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中文传媒2020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0-08-28

公司代码:600373 公司简称:中文传媒

中文天地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一 重要提示1 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

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半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

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5 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二 公司基本情况

2.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中文传媒600373鑫新股份、*ST鑫新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毛剑波赵卫红
电话0791-858960080791-85896008
办公地址中文传媒大厦(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学府大道299号)中文传媒大厦(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学府大道299号)
电子信箱zwcm600373@126.comzwcm600373@126.com

2.2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减(%)
总资产25,871,856,570.8522,814,336,624.4013.4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4,213,234,652.0914,031,524,985.101.30
本报告期 (1-6月)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412,555.8460,810,492.39-63.14
营业收入4,947,681,671.365,943,054,054.32-16.7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9,241,526.49895,629,928.56-4.0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27,561,822.55815,820,201.86-10.82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996.63减少0.64个百分点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630.65-3.08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630.65-3.08

2.3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 股

截止报告期末股东总数(户)38,916
截止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股东性质持股比例(%)持股 数量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质押或冻结的股份数量
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国有法人55.76755,541,03200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未知5.2370,884,7890未知0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未知3.6549,397,7670未知0
谢贤林境内自然人2.3531,809,0530未知0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未知1.1315,260,2000未知0
徐新境内自然人0.749,982,5180未知0
周雨境内自然人0.658,775,8190未知0
深圳海之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海之源复利特4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未知0.547,310,0000未知0
王清云境内自然人0.547,277,5690未知0
吴凌江境内自然人0.476,402,4420未知0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1.出版集团为公司的控股股东;2.未知其他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者属于一致行动
人。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不适用

2.4 截止报告期末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前十名优先股股东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2.5 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6 未到期及逾期未兑付公司债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3.1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0年上半年,面对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急剧变化,公司紧紧围绕“管理提升、融合创新”主题,按照“内容为王、平台为要、机制为先、资本为力”的思路,明确了“保发展目标实现、保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开展、保主业持续发展、保转型升级、保管理提升、保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履行”的具体要求,着力抢时间、保进度、强弱项、补短板,不断夯实主业发展基础,明晰转型升级发展路径,抓紧抓实重点项目,大力促进管理提升,切实加强风险管控,以实际行动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

公司努力克服疫情影响,按照控规模调结构的要求,促进经营结构不断优化,经营质量持续提升,同第一季度相比利润降幅大幅收窄。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9.48亿元,同比下降16.7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9亿元,同比下降4.06%,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28亿元,同比下降10.82%;公司基本每股收益0.63元,同比下降3.08%,扣非后每股收益

0.54元,同比下降8.47%;公司销售净利率17.74%,同比增长2.54个百分点。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为258.72亿元,同比增长13.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42.13亿元,同比增长1.30%。

(一)社会效益成果丰硕

1. 重大出版成效显著,市场图书出版有新突破。上半年,公司共获出版类国家级荣誉23项(含走出去项目5项)。其中,入选中宣部年度好书、月度好书2种;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2种;获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专项资助1种;获202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13种。此外,公司积极抓实抓好疫情主题出版,策划出版了《战“疫”我在中国》《白衣超人》《向光而行——战“疫”的色彩》等10余种抗疫主题重点出版物并版权输出到海外。在全国图书零售市场,整体排名同比上升3位,位居全国出版集团第2位。销量5万册以上的图书97种,同比增加8种;销量10万册以上的图书37种,同比不变。零售市场码洋占有率及电商码洋占有率均位居全国出版集团第二,其中零售市场排名同比上升三位,电商销售排名同比上升两位,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2. 全力推进复工复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面对疫情,公司快速反应,全系统上下积极贯彻落实各项疫情防控举措,第一时间编辑出版防护手册、印制防护资料,发动旗下媒体开展全方位宣传,并深入社区、乡村开展志愿服务。旗下各出版社在学习强国、江西融媒体中心等平

台免费推送近千种在线教育课程、有声读物等优质融合出版产品。公司3月初全产业链实现复工复产,并于中小学开学前顺利完成“课前到书、人手一册”任务,得到了相关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在自身受到疫情较大影响情况下,公司主动履行社会责任,为抗击疫情捐赠防控物资及资金达1,000余万元,及时主动兑现租金减免政策,金额超1,200万元。

3. 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疫情发生以来,公司相关单位积极推进107个脱贫攻坚定点扶贫点和生态文明村帮扶点各项帮扶任务,在协助抓好疫情防的同时,积极推进各项帮扶项目,预计年底将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报告期内,共拨付各类帮扶物资及资金近400万元。

4.多措并举,以实际行动回馈投资者。在不断提升公司发展质量的同时,公司通过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方式回馈投资者,于2020年6月15日实施完成了2019年度的权益分派工作,2019年度现金分红总额(含回购股份金额)为9.78亿元,占2019年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56.67%。

(二)经营发展保持稳健

1. 出版主业稳中有进。报告期内,公司出版主业在疫情影响下仍保持稳健并有较大增长,出版发行主业实现收入38.06亿元,同比增长10.32%,实现毛利12.02亿元,同比增长14.96%,充分发挥了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

2. 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公司积极贯彻落实“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的经营理念,有力调度与有效推进年度重点项目,列入集团调度的15个重点项目中11个已如期完成上半年工作要求。此外,公司高质量、有特色地完成了文化发展巡礼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

3. 管理提升成效明显。公司“组织与人力资源”咨询项目和战略绩效、干部管理和薪酬管理三大体系制度建设顺利完成并有效实施。总部内设机构改革有序推进,部门职能和岗位配置进一步优化。按照“增收困难节支补”“外部拓展困难内抓管理补”的工作思路,落实落细“去库存降应收”“降成本费用”等管理举措,累计节约各项可控开支2,300多万元,收回涉诉债权8,100余万元;公司主动压缩贸易收入规模,业务结构更加优化,上半年贸易收入9.16亿元,同比下降

48.42%。

4. 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公司积极顺应出版传媒业融合发展趋势,以先进技术为支撑推动数字化转型,打造网络销售平台。数字出版扎实推进,中文传媒数字出版运营中心推出以“百草园”系列融媒体出版产品和“嘟嘟”科创系列产品等为代表的主打产品线,向实体化、实业化、平台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并获职业教育培训资格。着力推动“明思e学”“我乐学习”“新华云”“向学云”等在线教育业务资源与纸质教辅深度融合,努力打造在线教育平台。以智能书店、共享书店、智能书柜、共享电动车等物联网应用推广项目为抓手,大力拓展业务市场,持续推进出版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公司加大了电商销售力度,电商销售码洋占有率位居全国出版集团第二,排名同比上升两位。

3.2 与上一会计期间相比,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发生变化的情况、原因及其影响

√适用 □不适用

详见本报告全文“第十节财务报告”之附注五、44“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

3.3 报告期内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况、更正金额、原因及其影响。

□适用 √不适用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