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对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的关注函》的回复
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公司管理部:
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万达信息”)于2021年2月1日收到贵部发出的“创业板关注函【2021】第54号”《关于对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的关注函》(以下简称“关注函”),就关注函相关事项,公司董事会进行了核实,现特予以回复说明如下:
1.截至2020年9月30日,你公司存货账面余额为19.28亿元,合同资产余额为5.08亿元。你公司2019年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7.84亿元,其中对开发成本计提跌价准备7.72亿元。2020年半年报显示,你公司上半年对开发成本计提跌价准备1,060.06万元,转回5,837.36万元。请你公司补充披露以下情况:
(1)本次存货减值准备计提涉及的项目情况、形成时间、减值金额、可变现净值及其确认依据、出现减值迹象的具体时点,说明2020年前三季度及以前年度减值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2)结合存货确认的具体依据,说明前期存货确认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存货账面余额较高且连续两年对存货计提大额减值的原因。
逐项回复如下:
(1)本次存货减值准备计提涉及的项目情况、形成时间、减值金额、可变现净值及其确认依据、出现减值迹象的具体时点,说明2020年前三季度及以前年度减值准备计提是否充分。
本次存货减值准备计提涉及项目情况如下:
项目明细所属板块 | 期末存货账面净额(A) | 可变现净值 | 计提跌价准备的金额 (E)=(A)-(D) | ||
预计收入(B) | 预计发生成本(C) | 可变现净值 | |||
(D)=(B)-(C) | |||||
平安城市 | 785.93 | 477.08 | 81.16 | 395.92 | 390.01 |
民生保障 | 6,073.22 | 2,735.84 | 1,345.86 | 1,389.98 | 4,683.24 |
智慧城市 | 3,988.35 | 3,164.47 | 929.81 | 2,234.66 | 1,753.69 |
医疗健康 | 20,128.68 | 13,740.65 | 5,855.89 | 7,884.76 | 12,243.92 |
政务管理 | 23,449.68 | 11,544.95 | 6,249.59 | 5,295.36 | 18,154.32 |
小计 | 54,425.86 | 31,662.97 | 14,462.31 | 17,200.68 | 37,225.18 |
说明:
1、因开发成本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项目数量较多,故以项目所属板块进行列示。
2、公司列示的以上项目涉及众多合同,绝大多数项目合同签订时间集中在2016-2019年。
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存货减值迹象进行判断,如果出现减值迹象,那么根据减值测试结果计提减值准备。2020年以来,董事会和高管层直面公司的困难和挑战,遵循“开源、节流、止血、降杠杆、化风险”的基本管理思路, 主动沟通重要客户,打消客户顾虑和疑虑,稳定公司业务发展。前三季度公司强化内部管理,狠抓工程质量,各项业务有序推进,各业务板块的工程验收工作正常开展。基于当时所能获得的相关信息,公司存货在前三季度尚未发现有明显的减值迹象。2020年第四季度,公司继续贯彻基本管理思路,有力部署和推进“百日冲刺”专项管理工作,持续和加强推进项目管理,对各业务群所属的所有在建项目进行集中相关验收和梳理工作。在实际执行中,各业务群分管项目经理,对负责实施的所有在建存量项目进行统一的清理和评估。通过清理和评估发现,合同签订时间较长但尚未竣工验收的项目,受到疫情及客户需求变化的影响,后续投入还需要持续加大。为满足长期客户的需求,保证项目的技术优势和质量水平,特别是需求改动的情况下,加大验收环节的测试力度,在此过程中增加了工程量,增加了相关投入。2020年末,根据这次专项清理工作,并充分估计疫情发展及防控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持续影响,对存货减值迹象进行了初步判断。根据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其可变现净值进行比较,在四季度对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存货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
(2)结合存货确认的具体依据,说明前期存货确认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存货账面余额较高且连续两年对存货计提大额减值的原因。
1、存货确认的具体依据
公司核算的存货包括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具体分类为: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开发成本、建造合同形成的已完工未结算
资产等。公司存货具体核算方法为原材料入账价格以购入的材料或商品发票账单上列明的价款计入,但不包括按规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税额;开发过程中发生的人工费用按直接从事开发人员的职工薪酬计入;开发过程中发生的间接费用根据费用性质,按实际发生或分摊归集后的金额计入。《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存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一)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公司存货确认的核算方法符合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并在各期一贯执行。
2、计提存货减值的原因
2019年公司受诸多非常规因素影响,包括(1)受原第一大股东上海万豪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豪投资”)资金违规占用影响,部分项目采购及与客户结算周期拉长,结算投入超出预算;(2)因信息技术迭代较快,客户需求变更明显增多,但当期公司受原大股东资金违规占用影响,管理有所缺位,项目管理响应不足,投入成本超出预期;(3)公司自新管理层入驻后,逐步尝试项目产品化转型,投入有所增加,但当期转型成效未能达到预期收益;(4)公司受万豪投资占款影响,经营管理动荡,人员流动加大,致使项目人工成本增加,项目人均产能下降。上述原因导致公司存货余额增加,并产生减值。2019年期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84元。
2020年公司新签合同额39亿,同比增幅40%,各项业务有序进行。但因准则调整按时点法确认收入,同时要求加大验收力度,当年收入占比中以前年度的合同较多,其中2019年以前遗留尚未执行完毕的合同,后期的投入持续增加。特别是在关键的验收环节,为了提升交付质量,对于较长时间尚未完工的项目,加大了检测程序,增加了工程量,增加了投入,导致有部分存货出现减值。此外受新冠疫情反复影响,工程设备交付延迟、工期延长以及部分客户需求发生较大变化,造成项目投入超出预期。部分高科技的通讯设备或成套设备,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供应速度上有所延缓,供应价格有所上升。2020年,因以上多种原因,致使公司存货余额增加,产生减值。2020年期末计提存货跌价约3.7亿。
综上,公司连续两年计提较大金额的存货跌价准备,主要系受到原大股东非经营性占用资金及其导致的项目管理有所缺位等非常规因素,以及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等不可抗力和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等的综合影响所造成,符合企业的实际
情况。
2.公告显示,你公司2020年管理费用约4.9亿元,较2019年增长约44%,主要系公司投入了多个无偿及先行实施的抗疫项目、咨询费及战略投入增加、加强内控管理调整组织架构相关费用增加、员工疫情保险、新迁办公场地等相关费用增长导致。2020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管理费用为2.47亿元,根据该数据测算,第四季度管理费用约为2.43亿元,占全年管理费用的比例约为50%。请你公司进一步说明管理费用各类明细的增长原因,抗疫项目及疫情相关投入的主要发生时段,并结合前述情况具体说明第四季度管理费用金额较大、占比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回复如下:
1、2020年管理费用相比2019年变动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 2020年 | 2019年 | 增加额 |
工资薪酬 | 22,705 | 20,054 | 2,651 |
折旧与摊销 | 4,488 | 4,036 | 452 |
办公费及其他 | 7,597 | 2,538 | 5,059 |
先行实施项目费用 | 14,248 | 7,679 | 6,570 |
合计 | 49,038 | 34,306 | 14,732 |
主要原因如下:
(1)工资薪酬增加约2,651万元,增长比例为13%,主要原因是2019年公司管理层频繁调整,原第一大股东资金占用,现金流阶段性紧张等因素综合影响,业绩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员工士气低落。2019年10月新管理团队入驻公司后,为了稳定员工,激发员工斗志,启动了鲲鹏计划,对人才从薪酬、培训和职业晋升等方面做出长远的规划,对核心员工、管理骨干等分阶段从2019年11月开始根据市场同类技术薪酬情况进行调整,由此导致工资薪酬增长。
(2)折旧与摊销费用增加452万元,为固定资产新增所致。
(3)办公费及其它增长5,059万元,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新增战略咨询费用,聘请国际知名咨询公司波士顿、德勤及毕马威,明确战略发展方向,重塑营销体系,强化流程改革,发生咨询费用约2,600万元;二是疫情期间,公司增
加员工疫情保险及员工福利方面的支出约1,000万元;三是增加战略策略、技术交流等方面的投入以提升公司品牌价值支出,费用发生约600万元;四是缓解办公空间不足、适当改善办公环境,新增搬迁办公费用约700万元。
(4)先行实施项目发生1.4亿元,主要是先行无偿投入以下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运转时间 | 主要功能 |
1 | “市民云抗疫防控服务专版”APP全国版 | 2020年1月-12月 | 专版APP |
2 | 湖北省公共卫生应急先行项目 | 2020年1月-8月 | 疫情监控 |
3 | “随申办市民云”口罩预约购买服务 | 2020年1月-12月 | 预约口罩 |
4 | “随申码·健康码” | 2020年1月-12月 | 显示健康码 |
5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健康登记及观察信息平台 | 2020年4月-12月 | 疫情分析 |
其它20个项目 | 2020年4月-12月 | 疫情监控 |
其中:
1)“市民云抗疫防控服务专版”APP全国版 :
新冠疫情出现后,公司市民云团队、科技中心和大数据中心迅速组建抗疫情应急小组,经过连日奋战,推出“市民云抗疫防控服务专版”APP以及首批9项市民云抗疫情相关服务。截至2020年9月底,“市民云抗疫情相关服务”已在全国32个地方(全国版)市民云抗疫防控专版APP免费发布,覆盖上海、北京、海南、四川、广西、湖南、江苏、辽宁、河北、陕西、宁夏、山东、河南、新疆、湖北、贵州等 20 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为41个大中城市、2.4亿人提供抗疫情服务,共投入约1,050个人月。
2)湖北省公共卫生应急先行项目:
自2020年1月19日起,公司与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客户并肩作战,春节无休,默默驻场一线,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为基础支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疫情发生发展过程复杂多变,武汉市各相关单位对数据需要的实时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武汉市平台与医院之间的实时数据通路,对武汉市61家指定医疗机构疫情准确上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襄阳,以平台为基础的疫情直报APP,用于监测点、医院、社区服务中心等一线工作人员手机端填报信息,实现了襄阳市定点医院、社区(居委会、村)和15个出入境检测点对发热疑似患者的统一上报和管理。湖北省公共卫生应急先行项目共投入约305个人月。
2020年一季度疫情突发,面对复杂严峻的环境,公司作为处于防疫第一线的企业,主动响应号召,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不计成本地投入了多个抗疫项目。
2020年四季度,随着全球疫情二次反弹,加剧了疫情的不确定性。2020年末公司对抗疫项目投入进行梳理,部分项目支出尚未获得合同签订或一定金额的补偿。同时经过综合评估,先行项目获得补偿,产生经济利益流入的可能性比较小,基于谨慎性原则,将抗疫项目的本期实际支出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
3.公告显示,你公司2020年研发费用约为6.5亿元,较2019年增长约77%,2020年公司研发投入重心转向战略板块蛮牛健康的研发及产品化等其他前瞻性的研发。2020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2.98亿元,根据该数据测算,第四季度研发费用约为3.52亿元,占全年管理费用的比例约为54%。请你公司补充披露以下情况:
(1)蛮牛健康项目情况、立项时间、报告期内研发投入金额、研发所处阶段,并充分提示产品研发的不确定性风险;
(2)第四季度研发费用金额较大、占比较高的具体原因。
逐项回复如下:
(1)蛮牛健康项目情况、立项时间、报告期内研发投入金额、研发所处阶段,并充分提示产品研发的不确定性风险;
公司新布局的战略板块——蛮牛健康,致力于成为有温度的家庭健康陪伴者,以数据守护健康,以服务促进健康,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健康数据进行检测、分析、评估,实现健康科技与金融保险的深度融合,赋能保险业务发展,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蛮牛健康项目1.0版,包含蛮牛健康APP和蛮牛伙伴APP,从2020年1月开始立项,2020年10月正式上线,后续投入开发蛮牛健康2.0版。报告期内研发投入金额约9,000万。
以上蛮牛健康项目产品研发存在技术本身不完善或新技术替代出现的风险,蛮牛健康的研发在技术和成本投入上尚存在不确定性。
(2)第四季度研发费用金额较大、占比较高的具体原因。
1)第四季度新增蛮牛健康研发费用约9,000万元。蛮牛健康项目于2020年开展研发活动,为了实现当年研发、当年上线,前期部分工作通过万达信息的科研技术人员进行项目立项,协助研发蛮牛健康项目,并按实际工作量进行结算。
2020年10月蛮牛健康1.0版正式上线,考虑到互联网行业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快,公司在完成1.0版本上线后,持续更新投入2.0版本,3.0版本也在酝酿中。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不断升级技术特性及谨慎性的考虑,项目发生的费用全部转入研发费用。为了缩短软件的交付周期,降低研发和维护成本,提高项目效益,公司在2020年开始逐步从定制化开发向产品化方向转变,强力推动产品化项目立项。本报告期,各个业务中心自主建立了多个研发项目。公司在第四季度对年度产品化项目进行成果测评,涉及到三十多个研发项目,因相关项目尚处于前期研究阶段,将所发生的费用计入研发费用,共计1.42亿。
以上两项,是导致第四季度研发费用金额较大、占比较高的具体原因。
4.请自查并补充说明你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股5%以上股东近1个月买卖公司股票的情况,核查是否存在内幕交易情形。回复如下: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股5%以上股东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和谐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均出具了承诺函或情况说明,承诺自2021年1月1日起至2021年2月2日不存在买卖公司股票的情况,也不存在内幕交易情形。
根据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股5%以上股东出具的前述书面文件,并经公司自查,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股5%以上股东自2021年1月1日起至2021年2月2日,均不存在买卖公司股票的情况,也不存在内幕交易情形。
5.你公司认为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回复如下:公司无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特此回复。
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1年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