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云涌科技:云涌科技2020年年度报告摘要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1-03-27

公司代码:688060 公司简称:云涌科技

江苏云涌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 重要提示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2 重大风险提示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查阅本报告第四节“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3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

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5 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 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经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议案》,公司2020年利润分配方案拟定如下:以本次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3.71元(含税),共计拟分配现金股利人民币22,260,000.00元,占公司2020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01%,不送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下一年度。上述利润分配方案尚需提交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7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二 公司基本情况1 公司简介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及板块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人民币普通股(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云涌科技688060-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姜金良袁宽然
办公地址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泰安路16号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泰安路16号
电话0523-866587730523-86658773
电子信箱public@yytek.compublic@yytek.com

(3)智能档案柜及控制类产品

公司利用传感控制技术、RFID技术、嵌入式技术、信息接入平台以及数据集中分析处理等物联网相关技术应用在对物品识别、设备状态检测,物联网的一个应用,主要为RFID智能档案柜以及环境控制系统。该产品由主控系统、采集模块、多种采集设备以及电机控制模块组成的智能档案存储设备,搭配智能档案管理系统,实现对档案的录入、上架、下架、借阅、查询等功能。物联网技术是RFID档案馆的技术基础,利用物联网实现内部及外部信息交换,实现档案工作人员与档案、档案与用户、档案与设备、工作人员与用户、用户与用户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沟通与感知,从而实现用户、档案、设备等之间快速、便捷、无障碍对接。从而大幅提高档案活动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和资源消耗,最终实现将传统档案管理提升到智能化的新阶段。

3. 服务情况

公司根据不同产品的具体情况与客户协商确定质保期,在质保期内公司向客户提供维修及退换货服务。公司不同产品和客户的合同条款中关于质保期、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具体约定有所差异,主要归纳如下:

项目主要约定内容
质量保证期1-3年
维修及退换货产品发生故障时,公司通过远程支持、返修、现场维修等方式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通过上述方式无法解决的公司进行更换或退货
是否收费属于产品质量问题的,公司提供免费维修及退换货;属于客户原因的,公司提供相关服务时收取一定费用

公司的研发模式根据行业需求和大客户需求可分为前瞻性研发和定制型研发两种模式,具体情况如下:

(1)前瞻性研发

公司的客户多为行业标杆性客户,经常配合客户参与或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公司时刻跟踪相关行业的最新需求、技术方向与技术规范,并通过自身广泛的市场调研、数据分析、总结行业经验等手段,预判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在完成预判后实施前瞻性方向研发,以求占领市场先机。

(2)定制型研发

因行业中领先的客户对产品的定制化程度要求较高,且在行业内有示范效应,因此,公司为更好地服务于该类客户,采用定制型研发模式。公司定制型研发模式基于多年积累的底层技术,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进行专项研发。

公司在与客户进行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对客户的需求模型进行分析。分析过程包括立项、设计、实施、验证、发布等阶段,确保客户的需求得到快速响应。

3. 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的主要原材料包括芯片、存储器、控制系统配件、结构件、电源、PCB板卡及其他元器件等。公司制定了《采购管理制度》等一系列采购制度及办法,并定期进行供应商审核,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在合格供应商范围内进行询价比价、竞价谈判等,并对采购价格进行跟踪监督。

公司的采购分为订单式采购和备货式采购两种方式:订单式采购模式是指根据订单所需的原材料数量进行相应采购的模式;备货式采购模式是指根据采购原材料的市场行情、获取难度和预计未来供应数量等情况来进行判断采购的模式。由于公司所采购的部分芯片和存储器等原材料当前采购周期较长,因此需进行适当滚动备货以保证生产需求。

4. 生产模式

根据公司经营模式、客户需求及产品特点,公司采取“以销定产、适量备货”的模式进行生产。公司的生产流程包括产品设计及批量生产,其中产品软硬件设计开发由公司技术研发中心独立自主完成,包括产品电路原理图的设计、PCB板的布线设计、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移植裁剪、驱动程序及应用软件的开发、机械结构及工业外观工艺设计等。开发完成后,生产制造中心会同研发中心对样机进行功能、性能、稳定性、电磁兼容性和可生产性等各项指标进行测试改进,并在产品各项性能指标通过内部测试及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后进行小批量试生产。试生产合格后,公司对器件、软件、生产工艺及测试流程进行固化,进入可批量生产阶段。在正式批量生产阶段,

公司生产制造中心对生产所需的全部原材料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SMT焊接、插件、程序灌装、测试、组装、烤机、整机老化、终验、包装、发货等过程。

5. 销售模式

公司对外销售的主要产品以软硬件一体化的形态进行,软件为公司主要产品的必要组成部分,与硬件部分相互发挥作用。公司销售方式为直接销售,获取订单的方式主要有招投标和商业谈判两种方式,客户主要为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技术服务商与设备提供商,该类客户采购公司产品并进行集成或二次开发后,直接销售给对工业信息安全及物联网化程度要求较高的电力、能源、金融、铁路等行业的最终用户。内部通过“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和“CRM客户管理系统”,建立了完整高效的销售业务流程,实现对日常销售业务的全面管理和监控。

(三) 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公司是专注于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致力于工业信息安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应用于电力、能源、金融和铁路等领域。公司产品分为工业信息安全产品及智能档案柜及控制类产品两类。根据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的定义,工业互联网的本质是“以机器、原材料、控制系统、信息系统、产品以及人之间的网络互联为基础,通过对工业数据的全面深度感知、实时传输交换、快速计算处理和高级建模分析,实现智能控制、运营优化和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网络、数据和安全是工业互联网的三个重要维度。

1. 行业的发展阶段

(1)全球工业信息安全行业发展概况

①工业信息安全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0年,全球工业信息安全呈现技术应用化发展、事件爆发式增长、政策多维度深化、风险弥漫性扩散等特征。总体来看,危机中孕育希望,机遇与挑战并存。回顾安全事件,新型冠状病毒全球大流行致使利用疫情实施的网络攻击层出不穷,针对工业领域的勒索攻击频发,低防护联网工业控制系统数量激增,高危漏洞占比居高不下,重点行业面临严峻的安全挑战。根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漏洞库(CICSVD)公布的工业信息安全漏洞收集整理工作报告,2020年,CICSVD共收录工业信息安全漏洞2138个,较2019年上升22.2%,其中通用型漏洞2045个,事件型漏洞93个,高危及以上漏洞占比高达62.5%。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态势。全球主要国家围绕工业控制系统

安全、工业数据安全、智能制造安全等领域出台一系列法规标准,推动各项措施走向深耕,保障工业信息安全。

②全球工业信息安全产业规模稳步增长

据市场研究公司Verified Market Research分析,2019年全球工业信息安全市场规模达164.01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增长至297.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8.83%。从行业应用来看,电力行业、石油天然气行业以及化工和石化行业2017年在工业信息安全市场的投入仍将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其中,受《大型电力系统的网络安全标准》(NERC-CIP)等合规标准影响,电力行业工业信息安全市场将以年复合增长率13.38%保持较快增长。同时,全球对基础设施安全问题的不断关注也是驱动水处理行业的工业信息安全市场投入的主要动力,其年复合增长率达12.76%。另据Marketsand Markets预测,在交通运输关键基础设施中,由于航空与海运部门的工业控制系统近两年来频繁受到网络安全威胁,其工业信息安全需求将快速增长,预计未来五年,交通运输行业的工业信息安全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数据来源:ARC公司、中国工业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白皮书(公开版)

(2)我国工业信息安全行业发展概况

①充分利好的产业政策成为我国工业信息安全的奠基石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不断融合,云计算、物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日益成熟,工业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系统在提升效率的同时,工业领域的网络安全风险增多,如漏洞高发、安全事件频发,工业信息安全成为国家和企业高度关注议题。近年来,为切实

保障“两个强国”战略的实施,促进工业信息安全工作有效落实,我国不断加强工业信息安全顶层设计,在政策法规、标准工作等多方面完善工业信息安全政策体系建设。2016年11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网络安全法》),并于2017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围绕落实《网络安全法》《中国制造2025》《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28号),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不断细化完善工业信息安全政策体系。2019年-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公安部、国家能源局、水利部等国家工业信息安全主管部门和行业监管部门密集出台了多项与工业信息安全相关的政策文件指导开展工控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和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工作。

信息安全已成为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已经成为工业信息安全工作的前沿与重点。国务院于2017年11月27日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提出围绕平台安全、网络安全、设备安全、控制安全及数据安全构建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并且在2021年1月份,工信部发布关于印发《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和规划了到2023年,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实施建设量质并进,新模式、新业态大范围推广。

②我国信息安全产业稳定发展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在主持第三十六次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讲话”等系列关于网络安全的重要讲话的发表,以及《网络安全法》、《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等一系列信息和网络安全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我国信息安全市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在政策环境与市场需求的共同作用下,信息安全产业迎来快速增长期。

根据赛迪顾问的数据,2018年中国的网络信息安全市场规模达到495亿元,同比增长20.73%,高于全球增长率8.5%。在国家政策的持续推动和我国信息安全投入比例较低的双重背景下,国内网络信息安全市场前景可观,据赛迪顾问预估,2019至2021年国内网络信息安全市场还将保持20%以上速度增长。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Wind资讯

③工业互联网市场开启,工业信息安全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随着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推进政策的不断出台,工业互联网市场开启。2017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约为4,677亿元,比2016年增长13.5%,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0年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可达到6,929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3.93%。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工业信息安全作为工业互联网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工业信息安全也进入加速发展时期。2018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安全市场规模约为94.6亿元 ,相比2017年增长30%,高于工业互联网增速,也高于我国信息安全市场增速。根据赛迪顾问预测,未来三年工业互联网安全市场将保持30%以上高速增长,到2021年市场规模达到228亿元。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Wind资讯

④我国工业信息安全需求结构

目前我国政府、电力以及石油三大领域的信息安全需求较大,市场份额分别为32%、26%和21%,相较于其他行业占比较高,各行业市场占比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工业信息安全产业发展联盟

随着信息安全日益受到重视,国家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要求不断提高,将带动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信息安全市场快速增长。

(3)物联网行业发展概况

物联网技术是支撑“网络强国”和“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重要基础,在推动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球各国尤其是美国、欧盟、

日韩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物联网发展,积极进行战略布局,以期把握未来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主动权。我国物联网产业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19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达15450亿元,较2018年增加了2150亿元,同比增长16.17%。2020年5月,工信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底,移动物联网连接数达到12亿。预计2020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突破17000亿元。赛迪顾问报告预测,未来三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仍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到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6251.3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信通院、赛迪顾问、智研咨询整理

(4)电力行业发展概况

根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19年社会责任报告,2014年电网投资额为3,855亿元,到2019年投资额为4,473亿元,相比2014年增长16.03%,承诺2020年投资5,126 亿元,2021年至2025年,国家电网将年均投入超过700亿美元,可以看出国家电网在电网领域投资规模始终维持较高水平。投资方向将更侧重服务新能源,以坚强智能电网为基础,将先进信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与能源技术深度融合应用,建设清洁低碳、安全可靠、泛在互联、高效互动、智能开放特征的智慧能源系统。同时以互联网技术为手段加快推动电网智能化升级,加快“大云物移智链”技术在能源电力领域的融合创新,不断提升电网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构建智慧能源信息支撑体系。促进“源网荷储”协调互动,有力支撑分布式能源、电动汽车、储能等各种能源设施的灵活便捷接入;支撑各类可调节负荷资源,参与电力系统调节,为各种新型能源设施提供便捷服务。

新一代智能电网是建立在电力系统上的信息架构和基础设施体系,是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环节。在信息传输、自动管控、智能互动等领域对传统电网进行了技术升级或创新,从而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生产、输送、运营、市场和消费等环节进行持续监测,并对有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和优化,进而提高电网的安全水平、提升电网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智能电网领域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规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重要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的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的重点建设领域。

2. 基本特点

(1)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新兴业态安全技术研发

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风起云涌,加速IT和OT技术全方位的融合发展。与此同时,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业态的安全环境复杂多样,安全风险呈现多元化特征,安全隐患发现难度更高,安全形势进一步加剧。这一系列的技术和形势的变化,将促进威胁情报、态势感知、安全可视化、大数据处理等新技术在工业信息安全领域的创新突破。

(2)工业信息安全产业链上下游加速协同互动

工业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及时性需要工业企业、工控系统厂商、安全企业、研究机构、行业主管部门等参与方进行紧密配合。未来工业信息安全厂商与工控系统厂商、IT系统集成商将针对工业领域各行业的生产运营特征,加快开展多层次、多维度的合作,形成有效的业务安全实践,共同打造协同发展的生态系统。

(3)工业信息安全行业向定制化方向发展

工业信息安全领域,产品定制化越来越明显。在特定领域,如电力、铁路、国防、航天,产品形态、需求、性能各不相同,不同客户有着不同需求,从而导致定制化需求越来越高。同时,由于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的国产化势在必行,而国产芯片性能与国外先进产品有一定差距,通过定制化可以更好地弥补国产芯片的短板。

3. 技术门槛

(1)技术壁垒

信息安全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均要求企业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研发资源。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是安全攻防技术,包括攻击技术和防御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

断发展和安全威胁的不断演进,安全攻防技术呈现快速迭代的特点,这需要行业内的企业进行持续的技术创新并准确把握技术的发展趋势。此外,不同行业、不同用户对信息安全产品的技术需求也不尽相同,行业内的企业只有在充分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才能研发出适合用户真实需求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新进企业若不能在短时间内有重大技术突破,实现技术跨越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将处于劣势地位。因此,信息安全行业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工业信息行业安全不同于传统行业,既要满足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完整性,又要保证工业控制数据的实时性。在很多工控场景中,设备要求7*24小时不间断工作,对设备的稳定性和适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才能适应不同的工业信息安全需求。因此,工业信息安全行业比传统信息安全行业存在更高的技术壁垒。

(2)人才壁垒

工业信息安全行业属于人才密集型行业,需要经验丰富、专业知识过硬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工业信息安全行业专业性强、人才缺口较大,高端信息安全人才更是稀缺。高水平的安全攻防人才、软件设计开发人才、销售及运营管理人才需要在长期技术研发和市场竞争中培养,行业外的其他企业短期内难以培养出一批了解市场需求、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才团队。同时工业信息安全行业是一个跨专业的行业,不仅需要传统的信息安全技术专业,而且需要工业硬件设计、FPGA设计、行业应用等专业学科知识,需要有跨专业的项目管理人才。因此,进入本行业具有较高的人才壁垒。

2. 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公司所处的行业上游为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芯片、机械结构件等行业,下游行业是行业终端客户和系统集成客户。

1. 与上游行业的关联性

公司上游企业主要包括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芯片等在内的相关器件提供商以及软件提供商。上游行业厂商较多,基本处于完全竞争的市场。部分元器件供应商受疫情及国际贸易关系变化的影响,出现成本提高或供货能力下降的情况,导致公司所处行业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浮。

2. 与下游行业的关联性

目前,公司下游需求领域较广,其中公司产品主要涉及的是工业信息安全和智能档案柜及控制类产品领域。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各种智能设备开始逐渐普及,

信息设备国产化的趋势也在不断推进,这一切带来了对信息安全产品的巨大需求。而物联网的提出和应用的不断深入更是催生了众多领域对高可靠性、高实时产品的需求,包括智能电网建设、工业制造业改造、物联网安全等。下游行业对本行业的发展形成强大的拉动作用。工业信息安全产品的产业链情况如下:

3. 公司系电力领域工业信息安全核心设备供应商

凭借在工业信息安全等领域的长期积累,公司在产品研发、核心技术、产品质量、客户资源等方面逐渐建立了自己的竞争优势。2004年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提出《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公司即配合系统内实施单位,构建和定制了完整的实施方案,配合客户推出了第一款高性能的工业物理隔离网闸,该产品在国家电网二次安防系统得到普遍的应用。公司先后推出了纵向加密认证网关、配电自动化网关、内网安全监测装置、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等系列产品,这些设备均为工业信息安全方面核心产品,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各发电集团得到广泛运用。公司凭借在工业信息安全领域的十多年技术积累,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和客户认可。目前公司已成为电力信息安全领域方面重要的供应商。

4. 公司得到众多业内知名合作伙伴认可

在自主安全可控方向,公司先后与知名国产芯片厂商龙芯、飞腾和操作系统厂商湖南麒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目前公司为龙芯重要技术战略合作伙伴之一,目前为湖南麒麟在嵌入式技术领

域唯一一家战略合作伙伴。公司通过战略合作、优势互补来促进双方科技水平,实现国产化信息平台的快速发展。公司凭借领先的技术实力和完备的产品体系,得到国际知名半导体厂家恩智浦(NXP)的认可,并成为其工业控制和通信基础设施类别的金牌技术合作伙伴。

此外,公司作为中国嵌入式系统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高南先生为其执行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为理事长),积极践行国家网络信息安全战略方针。

5. 公司与业内知名企业保持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公司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客户渠道拓展、优质的产品质量和服务以及良好的品牌建设,在部分行业细分领域,公司产品市场份额处于领先地位。公司与电力和安全行业核心企业的主要客户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如国电南瑞、东方电子、许继电气、积成电子等企业。

3. 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针对工业数据信息安全防护的技术研究方兴未艾,5G、区块链、可信计算、零信任架构等新兴技术引领了新方向。

1. 新一代信息技术再升级,带动“IT和OT”的融合发展

以移动互联网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风起云涌,加速IT和OT技术全方位的融合发展。与此同时,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业态的安全环境复杂多样,安全风险呈现多元化特征,安全隐患发现难度更高,安全形势进一步加剧。这一系列的技术和形势的变化,将促进威胁情报、态势感知、安全可视化、大数据处理等新技术在工业信息安全领域的创新突破。

2. 可信计算保障“新基建”数据安全

在“新基建”背景下,网络攻击从数字空间延伸到物理空间,新型基础设施以数据和网络为核心,利用主动免疫的可信计算筑牢安全防线。2020年11月,中国首届可信计算产业峰会暨第五届中国可信计算产业发展论坛以“主动防御 筑牢网安聚力产业”为主题,聚焦推动可信计算产业发展,保障“新基建”数据安全。充分运用可信计算技术,构建安全计算环境和可靠的安全传输数据机制,保证程序运行可信,数据传输、存储和应用可信。

3. 区块链技术保护数据安全共享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共享有助于推进跨地域、跨系统、跨主体的数据共享安全,切实促进数据价值的有序流动。区块链技术将数据打包成区块,盖上时间戳,形成一条可溯源而不可篡改的链。数据在受保护的前提下在链上传递,实现“可用不可见”,使企业间数据共享变得安全可控。

4. 基于零信任架构开发数据安全技术

零信任架构作为一种新兴安全模式,以信任评估为基础,强调动态信任,为网络信任体系的建设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零信任架构就是在不可信的网络环境下重建信任,利用零信任概念和包含组件关系,制定工作流程规划和访问策略。零信任架构是基于零信任的企业网络安全策略原则,其目的是防止数据泄漏并限制内部横向移动。零信任架构的技术的本质是构建以身份为基石的业务动态可信访问控制机制。企业决定采用零信任作为网络安全基础,并基于零信任原则制定开发计划,然后部署此计划形成一个零信任环境供企业使用。2019年,在工信部公开征求对《关于促进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意见中,“零信任安全”首次被列入网络安全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2020年2月,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发布《零信任架构》,指出零信任架构是一种网络/数据安全的端到端方法,关注身份、凭证、访问管理、运营、终端、主机环境和互联的基础设施。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0年2019年本年比上年 增减(%)2018年
总资产979,771,614.42298,842,529.06227.86253,100,875.89
营业收入262,948,290.38250,881,390.584.81161,959,797.2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182,757.0565,446,106.0713.3541,273,336.6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5,260,974.4363,687,419.052.4740,054,868.5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18,002,547.10241,722,620.25279.78176,315,917.87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823,741.4056,007,525.81-87.8228,307,223.02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1.44751.4544-0.470.92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1.44751.4544-0.470.92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4.0031.31减少17.31个百分点26.51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8.206.65增加1.55个百分点7.70

入的比例(%)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42,273,804.9359,648,459.9842,894,997.27118,131,028.2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444,333.7922,283,097.257,365,542.6832,089,783.3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1,968,988.2914,768,201.166,846,879.4931,676,905.4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482,631.1814,754,584.565,158,002.40393,785.62
截止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8,716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8,156
截止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 (全称)报告期内增减期末持股数量比例(%)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包含转融通借出股份的限售股份数量质押或冻结情况股东 性质
股份 状态数量
高南020,250,00033.7520,250,00020,250,000境内自然人
焦扶危013,500,00022.5013,500,00013,500,000境内自然人
肖相生06,750,00011.256,750,0006,750,000境内自然人
张奎04,500,0007.504,500,0004,500,000境内自然人
浙商证券投资有限公司750,000568,3000.95568,300750,000境内非国有法人
李锦105,060105,0600.180105,060境内自然人
张倩91,42691,4260.15091,426境内自然人
苏敏如67,52367,5230.11067,523境内自然人
刘颖华67,00067,0000.11067,000境内自然人
陈中伟63,88163,8810.11063,881境内自然人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高南与焦扶危签署《一致行动协议》为一致行动人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1 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6,294.8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18.2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35%。

2 面临终止上市的情况和原因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适用 □不适用

1. 重要会计政策变更

(1)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2017年修订)(以下简称“新收入准则”)财政部于2017年度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一一收入》。修订后的准则规定,首次执行该准则应当根据累积影响数调整当年年初留存收益及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金额,对可比期间信息不予调整。

本公司自2020年1月1日起执行新收入准则。根据准则的规定,本公司仅对在首次执行日尚未完成的合同的累积影响数调整2020年年初留存收益以及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金额,以前年度的财务报表不做调整。执行新收入准则不影响公司的业务模式、合同条款、收入确认,新收入准则实施前后收入确认会计政策无差异。对首次执行日前各年(末)营业收入、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资产总额、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无影响。与原收入准则相比,执行该准则对 2020年1-12月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主要影响如下:

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和原因审批程序备注(受重要影响的报表项目名称和金额)
将与收入确认时点相关、不满足无条收款权的应收款项重分类至合同资产董事会、股东大会合同资产:期初变更前0,变更后687,163.02;期末变更前0,变更后551,736.58应收款项:期初变更前106,760,999.19,变更后106,073,836.17;期末变更前171,373,029.77,变更后170,821,293.19。
将与收入确认时点相关的合同预收款项重分类至合同负债,并将其中包括的增值税金与其他流动资产-预缴增值税金抵消后,调整至应交税费-带转销项税金董事会、股东大会预收款项:期初变更前30,000.00,变更后0;期末变更前772,350.00,变更后0;合同负债:期初变更前0,变更后26,548.67;期末变更前0,变更后683,495.58;应交税费:期初变更前8,502,533.94,变更后8,505,985.27;期末变更前9,762,803.07,变更后9,851,657.49。

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

4 公司对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适用 √不适用

5 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对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公司应当作出具体说明。

√适用 □不适用

本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给予确定。报告期合并范围详见“本附注九、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第1、在子公司中的权益(企业集团的构成)”。报告期合并范围的变化详见“附注八、合并范围的变更”。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