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00057 公司简称:厦门象屿
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一 重要提示
1.1 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半年度报告全文。
1.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
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1.3 未出席董事情况
未出席董事职务 | 未出席董事姓名 | 未出席董事的原因说明 | 被委托人姓名 |
董事长 | 张水利 | 公事 | 陈方 |
董事 | 林俊杰 | 公事 | 陈方 |
1.4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1.5 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无二 公司基本情况
2.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 ||||
股票种类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股票简称 | 股票代码 | 变更前股票简称 |
A股 | 上海证券交易所 | 厦门象屿 | 600057 | 象屿股份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姓名 | 廖杰 | 史经洋 |
电话 | 0592-6516003 | 0592-6516003 |
办公地址 | 厦门市现代物流园区象屿路99号厦门国际航运中心E栋9层 | 厦门市现代物流园区象屿路99号厦门国际航运中心E栋9层 |
电子信箱 | stock@xiangyu.cn | stock@xiangyu.cn |
2.2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万元
本报告期末 | 上年度末 | 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减(%) | |
总资产 | 7,921,829.94 | 6,573,245.78 | 20.5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1,357,442.83 | 1,358,397.77 | -0.07 |
本报告期 (1-6月) | 上年同期 |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
营业收入 | 16,318,781.45 | 12,551,850.30 | 30.0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66,667.91 | 56,447.56 | 18.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45,430.44 | 56,090.31 | -19.0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133,577.34 | -803,544.39 | 不适用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5.56 | 4.98 | 增加0.58个百分点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28 | 0.23 | 21.74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28 | 不适用 |
注:(1)上表中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包含报告期归属于可续期信托贷款和长期含权中票持有人的税后利息6,791.16万元,扣除后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9,876.75万元,计算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等上述主要财务指标时均扣除了可续期信托贷款和长期含权中票及利息的影响。
(2)本报告期因回购股票存在库存股,故产生稀释每股收益,上年同期无。
2.3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 股
截止报告期末股东总数(户) | 48,664 | |||||
截止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0 | |||||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 ||||||
股东名称 | 股东性质 | 持股比例(%) | 持股 数量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或冻结的股份数量 | |
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 | 国有法人 | 54.03 | 1,165,752,723 | 0 | 质押 | 179,110,785 |
云南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聚利33号单一资金信托 | 其他 | 4.40 | 95,019,107 | 0 | 无 | 0 |
全国社保基金五零三组合 | 其他 | 2.78 | 59,999,714 | 0 | 无 | 0 |
厦门海翼集团有限公司 | 国有法人 | 2.33 | 50,226,994 | 0 | 无 | 0 |
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 | 其他 | 1.66 | 35,812,178 | 0 | 无 | 0 |
象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 国有法人 | 1.41 | 30,388,100 | 0 | 无 | 0 |
上海高毅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 | 其他 | 1.39 | 30,000,000 | 0 | 无 | 0 |
广东粤财信托有限公司-粤财信托·粤中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 其他 | 1.16 | 25,069,783 | 0 | 无 | 0 |
鹏华基金-工商银行-鹏华鹏润1号资产管理计划 | 其他 | 0.71 | 15,389,879 | 0 | 无 | 0 |
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 | 其他 | 0.64 | 13,717,700 | 0 | 无 | 0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象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是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未知上述其他各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规定的一致行动人。 |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 无 |
注:公司未知股东持股的托管情况。
2.4 未到期及逾期未兑付公司债情况
单位:亿元
债券名称 | 简称 | 代码 | 发行日 | 到期日 | 债券余额 | 利率(%) |
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2017年公司债券(第一期) | 17象屿01 | 143295 | 2017年 9月15 日至2017年 9月19日 | 2022年 9月19日 | 10 | 5.18 |
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2020 年公司债券(第一期) | 20象屿01 | 163113 | 2020年1月13日至2020年1月15日 | 2025年1月15日 | 8 | 3.95 |
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2020年公司债券(第二期) | 20象屿02 | 163176 | 2020年2月27日至2020年3月2日 | 2025年3月2日 | 12 | 3.65 |
反映发行人偿债能力的指标:
主要指标 | 本报告期末 | 上年度末 |
资产负债率 | 72.49% | 66.84% |
本报告期(1-6月) | 上年同期 | |
EBITDA利息保障倍数 | 3.23 | 3.23 |
三 业务概要
重要内容提示:本期新增了对公司风险管控体系的说明,详见“3.2主要业务及支撑平台”之“(3)准确识别、日趋完善的全面风险管控体系”。
3.1 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
厦门象屿是中国领先的供应链投资运营服务商,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企业,以“立足供应链,服务产业链”作为自己的经营理念,以“打造互利共赢的绿色供应链”作为自己的企业使命。 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行业的集中度持续提升,日趋集成化和专业化,多元综合服务及全产业供应链服务成为产业型客户的核心需求。公司通过整合“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打造“四流合一”的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沿着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服务,为客户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采购分销、门到门全程物流、库存管理、供应链金融、信息咨询等全价值链流通服务,形成具有厦门象屿特色的“产业全链条服务模式”。该模式成功运用到金属矿产、农产品、能源化工等产业服务中,满足了客户“稳定货源、降低成本、控制风险、综合服务”等核心诉求,在实现降本增效的同时促进了全产业链价值的提升,进而分享增值收益。
以服务粮食产业链为例,公司已形成集种肥服务、农业种植、粮食收储、物流运输、原粮供应、粮食加工及农业金融等于一体的服务布局,实现粮食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体系。在产前,公司为农业生产提供种子、化肥、农机、农资等配套服务;在产中,形成“自种+合作种植”双轮驱动的种植业务模式,并进一步探索“产业联盟订单”模式;在产后,依托9大粮食收购、仓储、物流基地和北粮南运物流服务体系,提供粮食收购、筛选、烘干、仓储、运输等服务,为温氏、双胞胎、海大、益海嘉里等大型养殖、饲料和深加工企业提供一体化原粮供应服务。
图1:粮食全产业链服务模式
在服务粮食产业链取得成功后,公司将“产业全链条服务模式”向黑色、铝、煤炭等产业链复制,均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具有细分产业特色的供应链服务产品:
(1)服务黑色产业链方面,在原辅材料采购供应、产成品销售、运输配送、仓储等一条龙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入场监管的方式管控风险,打造出全程供应链管理服务模式。
图2:黑色全程供应链管理服务模式
(2)服务铝产业链、煤炭产业链方面,通过与上下游客户达成战略合作,锁定优质采销渠道,依托大跨度、多环节的物流服务能力开展供应链服务,铝产品跨省流通服务量和煤炭进口量均稳居全国前列。
(3)服务化工产业链方面,为客户提供集采销、资金、物流、衍生品与信息为一体的综合服务,聚酯、塑料等产品业务量位居全国前列。
3.2 主要业务支撑平台
公司致力于构建“四流合一”的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不断强化“物流、科技、风控”的支撑作用。物流方面,已经形成了覆盖全国、连接海外的网络化物流服务体系;科技方面,积极向数智化转型,着力构建智能化信息科技体系;风控方面,始终秉持风控意识、底线思维,全面风险管控体系不断完善。
(1)覆盖全国、连接海外的网络化物流服务体系
公司居2020年中国物流企业50强第2位,2019年全国仓储企业100强第2位,是国家5A级物流企业。
公司通过自有与外协相结合、轻资产与重资产相结合的方式,串联“公、铁、水、仓”,形成覆盖全国、连接海外的网络化物流服务体系,包括贯通中西、串联南北的铁路运输网络,辐射全国的公路运输网络,立足国内主要口岸、延伸至“一带一路”沿线的水路运输网络,覆盖东部沿海、中西部大宗商品集散区域的仓储集群,能够为客户提供高品质、全流程、定制化的大宗商品物流服务和多式联运综合解决方案。
图3:覆盖全国、连接海外的网络化物流服务体系
(2)正在构建、初步成型的智能化信息科技体系
依托海量的业务数据、庞大的客户资源、丰富的应用场景,公司积极向智能化转型,已逐步构建了涵盖决策分析、职能保障、业务运营在内的智能化信息科技体系,通过业务环节可视化、内部运营管控精细化、数据挖掘分析深度化,实现业务模式的优化升级。业务运营方面,已完成采购分销服务平台、智慧物流服务平台的开发建设,包括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集装箱管理、铁路货代、海运货代等模块,并基于此在PC端和移动端开发了采购分销服务门户和智慧物流服务门户,实现了业务流程和客户关系维护线上化,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职能保障方面,通过涵盖财务管控、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风险管理、设备与资产管理等模块的一体化保障体系,不断提升管控水平,对业务运营形成全方位支撑。
产业研究方面,已成立了覆盖金属矿产、农产品、能源化工三大品类的研究团队,拥有超50名专职研究人员,并与知名投研机构建立战略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密切跟踪产业趋势,已完成金属矿产、能源化工、农产品等产业链数据库的搭建,形成数据价值的累积。
决策分析方面,通过企业经营分析系统、客户分析与大数据运营系统,对海量业务数据和庞大客户资源进行有效梳理、分析和深度挖掘,服务公司经营决策,助力战略落地。
(3)准确识别、日趋完善的全面风险管控体系
公司通过多年经营,已建立起完善的风险管控体系,形成具有厦门象屿特色的风险识别及应对手段。
公司牢牢把握住风险管控体系的基础:①将中国广大的制造业企业作为目标客户,构建起稳定的上下游渠道,确保经营需求和客户信用可控;②将“流通性强且易变现”的大宗商品作为主营产品,确保经营产品可通过自有渠道快速变现,保证流动性和高周转;③通过对主要业务板块、主要经营产品进行多维度组合,避免单一业务、单一产品占比过高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在具体业务经营中,公司始终秉持风控意识、底线思维,将风险管理作为核心生产力,目前已形成三道风险管理防线:一线业务部门(第一道)、总部职能部门(第二道)、总部审计部门(第三道)。在各道防线中,公司充分借助智能化信息科技体系、网络化物流服务体系、完善的风险管控制度、专业的风险管控人员,对企业经营风险、客商资信风险、商品价格风险、货权管控风险等进行准确识别和管控,争取确保每笔交易全程风险可控。
图4:业务过程中碰到的主要风险及应对手段 由于大宗商品的交易特点,以及采用期货套保对冲价格波动风险的客观需求,公司在财务指标上体现出“低毛利、高周转、非经常性损益大”的特点。公司借助全面风险管控体系,有效应对各类风险,坏账损失占营业利润的比例逐年降低,归母净利润逐年增长,ROE水平不断提升,风险管控成效不断彰显。
3.3 行业情况说明
(1)后供给侧改革阶段,过剩产能出清,产业竞争格局改善
2019年以来,黑色、煤炭等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入深水区,过剩产能陆续出清,新增产能受到严格管控,产业发展向高质量转型,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竞争格局大幅改善。
以黑色产业链为例,2015年,中信焦炭板块、钢铁板块利润总额分别为-88.99亿元、650.70亿元,亏损严重,随着产业链的整体改善,2018年中信焦炭板块、钢铁板块利润总额分别升至78.78亿元和1,316.17亿元。
上游大宗商品生产企业盈利状况和竞争格局的改善,客观上为向供应链环节释放更多利润创
造了前提,此外,产业集中度的提升将带动供应链服务行业集中度的快速提升,头部供应链企业有望依托更大的竞争优势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2)现代供应链成经济重要抓手,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市场空间广阔
2017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84号),提出了“到2020年,形成一批适合我国国情的供应链发展新技术和新模式,基本形成覆盖我国重点产业的智慧供应链体系,培育100家左右的全球供应链领先企业,中国成为全球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重要中心”的明确目标。纵观2019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内外部风险与挑战并存,国际贸易增长进一步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商务部指出发展现代供应链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抓手,是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是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重要领域。
建设现代供应链已经成为新时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随着国家对供应链行业的日益重视,行业市场空间日益广阔。
(3)新兴科技层出不穷,数智化发展势不可挡,供应链行业迎来机遇与挑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出,未来的全球供应链将呈现很多新的发展趋势,中国应利用好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会,提升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货运经营整合升级、提质增效”;5月,国务院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无车承运人等道路货运新业态”“加快制定出台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办法”以规范“互联网+”物流新业态发展。
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供应链行业新模式、新业态的持续涌现,数智化发展势不可挡,供应链行业迎来机遇与挑战,新兴技术与供应链行业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供应链行业参与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厦门象屿作为领先的大宗商品供应链综合服务商,构建了“四流合一”的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积极探索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在供应链领域的应用,努力在数智化转型的趋势中迎来更大的舞台。
3.4 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体现在五个方面:
(1)渠道和资源整合能力
公司在多年的市场经营中,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产业资源、流量资源。通过与上下游客户、资金提供方、技术支持方、物流服务商等主体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构建了成熟稳定的业务渠道,形成了通过资金优势、产业优势、规模优势和营销渠道优势,整合客户渠道、物流资源、商品流量和信息资源的专业能力。
(2)网络化物流服务能力
近年来,公司通过轻资产整合和重资产持有并重的方式,加强对关键性、稀缺性物流节点的把控,以点带线、以线成面,建起连接国内外产区与销区之间的流通桥梁,形成了网络化物流服务体系。物流服务能力由公路运输、进口清关、港口装卸等基础服务能力发展为集公铁水多式联运、库存管理、国际物流、金融物流于一体的服务能力。
(3)风险管控能力
在多年的市场经营中,公司不断完善风控制度体系、物流管理体系、信息管理系统,持续对宏观经济走势、产业发展动态、商品市场行情进行研究,形成了较为领先的风险管控能力,包括库存管理、在途管理、价格判断、资金运筹、产业研究、客户信用管理、信息化系统等。通过领先的风险管控能力,有效控制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面对的各种风险,同时对外输出服务,协助客户进行风险管理,提高业务粘性,创造增值价值。
(4)专业化的供应链服务团队
公司通过构建供应链价值生态圈,不断汇聚优秀的供应链服务团队,他们运作经验丰富、市场开拓能力强、专业化程度高,对大宗商品市场具有深刻的理解,具备针对客户需求设计专业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的能力。
(5)智慧供应链服务能力
公司始终将信息化、科技化建设作为战略工作重点,积极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了涵盖决策分析、职能保障、业务运营在内的智能化信息科技体系,通过业务环节可视化、内部运营管控精细化、数据挖掘分析深度化,实现公司内外信息资源集成共享和有效利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科技驱动。四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4.1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上半年公司主要经营结果
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32亿元,同比增长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7亿元,同比增长18.11%;净资产收益率5.56%,同比增加0.58个百分点;每股收益0.28元,同比增长21.74%;毛利率1.66%,同比减少1.58%个百分点。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新收入准则影响,将商品控制权转移给客户前产生的物流费用从销售费用核算调整计入营业成本核算。
2020年二季度,受益于网络化物流服务体系支撑,稳固的上下游渠道和客户粘性,核心业务模式复制推广以及服务链条延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3亿元,同比增长37%,环比增长4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3亿元,同比增长33%,环比增长5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入94亿元,季度末资产负债率环比减少1.22个百分点。
1、分行业经营结果
(1)大宗商品采购分销服务
报告期内经营货量超8,700万吨,同比增长21%;实现营业收入1,585亿元,同比增长30%;毛利率1.30%。
金属矿产供应链方面,经营货量约5,000万吨,实现营业收入超1,100亿元,同比增长43%;毛利率1.12%。其中黑色金属供应链经营货量超3,400万吨,同比增长76%,实现营业收入近700亿元,同比增长44%;铝产品供应链经营货量近690万吨,同比增长38%,实现营业收入近220亿元,同比增长64%。
农产品供应链方面,经营货量近580万吨,同比增长29%;实现营业收入超130亿元,同比增长24%;毛利率3.22%。其中粮食供应链经营货量超480万吨,实现营业收入超80亿元,同比
1本段环比变动均指2020年二季度较2020年一季度的环比变动,如营业收入环比增长率=(2020年二季度营业收入-2020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020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00%。
增长均超20%。能源化工供应链方面,经营货量超3,200万吨,同比增长32%,实现营业收入330亿元,毛利率1.15%。其中煤炭供应链经营货量超2,800万吨,实现营业收入超170亿元,同比增长均超30%;化工供应链经营货量近400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57亿元。
(2)大宗商品物流服务
综合物流方面,“中国—印尼”国际物流线路完成运输量366万吨;长江及沿海T型水域运输量524万吨;进口清关量195万吨,同比增长30%,其中塑化产品进口清关量117万吨,位居全国前三位。农产品物流方面,国储粮平均仓储量约940万吨,同比下降12%;在北方港口完成粮食下海量超250万吨,在沿海及长江流域港口完成粮食到达量约200万吨,均居所在港口前列。
铁路物流方面,完成铁路发送量200万吨,同比下降31%;到达量163万吨,同比保持稳定;实现营业收入4.28亿元,同比下降35%。
单位:亿元,%
服务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毛利率(%) | 较上年同期增减(%) |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毛利率 | |||||
大宗商品采购分销服务与物流服务 | 1,611.87 | 1,586.33 | 1.58 | 29.60 | 31.73 | 减少1.59个百分点 | |
其中: | 农产品采购分销服务 | 133.76 | 129.45 | 3.22 | 23.64 | 26.54 | 减少2.22个百分点 |
农产品物流服务 | 3.37 | 1.37 | 59.24 | -29.40 | -29.01 | 减少0.23个百分点 | |
铁路物流服务 | 4.28 | 3.50 | 18.13 | -34.95 | -33.35 | 减少1.97个百分点 | |
综合物流服务 | 19.11 | 17.03 | 10.91 | 13.23 | 15.06 | 减少1.42个百分点 | |
其他 | 17.83 | 17.43 | 2.23 | 81.81 | 85.64 | 减少2.02个百分点 | |
合计 | 1,629.69 | 1,603.76 | 1.59 | 30.01 | 32.15 | 减少1.59个百分点 |
注:大宗商品采购分销服务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新收入准则影响,将商品控制权转移给客户前的物流费用从销售费用核算调整计入营业成本核算。
2、象道物流和象屿农产经营结果
(1)象道物流
象道物流主营铁路物流服务。2020年上半年,象道物流实现营业收入5.78亿元,同比下降42%;净利润0.10亿元,同比下降89%。营业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和高速公路免费政策影响,业务量同比下滑,叠加资产折旧摊销等固定成本支出的影响,导致净利润下降幅度超过营业收入下降幅度。二季度,随着疫情影响减弱和高速公路取消免费政策,象道物流业务量逐步恢复,其中6月份完成铁路发送量40万吨,较2019年6月增长3%;到达量39万吨,较2019年6月增长57%。
(2)象屿农产
象屿农产主营农产品采购分销和物流服务。2020年上半年,象屿农产实现营业收入87.32亿元,同比增长20%;净利润0.92亿元,同比下降31%。营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粮食供应链业务持续放量,贡献营业收入超80亿元,同比增长超20%;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国储粮食平均库存量约940万吨,同比下降12%,仓储管理补贴标准由74元/吨/年下降为66元/吨/年,导致国储粮食业务净利润同比下滑。截至2020年6月末,象屿农产持有玉米现货库存约140万吨。截至目前,象屿农产已拍得国家临储玉米约200万吨。
单位:亿元
公司名称 | 注册资本 | 期末总资产 | 期末净资产 | 本期 营业收入 | 本期 营业利润 | 本期 净利润 | 上年同期 净利润 |
象屿农产 | 21.25 | 158.02 | 38.86 | 87.32 | 1.24 | 0.92 | 1.33 |
象道物流 | 15.00 | 45.50 | 15.81 | 5.78 | 0.12 | 0.10 | 0.95 |
(二)上半年公司开展的重点工作及成效
2020年上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经济承压、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的外部宏观环境,公司坚守“为中国制造业提供全方位供应链解决方案”的战略定位,着力推动以下重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1、夯实平台化,核心业务模式复制推广显成效
一是依托粮食全产业链服务模式,勇担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重任。报告期内开展自种+合作(含订单)种植面积超170万亩,同比增长65%;以轻资产运作方式在辽宁、吉林、内蒙古原粮产区增设13家外围合作库点,完善“产地收购+临储拍卖收购+临港收购”的原粮收购模式,粮源覆盖地进一步扩大;在华南、华东、西南地区原粮销售市场的基础上,新增河南、山东等地,打开华北区域销售市场;加大水稻收储力度,2019-2020产季完成水稻收储量超50万吨,同比增长70%,报告期末国储库存约900万吨,其中水稻占比超50%,库存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是聚焦核心生产型钢厂客户,复制推广“全程供应链管理服务”模式,新开拓“西王特钢”项目,为客户提供从原辅材料采购供应至产成品分销的全价值链流通服务。报告期内“全程供应链管理服务”项目为公司贡献营业收入近500亿元,同比增长超40%。
三是抓住国家建设“交通强国”的战略机遇,复制推广“大型基建项目工程物资一体化供应”模式,先后中标深圳地铁、厦门地铁、京秦高速公路等30余个基建项目。
四是依托物流优势,在铝产品内贸业务基础上,拓展铝土矿、氧化铝进口和铝制品出口业务,形成稳定的铝产品国际采销渠道;聚焦下游终端电厂和上游优质矿山资源,在巩固煤炭进口业务优势的基础上,加大力度拓展内贸煤业务,煤炭业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五是获得福建省首批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格,成功切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心企业供应体系,为公司石化供应链、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的延伸和拓展打下坚实基础。
2、强化网络化,多式联运全程服务能力再提升
一是持续整合资源,与中远海体系船公司、招商系港口、北部湾港口、日青连港口全面战略合作,与公司自有的铁路物流体系连接,提升多式联运服务能力,报告期内北粮南运实现运量超250万吨,氧化铝跨省流通实现运量超130万吨,北煤南运实现运量超400万吨。
二是持续完善铁路物流网络,在象道物流总部设立营销中心,在陕西宝鸡、山东滨州、内蒙古临河等地设立营业网点,提升获客能力,新开发“内蒙古临河-天津”“陕西宝鸡、彬县-云贵川”“广西防城港-四川”“山东滨州-新疆昌吉”等铁路运输线路;上线设备管理系统,加强整体设备的运营调控,提高使用效率。
三是成立网络货运平台运营主体“天津象屿智运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并与天津东疆保税区签约,与头部物联网科技企业G7合作开发系统,搭建智能化的公路运输资源整合平台,进一步完善“公铁水仓”的网络化物流服务体系。
3、拓展国际化,一带一路沿线业务布局再突破
一是组建国际化战略工作组,制定国际化业务拓展方案,强化顶层设计和组织保障。
二是聚焦煤炭、铁矿石等核心产品,进出口业务逆势增长,报告期内进出口总额达41.3亿美元,同比增长33%,其中进口34.3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43%。
三是围绕“象屿集团印尼250万吨不锈钢冶炼一体化项目”,开发配套供应链服务,完善在东南亚及“一带一路”沿线的物流网络布局,做大做强在东南亚地区的不锈钢产业供应链业务。报
告期内该项目为公司带动营业收入超20亿元,“中国-印尼”国际物流线路实现运输量366万吨。此外,公司还开拓了“中国-越南”物流线路,拓展了俄罗斯、中亚至国内沿海口岸、内陆加工集中区的精品班列,累计发运48列。
4、发力数智化,迈向智慧供应链服务新阶段
一是与京东数科、蚂蚁金服、G7等头部企业积极互动,在物联网、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加强合作,推动供应链行业数字化转型,目前已有4家数字化仓库通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审核,并荣获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企业中期“优等”评价。二是前期开发的智慧供应链服务平台,主要业务均完成上线,逐步实现了业务的线上化、可视化跟踪。三是依托专业的产业研究团队和海量的上下游信息,对价格走势和产业风险进行预警,积极应对了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对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为业务的稳健经营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5、履行社会责任,彰显国企担当
一是对内快速反应,抵御疫情冲击,多措并举复工复产,半月内公司总部及主要区域公司复工率即达90%以上;对外充分发挥自身供应链优势积极抗疫,为厂商提供生产防护物资原辅材料供应服务,累计超6,300万元;响应政府号召,累计为租户减免租金近2,500万元;公司及员工捐赠防疫物资和善款金额合计近500万元,公司员工广泛参与到各类疫情防控志愿活动中,累计时长达1,231小时。
二是报告期内公司累计缴纳税收约13亿元,并向甘肃省临夏州进行消费扶贫和爱心捐款,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三)下半年公司主要经营计划
一是聚焦核心市场、核心产品与核心客户,继续复制推广“全程供应链管理服务模式”、“大型基建项目工程物资一体化供应模式”。
二是完善“粮食全产业链服务模式”,做好约200万吨临储拍得玉米的结算和出库工作,针对新产季到来,做好合作种植回粮,以及粮食收储、收购、烘干、仓储、运输、配送、粮食银行等粮食产后服务工作。
三是持续推动与外部优势物流企业的战略合作,加速关键物流节点拓展。推动收购西北地区铁路货运场站项目落地,以及上海宝山、厦门前场等地冷链物流仓库项目落地,夯实物流多式联运服务平台。
四是持续加大数智化建设力度,与头部科技企业密切合作,加快项目落地,力争在网络货运、智能仓库、仓单流转、供应链金融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五是继续做好“象屿集团印尼250万吨不锈钢冶炼一体化项目”的供应链服务,夯实“中国-印尼”“中国-越南”物流线路;对标国际一流企业,提升国际竞争专业能力,围绕一带一路,全力推动国际化业务。
4.2 财务报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
1、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变动分析
单位:万元
科目 | 本期数 | 上年同期数 | 变动比例(%) |
营业收入 | 16,318,781.45 | 12,551,850.30 | 30.01 |
营业成本 | 16,048,569.48 | 12,145,088.09 | 32.14 |
销售费用 | 60,429.53 | 189,871.22 | -68.17 |
管理费用 | 30,192.75 | 28,194.09 | 7.09 |
财务费用 | 71,621.62 | 63,285.58 | 13.17 |
研发费用 | 638.69 | 276.36 | 131.1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133,577.34 | -803,544.39 | 不适用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1,165.35 | 75,329.72 | -85.1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277,964.89 | 612,601.84 | 108.61 |
税金及附加 | 11,740.75 | 7,434.69 | 57.92 |
投资收益 | 9,678.80 | -6,990.26 | 不适用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4,105.13 | -2,629.11 | 不适用 |
信用减值损失 | 1,799.87 | -3,902.82 | 不适用 |
资产减值损失 | -190.06 | -14,273.05 | 不适用 |
营业外收入 | 5,078.57 | 8,042.02 | -36.85 |
营业外支出 | 2,281.88 | 647.36 | 252.49 |
营业收入和成本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公司深化供应链综合服务,黑色金属、铝产品、煤炭的业务量增加。
销售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执行新收入准则,控制权转移给客户前的物流费用从销售费用核算调整计入营业成本核算。
研发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公司信息化建设的研发投入增加。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进一步深耕核心产业链的供应链综合服务,业务规模扩大。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上年同期退出信托计划导致现金流入增加。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本期发行超短期融资券、公司债券较上年同期增加。
税金及附加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本期出口关税增加。
投资收益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本期期货套保业务投资收益增加。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本期持有的期货套保合约公允价值变动盈利较上期增加。
信用减值损失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本期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减少。
资产减值损失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本期存货跌价损失减少。
营业外收入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本期收到政府补助及违约赔偿金减少。
营业外支出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发生抗疫物资捐献支出及违约赔偿金增加。
2、资产负债表变动分析
单位:万元
项目名称 | 本期期末数 | 上年同期期末数 | 本期期末金额较上年同期期末变动比例(%) | 情况说明 |
货币资金 | 953,152.79 | 728,967.62 | 30.75 | 主要是本期末时点性供应链业务销售回笼资金增加。 |
交易性金融资产 | 144,556.84 | 47,645.23 | 203.40 | 主要是本期末时点性资金存量盈余增加,通过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提升资金收益。 |
衍生金融资产 | 22,264.57 | 16,898.31 | 31.76 | 主要是本期贵金属合约浮盈增加。 |
应收票据 | 929.10 | 不适用 | 主要是本期到期托收的承兑票据增加。 | |
应收账款 | 988,295.19 | 576,893.30 | 71.31 | 主要是本期供应链业务规模扩大,采用赊销结算的业务增加。 |
应收款项融资 | 76,743.24 | 51,690.59 | 48.47 | 主要是本期使用银行承兑汇票和信用证结算的业务增加。 |
合同资产 | 93,749.60 | 不适用 | 主要是根据新收入准则的实施要求建造合同形成的已完工未结算资产重分类至本科目。 |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 12,624.88 | 2,845.86 | 343.62 | 主要是信托计划转到一年内到期。 |
其他流动资产 | 342,464.15 | 180,692.78 | 89.53 | 主要是本期新增短期理财产品以及象晖能源向股东按股比提供财务资助。 |
长期应收款 | 193.76 | 4,224.99 | -95.41 | 主要由于分期收款销售业务按期收回款项。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 | 1,552.08 | 10,548.63 | -85.29 | 主要是信托计划转到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
其他非流动资产 | 55,717.21 | 40,164.12 | 38.72 | 主要是预付投资款增加。 |
交易性金融负债 | 102,551.89 | 75,063.28 | 36.62 | 主要是本期增加贵金属租赁合约。 |
衍生金融负债 | 33,090.13 | 20,240.28 | 63.49 | 主要是本期末持有的期货及远期结售汇合约的浮亏部分较上年同期末增加。 |
应付票据 | 746,901.79 | 573,022.23 | 30.34 | 主要是供应链业务优化结算方式,较多使用票据支付货款。 |
应付账款 | 794,686.03 | 487,320.11 | 63.07 | 主要是供应链业务优化结算方式,较多使用信用证支付货款。 |
预收款项 | 1,989.70 | 622,493.56 | -99.68 | 主要是根据新收入准则的实施要求,预收款项重分类至“合同负债”。 |
合同负债 | 694,022.39 | 不适用 | ||
应付职工薪酬 | 46,008.38 | 34,925.45 | 31.73 | 主要是绩效奖金计提增加。 |
应交税费 | 23,527.11 | 17,970.18 | 30.92 | 主要是本期随着业务规模扩大和盈利增加,应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相应增加。 |
其他应付款 | 67,279.97 | 137,226.40 | -50.97 | 主要是归还控股股东借款。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 135,154.36 | 70,868.09 | 90.71 | 主要是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增加。 |
其他流动负债 | 269,202.29 | 4,458.60 | 5,937.83 | 主要是本期新发行超短期融资券,以及因实施新收入准则将原预收账款中增值税部分重分类至“其他流动负债”。 |
应付债券 | 299,285.20 | 99,709.93 | 200.16 | 主要是本期新发行公司债券。 |
预计负债 | 494.08 | 36.88 | 1,239.74 | 主要是船舶售后服务增加计提预计负债。 |
递延所得税负债 | 18,780.26 | 9,246.65 | 103.1 | 主要是长期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差异增加,以及本期末交易性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增加。 |
其他非流动负债 | 84,646.03 | 159,037.74 | -46.78 | 主要是向控股股东的长期借款已归还。 |
库存股 | 7,853.46 | 不适用 | 主要是本期公司回购股份。 | |
其他综合收益 | 3,604.86 | 1,628.73 | 121.33 | 主要是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增加。 |
盈余公积 | 19,512.60 | 12,407.10 | 57.27 | 主要是计提法定盈余公积。 |
4.3 投资状况分析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投资额 | 91,520.08 |
投资额增减变动数 | 24,498.37 |
上年同期投资额 | 67,021.71 |
投资额增减幅度(%) | 36.55 |
被投资公司的名称 | 主要经营活动 | 本期投资额 (万元) | 公司占被投资公司的权益比例(%) |
象屿炜杰(山东)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批发和零售业 | 5,100 | 51 |
梁山象屿供应链有限责任公司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900 | 90 |
天津象屿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批发和零售业 | 20,000 | 100 |
江苏象屿物产有限公司 | 批发和零售业 | 2,333 | 70 |
天津象屿智运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2,500 | 100 |
浙江亿象更新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批发和零售业 | 2,793.44 | 100 |
福清胜狮货柜有限公司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400 | 100 |
厦门象屿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 批发和零售业 | 11,000 | 100 |
香港拓威贸易有限公司 | 批发和零售业 | 10,250万港元 | 100 |
厦门象屿易联多式联运有限公司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255 | 51 |
厦门象屿报关行有限公司 | 批发和零售业 | 13.93 | 100 |
厦门象明投资有限公司 | 批发和零售业 | 11,951.10 | 90 |
厦门特贸象屿发展有限公司 | 批发和零售业 | 339.38 | 100 |
注:(1)按2020年6月30日的汇率进行计算,1港元=0.9134元。
(2)以前年份注册成立的部分公司于2020年到资2.46亿元(其中涉及汇率换算的按2020年6月30日的汇率进行计算)。
(3)2020年上半年黑龙江象屿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注销;浙江象屿金伟晖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15家公司正在清算中。
4.4 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1、主要子公司情况
单位:亿元
公司名称 | 业务性质 | 注册资本 | 期末 总资产 | 期末 净资产 | 本期 营业收入 | 本期 营业利润 | 本期 净利润 | 上年同期 净利润 |
厦门象屿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法人) | 大宗商品采购供应及综合物流 | 50.46 | 285.62 | 105.11 | 309.57 | 8.80 | 8.05 | 3.50 |
福建兴大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法人) | 大宗商品采购与供应 | 5.00 | 60.09 | 8.50 | 258.75 | 2.44 | 1.81 | 1.21 |
2、主要子公司经营业绩与去年同期报告期内相比变动较大的情况说明:
公司名称 | 变动原因说明(变动30%以上) |
厦门象屿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法人) | 主要是本期扩大经营规模,盈利能力提升,且收到下属投资企业的利润分红增加。 |
福建兴大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法人) | 主要是本期加强与核心客户的合作,业务规模增长,营业利润增加。 |
4.5 与上一会计期间相比,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发生变化的情况、原因及其影响
√适用 □不适用
详见半年度报告全文“第十节 财务报告”之“五、重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之“47.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
4.6 报告期内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况、更正金额、原因及其影响
□适用 √不适用
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张水利2020 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