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蓝晓科技:2019年年度报告摘要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0-04-29

证券代码:300487 证券简称:蓝晓科技 公告编号:2020-032债券代码:123027 债券简称:蓝晓转债

西安蓝晓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未提出异议。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次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本报告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情况:公司本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由变更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 适用 √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普通股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未来实施2019年年度权益分配方案时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每10股派送现金股利2.5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 适用 √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

股票简称蓝晓科技股票代码300487
股票上市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张成贾鼎洋
办公地址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135号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135号
传真029-88453538029-88453538
电话029-81112902029-81112902
电子信箱pub@sunresin.compub@sunresin.com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一)主要的业务及经营模式

1、主要业务

吸附分离技术是众多工业领域所需的基础技术,是一种可实现高效提取、浓缩和精制的重要化工分离手段,在下游生产过程中起到分离、纯化的作用,在生物医药、金属、食品、环保、化工和水处理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公司主营业务是特殊应用领域的吸附分离材料以及以吸附材料为核心形成的配套系统装置,由此创新发展而来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公司产品主要应用工业领域包括:金属、环保化工、生物医药、食品等工业领域。公司结合自身的材料、应用工艺和系统装置三大技术优势,提出的吸附分离技术服务模式,开创了行业新的商业模式,截止目前是国内外唯一能够依靠自主知识产权提供材料、设备和综合服务的吸附分离服务供应商。公司在近二十年的发展中,以特殊应用领域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优势,引领行业发展,开创了包括头孢酶法生产、氧化铝拜耳母液提镓、盐湖卤水提锂、中低压色谱提取工业大麻、固相载体用于多肽药物纯化等诸多的新应用领域。

2、经营模式

(1)销售模式:公司产品应用于不同工业领域,行业跨度大,生产工艺和应用条件差异大,对产品与客户生产工艺的匹配度要求很高。为保证销售的针对性,采取了将技术支持与服务贯穿于售前、售中、售后全过程的技术营销模式。技术营销体系主要由市场部、应用部、研发部和系统工程部等组成。市场部负责产品销售、商务谈判、合同、客户维护等工作;应用部负责售前方案设计、售中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研发部主要负责吸附分离材料合成,应用技术开发;系统工程部主要负责系统装置的设计、生产与调试等技术支持。

(2)采购模式: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均由公司自行采购,具体采购模式为公司采购部向国内厂商及经销商采购。公司主要原材料,如苯乙烯等均为大宗石化产品,市场价格透明、标准统一。公司通过考察、筛选形成供应商名单。采购部根据生产计划,从供应商名单中经过谈判确定最终供应商。货物到厂后,由质检部验收,合格品入库,按合同执行。不合格品实行退换货。公司定期对供应商的供货质量和价格进行核查和评估,适时调整供应商或相应的合同条款。

(3)生产模式:公司生产管理由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领导,原则上以销定产,根据销售计划制定出一段时期内的生产计划,按照内部管理流程和沟通机制,组织协调采购、质检、生产车间等相关部门协作完成生产。生产过程要求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国际通用标准,符合环保、安全、职业健康方面的各项法规政策。按照国家和企业质量管控体系、特定行业标准、国际标准等完成生产任务。

(二)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1、下游领域的市场需求导向是外在驱动因素

作为一种普适性的分离手段,吸附分离技术适用于诸多应用领域,公司提供的吸附分离材料及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金属、食品、环保、化工和水处理等领域。其中金属板块、生物医药板块和环保化工等板块已形成稳定的核心业务组成部分。

在金属板块,金属镓行业景气度维持较好,盐湖卤水提锂需求快速增长,镍等其他金属品种带来较好的发展机会。

报告期内,金属镓得益于价格回升和需求增加,行业开工率和产量维持较高水平。2019年,国内金属镓累计产量达到336吨,全年产量维持稳定,行业的整体开工率维持较高的水平。2019年来,金属镓的市场价格一直位于1000元/kg以上,高于行业的整体生产成本。随着新能源领域、芯片半导体的旺盛需求,带动了砷化镓、氮化镓元器件需求释放,推动上游原生镓的用量增加,市场新增投资动力明显,拉动了吸附分离技术的应用需求,给公司带来较好的市场机会。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近221万辆,增幅超过10%,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从2018年2.1%提升至2019年的2.5%。基于中国市场和特斯拉的销量冲高,2019年,纯电动乘用车市场份额达到74%。2019年,全国动力电池产量总计85.4 GWh,同比增长21%,全年累计销量为75.6GWh,同比增长21.4%,整体形势积极。下游快速增加的需求,驱动锂新产能规划增加,随着技术进步,盐湖卤水资源开发得到保障,将加快盐湖卤水提锂新增产能的落地,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原料支持。动力电池产业持续快速发展,镍、钴等重要的动力电池原料、以及使用后废旧电池回收资源化利用领域,将有较大的发展机会。

金属镍需求稳定增长,长期将受益于三元材料镍需求释放。2019年全球矿山金属镍产量260.96万吨,同比增加9.28%,其中红土镍矿产量增长多于硫化镍矿,截至2019年底,红土镍矿在全球镍矿供给中占比超过65%,预计未来这一比例还将继续提高。镍矿供给结构的变化,是由于镍铁、镍盐产能的持续扩张,其原料均是以红土镍矿为主,而且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推动锂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增加对镍钴资源的需求。在红土镍矿开发中,湿法路线工艺逐步成熟将成为未来的主流技术路线,给吸附分离技术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

在医药领域中,原料药抗生素领域需求企稳回升,生物药市场增幅明显。

原料药方向,抗生素行业自限抗政策之后一直低位平稳。报告期内,国家环保政策趋紧导致产业集中度加大,市场份额重新分布;去库存带来需求回暖,人用抗生素和兽用抗生素价格明显回升,进而带动增加头孢系列和酶载体系列产品的需求。

生物药方向,高端生物药尤其是大分子药物快速发展,全球前十大重磅药物多数是大分子药物,用于增强抵抗力的多肽蛋白类药在近期出现冠状病毒防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后续带来持续的需求释放,带动用于单抗、重组蛋白、疫苗等生物药领域的层析填料需求,用于多肽药物的固相合成载体将迎来快速的发展机会。同时,本次冠状病毒防疫中,检测带来核酸领域需求,同时也增加了吸附分离技术的创新应用。在植物有效成分领域,伴随着欧美等国家逐渐放开CBD有效成份的使用范围限制,该品类的技术需求逐步释放,推动公司产品技术在该领域的订单增长。

在超纯水领域,核能及电子领域对超纯水纯度要求较高,而树脂吸附法是目前唯一能够达到PPB和PPT级别的制备方式,树脂材料也正伴随这两个应用场景迅速成长。受制于技术方面的限制,目前在核电、芯片、面板等行业的纯水制备核心材料均为国际垄断。随着均粒技术突破,公司将打破国际垄断成为该领域的核心参与方之一,保障国家产业安全。

半导体产业的兴起为电子级超纯水市场创造巨大空间。2016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启动一批面向2030年的重大项目,第三代半导体被列为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根据美国半导体协会数据,2018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总额为4688亿美元,同比增长13.7%。Technavio预计全球半导体用电子级超纯水市场预计将在2018~2022年间复合年增长率达8%,预计2022年将增长至41.7亿美元。

在环保领域,国家环保政策持续趋严,带来工业废水的资源利用和达标排放需求,下游市场容量增速放大,进一步推动公司在该领域的发展。大气污染治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机废气处理、二氧化碳捕捉等领域将迎来快速的发展机遇。在国际市场,由于公司产品和技术在创新和综合技术服务方面对终端客户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已经建立了较好的国际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作为吸附分离技术整体服务的供应商,公司为客户提供集材料、设备和工艺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该模式更加适用于技术含量高、创新要求明显的下游领域。国际客户,尤其是新兴国家和地区的客户对这一模式接受程度高。公司在土耳其市场,实现了整线输出,完成国外安装、调试,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在印度实现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连续离交设备整线输出。新的吸附分离技术通过在国内市场的成熟应用,快速向国外拓展,实现了国内与国际联动,大大地助推国际化。系统装置方面,与材料匹配更优、专业化的、自动化控制的系统装置更加符合那些新兴应用领域的龙头企业的需求,因此,随着吸附分离材料向各应用领域的深度发展,系统装置和解决方案模式得到较快发展。在拜耳母液提镓,盐湖提锂,红土镍矿提镍等较大规模的项目中,自主知识产权的连续离交系统装置与材料的深度结合,对下游应用领域的产品促进,产线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经济效益的保障,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2、行业格局的变化以及产品技术进步推动增长是内在驱动力量。

行业格局的变化给公司提供发展机遇。面对国内环保安全管理政策持续趋严,国内行业原有小产能、落后产能逐步向先进制造水平的产能集中和结构调整。国际上,大型跨国公司的业务调整,产能波动,以及国家和地区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等,带来良好的市场窗口期。以公司为代表的国内优质产能,将以现代化的高水平制造能力参与全球产能竞争,在行业全球格局调整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技术创新,通过盐湖卤水提锂领域重大项目的实施投产,扩大了吸附分离技术的应用空间,是行业应用创新的典型示范。在金属镓和锂的基础上,公司还积极推动吸附分离技术在镍、钒等金属以及生物药、系统集成等领域的创新应用。通过提升硬件水平、团队技能和资金投入,强化自主研发能力。系统集成技术服务模式趋向多元化,技术水平稳步提高,引领行业发展趋势,得到国内外客户的认可。通过业务领域拓展、模式创新和国内外市场开发的相互促进,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带来稳定业绩增长,进而持续推动公司创新发展。

(三)公司所处行业分析

吸附分离技术主要是在多组分液相环境中选择性分离特定组分,是工业领域的一项基础技术;是下游客户提质增效、成本控制、减排资源化的重要手段;是新一轮高技术发展中的支柱技术。公司定位于在吸附分离技术领域的创新制造和创新应用,包括材料、工艺、系统集成以及技术服务。

随着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国内格局趋于调整,行业低端生产能力生存空间被压缩,逐步向高水平产能升级,且集中度趋高。行业面临快速全球化趋势,欧美国家的参与者向低成本、高成长区域进行产能转移,如印度等,生产能力逐步靠近市场需求。来自新兴国家的市场需求驱动所在地的参与者进步迅速,全球市场互相渗透,以及采购体系和生产基地布局全球化趋势明显。

下游成熟领域市场稳定增长,新兴领域带来新需求。离子交换树脂行业起源于工业水处理,随着技术进步,逐步拓展至食品、环保、化工、湿法冶金、生物医药等诸多领域。伴随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吸附分离技术在食品、环保、化工等传统领域市场需求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尤其是来自新兴国家和地区产

业升级带来的市场需求增速较好。新兴技术进步和产业带来多个细分领域的新需求。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动力汽车推动锂、镍、钴的需求增加,带来该类资源开发和回收产业的新技术创新。在半导体、电子元器件行业,产业升级要求产品品质提升,对纯化技术提出更高要求。新兴领域对分离、纯化技术更高、更细分的技术要求将引导行业逐步向定制化、系统装置和集成服务模式发展。新技术快速爆发式进步,带来更大、更尖端需求,对拥有技术创新和快速响应机制的企业将迎来巨大的机遇。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 是 √ 否

单位:元

2019年2018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17年
营业收入1,011,930,329.55631,986,783.7360.12%444,242,473.3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1,290,892.32143,233,818.3575.44%93,185,662.6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6,516,526.21139,706,395.4776.45%68,300,706.7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6,995,979.7919,622,371.65-339.50%76,772,712.55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1.240.7174.65%0.46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1.160.7163.38%0.46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2.75%16.29%6.46%12.19%
2019年末2018年末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2017年末
资产总额2,253,488,661.451,857,544,195.9221.32%1,059,855,286.3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61,350,613.89946,302,844.1433.29%812,231,461.96

(2)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245,421,346.21302,939,019.06301,793,209.50161,776,754.7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206,758.1485,845,833.3488,305,321.9020,932,978.9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6,108,743.0185,594,017.8887,850,371.5816,963,393.7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1,300,013.33-20,658,973.77-17,919,934.8532,882,942.15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 是 √ 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12,690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普通股股东总数14,963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0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0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股东性质持股比例持股数量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质押或冻结情况
股份状态数量
寇晓康境内自然人24.97%51,600,00038,700,000

田晓军

田晓军境内自然人16.55%34,200,00025,650,000质押1,134,000
高月静境内自然人13.21%27,300,00020,475,000
苏碧梧境内自然人1.98%4,087,7004,087,700
关利敏境内自然人1.75%3,619,2003,144,075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四组合境内非国有法人1.59%3,280,2500
富国基金-工商银行-富国基金多策略6号资产管理计划境内非国有法人0.99%2,049,2360
中国工商银行-融通动力先锋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境内非国有法人0.97%2,000,0000
中国工商银行-浦银安盛价值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境内非国有法人0.93%1,931,8000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浦银安盛增长动力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境内非国有法人0.87%1,806,1000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寇晓康先生、高月静女士系夫妻关系,构成关联方及一致行动关系。公司未曾知悉其他股东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规定的一致行动人。

(2)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5、公司债券情况

公司是否存在公开发行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且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未到期或到期未能全额兑付的公司债券否

(1)公司债券基本信息

债券名称债券简称债券代码到期日债券余额 (万元)利率
可转换公司债券蓝晓转债1230272025年06月10日33,986.25第一年0.5%、第二年0.7%、第三年1.3%、第四年2.0%、第五年2.5%、第六年3.0%
报告期内公司债券的付息兑付情况报告期内“蓝晓转债”发行尚未满一年,并未发生付息情况

(2)公司债券最新跟踪评级及评级变化情况

本次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经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评级,根据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

限公司出具的信用评级报告,公司主体信用等级为A+,本次可转换公司债券信用等级为A+,评级展望为稳定。

(3)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近2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项目

项目2019年2018年同期变动率
资产负债率43.19%47.86%-4.67%
EBITDA全部债务比98.81%51.56%47.25%
利息保障倍数19.934.56-42.42%

三、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1、报告期经营情况简介

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2亿元,同比增长60.12%;毛利率49.83%,同比增长8.61个百分点;归母公司净利润2.51亿元,同比增加75.44%。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稳健,业绩指标增速明显;高标准新建产能已经分期投产,尤其是均粒技术的突破,将进一步增强竞争力,产能布局已基本实现;国际化进程从多路阀技术收购到国际人才引进,国际化战略已务实推进;可转债和股权激励实施,保障公司快速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匹配;坚持持续创新和精细管理,保持长期稳定高水平发展。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情况分析如下:

1.已有领域保持稳定增长,创新应用领域和业务模式加速业绩增长。

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2亿元,同比增长60.12%。除已有各业务板块的销售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外,新的应用领域和业务模式带来销售业绩大幅增长。其中,盐湖卤水提锂领域的技术和产业化实现,采取材料+设备+服务的业务模式,对业绩促进明显。以材料和设备的系统集成业务模式进入新兴领域,有助于整体解决应用领域客户所需,帮助客户快速抢占行业先机,但同时对自身的创新速度、产业化能力、生产/技术/服务的综合能力有极高要求。集成服务模式大大提升自身的收入水平,因而具有模式的优越性。报告期末,在手订单中尚未结算的非材料订单4亿元以上,进一步表明客户对于集成业务的认可和信任。

报告期毛利率49.83%,较上年同期增长8.6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高毛利率产品占比增加。其中,系统装置类毛利率51.58%,实现销售收入4.69亿元,同比增加202.31%。固相树脂类毛利率69.16%,营业收入同比增加78.60%。新的领域、设备和服务等业务的开拓,改变销售产品结构,提升了毛利率水平。稳定的高毛利率体现了公司产品的高端水平和持续升级能力。

报告期实现归母公司净利润2.51亿元,同比增加75.44%。主要来自于销售收入大幅增长,销售收入中创新产品结构的优化,以及系统集成业务模式的发展,装置类业务收入占比大幅提升,报告期占比达到

46.33%。净利润增幅大于销售收入增幅,表明公司产品结构趋优,内控良好。

2. 盐湖提锂领域多方位布局,实现行业的可持续拓展。

截至目前,藏格项目已完成8条线的运行调试并取得客户验收确认,其余生产线将按客户的实施计划稳步推进;锦泰一期3000t/a项目已建成投产,目前正在持续运行和工艺优化。五矿项目已完成安装,并调试成功,运行数据良好,即将启动验收。美国中试项目按照计划持续推进。同时,在锂盐行业,公司还积极跟进其他应用机会,比如在国外拓展和矿石提锂领域精制除杂环节的应用机会,报告期内获得千万元以上的订单。

公司将盐湖提锂领域的藏格项目、锦泰项目列为年度重点项目,集中优势资源保证项目建设按进度、保质保量完成。公司提供的材料+设备+服务模式特别适合资源开发型项目,能够综合解决客户的技术问题,实现整线的快速建设,并能保障产品生产指标,有利于客户快速实现经济效益,同时通过采取综合的高技术集成,有利提升下游领域的行业技术水平。整体服务模式对公司综合实力和技术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对

公司的业绩促进非常明显。

公司通过锦泰项目获得整线运营和持续技术升级的创新平台,通过不断技术升级优化和成本控制,持续强化该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公司以大项目产业化为契机,集合材料、应用、设备和市场方面人员,针对不同品位盐湖进行研发和市场开拓,目前技术和市场拓展已覆盖低、中、高品位盐湖,锂盐精制除杂,以工业化或中试等方式,不同程度地验证公司系统集成方案的技术优势。在市场区域上,除了积极开拓国内各盐湖资源,也积极拓展海外盐湖区域。南美洲盐湖资源丰富,但存在语言、时差、技术标准等差异,推广难度以及项目落地实施也存在相当大困难。公司以灵活模式与区域伙伴合作,实现技术服务本土化,快速覆盖大部分盐湖资源,已向国外客户提供包括卤水实验,工艺设计,中试以及大型技术方案设计等十几家。美国等北美区域,通过子公司PuriTech已成功开发大型盐湖客户,获得数百万元人民币中试订单,进而有望获得后续大型订单。

在盐湖领域,公司通过重点大型项目的实施,实现集成技术的产业化验证;在此基础上,不断更新产品技术,做到行业需求全覆盖;同时,广泛开拓国内国外市场,通过不断的客户开发,保持该领域的持续效益贡献。

3. 高标准新产能逐步投产,已完成科学合理的产能布局。

高陵新材料基地一期已完成建设并投产。蒲城新材料基地一期进入试生产。新的材料基地均采用标准设计建设,全自控密闭厂房。基地自身废水废气处理系统采用行业最先进处理技术,以及自有知识产权技术投入,完全满足基地长期发展的处理要求。

通过新的生产基地,公司将拥有行业最全的生产线品类,覆盖了吸附分离材料全部的主要生产工艺,从而实现离子交换、吸附、螯合、催化、色谱、多肽、琼脂糖、均粒等所有主品类的生产,以及特殊后处理包括:食品,医药,超纯级别等。应用领域也将从原有的生物制药、植提、金属、环保、化工等,扩展到超纯水、甜味剂、色谱等更多领域。

高陵蓝晓和蒲城蓝晓在品类上互相加强和补充,形成互相促进提升的产能布局。蒲城蓝晓在大应用品种吸附分离材料的生产方面,尤其是在电子级和核级超纯水、色谱等领域,在公司以自主知识产权突破高端吸附分离材料的底层关键技术,实现均粒白球量产的基础上,将会突破几个领域中,长期被国外产品所垄断的产业格局,实现进口替代,保障我国产业技术安全性,这在当前国际趋势下,尤其具有产业意义。

鹤壁蓝赛已取得树脂资源化经营许可资质,公司将拥有规范正规的废旧树脂处理渠道和资源化再利用资质,成为国内行业唯一的树脂研发、生产、销售和资源回收再利用的全产业链服务商,向客户提供更多增值服务,促进吸附材料销售,增加公司客户粘性和延伸业务链。未来鹤壁蓝赛将依托公司吸附分离技术优势,进一步实现多个单品的固废资源化回收,在目前资源日益成为国家战略时期,资源的循环利用具有产业重要意义。

公司新的生产线已陆续投产,预计今年全部产能近3万吨,完全满产后能够实现超过5万吨产量,保障了未来3-5年的产能发展需要,也充分保障了高端产品的个性化量产能力,夯实了公司高质量快速发展的基础。

4. 国际化措施已落地,迈入快速增长期。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比利时和爱尔兰多路阀技术公司的收购,其独有技术与阀阵式连续离子交换技术形成优势互补,将有效增加系统装置的产品品种,实现高端装备制造的输出,为客户提供更多样的解决方

案。截止目前,多孔阀已为公司在国内的客户提供多套小型多孔阀技术设备系统,进行国内市场配套,以及在五矿盐湖项目大型应用得到一次调试达标,为下一步在盐湖提锂领域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同时还充分利用自身原有的渠道和品牌知名度开拓市场和新兴领域,成功实现盐湖提锂等多个领域的市场订单。公司增强与行业国际顶级人才的联络,创新合作模式,提供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实业平台,吸引人才创新、实现价值。报告期内,分别引进行业知名企业的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将国际人才的行业经验和管理经验和理念与公司的模式和发展实际相互融合,兼容并蓄,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坚定公司的自我发展。截止目前公司国际团队已完全融入公司的经营中,为公司生产、产品和国际市场体系的进一步提升发挥了更大贡献。随着新产能的释放,国际业务匹配的措施逐渐到位,公司国际业务效果初显,2020年一季度公司海外业务新增订单超过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5. 可转债和股权激励顺利实施,保障公司快速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匹配;报告期,公司完成了可转债发行,实现高陵蓝晓新材料产业园项目融资3.4亿元,募投项目的投入运行,加快了新产能的释放。

随着公司持续发展,公司务实技术创新的企业形象、稳健的经营风格、与员工共同成长共享发展的平台理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公司适时推出第二次股权激励,以激发技术人员、核心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员工与企业长期共同成长,并分享企业发展红利。

6.持续创新和精细管理,保持长期稳定高水平发展。

持续推进种子式发展,坚持不懈地进行技术创新和精细化管理,持续开发新的应用领域,拓宽公司发展空间。

在金属领域,公司围绕新能源产业,实现了盐湖卤水提锂产业化,进一步提升材料、工艺和装备的大规模工业化实施水平。红土镍矿提镍技术和粉煤灰循环利用除杂技术,寻找大型工业化项目的突破口,形成有效转化。着手布局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再利用技术革新,探索更多工业领域回收、资源化潜在的应用机会。积极开发钴、铼、钒、钪等其他金属品种,梯度培育,逐步推出镍、钴、铼等品类,实现金属领域的纵深发展。

在生物医药板块,持续开发高性能西药分离纯化材料的品种和植提领域的高技术品种。固相合成品系紧跟客户需求变化持续推新,实现了快速收入增长,有效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同时面对本次疫情带来胸腺肽类药物机会,公司积极分析市场需求和客户品种变化,对应匹配相应的产品技术研发。CBD市场拓展快速,设备与材料结合的服务模式,帮助客户捕捉市场机会,报告期获得订单超过千万元。

在超纯水领域,均粒技术产品已实现量产,为面板、集成电路和核电等下游领域送样测试,并在部分面板纯水生产线完成小批量验证,验证结果较好,正在积极推进大批量采购合作。

在环保化工板块,VOCs气体脱除已实现应用案例,报告期内获得新增订单近三百万元;在煤化工领域争取建立除酚、生化尾水深度处理有代表性的业绩。医药中间体废水资源化处理在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对整线模式更加青睐。

过去两年来,公司处于重大项目及产能建设的重要阶段,随着新产能、锦泰等重要项目逐步投产,公司已完成大规模建设,站在一个新的发展台阶。新产能的投放,缓冲了公司产能瓶颈,大大提升产能的质量,其建设水平可满足未来5—10年的发展需求。新产能的投放,同时带来生产力的释放和产品创新解放。

更多的新品种实现产业化,更多的高端品种得以精细打磨推向市场。超纯水、高端处理水、多肽、色谱等以往跨国大企业占据的领域,已逐渐获得准入。新的一年将精细管理,精耕打造特色拳头产品,扩大已有产品市占率,积极拓展新应用,参与国际市场高端品系竞争,夯实发展基础,保障持续、良性、稳健发展。

2、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是否存在重大变化

□ 是 √ 否

3、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或主营业务利润10%以上的产品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产品名称

产品名称营业收入营业利润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减营业利润比上年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增减
专用树脂539,255,959.34143,429,781.9048.34%14.78%20.59%7.80%
系统装置468,832,431.05139,886,049.9551.58%202.31%221.85%8.33%

4、是否存在需要特别关注的经营季节性或周期性特征

□ 是 √ 否

5、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总额或者构成较前一报告期发生重大变化的说明

√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蓝晓科技不断利用技术和工艺创新,为不同下游应用领域客户提供整条生产线的技术保障,整合生产线上诸多的功能单元。将客户对产品要求设置为目的,提供整套专业化方案,最大程度地实现高质量、高效率、控制成本以及环保控制。材料与设备一体化的模式达到最优吸附分离效果,从而得到下游客户的不断认可,系统装置在公司整体营业收入中占比提升明显。

6、面临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7、涉及财务报告的相关事项

(1)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发生变化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企业会计准则变化引起的会计政策变更

1. 本公司根据财政部《关于修订印发2019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9〕6号)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编制2019年度财务报表,此项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2018年度财务报表受重要影响的报表项目和金额如下:

原列报报表项目及金额新列报报表项目及金额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234,743,653.67
应收票据69,755,230.24
应收账款164,988,423.43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239,711,884.92应付票据18,900,000.00
应付账款220,811,884.92

2. 本公司自2019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以下简称新金融工具准则)。根据相关新旧准则衔接规定,对可比期间信息不予调整,首次执行日执行新准则与原准则的差异追溯调整本报告期期初留存收益或其他综合收益。

新金融工具准则改变了金融资产的分类和计量方式,确定了三个主要的计量类别:摊余成本;以公允

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公司考虑自身业务模式,以及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特征进行上述分类。权益类投资需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但在初始确认时可选择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处置时的利得或损失不能回转到损益,但股利收入计入当期损益),且该选择不可撤销。

新金融工具准则要求金融资产减值计量由“已发生损失模型”改为“预期信用损失模型”,适用于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租赁应收款。

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对公司2019年1月1日财务报表的主要影响如下:

项 目

项 目资产负债表
2018年12月31日新金融工具准则调整影响2019年1月1日
应收票据69,755,230.24-69,755,230.24
应收款项融资69,755,230.2469,755,230.24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27,000.00-127,000.00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127,000.00127,000.00
短期借款342,000,000.00964,305.28342,964,305.28
其他应付款36,362,536.83-964,305.2835,398,231.55

(2) 2019年1月1日,公司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按照新金融工具准则和按原金融工具准则的规定进行分类和计量结果对比如下表:

项 目原金融工具准则新金融工具准则
计量类别账面价值计量类别账面价值
货币资金贷款和应收款项652,298,724.76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652,298,724.76
应收票据贷款和应收款项69,755,230.24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应收款项融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69,755,230.24
应收账款贷款和应收款项164,988,423.43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164,988,423.43
其他应收款贷款和应收款项3,801,657.03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3,801,657.03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27,000.00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27,000.00
短期借款其他金融负债342,000,000.00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342,964,305.28
应付票据其他金融负债18,900,000.00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18,900,000.00
应付账款其他金融负债220,811,884.92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220,811,884.92
其他应付款其他金融负债36,362,536.83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35,398,231.55
长期借款其他金融负债10,000,000.00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10,000,000.00

(3) 2019年1月1日,公司原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账面价值调整为按照新金融工具准则的规定进行分类和计量的新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账面价值的调节表如下:

项 目按原金融工具准则列示的账面价值(2018年12月31日)重分类重新计量按新金融工具准则列示的账面价值(2019年1月1日)
A. 金融资产

a. 摊余成本

a. 摊余成本
货币资金652,298,724.76652,298,724.76
应收票据69,755,230.24-69,755,230.24
应收款项融资69,755,230.2469,755,230.24
应收账款164,988,423.43164,988,423.43
其他应收款3,801,657.033,801,657.03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总金融资产890,844,035.46890,844,035.46
b.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27,000.00-127,000.00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127,000.00127,000.00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总金融资产127,000.00127,000.00
B. 金融负债
摊余成本
短期借款342,000,000.00964,305.28342,964,305.28
应付票据18,900,000.0018,900,000.00
应付账款220,811,884.92220,811,884.92
其他应付款36,362,536.83-964,305.2835,398,231.55
长期借款10,000,000.0010,000,000.00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总金融负债628,074,421.75628,074,421.75

(4) 2019年1月1日,公司原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期末金额调整为按照新金融工具准则的规定进行分类和计量的新损失准备的调节表如下:

项 目按原金融工具准则计提损失准备/按或有事项准则确认的预计负债(2018年12月31日)重分类重新计量按新金融工具准则计提损失准备(2019年1月1日)
贷款和应收款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应收账款27,960,631.7027,960,631.70
其他应收款204,098.09204,098.09

3. 本公司自2019年6月10日起执行经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自2019年6月17日起执行经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该项会计政策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2)报告期内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3)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化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向全资子公司蓝晓科技香港有限公司现金增资 550 万欧元用于收购位于比利时的Ionex Engineering BVBA及爱尔兰的 PuriTech Ltd.100%的股权。

1. 本期发生的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被购买方名称股权取得 时点股权取得 成本股权取得 比例(%)股权取得 方式
Ionex Engineering BVBA2019年4月911,966.59100.00购买

PuriTech Ltd.

PuriTech Ltd.2019年4月37,086,317.24100.00购买

(续上表)

被购买方名称购买日购买日的 确定依据购买日至期末 被购买方的收入购买日至期末被 购买方的净利润
Ionex Engineering BVBA2019年4月支付股权受让款9,930,984.381,455,210.61
PuriTech Ltd.2019年4月支付股权受让款6,577,595.73-2,989,292.00

2. 合并成本及商誉

项 目Ionex Engineering BVBAPuriTech Ltd.
合并成本911,966.5937,086,317.24
现金911,966.5937,086,317.24
合并成本合计911,966.5937,086,317.24
减: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920,503.8411,032,868.64
商誉0.0026,053,448.60

3. 被购买方于购买日可辨认资产、负债

项 目Ionex Engineering BVBAPuriTech Ltd.
购买日 公允价值购买日 账面价值购买日 公允价值购买日 账面价值
资产1,982,214.211,892,346.9614,770,713.766,761,217.68
货币资金1,217,712.451,217,712.453,123,823.883,123,823.88
应收款项1,421.131,421.132,675,381.282,675,381.28
其他流动资产292,053.33292,053.33962,012.52962,012.52
固定资产471,027.30381,160.05
无形资产8,009,496.08
负债1,061,710.371,061,710.373,737,845.123,737,845.12
应付款项1,061,710.371,061,710.373,737,845.123,737,845.12
净资产920,503.84830,636.5911,032,868.643,023,372.56
减:少数股东权益
取得的净资产920,503.84830,636.5911,032,868.643,023,372.56

西安蓝晓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高月静二〇二〇年四月二十九日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