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00624 公司简称:复旦复华
上海复旦复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
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4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5 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确认,报告期内母公司报表净利润21,016,586.64元,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为4,804,397.72元,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2,101,658.66元,本年度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23,719,325.70元。
公司拟以2018年末总股本684,712,01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 0.25 元(含税) ,合计派发现金股利 17,117,800.25元。本次股利分配后公司剩余未分配利润6,601,525.45元,滚存至下一年度。
本议案须经2018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
二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 ||||
股票种类 | 股票上市交易所 | 股票简称 | 股票代码 | 变更前股票简称 |
A股 | 上海证券交易所 | 复旦复华 | 600624 | 复华实业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姓名 | 沈敏 | 郁智斌 |
办公地址 | 上海市国权路525号复华科技楼 | 上海市国权路525号复华科技楼 |
电话 | 021-63872288 | 021-63872288 |
电子信箱 | shareholder@forwardgroup.com | shareholder@forwardgroup.com |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包括药业、软件和园区三大产业板块,具体情况如下:
(一)药业
1.主要业务
公司从事医药业务的主要企业为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和江苏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
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业务涵盖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中成药等。报告期内,药业公司主要从事化学药品制剂、中成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依托复旦大学医学、药学等优势学科,药业公司专注于做专科药、特色药,围绕消化系统药物、神经系统用药物、抗肿瘤药物、循环系统药物等核心治疗领域,努力扩大重点产品的市场份额,打造了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双益平(石杉碱甲片)、氟他胺片、枸橼酸他莫昔芬片、雷公藤多苷片、心脑舒通片等一批深受市场欢迎的名优产品,主要产品在各自细分的治疗领域占有
一定的市场地位。
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报告期内,药业公司深入研究国家政策与市场竞争格局,调整完善营销策略,聚焦重点品种,扩大市场份额。普药部门持续关注各地招投标工作,积极把握国家政策,推进目标产品的市场拓展,提升了普药产品的销售收入。新药部门不断完善学术推广体系,加强市场品牌建设,努力维护现有市场并逐步提升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针剂部门围绕重点品种,积极探索更多的市场机会,结合“两票制”政策,做好终端客户管理和市场维护。
报告期内,江苏复华药业冻干粉针剂产品技术转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通过产品技术转移注册现场核查和GMP认证现场检查的“二合一”检查,完成相关资料送审,等待主管部门的最终审核;固体制剂车间完成工艺设备和公用系统的调试、验证工作,并开展车间试运转;不断完善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生产活动符合GMP要求。江苏复华药业尚未取得GMP证书,未正式投产经营。
2.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
药业公司由采购部门统一负责对外采购工作,保证公司生产经营工作的正常进行。采购部门根据生产计划确定最佳原材料、包装材料等物料的采购计划,通过采购订单管理、采购付款管理,合理控制采购库存,降低资金占用。
(2)生产模式
药业公司严格按照新版GMP要求,完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修订相关管理文件和标准操作程序;加强生产过程的监控,强调生产过程管理,按GMP要求实施变更管理、偏差管理和物料平衡管理,以保证生产过程符合GMP要求,认真进行原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的检验。确保不合格中间产品不流入下一工序,保证出厂产品的质量。
(3)销售模式
药业公司的销售渠道主要为医药经销商,产品销售给医药经销商,再由其销售至各医药终端。公司从经营资质、商业信誉等多方面遴选出优质的医药经销商,签订经销合同,由经销商完成对终端单位的药品配送,公司的销售终端主要为医院、零售药店及第三终端。药业公司拥有高素质、专业化的营销团队和遍及全国的营销网络,能够及时洞察市场需求,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与周到的服务。
3.行业情况说明
国家统计局2019年1月发布的文章显示: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为1,049,490.5亿元,比上年增长8.6%;主营业务收入为1,022,241.1亿元,比上年增长8.5%;实现利润总额66,351.4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为24,264.7亿元,比上年增长12.4%;主营业务收入为23,986.3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实现利润总额3,094.2亿元,比上年增长9.5%。
医药消费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等因素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行业周期性特征不突出。当前,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国家大力实施“健康中国2030”战略,政府医疗卫生投入加大,受益于医保覆盖面增长、人均医疗消费增长、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以及居民健康意识不断提升,用药需求持续增长,我国医药市场总量有望继续扩容。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全面展开,医疗、医药、医保部门出现重大变化,调整设立了三个新的部门,本次改革有利于促进“三医联动”改革。随着新的政策相继出台以及前期各项改革政策逐步落实并深化执行,医药行业分化趋势加剧,市场格局可能面临较大变化。2018年4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见》(国办发〔2018〕20号)发布,从集采、医保、资金、税收等方面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给予扶持。随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推进、“两票制”在全国的全面推开、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发布、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国家公布与实施4+7带量采购方案,各项政策的实施,加快了行业的优胜劣汰,推动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医药行业集中度日益提升,医药企业加大研发创新的动力增
强。
药业公司经过多年的经营和发展,在消化系统药物、神经系统用药物、抗肿瘤药物、循环系统药物等治疗领域,均有产品布局。米内网重点城市公立医院化学药数据显示,2018年度药业公司核心产品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市场占有率33.34%,石杉碱甲(含片剂和胶囊)市场占有率82.86%,氟他胺片市场占有率61.14%,枸橼酸他莫昔芬片市场占有率19.59%,硝酸异山梨酯片市场占有率58.97%,均占据市场较大份额。药业公司自1993年起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双益”商标自2005年起被认定为“上海市著名商标”,双益牌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双益平(石杉碱甲片)、氟他胺片、枸橼酸他莫昔芬片、雷公藤多苷片连续多年获评“上海医药行业名优产品”、双益牌心脑舒通片连续多年获评“上海中药行业名优产品”,双益牌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多次入选“上海名牌”。
(二)软件
1.主要业务
公司从事软件业务的主要企业为上海中和软件有限公司。
报告期内,中和软件主要从事对日软件离岸开发业务,承接对象以证券、银行、保险、产业、流通等行业为主。
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报告期内,中和软件努力拓展对日业务,利用自身高端人才的集团效应,积极参与项目的高层设计,在主要客户发包量下降的情况下,努力扩大其他对日项目的开发规模,并成功开拓了新的客户,整体上保持了日本客户总发包量的稳定,公司日元营业收入同比基本持平。国内业务收入同比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美国业务的收入有所提升。2018年全年日元平均汇率相比2017年有所上升,中和软件人民币营业收入比上年略有增长。
2.经营模式
日本客户将其软件开发的部分或全部工作对外发包,中和软件通过在日本设立的分支机构直接参与日本国内市场的竞争承接外包业务,并依托企业在中国国内拥有的技术开发队伍,根据客户要求为其提供软件开发及运营维护等服务。
3.行业情况说明
工信部2019年2月发布的 “2018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公报”及公报解读显示,2018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态势良好,收入和效益保持较快增长,吸纳就业人数稳步增加。2018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3.78万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63,061亿元,同比增长14.2%。经初步统计,2018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利润总额8,079亿元,同比增长9.7%。2018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出口554.5亿美元,同比增长0.8%,占全行业业务收入的6%左右,其中软件外包服务出口增长5.1%。全行业业务收入中,软件产品、信息技术服务和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比例为31:55:14,结构与上年相比基本保持一致,其中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7.6%,快于行业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2018年末,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为643万人,同比增长4.2%;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增长13.4%,人均工资增长8.8%。
(数据来源: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
近年来,我国对日软件外包行业发展较为缓慢,行业盈利水平下降,市场竞争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18年行业发展形势没有大的改观。随着国内“人口红利期”逐步消失,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减少,劳动力价格水平整体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格局,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人才价格水平增长尤为明显。而国内互联网产业持续火爆,软件和服务外包行业吸引力逐渐下降,很多中高端人才流向了互联网和其他新兴产业,外包企业人才招募难度增加,用人成本也快速上升。当然,由于日本国内人力成本高,劳动力相对匮乏,IT人才缺口较大,日本企业外包预算仍相对稳定,我国对日软件外包行业仍将持续存在。而且,国家始终高度重视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2017年商务部发布的 《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确定了云计算服务、软件研发及开发服务等12个领域作为“十三五”期间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2019年1月,商务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发布了《服务外包产业重点发展领域指导目录(2018年版)》,该目录共涉及软件研发服务等23个重点发展领域,相关政策将继续推动我国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中和软件深耕行业20多年,已成为上海软件出口与服务外包龙头企业之一,在国内软件出口与服务外包领域也居于前列。2018年6月,中和软件获得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网评选的“2017中国软件出口企业第5名”。年内,再次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
(三)园区
1.主要业务
公司从事园区业务的主要企业为上海复华高新技术园区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复华高科技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复旦复华高新技术园区(海门)发展有限公司、海门复华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和上海复旦软件园有限公司。
报告期内,公司园区产业主要从事的业务包括自有房屋租赁,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招商、咨询服务,物业管理及配套服务。
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报告期内,公司园区产业依托复华园区的优越区位、完善设施及良好
品牌,积极推动招商工作,顺利完成园区厂房出租任务,租金水平稳步提升。按期完成复华园区海门园配套住宅“复华文苑”工程项目建设,通过了当地政府的建设工程联合竣工验收,进入交房阶段,并结转已交房部分的预售收入。
2.经营模式:
以现有园区为基础,滚动发展,进行开发、销售、租赁,实现经济效益稳步增长。3.行业情况说明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和国家高新区建设30周年,依托国家级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战略加快实施,国家高新区高举“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旗帜,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核心,以坚持创新驱动、坚持聚焦实体经济、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特色发展、坚持绿色协调发展为原则,大力加强科技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园区发展更加多元化和融合化。
2018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意见》着重从环境、动力、创业带动就业、科技支撑、平台服务、金融服务、资源集聚、政策落实等八个方面提出了升级举措。在“加快构筑创新创业发展高地”方面,提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培育创新创业集聚区、发挥“双创”示范基地引导示范作用、推进创新创业国际合作等支持政策与措施,对于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按照国务院和科技部的相关精神,加快推进各组成园区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发展重点的转变,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构建新兴产业体系,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上海复华高新技术园区创建二十余年,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目前是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嘉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18年 | 2017年 | 本年比上年 增减(%) | 2016年 | |
总资产 | 2,604,007,322.82 | 2,397,427,347.58 | 8.62 | 2,304,988,202.48 |
营业收入 | 1,008,222,677.22 | 735,729,241.20 | 37.04 | 671,241,849.7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42,785,647.32 | 42,475,003.05 | 0.73 | 38,154,988.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23,116,111.42 | 22,730,955.80 | 1.69 | 7,772,048.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1,147,434,249.54 | 1,118,606,425.82 | 2.58 | 1,090,959,768.3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26,467,136.01 | 96,489,138.65 | 31.07 | -26,018,317.40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062 | 0.062 | 0.056 |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062 | 0.062 | 0.056 |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3.723 | 3.840 | 减少0.12个百分点 | 3.537 |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 | 第二季度 (4-6月份) | 第三季度 (7-9月份) | 第四季度 (10-12月份) | |
营业收入 | 231,691,636.07 | 227,978,928.33 | 276,619,460.97 | 271,932,651.8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9,811,683.40 | 10,411,827.52 | 12,805,741.94 | 9,756,394.4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5,783,837.24 | 1,816,266.02 | 11,494,702.90 | 4,021,305.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4,472,185.69 | 81,171,566.59 | 63,086,164.90 | 16,681,590.21 |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适用 √不适用4 股本及股东情况4.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 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 股
截止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80,784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 129,392 | ||||||
截止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0 | ||||||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 0 | ||||||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 |||||||
股东名称 (全称) | 报告期内增减 | 期末持股数量 | 比例(%) |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 质押或冻结情况 | 股东 性质 | |
股份 状态 | 数量 | ||||||
复旦大学 | 0 | 128,338,600 | 18.74 | 0 | 无 | 0 | 国有法人 |
上海上科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 0 | 76,050,000 | 11.11 | 0 | 质押 | 76,050,000 | 境内非国有法人 |
上海复旦科技产业控股有限公司 | 0 | 25,350,000 | 3.70 | 0 | 无 | 0 | 国有法人 |
林乐民 | 187,300 | 3,971,765 | 0.58 | 0 | 未知 | 未知 | |
王洪廷 | 1,827,490 | 3,477,490 | 0.51 | 0 | 未知 | 未知 | |
周永森 | 0 | 2,267,220 | 0.33 | 0 | 未知 | 未知 | |
田延军 | 1,757,100 | 1,757,100 | 0.26 | 0 | 未知 | 未知 | |
孔健敏 | 309,600 | 1,720,000 | 0.25 | 0 | 未知 | 未知 | |
周敏 | 331,765 | 1,683,900 | 0.25 | 0 | 未知 | 未知 |
郑隆友 | 1,666,300 | 1,666,300 | 0.24 | 0 | 未知 | 未知 | |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 前十名股东中的第一名股东复旦大学与其余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人关系;第二名股东上海上科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第三名股东上海复旦科技产业控股有限公司22%股权;第四名至第十名股东之间未知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人关系。 |
注:上海复旦科技产业控股有限公司于2019年1月22日起名称变更为上海复旦复控科技产业控股有限公司。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适用 √不适用5 公司债券情况□适用 √不适用
三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1 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18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经济结构继续优化,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但与此同时,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全球贸易摩擦不断,各类风险叠加冲击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经济运行不确定性增加。面对外部环境的机遇与挑战,在董事会领导下,公司经营团队围绕年度经营目标,以“统一思想,提升管理,不忘初心,继续创业”的工作方针为指导,认真研究国家政策与行业发展格局,深入挖掘公司产品与服务的市场潜能,加大药业、软件、园区等主营业务的市场拓展。同时,以“全面提升管理年”为抓手,提高公司管理水平与运营效率。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100,822.2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78.5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73%。公司主营业务的具体经营情况如下:
药业:2018年,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68,463.3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8.76%,占公司营业收入的67.91%;净利润为7,451.70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06.53万元,均比上年同期增长0.20%。
2018年,面对各项医药新政的相继出台及落地实施,药业公司顺应政策变化与市场趋势,调整完善营销策略,聚焦重点品种,扩大市场份额,药品销售收入稳步增长。普药部门持续关注各地招标工作,制订符合政策要求的议价策略,结合“两票制”的全面实施,推进目标产品的市场拓展,提高了普药产品的销售收入。新药部门不断完善学术推广体系,挖掘团队潜力,加强市场品牌建设,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基础上,新产品的市场开拓取得一定成效。针剂部门围绕重点品种,结合外部情况变化,通过市场活动,积极探索更多的市场机会,并结合“两票制”政策,做好终端客户管理和市场维护。药业公司还在采购、生产各环节中挖潜增效,加强生产的过程管理,做好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与更新,提高产品得率。研发方面,依据药业公司制定的工作计划,推动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如期进展;不断完善企业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制度。质量管理方面,根据新版GMP要求,进一步完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提高新版GMP执行能力,提高品质保障;顺利完成冻干粉针剂、原料药GMP再认证,取得GMP证书。药业公司高度重视安全管理与环境保护,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政府部门最新的环保要求,有序推进减排治理工作。2018年药业公司清洁生产工作再次通过上海市清洁生产办公室的验收;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系统也通过了闵行区环保部门的验收。药业公司在行业内继续保持良好的品牌形象,2018年1月,双益牌心脑舒通片被评为“2017年度上海中药行业名优产品”。
报告期内,江苏复华药业冻干粉针剂产品技术转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完成产品技术转移注册现场核查和GMP认证现场检查的“二合一”检查,现场抽检样品经江苏省药品检验所检验合格,完成相关资料的送审,等待主管部门的最终审核;固体制剂车间完成工艺设备和公用系统的调试、验证工作,并开展车间试运转;积极探索新产品的研发和引进,逐步形成专业、高效的工作模式;不断完善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生产活动符合GMP要求。加强安全、环保体系建设;通过组织各类岗位技能与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专业能力,为正式投产做好各项准备。
软件:2018年,上海中和软件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23,963.7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5 %,占公司营业收入的23.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7.01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0.27%。
2018年,面对外部环境复杂变化带来的诸多挑战,中和软件积极调整组织架构,整合资源,提高整体效率,加强日本、国内及美国等市场的业务开拓,确保全年软件开发业务的总体稳定。对日业务方面,积极维护与主要客户株式会社野村综合研究所良好的合作关系,但承接的项目开发量与销售收入同比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与其他日本客户深化业务合作,巩固扩大开发规模,销售收入同比实现良好的增长;通过努力,成功开拓了新的日本客户。2018年全年对日业务的日元营业收入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国内业务方面,在保持原有客户与项目稳定的基础上,积极开拓、跟进新的项目,上年新承接的日资企业国内子公司的开发项目稳步推进,国内业务营业收入同比
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美国业务也有一定的增长。为了保持队伍稳定,东京支社在日招聘开发人员,充实Onsite体制,扩大与客户直接接触的机会;上海本部招募二十三期生,为核心开发团队培养后备力量。为了在控制运营成本的基础上扩大开发规模,中和软件继续推动地方开发基地的建设发展及子公司的建立,合肥、重庆子公司已完成注册。此外,持续开展各类员工的技术培训,加强信息安全教育,提升队伍的专业素质和生产效率;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控制成本费用。报告期内,中和软件获得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网评选的“2017中国软件出口企业第5名”。
园区:2018年,上海复华高新技术园区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复华高科技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复旦复华高新技术园区(海门)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复旦软件园有限公司、海门复华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合计营业收入为 6,269.51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同期增长157.58%,占公司营业收入的6.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4.6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46.45万元。其中,海门复华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3,555.36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46.76万元,比上年同期减亏246.26万元。
2018年,园区产业围绕“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奋发努力,降本增效”的经营思路,全力推进园区发展。复华园区公司以招商工作提质增效为重点,一方面积极探索招商服务外延模式,构建完善招商网络,加强招商团队建设,顺利完成复华园区内厂房招租任务,园区整体租金水平稳步提升;另一方面结合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对复华园区现入驻企业进行了排摸梳理,为引进和培育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发展潜力大、经济附加值高的优质企业夯实基础。同时在嘉定区区域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框架指引下,以产城融合示范区为新导向,以发展智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基础,积极争取智能制造和科技研发基地项目的启动开发。园区物业管理继续围绕规范化、专业化的要求抓实做细,提升服务品质,客户满意度不断提高,复华园区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复华园区海门公司把工作重点放在复华园区海门园的管理与服务上,不断提高海门园区的运营管理水平,园区引进企业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部分企业投产运营。上海复旦软件园有限公司抓好管理与服务,不断完善入驻企业营商环境。按期完成复华园区海门园配套住宅“复华文苑”工程项目建设,通过了当地政府的建设工程联合竣工验收,进入交房阶段,并结转已交房部分的预售收入。
2018年,公司开展“全面提升管理年”活动,从完善制度、有效执行、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增进团队内部沟通等方面着手,加强经营管理与风险防控,保障经营活动有序进行。年初经过认真研究与反复讨论,确定公司及各业务板块预算目标;通过经营班子会议及每季度分板块专题召开经营工作评估会议,对各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指导、检查与评估,分析数据,查找问题,讨论应对策略。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围绕财务审计、内控检查与自评、工程项目管理等方面开展,积极发挥内部监督作用。通过定期内控检查,查找分析内控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督促相关单位根据内控管理要求及时改进;推动公司修订、完善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法务工作方面,在加强日常法律文件合规合理性审查的基础上,通过每季度的法务检查,尽可能降低经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对于公司面临的重大诉讼案件,法务部门协助相关部门积极处理应对,保障公司合法权利。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在抓好日常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深入子公司进行调研,充分掌握分析公司人力资源应用状况。加强干部培训,做好中期及年度绩效考评和干部考察工作,增进各级主管与员工的绩效评价沟通,及时汇总、分析、反馈干部考察中发现的问题,积极推动公司干部素质的改进提高。
2 导致暂停上市的原因□适用 √不适用3 面临终止上市的情况和原因□适用 √不适用
4 公司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适用□不适用
一、本次会计政策变更概述
2018年6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修订印发2018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8]15号),对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进行了修订,要求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非金融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通知要求编制财务报表。
二、本次会计政策变更的主要内容及对公司的影响
(一)、本次会计政策变更的主要内容:
1、在资产负债表中 “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合并列示为“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合并列示为“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应收利息”和“应收股利”并入“其他应收款”列示;“应付利息”和“应付股利”并入“其他应付款”列示;“固定资产清理”并入“固定资产”列示;“工程物资”并入“在建工程”列示;“专项应付款”并入“长期应付款”列示。比较数据相应调整。
各科目本年影响金额分别为:“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合并列示为“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本期金额111,125,006.14元,上期金额102,379,130.33元;“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合并列示为“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本期金额178,358,261.50元,上期金额291,984,208.20元;调增“其他应收款”本期金额8,638,614.78元,上期金额8,638,614.78元;调增“其他应付款”本期金额3,495,060.91元,上期金额9,655,435.65元;调增“固定资产”本期金额0元,上期金额0元;调增“在建工程”本期金额0元,上期金额0元;调增“长期应付款”本期金额0元,上期金额0元。
2、在利润表中新增“研发费用”项目,将原“管理费用”中的研发费用重分类至“研发费用”单独列示;在利润表中财务费用项下新增“其中:利息费用”和“利息收入”项目。比较数据相应调整。
各科目本年影响金额分别为:调减“管理费用”本期金额41,385,483.59元,上期金额33,098,132.80元,重分类至“研发费用”。在本期和上期利润表中财务费用项下新增“其中:
利息费用”和“利息收入”项目。
3、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新增“设定受益计划变动额结转留存收益”项目。比较数据相应调整。
各科目本年影响金额分别为:“设定受益计划变动额结转留存收益”本期金额0.00元,上期金额0.00元。
三、本次会计政策变更对公司的影响
本次会计政策变更,是对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列报项目及其内容作出的合并、分拆、增补调整,仅对财务报表列示产生影响,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不产生影响。
5 公司对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适用√不适用6 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对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公司应当作出具体说明。√适用□不适用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本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内子公司如下:
子公司名称 |
上海中和软件有限公司 |
日本中和软件株式会社 |
上海复旦软件园有限公司 |
上海复华房地产经营有限公司 |
复旦复华高新技术园区(海门)发展有限公司 |
上海复华高科技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上海天内杰电源有限公司 |
上海复华高新技术园区发展有限公司 |
上海复旦复华科技创业有限公司 |
美国环球控制有限公司 |
上海坤耀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克虏伯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上海复华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
上海复华电脑有限公司 |
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 |
香港康惠国际有限公司 |
上海医大环亚药业发展有限公司 |
江苏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 |
海门复华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 |
上海中和株式会社 |
美国中和有限公司 |
合肥通和软件有限公司 |
重庆兴中和软件有限公司 |
本期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及其变化情况详见年度报告财务报表附注“六、合并范围的变更” 和“七、在其他主体中的权益”。
上海复旦复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赵文斌董事会批准报送日期:2019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