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03809 公司简称:豪能股份
成都豪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一 重要提示1 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半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5 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无。
二 公司基本情况
2.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 ||||
股票种类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股票简称 | 股票代码 | 变更前股票简称 |
A股 | 上海证券交易所 | 豪能股份 | 603809 | 无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姓名 | 侯凡 | |
电话 | 028-86216886 | |
办公地址 | 四川省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二路288号 | |
电子信箱 | bgs@cdhntech.com |
2.2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本报告期末 | 上年度末 | 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减(%) | |
总资产 | 2,601,942,913.31 | 2,475,113,143.11 | 5.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1,627,009,873.75 | 1,587,560,378.27 | 2.48 |
本报告期 (1-6月) | 上年同期 |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07,446,100.20 | 105,516,222.48 | 1.83 |
营业收入 | 485,651,621.99 | 446,528,038.18 | 8.7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81,264,135.48 | 62,244,560.08 | 30.5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69,920,015.99 | 52,854,828.05 | 32.2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5.01 | 3.99 | 增加1.02个百分点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3887 | 0.2977 | 30.57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3887 | 0.2977 | 30.57 |
2.3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 股
截止报告期末股东总数(户) | 9,078 | |||||
截止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0 | |||||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 ||||||
股东名称 | 股东性质 | 持股比例(%) | 持股 数量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或冻结的股份数量 | |
向朝东 | 境内自然人 | 18.75 | 39,200,000 | 39,200,000 | 无 | 0 |
徐应超 | 境内自然人 | 7.12 | 14,896,000 | 14,896,000 | 无 | 0 |
向星星 | 境内自然人 | 6.98 | 14,602,000 | 14,602,000 | 无 | 0 |
杜庭强 | 境内自然人 | 4.88 | 10,211,600 | 10,211,600 | 无 | 0 |
向朝明 | 境内自然人 | 3.75 | 7,840,000 | 7,840,000 | 无 | 0 |
杨燕 | 境内自然人 | 2.90 | 6,064,100 | 0 | 无 | 0 |
张勇 | 境内自然人 | 2.86 | 5,969,320 | 5,880,000 | 无 | 0 |
吴少萍 | 境内自然人 | 2.49 | 5,200,088 | 0 | 无 | 0 |
应一城 | 境内自然人 | 2.08 | 4,356,180 | 0 | 无 | 0 |
贾登海 | 境内自然人 | 1.87 | 3,920,000 | 0 | 无 | 0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上述股东向朝东与徐应超为舅甥关系、向朝东与向星星为父女关系、向朝东与杜庭强为舅甥关系、向朝东与向朝明为兄弟关系;向朝东、徐应超、向星星、杜庭强、向朝明为一致行动人。公司未知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属于一致行动人。 | |||||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 不适用 |
2.4 截止报告期末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前十名优先股股东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2.5 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6 未到期及逾期未兑付公司债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3.1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11.2万辆和1,025.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6.8%和16.9%。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565.16万元,同比增加8.7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126.41万元,同比增加30.57%。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整车市场持续下滑形势下,公司营业收入有所增长,主要得益于优质的客户结构、过硬的研发实力、先进的制造装备、稳定良好的产品品质及成功的产品结构转型升级所形成的综合竞争优势。具体表现为:一是出口业务收入增长31.70%;二是商用车同步器业务大幅增长;三是大众等客户的部分产品供货比例大幅上升;四是公司部分新项目在报告期内实现量产,弥补了部分老项目销量下跌的影响。公司净利润有较大幅度增长主要系产品成本降低,毛利率增加,同时产品结构变动,毛利率较高的产品收入增加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团队按照董事会的既定战略规划,围绕2020年度经营目标,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市场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逐渐完善汽车传动系统相关产品的布局,差速器、离合器和国际业务均取得重大突破,公司盈利增长点和抗风险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公司加大对大众、麦格纳、法士特、上汽、一汽等优质客户的维护和开发力度,不断丰富和优化自身产品结构,具体情况如下:
1、国内市场
(1)乘用车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在同步器方面获得大众、麦格纳、上汽、一汽、吉利、长安、长城等客户的多个项目订单,差速器方面获得大众、吉利、一汽轿车等项目订单,并获得株齿公司忠诚合作奖。
(2)商用车领域
报告期内,商用车市场回暖明显,公司与法士特、上汽、重汽、采埃孚等客户在商用车同步器领域广泛合作,多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并获得采埃孚项目订单。
随着政府加大基建投资、物流行业快速发展,预计商用车市场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公司将以现有客户和业务为基础,继续拓展商用车领域市场。
(3)新能源汽车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与大众、麦格纳、一汽、上汽、吉利等客户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展了多项合作,涉及隔离环、结合齿、锥齿轮、同步器及差速器等多个产品,部分产品已量产。公司将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领域业务,一方面继续做好已投产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另一方面与客户同步研发新能源汽车传动系统新产品,为公司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2、国际市场
报告期内,公司出口业务取得重大突破,销售额达到7,140.80万元,同比增长31.70%,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上升至14.70%,说明公司已充分具备国际化竞争优势,出口业务将是公司未来最重要的业绩增长点之一。
公司获得麦格纳(欧洲)DCT300、DCT400、HDT400项目主转毂、结合齿的全球独家供货提名信,目前DCT300项目结合齿和主转毂已量产,其他项目正在有序推进;重庆豪能作为福特巴西工厂MX65同步器齿套项目全球唯一供应商,已进入福特全球采购体系;公司将继续加强与采埃孚等客户在商用车领域合作,并与格特拉克、福特等客户就出口业务保持密切联系。
(二)项目建设
1、重点项目建设
报告期内,汽车同步器系统智能生产基地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在顺利完成厂房主体结构建设、同步器车间的规划布局和设备工艺验证工作的基础上,推进了PLM系统的建立。
2、智能化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推进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建设,车间自动化生产工序增加,机器人一体化自动作业增加;技术中心完成了锐起无盘化管理模式,后续所有文件、资料、工装、图纸等全
部后台存放,统一操作界面。
(三)技术创新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持续推进公司转型升级中的技术研发和产品规划,为新业务拓展和公司持续发展奠定基础。2020年1-6月研发费用支出2,140.43万元,同比增长12.64%,获得1项发明专利和6项实用新型专利,开发84个新项目、167个新产品,具体情况如下表:
序号 | 产品分类 | 新项目 | 新产品 |
1 | 同步器系统 | 55 | 122 |
2 | 差速器系统 | 2 | 5 |
3 | 离合器系统 | 2 | 2 |
4 | 其他 | 25 | 38 |
合计 | 84 | 167 |
(四)管理提升
1、信息化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推行OA、ERP、PLM等较为全面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深化公司经营管理全流程建设,对生产车间进行监测与管理,实现数据采集与分析、自动控制、智能决策一体化,实现生产车间数字化和智能化集成。信息化软件涵盖了技术基础资料以及产、供、销、财务全业务链,实现全部业务融合。公司紧扣主业,通过智能制造、信息化建设、精细化管理、持续改进等方式将管理提升与开源节流相结合,实现有效控制成本,提高公司经营效率。
2、人力资源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从知识、技能、职业健康等方面分层次、分专业、分梯队开展培训工作,不断培育挖掘内部人才,完善员工职业晋升渠道。加强与职业院校合作力度,不断引进外部优秀人才。报告期内,长江机械与泸州职业技术学院达成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将为公司稳步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岗员工总数1,459人,博士1人,研究生7人,大专以上学历429人,其中技术团队174人。
3.2 与上一会计期间相比,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发生变化的情况、原因及其影响
□适用 √不适用
3.3 报告期内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况、更正金额、原因及其影响。
□适用 √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