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中,请稍候

00-00 00:00:00
--.--
0.00 (0.000%)
昨收盘:0.000今开盘:0.000最高价:0.000最低价:0.000
成交额:0成交量:0买入价:0.000卖出价:0.000
市盈率:0.000收益率:0.00052周最高:0.00052周最低:0.000
中文传媒2016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下载公告
公告日期:2017-03-22
公司代码:600373                                                       公司简称:中文传媒
                     中文天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2016 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中文天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规定和其他内部控制监管要求(以下简称企业内部
控制规范体系),结合本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评价办法,在内部控制日常监督和专项
监督的基础上,我们对公司2016年12月31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了评价。
一. 重要声明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规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其有效性,并如实披露内
部控制评价报告是公司董事会的责任。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
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
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法
律责任。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
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发展战略。由于内部控制存在的固有局限性,故仅能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
合理保证。此外,由于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变得不恰当,或对控制政策和程序遵循的程度降低,
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结果推测未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风险。
二. 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1.   公司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是否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是 √否
2.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有效 □无效
     根据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不存在财务报告内
部控制重大缺陷,董事会认为,公司已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
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3.   是否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是 √否
     根据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未发现非财务
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4.   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
     □适用 √不适用
     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未发生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
的因素。
5.   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是否与公司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结论一致
     √是 □否
6.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对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是否与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一致
     √是 □否
三.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情况
(一).    内部控制评价范围
     公司按照风险导向原则确定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单位、业务和事项以及高风险领域。
1. 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单位包括:股份公司和下属二级单位(含控股公司),覆盖了出版板块、教材
教辅板块、印刷板块、发行物流板块、贸易板块、报刊板块、新媒体新业态板块,分别是:中文天地出
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江西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江西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科学技术出
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美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百花洲文艺出版
社有限责任公司、红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和平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江西教材经营有
限公司、江西中文传媒教辅经营有限公司、江西新华印刷集团有限公司、江西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
江西蓝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江西省报刊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江西晨报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江西新媒体
出版有限公司、江西中文传媒艺术品有限公司、江西中文传媒蓝海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江西中文传媒手
机台有限公司、北京东方全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北京智明星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   纳入评价范围的单位占比:
                                指标                                       占比(%)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的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之比                               99.95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的营业收入合计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总额之比                       99.97
3.   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业务和事项包括:
     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财务报告与信息披露、全面预算管理、
资金管理、投资决策、对外股权投资实施、对外担保、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工程项目管理、人力资源
管理、合同管理、采购与付款管理、存货管理、销售与收款管理、图书出版管理、图书发行管理、影视
剧项目管理、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控制等。
4.   重点关注的高风险领域主要包括:
     股份公司主要关注:公司治理风险、战略目标制定风险、人力资源规划风险、财务报告编制风险、
全面预算管理风险、资金计划管理风险、投资项目实施与管理风险、工程项目立项与实施控制风险、对
外担保风险、合同审批风险、传统出版业务管理风险以及信息系统规划风险等。
     下属单位主要关注:财务报告编制风险、全面预算管理风险、资金计划管理风险、资金支付管理风
险、外包商管理风险、采购价格控制风险、存货仓储管理风险、应收账款管理风险、营销/销售计划管
理风险、客户信用额度管理风险、合同审批风险等。
5.   上述纳入评价范围的单位、业务和事项以及高风险领域涵盖了公司经营管理的主要方面,是否存
     在重大遗漏
     □是 √否
6.   是否存在法定豁免
     □是 √否
7.   其他说明事项
     无
(二).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依据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公司依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及《内部控制管理办法》,组织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
1.   内部控制缺陷具体认定标准是否与以前年度存在调整
     □是 √否
     公司董事会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对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的认定要求,结合公司规
模、行业特征、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等因素,区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研究确
定了适用于本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具体认定标准,并与以前年度保持一致。
2.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公司确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如下:
     指标名称           重大缺陷定量标准         重要缺陷定量标准          一般缺陷定量标准
利润总额潜在错      错报≥利润总额的 5%       利润总额的 3%≤错报<利   错报<利润总额的 3%
报                                            润总额的 5%
资产总额潜在错      错报≥资产总额的 1%       资产总额的 0.5%≤错报<   错报<资产总额的 0.5%
报                                            资产总额的 1%
营业收入潜在错      错报≥营业收入总额的 1%   收入总额的 0.5%≤错报<   错报<营业收入总额的
报                                            营业收入总额的 1%         0.5%
说明:
     结合公司各业务板块的特点和企业性质,在对单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进行认定时,股份公司适
用利润总额定量指标;下属发行板块、贸易板块、报刊板块、新媒体新业态的单位及其他单位适用于营
业收入定量指标;印刷板块的单位适用总资产的定量指标。在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汇总认定时,
采用利润总额定量指标。
     公司确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性标准如下:
     缺陷性质                                     定性标准
重大缺陷          单独缺陷或连同其他缺陷,导致不能及时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财务报告中的重大错
                  报。出现下列情形的,认定为重大缺陷:
                  (a)财务报告的任何舞弊;
                  (b)对已公布/披露的财务报告进行重报,以更正重大错误;
                  (c)审计师中发现重大错报,需进行调整;
                  (d)内部审计对财务报告的监督无效等。
重要缺陷          单独缺陷或连同其他缺陷,导致不能及时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财务报告中虽不构成重
                  大错报但仍应引起管理层重视的错报:
                  (a)财务报告内控缺陷整改情况不理想;
                  (b)集团内就同一交易、事项的会计政策不统一;
                  (c)会计政策的制定未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直接照搬准则(上市公司),实际操作
                  存在较大的人为因素;
                  (d)对非常规、特殊和复杂交易未给予足够重视,影响实际的会计处理工作;
                  (e)期末财务报告的编制不规范。
一般缺陷          不构成重大缺陷或重要缺陷的其他内部控制缺陷。
说明:
无
3.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公司确定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如下:
     指标名称         重大缺陷定量标准        重要缺陷定量标准         一般缺陷定量标准
直接财产损失金    高于公司净资产总额的 1%   高于公司净资产总额的    低于公司净资产总额的
额                                          0.5%,低于 1%           0.5%
说明:
无
     公司确定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性标准如下:
     缺陷性质                                     定性标准
重大缺陷          (a)违反法律法规,导致被行政法律部门、监管机构判罚或处罚;
                  (b)被媒体曝光负面新闻,且未能及时消除影响,导致公司生产经营、企业形象
                  受损;
                  (c)出现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质量方面的重大事故,导致严重后果;
                  (d)高风险业务未有相关制度规范,重要业务缺乏制度控制;
                  (e)对已经发现并报告给管理层的重大或重要内部控制缺陷在经过合理的时间后,
                  并未加以改正。以上事件若视影响程度重大可认定为重大缺陷。
重要缺陷          (a)违反法律法规,导致被行政法律部门、监管机构判罚或处罚;
                  (b)被媒体曝光负面新闻,且未能及时消除影响,导致公司生产经营、企业形象
                   受损;
                   (c)出现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质量方面的重大事故,导致严重后果;
                   (d)高风险业务未有相关制度规范,重要业务缺乏制度控制;
                   (e)对已经发现并报告给管理层的重大或重要内部控制缺陷在经过合理的时间后,
                   并未加以改正。以上事件若视影响程度重要可认定为重要缺陷。
一般缺陷           不构成重大缺陷或重要缺陷的其他内部控制缺陷。
说明:
无
(三).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
1.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
1.1. 重大缺陷
     报告期内公司是否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是 √否
1.2. 重要缺陷
     报告期内公司是否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要缺陷
     □是 √否
1.3. 一般缺陷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一般缺陷。
1.4. 经过上述整改,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是否存在未完成整改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
    缺陷
     □是 √否
1.5. 经过上述整改,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是否存在未完成整改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要
    缺陷
     □是 √否
2.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
2.1. 重大缺陷
     报告期内公司是否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是 √否
2.2. 重要缺陷
     报告期内公司是否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要缺陷
     □是 √否
2.3. 一般缺陷
    对于个别企业少数需审批的报告类事项,审核后未按内控制度要求规范留痕;个别并购企业会计基
础工作不够规范,如:会计档案记录有待完善。
2.4. 经过上述整改,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是否发现未完成整改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
      大缺陷
     □是 √否
2.5. 经过上述整改,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是否发现未完成整改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
      要缺陷
     □是 √否
四. 其他内部控制相关重大事项说明
1.   上一年度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本年度内部控制运行情况及下一年度改进方向
     □适用 √不适用
3.   其他重大事项说明
     □适用 √不适用
                                                         董事长(已经董事会授权):赵东亮
                                                            中文天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3月20日

  附件:公告原文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