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三川智慧:2018年年度报告摘要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19-03-29

证券代码:300066 证券简称:三川智慧 公告编号:2019-016

三川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本报告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情况:未变更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 不适用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普通股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普通股利润分配预案为:以2018年12月31日总股本1,040,033,262.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三川智慧股票代码300066
股票上市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倪国强黄倩
办公地址江西省鹰潭高新区龙岗片区三川水工产业园江西省鹰潭高新区龙岗片区三川水工产业园
传真0701-63180130701-6318013
电话0701-63180130701-6318005
电子信箱ytngq@aliyun.comschq2018@126.com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一)主要业务

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包括以智能水表特别是物联网水表为核心产品的各类水表、水务管理应用系统、水务投资运营、供水企业产销差与DMA分区计量管理、健康饮水服务、智慧水务数据云平台建设等,致力成为世界领先的水计量功能服务

商、智慧水务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二)经营模式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体系,根据市场需求及自身情况独立进行生产经营与服务活动。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务行业的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是必然趋势。为此,公司结合智能水表特别是物联网水表的销售,加快水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积极介入水务大数据及其增值服务,为供水企业乃至整个城市提供包括水资源监测、管网监控、水质检测、用水调度、产销差管理在内的整体解决方案。

(三)报告期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驱动公司业绩的主要因素,一是坚持智能化战略,积极推进智能水表特别是NB-IoT物联网水表的销售。NB-IoT(窄带物联网)技术具有广覆盖、大连接、低功耗等突出特点,是实现智能远程抄表、实施城镇供水管网DMA分区计量管理和建立管网漏损管控体系信息化、智能化的理想载体。报告期内,公司基于NB-IoT通讯技术的物联网水表先后进入北京、上海、深圳等多个大中城市进行规模化商用,取得了积极效果,建立了良好示范,为今后更大规模的推广应用积累了经验、奠定了的基础。二是适应市场形势和客户需求,加大水务管理软件系统的研发投入和推广应用,积极探索向客户提供以DMA分区计量管理为核心内容的水务管理综合解决方案,进一步增强了客户黏性,逐步实现了向客户提供数据服务的业务转型。三是加大会议营销、团队营销以及大客户营销的力度,聚焦大客户,瞄准目标市场,整合产品选型、系统平台、移动APP等方面的核心竞争优势,强力拓展市场。报告期内,公司智能水表的销量同比增长30%,水务管理软件系统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98%,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2.59%,形成了良好发展态势。

(四)行业情况说明

公司所涉及的行业较为广泛,以科学用水、健康饮水为主线,涉及水计量、水处理、水运营、水监测、健康水生活、智慧水务数据云平台建设与大数据增值服务等相关业务领域,与智慧城市建设和城乡居民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国家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关于推进智慧水务、建设节水社会、保障饮水安全等一系列涉水新政的出台,势必加快和促进行业的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用途、经营模式、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等未发生重大变化。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 否

单位:人民币元

2018年2017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16年
营业收入687,188,055.84610,367,498.2712.59%695,124,138.5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7,802,016.5479,093,562.1723.65%133,576,309.7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4,774,538.7466,899,242.3026.72%123,028,404.45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6,514,891.4858,073,490.48-37.12%108,436,842.56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09400.076023.68%0.1284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09400.076023.68%0.1284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28%5.44%0.84%9.47%
2018年末2017年末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2016年末
资产总额1,893,598,341.121,804,579,734.384.93%1,763,340,196.6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597,664,286.571,520,662,935.275.06%1,462,054,887.51

(2)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人民币元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141,891,104.80169,182,166.45185,258,285.54190,856,499.0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797,827.3823,894,511.6741,286,048.2814,823,629.2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202,739.6420,575,276.7138,383,038.5410,613,483.85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914,932.861,074,035.3721,584,719.0029,771,069.97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 否

因对非经常性损益概念理解产生偏差,公司本年前三季度将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及长期股权投资的收益未计入非经常性损益,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与已披露的一季度报告、半年报、三季度报告存在差异,具

体如下:

项目第一季度第三季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原披露数)16,477,739.6440,245,947.4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更正后数)15,202,739.6438,383,038.54
差异1,275,000.001,862,908.88

上述会计信息差错,已经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决定更正。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46,611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普通股股东总数54,443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0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0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股东性质持股比例持股数量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质押或冻结情况
股份状态数量
江西三川集团有限公司境内非国有法人40.84%424,744,566
童保华境内自然人3.85%40,044,13330,033,100
孙长根境内自然人1.83%19,005,156
江西三川水表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其他1.41%14,647,500
王锋境内自然人1.11%11,583,750
夏光淳境内自然人0.85%8,790,713
管红峰境内自然人0.69%7,223,760
李强祖境内自然人0.62%6,497,2534,872,940
朱伟境内自然人0.58%6,000,298
罗安保境内自然人0.57%5,927,238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上述股东中,李强祖系江西三川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李建林之子,李强祖与三川集团为一致行动人,除此之外公司未知其他股东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也未知其是否属于上市公司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一直行动人。

(2)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 适用 √ 不适用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5、公司债券情况

公司是否存在公开发行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且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未到期或到期未能全额兑付的公司债券否

三、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1、报告期经营情况简介

公司是否需要遵守特殊行业的披露要求否

2018年,公司经营管理层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坚定发展定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工作激情,围绕公司的总体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计划,结合公司实际,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品质,努力拓展市场,各项工作按计划有序进行,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各类水表733.15万只,水表销售收入58,450.96万元,水表配件、水务运营、软件等其他业务收入10,267.85万元,营业收入合计68,718.81万元,同比增长12.59%;实现营业利润11,587.99万元,同比增长46.02%;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780.20万元,同比增长23.65%。

(一)技术研发取得新的进展。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创新引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充分发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科技服务站等高端平台的作用,完成了无磁采样技术的开发与运用,实现一升采样,有助于提升水司管网管控和查漏能力;完成了小口径带阀NB-IoT物联网水表及基于LoRa通讯技术的脉冲式物联网水表的开发,丰富了公司产品结构;完成了符合澳洲东南水务需求的NB-IoT超声无线远传水表的开发和端到端测试,满足了公司产品的多样化、智能化、国际化要求;智慧水务物联网云平台、云收费平台的开发也相继完成,丰富和提升了公司智慧水务平台功能。

(二)产品质量控制日益增强。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强化产品质量意识,加强产品质量管控,从技术改良、工艺完善入手,注重采购、生产、入库、出厂等各个环节的产品质量控制。与此同时,推行以产品线为核心的组织架构变革,健全产品线总监质量负责制;严格供应商管理,实现对来料合格率的严格检测和管控;加强产品质量管控制度建设,构建技术、生产、供应、质控一体化的质量保障机制。新产品从概念、计划、开发、验证、试制到最后的量产,均设定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全方位保证了产品品质。

(三)市场拓展获得重大突破。报告期内,公司坚守“坚持智能化、主攻大客户”的业务拓展战略,加大会议营销、团队营销以及大客户营销的力度,聚焦大客户,瞄准目标市场,整合产品选型、系统平台、移动APP等方面的核心竞争优势,强力拓展大客户和高端市场。报告期内,公司基于NB-IoT通讯技术的物联网水表先后进入北京、上海、深圳等多个大中城市进行规模化商用,取得了积极效果,建立了良好示范,为今后更大规模的推广应用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报告期内,公司智能水表的销量同比增长30%,水务管理软件系统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98%,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2.59%,形成了良好发展态势。

(四)投资并购助推业绩增长。“内生增长与外延拓展并重”是公司长期发展战略。报告期内,公司在坚持内生增长的同时,加大外延投资并购步伐,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投融资平台,积极开展对产业链上下游涉水、环保项目的投资并购,以不断丰富公司产品结构,扩充技术和业务领域,完善产业布局,拓展发展空间,在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增厚公司业绩。报告期内,公司以自有资金7,191.20万元认购中稀天马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1,616万股,持有其20%的股权。本次对外投资,有利于公司进入资源回收领域,促进公司战略转型升级和优化资源配置。

(五)人力资源保障不断强化。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储备、管理、利用,形成自己的独特的人力资源优势,已成为企业管理者的共识,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优化公司组织架构、人事聘用制度、工资福利制度,建立良性互动的员工沟通平台,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对公司战略的高度共识;加强团队建设,重视人才培养,加大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构建和谐、担当、作为的员工队伍,为公司战略实施和长远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人力资源支持和保障,使人力资源成为公司业绩的支撑者、管理提升的推动者、创新变革的驱动者。

(六)财务管控能力逐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坚持施行管理手段信息化、管理方式科学化、管理重点突出化的财务管控措施,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建立应收账款预警机制,始终强化应收账款的对账和回收;进一步加强包含分子公司在内的销售信息管理平台、采购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推进公司本部与各分子公司在技术、业务、产品上的融合与协同发展;坚持“以收定支、资金与预算联动”的预算管控原则,优化以全面预算为主线的财务管控体系,强化全员、全要素、全过程成本管控,合理规划资金使用,有效压缩成本费用,提升公司经营业绩,财务管控能力逐步提升,财务管控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2、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是否存在重大变化

□ 是 √ 否

3、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或主营业务利润10%以上的产品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产品名称营业收入营业利润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减营业利润比上年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增减
普通表179,916,579.5145,593,758.9125.34%12.31%-0.98%-3.40%
节水表90,430,601.7225,505,195.2728.20%-16.37%-20.89%-1.61%
智能表314,162,380.59128,005,071.0240.74%25.28%25.68%0.12%

4、是否存在需要特别关注的经营季节性或周期性特征

□ 是 √ 否

5、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总额或者构成较前一报告期发生重大变化的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金额单位:元

项 目本期数上期数增减率重大变化的原因
一、营业总收入687,188,055.84610,367,498.2712.59%
二、营业总成本631,245,452.18567,161,299.0911.30%
其中:营业成本454,139,285.45399,386,631.3613.71%
税金及附加8,789,555.768,211,000.697.05%
销售费用73,749,891.9974,551,618.21-1.08%
管理费用40,841,898.4243,283,798.98-5.64%
研发费用39,535,895.9332,907,414.7420.14%增加研发投入所致
财务费用-11,389,763.66-7,716,403.2847.60%主要是利息收入增加和汇兑损益下降
资产减值损失25,578,688.2916,537,238.3954.67%商誉减值、应收款项增加计提坏账准备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加:其他收益22,230,041.6311,958,602.3285.89%上期只包含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本期除退税外还包含政府补助
投资收益37,720,973.9225,360,504.4048.74%联营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现金理财收益增加及处置投资项目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22,776,466.8817,928,241.9127.04%联营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增长
资产处置收益-13,692.04-1,164,018.36-98.82%本期处置资产减少
三、营业利润115,879,927.1779,361,287.5446.02%
加:营业外收入150,574.2415,983,035.91-99.06%上期包含政府补助
减:营业外支出282,432.751,648.0017037.91%本期对外捐赠及缴纳滞纳金
四、利润总额115,748,068.6695,342,675.4521.40%
减:所得税费用13,707,902.0113,036,316.615.15%
五、净利润102,040,166.6582,306,358.8423.98%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

6、面临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7、涉及财务报告的相关事项

(1)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发生变化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1)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

1)新金融工具准则的会计政策变更财政部于2017年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财会[2017]7号)、《企业会计准则第 23号—金融资产转移》(财会[2017]8 号)、《企业会计准则第 24 号—套期会计》(财会[2017]9号)、《企业会计准则 第 37号—金融工具列报》(财会[2017]14号)(以上四项简称新金融准则),并要求其他境内上市的企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上述文件要求,公司对原采用的相关会计准则进行了相应调整。

2)财务报表格式调整的会计政策变更财政部于2018年06月15日颁布了《关于修订印发2018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8]15号),针对2018年1月1日起分阶段实施的新金融工具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财会[2017]22号,简称新收入准则),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中的有关情况,财政部对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进行了修订。公司根据上述文件要求,对财务报表格式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相应的变更。

(2)变更日期上述两项关于新金融准则及财务报表格式调整的会计政策变更均依据财政部相关文件规定的起始日开始执行上述企业会计准则。其中,新金融准则的会计政策公司将于2019年1月1日起执行。

(3)变更前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

本次变更前,公司执行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各项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及其他相关规定。

(4)变更后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

1)新金融准则的会计政策

本次变更后,公司将按照财政部2017年印发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财会[2017]7号)、《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财会[2017]8号)、《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财会[2017]9号)、《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财会[2017]14号相关规则执行。

2)财务报表格式调整的会计政策

本次变更后,公司将按照财政部2018年6月15日发布的财会[2018]15号通知的相关规定执行。除上述会计政策变更外,其他未变更部分,仍按照财政部前期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各项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以及其他相关规定执行。

(5)本次会计政策变更对公司的影响

1)新金融准则的会计政策变更对公司影响

财政部新修订的金融准则修订与完善的主要内容及与公司相关的业务主要包括:

①金融资产分类由现行“四分类”改为“三分类”即: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减少了金融资产类别,提高了分类的客观性和有关会计处理的一致性。

②金融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由“已发生损失法”改为“预期损失法”,以更加及时、足额地计提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揭示和防控金融资产信用风险。

③调整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的会计处理,允许企业将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进行处理,但该指定不可撤销,且在处置时不得将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额结转计入当期损益。

④进一步明确金融资产转移的判断原则及其会计处理。

⑤修订套期会计相关规定,使套期会计更加如实地反映企业的风险管理活动。

⑥金融工具披露要求相应调整。

根据新金融工具准则的衔接规定,公司无需重述前期可比数,比较财务报表列报的信息与新准则要求不一致的无须调整。金融工具原账面价值和在本准则施行日的新账面价值之前的差额,调整计入2019年期初留存收益或其他综合收益,并于2019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起按新金融工具准则要求进行会计报表披露,不重述2018年末可比数。因此,上述会计政策修订和完善预计将对公司 2019年起财务报告产生一定影响。

2)财务报表格式调整的会计政策变更对公司影响

财政部于2018年6月15日发布了《关于修订印发2018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8〕15号),对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进行了修订,归并部分资产负债表项目,拆分部分利润表项目;本公司已经根据新的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要求编制财务报表,财务报表的列报项目因此发生变更的,已经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等的相关规定,对可比期间的比较数据进行调整。

对可比期间的财务报表列报项目及金额的影响如下:

列报项目2017年12月31日之前列报金额影响金额2018年1月1日之后重新列报金额
应收票据10,537,829.24-10,537,829.24-
应收账款268,904,988.47-268,904,988.47-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279,442,817.71279,442,817.71
应收利息659,407.00-659,407.00-
其他应收款11,812,669.97659,407.0012,472,076.97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71,971,432.93-71,971,432.93-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71,971,432.9371,971,432.93
其他应付款25,022,068.50-25,022,068.50
管理费用76,191,213.72-32,907,414.7443,283,798.98
研发费用-32,907,414.7432,907,414.74

其他科目格式调整对公司2018年度财务报表未产生影响。

根据财会[2018]15号通知的要求,此次会计政策变更只涉及财务报表列报和相关科目调整,不会对当期和格式调整之前的公司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净资产、净利润、股东权益产生影响。

(2)报告期内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1、前期会计差错更正事项概述

公司2018年1月和9月分别出售了持有的深圳市清泉水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及深圳市星河环境技术有限公司10%的股权,取得处置收益分别为150万元、219.17万元。公司在编制年度中期财务报告时将上述收益作为经常性损益披露,不符合《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的规定,应予以更正。

2、更正事项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及更正后的财务指标

本次对前期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更正对公司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未产生影响,本次更正涉及的财务信息及财务报表附注如下:

1)2018年第1季度报告更正事项

①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更正项目本报告期 (原披露金额)调整金额更正后金额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原披露数)更正后数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16,477,739.64-1,275,000.0015,202,739.64-4.69%-12.06%

②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单位:元

项目年初至报告期期末金额(原披露数)调整金额更正后金额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企业业务密切相关,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定额或定量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1,655,970.991,655,970.99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1,500,000.001,500,000.00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30,000.00-30,000.00
减:所得税影响额245,903.65225,000.00470,903.65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59,979.6059,979.60
合计1,320,087.741,275,000.002,595,087.74

2)2018年半年度报告更正事项①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更正项目本报告期(原披露金额)调整金额更正后金额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原披露数)更正后数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37,053,016.35-1,275,000.0035,778,016.3511.03%7.20%

②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单位:元

项目年初至报告期期末金额(原披露数)调整金额更正后金额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企业业务密切相关,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定额或定量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5,779,041.945,779,041.94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1,500,000.001,500,000.00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48,604.2048,604.20
减:所得税影响额926,494.44225,000.001,151,494.44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261,829.00261,829.00
合计4,639,322.701,275,000.005,914,322.70

③每股收益

报告期利润每股收益(原披露)每股收益 (更正后)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稀释每股收益(元/股)基本每股收益(元/股)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0.03560.03560.03440.0344

3)2018年三季度报告更正事项①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更正项目第三季度(原披露金额)调整额第三季度(调整后金额)年初至3季度末(原披露金额)调整额年初至3季度末(调整后金额)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40,245,947.42-1,862,908.8838,383,038.5477,298,963.77-3,137,908.8874,161,054.89

②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单位:元

项目年初至报告期期末金额(原披露数)调整金额更正后金额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6,000.53-6,000.53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企业业务密切相关,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定额或定量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7,306,353.887,306,353.88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3,691,657.503,691,657.50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39,554.1739,554.17
减:所得税影响额1,152,230.12553,748.621,705,978.74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508,253.84508,253.84
合计5,679,423.563,137,908.888,817,332.44

(3)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化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公司报告期无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化的情况。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