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管理规划
(2013 年-2016 年)
为进一步加强资本管理,确保资本充足率保持在适当水平,为公司业务的持
续快速健康发展构筑坚实的保障,特制定公司 2013 年-2016 年资本规划。
一、资本管理原则
公司资本管理遵循的关键原则:满足监管要求,保持适当的资本充足水平,
支持发展战略规划实施,优化资产结构、合理配置经济资本,实现资本回报最大
化,保障银行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资本管理目标
综合考虑监管指引与新资本协议实施的影响,以及公司发展和风险管理战
略,通过资本自给与外部筹资相结合,在监管政策无重大变动的情况下,确定了
2013 年-2016 年资本管理的最低关键目标如下:
资本充足率≥10.5%;
一级资本充足率≥8.5%。
公司将根据监管要求,定期审查和管理资本结构,并通过资产负债管理优化
资本结构和期限搭配,提高资本筹集效率,维持资本结构的总体平衡。
三、资本补充机制
公司将实行审慎的资产负债管理政策,通过计划考核、限额管理等手段,实
现资产规模的均衡增长,维持稳健的资产增速。
当资本充足率接近或实际低于预期目标时,公司将优先考虑通过优化资产结
构,加强加权风险资产管理、提高盈利能力、适时调节风险资产增长节奏等措施
提高资本充足率。
当资本充足率水平接近或预期即将低于预先设定的管理目标,需要进行外部
资本补充时,公司将按计划通过合适的外部融资渠道补充资本金。
四、资本补充的必要性
监管机构不断加强商业银行资本管理,要求商业银行建立动态资本补充机
制,提高资本质量,强化资本约束,以增强银行抵御风险能力。
截至 2013 年 6 月 30 日,公司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 8.05%
和 9.90%,按照新资本协议,公司的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 7.29%
和 8.78%,低于其他上市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随着公司各项业务的持续稳定发
展和资本规模的逐步扩张,如果没有切实有效的资本补充,公司资本充足率将无
法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
综合考虑 2013-2016 年资本需求和资本供给,公司有必要从外部补充资本,
确保资本充足。
五、资本补充的可行性
在我国金融体系改革持续深化、资本市场容量日趋扩大以及银行业经营效益
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公司补充资本面临着较为有利的内外部环境。并且从长远看,
资本补充是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有利于持续提升股东价值。
(一)资本补充工具日渐丰富。随着我国金融市场持续发展,银行补充资本
的途径和工具不断增多,为公司多渠道补充资本提供了更多便利。公司可以综合
运用债务工具、股权工具等多种融资方式筹集资本。
(二)资本市场容量日趋扩大。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投
资者日趋成熟,对银行再融资规模的承受能力增强,为公司补充资本提供了融资
空间。
(三)经营业绩稳步提升。近年来公司盈利能力稳步提高,利润水平保持平
稳增长,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六、资本补充方式
为确保资本充足率水平达到管理目标要求,未来几年公司将在增强内部资本
积累基础上,综合考虑各融资工具的融资成本和效率,灵活选择资本补充方式和
时机,利用多种方式补充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
(一)非公开发行股票
单一的内部积累方式不足以满足公司持续发展所需的资本要求,亟需通过外
部募集方式进一步补充资本,未来几年公司拟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资
本补充,为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本基础,提高抵御风险能力,确保各项经营活
动正常开展,更可为积极开展创新业务、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和市场、进一步提升
同业竞争力提供保障。
在非公开发行股票融资有效改善公司资本结构的同时,也为提高后续二级资
本补充空间创造了条件,为公司后续的二级资本工具等融资拓宽渠道。
(二)二级资本工具
根据监管规定,公司还可以通过发行二级资本工具等方式充实二级资本。公
司将根据资本市场状况和经营发展需要,选择适合时机发行二级资本工具。
(三)利润积累
公司盈利能力稳步提高,利润积累将成为一级资本的一项重要补充来源。
(四)其他方式
根据监管规定和市场状况以及资本充足目标实现情况,公司将适当调整和更
新资本补充的具体计划和目标,合理选择其他融资方式进行资本补充。
七、资本管理措施
(一)加强资本规划管理,确保资本充足稳定
定期对中长期资本规划进行重检,并根据宏观环境、监管要求、市场形势、
业务发展等情况的变化,及时对资本规划进行动态调整,确保资本水平与未来业
务发展和风险状况相适应。
(二)加大资产结构调整力度,提高资本配置效率
调整和优化表内外资产结构,优先发展综合收益较高、资本占用较少的业务。
在业务发展中适当提高风险缓释水平,减少资本占用;保持贷款平稳增长,改善
证券投资结构,合理安排直接投资规模;加强表外业务风险资产的管理,准确计
量表外业务风险资产;通过经济资本配置引导业务部门和各级机构调整业务结构
与客户结构,以经济资本约束风险资产增长,实现资本水平与风险水平合理匹配,
提高资本使用效率。
(三)加强内部资本充足评估流程,提高资本管理水平
建立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确保充分识别、计量、监测和报告主要风险状
况,确保资本水平与面临的主要风险及风险管理水平相适应,确保资本规划与经
营状况、风险变化和长期发展战略相匹配。
(四)加强压力测试,完善资本应急预案
按照监管要求,建立压力测试体系,确保具备充足的资本水平应对不利的市
场条件变化。制定和完善资本应急预案,明确压力情况下的相应政策安排和应对
措施,确保满足计划外的资本需求。
(五)加强资本预算和考核,增强资本约束意识
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的经济资本管理技术,根据公司发展战略与总体风险偏
好,优化经济资本在各业务线的合理配置,并通过经济资本配置引导业务部门合
理调整业务结构与客户结构,以经济资本约束风险资本增长,实现资本水平和风
险水平的合理匹配,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制定年度资本预算,明确年度资本规模、
资产结构以及资本充足率要求,确保年度预算与中长期规划相衔接,促进中长期
规划的实施,引导各级机构树立资本约束意识,使资本成本概念和资本管理理念
融入到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