势等因素的影响。
化工物流主要服务于精细化工行业客户,为客户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及物流服务,主要包括危险品及普通包装化工品的仓储、运输配送、国际货代和多式联运等。公司拥有集仓储、运输(含液体罐箱)、货代、多式联运及保税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协同国内各区域子公司,形成集东北、华北、华中、华东以及华南等五大区域的资源网络布局。化工物流除受化工行业景气度的影响外,也与行业政策及安全监管措施等密切相关。
冷链物流主要服务于品牌餐饮、零售商超、食品加工制造及流通企业、进出口贸易客户,为
客户提供全程端到端一站式服务,主要包括冷链仓干配一体化业务、进出口国际供应链业务和对外运营输出管理三大主营业务。公司已建立全国性的冷链物流网络布局,具有较强的“仓干配” 综合性解决方案服务能力、全过程冷链温控与追踪和高标准冷库的设计、投资建设与运营管理能力。冷链行业受消费升级和技术进步带动,并得到政策支持,总体向好。公司专业物流的经营目标是向价值链整合转型。作为公司核心业务,专业物流将以“方案客户化、销售行业化、服务集成化、运营一体化”为目标,以解决方案带动全局,聚焦重点目标行业,做精做深产业链,服务纵向延伸,经验横向复制,形成在目标行业的专业和规模优势。
2、 代理及相关业务
中国外运代理及相关业务主要包括海运代理、空运代理、铁路代理、船舶代理和仓储及码头等服务。中国外运是中国最大的货运代理公司,拥有覆盖中国、辐射全球的庞大服务体系。海运代理方面,中国外运主要为客户提供向船公司订舱、安排货物出运、提箱、装箱、仓储、集疏港、报关报检、分拨、派送等与水路运输相关的多环节物流服务。中国外运是世界领先的海运代理服务商之一,年处理海运集装箱量超过一千万标准箱,能提供从中国各主要口岸到全球70多个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的全程供应链物流服务。
空运代理方面,中国外运主要为客户提供提派、报关报检、仓储、包装、订舱及操作、航空干线运输代理和卡车转运等专业化空运货运代理服务。作为国内领先的空运货物运输代理企业,中国外运积累了丰富的操作经验,并与国内外重点航空公司(如南航、汉莎、阿联酋、国航、大韩等)、核心海外代理和国内物流服务商建立了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通过空运通道布局集中掌控38条亚洲线、美洲线、欧洲线运力资源,把控海外渠道,可为客户提供全程化、可视化、标准化的全供应链空运物流服务。
铁路代理方面,中国外运是国内领先的铁路货代服务商,可为客户提供散杂货和集装箱等多种方式的铁路代理服务和信息服务,包括国内铁路代理服务、国际铁路代理服务(含过境铁路代理服务)以及海铁联运在内的全程供应链服务。目前,公司跨境班列自营平台在长沙、东莞、深圳、沈阳、新乡、威海、西安等地累计开通线路40余条(其中周班常态运行11条),累计发运4,400余列。同时,还与国内其他班列平台合作,以包舱包列等形式参与跨境班列业务。
船舶代理方面,中国外运是中国领先的船舶代理服务公司,在中国沿海、沿江70多个口岸设有分支机构,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日本、韩国、新加坡、英国、德国、泰国等地设立代表处,为船公司提供船舶进出港、单证、船舶供应及其他船舶在港口相关业务等服务。
仓码服务方面,中国外运为客户提供货物储存及装拆箱、货物装卸、发运、分拨配送等相关
服务,中国外运拥有丰富的仓库和集装箱场站资源,并在广东省及广西省拥有10个自营内河码头,是公司提供优质、高效的货运代理和综合物流服务的重要依托。公司代理及相关业务主要受全球贸易情况、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航空货邮运输量以及运力市场供求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公司代理及相关业务是专业物流业务发展的基石,将紧密围绕客户需求,强化客户驱动,注重价值创造和模式创新,延伸服务链条,深挖客户和供货商价值,推进平台化和产品化建设,逐步向全程供应链方向转型。
3、 电商业务
中国外运电商业务包括跨境电商物流、物流电商平台和物流装备共享平台。跨境电商物流业务主要指为跨境电商客户提供全链路及部分链路的物流服务。产品和服务遍及欧美、中东、日韩、东南亚等地区,服务范围涵盖上门揽收、国内(保税)仓库管理、进出口清关、国际段运输、海外仓管理、末端配送等。跨境电商物流业务主要受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规模、海关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物流电商平台指公司通过统一在线物流电商平台-运易通向平台客户提供各种公众服务,如可视、可追踪等信息服务、操作服务、代结算服务、运费保理服务、技术服务等,产品已涵盖E拼、网络货运(汽运)、关务、空运、铁路及多式联运业务等物流服务领域,并已上线了多个全链路产品。物流装备共享平台指公司提供集装箱和移动冷库等物流设备租赁及追踪、监控服务。公司电商业务板块的目标是向平台化和生态圈转型。抓住物流电商和电商物流两条主线,以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整合内外部资源,在推动主营业务全面线上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业务,并积极探索物流电商平台模式;强化科技创新,推进产业链接,形成“四流合一”平台生态圈。
2.2 行业发展情况
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业保持较快增长,物流体系日益完善,逐步趋于相对成熟的阶段。同时,物流业与宏观经济运行密切相关,会随着宏观经济周期出现波动。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陷入衰退,贸易大幅萎缩;我国率先控制住疫情,实现了GDP和对外贸易总额的正增长,物流运行总体平稳。
1、 全球经济萎缩,国内经济稳中有升
受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我国GDP在第一季度同比下降6.8%,随着国家有力有效地推动恢复生产秩序,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恢复同比增长,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全年国内GDP为101.60万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3%,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3.7个百分比。 2020
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32.1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1.5个百分比;其中,出口17.9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进口14.2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7% ;贸易顺差3.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4%。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相继爆发,各国实施封锁、隔离和停工停产,全球主要经济体在经历第一季度的下降后,第二季度降幅进一步扩大,下降近10%,并持续至第四季度,全年全球经济和贸易均同比下滑。与此同时,由于各国一度封锁边境、限制人员出入境、项目工地停工等影响,工程项目进度普遍受阻。
2、 物流业政策环境持续改善,促进物流业发展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加剧了全球经济脱钩断链的风险,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影响面临冲击,我国物流枢纽与应急响应体系、国际航空货运等领域的运营与供给面临挑战。物流作为复工复产及保障国家产业安全的关键力量,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枢纽机场联通轨道交通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交通运输部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交通运输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提出要培育骨干物流企业,鼓励大型物流企业市场化兼并重组,提高现代供应链发展水平。
3、 物流市场运行平稳,疫情促使物流市场转型加速
2020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在经历年初下降后,稳步回升,全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300.1万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5%,增速较去年下降2.4个百分点。2020年社会物流总费用14.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7%,“十三五” 期间下降1.3个百分点,物流降本增效效果明显。从结构看,农产品物流需求平稳增长,工业物流需求企稳回升,与消费、民生相关的物流需求及再生资源物流需求恢复较快。从国际物流来看,进口物流量同比增长8.9%,增速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出口物流量增速近5%。
4、 海运运力供不应求,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持续回升
2020年上半年,受传统海运淡季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贸易活动低迷,货量下降,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以下简称“CCFI指数”)从1月份939跌落至5月份的836低点,船公司大幅削减运力,集装箱海运市场呈低迷态势。6月份以来,对外贸易逐步恢复,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需求上升,舱位紧张和空箱不足导致海运运力供不应求,多数航线订舱运价持续上涨,CCFI指数呈现快速上涨走势,12月份高达1,446.08,全年CCFI指数为984.42,同比上涨19.54%。2020年,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2.64亿标准箱,同比增长1.2% ;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为145.5亿
吨,同比增长4.3%。
5、 全球航空运力下降,价格持续高位运行
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给航空货运行业带来挑战,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预计,2020年全球航空货运量为5,420万吨,同比下降11.58%。在航空货运收入方面,因客机停飞导致腹舱货运运力下降,但货运客机以及“客改货”等形式弥补了部分运力短缺,同时,全年货运价格基本都处于高位运行,IATA预计2020年全球货运收入将从2019年的1,024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1,177亿美元。
6、 跨境电商快速增长,带动物流需求上升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线上消费增加,电商渗透率提升,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大幅增长。根据海关初步统计,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69万亿元,同比增长31.1%,其中出口1.12万亿元,同比增长40.1%,进口0.57万亿元,同比增长16.5%。从政策层面,跨境电商监管创新成果从B2C推广到B2B领域,2020年,海关总署出台配套的通关措施,增设跨境电商B2B出口专属监管代码(9710、9810),在22个海关开展试点,进一步推进跨境电商领域通关便利化,监管体系趋于完整 ;同时,国务院在已设立59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基础上,新设46个综合试验区,扩容后全国共有105个综合试验区,分布在30个省市,将加速跨境电商业务的增长,为跨境电商物流提供机会。
7、 欧线班列逆势增长,稳定国际供应链产业链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在国际海运和空运不同程度受阻的情况下,欧线班列发挥国际铁路联运的独特优势,逆势上扬,保障国际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并助力全球共同抗疫。2020年,欧线班列全年开行12,406列,同比增长50%,首次突破1万列,是2016年开行量的7.3倍,共运送货物113.5万标准箱,累计发送国际合作防疫物资931万件、7.6万吨。运营质量上,欧线班列重载运输尤其是回程重载运输有较大改善,综合重箱率达98.4%,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其中回程重箱率同比提高9.3个百分点。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5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 | 2020年 | 2019年 |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 2018年 | 2017年 (调整后) | 2016年 (调整后) | ||
调整后 | 调整前 | 调整后 | 调整前 |
营业收入 | 8,453,684.14 | 7,765,510.50 | 7,765,009.13 | 8.86 | 7,731,834.51 | 7,731,183.65 | 7,315,751.27 | 6,025,293.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275,442.28 | 280,414.22 | 280,349.51 | -1.77 | 270,462.08 | 270,410.64 | 230,429.10 | 225,372.8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235,436.81 | 207,309.76 | 207,260.53 | 13.57 | 110,639.59 | 110,588.17 | 122,469.73 | 112,482.4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95,638.50 | 332,216.92 | 331,998.45 | 19.09 | 201,473.85 | 201,339.33 | 300,572.74 | 237,290.23 |
主要财务指标 | 2020年 | 2019年 |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 2018年 | 2017年 (调整后) | 2016年 (调整后) | ||
调整后 | 调整前 | 调整后 | 调整前 |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37 | 0.38 | 0.38 | -2.63 | 0.45 | 0.45 | 0.38 | 0.37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37 | 0.38 | 0.38 | -2.63 | 0.45 | 0.45 | 0.38 | 0.3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32 | 0.28 | 0.28 | 14.29 | 0.18 | 0.18 | 0.26 | 0.2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9.35 | 10.29 | 10.29 | -0.94 | 11.97 | 11.97 | 11.22 | 12.1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7.99 | 7.61 | 7.61 | 0.38 | 4.90 | 4.90 | 6.11 | 7.08 |
第一季度 (1-3月份) | 第二季度 (4-6月份) | 第三季度 (7-9月份) | 第四季度 (10-12月份) | |
营业收入 | 16,382,711,535.10 | 23,310,964,590.98 | 22,600,792,843.11 | 22,242,372,409.9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242,231,989.51 | 973,118,172.36 | 866,452,480.01 | 672,620,168.9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182,982,349.95 | 904,628,619.88 | 726,078,076.65 | 540,679,024.5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966,647,927.07 | 1,486,210,981.25 | 488,349,974.49 | 2,948,471,986.33 |
4 股本及股东情况
4.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 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 股
截止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66,111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59,732 | ||||||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 |||||||
股东名称 (全称) | 报告期内增减 | 期末持股数量 | 比例(%)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或冻结情况 | 股东 性质 | |
股份 状态 | 数量 | ||||||
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 | 10,620,000 | 2,472,216,200 | 33.4 | 2,461,596,200 | 无 | 0 | 国有法人 |
HKSCC NOMINEES LIMITED | -188,050 | 2,107,287,399 | 28.47 | 0 | 未知 | 未知 | 境外法人 |
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 | 0 | 1,600,597,439 | 21.63 | 1,442,683,444 | 无 | 0 | 国有法人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 60,285,927 | 102,257,650 | 1.38 | 0 | 无 | 0 | 境外法人 |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0 | 51,346,878 | 0.69 | 0 | 无 | 0 | 国有法人 |
DEUTSCHE POST BETEILIGUNGEN HOLDING | 0 | 35,616,000 | 0.48 | 0 | 未知 | 未知 | 境外法人 |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银施罗德新生活力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表 | 22,772,200 | 22,772,200 | 0.31 | 0 | 无 | 0 | 未知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 -10,052,800 | 21,076,681 | 0.28 | 0 | 无 | 0 | 国有法人 |
全国社保基金四一二组合 | 16,266,400 | 16,266,400 | 0.22 | 0 | 无 | 0 | 未知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银施罗德内核驱动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 15,449,940 | 15,449,940 | 0.21 | 0 | 无 | 0 | 未知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中国外运长航为招商局的全资子公司。 | ||||||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 无 |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 招商局通过招商局轮船有限公司控制持有中外运航运有限公司的0.45%股权。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1 公司债券基本情况
单位:亿元 币种:人民币
债券名称 | 简称 | 代码 | 发行日 | 到期日 | 债券余额 | 利率 | 还本付息方式 | 交易场所 |
中国外运股份 | 16外运01 | 136248 | 2016年3月2日 | 2021年3月2日 | 20 | 3.20 | 按年付息、不计 | 上海证券 |
有限公司2016年公司债券(第一期) | 复利、到期一次还本 | 交易所 | ||||||
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公司债券(第二期) | 16外运03 | 136654 | 2016年8月24日 | 2021年8月24日 | 13.5 | 2.94(2016年8月24日-2019年8月23日);3.70(2019年8月24日-2021年8月23日) | 按年付息、不计复利、到期一次还本 | 上海证券交易所 |
主要指标 | 2020年 | 2019年 |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
资产负债率(%) | 51.00 | 51.11 | 下降0.11个百分点 |
EBITDA全部债务比 | 0.41 | 0.46 | -11.76 |
利息保障倍数 | 8.27 | 6.39 | 29.31 |
三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1 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1.1 报告期内总体经营情况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全球贸易萎缩。我国率先控制住疫情并恢复经济增长,全年GDP同比增长2.3%,对外贸易总额(以人民币计)同比增长1.9%。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中国外运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筑起了全球抗疫生命线和复工复产运输线,完成了境内外防疫物资运输保障任务,并完成了发往澳门特区和吉布堤的新冠疫苗物流运输服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公司深入贯彻“以战略引领全局,以质效贯穿始终”的工作方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营发展,实现经营质量持续提升和收入规模稳步增长。
(1)持续提质增效,实现收入规模的稳健增长
2020年,尽管外部形势日趋复杂并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仍持续提升经营质量,强化质效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同比加快2.6天;切实防范流动性风险,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6.34亿元人民币。
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5.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8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3.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57%,主要得益于在空运市场需求旺盛、运价持续走高的情况下,公司发挥全网运营效能,提前布局空运通道和加强运力集采,积极推动跨境电商物流、空运代理、班列等重点业务增长,实现利润较快增长;此外,新收购的KLG集团克服疫情影响,经营产生的利润与2019年持平;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5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7%,主要是因为公司2019年冲销了以前年度计提的大额股票处置收益所得税,导致2019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金额相对较高,而本年无此事项。
(2) 加快业务转型,打造产品与运营“两强体系”
1) 产品体系建设
a) 专业物流业务加快向价值链整合转型,深耕消费品及零售、汽车及工业制造、电子及高科技、医疗健康和买方集运等高成长性、高附加值重点行业,持续提升行业解决方案能力;构建车货库一体化平台,探索打造全网运营能力。报告期内公司制定《专业物流解决方案体系框架指引》,覆盖重点行业50个业务环节和细分市场258个服务模块,形成消费品及零售、汽车及工业制造、电子及高科技等行业物流解决方案;公司实施干线整车╱干线集拼+城配的汽运通道新模式,进行车货库一体化运作,确定统一的汽运通道平台运营系统,已实现60%运输业务应用覆盖。
2020年,专业物流重点行业方面取得积极进展:①消费品及零售行业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坚
持大客户战略,成功与多家大客户续约,长期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增加时尚行业体量级新客户,初步形成基础物流+电商销售的全链路解决方案,为核心客户定制基于物流控制塔的分析报告,显著降低老旧库存率和库存呆滞率;②汽车及工业制造行业聚焦汽车细分市场,形成入场与线边物流、轮胎行业、危险品物流、整车与全散装件(CKD)、半散装件(SKD)等物流解决方案 ;③电子及高科技行业扩展细分领域,从消费电子领域向高附加值的电子元器件及半导体、智能电子产品领域拓展,为核心客户上线自主研发的“仓储视觉识别自动收发货系统”,单次扫码成功率提高至100%,单据录入效率提高30%,人员配置优化30% ;④医疗健康行业围绕现有的西门子、GE、飞利浦等全球龙头企业客户为其提供包括采购、生产、销售、售后在内的医疗器械全链条的服务,持续开发中国医药、北医医药等医药领域客户,并将服务链条扩展至医疗行业上下游 ;⑤买方集运业务加快开拓新兴市场,在签约南美零售行业知名品牌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业务及优化运营,实现收入利润稳步增长; ⑥化工行业实现新能源汽车电池等危化品物流业务突破,开发多个客户危险品备件业务,上海、南通危化品物流中心等重点项目相继启动和开工,为化工物流行业的发展奠定必备基础;⑦冷链行业尽管受疫情冲击较大,但公司通过积极开发宁波恪诚、亿滋国际、首农集团等客户以提供进口代理等增值服务,严控成本,实现毛利增长12%。b) 代理及相关业务加快向全程供应链转型,优化水、陆、空通道建设,逐步形成整箱产品、拼箱产品、班列产品、空运产品、散杂货物流服务、承运人综合物流服务六大产品体系。
整箱产品方面,2020年,公司开发了东南亚航线整箱产品,启动了中东印巴、欧洲地中海线整箱产品打造 ;同时推进精品航线打造和上线,重点聚焦东南亚地区精品航线,并在运易通平台进行产品上线。拼箱产品方面,“外运E拼”作为公司首个全国统一的标准化产品,2020年在东南亚投入运营第一个海外中心仓,并已建立“15个中心仓+30个卫星仓”的一体化服务网络。2020年累计完成集拼业务出库量515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7%。
班列产品方面,2020年,公司打造石龙至沃尔西诺、沈阳至莫斯科、长沙至明斯克3条精品班列线路,形成公共班列、定制班列、特色班列的多元化班列产品;2020年实现常态化运作班列共11条,成为疫情下保障国际供应链稳定的重要物流通道。2020全年累计开行1,580列,发运量
15.7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25.6%、21.7%。
空运产品方面,2020年,公司加强对口岸操作、干线运力、海外服务等环节的控制力,进行产品统一规划和设计,形成航线产品43条、全链路产品15条、标准化全链路产品33条。面对疫情下航空运力短缺的局面,公司积极应变,加强与航空公司合作,通过开创客改货、增开包机线
路、增加包机班次密度等方式保障运力,为防疫物资运输和满足重点客户需求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形成“以运力促货、以货促运力”的循环改善,空运业务收入、利润实现大幅增长,2020年,空运代理业务收入增长41%,分部利润增长1.5倍。散杂货物流服务方面,2020年,公司初步形成全程产品、陆上操作产品和船代产品组成的产品库,重点聚焦细分货类的全程产品建设,完成船代操作可视化服务系统一期在国内11家主要口岸上线,有效提高数据质量和提取效率,增强客户满意度和客户黏性。
承运人综合物流服务方面,2020年,公司推进智慧场站第一期(空箱)项目在全国落地,并启动第二期(重箱)项目。在统一主要集装箱场站验修箱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公司建设验修箱业务共享中心,以逐步实现场站等业务的全网运营。公司持续优化水运、陆运、空运通道建设,形成资源集聚效应。水运通道通过运力集采提升议价能力,重点推进东南亚航线、中东印巴及欧洲地中海航线的运力集采工作;新增深圳“湾区号”欧线班列运营平台,实现常态化运作班列共11条,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地位。2020年集中采购979列班列运力,有力地支撑了跨境班列的发货量;空运通道完成四大区域运控中心组建,集中掌控亚洲线、美洲线、欧洲线运力38条,并已运营11条固定包机线路,打造西欧运控中心(法兰克福),与KLG集团在清关和欧洲派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对接,空运通道能力显著提升。
c)电商业务打造跨境电商物流的全链路产品,加快向平台化和生态圈转型,不断强化全场景的链接能力和公众性的聚合能力。
跨境电商物流业务方面,公司持续优化服务环节,加强对大型电商客户的营销力度,促进客户多样化,实现客制化服务向标准化全链路产品的转变。2020年,公司抓住市场机遇,与大客户深化战略合作,出口业务量大幅增加 ;进一步布局空运通道,以包机方式大幅提高对运力的掌控能力,由2019年的杭州-列日单一线路发展到11条线路、43个航线产品 ;加强电商口岸能力建设,启用嘉兴分拨中心和东莞分拨中心,进一步提升电商业务枢纽分拣操作能力;完善跨境电商物流系统功能建设,对相关主系统现有架构、订单管理、申报管理及数据对接功能进行迭代优化,新增产品管理、计费管理、首末端操作、在线服务等功能,完成南京、威海、武汉、合肥、迪拜、香港六个口岸的推广实施及系统部署;打造跨境小包产品、BC仓配产品、B2B(9710、9810)产品、1210进口产品、单环节分拣服务产品等。
物流电商平台方面,公司加大内部协同,开发并上线了欧亚、东南亚、中日韩、南亚和亚非5条全链路数字化产品,以及55条覆盖欧洲、日韩、东南亚水铁联运产品。同时,公司打造的物流电商公共平台——运易通平台月均活跃企业8,650家,日均页面访问量达到60,500次,公共交
易金额(不包括中国外运)达10.23亿元 ;运易通网络货运平台继获得首批网络货运牌照后,2020年实现运输业务交易金额同比增长182%。此外,公司推进运易通“科改示范行动”试点方案的实施与落地,制订完成了运易通首次增资扩股和员工持股方案,提升运易通发展动力。
2) 运营体系打造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运营体系建设,推进客户和供应商的体系化管理,优化管理流程,深化赋能一线。在流程方面,2020年公司发布了《业务操作标准化流程手册草案(2020年)》、《商务管理流程草案(2020年)》,通过确立流程和数据规范,为推动标准化提供了基础;截至2020年末,公司初步搭建了以订单池为源头、以结算管理为核心控制点,通过大数据管理分析平台的应用实现业务订单的闭环管理。公司还出台了部分子业务线协同规则,助力网络化运营。
在体系方面,2020年公司发布了《产品体系框架方案》,确立了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构成要素,加快搭建产品体系 ;公司通过客户分类分级管理、信息管理及客户满意度调查等措施,推动客户管理体系化与数字化。公司还制定了《采购管理实施细则(2020版)》,持续完善采购管理组织并优化流程,强化供应商及采购管理的制度保障。
(3)抓住机遇,深化海外与资产“两大布局”
1) 海外布局方面
2020年,公司持续完善海外布局,致力于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报告期内,公司完成KLG集团100%股权的收购,深化欧洲网络建设,加大与现有业务的协同与融合,2020年,KLG集团克服欧洲疫情带来的严重不利影响,累计实现收入约15.8亿元人民币,实现经营产生的利润约1.8亿元人民币,与2019年持平,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和质量。报告期内,公司新设蒙古、乌兹别克斯坦、埃塞俄比亚和阿联酋四家海外机构 ;启动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机构整合 ;完成迪拜约2万平方米的海外仓改造,提升跨境电商运营能力。
2) 资产布局方面
2020年,公司将中外运物流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作为本集团战略性物流资源、新建物流设施的统一投资主体,逐步实施“轻重资产分离”,同时上海临港项目及北京物流基地等项目也取得积极进展。
(4)坚持创新引领,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速
2020年,公司全面启动数字化转型,设立数字化转型办公室,聚焦国内端、干线端、海外端、车货库一体化、交易交付支付线上平台,着重构建数字化智能运营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技术应用场景日趋丰富。公司新上线智能制单服务,与智能审单服务一起配合单证智能化处理平台,推动关务共享中心人均业务处理能力增长提升同比超过30%,外运E拼业务操作效率提升超过10%;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服务业务融资规模增长超过22倍,成功签发国内第一张基于区块链技术的NVOCC电子提单,进一步推动海运货代行业内流通环节中信任体系、销售渠道、交易模式和支付体系的变革 ;客户与供应商中台建设完毕,实现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主数据管理系统认证的集成 ;智能调度算法应用于化工、消费品及零售、电子及高科技、冷链等行业物流解决方案,智能装载算法实现单柜有序装载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收发货识别分拣系统研发和产品化,该系统已在化工物流及“外运E拼”浦东储运自动化仓库实施 ;共申报知识产权59件,其中“人机协同数字化仓库解决方案”、“智能收发货系统”、“智能仓储平台”等多个项目荣膺业界大奖。
1.2 分部经营及分部利润情况(其中分部利润为分部营业利润剔除对合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的影响)
专业物流
2020年,本集团专业物流服务的对外营业额为195.8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的198.39亿元人民币减少1.28%,主要是因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发的影响,境外项目停工使得业务量下降,导致项目物流收入同比减少约6亿元人民币;分部利润为7.1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的6.79亿元人民币增加5.35%,主要是因为本年新并表了KLG集团,其2020年贡献的分部利润为1.31亿元人民币。
代理及相关业务
2020年,本集团代理及相关业务的对外营业额为577.7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的548.33亿元人民币增加5.37% ;分部利润为18.6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的15.60亿元人民币增加19.42%,主要是因为航空运价同比上涨,本公司以包机等模式提前锁定部分运力,空运代理业务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电商业务
2020年,本集团电商业务的对外营业额为71.7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的29.83亿元人民币增加140.55%;分部利润为1.9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的0.71亿元人民币增加173.94%,主要是因为得益于空运通道建设,公司提前锁定运力,且在2020年加大与重点客户合作,跨境电商物流业务收入翻倍,超过70亿元人民币,分部利润同比增长4.4倍,达到1.67亿元人民币。
主要业务营运数据如下:
2020年 | 2019年 | |
专业物流(百万吨) | ||
合同物流* | 33.1 | 38.0 |
项目物流 | 5.2 | 6.2 |
化工物流 | 3.2 | 3.3 |
冷链物流 | 1.0 | 1.3 |
代理及相关业务 | ||
海运代理(万标准箱) | 1,308.8 | 1,313.4 |
空运代理(百万公斤)** | 532.3 | 502.0 |
铁路代理(万标准箱) | 19.1 | 11.2 |
船舶代理(万标准箱) | 2,317.7 | 2,674.9 |
库场站服务(百万吨) | 19.1 | 16.0 |
电商业务 | ||
跨境电商物流(万票) | 26,985.5 | 17,979.5 |
跨境电商物流(万吨) | 2.7 | 0.8 |
物流装备共享平台(万标准箱╱天) | 8.0 | 8.2 |
物流电商平台(万标准箱) | 46.1 | 46.7 |
让,全部选择采用简化方法,不评估是否发生租赁变更,也不重新评估租赁分类。2020年度,本集团作为承租人自出租人取得的租金减免金额为1,733.03万元,增加利润总额1733.03万元。本集团作为出租人给予承租人的租金减免金额为2,155.61万元,减少利润总额2,155.61万元。本集团作为出租人给予承租人的租金延期支付优惠期限为原租赁合同约定的租金支付日后的1-3个月。
2、会计估计变更及影响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有关规定,每个会计年度终了,企业应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覆核,如果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净残值与原先会计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进行相应调整。此外,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75号)的有关规定,对所有企业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为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实际使用寿命更加匹配,更加合理地估计本集团固定资产的折旧,进而更加公允、恰当地反映本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参考同行业相关公司通行做法,经本公司2020年3月31日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批准,本集团自2020年4月1日起将房屋建筑类的使用年限变更为钢结构30年、钢混结构25年、砖混结构20年 ;将车辆的使用年限变更为5年 ;将固定资产确认标准变更为5,000元。本次变更前后的折旧年限及固定资产确认标准如下 :
变更前 | 变更后 | ||
类别/项目 | 折旧年限(年)/金额(元) | 类别/项目 | 折旧年限(年)/金额(元) |
房屋-生产楼房、房屋-办公楼房 | 40 | 房屋-钢结构 | 30 |
房屋-钢混结构 | 25 | ||
房屋-砖混结构 | 20 | ||
房屋-仓储房 | 25 | 房屋-钢结构 | 30 |
房屋-钢混结构 | 25 | ||
房屋-砖混结构 | 20 | ||
车辆 | 6 | 车辆 | 5 |
固定资产确认标准 | 2,000 | 固定资产确认标准 | 5,000 |
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 | 会计估计变更对本年利润总额的影响 |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变更 | -39,259,183.02 |
合计 | -39,259,183.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