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01808 公司简称:中海油服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一、 重要提示
1 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半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
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未出席董事情况
未出席董事职务 | 未出席董事姓名 | 未出席董事的原因说明 | 被委托人姓名 |
董事 | 曹树杰 | 其他公务原因 | 孟军 |
4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5 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报告期内,公司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二、 公司基本情况
2.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情况 | |||
股票种类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股票简称 | 股票代码 |
A股 | 上海证券交易所 | 中海油服 | 601808 |
H股 | 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 中海油田服务 | 2883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姓名 | 吴艳艳 |
电话 | 010-84521685 |
办公地址 | 河北省三河市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油大街201号 |
电子信箱 | cosl@cosl.com.cn |
2.2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百万元 币种:人民币
本报告期末 | 上年度末 | 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减(%) | |
总资产 | 81,427.3 | 76,101.8 | 7.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 37,714.4 | 36,734.2 | 2.7 |
的净资产 | |||
本报告期 (1-6月) | 上年同期 |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09.9 | -1,132.5 | 不适用 |
营业收入 | 14,511.4 | 13,562.8 | 7.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1,714.2 | 973.0 | 76.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1,514.1 | 794.6 | 90.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4.57 | 2.79 | 增加1.78个百分点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36 | 0.20 | 80.0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不适用 | 不适用 | 不适用 |
2.3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 股
截止报告期末股东总数(户) | 67,207 | |||||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 ||||||
股东名称 | 股东性质 | 持股比例(%) | 持股 数量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或冻结的股份数量 |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国有法人 | 50.53 | 2,410,849,300 | 0 | 无 | 0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 | 其他 | 37.91 | 1,808,847,958 | 0 | 无 | 0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 国有法人 | 2.95 | 140,604,876 | 0 | 无 | 0 |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国有法人 | 0.63 | 29,883,000 | 0 | 无 | 0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 其他 | 0.62 | 29,611,983 | 0 | 无 | 0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夏中证央企结构调整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其他 | 0.11 | 5,304,191 | 0 | 无 | 0 |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博时中证央企结构调整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其他 | 0.11 | 5,058,800 | 0 | 无 | 0 |
全国社保基金四零七组合 | 其他 | 0.10 | 4,723,651 | 0 | 无 | 0 |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博时中证央企创新驱动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其他 | 0.09 | 4,351,795 | 0 | 无 | 0 |
澳门金融管理局-自有资金 | 其他 | 0.09 | 4,090,001 | 0 | 无 | 0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1、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所持股份为其代理的在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交易平台上交易的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H股股东账户的股份总和(不包含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 2,000 股H 股)。 2、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所持股份为其作为名义持有人持有的本公司沪股通股东账户的股份总和。 3、除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和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同属香港交易所的子公司外,本公司未知上述前十名股东之间、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之间或前十名股东和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 4、“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中,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的“期末持股数量”2,410,849,300中,含人民币普通股 2,410,847,300 股,境外上市外资股 2,000 股。 |
2.4 截止报告期末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前十名优先股股东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2.5 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6 未到期及逾期未兑付公司债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百万元 币种:人民币
债券名称 | 简称 | 代码 | 发行日 | 到期日 | 债券余额 | 利率(%)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公司债券(第一期)(品种二) | 16油服02 | 136450 | 2016年5月26日 | 2026年5月27日 | 3,000 | 4.10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公司债券(第二期)(品种一) | 16油服03 | 136766 | 2016年10月21日 | 2021年10月24日 | 102 | 3.08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公司债券(第二期)(品种二) | 16油服04 | 136767 | 2016年10月21日 | 2023年10月24日 | 2,900 | 3.35 |
反映发行人偿债能力的指标:
√适用 □不适用
主要指标 | 本报告期末 | 上年度末 |
资产负债率(%) | 53.5 | 51.5 |
本报告期(1-6月) | 上年同期 | |
EBITDA利息保障倍数 | 12.91 | 7.64 |
关于逾期债项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三、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3.1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业务回顾
二零二零年上半年,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在全球爆发以及油价大幅下跌影响,国际油服市场陷入新一轮的行业低谷,服务价格、工作量方面出现双降。而国内方面,由于应对疫情复苏经济“六保”任务的提出,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长期部署,以及中国海油“七年行动计划”的持续实施,国内工作量同比仍有增长,但在服务价格方面承担了一定压力。公司认清严峻形势,坚定必胜信心,及时研究制订低油价应对策略,坚持向改革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向市场要效益、向创新要效益、向安全要效益,深入开展降本提质增效工作,全力打赢应对低油价挑战攻坚战。上半年公司的自升式钻井平台以及船舶的作业量和使用率,技术板块的工作量仍有提升,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4,511.4百万元,同比增加人民币948.6百万元。净利润为人民币1,722.6百万元,同比增加人民币736.2百万元。
钻井服务
公司钻井业务上半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6,173.9百万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4,491.9百万元增幅37.4%,其中含收到Equinor Energy AS(以下简称“Equinor”)支付和解收入1.88亿美元。
二零二零年上半年,由于疫情及低油价影响,钻井平台整体日费出现一定下降。国内 “七年行动计划”实施,市场需求随着增储上产的推进而有所提升。公司坚持强化成本管理精细化,注重安全生产,在低油价下海外业务基本盘保持稳定,持续表现出不俗业绩表现。上半年,公司克服疫情影响“逆行而上”,成功开启4艘钻井平台在亚洲的作业动员,其中 “招商海龙6”开启为期三年的钻井服务项目。 “海洋石油936”在美洲斩获600天作业合同。“COSLBoss”圆满完成缅甸钻井项目。“南海七号”顺利完成我国首套自主研发的深水水下井口系统海试项目,打破国外在深水水下井口领域的技术封锁。
截至二零二零年六月底,公司共运营、管理56座平台(包括42座自升式钻井平台、14座半潜
式钻井平台),其中30座在中国海域作业,12座在挪威、英国、墨西哥、印尼等国际地区作业,12座平台正在待命,2座正在船厂修理。上半年公司钻井平台作业日数为7,662天,同比增加749天,增幅10.8%。平台日历天使用率受半潜式钻井平台作业减少影响同比减少0.4个百分点至76.2%。
2020年上半年公司自升式和半潜式钻井平台作业情况如下表:
钻井服务 | 截至 2020年 6月30日止六个月 | 截至 2019年 6月30日止六个月 | 变化幅度 |
作业日数(天) | 7,662 | 6,913 | 10.8% |
自升式钻井平台 | 5,985 | 5,177 | 15.6% |
半潜式钻井平台 | 1,677 | 1,736 | -3.4% |
可用天使用率 | 80.7% | 80.0% | 增加0.7个百分点 |
自升式钻井平台 | 83.3% | 81.8% | 增加1.5个百分点 |
半潜式钻井平台 | 72.6% | 74.9% | 减少2.3个百分点 |
日历天使用率 | 76.2% | 76.6% | 减少0.4个百分点 |
自升式钻井平台 | 79.8% | 78.9% | 增加0.9个百分点 |
半潜式钻井平台 | 65.8% | 70.4% | 减少4.6个百分点 |
截至二零二零年六月三十日,公司自升式钻井平台作业5,985天,同比增加808天。半潜式钻井平台作业1,677天,同比减少59天。
受价格下降影响,2020年上半年公司钻井平台的平均日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具体情况如下表: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 | ||||
平均日收入(万美元/日) | 2020年 | 2019年 | 变化量 | 变化幅度 |
自升式钻井平台 | 6.3 | 6.8 | -0.5 | -7.4% |
半潜式钻井平台 | 15.3 | 15.1 | 0.2 | 1.3% |
钻井平台小计 | 8.2 | 8.7 | -0.5 | -5.7% |
注:(1)平均日收入=收入/作业日数;
(2)2020年6月30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1:7.0795,2019年6月28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1:6.8747。
油田技术服务
上半年公司油田技术服务主要业务线作业量有所上升,但由于价格下降影响,总体收入减少至人民币6,059.9百万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6,630.6百万元减少8.6%。
公司上半年持续提升技术发展速度,围绕重大技术需求,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强化技术产品
系列化、产业化进程,技术服务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并在各项技术成果应用上取得了突破,在国际市场开拓中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随钻四极子声波成像测井仪对比实验验证取得成功,随钻高速泥浆脉冲器新疆实钻试验表现出色;新型氧活化水流仪FIT在渤海成功应用,资料质量优异;高温油基钻井液乳化剂实验成功,高温油基钻井液体系全部处理剂国产化在即;自主研制的水下释放胶塞成功海试,实现该领域关键技术的持续突破;热采完井高温防砂封隔器实现耐温350℃,耐压3000psi;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水固井水泥头量化生产,实现产业化推广;成功在亚洲中标固井服务合同,获得堵漏剂项目、测井及固井服务项目。
船舶服务
二零二零年上半年,公司船舶服务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幅6.6%至人民币1,535.9百万元。其中,外租船舶实现收入人民币541.3百万元。
上半年,公司船舶板块深入实践精细化管理,深挖成本潜力,强化安全能力建设和装备管理能力提升,充分利用有效资源,保证市场需求,引进2艘油田支持船提升产能,同时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2艘5000马力LNG动力守护供应船顺利出坞下水。
截至二零二零年六月三十日,公司船舶服务业务的自有船队共作业15,541天,同比增加103天,日历天使用率同比增加2.2个百分点至97.0%,其中油田守护船、平台供应船、多用船、修井支持船工作量及使用率有所增加。此外,受国内市场需求增加影响,外租船舶数量增加,作业量有所增长,共作业9,221天,同比增幅35.5%。具体情况如下表:
船舶服务(自有船队) | 截至 2020年 6月30日止六个月 | 截至 2019年 6月30日止六个月 | 变化幅度 | |
作业日数(天) | 15,541 | 15,438 | 0.7% | |
油田守护船 | 6,770 | 6,642 | 1.9% | |
三用工作船 | 4,825 | 4,994 | -3.4% | |
平台供应船 | 2,535 | 2,432 | 4.2% | |
多用船 | 712 | 687 | 3.6% | |
修井支持船 | 699 | 683 | 2.3% |
物探采集和工程勘察服务公司物探采集和工程勘察服务业务上半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741.6百万元,同比减少人民币
257.6百万元,减少25.8%,主要为本期采集、海底电缆业务收入减少。
二零二零年上半年,受疫情及低油价影响,全球物探行业受到较大冲击,公司统筹推进各项
工作,在行业持续低迷的严峻形势下,保持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在美洲等多个国际服务项目中因安全优质高效的作业表现多次获得客户表扬。
上半年受勘探需求减少影响,国内海外采集工作量有所下降,公司二维采集作业量为9,077公里,同比减少41.1%;三维采集工作量为10,466平方公里,同比减少40.9%;海缆业务作业量为589平方公里,同比减少16.1%。具体情况如下表:
物探采集与工程勘察服务 | 截至 2020年 6月30日止六个月 | 截至 2019年 6月30日止六个月 | 变化幅度 |
二维 | |||
采集(公里) | 9,077 | 15,404 | -41.1% |
其中:多用户采集(公里) | 0 | 1,350 | -100.0% |
三维 | |||
采集(平方公里) | 10,466 | 17,718 | -40.9% |
其中:多用户采集(平方公里) | 2,918 | 4,189 | -30.3% |
海底电缆(平方公里) | 589 | 702 | -16.1% |
3.2 与上一会计期间相比,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发生变化的情况、原因及其影响
√适用 □不适用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6个月期间,本公司未发生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
3.3 报告期内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况、更正金额、原因及其影响
□适用 √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