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蓝晓科技:2018年年度报告摘要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19-02-26

证券代码:300487 证券简称:蓝晓科技 公告编号:2019-017

西安蓝晓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本报告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情况:不适用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 适用 √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普通股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普通股利润分配预案为:以202,393,750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

股票简称蓝晓科技股票代码300487
股票上市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
姓名张成
办公地址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135号
传真029-88453538
电话029-81112902
电子信箱pub@sunresin.com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一)主要的业务及经营模式

1、主要业务吸附分离技术是众多工业领域所需的基础技术,在下游生产过程中起到分离、纯化的作用,在生物医药、金属、食品、环保、化工和水处理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公司主营业务是研发、生产和销售吸附分离功能材料,并提供载有特定工艺的系统装置,以及一体化的吸附分离技术服务。

公司坚持大力发展吸附分离技术主业,包括吸附材料、工艺、系统集成以及整体服务。做强增厚核心板块,前瞻性布局创新板块,形成多行业跨度、新品开发从基础研究阶段到产业化阶段的梯度布局相结合的立体式板块格局,保证公司长期发展的创新后劲。

2、经营模式

(1)销售模式:公司产品应用于不同工业领域,行业跨度大,生产工艺和应用条件差异大,对产品与客户生产工艺的匹配度要求很高。为保证销售的针对性,采取了将技术支持与服务贯穿于售前、售中、售后全过程的技术营销模式。技术营销体系主要由市场部、应用部、研发部和系统工程部等组成。市场部负责产品销售、商务谈判、合同、客户维护等工作;应用部负责售前方案设计、售中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研发部主要负责吸附分离材料合成,应用技术开发;系统工程部主要负责系统装置的设计、生产与调试等技术支持。

(2)采购模式: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均由公司自行采购,具体采购模式为公司采购部向国内厂商及经销商采购。公司主要原材料,如苯乙烯等均为大宗石化产品,市场价格透明、标准统一。公司通过考察、筛选形成供应商名单。采购部根据生产计划,从供应商名单中经过谈判确定最终供应商。货物到厂后,由质检部验收,合格品入库,按合同执行。不合格品实行退换货。公司定期对供应商的供货质量和价格进行核查和评估,适时调整供应商或相应的合同条款。

(3)生产模式:公司生产管理由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领导,原则上以销定产,根据销售计划制定出一段时期内的生产计划,按照内部管理流程和沟通机制,组织协调采购、质检、生产车间等相关部门协作完成生产。生产过程要求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国际通用标准,符合环保、安全、职业健康方面的各项法规政策。按照国家和企业质量管控体系、特定行业标准、国际标准等完成生产任务。

(二)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1、下游领域的市场需求导向是外在驱动因素

作为一种普适性的分离手段,吸附分离技术适用于诸多应用领域,公司提供的吸附分离材料及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金属、食品、环保、化工和水处理等领域。其中金属板块、生物医药板块和环保化工板块已形成稳定的核心业务组成部分。

在金属板块,金属镓行业景气度恢复较高水平,盐湖卤水提锂需求快速增长,镍等其他金属品种带来较好的发展机会。

报告期内,金属镓得益于价格回升和需求增加,行业开工率和产量均大幅提升。2018年1-12月,国内金属镓累计产量达到398吨,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镓生产线的开工率明显提升,扩产计划增加新的产量。镓的市场价格恢复至1000元/kg以上,高于主流生产企业的成本,并持续上涨至1500元/kg,近期维持在1000元/kg左右。随着5G等新能源领域的景气度持续较高,动力电池相关产业获得快速的发展,市场新增投资动力明显,拉动了吸附分离技术的应用需求,给公司带来较好的市场机会。

2018年1-12月,全国电动汽车新增产量127万辆,增速59.9%,销量125.6万辆,增速61.7%。动力电池装机容量为56.89GWh,增速56.88%。国内碳酸锂产量约11.6万吨,增速39.7%,其中盐湖卤水来源占比约30%。下游快速增加的需求,驱动锂新产能规划增加,随着技术进步,盐湖卤水资源开发得到保障,将加快盐湖卤水提锂新增产能的落地,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原料支持。同时,伴随产能的逐步释放,锂的供求格局逐步改善,碳酸锂价格将逐步回归,有效降低动力电池的整体成本,提高整体行业竞争力。动力电

池产业持续快速发展,镍、钴等重要的动力电池原料、以及使用后废旧电池回收资源化利用领域,将有较大的发展机会。

金属镍需求稳定增长,长期将受益于三元材料镍需求释放。2018年1-11月全球矿山金属镍产量216.9万吨,同比增加15.4%,其中红土镍矿产量增长多于硫化镍矿,截至2018年底,红土镍矿在全球镍矿供给中占比超过65%,预计未来这一比例还将继续提高。镍矿供给结构的变化,是由于镍铁、镍盐产能的持续扩张,其原料均是以红土镍矿为主,而且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推动锂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增加对镍钴资源的需求。在红土镍矿开发中,湿法路线工艺逐步成熟将成为未来的主流技术路线,给吸附分离技术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

在医药领域中,原料药抗生素领域需求企稳回升,生物药市场增幅明显。

原料药方向,抗生素行业自限抗政策之后一直低位平稳。报告期内,国家环保政策趋紧导致产业集中度加大,市场份额重新分布;去库存带来需求回暖,人用抗生素和兽用抗生素价格明显回升,进而带动增加头孢系列和酶载体系列产品的需求。

生物药方向,高端生物药尤其是大分子药物快速发展,全球前十大重磅药物多数是大分子药物。用于单抗、重组蛋白、疫苗等生物药领域的层析填料,用于多肽药物的固相合成载体将迎来快速的发展机会。

在环保领域,国家环保政策持续趋严,持续带来工业废水的资源利用和达标排放需求,下游市场容量增速放大,进一步推动公司在该领域的发展。大气污染治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VOCs 治理是专业化方向,该领域将迎来快速的发展机遇。

在国际市场,由于公司产品和技术在性价比及技术服务方面对终端客户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已经建立了较好的国际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作为吸附分离技术整体服务的供应商,公司为客户提供集材料、设备和工艺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该模式更加适用于技术含量高、创新要求明显的下游领域。国际客户,尤其是新兴国家和地区的客户对这一模式接受程度高。报告期内,公司在土耳其市场,实现了首条整线输出,完成国外安装、调试,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在印度实现了首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连续离交设备整线输出。新的吸附分离技术通过在国内市场的成熟应用,快速向国外拓展,实现了国内与国际联动,大大地助推国际化。

系统装置方面,与材料匹配更优、专业化的、自动化控制的系统装置更加符合那些新兴应用领域的龙头企业的需求,因此,随着吸附分离材料向各应用领域的深度发展,系统装置和解决方案模式得到较快发展。报告期系统装置增幅约255.60%。在拜耳母液提镓,盐湖提锂,红土镍矿提镍等较大规模的项目中,自有知识产权的连续离交系统装置与材料的深度结合,对下游应用领域的产品促进,产线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经济效益的保障,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2、行业格局的变化以及产品技术进步推动增长是内在驱动力量。

行业格局的变化给公司提供发展机遇。面对国内环保安全管理政策持续趋严,国内行业原有小产能、落后产能逐步向先进制造水平的产能集中和结构调整。国际上,大型跨国公司的业务调整,产能波动,以及国家和地区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等,带来良好的市场窗口期。以公司为代表的国内优质产能,将以现代化的高水平制造能力参与全球产能竞争,在行业全球格局调整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盐湖卤水提锂领域产业化,扩大了吸附分离技术的应用空间,是行业应用创新的典型示范。在金属镓和锂的基础上,公司还积极推动吸附分离技术在镍、钒等金属、以

及生物药、系统集成等领域的创新应用。通过提升硬件水平、团队技能和资金投入,强化自主研发能力。系统集成技术服务模式趋向多元化,技术水平稳步提高,引领行业发展趋势,得到国内外客户的认可。通过业务领域拓展、模式创新和国内外市场开发的相互促进,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带来稳定业绩增长,进而持续推动公司创新发展。

(三)公司所处行业分析

吸附分离技术主要是在多组分液相环境中选择性分离特定组分,是工业领域的一项基础技术;是下游客户提质增效、成本控制、减排资源化的重要手段;是新一轮高技术发展中的支柱技术。公司定位于在吸附分离技术领域的创新制造和创新应用,包括材料、工艺、系统集成以及技术服务。

随着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国内格局趋于调整,行业低端生产能力生存空间被压缩,逐步向高水平产能升级,且集中度趋高。行业面临快速全球化趋势,欧美国家的参与者向低成本、高成长区域进行产能转移,如印度等,生产能力逐步靠近市场需求。来自新兴国家的市场需求驱动所在地的参与者进步迅速,全球市场互相渗透,以及采购体系和生产基地布局全球化趋势明显。

下游成熟领域市场稳定增长,新兴领域带来新需求。离子交换树脂行业起源于工业水处理,随着技术进步,逐步拓展至食品、环保、化工、湿法冶金、生物医药等诸多领域。伴随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吸附分离技术在食品、环保、化工等传统领域市场需求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尤其是来自新兴国家和地区产业升级带来的市场需求增速较好。新兴技术进步和产业带来多个细分领域的新需求。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动力汽车推动锂、镍、钴的需求增加,带来该类资源开发和回收产业的新技术创新。在半导体、电子元器件行业,产业升级要求产品品质提升,对纯化技术提出更高要求。新兴领域对分离、纯化技术更高、更细分的技术要求将引导行业逐步向定制化、系统装置和集成服务模式发展。新技术快速爆发式进步,带来更大、更尖端需求,对拥有技术创新和快速响应机制的企业将迎来巨大的机遇。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 否

单位:人民币元

2018年2017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16年
营业收入631,986,783.73444,242,473.3842.26%332,405,996.7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3,233,818.3593,185,662.6853.71%61,695,588.0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9,706,395.4768,300,706.78104.55%56,265,500.7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9,622,371.6576,772,712.55-74.44%50,606,482.57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710.4654.35%0.31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710.4654.35%0.31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6.29%12.19%4.10%8.78%
2018年末2017年末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2016年末
资产总额1,857,544,195.921,059,855,286.3075.26%892,445,365.6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46,302,844.14812,231,461.9616.51%722,050,549.77

(2)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人民币元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132,138,788.18155,515,708.02130,292,663.53214,039,624.0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120,550.1340,331,831.7226,609,618.6656,171,817.8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158,264.1839,639,427.3326,315,089.3054,593,614.66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231,174.4475,086,794.89-40,065,154.272,831,905.47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 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15,300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普通股股东总数14,567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0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一个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0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股东性质持股比例持股数量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质押或冻结情况
股份状态数量
寇晓康境内自然人25.49%51,600,00038,700,000
田晓军境内自然人16.90%34,200,00025,650,000质押1,230,000
高月静境内自然人13.49%27,300,00020,475,000
关利敏境内自然人2.07%4,192,1004,087,500
苏碧梧境内自然人2.02%4,087,7004,022,062
全国社保基金四一四组合境内非国有法人1.83%3,699,2500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四组合境内非国有法人1.69%3,419,3500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浦银安盛增长动力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境内自然人0.73%1,470,5000
中国工商银行-浦银安盛价值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境内非国有法人0.67%1,346,3000
邢映红境内自然人0.65%1,314,9000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寇晓康先生、高月静女士系夫妻关系,构成关联方及一致行动关系。公司未曾知悉其他股东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持

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规定的一致行动人。

(2)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 适用 √ 不适用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5、公司债券情况

公司是否存在公开发行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且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未到期或到期未能全额兑付的公司债券否

三、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1、报告期经营情况简介

公司是否需要遵守特殊行业的披露要求否

公司主营业务是研发、生产和销售吸附分离功能材料,并提供载有特定工艺的系统装置,以及一体化的吸附分离技术服务。公司提供的吸附分离材料及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金属、食品、环保、化工和水处理等应用领域。

面对下游领域需求持续释放,公司积极部署实现业绩的快速增长,同时储备了大额订单。报告期内,营业收入6.32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42.2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扣非净利润1.4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4.55%。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新应用领域需求旺盛,已有领域需求稳定,抓住市场机遇实现业绩快速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销售收入6.32亿元,同比增加42.26%。盐湖卤水提锂和金属镓取得良好业绩,红土镍、钪进入产业化储备。盐湖卤水领域实现藏格项目和锦泰项目的重大突破,其中藏格项目完成20%销售收入确认,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金属镓行业伴随镓价格的回升,行业景气度提升镓产量放大,增加吸附材料的需求,实现销售收入0.84亿元,同比增速超过50%,未来镓的需求将随着5G、物联网、芯片等行业的快速发展而增加。国外市场拓展速度加快,报告期实现销售收入0.99亿元,同比增速超过33.58%,

全年新增订单超过1亿元,并且实现了首套土耳其EPC工程,首套自主知识产权的连续离交设备出口印度,生产线运行良好,为未来国际业务模式创新拓展奠定基础。其他已有领域,稳中有增,累计实现总体业绩的较好增长。

2、新增生产线逐步建成投产,将形成高标准、大规模的行业领先的优质产能报告期,高陵新产业园一期建设取得决定性成果,目前已完成一期生产线设备安装和公用配套设施,逐步试水试运行。2019年将为公司新增产能,为业务拓展提供有效的支撑。蒲城材料园已完成一期车间设备和工艺管线施工,高陵产业园和蒲城材料园具有互补性,加上已有产能的革新优化,产能布局逐渐实现,将大幅舒缓公司产能不足的压力,并形成行业内高标准、新工艺的产能优势,支撑公司跨越式发展。鹤壁蓝赛基地有序推进,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处置中心项目已取得环评批复,各项资质手续陆续获得,具备条件后将加紧实施,进一步丰富公司现有业务范围,延长业务链,有利于扩大公司的产业规模、盈利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是公司“持续发展吸附分离技术主业,拓展高技术含量应用领域”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精心组织实施,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报告期内,公司将通威集团控股子公司多晶硅生产线除硼材料项目、藏格锂业10000t/a盐湖卤水提锂装置项目和锦泰锂业3000t/a碳酸锂盐湖卤水提锂生产线建设及运营服务项目列为重点项目。为了确保项目高质量如期交付,公司组建业务骨干工作团队,集中精力做好做优项目,形成应用领域示范效应。截止目前,通威多晶硅项目已经完成制造,部分产品交付客户现场,运营良好,其余根据客户现场进度分批发货;藏格锂业项目已完成前4条线的运行调试,部分生产线已具备调试条件,其余生产线按照进度分期实施安装调试,锦泰锂业项目已进入现场安装实施中。

4、利用资本市场,实施可转债融资和股权激励,匹配公司发展所需的资源

结合长期发展规划,迫切需要匹配相应的资源,通过科学分析论证,公司明确了通过资本市场匹配资源的措施。报告期,公司启动了3.4亿元的可转债融资计划,四季度向证监会递交材料,并于2019年1月3日发审会审核通过,目前待证监会批复后择机发行。本次融资计划用于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资金到位后将助力公司重大项目实施。在第一期股权激励均实现达标考核的基础上,结合公司发展需要实施了第二期限制性股票激励方案。通过股权激励,激发技术人员、核心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员工与企业长期共同成长,并分享企业发展红利。

5、持续研发创新,拓展新的应用领域

持续推进种子式发展,坚持不懈地进行技术创新,持续开发新的应用领域,拓宽公司发展空间。

在金属领域,公司围绕新能源产业,实现了盐湖卤水提锂产业化,进一步提升材料、工艺和装备的大规模工业化实施水平。红土镍矿提镍技术和粉煤灰循环利用除杂技术,寻找大型工业化项目的突破口,形成有效转化。着手布局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再利用技术革新,探索更多工业领域回收、资源化潜在的应用机会。积极开发钴、铼、钒、钪等其他金属品种,梯度培育,逐步推出镍、钴、铼等品类,实现金属领域的纵深发展。在生物医药板块,持续开发高性能西药分离纯化材料的品种和植提领域的高技术品种。生命科学色谱材料和装置取得工业业绩,材料实现销售500多万,装置进入工业化中试阶段,以动物疫苗为突破口,重点突破猪圆环疫苗纯化,形成百余万元规模销售;固相合成品系紧跟客户需求变化持续推新。在环保化工板块,VOCs气体脱除已实现应用案例,将在未来寻求大规模推广,取得市场先机;在煤化工领域

争取建立除酚、生化尾水深度处理有代表性的业绩。

6、优化管理、合理配置资源,为公司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随着公司快速发展,对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在人力资源方面,公司以原有核心人员为基础,加快各类人才引进,做好人才队伍梯队建设和人员储备。建立富有活力的考核激励机制,让人才留得住、有干劲、有活力,形成有创造力的员工队伍。通过传帮带、内外训等方式,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保证公司的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各经营环节人才供应。

持续加强精细化管理和流程控制。面对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公司进一步提高成本管控水平,强化生产成本核算,加强采购环节的成本控制,合理库存,以缓冲成本上升压力。同时加大了应收账款和回款管理,优化信用政策,形成全程信用跟踪管理,以优化财务结构。综合利用信用、贷款等多种融资手段,保证重点项目建设资金。

2、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是否存在重大变化

□ 是 √ 否

3、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或主营业务利润10%以上的产品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产品名称

产品名称营业收入营业利润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减营业利润比上年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增减
吸附分离630,180,324.01370,130,252.3041.27%42.14%39.83%0.97%
专用树脂469,821,732.85279,347,895.3840.54%19.87%17.60%1.15%
系统装置155,082,135.9188,006,597.9943.25%255.60%244.78%1.78%
国内530,920,941.67304,443,683.3642.66%43.52%38.46%2.09%
国外99,259,382.3465,686,568.9433.82%33.58%44.76%-5.11%

4、是否存在需要特别关注的经营季节性或周期性特征

□ 是 √ 否

5、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总额或者构成较前一报告期发生重大变化的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6、面临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7、涉及财务报告的相关事项

(1)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发生变化的情况说明□ 适用 √ 不适用公司报告期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发生变化的情况。

(2)报告期内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况说明

√适用 □ 不适用

1. 本公司根据《财政部关于修订印发2018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8〕15号)及其解读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编制2018年度财务报表,此项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2017年度财务报表受重要影响的报表项目和金额如下:

应收票据

应收票据29,567,476.00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181,891,638.66
应收账款152,324,162.66
应收利息1,108,287.66其他应收款2,633,657.04
其他应收款1,525,369.38
在建工程98,549,501.18在建工程98,832,605.67
工程物资283,104.49
应付票据22,922,115.00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120,279,027.46
应付账款97,356,912.46
应付股利259,415.70其他应付款21,828,215.44
其他应付款21,568,799.74
管理费用60,767,727.48管理费用34,466,527.98
研发费用26,301,199.50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注]52,128,911.86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54,532,353.86
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注]2,403,442.00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注]:将实际收到的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2,403,442.00元在现金流量表中的列报由“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调整为“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2. 财政部于2017年度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9号——关于权益法下投资净损失的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0号——关于以使用固定资产产生的收入为基础的折旧方法》《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1号——关于以使用无形资产产生的收入为基础的摊销方法》及《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2号——关于关键管理人员服务的提供方与接受方是否为关联方》。公司自2018年1月1日起执行上述企业会计准则解释,执行上述解释对公司期初财务数据无影响。(3)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化的情况说明√ 适用 □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新设全资子公司蓝晓科技(香港)有限公司。

西安蓝晓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二〇一九年二月二十六日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