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002152 证券简称:广电运通 公告编号:定2019-04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次年报的董事会会议。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 适用 √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普通股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 适用 □ 不适用
是否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 是 √ 否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2,408,993,951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 适用 √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 | 广电运通 | 股票代码 | 002152 |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深圳证券交易所 |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
姓名 | 钟勇 | 王英 | ||
办公地址 | 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城科林路9、11号 | 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城科林路9、11号 | ||
电话 | 020-62878517 | 020-62878900 | ||
电子信箱 | securities@grgbanking.com | securities@grgbanking.com |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广电运通是一家国有控股的高科技上市公司,主营业务覆盖金融科技、公共安全、交通出行以及文娱旅游、零售便民等领域,为全球客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智能终端、运营服务及大数据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领先的行业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发展战略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持续放缓,我国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不断融合,以产业数字化为核心的万物智联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已成为各大传统企业智能化升级的最佳通道,是推动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的重要桥梁。在万物智联时代,广电运通正围绕核心AI技术能力,将成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与各类终端设备连接,推动智能物联终端设备创新,以“智能终端+大数据”的方式实现商业价值闭环,协同生态合作伙伴赋能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司坚持以“领先的行业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作为新时期的战略方向,聚焦用户核心需求,推出重点行业全场景
的解决方案,助力产业价值链延伸。公司将平台、产品、技术、算法与服务融合,落地智慧网点、智慧财政、智慧车站及智慧警务等领域场景,搭建起互联网服务、智能新零售运营两大平台。公司技术体系已经从单一的“钞票识别”发展到“多模态身份识别”,核心算法涵盖图像识别、人脸识别、指静脉识别、掌静脉识别、行为分析等技术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aiCoresystem大数据平台已在多个领域实现商业应用。未来,公司将深入探索敏感器件、IC、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垂直纵深领域核心技术研发,进一步巩固广电运通核心技术优势,携手生态产业合作伙伴为客户提供人工智能全栈式服务。
1、业务发展战略:公司围绕“智能终端+大数据”产业核心,以智能终端为载体、以大数据为动力、以行业应用场景建设为路径,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围绕战略聚焦赛道场景需求,率先突破重点场景领域应用,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硬科技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其中:
(1)智能金融事业群
智能金融是广电运通的“主战场”,一直是战略布局的“重中之重”。公司是国内金融智能终端行业领导厂商,各类金融智能终端设备累计布放量超过30万台,为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机构提供智能金融设备、运营服务和大数据解决方案,并为政府部门、银行、企事业单位提供整套智慧财政解决方案,财政国库资金支付电子化应用市场占有率高。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显示,近三年全国银行网点数量均维持在22.8万个左右,网点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目前各类网点的升级改造需求已开始爆发,公司深刻把握银行智慧网点发展趋势,核心战略定位是服务于“银行前台”的金融科技公司,致力于打造成为“银行前台”业务的软硬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未来围绕提升银行网点生产力、扩展银行网点服务边界,顺应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电子票据的大规模使用等方面推出更多优秀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随着全球金融业步入数据化、智能化、普惠化,广电运通基于智能金融领域技术与场景积累,业务领域还将从银行、财政延伸至证券、保险等领域。
(2)智能安全事业群
公司依托既有的公安、政府等客户资源,叠加智能视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创新技术,以智能安全研究院为技术支撑平台,信义科技为实施主体,武装押运公司为各地业务拓展平台,形成以安防整体解决方案为核心业务,覆盖全国的城市公共安全服务业务版图。目前,公司已在全国范围内布局12家现金外包子公司和24家武装押运子公司,公司充分利用全国各地子公司现有客户资源,积极拓展联网报警运营、智慧园区、贵重品安全押运等创新业务。同时,公司携手生态圈知名企业共建智慧城市(公共安全)解决方案,打造了深圳市南山区、龙岗区等多个行业标杆项目,智能安全业务范围至今已覆盖29个省市自治区。
在短期内,公司将利用深圳南山平安城市、龙岗雪亮工程等样板项目的示范效应,充分发挥全国各地子公司的桥头堡作用,大规模参与城市级智能公共安全建设与运营项目,深入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安全运营领域应用,成为公共安全服务骨干提供商。
(3)智能交通事业群
公司是交通行业极具竞争力的智能终端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终端产品及系统软件平台已广泛应用于中国超过30个城市的100多条地铁、高铁线路和机场、客运等交通枢纽。同时,公司积极探索“互联网+”、生物识别、大数据等AI技术在轨道交通行业应用,开发了智能安检一体机、智能售取票机、人脸识别闸机、智能客服中心、智能边门、实名测温终端等一批创新智能终端,并携手与合作伙伴推进应用场景创新,构建了“语音购票”、“扫码乘车”、“分类安检”、“刷脸过闸”、“语音客服”等智慧出行解决方案,已在多个城市地铁实现批量应用。广州智慧车站首次发布面向乘客的全过程解决方案,助力国内典型智慧车站完整落地,打造行业标杆案例。
公司布局智能交通业务,将以现有轨道交通客户为基础,顺应轨道交通行业“以车票为中心”向“以乘客为中心”转变的发展趋势,聚焦出行场景,定位“AI+互联网交通”,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业务创新,着力构建智慧车站、智慧安检、多元支付、无感乘车、智能客服的产业格局。公司将利用AI技术和资本手段,纵向拓展轨道交通系统集成、弱电及智慧安检等专业领域,横向拓展客运、航空、港口等领域,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人工智能出行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4)智能便民服务群
在智能终端维护服务领域,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已建立一支极具竞争力的专业金融服务团队、覆盖全国的三大区域性AOC中心、近千个服务站,平云小匠搭建起“互联网+服务”线上平台,构建智能设备领域服务生态圈,现已拥有超过6万名网络认证工程师,服务网络深度下沉到县区级。运通购快利用服务网络布局不断延伸扩张,快速切入新零售行业,积极推进“金融+新零售”快速整合,目前经营基础不断夯实,运营效益持续提升,盈利路径逐步清晰。公司将持续优化提升运营效率,以资本为纽带实行并购,迅速扩大规模,以平台为纽带,产业链互联互通,跨界互联互通,融合形成智能零售生态圈。
公司将依托自助终端设备、设备维护网络等既有优势,以解决方案为切入口,布局互联网+维保、新零售、智慧文旅、智能政务等便民业务,公司将精准定位政务、零售、旅游、文娱等服务行业痛点,着力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AI+解决方案,打造全域旅游、智能酒店一批具备品牌影响力的标杆项目,并探索出成熟的商业模式,着力打造各细分行业的线上便民服务云平台和线下便民服务生态圈,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消费体验。
(5)海外事业群
近几年,公司在“精耕本地化,创新促发展”的经营战略思想下,持续加大全球市场销售与服务网络布局,已在全球各地建立起九大分支机构,驻外本地员工占比超过40%,海外市场业绩呈现多点并进、稳步增长的态势,不仅传统的金融自助终端业务稳健增长,在智慧网点建设领域的业务拓展也卓有成效,已助力越南、俄罗斯、土耳其、新加坡、泰国、阿根廷、墨西哥、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智能金融服务快速升级和转型。
公司采取本土化战略开拓国际化业务,从贸易思维转向深度经营思维,致力于建设具有国际化竞争优势的本地化营销网络和服务网络,将标准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向全球市场。短期内,公司将围绕海外本地化精耕细作,持续推进与优化本地化技术服务支持平台及信息化支撑平台,落实重点市场营销策略,不断提升金融自助终端在海外市场占有率,并积极参与智慧网点建设,扩大品牌影响力。未来,公司把建设具有国际化竞争优势的本地化营销网络和服务网络作为长期战略任务,致力于将广电运通打造成为具有系统集成能力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充分把握共建“一带一路”等政策机遇,将国内优秀的AI+解决方案推广至全球市场。
2、技术研发战略:面对新技术、新机遇、新挑战,公司秉承"生产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储备一代"的科研方针,坚持"自主创新、产学研合作与产品引进相结合"的研发模式,以aiCore system为核心的大数据平台规划和AIOT生态,以“智能终端+大数据”的路径实现价值闭环,构筑新时期下的公司技术核心竞争力。
(1)公司将持续完善“专家委员会+研究总院+专业研究院”的研发组织体系,专家委员会负责指导公司重大技术项目的选型、论证及技术攻关;研究总院负责公司通用核心技术开发、战略性创新技术预研,为公司构建核心技术优势;智能金融设备研究院、智能金融科技研究院、智能交通研究院、智能安全研究院、智能便民研究院、海外研究院与全球技术中心,响应各自领域的应用技术开发需求,为事业群的业务拓展提供技术保障。
(2)以aiCore system连接算法与智能终端,赋能场景应用,形成商业价值。在智能金融领域以网点为中心夯实现有场景产品,逐步拓展其他场景产品,实现银行全栈产品供应商;在智能安全领域围绕智慧城市场景应用,打造灵活组合、随需调用的“端-边-云”全栈产品技术体系,重点发展边缘计算和云计算领域产品,打造协同高效的智慧城市产品;在智能交通领域,通过设备和客流形成的数据流、信息流结合AI技术,形成智能服务应用和智能运维应用,提供AI+交通出行应用创新解决方案;在智能便民领域,加大线下基础设施建设,存量终端实现智能物联,通过大数据赋能,构筑“智能便民服务生态系统”全场景应用。
(3)未来公司将通过与全球知名研发机构、生态伙伴紧密合作,打造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产学研平台,探索垂直纵深领域核心技术研发,包括敏感器件、IC、关键模块、边缘计算、嵌入式操作系统等。
3、投融资战略:公司战略与投融资战略协同,打造“融投管退”一体的投资体系,围绕场景、算力、算法、大数据、通信等人工智能核心要素,搭建广电运通的技术生态圈,推动公司产业做强做优做大。
(1)围绕行业人工智能的战略升级方向,在金融、安全、交通、便民四个领域开展产业并购,推动各事业群快速发展。
(2)开展人工智能五大要素前沿技术的早期投资,如敏感器件、核心算法、数据处理等,为公司长远发展储备核心技术。
(3)持续探索多途径融资渠道,开展自主孵化的初创企业融资,探索将下属子公司分拆上市的可行性,推进优质业务与资本快速扩张,高质量推动公司行稳致远发展。
4、管理保障战略:打造形成具有自我完善、自我进化能力的组织体系,合理利用和调配公司资源,保障各领域业务战略有效落地。
(1)体制机制建设:利用无线电集团入选国企改革“双百行动”企业,并改组成为广州市首家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的良好契机,推动公司及下属单位体制机制创新,优化产业结构与资产结构,释放并激发组织活力。
(2)人才战略:不断优化公司人才结构、改善人才发展环境,发挥高端复合型人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加大引入院士专家、尖端人才智库的力度。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人才梯队体系,确保发现一批、储备一批、培养一批、使用一批。
(3)财务战略:构建统一的集团化财经资源配置体系,加强公司资金统筹管理,更好地发挥资金管理效率,为公司新业务拓展提供良好的资金保障。
(4)风险管控战略:健全公司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对新时期下公司所面临的政策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廉洁风险等进行系统梳理和提前规划,保障企业稳健运行、健康发展。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 是 √ 否
单位:人民币元
2019年 | 2018年 | 本年比上年增减 | 2017年 | |
营业收入(元) | 6,496,265,096.84 | 5,458,981,768.73 | 19.00% | 4,383,577,016.0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 | 757,975,682.12 | 670,297,043.52 | 13.08% | 899,485,037.4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 | 640,183,340.02 | 537,323,464.18 | 19.14% | 412,661,955.0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 928,652,454.29 | 966,933,808.21 | -3.96% | 672,450,133.35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31 | 0.28 | 10.71% | 0.37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31 | 0.28 | 10.71% | 0.3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8.59% | 7.48% | 1.11% | 10.29% |
2019年末 | 2018年末 | 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 | 2017年末 | |
总资产(元) | 14,187,209,411.66 | 13,440,218,513.35 | 5.56% | 12,691,220,013.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元) | 9,052,927,085.91 | 8,686,989,440.52 | 4.21% | 8,890,909,285.90 |
(2)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人民币元
第一季度 | 第二季度 | 第三季度 | 第四季度 | |
营业收入 | 1,274,596,071.47 | 1,363,704,218.02 | 1,433,519,051.06 | 2,424,445,756.2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200,003,345.59 | 168,934,142.45 | 134,906,956.23 | 254,131,237.8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177,099,004.09 | 140,065,663.61 | 110,009,196.79 | 213,009,475.5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523,455,411.33 | 42,905,700.06 | 173,611,171.96 | 1,235,590,993.60 |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 是 √ 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 | 75,457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普通股股东总数 | 71,711 | 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 | 0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 | 0 | |||||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 ||||||||||||
股东名称 | 股东性质 | 持股 比例(%) | 持股数量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或冻结情况 | |||||||
股份状态 | 数量 | |||||||||||
广州无线电集团有限公司 | 国有法人 | 52.96 | 1,275,770,169 | |||||||||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2.52 | 60,644,158 | |||||||||
梅州敬基实业有限公司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2.08 | 50,220,134 |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 境外法人 | 1.21 | 29,225,744 | |||||||||
曾文 | 境内自然人 | 0.74 | 17,730,851 | |||||||||
叶子瑜 | 境内自然人 | 0.65 | 15,725,940 | 11,794,455 | ||||||||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国有法人 | 0.59 | 14,105,700 | |||||||||
安耐德合伙人有限公司-客户资金 | 境外法人 | 0.49 | 11,804,355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0.46 | 10,986,118 | |||
陈振光 | 境内自然人 | 0.38% | 9,050,000 |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公司前10名股东中:第1名股东无线电集团为公司控股股东,其与第3名股东梅州敬基实业有限公司同为公司发起人股东,但不存在关联关系;第2名股东为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第6名股东叶子瑜为公司董事、总经理,未知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也未知是否属于一致行动人。 | |||||
参与融资融券业务股东情况说明 | 无 |
(2)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5、公司债券情况
公司是否存在公开发行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且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未到期或到期未能全额兑付的公司债券否
三、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1、报告期经营情况简介
公司是否需要遵守特殊行业的披露要求否
2019年度,公司围绕“振奋精神?深化落地?责任到位,高质量推动AI+战略又好又快发展”的年度发展主题,围绕“智能终端+大数据”产业核心,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核心技术研发,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行业场景落地,公司整体经营状况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实现营业收入649,626.51万元,同比增长19.00%;实现利润总额103,395.05万元,同比增长
14.9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797.57万元,同比增长13.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4,018.33万元,同比增长19.14%。
报告期内,公司成功上榜2019年人工智能未来企业TOP100排行榜(第41位),入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综合竞争力百强,并获得广东省政府质量奖等荣誉。公司和子公司信义科技双双通过国际软件业最权威的评估认证体系CMMI-5级认证。
(一)“智能终端+大数据”实现商业价值闭环,持续构建AIOT生态
广电运通围绕“致力于成为领先的行业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的企业愿景,确定以智能终端为载体,以大数据做催
化,以行业应用场景建设为路径的战略方向,通过科研突破找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可广泛销售的硬科技产品和解决方案,为全面推动AIOT高质量协同发展奠定基础。
第一、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以智能金融为核心,深入拓展智能安全、智能交通、智能便民三大跑道,加速行业应用落地,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第二、完善高质量的协同体系,确立研发、智造、管理以及国际化的支撑组织体系,提升全产业链协同能力,成为支撑业务发展的“助推器”,夯实下一轮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第三、产业与资本双轮驱动,完善多层次资本运作体系,灵活应用投资并购、股权融资、分拆上市、资产重组等多种手段,做好顶层规划与设计,提高市值管理能力,强化人工智能品牌形象和影响力。
(二)各事业群协同并进,全方位增强发展引擎
1、智能金融事业群
(1)协同创新,场景赋能,聚焦“银行前台”的金融科技公司
2019年,公司以金融科技服务银行网点智能化升级,客户覆盖国内外银行及泛金融客户,借助生物识别技术智慧识别客户身份、智能终端保障无人自助服务、大数据技术实现客户精准营销,以银行实体渠道场景为基础,覆盖银行前台业务及泛金融业务场景,实现技术研发、设备智造、营销销售、集成实施和售后维保的产业链业务。公司连续12年位居国内现金智能设备市场占有率第一,重点产品线在六大行招标中取得全面突破。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显示,近三年全国银行网点数量稳定维持在22.8万个左右。虽然银行网点在绝对值增长上放缓,但各类网点的升级改造需求已开始爆发。2019年公司在保持现有产品线市场稳定的基础上,结合银行金融科技典型应用及公司相关技术储备,围绕分布式账本、大数据应用、数字货币、信创产品等进行布局。
中国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客户业务办理多向移动设备和智能终端转移。广电运通新一代网点智能设备靓丽登场。其中:
大额存取款机中标中、农、建、邮政四大行,2019年年底出货增长快速;智能柜台、智慧柜员机、现金票据一体机、对公设备、外币兑换机等智能设备林立,生物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实现了对客户身份识别与网点设备的智慧联动,为用户呈现了以智慧、共享、体验、创新为特征的全自助智能服务平台。
报告期内,公司不仅保持传统产品领先优势,还形成了金融太空舱、单人加钞(钞箱智能物联)、网点物联网总控及实物自动盘点等创新产品方案,推动金融科技相关创新产品落地及规模化应用。公司与建信金科共建“智能硬件联合创新实验室”,与工商银行共建“智慧网点联合创新实验室”,与广东建行、广东移动、(中移)上海产业研究院及华为共建“5G智慧金融创新研究院”,共同推动银行网点转型及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打造了5G银行、无高柜银行等主题银行,帮助银行实现金库现金智能化入库、清点、出库及机器人查库、钞箱或尾箱的自动跟踪和监控等。
2019年9月,广电运通与建行打造了国内首个“移动式金融服务舱?5G智慧政务小屋”,打造移动金融新场景,延伸政务新服务,可同时办理金融业务和政务便民服务,真正做到一站式融合,便民惠民。未来沿着“金融+政务+警务”等方向跨界融合,银行网点可转变为能承载政务、房贷、警务等其它领域功能的综合性服务平台,而广电运通将充分发挥“AI+应用场景”优势,深度参与银行网点转型和金融科技创新,将会有更多激动人心的场景与生态诞生。
(2)分布式账本技术应用成熟,财政国库支付电子化领域显优势
公司控股子公司中科江南为银行、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电子化安全产品及解决方案,是集财政信息化建设与金融信息安全于一体的国内领先的软件公司,财政支付电子化应用市场占有率高。其应用的国库支付电子化和非税缴库电子化的核心产品,是目前国内部署范围最广、交易频率最高的分布式账本之一。报告期,全国支付电子化项目实现陕西、新疆、青海、西藏、山西、广东、山东、辽宁等省份全面推广;河南财政一体化项目、湖南电子财政项目成功落地;财务服务平台在广西、云南、湖北等多省份落地开花;会计电子档案、电子票据项目也有所突破,全年新签合同超6.5亿元。
2、智能安全事业群
报告期,公司积极推进优势资源整合,将智能安全研究院与信义科技研发团队整合,聚焦核心技术与产品研发、大型系统集成项目,城市安全“端-边-云”全栈产品方案已在广东、福建、陕西、海南等全国各地落地应用,取得显著实战成效,成功打造了多个行业标杆项目;同时,加快推进广电安保业务结构优化与战略布局,通过不断夯实传统业务根基,加快新业务拓展步伐来切换发展引擎。
(1)以智慧警务为基础探索智慧安全城市
公司以“AI+场景”的创新模式积极参与智慧城市建设与服务,持续打造一系列平安城市、雪亮工程、智慧警务、数字政府等领域的国内标杆项目。随着智慧城市建设加速,公司以优秀的解决方案能力和出色的产品技术水平两大核心竞争优势,多领域参与智慧城市建设,成为智慧警务及智慧城市领域的优质解决方案供应商。
报告期内,公司以智慧警务为基础积极探索智慧城市更多领域业务,成功开拓智慧党建、智慧园区、智慧民生等新场景;在深圳成功落地南山区远程监控和多方会议系统服务采购项目,实现政府购买服务运营类业务新突破;完成深圳市龙岗区雪亮工程-视频门禁,龙岗、南山两区“互联网+明厨亮灶”等重点项目建设并顺利通过验收;业务核心区域深圳地区的辐射和带动效应初步显现,深圳以外市场订单及非安防业务订单获快速增长。
2019年信义科技成功新增2项重要行业资质:ITSS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标准符合性证书(贰级)、信息安全服务安全集成二级资质,升级1项国际软件业最权威的评估认证体系CMMI-5级认证。面向公共安全的警务融合大数据平台获得广东省大数据应用示范项目,X-cloud平台入围2019年工信部优秀大数据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此外,信义科技首次入围深圳市企业500强,并连续获得广东省高成长性中小企业、深圳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一系列认定,软实力不断增强。
(2)武装押运业务总体稳健增长,加速推进全国布局
公司充分运用金融外包及武装押运服务优势,按照“互联网+智能服务”的指导方针,整合银行外包业务,在全国范围内已布局12家金融服务外包公司和24家武装押运公司,打造形成金融外包服务全产业链,服务全国400余家金融及泛金融客户。报告期,公司武装押运业务总体保持稳健,押运业务规模、客户数量、服务网点、服务资源规模均保持持续增长。各武装押运公司一方面通过精简架构及人员、控制前后台比例、整合大队/中队/项目组、优化服务线路等措施,切实提升了企业效益;另一方面全面推进战略升级,积极拓展智能安防、保安培训、档案票据管理等创新业务,加快改善业务结构。
3、智能交通事业群
(1)传统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创新协同打造智慧示范车站
2019年,公司加快场景落地,深化创新协同,开启了智慧车站新局面。在传统领域,坚持主业聚焦,重点布局一线城市,连续7年业绩稳定增长,核心模块及AFC设备市场份额不断提升,陆续中标北京、广州、杭州、成都、合肥、长沙、徐州、洛阳等城市地铁线路,与成都地铁签订了首个超亿元设备采购合同。同时,公司积极推动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车站落地应用,与广州地铁共建智慧地铁示范车站,构建面向乘客的智能化全过程服务系统,深化了安检、支付、过闸和客服四个地铁出行场景。
(2)聚焦“以人为中心”智慧化场景,逐步构建大交通生态
公司积极探索“互联网+”、生物识别、大数据等AI技术在轨道交通行业应用,开发了智能售取票机、智能边门、实名测温终端等一批创新智能终端,并携手合作伙伴推进应用场景创新,落地了“语音购票”、“扫码乘车”、“分类安检”、“刷脸过闸”、“语音客服”等智慧出行解决方案,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内首个完整落地应用的智慧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其中与深圳地铁合作的“生物识别+信用支付”售检票系统解决方案成功入选“2019年广东省大数据优秀案例”,刷脸过闸系统获得智慧城市创新应用案例奖。另外,随着与广州地铁联建的国家工程实验室项目顺利验收,也巩固了公司在轨道交通行业研发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
2019年,智能交通事业群新签合同近6亿元,创历史新高。公司将继续顺应轨道交通行业“以票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的智慧化发展趋势,聚焦出行场景,定位“AI+互联网交通”,利用AI技术和资本手段,纵向拓展交通行业的其它专业领域,横向拓展客运、航空、港口等领域,建立独特的大交通生态,成为最具实力的人工智能出行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4、智能便民事业群
公司依托辐射全国的线下服务网络优势,从线下服务拓展至线上服务,围绕智慧旅游、智慧政务、智慧社区、智慧零售等场景,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基础,以人工智能技术为驱动,为亿万群众提供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出行、政务、金融、通讯等全方位的便民增值服务,打造新型“智能便民生态系统”。
(1)线下+线上模式,服务全国智慧共享
线下服务: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已建立一支极具竞争力的专业金融服务团队、覆盖全国的三大区域性AOC中心、近千个服务站,服务网络辐射全国,稳步推进公司金融设备维保、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布局。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提升服务业务核心竞争力,聚焦银行全设备维保需求,坚定落实“保存量、拓增量”经营策略,重点推进全品牌战略布局落地,获工行、农行服务入围,并利用全设备云平台拓展多品牌业务,在用维保设备总量超过25万台,行业龙头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线上服务:控股公司平云小匠创新性地打造了一个智能设备共享型服务平台,搭建了“互联网+服务”线上平台,构建了智能设备领域服务生态圈,现已拥有超过6万名网络认证工程师,覆盖国内337个城市,加盟服务商近2,000家,全面聚焦自助设备、商业显示、IT网络、智能物联、信息通信等六大方向。平云小匠“B2B2C智能设备售后服务平台” 的商业模式得到了充分验证,服务工单量累积超过120万张,客户数量超过500家,先后与行业头部客户达成战略合作,助力3000多所偏远地区学校课室和2万多间保障性住房完成智能化改造,成功承接建设银行网络灾备等IT网络运维项目。2020年1月,平云小匠启动第一轮外部融资,引入战略投资者,持续开展“互联网+服务”线上平台建设,不断推动平云小匠做大做强。
(2)积极搭建云平台,智能便民稳中有进
AI+新零售:目前国内自动售货市场进入爆发期。据艾瑞咨询测算,预计到2020年,自动售货机零售额将突破480亿,复合增长率37%。公司投资设立的运通购快,依托金融客户优势资源,成功开拓“金融+零售”场景。同时,加速点位拓展与设备布放,公司在网点规模、点位布局及技术上有竞争优势,商品集采力度进一步加强,处于行业第一梯队。智能零售设备在广东建行、珠海工行、中山中行先后上线,还接连拿下多个大型项目。目前公司的智能零售终端布放量近万台,遍布全国400个城市,合作运营商及供应商等近百家,已完成队伍组建磨合、业务流程打造,初步探索出适合业务健康长远发展的轻资产运营模式,自主开发新零售运营平台,兼容行业主流机型,对接26种金融支付工具,可搭载各类增值业务模块,显著提升了平台运营效益。公司将继续优化点位质量与场景策略,大力开拓金融优质点位,夯实运营基础,完善平台建设,提升精细化运营水平。
5、海外事业群
基于全球化发展战略,公司已建立九大国际分支机构,国际业务呈现多点并进的态势。报告期内,运通国际紧紧围绕“开拓创新?AI赋能? 推动AIOT协同发展”的发展主题,积极加大对空白客户和空白市场的开拓,持续完善本地化销售、技术支持和服务网络,取得了较好的市场效果和突破;同时,加快网点转型产品的落地和推广,助力越南、俄罗斯、土耳其、新加坡、泰国、阿根廷、墨西哥、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智能金融服务快速升级和转型,为后续业务拓展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全年在全球经济下行,行业发展趋缓,中美贸易战以及全球新兴市场货币严重贬值等不利情况下,新签合同额超8亿元人民币,为后续的全球化持续拓展夯实了基础。
(三)AI技术体系不断完善,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
1、公司自主研发的企业级AI大数据平台aiCore system完成了三个版本的迭代开发,达到商用要求。基于aiCore system的数据解决方案在金融、交通、便民三个领域获得案例突破,分别在多个场景实现应用落地。
2、算法等通用技术不断完善。完成小型指静脉模块研发及小批量试制,新拓展智能门锁、考勤系统等多个指静脉应用场景。完成智能视频第一期开发,推进智能视频算法在保险、安全、交通及便民领域的应用。
3、各专业研究院重点围绕业务场景需求,有序开展技术应用研究及行业产品及解决方案研发,其中:
(1)智能金融研究院重点推进网点大额设备、智能非现设备、平安对公业务一体化设备等创新产品,票据、加密触摸屏等模块产品以及机芯产品的研发支持及技术攻关,软件方面主要完成iBank、iManager、iChannel等产品研发,金融软件实施能力持续提升。
(2)智能安全研究院重点推进城市安全计算平台4个系列12款产品的研发,包含AI视觉计算中台、车辆智能分析平台、视频物联网平台、园区智慧脑、智能视频门禁终端、车牌识别摄像机、智感安防大脑、视图库等。
(3)智能交通研究院在巩固机芯、模块以及整机等传统产品研发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地铁、高铁、民航、客运站、港口、码头等场景,开展互联网+、生物识别、智慧安检、自动化检测等创新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研发。
(4)智能便民研究院重点开发智能零售管理、智能化电子验收工单等应用平台,推进魔镜、智能酒店人证一体机等产品及智能化酒店运管平台、景区票务系统、智能政务终端系统在政务及文旅领域应用落地。
(5)海外研究院规划和推进网点转型、零售收款等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搭建稳定的软硬件基础平台,为重点市场项目提供技术支持。
4、公司通过产学融合、标准体系、企业合作及技术合作等方式,推进AIOT生态建设。组织人工智能产学研合作研讨会,与公交集团、太平洋保险共建联合实验室,与中山大学、广州大学分别尝试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合作模式。
(四)重视公司软实力建设,增强企业竞争力
1、品牌建设:持续提升人工智能品牌影响力
积极推动公司品牌价值提升,举办公司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广东人工智能峰会,积极参加乌镇互联网大会、安博会、旅博会、软博会等行业活动,深度传播公司“行业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品牌形象,公司以219.73亿的品牌价值上榜“2019中国上市公司品牌500强”榜单。
2、强化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与标准建设,构筑企业护城河
知识产权:公司共获得专利授权总数为255件:其中,国内专利授权130件,包括发明专利35件、实用新型专利20件、外观设计专利75件;国外发明专利授权125件。公司共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26项。公司共获得国家、省、市专利奖项目3件次。中智融通、运通信息获“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
标准:截至报告期,标准工作累计编制29项。国家标准24项,公司主导8项,涉及人工智能的16项。报告期内,公司主导发布八项国家标准:
序号 | 标准名称 |
1 |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 嵌入式BioAPI GB/T 36094-2018 |
2 |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样本质量 第4部分:指纹图像数据 GB/T 33767.4-2018 |
3 | 信息技术 GB/T 26237中定义的生物特征数据交换格式的符合性测试方法 第5部分:人脸图像数据GB/T 33842.5-2018 |
4 |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样本质量 第5部分:人脸图像数据 GB/T 33767.5-2018 |
5 |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样本质量 第6部分:虹膜图像数据 GB/T 33767.6-2018 |
6 | 信息技术 远程视频柜员机 第1部分:设备 GB/T 36336.1-2018 |
7 |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 多模态及其他多生物特征融合 GB/T 36460-2018 |
8 | 信息技术 移动设备生物特征识别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37036.1-2018 |
2、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是否存在重大变化
□ 是 √ 否
3、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或主营业务利润10%以上的产品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产品名称 | 营业收入 | 营业利润 | 毛利率 | 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减 | 营业利润比上年同期增减 | 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增减 |
1、产品设备 | 2,784,886,826.78 | 979,581,760.73 | 35.17% | 22.44% | -0.91% | -8.30% |
(1)智能金融设备 | 2,392,379,639.92 | 800,621,497.53 | 33.47% | 26.43% | 2.40% | -7.85% |
(2)其他智能设备 | 392,507,186.86 | 178,960,263.20 | 45.59% | 2.69% | -13.45% | -8.51% |
2、技术服务 | 3,658,458,767.70 | 1,532,643,175.95 | 41.89% | 16.78% | 22.17% | 1.85% |
3、其他 | 52,919,502.36 | 20,259,785.82 | 38.28% | 2.06% | 26.91% | 7.49% |
合 计 | 6,496,265,096.84 | 2,532,484,722.50 | 38.98% | 19.00% | 12.10% | -2.40% |
4、是否存在需要特别关注的经营季节性或周期性特征
□ 是 √ 否
5、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总额或者构成较前一报告期发生重大变化的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6、面临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7、涉及财务报告的相关事项
(1)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发生变化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1、重要会计政策变更
(1)执行财政部《关于修订印发2019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和《关于修订印发合并财务报表格式(2019版)的通知》
财政部分别于2019年4月30日和2019年9月19日发布了《关于修订印发2019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9)6号)和《关于修订印发合并财务报表格式(2019版)的通知》(财会(2019)16号),对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进行了修订。本公司执行上述规定的主要影响如下:
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和原因 | 审批程序 | 受影响的报表项目名称和金额 | |
合并 | 母公司 | ||
资产负债表中“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拆分为“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列示;“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拆分为“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列示;比较数据相应 | 董事会决议 |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拆分为“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应收票据”上年年末余额41,882,197.77元,“应收账款”上年年末余额1,311,545,965.04元;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拆分为“应 |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拆分为“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应收票据”上年年末余额3,456,776.00元,“应收账款”上年年末余额515,238,201.29元;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拆分为 |
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和原因 | 审批程序 | 受影响的报表项目名称和金额 | |
合并 | 母公司 | ||
调整。 | 付票据”和“应付账款”,“应付票据”上年年末余额106,681,293.96元,“应付账款”上年年末余额823,555,261.61元。 | “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应付票据”上年年末余额64,773,731.96元,“应付账款”上年年末余额608,393,323.78元。 |
(2)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2017年修订)财政部于2017年度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修订后的准则规定,对于首次执行日尚未终止确认的金融工具,之前的确认和计量与修订后的准则要求不一致的,应当追溯调整。涉及前期比较财务报表数据与修订后的准则要求不一致的,无需调整。本公司将因追溯调整产生的累积影响数调整当年年初留存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
①以按照财会〔2019〕6号和财会〔2019〕16号的规定调整后的上年年末余额为基础,执行上述新金融工具准则的主要影响如下:
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和原因 | 审批程序 | 受影响的报表项目名称和金额 | |
合并 | 母公司 | ||
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 董事会审议 | 其他流动资产:减少1,570,929,605.39元。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加1,570,929,605.39元。 | 其他流动资产:减少0.00元。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加0.00元 |
非交易性的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 董事会决议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少906,570,668.31元,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增加906,570,668.31元。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少873,326,585.40元,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增加873,326,585.40元。 |
②以按照财会〔2019〕6号和财会〔2019〕16号的规定调整后的上年年末余额为基础,各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按照修订前后金融工具确认计量准则的规定进行分类和计量结果对比如下:
合并
原金融工具准则 | 新金融工具准则 | ||||
列报项目 | 计量类别 | 账面价值(元) | 列报项目 | 计量类别 | 账面价值(元)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 交易性金融资产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 1,570,929,605.39 | |
应收票据 | 摊余成本 | 41,882,197.77 | 应收票据 | 摊余成本 | 41,882,197.77 |
应收款项融资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 ||||
应收账款 | 摊余成本 | 1,311,545,965.04 | 应收账款 | 摊余成本 | 1,311,545,965.04 |
应收款项融资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 ||||
其他应收款 | 摊余成本 | 109,691,755.92 | 其他应收款 | 摊余成本 | 109,691,755.92 |
持有至到期投资 (含其他流动资产) | 摊余成本 | 1,570,929,605.39 | 债权投资 (含其他流动资产) | 摊余成本 |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 | 债权投资 (含其他流动资产) | 摊余成本 |
原金融工具准则 | 新金融工具准则 | ||||
(含其他流动资产) | 入其他综合收益(债务工具) | 其他债权投资 (含其他流动资产)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权益工具) | 843,295,785.40 | 交易性金融资产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 |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 843,295,785.40 | |||
以成本计量(权益工具) | 63,274,882.91 | 交易性金融资产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 |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 63,274,882.91 | |||
长期应收款 | 摊余成本 | 长期应收款 | 摊余成本 |
母公司
原金融工具准则 | 新金融工具准则 | ||||
列报项目 | 计量类别 | 账面价值(元) | 列报项目 | 计量类别 | 账面价值(元) |
应收票据 | 摊余成本 | 3,456,776.00 | 应收票据 | 摊余成本 | 3,456,776.00 |
应收款项融资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 ||||
应收账款 | 摊余成本 | 515,238,201.29 | 应收账款 | 摊余成本 | 515,238,201.29 |
应收款项融资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 ||||
其他应收款 | 摊余成本 | 111,928,330.69 | 其他应收款 | 摊余成本 | 111,928,330.69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含其他流动资产)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债务工具) | 债权投资 (含其他流动资产) | 摊余成本 | ||
其他债权投资 (含其他流动资产)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权益工具) | 843,295,785.40 | 交易性金融资产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 |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 843,295,785.40 | |||
以成本计量(权益工具) | 30,030,800.00 | 交易性金融资产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 |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 30,030,800.00 |
2、重要会计估计变更
本公司本期未发生会计估计变更。
(2)报告期内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况。
(3)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化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与上年度相比本年度新增合并单位5家,减少合并单位5家,原因为:新设5家公司-Denali System CO.,Ltd.(德纳里系统有限公司)、Denali System Inc、德纳里(广州)技术有限公司、宜昌金牛智慧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责任公司和平顶山市鹰晟保安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责任公司;注销4家公司-北京中科江南政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石家庄瀚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东榕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GRG Banking Equipment(HK)Europe,UAB.(GRG立陶宛);退出1家公司-锡林郭勒盟安逸物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黄跃珍2020年0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