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5 年年度报告
二〇一六年四月五日
2015 年年度报告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1、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
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及连带的法律责任。
2、公司于 2016 年 4 月 5 日在上海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五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本报告,
邵亚良董事因公务无法亲自出席会议,书面委托顾建忠董事代行表决权;独立董事张维迎因
公务无法亲自出席会议,书面委托独立董事郭为代行表决权;其余董事亲自出席会议并行使
表决权。
3、公司 2015 年度分别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均经普
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4、公司董事长吉晓辉、行长刘信义、副行长兼财务总监潘卫东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林道
峰,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
5、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
以 2016 年 3 月 18 日变更后的普通股总股本 19,652,981,747 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送现金股利 5.15 元人民币(含税),合计分配 101.21 亿元,以资本公积按每 10 股
转增 1 股,合计转增人民币 19.65 亿元。
6、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
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当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
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7、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8、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9、重大风险提示:公司不存在可预见的重大风险。公司经营中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信用
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公司已经采取各种措施,有效管理和控制各类
经营风险,具体详见第五节银行业务信息与数据中“各类风险和风险管理情况”。
2015 年年度报告
目 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5
第三节 公司业务概要 ................................................. 10
第四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5
第五节 银行业务信息与数据 ........................................... 31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48
第七节 普通股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52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55
第九节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情况 ........................... 58
第十节 公司治理 ..................................................... 65
第十一节 财务报告 ..................................................... 73
第十二节 备查文件目录 ................................................. 73
2015 年年度报告
释 义
在本报告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常用词语释义
浦发银行、公司、母公司 指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本行
本集团 指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
浦发村镇银行 指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的共
25 家村镇银行
报告期 指 2015 年 1 月 1 日至 2015 年 12 月 31 日
中国银监会 指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监会 指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2015 年年度报告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公司的中文名称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浦发银行
公司的英文名称 SHANGHAI PUDONG DEVELOPMENT BANK CO., LTD.
公司的英文名称缩写 SPDBANK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吉晓辉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穆 矢 杨国平、吴 蓉
联系地址 上海市中山东一路 12 号 上海市中山东一路 12 号
电话 021-63611226 021-61618888 转董事会办公室
传真 021-63230807 021-63230807
电子信箱 mushi@spdb.com.cn Yanggp@spdb.com.cn
wur2@spdb.com.cn
三、基本情况简介
公司注册地址 中国上海市中山东一路 12 号
公司注册地邮政编码
公司办公地址 中国上海市中山东一路 12 号
公司办公地址邮政编码
公司网址 http://www.spdb.com.cn
电子信箱 bdo@spdb.com.cn
服务热线
四、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媒体名称 《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
登载年度报告的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网址 http://www.sse.com.cn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 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五、公司股票简况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普通股 A 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浦发银行 600000 -
浦发优 1 360003 -
优先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浦发优 2 360008 -
2015 年年度报告
六、公司注册情况
公司首次注册日期 1992 年 10 月 19 日
公司首次注册地点 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南路 500 号
公司变更注册日期 2011 年 11 月 25 日
公司变更注册地点 中国上海市中山东一路 12 号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 310000000013047—
国税沪字 31004313221158X
税务登记号码
地税沪字 31004313221158X
组织机构代码 13221158-X
金融许可证机构编码 B0015H131000001
七、其他有关资料
名 称 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
办公地址 中国上海市湖滨路 202 号普华永道中心 11 楼
务所(企业会计准则
胡 亮
编制的财务报表) 签字会计师姓名
张 武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 名 称 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务所(国际财务报告 办公地址 中国上海市湖滨路 202 号普华永道中心 11 楼
准则编制的财务报
表)
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 名 称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导职责的保荐机构 办公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中心三路 8 号中信证券大
厦
签字的保荐代表
梁宗保、刘昀
人姓名
持续督导的期间 2014 年 12 月 18 日——2016 年 12 月 31 日
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 名 称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导职责的财务顾问 办公地址 上海浦东新区银城中路 168 号
签字的财务顾问
郁韡君、李鸿
主办人姓名
持续督导的期间 2014 年 12 月 18 日——2016 年 12 月 31 日
公司有限售条件流通股普通股的托管机构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
本报告分别以中、英文编制,在对中英文本理
公司其他基本情况
解上发生歧义时,以中文本为准。
2015 年年度报告
八、近三年本集团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2015 年 2014 年 本期比上年同 2013 年
主要会计数据
审计数 审计数 期增减(%) 审计数
营业收入 146,550 123,181 18.97 100,015
利润总额 66,877 62,030 7.81 53,849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0,604 47,026 7.61 40,922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49,561 46,650 6.24 40,397
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58,820 191,158 87.71 308,406
2015 年末 2014 年末 本年末比上年同 2013 年末
审计数 审计数 期末增减(%) 审计数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315,170 260,169 21.14 204,375
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 285,250 245,209 16.33 204,375
资产总额 5,044,352 4,195,924 20.22 3,680,125
期末普通股总股本 18,653 18,653 持平 18,653
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
15.292 13.146 16.32 10.957
(元/股)
(二)主要财务数据
2015 年 2014 年 本期比上年同期 2013 年
主要财务指标
审计数 审计数 增减(%) 审计数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2.665 2.521 5.71 2.194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2.665 2.521 5.71 2.194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
收益(元/股) 2.609 2.501 4.32 2.166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8.82 21.02 下降 2.20 个百分点 21.53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
净资产收益率(%) 18.43 20.85 下降 2.42 个百分点 21.25
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额(元/股) 19.237 10.248 87.71 16.534
注:1.每股收益、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
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计算。公司于2014年11月28日和2015年3月6日,分别向境
内投资者非公开发行票面金额为150亿元股息不可累积的优先股(浦发优1和浦发优2)。根据2015年11月16
日的董事会决议,公司对浦发优1发放股息,共计人民币9亿元。在计算本年度报告披露的基本每股收益及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时,公司考虑了浦发优1已宣告发放的优先股股息的影响。
2.非经常性损益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8年第43号—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
释性公告第1 号--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计算。
2015 年年度报告
(三)补充财务比例
财务比例(%) 2015 年 2014 年 本年比上年增减 2013 年
盈利能力指标
平均总资产回报率 1.10 1.20 下降 0.10 个百分点 1.21
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 17.42 19.18 下降 1.76 个百分点 20.02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全面摊薄净
资产收益率 17.06 19.02 下降 1.96 个百分点 19.77
净利差 2.26 2.27 下降 0.01 个百分点 2.26
净利息收益率 2.45 2.50 下降 0.05 个百分点 2.46
成本收入比 21.86 23.12 下降 1.26 个百分点 25.83
现金分红比例 20.00 30.03 下降 10.03 个百分点 30.08
占营业收入百分比
利息净收入比营业收入 77.11 79.71 下降 2.60 个百分点 85.16
非利息净收入比营业收入 22.89 20.29 上升 2.60 个百分点 14.84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比营业收入 18.97 17.33 上升 1.64 个百分点 13.90
资产质量指标
不良贷款率 1.56 1.06 上升 0.50 个百分点 0.74
贷款减值准备对不良贷款比率 211.40 249.09 下降 37.69 个百分点 319.65
贷款减值准备对贷款总额比率 3.30 2.65 上升 0.65 个百分点 2.36
注:1.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净利润/资产平均余额,资产平均余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2.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报告期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
净资产;
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报告期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
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所有者权益;
4.净利差为总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与总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两者的差额;
5.净利息收益率=净利息收入/总生息资产平均余额;
6.成本收入比=业务及管理费用/营业收入。
九、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本集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和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中
列示的本报告期的净利润、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无差异。
十、2015 年本集团分季度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1-3 月份) (4-6 月份) (7-9 月份) (10-12 月份)
营业收入 32,991 37,710 37,931 37,918
利润总额 14,794 16,732 17,464 17,887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1,194 12,709 13,259 13,442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
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11,071 12,395 12,936 13,15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81,389 292,082 83,950 64,177
2015 年年度报告
十一、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单位: 人民币百万元
本集团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2015 年度 2014 年度 2013 年度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539 23
收回以前年度核销贷款的收益 630 292
其他营业外净收入 222 187
非经常性损益的所得税影响数 -348 -126 -175
合计 1,043 376
十二、报告期内股东权益变动情况及变化原因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归属于母公
其他权益 一般风险准 其他综
项目 股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司股东权益
工具 备 合收益
合计
18,653 14,960 60,639 49,647 36,858 1,255 78,157 合计
260,169
期初数
本期增加 - 14,960 - 14,004 9,066 4,458 50,604 93,092
本期减少 - - - - - - -38,091 -38,091
期末数 18,653 29,920 60,639 63,651 45,924 5,713 90,670 315,170
主要原因:报告期优先股发行及净利润增加。
十三、报告期内信用评级情况
评级公司 本报告期末
银行财务实力评级:D+
长期银行存款评级(本币、外币):Baa1
穆迪(Moody’s)
短期银行存款评级(本币、外币):Prime-2
评级展望:稳定
长期发债人信用评级: BBB+
短期发债人信用评级: A-2
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
长期大中华区信用体系评级: cnA+
短期大中华区信用体系评级: cnA-1
评级展望:负面
长期外币人违约评级:BBB-
惠誉评级(Fitch ratings) 支持评级:2
支持评级底线:BBB-
生存力评级:b+
2015 年年度报告
第三节 公司业务概要
一、公司主营业务
经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公司主营业务主要包括:吸收公众
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结算;办理票据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
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同业拆借;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
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险箱业务;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外汇汇款;外币兑换;国际结
算;同业外汇拆借;外汇票据的承兑和贴现;外汇借款;外汇担保;结汇、售汇;买卖和代
理买卖股票以外的外币有价证券;自营外汇买卖;代客外汇买卖;资信调查、咨询、见证业
务;离岸银行业务;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托管业务;经中国人民银行
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经营的其他业务。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发展情况
报告期内,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仍有不少有利条件,银行业发展空间依然巨大。中国经济仍将保持韧性好、
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特征,仍然可以保持全球相对较高水平,商业银行作为社会资金配置
的主导力量,依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经济转型升级不断加快,结构性机遇大量涌现。伴随传统产业去产能,政府和企业去杠
杆,智能制造、高科技、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兴起,以及提升消费能级,将为银行带来大
量的新客户资源和新业务机会。
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激发新一轮改革红利。加快推进依法治国和政府职能转变,推
进供给侧改革和国企改革,将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商业银行拓展
各类金融市场业务带来巨大空间。
对外开放水平日益提高,助推商业银行国际化战略。伴随国家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推
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资本输出、扩大海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等措施,
为商业银行发展国际业务,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提供了良好机遇。
金融监管框架持续完善,商业银行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国家将以宏观审慎为核心推进金
融监管体制改革,从宏观、逆周期和跨市场的视角评估和防范系统性风险。伴随宏观审慎评
估体系(MPA),现代金融业综合监管框架将逐步建立,商业银行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技术进步持续加快,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迎来新机遇。在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
经济社会发展已全面融入数字化浪潮。传统行业价值链的跨界、融合与重构,催生出制造型
服务业、消费型生产者等新业态、新模式,也孕育了大量新兴金融服务需求。这为商业银行
以互联网金融为突破口,推进数字化转型带来有利机遇。
三、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情况
(一)公司金融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深化客户经营,着力服务
实体经济,为客户提供融资、投行、现金管理、电子银行、跨境业务、资产托管、离岸业务
等全方位、立体化金融服务;同时加强科学管理,强化金融创新,推动客户基础不断夯实,
业务规模稳步扩大,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公司金融业务实现了稳步发展。
2015 年年度报告
——对公存贷款业务:报告期末,对公存款余额(含保证金存款、国库存款和其他存款)
为 24,352.27亿元,比2014年末增加了1,348.26 亿元,增长5.86%;对公贷款余额16,465.23
亿元,比2014年末增加955.49亿元,增长6.16%。(本外币口径)
——投资银行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债务融资工具承销额 3,840.45 亿元,同比增长
22.15%;截止报告期末银团贷款余额 1,481.47 亿元,同比增长 7.35%;新增托管股权基金
139 只,托管规模 3,578.68 亿元;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公司绿色信贷余额为 1,717.85 亿元;
实现境内外并购贷款 222.96 亿元,同比增长 69%,境外并购贷款余额约 80 亿元人民币。
——贸易金融与现金管理业务:报告期内,公司累计完成在岸国际结算业务量 3,391.51
亿美元,同比增幅 15.09%;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 4,504.41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37.12%;
完成保理业务量 3,651.67 亿元,同比增幅 4.33%;国内信用证业务量 4,649.07 亿元,同比
增幅 6.51%;票据承兑业务发生额 12,216.13 亿元,同比增长 5.3%;银票贴现业务累计发生
额 3,525.23 亿元,同比增加 2.68%;商票贴现业务发生额 403.64 亿元,同比下降 14.22%;
公司电子渠道及代理结算业务量达 29.52 万亿元,同比增幅 66.78%。
——资产托管业务:报告期末,资产托管业务规模 49,816.43 亿元,比 2014 年同期增
长 61.99%;本报告期实现托管费收入 31.23 亿元,比 2014 年同期增长 10.74%;公司运营
托管组合 7,282 个,同比增长 2.81%。
——养老金业务:报告期末实际运作的个人账户数为 39.24 万户,业务规模保持稳定;
养老金账管中间业务收入 424.93 万元,同比增长 3.51%。
——离岸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国际业务平台通过营销渠道整合和产品创新加载,不断拓
展国际化业务规模,着力提升经营效益,国际业务平台期末总资产余额 1,913 亿元,实现营
业总收入 41.74 亿元,营业净收入 13.49 亿元,中间业务收入 6.45 亿元,为推进国际化全
面发展打下了较好基础。
(二)零售银行业务。报告期内,公司构建并升级了大零售的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了以
客户为中心的全流程、全渠道、全产品线的业务板块;建立以交叉销售为核心的“价值客户”
评价体系,客户中心战略得到有效贯彻;把握市场热点,推出创新产品,满足客户多元化金
融服务需求;创新与中国移动合作方式,完善移动金融服务功能,移动金融领先地位得到有
效巩固;社区银行建设快速推进,网点转型积极探索,金融服务便利性持续提升。
——个人客户与存款:报告期内,公司不断深化个人客户经营,围绕重点客群制订差异
化营销策略和服务方案;依托公私联动,增强批量化获客能力;建立白金客户增值服务体系,
提升客户服务体验。报告期末,个人客户数达到3,335万户,较年初新增399万户;个人存款
余额4,932.36亿元,较年初增长240.60亿元。
——零售信贷:报告期内通过“一房七贷N增值”完整的消费信贷产品体系,积极支持
民生消费。截至报告期末,消费信贷余额达到3,268.25亿元,年内新增超过600亿元。其中,
住房贷款新增突破500亿元,余额突破2,600亿元。
——个人理财业务:银行理财业务:不断优化以天添盈1号为代表的现金管理类理财产
品功能,为客户提供更为便利的T+0银行理财产品7*24小时功能;把握理财产品净值转换趋
势,推出惠盈利、睿盈利系列净值类理财产品,积极推动客户分层策略,明确高资产净值客
户标准并推出对应的专属理财产品线,推出柜面及网银渠道的银行理财转让业务。报告期个
人理财产品销量突破 60,100亿元,同比增幅72.21%;对应实现中间业务收入17.26亿元,较
去年同期提升81.68%。
2015 年年度报告
——借记卡及商户收单业务:借记卡方面,拓宽一表两卡、社区银行等发卡新渠道,拓
展联名卡项目并加载IC卡行业应用,升级薪资卡、消贷易卡、商人卡等产品,开展多种营销
活动,加快零售基础客户获取。报告期内新发卡553.76万张,同比增长16.47%。报告期末,
借记卡累计发卡4,572.47万张。收单业务方面,内联外合,创新产品,实现收单业务快速发
展。报告期末,活动收单商户11.54万户,同比增长96.93%;收单商户结算交易笔数12,660.28
万笔,同比增长46.38%;结算交易金额4,753.10亿元,同比增长26.21%。
——支付结算:推出个人电子商务外汇跨境支付业务,开展两季“靠浦”系列出国金融
营销活动,报告期个人结售汇交易量265.77亿元、SWIFT跨境汇款交易额28.21亿美元,个人
外汇业务收入1.27亿元。2015年全行新增代发个人客户149万,全行代发金额超过2,900亿元,
客户综合贡献度超52亿元。代理储蓄国债销售方面,通过财政部和人民银行验收,新增个人
网银销售渠道。2015年储蓄国债销售46.14亿元,同比增长11.06%,实现收入2,169.43万元,
同比增长7.17%。
——银行信用卡:报告期内加快产品创新与功能整合,提升服务品质,扩大品牌影响力,
信用卡发卡量、消费额、透支额稳步增加,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报告期新增发卡363万张,
截至报告期末发卡1,156万张;交易额4,153.31亿元,同比增加39%;实现营业收入105.81
亿元,同比增长119 %, 其中利息收入 43.69亿元,信用卡中间收入(含年费收入等)62.12
亿元。信用卡中心顺利通过ISO 27001监督审核,标志信用卡中心运行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完全符合ISO国际标准。
——私人银行:报告期内,推出阳光私募、贵金属1号等创新产品,引进上海信托优质
投资产品,完善产品线,为客户提供集团化、一体化的产品服务;借助香港私人银行中心的
成立,推出境外大额保单、保单融资、海外投资产品等海外业务;优化私人银行专属投资帐
户服务,进一步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市场影响力逐步增强;家族信托、海外业务均获得突破。
截至报告期末,私人银行客户数突破15,000户,管理私人银行客户金融资产近3,000亿元人
民币,全行私人银行客户贡献业务净收入超过20亿人民币。
(三)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主动顺应监管要求,强化客户经营,加
大产品和业务创新力度,稳步扩大业务规模,优化业务结构,紧抓市场机遇,不断增强金融
市场业务运作水平和投资交易能力,盈利水平和竞争实力同步增强,为推动收入结构调整和
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报告期末,公司的主动运作资金类资产规模 1.98 万亿元,
实现金融市场业务营业净收入 395 亿元,其中主动运作全成本净利息收入 285 亿元,实现自
主非利息收入 110 亿元。
——投资交易:债券交易方面,公司加强市场预判,把握市场机遇实现价差收入,积极
调整组合结构提升收益水平;积极参与市场创新,不断丰富投资交易品种,首批达成标准债
券远期集中清算交易;积极开拓境外市场,开展外币债券交易和境外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业
务。报告期内,公司排名银行间本币市场交易百强第九名。
贵金属交易方面,报告期内公司交易量大幅增加,同比增长 148%;致力于以产品创新满
足不同客户需求,报告期内,公司正式开展黄金进口业务,推出账户贵金属及商品等新业务,
积极实践“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模式,推出第三方电商平台实物贵金属销售业务。
外汇交易方面,公司把握利率、汇率市场化机遇,重视产品及模式创新,加强协同和推
广,成功获得人民币瑞郎直接交易做市商资格。公司在稳步发展即远掉期传统交易的基础上,
创新开展银行间外币对货币掉期和外币对期权业务,以及代客组合型期权等衍生交易产品,
2015 年年度报告
进一步提升自营及代客交易能力,提升市场综合影响力,报告期内,公司外汇衍生业务交易
量增幅达 75%。
——金融机构业务:报告期内,各类中资金融机构授信客户超过 400 家,同业负债结构
进一步优化,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日均负债余额近 6,000 亿元。代理证券、基金、保险、信托、
信用证、利率互换等各类代理业务同比增长较快。
——资产管理: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丰富产品系列,覆盖各渠道客群,推出了包括
净值型产品、实物支付产品等理财产品新种类,资产品种多样化,涵盖债权、股权、交易市
场;外塑品牌、内强机制,严守监管底线,严控内部风险,稳中求进,推动资产管理业务的
持续健康发展。报告期内,理财销量超 86,090 亿元,同比增长 59%;理财中间业务收入 84.89
亿元,同比增长 2 倍。
(四)小微企业金融业务:报告期内,公司结合市场变化和业务经营的实际情况,打造
业务特色,升级营销方式,实现小微金融业务平稳健康发展。升级推出“和利贷 2.0”,细
分中移动供应链的三种主要业态,提出信用贷、酬金贷、建设贷三类业务模式。在科创金融
方面,推出千人千户小微客户专属产品,不断提升客户培育品牌知名度。积极推进“浦银快
贷”,不断优化升级功能,丰富合作渠道建设。报告期末,公司中小微企业(国家工信部口
径)表内外授信总额 16,968.71 亿元,表内贷款总额 10,913.70 亿元;与上年末相比,中小
企业表内外授信业务增长 3.23%,表内贷款余额增长 6.16%。
(五)渠道与服务:报告期内,公司新设机构 368 家,其中二级分行 10 家,同城支行
71 家,社区、小微支行 287 家,机构终止营业 3 家。报告期末,公司已在 30 个省、直辖市、
自治区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开设了 40 家一级分行,共 1,660 个网点。
——电子银行业务:产品方面,公司发布互联网金融战略,推出“SPDB+”互联网金融
品牌,促进公司经营服务模式全面提升。报告期内,所有零售银行业务均已完成互联网化改
造,实现“SPDB+”入驻。推出 “靠浦 e 投”互联网直接投融资平台,实现“浦银点贷”网
络消费贷线上线下全渠道应用,与上海信托实现对接,互联网用户可通过我行直销银行直接
购买上海信托的“现金丰利”产品,初步实现集团内部交易平台的互联互通。创新移动金融
应用模式,与中国银联推出 HCE“云闪付”,成为苹果 Apple Pay 首批合作银行。客户方面,
报告期内电子银行客户规模快速增长,报告期末,个人手机银行客户数达到 1,150 万户;个
人网银客户数达到 1,691 万户,个人网银交易额达到 10.6 万亿元;现金类自助设备保有量
达到 7,896 台;各类自助网点 4,451 个;电子渠道交易替代率达 91.47%。
——运营支撑: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客户中心理念,深化卓越运营支撑体系建设,践行
“效能、精益、价值、平安”总体要求,着力“大运营支撑、大服务平台、大销售渠道”升
级,为全行转型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一是打造“大服务”平台,有效支撑客户经营。推动对
公账户管理整体优化,推进网点资源共享、业务互联互通及延伸服务,提升差异化运营服务
能力,协助公司、零售、金融市场等重点领域业务创新及推广。二是实施“轻前台”策略,
网点运营提质增效。优化网点运营资源配置要求,实施网点事务性工作集中、后移,深化厅
堂服务一体化及网点坐销,升级 6S 管理,推进网点智能化建设与移动运营。三是落实“强
后台”策略,集约运营能级提升。推动信用运营业务职能范围的扩充;集中业务推进业务专
业化升级及系统松耦合架构,合肥作业中心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