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码:603828 公司简称:柯利达
苏州柯利达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2017 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
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公司 2017 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7,617,240.61 元,2017 年度母公司实现税后净利润 36,834,938.72 元,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3,683,493.87 元,加上前期滚存未分配利润 279,194,024.52 元,截止 2017 年年末实际可供股东
分配利润 293,997,881.87 元。
公司拟以 2017 年 12 月 31 日的总股本 330,226,875 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送现金
红利 0.27 元(含税);同时拟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转增 3 股。
二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柯利达 603828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何利民 魏星
办公地址 苏州市高新区邓尉路6号 苏州市高新区邓尉路6号
电话 0512-68257827 0512-68257827
电子信箱 zqb@kldzs.com zqb@kldzs.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主营业务
公司作为国内知名的建筑装饰企业,长期以来一直以建筑幕墙(外装)和建筑装饰(内装)
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为主要业务,以“建筑幕墙+公共建筑装饰”共同发展为业务发展模式,坚持内
外兼修的经营理念,以设计带动施工,具备内外装设计、生产、施工协同发展的产业链。公司以
“商业空间+公共空间”为主要细分市场,承接的内、外装饰工程主要集中于商务写字楼、城市商
业综合体、星级酒店等城市商业空间,以及机场、车站、轨道交通、博物馆、图书馆、体育场馆、
学校、医院等城市公共空间。
截止目前,按业务内容划分,公司共有建筑装饰、建筑幕墙、建筑设计与 EPC、智能化与智
慧社区、投融资与资产管理等五大业务板块,在公司大后台的支持下板块协同发展,产融相合,
为公司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经营模式
建筑装饰、建筑幕墙、建筑设计与 EPC、智能化与智慧社区等业务的承接一般通过公开招标、
邀标和竞争性谈判等方式取得。
公司设有业务与投标管理中心、EPC 运营管理中心、材料采购中心、合约管理中心、财务管
理中心、幕墙配套中心、木制品配套中心等大后台机构,协调资源,为各业务板块提供强有力的
支持;公司以业务内容为划分基础、以地域作参考,成立事业部,设有本部内装、本部幕墙、外
围事业部、北京、成都、南昌、承志公司、域高公司、南通柯利达、柯利达资管等 10 个事业部业
务单元。各事业部集中精力,在各自领域与区域做熟做深,公司以大数据平台为纽带,有效连接
和支持各事业部,通过统一管理、整体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发挥协同效应。
1、公司工程承接和承做主要环节如下所示:
市场经营、市 重点项目跟 竣工验收、
组织施工团队 项目施工 售后服务
场信息收集 踪、参与投标 决算、收款
2、建筑设计业务流程:
(三)行业情况说明
建筑装饰行业作为建筑行业的子行业之一,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
况与宏观经济的发展水平联系紧密。2017 年,我国经济增速平稳,GDP 同比增长 6.9%,经济运行
呈现了增长平稳、就业向好、物价稳定、国际收支改善的良好格局,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明显增强。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 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达 21.40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5%;全国固定资
产投资(不含农户)63.17 万亿元,同比增长 7.2%。虽然经济增速整体有所放缓,但是随着“一
带一路”政策以及十九大报告所提出“东北老工业区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优化发展”
和“数字城市、智能新区、绿色新区”的建设任务的落实,预计建筑行业整体仍会呈现一定程度
的平稳发展。
根据《建筑装饰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十三五”期间,预计
我国建筑装饰行业平均年增长速度将保持在 7%左右,其中公共建筑装修市场规模将由 2015 年的
1.74 万亿元增长到 2020 年的 2.30 万亿元,年均增长速度在 6.5%左右;建筑幕墙市场规模将增长
到 0.55 万亿元,年均增长速度在 11%左右。综上,建筑装饰行业发展态势良好,未来成长空间依
然巨大。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将仍保持“稳中求进”的大格局,在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
级中,各类新建项目投资将持续增长,建筑功能转化、节能改造、装修更新升级等,也将为建筑
装饰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但随着建设规模扩张速度减缓,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速度由高
速发展转化为快速发展不可避免,PPP 模式、特色小镇、一带一路走出去等将成为整个行业新的
发展战略。
根据《纲要》,行业未来的业务发展模式将向工程总承包转化,行业未来将加大信息化推广力
度,增加应用 BIM 技术的新开工项目数量。从建筑装饰行业领域的特点来看,改革需要立足创新,
发展利用新技术,提高产品服务质量,重点进行绿色装配、BIM 技术深入、装配式施工、智能化
装饰等领域的创新。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 3 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本年比上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增减(%)
总资产 3,556,314,171.19 2,926,553,723.88 21.52 2,305,859,632.11
营业收入 2,035,009,614.87 1,636,976,947.04 24.32 1,627,715,909.58
归属于上市公 57,617,240.61 48,410,080.16 19.02 55,147,714.14
司股东的净利
润
归属于上市公 54,134,669.79 44,667,864.37 21.19 52,859,607.46
司股东的扣除
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 1,062,791,833.27 1,024,798,524.90 3.71 991,393,281.28
司股东的净资
产
经营活动产生 28,949,911.81 47,642,945.26 -39.24 -209,860,334.78
的现金流量净
额
基本每股收益 0.17 0.16 6.25 0.47
(元/股)
稀释每股收益 0.17 0.16 6.25 0.47
(元/股)
加权平均净资 5.49 5.19 增加0.3个百分 5.91
产收益率(%) 点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1-3 月份) (4-6 月份) (7-9 月份) (10-12 月份)
营业收入 277,084,892.26 529,007,728.37 511,596,584.50 717,320,409.7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25,996,038.44 -4,994,033.69 18,204,236.56 18,410,999.30
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
25,797,469.63 -5,895,970.19 16,764,559.30 17,468,611.05
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86,276,880.79 11,949,937.25 -63,372,364.76 166,649,220.11
额
说明:
第一季度净利润较第二季度、第三季度高,主要系报告期内第一季度资产减值损失较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低所致,其中第一季度资产减值损失为-1778.97 万元,第二、三季度分别为 3886.29 万
元、1900.25 万元。第二季度净利润较低,主要系第二季度资产减值损失较第一季度、第三季度、
第四季高。第四季度净利润较第二季度、第三季度高,主要系第四季度收入增加所致。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本及股东情况
4.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 10 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 股
截止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13,011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 13,175
截止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前 10 名股东持股情况
质押或冻结情况
股
持有有限售 股
股东名称 报告期内增 期末持股数 比例 东
条件的股份 份
(全称) 减 量 (%) 数量 性
数量 状 质
态
苏州柯利达集团有 55,200,000 124,200,000 37.61 124,200,000 质 27,000,000 境
限公司 押 内
非
国
有
法
人
顾益明 13,746,000 30,928,500 9.37 30,928,500 无 境
内
自
然
人
朱彩珍 8,873,640 19,965,690 6.05 19,965,690 无 境
内
自
然
人
顾龙棣 8,850,000 19,912,500 6.03 19,912,500 质 13,500,000 境
押 内
自
然
人
苏州弘普投资管理 6,348,000 14,283,000 4.33 14,283,000 无 其
中心(有限合伙) 他
兴业国际信托有限 9,305,177 9,305,177 2.82 0 无 其
公司-兴安 8 号集合 他
资金信托
王秋林 3,096,000 6,966,000 2.11 0 无 境
内
自
然
人
鲁崇明 2,886,360 6,494,310 1.97 6,494,310 质 4,680,000 境
押 内
自
然
人
华鑫国际信托有限 3,602,200 3,602,200 1.09 0 无 其
公司-华鑫信托价 他
值回报 8 号证券投
资集合资金信托计
划
福建匹克投资管理 1,041,044 1,041,044 0.32 0 无 其
有限公司-匹克投资 他
价值尊享一号私募
基金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 苏州柯利达集团有限公司、顾益明、朱彩珍、顾龙棣、苏州
说明 弘普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为一致行动人。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 不适用
数量的说明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1 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0.35 亿元,同比上涨 24.3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761.72 万元,同比上升 19.0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 10.62 亿元,同比增长 3.71%。资产总
计 35.56 亿元,同比增长 21.52%。
2 导致暂停上市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3 面临终止上市的情况和原因
□适用 √不适用
4 公司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适用□不适用
受影响的报表项
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和原因 审批程序 影响金额
目
《企业会计准则第 42 号——持有待售 第三届董事会第十 持续经营净利润
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对 三次会议审议批准 终止经营净利润
于 2017 年 5 月 28 日之后持有待售的非
流动资产或处置组的分类、计量和列
报,以及终止经营的列报等进行了规
定,并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
修改了财务报表的列报,在合并利润表
和个别利润表中分别列示持续经营损
益和终止经营损益等。
对比较报表的列报进行了相应调整:对
于当期列报的终止经营,原来作为持续
经营损益列报的信息重新在比较报表
中作为终止经营损益列报。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16 号——政府 第三届董事会第十 其他收益 933,941.28
补助》(2017),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方 三次会议审议批准 营业外收入 -933,941.28
法从总额法改为允许采用净额法,将与
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相关递延收益的
摊销方式从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
均分配改为按照合理、系统的方法分
配,并修改了政府补助的列报项目。
2017 年 1 月 1 日尚未摊销完毕的政府
补助和 2017 年取得的政府补助适用修
订后的准则。对新的披露要求不需提供
比较信息,不对比较报表中其他收益的
列报进行相应调整。
根据《关于修订印发一般企业财务报表 第三届董事会第十 本期:
格式的通知》(财会[2017]30 号),在利 三次会议审议批准 资产处置损益 170,513.05
润表中新增“资产处置收益”行项目,反 营业外收入 -201,188.34
映企业出售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 营业外支出 -30,675.29
资产(金融工具、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 上期:
性房地产除外)或处置组时确认的处置 资产处置损益 -90,891.92
利得或损失,处置未划分为持有待售的 营业外收入 -1,588.13
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 营业外支出 -92,480.05
及无形资产而产生的处置利得或损失,
以及债务重组中因处置非流动资产产
生的利得或损失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产生的利得或损失。
相应的删除“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
出”项下的“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利
得”和“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项
目,反映企业发生的营业利润以外的收
益,主要包括债务重组利得或损失、与
企业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公益性
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盈利得或损失、
捐赠利得、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损失等。
对比较报表的列报进行了相应调整。
5 公司对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适用√不适用
6 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对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公司应当作出具体说明。
√适用□不适用
报告期内本集团新增泰州柯利达公司一家子公司及南通柯利达公司一家孙公司,合并财务报
表范围及其变化情况详见附注八、“合并范围的变更”、附注九、“在其他主体中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