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中国外运2019年年度报告摘要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20-04-01

公司H股代码:00598 公司H股简称:中国外运(Sinotrans)公司A股代码:601598 公司A股简称:中国外运

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 重要提示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

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2019年年初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897,219,983.43元人民币,加上2019年母公司实现的净利润872,007,124.80元人民币,扣除2019年支付的2018年度现金分红962,104,503.75元人民币,扣除2019年提取盈余公积87,200,712.48元人民币,2019年末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为1,719,921,892.00元人民币。公司拟以2019年12月31日总股本7,400,803,875股为基数派发2019年度股息,每10股派发现金1.20元人民币(含税),每1股派发现金0.12元人民币(含税),总计派发888,096,465.00元人民币(含税),剩余利润作为未分配利润留存。本年度不进行送股或公积金转增股本。该预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进行审议。

二 公司基本情况1 公司简介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
H股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中国外运(Sinotrans)0598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外运601598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李世础卢荣蕾
办公地址中国北京朝阳区安定路5号院10号楼外运大厦B座中国北京朝阳区安定路5号院10号楼外运大厦B座
电话010-52295721010-52295721
电子信箱ir@sinotrans.comir@sinotrans.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2.1 公司的主营业务及其经营模式

本集团是中国具有领先地位的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本集团的业务集中于中国发展迅速的沿海地区和战略性地区,并拥有广泛而全面的国内服务网络和海外网络。海外网络覆盖37个国家和地区,拥有73家自有机构。在国内外约1,500万平方米的土地,运营仓库面积约700万平方米及8个内河码头、约3,700米岸线资源。凭借完善的服务网络资源以及综合物流服务模式与专业能力,本集团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综合物流服务,成为客户专业的物流合作伙伴,并在市场竞争中居于领先地位。为契合公司战略定位和行业发展趋势,加速业务重构,全面推进数字化和平台化转型,2019年度公司重新梳理了业务线条,并调整成为代理及相关业务、专业物流和电商业务三大板块。其中,新组建了电商业务板块,纳入原其他服务板块下与电商化和平台化相关的快件和集装箱租赁业务,并新增物流电商平台细分板块;专业物流基本维持不变;代理及相关业务包括原货运代理、仓储及码头服务以及其他服务中的传统业务。

2.1.1 代理及相关业务

中国外运代理及相关业务主要包括海运代理、空运代理、铁路代理、船舶代理、仓码服务以及以公路代理、船舶承运、汽车运输等为主的其他服务,中国外运是中国最大的货运代理公司。

海运代理方面,中国外运海运代理业务主要为客户提供向船公司订舱、安排货物出运、提箱、装箱、仓储、集疏港、报关报检、分拨、派送等与水路运输相关的多环节物流服务。依据货物装运方式不同,海运代理业务可分为集装箱整箱和拼箱。中国外运是世界领先的海运代理服务商之一,年处理海运集装箱量超过一千万标准箱,能提供从中国各主要口岸到全球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的全程供应链物流服务,已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及地区。

空运代理方面,中国外运主要为客户提供提派、报关报检、仓储、包装、订舱(包括包机和包舱服务)及操作、航空干线运输代理和卡车转运等专业化空运货运代理服务。公司的空运代理自有海外网点覆盖亚、欧、北美三大洲,代理网络覆盖近50个国家和地区,并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郑州五大口岸运营26条全程可视化供应链产品。作为国内领先的空运货物运输代理企业,中国外运积累了丰富的操作经验,并与国内外主要航空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凭借充足的运力资源,可为客户提供全程化、可视化、标准化的全供应链物流服务。

铁路代理方面,中国外运是国内领先的铁路货代服务商,可为客户在全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散杂货和集装箱等多种方式的铁路运输和信息服务,包括国内铁路运输、国际铁路运

输(含过境铁路运输)以及海铁联运在内的全程供应链服务。中国外运自2015年首开中欧班列以来,在东莞、长沙、沈阳、西安、威海、新乡等地累计开通中欧中亚线路30余条,累计发运2,800余列,年开运列数已达1,000余列;同时,开通青岛-东莞、上海-广州和沈阳-苏州等近10条国内班列线路。船舶代理方面,中国外运是中国领先的船舶代理服务公司,在中国沿海、沿江70多个口岸设有分支机构,并在香港、日本、韩国、新加坡、英国、德国、泰国等地设立代表处,为船公司提供船舶进出港、单证、船舶供应及其他船舶在港口相关业务等服务,并向船公司订舱。仓码服务方面,中国外运为客户提供货物储存及装拆箱、货物装卸、发运、分拨配送等相关服务,中国外运拥有丰富的仓库和集装箱场站资源,并在广东省及广西省拥有8个自营内河码头,是公司提供优质、高效的货运代理和综合物流服务的重要依托。

公司代理及相关业务主要受全球贸易情况、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航空货邮运输量以及市场供求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公司代理及相关业务的升级方向是向全程供应链转型。代理及相关业务是专业物流业务发展的基石,将紧密围绕客户需求,强化客户驱动,注重价值创造和模式创新,延伸服务链条,深挖客户和供货商价值,推进平台化和产品化建设,逐步向全程供应链方向转型。

2.1.2专业物流

中国外运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覆盖整个价值链的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并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主要包括合同物流、项目物流、化工物流、冷链物流以及以零担快运、保税物流、会展物流为主的其他服务。

合同物流基于长期的合作协议,为客户提供包括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逆向物流等在内的供应链物流管理服务。公司的合同物流服务主要由下属子公司中外运物流提供。目前,公司完成了合同物流业务的梳理,按照目标行业进行集群式管理,主要行业和服务线条包括消费品、零售、汽车、高科技、医疗健康和国际供应链采购等。中国外运在全国管理着广泛的物流中心资源,建立了覆盖全国主要经济区域的合同物流服务体系,并已逐渐将服务网络向海外延伸,可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合同物流服务;同时,也通过海外机构为当地客户提供本地化的合同物流服务。合同物流主要受宏观经济和国内制造业、消费市场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项目物流主要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面向电力、石化、冶金矿业、基础设施、轨道车辆等行业的中国对外工程承包企业,提供工程设备及物资从中国到海外目的国的门到门、一站式物流解决方案设计及执行。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提供物流方案设计、海运、空运、陆运、

仓储、包装、报关报检、港口中转、大件运输、进出口政策咨询等。项目物流主要受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以及世界各国经济和政治、安全局势等因素的影响。化工物流主要服务于精细化工行业客户,为客户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及物流服务,主要包括危险品及普通包装化工品的仓储、运输配送、国际货代和多式联运等。化工物流除受化工行业景气度的影响外,也与行业政策及安全监管措施等密切相关。冷链物流主要服务于食品饮料等加工制造及流通企业、进出口贸易客户以及连锁餐饮企业,为客户提供冷链相关的仓储+干线运输+配送服务和进出口货代等服务。冷链行业受消费升级和技术进步带动,并得到政策支持,总体向好。

公司的专业物流经营目标是向价值链整合转型。作为公司核心业务,将以「方案客户化、销售行业化、服务集成化、运营一体化」为目标,以解决方案带动全局。聚焦重点目标行业,做精做深产业链,服务纵向延伸,经验横向复制,形成在目标行业的专业和规模优势。

2.1.3 电商业务

中国外运电商业务包括跨境电商物流、物流电商平台和物流装备共享平台。跨境电商物流业务主要指跨境电商贸易模式下为跨境电商客户提供的全链路及部分链路端到端的物流供应链服务。产品和服务涉及欧美、中东、日韩、东南亚等地区,服务范围涵盖上门揽收、国内(保税)仓库管理、进出口清关、国际段运输、海外仓管理、末端配送等。物流电商平台指公司通过统一在线物流电商平台-运易通向平台客户提供各种公众服务,如可视、可追踪等信息服务、操作服务、代结算服务、运费保理服务、技术服务等,产品已涵盖E拼、网络货运(汽运)、关务、空运、铁路及多式联运业务等物流服务领域。物流装备共享平台指公司提供集装箱和移动冷库物流设备租赁及追踪、监控服务。电商业务主要受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规模、海关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公司的电商业务板块目标是向平台化和生态圈转型。抓住物流电商和电商物流两条主线,以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整合内外部资源,在推动主营业务全面在线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业务,并积极探索物流电商平台模式。

本集团持续推进主营业务在线化,通过平台加产品的模式,将主营业务与互联网结合,以互联网为交易和服务的「前台」,对外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体验,对内促进线下业务的标准化和产品化,为提升协同能力、数据化运营和质效提升提供基础。

为推动电商业务发展,本集团加快了实体化的步伐,成立创新科技公司对互联网产品和创新投资项目进行统一管理;并成立运易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公司主营业务在线化的统一平台,负责物流电商的实体化经营。本集团在跨境电商物流全链路建设方面也取得进展,通过杭州-列日

电商包机初步形成以比利时列日为中心向欧洲地区分流和集散货物的全链路能力;通过与邮政系统合作打造中国至南美的全链路能力;开通威海-日韩的全链路服务。在生态圈建设方面,本集团探索在线合伙人模式,与生态圈伙伴一同开拓在线协同合作方式;组建供应链金融团队,孵化「运易融」,搭建「运易付」,为生态圈伙伴提供供应链金融产品,强化连接效应。

2.2 行业发展情况

2.2.1 政府大力扶持和引导,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以来,物流业被定位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物流高质量发展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政府相继出台布局国家物流枢纽、实施物流智能化改造、调整运输结构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在《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实施方案(2019–2020)》中提出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实施,启动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建设;加大对公铁、铁水、空陆等不同运输方式的转运场站和「不落地」装卸设施等的投入力度,提高一体化转运衔接能力和货物快速换装便捷性;深化实施「互联网+」高效物流等。2019年,全国深化增值税改革,交通运输业税率由10%下降至9%;社会各界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进入实打实的阶段,物流的政策优势进一步凸显。

2.2.2 物流市场规模稳步扩大,改革进入深水区

2019年,物流运行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社会物流总额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速小幅回落。根据国家发改委预计,2019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约300万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约6%,增速小幅回落。2019年1–11月,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2.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比上年同期回落1.5个百分点。

我国外贸总额发展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提质的态势。2019年,实现31.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增速较去年回落6.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为17.2万亿元人民币,增长5%;进口额为14.3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6%。在国际贸易摩擦和全球经济下行的压力下,进出口商品结构和国别结构持续优化,为国际物流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2019年,物流业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在规模稳步扩大的同时,运输结构进一步调整、动能转换和转型升级加速。消费领域物流成为物流需求的重要来源。数字化带来的碎片化物流,如拼箱、买方集运、跨境电商等需求快速增长。

2.2.3 中国出口集装箱市场总体疲软,运价持续相对低位运行

2019年,受中美贸易摩擦反复、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等因素的影响,集运市场整体呈

现全年运价低位运行,「旺季不旺」的局面。2019年,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整体表现相对平稳,大部分时间在800–900点区间小幅波动,综合指数均值与2018年基本持平;三季度作为传统运输旺季,但受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整体市场需求较为疲软,整体呈现旺季不旺的情况。从长周期来看,国际集装箱市场运价仍处于底部恢复调整期。2019年,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26,10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4%,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

2.2.4航空货运市场低迷,全球航空货物运输量下降

受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贸易摩擦等因素的影响,全球航空货运发展面临很大挑战。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公布的数据,2019年全球航空货邮运输量从2018年的6,330万吨减少至6,120万吨,同比下降3.3%。

2.2.5 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持续增长

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国际贸易规模及品类不断扩大、国家政策扶持、消费需求升级、在线交易支付技术取得突破,促进了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除在线交易平台,越来越多的传统贸易企业转型跨境电商。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2019年有望增至10.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出口和进口跨境电商均呈现快速增长,跨境电商行业的高速增长为跨境电商物流行业的发展带来强大动力。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5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19年2018年本年比上年 增减(%)2017年2016年2015年
总资产61,886,407,948.6661,494,221,583.940.6462,326,204,460.0957,838,658,451.5935,309,163,759.06
营业收入77,650,091,275.3077,311,836,514.830.4473,157,512,716.1160,252,933,128.2645,934,827,578.0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03,495,055.062,704,106,404.933.682,304,190,975.712,253,728,441.221,493,263,426.2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72,605,347.441,105,881,741.1787.421,224,597,304.141,124,824,197.331,249,875,333.5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28,438,616,352.1223,236,402,371.6222.3921,429,972,624.1219,536,847,287.9315,385,265,936.1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319,984,464.892,013,393,334.5964.893,005,727,364.912,372,902,263.232,433,568,596.98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380.45-15.560.380.370.32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380.45-15.560.380.370.32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2911.97减少1.68个百分点11.2212.1010.22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18,001,182,709.2419,719,400,372.8918,133,982,891.3321,795,525,301.8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1,670,170.17935,814,705.19599,829,655.50686,180,524.2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486,432,984.50821,839,795.64542,852,521.25221,480,046.05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75,982,061.31597,309,520.97307,901,449.383,490,755,555.85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本及股东情况

4.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 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 股

截止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79,551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77,254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 (全称)报告期内增减期末持股数量比例(%)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质押或冻结情况股东 性质
股份 状态数量
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02,461,596,20033.262,461,596,2000国有法人
HKSCC NOMINEES LIMITED81,8792,107,475,44928.480未知未知境外法人
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157,913,9951,600,597,43921.631,442,683,4440国有法人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51,346,87851,346,8780.6900国有法人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41,971,72341,971,7230.5700境外法人
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37,849,62337,849,6230.5100国有法人
DEUTSCHE POST BETEILIGUNGEN HOLDING035,616,0000.480未知未知境外法人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31,129,48131,129,4810.4200国有法人
陈经建17,343,62817,343,6280.2300境内自然人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15,326,44715,326,4470.2100其他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中国外运长航为招商局的全资子公司。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量的说明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1 公司债券基本情况

单位:亿元 币种:人民币

债券名称简称代码发行日到期日债券余额利率(%)还本付息方式交易场所
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公司债券(第一期)16外运011362482016年3月2日2021年3月2日203.20按年付息、不计复利、到期一次还本上海证券交易所
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公司债券(第二期)16外运031366542016年8月24日2021年8月24日13.52.94(2016年8月24日- 2019年8月23日); 3.70(2019年8月24日- 2021年8月23日)按年付息、不计复利、到期一次还本上海证券交易所

5.2 公司债券付息兑付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于2019年3月2日就「16外运01」公司债进行了付息,付息金额为6,400万元人民币,2019年8月26日就「16外运03」公司债进行了付息,付息金额为4,410万元人民币,均在上交

所网站发布了相关公告。

5.3 公司债券评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对公司债主体信用评级为AAA级,主体评级标识所代表的含义为:发行人偿还债务的能力极强,基本不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违约风险极低;当前债项信用等级为AAA级,债券评级标识所代表的含义为:债券的偿付安全性极强,基本不受利经济环境影响,违约风险低。评级日期为2019年5月23日,评级展望为稳定。公司已在上交所网站披露了《关于公司债券「16外运01」和「16外运03」跟踪评级结果的公告》及《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发行的「16外运01」与「16外运03」跟踪评级报告》。

5.4 公司近2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适用 □不适用

主要指标2019年2018年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资产负债率(%)51.1254.71减少3.59个百分点
EBITDA全部债务比0.460.3919.07
利息保障倍数6.397.24-11.68

三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1 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19年,全球经济贸易增速显著放缓,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速下滑,新兴经济体下行压力加大。从国内宏观经济和物流行业来看,2019年中国GDP和对外贸易总额分别同比增长6.1%和3.4%,增速均较上年同期有所回落,中国出口集装箱市场运价指数持续低位运行,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4.4%,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中国外运紧扣「十三五」规划主线,以「提质与优化、转型与推广、整合与增效、创新与引领、变革与转化、管理与赋能」为着力点,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收入和利润实现稳中有升。

? 提质增效,经营业绩稳中有升

报告期内,公司以质效提升为抓手,加强日常经营管理,努力提升经营质量。同时,加速转型优化路径,在产品化方面,开展了公司业务操作标准流程和商务流程优化的试点和推广;在网络化方面,各区域大宗商品业务跨区域联动,打破区域和业务线之间界限,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在平台化方面,优化关务共享中心平台化建设,有效降低报关业务操作成本;在国际化方面,海外公司的成立与海外收购的成功助推公司国际化步伐,携手大客户积极落实走出去战略,不断向海外延伸服务链条;在资本化方面,打通了「A+H」资本信道,优化资本结构、完善公司治理,

为公司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资本平台支撑。2019年度,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776.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44%;实现净利润29.2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50%,主要是因为直接成本的增加以及非经常性收益减少的影响;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42%,主要是因为本年吸收合并外运发展导致少数股东损益减少以及2018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中存在重大资产处置收益及其所得税变动影响。

? 业务转型,三位一体齐头并进报告期内,中国外运持续推进「物流提供商、物流整合商、物流平台商」三位一体的商业模式转型。代理及相关业务加快产品化建设,向全程供应链转型,推出了全国第一个统一的标准化拼箱产品-外运E拼,能够为拼箱货代公司及各相关方提供一站式、端到端、在线线下一体化的拼箱物流服务和解决方案,产品初步完成全国化布局;加强空运通道全链路建设,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郑州五大口岸运营26条全程可视化供应链产品;新增中欧中亚国际班列往返线路,全年开运列数达1,000余列,回程运量在总发运量的占比达50%,优化了进出口比例,中欧班列口岸操作自营比例达100%。专业物流持续优化行业结构,向价值链整合升级,合同物流业务按照细分行业进行集群式管理;同时专业物流向客户全产业链延伸,从传统的仓储+运输服务延伸到产前、产中、产后的产业链全程服务,如汽车物流向零部件供货商延伸,化工物流延伸至汽车危化品零配件物流领域,拓展危化品高附加值服务,尝试行业跨界,加快产业链整合步伐。电商业务提升跨界链接能力,抓住物流电商和电商物流两个主线,向平台化和生态圈升级,打造「运易通」平台,为客户提供可视、可追踪信息服务、操作服务、代结算服务、技术服务等公众服务;跨境电商物流继续加强全链路建设,以比利时列日为桥头堡,初步打通了中欧跨境电商全链路通道;通过与邮政系统合作打造中国至南美的全链路能力;开通了威海-日韩的全链路服务。? 深化整合,五五布局相继成形报告期内,华东、华南、华中、华北、东北五大区域整合成效显著,各区域的业务协同进一步加强,口岸服务功能有所延伸。其中,华中区域精准推进货物品类协同;华北区域加强口岸带动内地业务;东北区域加强区域内协同,均取得显著成效。五大重组设立的专业公司格局基本形成。中外运物流持续深度整合,形成总部、行业、区域三大集群组织架构,为合同物流战略落地提供有力保障;海外公司成立了东南亚、非洲、中东南亚三大区域公司,统筹推进海外通道和海

外能力建设;物流地产公司正在探索公司轻重资产的科学配置与布局,统一管理公司物流资产。

? 跨境收购,完善海外运营网络报告期内,中国外运成功与KLG集团签署股权买卖协议,拟收购该集团下属七家物流公司100%股权,并已于2019年12月12日完成了80%股权的收购,迈出了拥有欧洲运营网络,延伸端到端服务链条的第一步。此次收购有效完善了中国外运在发达地区的自有海外网络,提高中国外运在欧盟地区的运营能力,有助于为客户提供具有全程控制力的端到端国际物流服务。? 创新引领,智慧物流成果显著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加强数字化与创新工作统筹,强化顶层设计和全场景落地,制定了数字化转型规划,组建了智慧物流技术中心,并成立了创新科技公司作为互联网产品的运营平台。同时,加快ABCDT(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物流科技应用推广,单证智能化处理、收发货分拣与识别、智能化冷链箱、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智能调度算法、物联网平台+千里眼模块化设备等多项技术已经应用与实践,且覆盖率及效率进一步提升,如单证智能化处理平台全年处理单证数量同比增加,并已应用于关务共享中心服务和外运E拼业务中;智能调度算法已用于冷链、化工、家电、快消等行业的实际物流配送业务中。报告期内,公司还启动了智能修验箱、智能语音客服和智能装载算法等项目的研发。报告期内,公司打造统一在线物流平台「运易通」,在支撑公司主营业务在线化的同时,为平台客户提供公众服务。2019年,中国外运实现主营业务在线化收入约79亿元人民币;同时,公司开展订单归集工作,通过整理海量数据,进一步推动主营业务上线,目前海运订舱、关务、网络货运运力的订单归集率分别为97.13%、100%和99.62%。报告期内,中国外运以搭建关务共享中心为抓手,先后在青岛、上海、广州三地组建关务共享中心服务团队。共享中心模式下,实现营销与操作分离,通过专业化分工提升处理效率,有效降低报关业务操作成本,实现高质量、低成本报关产品的输出。截至2019年底,人均周操作票数较传统模式提升约60%。

(1)分部经营及分部利润情况(其中分部利润为分部营业利润剔除对合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的影响)

代理及相关业务

2019年,本集团代理及相关业务的对外营业额为548.2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的541.40亿元人民币增长1.27%,主要是因为本年中欧班列业务量上升的影响;分部利润为15.5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的18.64亿元人民币下降16.33%,主要是因为本报告期不再对路凯国际进行并表导致。

专业物流2019年,本集团专业物流服务的对外营业额为198.3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的208.06亿元人民币下降4.64%,主要是因为项目物流原有大项目结束,而新项目处于初期筹备阶段导致业务量缩减;分部利润为6.7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的6.18亿元人民币增长9.80%,主要是因为合同物流板块通过优化业务结构和客户结构,提高内部资源协作能力,带动板块整体利润率上升。电商业务2019年,本集团电商业务的对外营业额为29.8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的23.66亿元人民币增长26.08%,主要是因为跨境电商物流业务量上涨;分部利润为0.7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

0.70亿元人民币增长1.37%,主要是因为跨境电商物流业务虽然货量上涨,但是毛利率较低,利润基本与上年持平;同时,本年加大电商平台技术研发投入,短期内对板块利润贡献不明显。

(2)主要业务营运数据

2019年2018年
代理及相关业务
海运代理(万标准箱)1,313.41,304.2
空运代理(百万公斤)502.0530.1
铁路代理(万标准箱)11.27.1
船舶代理(万标准箱)2,674.92,654.9
仓码服务(百万吨)16.015.8
专业物流(百万吨)
合同物流38.041.2
项目物流6.210.3
化工物流3.33.3
冷链物流1.31.1
电商业务
跨境电商物流(万件)17,979.511,495.8
物流装备共享平台(万TEU╱天)8.28.4

2 导致暂停上市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3 面临终止上市的情况和原因

□适用 √不适用

4 公司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对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适用 √不适用

6 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对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公司应当作出具体说明。

√适用□不适用

本集团对自2019年12月31日起12个月的持续经营能力进行了评价,未发现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怀疑的事项和情况。因此,本财务报表系在持续经营假设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以下合称企业会计准则),以及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14年修订)及相关规定、香港《公司条例》和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所要求之相关披露,并基于财务报告附注所述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编制。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