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新日股份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0-08-21

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计划

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含发行费用)不超过100,0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拟投入以下项目:

单位:万元

序号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项目投资总额拟使用募集资金
1无锡制造中心智能化工厂改扩建项目(三期)38,655.3638,500.00
2天津工厂智能化改扩建项目43,950.0943,500.00
3补充流动资金18,000.0018,000.00
合计100,605.45100,000.00

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将根据项目需要以自筹资金先行投入, 并在募集资金到位后按照公司有关募集资金使用管理的相关规定和法律程序予以置换。在不改变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前提下,公司董事会可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对上述项目的募集资金投入顺序和金额进行适当调整。募集资金到位后,如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低于资金需求,不足部分公司将通过自筹资金解决。

二、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一)必要性分析

1、项目实施是紧抓行业重要发展机遇,抢占广阔市场的必然选择

随着新国标正式实施以及各地过渡期政策的落实,数量庞大的存量不符合新国标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将逐步退出市场,并将在未来几年迎来换购需求爆发期,带来巨大的电动两轮车的新增市场需求。此外,快递、外卖、共享出行等场景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配套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以及居民节能减排、绿色出行意识不断提升,将极大推动我国电动两轮车行业的持续发展,并创造广阔的市场空间。

面对存量不符合新国标标准的电动自行车换购需求爆发这一重要发展机

遇,以及我国电动两轮车持续强劲的消费需求,公司亟需通过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为未来进一步抢占广阔市场奠定坚实的生产制造基础。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是公司进行产能规划和布局的必然选择。

2、项目实施是持续提升公司行业地位,落实发展规划的具体举措我国电动两轮车行业企业数量较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持有CCC认证的行业企业数量超过700家。新国标实施后,行业正迎来新一轮洗牌,两极分化日趋明显,市场份额将逐渐向行业领先企业集中,马太效应将进一步显现。公司是我国电动两轮车行业的领先企业,经营规模居于行业前列,但与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爱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同行业企业相比,公司的市场份额仍有待进一步提升。为此,公司对产能规划进行布局,稳步扩大生产能力,持续提高生产智能化水平作为公司未来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是切实落实公司既定发展规划的具体举措,对提升公司行业地位、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3、项目实施是缓解公司目前产能瓶颈,提升经营业绩的切实需要近年来,公司电动两轮车年产能一直维持在200万辆。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产能利用日趋饱和。2019年公司电动两轮车产量达到165.77万辆,产能利用率为82.88%;2020年上半年,公司适时调整产品结构,着力推出采用锂电池的电动两轮车产品,团购业务快速增长,2020年二季度电动两轮车销量同比增长78.98%。面对未来我国电动两轮车行业重要发展机遇,公司现有产能将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产能瓶颈成为制约公司持续较快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公司拟通过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扩大电动两轮车的生产能力,为公司未来持续发展及经营业绩提升奠定坚实的产能基础。

4、项目实施是提高公司智能制造水平,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智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已成为制造业重要发展趋势,尤其是在用工成本持续上升、用工难问题日益突出的形势下,智能制造更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逐年下降,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持续较快增长,倒

逼制造业向智能制造方向发展。公司拟通过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提高焊接、总装、仓储等环节的智能化生产水平,降低对劳动力的依赖,有效提升生产效率,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将为未来公司生产智能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智能工厂的建设打下良好基础,积累丰富经验。

(二)可行性分析

1、电动两轮车市场具有广阔发展空间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电动两轮车产业从无到有,产品由零星使用到大范围普及,至今其产业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居于首位。上个世纪90年代,自中国出现了第一辆电动两轮车后,很快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电动两轮车的产量从2000年29万辆发展到2013年的3,695万辆,十余年间增长了127.41倍;2014年起,受经济增速放缓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电动两轮车产量有所下降,2016年的产量为3,080万辆,2017年的产量为3,097万辆。2018年,电动自行车新国标颁布和CCC认证实施,对电动自行车发展带来契机,电动自行车行业加快新品研发,为新国标实施做好储备,行业顺利度过“过渡期”,2018年的产量为3,278万辆,2019年的产量为3,609万辆,呈现稳定增长的良好趋势。2000-2019年国内电动两轮车产量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中国自行车行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中国自行车协会

2020年二季度以来,行业逐步摆脱新冠疫情影响,部分企业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2020年1-5月我国电动两轮车规模以上企业产量

达859.4万辆,同比增长1.2%,为全年产量的进一步增长打下了良好基础。未来几年,新国标及各地过渡期政策将驱动电动两轮车存量换购需求的爆发。而从更长时期来看,随着快递、外卖与共享出行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有序推进、配套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居民节能减排、绿色出行意识的日益提升,我国电动两轮车的市场前景广阔,其便捷、环保、经济等优势在利于人们中短途出行方面将进一步显现。

(1)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带来存量不符合新国标标准的电动自行车换购的新增需求截至2018年末,国内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超过2.5亿辆,绝大部分为新国标推出之前生产和销售,假设其中90%不符合新国标的要求,则存量的换购需求为2.25亿辆,按保守估计,假设该部分换购需求有50%在2022-2024年期间实际发生换购,则年均新增约4,000万辆左右的换购需求,按照2019年全行业电动两轮车产量3,609万辆计算,将比2019年的产量增长一倍以上,新国标的实施催生巨大的新增市场需求。

(2)快递、外卖配送及共享出行等场景对电动两轮车形成强劲需求

近年来,我国快递业保持了较快增长,外卖交易规模迅速扩大,形成了规模庞大的骑手队伍,有效拉动了电动两轮车的市场需求。根据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14-2019年我国快递量由139.6亿件增长至635.2亿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5.4%,预计2020年快递量将超过740亿件。另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同期我国的外卖交易规模由97.4亿元增长至6,535.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更是高达131.9%,预计2020年交易规模将达到7,908.2亿元。

资料来源:国家邮政局、艾瑞咨询《2020年中国即时物流行业研究报告》在共享出行方面,共享电单车使骑行更为省力、更加舒适,有效缩短了出行时间,提高了出行效率,较好满足了人们对于中短途出行的需求。近年来,共享电单车在全国多地投入使用。根据艾媒资讯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共享电单车投放规模超过100万辆,预计至2025年将迅速增长至800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1.4%。

资料来源:艾媒资讯《2020中国共享电单车安全管理专题研究报告》未来,随着我国快递业务的不断增长,餐饮、生鲜、商超、医药等多品类即时配送需求的持续强劲,以及共享出行的快速发展,快递、外卖配送用电动两轮车以及共享电单车市场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同时,由于使用强度大、频

次高,快递、外卖配送用电动两轮车的使用寿命及更换周期均较短,也为行业带来了显著的换购需求。

(3)电动两轮车中短途出行优势显著,城市化进程推动市场需求持续强劲根据Barclays Research 2019年末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出行里程约30万亿英里,而 60%的出行均为5英里以内的中短途出行,同时中短途出行的骑行成本也远低于驾驶及其他交通成本。

资料来源:Barclays Research《Micromobility: Fast, Cheap and Good Solution for ‘Smart Cities’》另据联合国发布的《2018年版世界城镇化展望》预测,到2050年全球城市人口将增加25亿进而达到67亿,新增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在印度、中国等国家,其中我国城市人口预计将增加2.55亿。电动两轮车凭借便捷、经济、环保等优势,能够有效满足更多城市居民的中短途出行需求。而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交通拥堵、停车困难、牌照限制等问题,也有助于电动两轮车需求的持续旺盛。

(4)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等促进电动两轮车需求扩大

长期以来,我国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升,消费支出持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由13,220.42元迅速增长至21,558.85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49%。未来,在消费升级驱动下,我国居民对电动两轮车的消费需求在数量、品质等方面有望进一步提高。

此外,随着共享单车迅速发展与规范管理,我国也愈发重视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自行车融入城市交通闭环。2020年1月,住建部发布《关于开展人行道净化和自行车专用道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自行车专用道建设”。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为电动自行车出行提供极大便利。近年来,我国鼓励绿色出行的相关政策密集出台。2019年5月,交通运输部、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绿色出行行动计划(2019-2022年)》;2019年11月,发改委印发《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总体方案》;2020年7月,交通运输部、发改委联合印发《绿色出行创建行动方案》。上述政策的出台,旨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增强公众绿色出行意识。

(5)国际市场需求为我国电动两轮车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随着全球范围内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电动两轮车凭借其经济、环保、出行简单等优势,在国际市场的销量逐年提升。2019年我国电动两轮车出口数量达到1,406.43万辆,同比增长19.04%。近年来受空气质量状况的影响,东南亚各国纷纷出台政策,推动新能源电动车的发展,如越南交通部提出交通改善方案,宣布胡志明市将在2025年起禁止摩托车行驶市中心,河内市则通过了关于《2017-2020阶段及展望2030,加强河内市道路交通工具以缓解交通拥堵和减少环境污染的决议》,将在2030年彻底禁止摩托车上路,电动两轮车将逐步成为摩托车的主要替代品。未来,伴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持续推动,我国电动两轮车在东南亚的出口市场将会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增长。

2、公司业务规模增长快速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规模快速增长,电动两轮车的产量从2017年的136.50

万辆增长到2019年的165.77万辆,年复合增长率为10.20%。2020年上半年,公司适时调整产品结构,着力推出采用锂电池的电动两轮车产品,团购业务快速增长,2020年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3,500.07万元,同比增长105.68%,销量同比增长78.98%。未来,电动两轮车市场需求前景持续向好,公司将通过本次募投项目进一步提高锂电池的供应能力和电动两轮车产能,继续提高锂电池产品的占比,以适应未来市场的巨大需求。

3、公司已掌握产品生产相关核心技术

公司是专业从事电动两轮车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多年发展与积累,公司已掌握整车工业设计及生产相关的核心技术。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总计300余项技术成果被授予专利。此外,公司是行业内唯一一家同时参与起草《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18)与《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安全要求》(GB 24155-2020)两项重要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企业,为公司更好地把握行业产品技术发展方向,以及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相关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奠定了技术基础。

4、公司具备了丰富的供应链管理经验

公司是国内电动两轮车行业中对零部件细分行业进行专注研究的企业之一,并已形成了一套符合业务发展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为供应链各方构建了一个统一的资源信息平台,实现了供应链上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结合与同步,可使各方在生产、物流运输和销售等环节产生协同效应,有助于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高效运营与管理。

此外,公司积累了丰富的渠道管理经验,通过建立规范的经销商管理制度及市场信息、货品配送物流的快速反应机制,增强了公司对销售渠道的控制力,从而有助于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新增产能消化。

5、产品生产销售所需的资质均已齐备

电动两轮车由生产许可证转为CCC认证,产品销售必须通过强制性CCC认证。行业准入门槛的进一步提高,使部分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被迫退出该类产品的市场竞争。此外,新国标的正式实施,要求行业企业必须拥有摩托车生产资质,方可继续生产电动轻便摩托车与电动摩托车。公司及天津新日、湖北新日、广东新日均已获得了摩托车生产资质,拥有了生产电动轻便摩托车与电动摩托车的能力。

综上所述,公司已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建设与运营做足准备,项目实施具备可行性。

三、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情况

(一)无锡制造中心智能化工厂改扩建项目(三期)

1、项目简介

本项目规划总投资38,655.36万元,拟建设地点为无锡市锡山区锡山大道501号公司现有生产基地的空余场地,建设期24个月,实施主体为本公司。项目完全达产后,将新增年产100万辆电动两轮车的生产能力。

2、项目投资估算

本项目投资总额为38,655.36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38,500.00万元,投资估算情况如下:

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投资总额(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万元)
1工程建设费用36,078.4636,078.46
1.1建安工程16,390.0016,390.00
1.2设备购置费19,688.4619,688.46
2基本预备费1,082.351,082.35
3铺底流动资金1,494.541,339.18
合计38,655.3638,500.00

3、项目经济效益

经测算,本项目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6.84年,内部收益率(税后)为18.44%,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4、项目核准情况

本项目涉及的备案及环评审批手续正在办理中。

(二)天津工厂智能化改扩建项目

1、项目简介

本项目规划总投资43,950.09万元,拟建设地点为天津市滨海新区安和路天津新日机电有限公司现有厂房基地内及厂区东侧新增土地,建设期24个月,实施主体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天津新日机电有限公司。项目完全达产后,将新增年产170万辆电动两轮车的生产能力。

2、项目投资估算

本项目规划投资总额为43,950.09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43,500.00万元,投资估算情况如下:

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投资总额(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万元)
1工程建设费用37,000.4037,000.40
1.1建安工程18,852.4018,852.40
1.2设备购置费18,148.0018,148.00
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500.003,500.00
3基本预备费1,215.011,215.01
4铺底流动资金2,234.681,784.59
合计43,950.0943,500.00

3、项目经济效益

经测算,本项目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6.04年,内部收益率(税后)为22.07%,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4、项目核准情况

本项目涉及的备案及环评审批手续正在办理中。

(三)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拟以18,000.00万元的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以抓住未来重要发展机遇,保障公司持续较快发展的资金需求,同时较好缓解行业季节性特征造成的资金压力。

1、公司持续较快发展需要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

2017-2019年,公司经营规模持续扩大,营业收入由269,617.02万元增长至305,551.21万元。未来,随着我国电动两轮车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公司有望保持较快速度发展。与此同时,公司在研发创新、人才引进、市场开拓、产能扩建等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均要求拥有更为充足的流动资金。因此,本次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有助于增强公司资金实力,为公司的持续较快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2、行业季节性特征对公司资金实力提出较高要求

我国电动两轮车行业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通常情况下每年三季度为行

业旺季。结合公司具体情况来看,近年来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也主要集中于第三季度,第一、二、四季度的生产经营面临着一定的资金压力。因此,本次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将较好缓解行业季节性造成的资金压力。

四、本次非公开发行对公司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的影响

(一)本次非公开发行对公司经营管理的影响

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围绕公司主营业务开展,符合公司未来发展战略方向,对扩大公司经营规模、提升经营业绩具有重要意义。无锡制造中心智能化工厂改扩建项目(三期)与天津工厂智能化改扩建项目将有效扩大公司电动两轮车的生产能力,为公司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实现持续较快发展奠定坚实的产能基础;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将显著增强公司的资金实力与抗风险能力,保障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本次非公开发行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

1、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

本次非公开发行完成后,公司的资本金将随之增加,总资产、净资产规模相应扩大,资产负债率进一步降低,资金实力得到有效增强,有助于公司提高偿债能力、降低财务风险,进一步改善资本结构,促进公司未来持续发展。

2、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

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有助于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但本次非公开发行完成后,公司股本总额将即时增加,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在短期内无法即时产生效益,因此公司的每股收益短期内将会受到一定影响。

3、对公司现金流的影响

本次非公开发行对公司现金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本次非公开发行将增加公司的现金流入,增强公司流动性;二、随着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建设,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将大幅增加;三、净资产的增加可增强公司多渠道融资的能力,从而对公司未来潜在的筹资活动现金流入产生积极影响;

四、随着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逐渐产生经济效益,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及可持续性将得到有效提升。

五、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分析结论

经过审慎分析,公司董事会认为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符合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符合公司发展战略需求,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同时,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将会给公司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及综合竞争力,增强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为公司后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因此,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运用合理,符合本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

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8月19日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