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000060 证券简称:中金岭南 公告编号:2019-42
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度环境报告书
本公司及董事局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一、企业的基本情况
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是以铅锌铜等有色金属生产为主业,集有色金属采、选、冶、加工、新材料、贸易、金融、工程技术、环保为一体多行业综合经营的上市公司。公司总部设在深圳市,产业辐射至中国(广东和广西)、澳大利亚、加拿大、多米尼加、爱尔兰、马来西亚、缅甸等国家,拥有直属、全资、控股子公司20多家,拥有员工近万人。公司于1984年9月在深圳成立,1997年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000060),简称:中金岭南,注册资本35.7亿元。2018年合并报表总资产195.06亿元,营业收入199.63亿元。
公司高度重视科技研发工作,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共18人。多年来,公司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2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4项:包含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3项,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目前持有自行研究开发所获得的专利近300项,其中发明专利76项。
公司连续多年名列中国企业500强,2007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10年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最受机构关注十大上市公司”之一,获得深报指数行业领军奖、优质治理上市公司、最具社会责任感上市公司等三大奖项;2012年位列“中国100大跨国公司跨国指数”第9名、广东省百强企业第41名、深圳市百强企业第13名,被评为深圳市“走出去”十大先锋企业之一;2015年被授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境外资源开发战略功勋企业”;2016年被评为“广东年度经济风云榜风云企业”;2017年荣获“中国铅锌行业国际产能合作杰出奖”,并作为铅锌行业唯一一家上市公司成功入选摩根士丹利标的股;2018年, 荣膺中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中国工业大奖,这是迄今为止广东省唯一一家、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第三家获此殊荣的企业,同时,时隔两年,再度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斩获“中国铅锌行业提质增效杰出贡献奖”。
公司所属主体企业:
第一类:矿山企业:中金岭南凡口铅锌矿、广西中金岭南矿业公
司、澳大利亚佩利雅公司。
第二类:铅锌冶炼企业:中金岭南韶关冶炼厂、中金岭南丹霞冶炼厂。
第三类:新材料及加工企业:华加日铝业公司、中金岭南科技公司。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铅精矿、锌精矿、铅锌混合精矿、硫精矿、铅锭、锌锭、硫酸、白银、镉锭、二氧化锗、无汞电池锌粉、铝门窗
及铝合金制品等多种产品。其中铅锭、锌锭、银锭获“有色金属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在报告时限内在规模、结构、管理、产权、产品或服务等方面未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
二、环境管理情况
(一)环境保护理念、方针与目标
(1)环境保护理念
中金岭南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奉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以国家环保法律、法规为准则,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省生态环境厅、省国资委和广晟公司要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积极履行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把环保工作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依法、依规、达标排放组织生产,强化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清洁生产;做好资源综合利用,追求资源利用高效化、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2)环境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环境友好”的安全环保方针。
(3)环境目标
严格污染物排放,实现“三废”综合排放达标率100%;实现环保设备设施与生产设备同步运转率达100%;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无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新、改、扩建项目执行环保设施“三同时”制度。
(二)环境管理组织结构
公司环保管理机构健全,建立了由公司总部、所属各单位、车间(厂室)、班组构成的规范化和专业化的环保管理体系。公司和所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环保的第一责任人,公司设立了以董事长为主任,由公司班子成员、各相关职能部室总经理和所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安全环保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公司的安全环保管理工作,依法履行安全环保管理的职责。公司设立安全环保职业健康部,负责公司日常环保及生态管理工作,并负责指导、检查、监督所属单位的环保管理工作。所属各单位成立了由安全环保第一责任人担任主任,由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环保管理部门负责人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安全环保管理委员会,统一协调指导环境保护工作。所属各单位均设立环保职能管理机构,负责具体的环保管理;下设车间(厂室),设有环保主管或管理员,负责车间(厂室)的环保管理。2018年根据机构调整和人员变动情况,公司及所属各单位对管理委员会成员名单进行了调整,重新明确管理职责。
(三)环境体系认证与清洁生产审核
公司积极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完善环保管理体系,提高环保管理绩效。公司主要生产单位凡口矿、韶冶厂、丹冶厂、华加日公司、科技公司、建安公司均已通过ISO14001:
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018年各单位按照体系运行要求,按时组织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及外部审核工作。凡口矿、韶冶厂、丹冶厂、华加日公司、科技公司顺利通过上一轮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并按要求持续开展新一轮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提高清洁生产能力与环保管理水平。
(四)环境保护教育与培训
公司高度重视环保培训和教育工作,将其纳入公司日常管理工作。2018年公司共组织开展两次环保集中培训,学习新时期有色金属行业环保形势及政策,以及我国现有固废管理法规与标准体系和铅锌冶炼行业排污许可核查要点;认真开展“六五环境保护日”、新环境保护税法、排污许可制度宣贯、特别排放限值等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参与能力。公司所属各生产单位均按照年初制定的培训计划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开展环境保护培训工作,持续开展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及操作人员岗位培训,提高环保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结合“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活动主题,开展知识竞赛、出版环保板报、派发环保宣传资料、悬挂环保宣传标语、观看宣传片等系列宣传活动,加强新形势下环保政策学习,提高环保业务能力。
(五)环境绩效
2018年,公司通过加大污染防治与减排的投入,持续开展清洁生产,环保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污染防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通过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工作与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等专项工作,强化现场管理,外排污染物得到了有效控制,确保环保设备设施与生产设备同步运行,实现了“三废”达标排放,无环保事故。
(六)获得环境保护荣誉
凡口矿被授予“广东省绿色矿山”牌匾,并获得相应奖励资金;在2018年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开展的2017年环境信用等级评价中,凡
口矿获评“绿牌”,韶冶厂和丹冶厂获评“蓝牌”。
三、环境表现2018年,公司未发生环境污染事故,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污染防治工作稳步推进,公司环境保护总体形势得到较大改善和提高。公司无因环境违法违规受到重大环保行政处罚等情况。
四、环保守法情况
(一)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
2018年,公司持续加强新、改、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及竣工验收等全过程管控,确保工程项目合法合规。2018年,凡口矿“选矿厂技术升级改造工程”按照环评批复要求,聘请环境监理,规范建设施工行为,严格落实施工过程环境保护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不发生环境污染事故;丹冶厂完成沸腾焙烧富氧冶金节能减排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回转窑、制酸、熔铸烟气在线监测系统完成备案及验收工作,制氧变压吸附项目完成环评审批工作,二期炼锌渣项目完成环评报批前第二次公示工作;科技公司完成微型电源、氧化锆项目的环评并拿到批复。
(二)排污许可证制度执行情况
根据《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有色金属工业—铅锌冶炼》,中金岭南所属韶冶厂、丹冶厂于2017年12月完成新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工作,其他各单位均按现有排污许可有关要求,合法排污。
(三)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
公司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开展环保监督性监测工作,所属各生
产单位按要求安装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对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厂界噪声进行定期监测,并按要求对监测结果信息进行公开。2018年监测报告结果显示,公司主要外排污染物均能满足现行排放标准,实现达标排放。公司下属矿山、冶炼厂排放的主要特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COD、氨氮、铅、锌、砷、镉等,废水外排离子浓度锌控制在1.5mg/L以内,铅控制在0.5mg/L以内,砷控制在0.1mg/L以内,镉控制在0.02mg/L以内;制酸尾气SO
排放浓度控制在400mg/m
以内,废气颗粒物控制在80mg/m
以内,达到了《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6-2010)企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根据厂界外声环境功能区类别的不同,各单位噪声分别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二、三类标准。
(四)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依法处置情况
公司产生的危险废物主要有锌冶炼系统产生的净化渣、铅银渣、除铁渣、锌浮渣、置换渣,铅冶炼系统产生的铅浮渣、阳极泥、分银炉渣、贵铅炉渣、重金属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矿山采、选过程产生的废矿物油、废药剂包装袋、废药剂瓶及少量废电池、废日光灯管。2018年各单位加大固废处置力度,认真落实“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建有符合要求的危险废物临时堆存场所,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的规定,危险废物转移过程中按要求办理五联单手续。
公司产生的一般固废主要有矿山开采、选矿过程中产生的采矿废石及尾砂,铅锌冶炼过程产生的水淬渣。采矿废石、尾砂大部分用于井下采空区充填,水淬渣委托给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
(五)环境保护税缴纳情况
2018年公司所属各单位严格按照《环境保护税法》、《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要求及时缴纳环境保护税,无欠缴拒缴情况。
(六)环境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情况
根据环保部门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公司所属各生产单位进一步完善和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对存在环境风险点进行识别,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预案与专项应急救援预案,构建了应急救援组织,配备了应急救援物资,并进行预案评审与备案。2018年韶冶厂、广西矿业公司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所属各单位开展应急预案的培训、演练工作,针对应急演练时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具体措施,落实整改,确保应急时措施可靠、有力、有效,提高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能力。
年初,各主要生产单位同保险公司签订环境污染责任险保险合同,把保险的风险管理方法与环境管理相结合,通过第三方的风险管理与服务的实施,最大限度降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概率,降低环境风险,保障环境安全。
(七)2018年推进的重点环保工作
(1)创新管理模式,全力推进“环保管家”技术服务项目。
为进一步强化公司环保管理,健全环保管理体系,梳理环保风险和加强隐患整治,防范环保事故,确保环保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公司引入“环保管家”项目,作为有力抓手对公司环保工作进行梳理和排查。服务期内项目组对两厂两矿开展环保问题诊断及问题动态追踪,根据最新法律法规、地方标准及规划,结合2018年中央环保督查组
现场督查要点,进行现场交流及踏勘,梳理企业产排污节点、种类、性质、对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处理效率、对应的政策要求以及内部管理情况;了解企业周边环境现状、生态敏感情况;从“三同时”、废水、废气、固废、噪声、地下水、环境风险、生态影响等九个方面诊断,列表汇总现场诊断出的环保问题,标明风险等级,提出整改建议;全面梳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划、标准、地方法规及行政规章,形成环境管理文件动态数据库,及时掌握政府、行业最新动向。
(2)实施系列环保治理项目,提高污染防治能力,减少污染物排放。
①凡口矿完成尾矿库生态恢复一期和清污分流工程。2018年凡口矿在尾矿库原有生态恢复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生态恢复工程,目前,生态恢复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库区生态环境已得到极大改善,形成免维护、不退化的植被系统,植被覆盖率达到85%以上;土壤中形成微生物群落,pH提高至4-6,尾矿库扬尘、水土流失得以控制,确保尾矿库安全稳定。同时,凡口矿继续实施尾矿库清污分流工程建设,有效隔绝周边山体进入尾矿库,减少废水及各项污染物排放量,截至2018年7月,工程已全面完工并组织内部验收。
②凡口矿选矿废水实施深度处理与回用工程。项目大幅度降低废水中的铅、锌等重金属和选矿药剂的浓度,废水回用率大幅度提高,从源头上大幅减少选矿废水输入,截至12月底尾矿库已完成试验和设计,工程正在施工。
③韶冶厂加强废气排放治理,开展系列工程建设。精馏炉、鼓风炉工序持续开展天然气替代技术升级改造,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
生;完成烧结热振脱硫工程技术改造,采用先进离子液吸收技术减少二氧化硫无组织排放量,确保工厂的废气达标排放。
④丹冶厂强化固废规范化全过程监控。加大厂内废物综合利用处置,开展炼锌渣绿色化升级改造项目,减少废物产生量和转移量,截至12月底已形成环评报告初稿;强化固废贮存管理,建设符合规范和满足需求的贮存场所。
⑤广西矿业公司加强无组织排放专项整治。从源头上减少无组织排放,完成破碎、筛分除尘系统改造,以及浮选系统、皮带运输系统密闭改造。
(3)强化环保设施运行管理与监测监管。
①加强环保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转。各单位均按要求对环保设施进行巡检,并及时做好环保设施的维护与保养,确保环保设施与主体生产设施同步运转。韶冶厂制定《韶关冶炼厂污染防控监管方案》和《韶关冶炼厂应对秋冬季节大气污染管控方案》,强化废气治理设施维护管理。
②加强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监测监管水平。2018年凡口矿严格按照CNAS标准开展环境监测,严密监控矿区环境空气质量和工业外排水情况,完成标准内审、管理评审以及年度测量审核。丹冶厂完成回转窑、制酸、熔铸烟气在线监测系统备案及验收工作;广西矿业公司完成井下水沉淀池、尾矿库外排视频监控系统的安装和验收工作,提高在线监控系统运行效率。
③完成重点污染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工作。根据广东省、广西自治区环境保护厅下达的重点污染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工作
要求,随着《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的发布,监测频次和因子发生大幅度变化,国家对自行监测要求日益严格,凡口矿、韶冶厂、丹冶厂、广西矿业公司组织修订企业自行监测方案,提高监测频率及增加监测因,定期对污染物情况进行监测,按规范编制监测报告,并及时向广东省、广西自治区信息公开平台公开监测数据。对于安装在线连续监测设备的点位,监测数据实时传送到“韶关市环境在线监控WEB信息平台(力合平台)”、“广东省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平台”、“广东省重点污染源综合管理平台”。2018年监测结果显示,监测数据全部达标。
六、编制说明
(一)本报告书中“公司”指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
公司。
(二)本报告书的报告时限为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
(三)本次报告发行日期:2019年3月30日。
(四)发布形式:《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度环境报告书》将在公司网站上向社会公众发布。公众可登陆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http://www.nonfemet.com在线阅读。
(五)编制人员与信息咨询:
公司总部地址:深圳市深南大道6013号中国有色大厦23-26楼
公司邮政编码:518040
公司网址:http://www.nonfemet.com
编制人员:李建雄、杨平、傅颖等意见反馈:如对本报告书有任何疑问或意见,欢迎来函、来电咨询(0755-83474800);fuying@nonfemet.com.cn邮箱。
来函咨询单位: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环保职业健康部
七、结语
2019年,将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中金岭南公司实施近中期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是高质量发展的起步之年,也是转型攻坚、创新求强的关键之年。公司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严格执行国家、地方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以履行社会责任为己任,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公司为目标,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认真做好清洁生产和减排工作,加强环保管理,做好环境监测,及时排查治理环保隐患,加大“三废”治理力度,确保排放达标,切实履行上市公司环保责任。
希望本报告能加强社会各界对本公司的认知,也希望接受社会的监督,促使公司环保工作做得更好。
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
2019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